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鹰扬美利坚-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美国人的战斗机,已经来驱逐他们了,为了避免落得同样坠毁的命运,它们只能飞走。
海面上,一枚枚的反舰导弹的爆炸,似乎在诉说着海面饱和攻击的缺陷。
电子技术,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一切都是白搭!
苏联一直在以核战争为理念,认为集成电路不能扛核爆的冲击,宁愿使用电子管,而电子管的体积,无法继续缩小,他们的电子系统,就无法继续提高。
仅仅靠着这些落后的导弹,是无法真正地打到美国海军的,几架电子干扰机,就将它们彻底欺骗了。
当然,除了电子干扰机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真正的原因,就是那里的确没有军舰啊,那里的海域,的确就是空旷的。
几海里之外,芝加哥号巡洋舰。
巡洋舰还在以32节的速度狂飙,顶部的烟囱冒出黑色的浓烟,融入黑色的夜空中,而此时,一些已经没有战备任务的军官和水手们,已经站到了甲板上,看着远处天空中的焰火。
在没有找到目标之后,这些导弹根本就没有俯冲下来,就在几百米的高度上飞过,然后爆炸,这场面,看起来太美丽了,黑暗的夜空,楞是被这些焰火给照亮了。
军舰的顶部,一座三坐标的 SPS… 43搜索雷达,还在旋转着,舰桥上,雷达官望着雷达屏幕,不断地数着。
已经自爆了七十多枚了!
这个夜晚,苏联人损失了多少枚导弹?这些大焰火,一个就是几百万卢布吧?
苏联人太慷慨了。
还有摄影师呢,将这灿烂的画面拍摄下来,等到明天,上了报纸头条,看看苏联人是什么嘴脸。
就在这时,突然就,雷达官看到了一个亮点不同寻常。
他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接着,他的声音,响荡在整个舰桥上:“有一枚导弹,向我们飞来了!”
那个目标,清晰地显示在他的雷达上,这种距离中,哪怕是对方贴海攻击,也会被找到的,此时,它正在向着己方飞来,而且,在不断地加速。
上帝!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
第二百七十章 拦截失败(加更5)
没有人知道这枚导弹是怎么在复杂的干扰电磁波中找到目标的,从概率上说,对方发射了一百多枚导弹,如果这些导弹全部都被干扰的无法找到目标的话,也说不过去,现在,总之,情况就是一枚导弹,向他们飞来了!
那可是KH22导弹,专门用来猎杀航母的,弹头足足有1。2吨的炸药,只要被它命中,哪怕是一万多吨的芝加哥号,也绝对不可能幸存的。
不可能活下来!
芝加哥号被瞄上了,对它来说,生命已经开始以秒来计算了!
KS…22导弹在巡航的时候,就有可怕的3马赫的速度,而在最后攻击的时候还会加速,会冲刺到超过5马赫的速度!
这种速度下,哪怕只是一枚普通的导弹,砸也把军舰给砸沉了,更不用说它庞大的弹头了,而且,这种导弹更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可能是带核战斗部的。
在美苏双方的武器库里,当然有大量的核武器了,那些弹道导弹上使用的,是战略级的,而这种普通的导弹里使用的,是战术级的,最低级的核弹,甚至都可以用迫击炮来发射,当然,这是自杀性质的,在发射之后,炮手也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的。
现在,这枚导弹,正在飞过来!
舰长在听到雷达官的喊声之后,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快,鞑靼人,发射!”
作为一款排水量一万多吨的超级巡洋舰,芝加哥号有充足的空间来安置各种武器的,甚至可以说,芝加哥号,和后世提倡的武库舰,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了。
它携带的武器系统,包括Mk 77远程导弹系统,配备四台AN / SPG…49引导雷达和两架Mk 12双发射器,用于其104枚黄铜骑士远程舰对空导弹的发射,这两个发射架,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
黄铜骑士,是美国第一代的远程舰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以对付各类飞机的攻击。最大射程达到120公里,射高达到了3到26。5公里。
可以说,它的主要任务,是拦截米格…25这样可怕的目标的,但是,它又比较尴尬,因为射高还是差点。
除了这种导弹之外,它还有Mk 74导弹系统,包括两架Mk 11双联装发射架, 84枚备弹,这种鞑靼人导弹通过四个AN / SPG…51火控雷达来引导。
对空方面,它就携带了近200枚的导弹,同时,它还有反潜用的鱼雷,直升机等等。
但是现在,能够拦截那枚可怕的飞来的反舰导弹的,只有鞑靼人近程导弹了!
