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红楼梦世界-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微沉吟着,忽地心念一动,随即开口向冬儿、春雪俩个道,“我看你们卖唱谋生也不是个法子,我倒有个主意,让你们从此过上安生日子,不知你们愿不原意?”
冬儿、春雪诧异地对视一眼,“贾公子请讲。”
贾玮便指指贾芸,“这位贾官人是此处的大柜,你们可愿到他府上做事?不用为奴,月钱尚可,吃住自然都是他的,岂不强胜你们在酒楼卖唱?”
他这般说着,冬儿、春雪愣了愣,贾芸也是愣了愣。
冬儿、春雪俩个是觉得有些出乎意料,贾芸则是猝不及防,半点准备也无。
不过一愣之后,双方皆不禁点了点头。
冬儿、春雪本就是下人出身,出了季府,再到别个人家做下人,有何为难?这种卖唱的艰苦日子,他们委实已经过怕了。面前这个贾官人,是玉京大酒楼的大柜,家道殷实,自不用说,到他府上做事,应该比现下的日子要好得多。
何况不用为奴,仍是自由身,实在待不下,随时离开便是,丝毫不用担心像以往在季谦身边忍辱受气的遭际。
贾芸则是觉得冬儿、春雪既是从季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小厮,自是差不到哪里去,而且瞅着皆是聪明俊秀的好模样儿,他家中虽有三个丫鬟,眼下不缺人手,但小红又怀了一胎,数月后就是俩个孩子了,再添些下人也是不妨,到人牙那里费力挑人,倒不如现成的收下这俩个?
彼此有意,随后双方只略略交谈,此事很快便成了。
贾芸让他们俩个便在此待着,晚上随他回去,冬儿、春雪当即答应,他们如今租住在一处十几人杂居的小院,更没什么家当,压根不用考虑。
时间过去一阵,到了酉正时分,一个管事的终于领着老张师傅上来。
一见面,老张师傅便将一个匣子交到贾玮手中,“贾公子,请验货。”
PS:感谢慕盟、不悔神龙、是梦终将醒来的打赏!//冬儿和春雪的情节见本书第一百一十五章 童山诗会2及第一百四十二章影响2。
第四百二十七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7
戌初时分,贾玮离开南城玉京大酒楼,返回燕京晨报社。
马车上,他再次打开匣子,端详里头的首饰。
首饰共有五件,皆是项链,款式各异,璀璨精致。
这五件首饰中的三件是他提前准备送给黛玉、宝钗、宝琴的礼物,尽管这十多日来,并未听到荣府那边有何动静,但他笃定用不了多久,就会迎娶她们三个。
另外两件,在此后将送给袭人和麝月。
这样的先后次序,自是为了彰显妻妾有别。
此外,这五件首饰虽说工艺相同,但在材质上,送给黛玉、宝钗、宝琴的三件,无疑要比送给袭人、麝月的好,也是为了彰显妻妾有别。
此非他本意,规矩如此,无从免俗。
只是话说回来,这五件首饰皆是独一无二的款式,并且只此一件,不可多得,为此,他同老张师傅立下了不得泄露的契约。
在他重生过来,意识到可以通过新式首饰样式掘得第一桶金时,同时也就想到了将来要将这些独一无二的首饰送给未来的妻妾们。
如今算是付诸行动,送给黛玉、宝钗、宝琴、袭人、麝月五人,往后还会照此办法,送给晴雯、香菱等人。
……
回到晨报社,已是戌正,穿过五进院子,来到廊上时,可以清晰地听到卧室内自鸣钟敲到钟点的声音。
金钏、玉钏、翠儿、云儿正在堂屋内磕着瓜子闲聊,见他回来,忙都起身相迎。金钏笑道,“二爷回来得不巧,偏偏迟了些,袭人、麝月她们刚去呢。”
贾玮听说,由不得一愣,“怎么,袭人、麝月她们来过了?”
金钏一面为他除下外头的大衣裳,一面回道,“待了好一阵子,怕太迟了,就回去了。她们离去,二爷回来,也就是前后脚的时辰呢。”
贾玮哦地一声,转而问道,“可说有什么事儿?”