因为距离太近了,他们虽然卖力狂飙,在对方导弹发射之后才开始加速的,仅仅跑出了几海里,他们本来以为不会受到牵连,在这边看热闹,谁能想到,人家居然掉头过来了。
黄铜骑士虽然很厉害,但是这种导弹的体积大,重量大,导致了机动性不够高。
不错,它的机动性很差劲,对付高速过来的反舰导弹,是很难击中的,其实,鞑靼人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作为第一代的防空系统,鞑靼人在58年开始研制,61年成功定型,由于重量较轻,可以安装在一些轻型舰只上,所以也是一些驱逐舰和护卫舰的防空武器,它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不断地改进,一直坚持到标准导弹的到来。
而现在,它承担了更加艰巨的使命,拦截那枚正在飞来的可怕的导弹,而且,它只有一次机会!
拦截,拦截!
幸亏导弹手没有出去看热闹,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现在,他的两手快速地操作导弹系统,外面的AN / SPG…51火控雷达,将电磁波向着目标导弹释放,这枚巨大的导弹,将几乎大部分的雷达波都反射回来了,鞑靼人导弹的弹头里,清晰地释放着。
成功锁定!
发射!
4。6米长的鞑靼人导弹,尾部拖着火舌,向着天空中飞去,两枚导弹,间隔一秒,先后发射上去。
双联装的发射架,为了提高拦截的效率,会选择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的方式,现在,在吊臂发射架发射完导弹之后,下面的装置也在快速地运转,将下面的备弹自动地装到发射架上。
在垂直发射井没有普及的时候,导弹都是吊臂发射架发射的方式,同时,下面或者后面,就是自动装弹系统,虽然它的效率不会被垂直发射的高,但是它受到了照射雷达的限制,所以还是能够比较匹配的。
不错,这是半主动雷达指导的导弹,想要命中目标,就需要有照射雷达,有几个目标,就需要几部照射雷达。
这种大型的军舰,拥有四部照射雷达,所以可以同时瞄准四个目标。
但是现在,只有一部可以使用,因为这四部雷达,其实是瞄准四个方向的。
哪怕是到了宙斯盾系统,因为不是主动相控阵雷达,所以其实还需要照射雷达才行,火力通道没有宣传的那么邪乎。
现在,甲板上的人不再是看热闹的表情了,他们知道,己方这次飞过去的导弹,如果不能拦截对方的话,这条军舰,就完蛋了。
他们也没有离开,这已经是最后的时间了。
鞑靼人很快就加速到了2。5马赫的速度,向着目标,快速地飞了上去。
舰桥内,导弹兵望着雷达屏幕,心中也是高度紧张,心跳绝对超过了180!他看着屏幕上,代表两枚导弹的亮点,和那枚飞来的可怕的导弹,正在逐渐靠近。
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
第一枚导弹,飞到了,然后爆炸了!
“太棒了!”
在导弹兵以前的印象里,这种情况下,肯定能拦截到那枚导弹的。
但是,就在他刚刚喊完了之后,就再次睁大了眼睛,己方的导弹爆炸了,但是,那枚飞来的反舰导弹,还在飞行着!
鞑靼人导弹,没有意识到飞来的目标速度有多快,还是按照惯例来引爆的,当它要引爆的时候,目标还在前面,但是,当它引爆了战斗部的时候,目标已经和它擦肩而过,这就是高速导弹的可怕效果,它需要拦截弹更快的反应速度,否则,就无法拦截!
间隔一秒,第二枚的鞑靼人导弹,同样失效了,KH…22反舰导弹,正在带着可怕的呼啸,向着芝加哥号而来,距离攻击,只剩下不到五秒的时间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擦肩而过
普通的反舰导弹,都是亚音速的,比如常见的美国人的鱼叉系列,法国人的飞鱼系列,以及国产的C801系列,这些都是亚音速。
亚音速的导弹,主要是控制简单,技术成熟,而苏联人,却一直都喜欢高速度,苏联人搞出来的导弹,很多都是超音速的。
超音速导弹,比如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那就需要它的控制系统的反应时间,比亚音速导弹快三倍才行,这对它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技术上有很大的难度,同时,适应超音速导弹的发动机也很特别,它需要使用冲压发动机。
除此之外,如果超音速导弹在末段,还要进行蛇形机动的话,那就需要它更高的控制能力了。
一般来说,当导弹飞到末段的时候,面对着对方的拦截,也是最严峻的,各种小口径的速射炮,各种近程导弹,都会进行前仆后继的拦截,哪怕就是舰上的水手,恐怕也会拿出自动步枪来射击,毕竟,这已经是最后的拦截了,一旦失败,肯定会被干掉。
所以,导弹在最后,会进行复杂的曲线飞行,就是蛇形机动,这样的动作,更需要制导系统的反应了。
虽然超音速导弹拥有这么多的技术难度,但是,苏联人还是喜欢这种导弹,就是因为速度越快,越难以被拦截!
米格…25为何很难被拦截?就是因为它速度快,反舰导弹想要不被拦截,也需要速度快!
当年,在苏联解体之后,原来的加盟共和国处境艰难,所以,美国有机会进口了几枚日炙导弹,进行测试,而测试的结果,是让他们很难堪的,九十年代的美国海军,也无法有效地拦截这种导弹。
当然,日炙导弹的射程很近,在它没有开火之前,就已经被美国人的航母编队先给击沉了,携带它的军舰,在战争的时候,就不可能冲到一百公里的距离上的,美国人的防御圈,至少有三百海里。
而现在,KH…22导弹,尾部拖着冲压发动机燃烧的淡紫色的尾焰,潇洒地从鞑靼人的拦截中飞速越过,它在向着芝加哥号,猛烈地扑过来!
此时,就是不用雷达,哪怕是用肉眼,也能够捕捉到这枚飞来的导弹!
那巨大的弹体,那尾部燃烧的火苗,那后面拖着的浓烟,简直就是一枚专门猎杀军舰的杀手!
此时,它还在继续加速之中,冲压发动机不断地鼓入空气,高速下的空气,直接就被压缩了,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燃料喷入,产生推力,推动着这枚导弹,快速地向着这边飞来,速度已经冲刺到了最可怕的六马赫!
“左满舵!”在这一瞬间,舰长只来得及下达这最后一道命令。
躲避敌方导弹的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航路。
如果是天空中的战机,因为机动性能高,所以先迎头对飞,然后突然大过载机动,是能避开的,但是,万吨级的军舰,惯性相当大,机动性是相当差的。
能避开吗?
没有人知道。
执勤的水手,在听到了舰长的命令之后,立刻将自己前面的舵轮打死,尾部的舵面动作,哗啦啦地推动海水向左,海水被推到了左边,就给了船尾向右的力,船尾向右,船头自然就向左了。
以32节航速狂飙的芝加哥号,就开始转向了。
如果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话,就知道转向的时候,要向内侧倾斜,否则就会被甩出去,而在军舰上,高速航行中的转向,也是会产生离心力的。
而军舰是不会自动向内侧倾斜的,在这种情况下,军舰的舰体,就会向外侧倾斜。
舰体拍打着海面,浪花翻涌,舰体在快速地转向,在海面上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同时,巨大的舰体因为离心力,向着外侧倾斜,因为这个转向太猛了,所以,舰体的倾斜也是相当可怕的,居然达到了三十度!
这是军舰在出厂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测试,全速前进中满舵,如果船翻了,这条船就是不合格的,而现在,这条军舰在疯狂地转向,虽然船体的倾斜让人无比的害怕,但是它是不会自动翻掉的。
同时,当船体倾斜之后,船体整个的高度,也就开始降低了。
竖着最高,倾斜就会变低,这是个基本的常识。
那枚巨大的导弹,就在芝加哥号左满舵的同时,就已经狠狠地撞上来!