“哪有什么事儿……”金钏格格笑道,“……照我说啊,就是想爷了罢!”她这一说,玉钏、翠儿、云儿也都笑了起来。
贾玮瞪了她们一眼,到几案那边坐下,金钏便跟过来斟茶,随后将两封信往他面前一搁,“二爷,她们倒是带了两封信过来。”
贾玮便拿起两封信瞅了瞅,分别是史湘云和唐小青从金陵寄来的。其实不用瞅,他也能猜到是她们,除了身处异地的这俩个红颜,也不可能有人给他寄信。
此时想想,袭人和麝月应该是借着送这两封信,过来看他的。
十多日没回府,她们定是挂念得紧,金钏适才那番话,虽是顽笑话儿,其实也道出了实情。
心下微感惆怅,想着要是早些回来就好了。
吃过一回茶,稍稍洗漱,贾玮便往卧室看信去了。
半靠在引枕上,他先抽出唐小青的信来看。
两年多来,唐小青还是那个真性情的女子,还是幽韵清妙的气质,隔着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恬然而又温暖的问候,毫不矫饰的诉说,不经意的戏谑,岁月静好,这个乌发披肩,妆容精致,身着兰白色襦裙,石榴红木屐,雪白鸦头袜的柔美女子,同样静好。
信中,这小女子提到了一些琐碎而美好的事儿,如某晚偶得一句好诗,如某日有幸聆听到某位知名琴师的雅奏,如常逛的乌衣巷新开了一家风格独特的酒家等等,也饶有兴致地问起他任职长史以来的情形,并笑言“早就知道你志向远大,不会总是个商贾”……
这一切点点滴滴的文字,平静且慵懒,如冬日的午后。
只是在信末,她提及了明年或许将要被梳笼,虽寥寥几笔,轻轻带过,但贾玮还是能体会得到其中的无助和苦楚。
放下信笺,贾玮默然片刻,接着抽出史湘云的来信。
湘云这封来信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幽怨二字来形容,原因在于她今年依旧回不了京城了。
此番无关于她的病情,她的病已然痊愈,完全可以回到京城,她是受到了九月至十月“帝崩”风波的影响。
九月之时,史家已决定接她回京,俩位叔父,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早打算好了,一旦这个年满十六的侄女回来,便着手安排相亲事宜,联姻京中高门大族。
也就在此时,建元帝身患恶疾的消息传出,同绝大多数朝臣一样,史鼎、史鼐深信帝崩在即,不免犯了嘀咕,帝崩之后,依礼,一年内必禁婚嫁,因此侄女早些回来晚些回来也无分别,便搁下了此事。
谁知后来情形逆转,建元帝奇迹般康复,倒是没了这层顾虑,但史家又出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无暇他顾,此事一拖再拖,最终拟明年春再接她回京。
事涉帝崩风波,行文隐晦,不过连蒙带猜之下,贾玮也大致读懂了其中的内容。
吃惊之余,未免好笑,大观园的姐妹,除了宝琴之外,湘云竟也受到了帝崩风波的影响。
信的后半部分,篇幅较少,提到了金陵乃至江南一带的一些新闻,其中一则贾玮曾在近日的邸报中看到过,说的是倭寇在宁波登岸劫掠,眼下湘云来信里也这么说,可见是确实的了。
对于湘云在信中提到此类新闻,他并不讶异,这小女子同男子一样,素喜高谈阔论,往日大家在一块时便是如此,去了金陵,鸿雁往来,每封书信也皆少不了时政方面的话题。
信的最后,是打听他以及园中姐妹们的近况。贾玮不禁按按额角。
起身回信,坐在案前,贾玮迟迟难以下笔。
此次回信,不比以往,两封信皆是难回。
唐小青提及明年将要梳笼之事,虽只是倾诉之言,未必求他相助,但他总不能视而不见,一句话没有,在这其中,是苍白的安慰,还是给予帮助,他不知该选择哪种。
自己要帮她么,似乎帮与不帮皆可。
虽说有着这两年多的书信往来,但彼此间仍谈不上关系亲密,毕竟当初只是共度了一个泛舟之夜而已。
十三万两银子的赎身银,即便唐小青自个攒下了六七万两银钱,还有一半的缺口,对眼下身家巨万的他而言,虽不会伤筋动骨,但也是个数目,岂能轻易为之?