导弹在飞行的时候,是超低空的,而在接近目标之后,会爬升起来,当它发现目标之后,俯冲攻击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枚KH…22导弹,就是从空中俯冲下来的,它瞄准的位置,是芝加哥号的水线部位。
它的瞄准,是带着提前量的,按照芝加哥号刚刚前进的速度和方向来瞄准,而现在,当芝加哥号猛地满舵的时候,它也在迅速地调整,弹体内的控制电路在飞快地调整,机电式的指挥仪在改变导弹的舵面,导弹调整着自己的方向,继续狠狠地扑过来。
所有人的眼里,那枚导弹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舰首处,一名水手死死地抓住栏杆,在巨大的转向过载中,他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的视网膜里,全部都是那条可怕的导弹。
接着,他的脑袋就是一缩。跟着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耳朵里,嗡嗡直响,鸣叫个不停。
那枚巨大的导弹,居然是从他的头顶飞过去的!
导弹沿着舰桥和前面的发射架的空间,钻了过去,那巨大的弹翼,没有擦到丝毫的装置,就从水手的脑袋上空飞过了。
六马赫的速度下,导弹飞行中压缩周围的空气,在它附近的人,耳朵因为突然收到压力,耳膜被压烂都是有可能的,而那尾部的火焰,居然烤焦了水手脑袋上的头发。
它和芝加哥号,擦肩而过!
这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舰长感觉到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上帝保佑!
“轰!”那枚导弹在扎进海水的瞬间,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海水被掀起了十几米高,纷飞的弹片,向着四周扩散开来。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夜间降落
芝加哥号脱险了,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摆脱了,这种方式,简直就是不可复制的,简直就是独一份,其实,那枚导弹攻击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度计出现了误差,否则,它只要再低两米,就能够扎到芝加哥号上去,那么,芝加哥号,哪怕就是不立刻沉没,也会被迫除役。
虚惊一场。
海军的这个任务,实在是太大胆了,居然让芝加哥号来当诱饵!
有什么用?其实就是为了糊弄苏联人,让他们以为这里有一支舰队,仅此而已!
毕竟,只有大型的船只,才能够在对方的雷达上有明显的回波,让对方认为是航母,如果对方没有发现航母编队,怎么可能发射导弹?
同时,也只能是军舰才能完成任务,当诱使对方开火之后,己方必须要逃啊,只有军舰才有高航速,能够满足逃跑的需要。
这次的目的,就是让苏联人把那大群的反舰导弹射出来,然后什么战果都没有,严重打击苏联人的信心,毕竟,这次简直就是绝对的实战了。
为了避免冲突升级,美国方面没有击落他们的飞机,只是驱逐而已,至于那一架失事的侦察机,那是自己掉下去的,和己方无关。
结果,还是差点出事,凡事都有意外,居然有一枚导弹,向着芝加哥号过来了!如果芝加哥号被击沉了,那美国海军就彻底玩脱了,那一百多枚导弹,也比不上一艘战舰啊!
这一夜,绝对的惊心动魄,同时,对于出击的舰载机来说,他们还有最后一个难关,夜间降落。
现在是等不到天亮的,才刚刚凌晨两点钟而已。
美国海军是看不起空军的,他们自认为是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别的不说,仅仅在航母上起降,那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如果用一个数据来衡量的话,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
白天操作着三十吨的雄猫,以超过200公里的时速降落在短短的航母甲板上,就已经是在和死神跳舞了,而夜间降落,那就更是可怕的死亡之舞。
历史上,在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遭受惨败,三艘航母被击沉,四百余架舰载飞机被击落。美国海军在同日本航母的作战中仅仅损失20架飞机,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了。
但是美国海军的这些幸运儿们,却在降落中遭受了可怕的损失,他们在夜间降落航母的过程中损失了77架飞机,是空战损失的4倍。
当初,美国第58特混舰队在夜间回收数百架舰载机,几艘航母都处于灯火管制状态,飞行员看不清航母甲板,甚至有飞机把一艘驱逐舰桅杆灯当成了引导信号,干净利落地降落在驱逐舰旁边的大海上。
当时,为了回收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米彻尔海军中将被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命令所有航空母舰全部开灯,飞行甲板上灯火辉煌,剩余飞机才顺利降落。
那还是在螺旋桨飞机时代,而现在,到了喷气机时代,夜间降落就更困难了。
如果是在白天的话,内森习惯在最后一个降落,他要看着自己整个中队的飞机都降下来,才能安心,如果有的飞机无法成功降落,他还可以伴飞引导。
但是夜间就不同了,在夜间降落,伴飞是不可能的,内森要第一个降落,给后续的飞行员们提供信心。
“小鹰,我已经看到甲板。”内森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机上的航行灯已经打开,机翼全展,雄猫战机就仿佛是一只巨大的老鹰一般,向着小鹰号上撞过去。
小鹰号,也是灯火通明,跑道灯在天空中,看得清清楚楚,专门负责引导的菲涅尔灯箱,也像平时一样的温柔。
一个简单的发明,就能够大大地提高着舰的安全性,这种菲涅尔灯箱,简直就是个伟大的发明。
靠着“菲涅耳”透镜和双凸透镜的综合作用形成一支光束,通常由4组灯光组成,中间竖排着一个灯箱,通过透镜发出5层光束。
这5层光束与飞行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五层波面。这五层光束正中间为橙色光束,向上向下分别为黄色和红色,两边为绿色基准光束,其中,橙色光,代表航路正确。
所以,当舰载机下降时,舰载机飞行员只要不停地用眼角的余光来看助降镜就行了。
当刚刚进来的时候,内森看到的是黄色光束,于是,他推动操作杆,继续降低高度,接着,又看到了左侧的绿色光,接着向右调整。
每次,他的调整都是迅速的,同时,杆量很大,所以,雄猫战机在晃来晃去。
如果此时站在甲板上看的话,雄猫战机简直就是个醉酒的人一般。
和以前的F…4鬼怪相比,雄猫是先进的,它的可变翼现在全部展开,来了更低更安全的进场速度,但是因为速度低了,就需要更多更大的控制面,并且控制面的偏转角度也更大。
现在,雄猫战机就在晃晃悠悠地过来,当内森第五次调整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橙色的光芒。
“航路正确,保持住。”耳机里传来了引导员的声音。
天空中,已经不像前半夜那么黑暗了,点点繁星,照亮了夜空,甲板上的人员,远远地只能看到雄猫的起落架上的降落灯,接着,随着一阵粗野的轰鸣,巨大的机翼和垂尾轮廓突然就出现了!
三十吨重的雄猫战机,后部的起落架和甲板接触上了,在接触的瞬间,巨大的撞击,让整个甲板似乎都在颤抖。
就在接触的一瞬间,内森将油门推满,雄猫战机就仿佛是猛兽一般,喷着火焰向甲板上的三条钢缆扑了下去。
一旦勾不住,他要立刻复飞。
接着,飞机就是一颤,巨大的力道牵引着他,就和追尾一般的感受,勾住了!
内森松开了油门,进入慢车状态,巨大的过载中,雄猫战机在地面阻拦索的拉力下,飞快地减速,很快,就停了下来。
不知觉中,内森的后背就湿透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等到我的腿不发抖了
每一次的降落,都必须要全力以赴,因为很可能这就是生命的最后几秒钟了,不仅仅是自己,还要连累后座的雷达官,所以,内森必须要稳重。
和以前一样,他的这次降落,是一个满分。
滑到了停机区,甲板人员将飞机固定,内森就已经跳下飞机来,向着航母的左舷方向跑去。
航母是巨大的,其中,升降机都分布在右舷,舰岛的附近是停机区,舰首是起飞跑道,剩余的左侧,就是斜角甲板了。
而舰载机的降落,只有斜角甲板可以使用,所以,助降系统,就是分布在左舷的,与此同时,在菲涅尔透镜的前方,则是助降指挥官的位置。
航空母舰着舰指挥官,英文缩写LSO,他是向舰载机飞行员发出操纵指令、引导下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