但若是不帮,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个绝代风华的女子深陷泥淖了。
提着笔,贾玮思绪蔓延,不觉想到那个泛舟的夜晚,俩人在赎身的话题上所开的玩笑。
“慎之……你不是要经商么,等你赚了银钱,帮我凑凑?”
“……好啊,到那时,差多少告诉我。”
“真的?那你帮我凑了银子……我拿什么还你呢……难道以身相许……呵,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少来,这么有才气的商人你那儿找去?”
……
……
嘴边噙着微笑,呵,这个苦中作乐的小女子。
还是帮帮她罢。
就算是为了刚见面时的那惊鸿一瞥罢。
就算是为了藏在心底里的那一份欣赏罢。
就算是为了那一句彼此拥有的“烟波轻拍英雄梦,明月偎进玉人怀”罢。
就算是为了妙玉念诵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罢。
这样想着,他到底做了决定,很快写下给唐小青的回信,在信未说道,“梳笼之事,届时我会设法相助,且请放心,不必烦忧……”
写罢,他如释重负。
但紧接着,他又在给史湘云的回信上左右为难。
该怎么同湘云说他和园中姐妹的近况呢?
有了那荒唐的一夜,一切都不同了。
简直是无从下笔啊。
发了一阵呆,他最终在回信中含糊其辞,只以“一切皆好”四个字做为回应。
放下笔来,想到宝钗、宝琴、黛玉三个应该同他一样,收到了湘云的来信,被问到近况,恐怕比他还要难以回答罢,贾玮不禁苦笑。
……
五日之后,十一月初七,袭人、麝月俩人再次过来。
此次过来,看望他倒在其次了,主要是向他传递一个消息——皇上赐婚口喻下来,荣府那边,正在给宝钗、宝琴、黛玉下定,如今小定已下,三日后,便是大定,再三日后,便是大婚。
望着俩位爱妾意外而幽怨的眼神,贾玮张开双臂,搂住她们,也不知该说什么。
做为妾室,头顶上有俩个奶奶,还有一个不逊于奶奶的贵妾,哪个心里也会打鼓罢?
但无论如何,听到这个消息,此刻,他一颗心终于宁定下来。
PS:感谢书友20180129143357487的打赏!//贾玮同唐小青的玩笑话儿见本书第一百五十三章 烟波轻拍英雄梦8。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婚
十一月十三,大婚的日子终于到来。
荣禧堂、怡红院、薛姨妈院落三处皆是花团锦簇,铺设华美。
其中,荣禧堂是喜堂并喜棚所在,自不用说。
怡红院做为洞房所在、以及此后居住的院落,却是将就。说起来,怡红院虽是几年前新建,且宏丽讲究,但只有前后两进院子,难以安置俩位妻室,更不要说还需安置一位贵妾、俩位小妾。
以眼下的情形,至少需一座四进的院落,垂花门二进以内,宝钗、黛玉、宝琴各住一进,袭人、麝月俩个小妾倒是简单,但也需在当中隔出各自的小院来。
总之,每位妻妾都要有独立的院子,自成一统,无论是现下的相夫也好,还是将来的教子也好,皆是必要。
原本在贾母等长辈的打算中,倘若贾玮大婚,将腾出荣禧堂旁边的一座五进院落,修茸一新,做为洞房所在及日后居处,但任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如今仓促成亲,短短十数日,哪里来得及安排这些,也只能暂且将就了,要等一阵子后,腾院、修茸结束,再从怡红院搬过去。
回到眼前。因陋就简,由于黛玉、宝钗、宝琴的洞房设在怡红院的后院上房,这里原先是袭人、麝月俩个的卧室所在,现下她们不得不腾出来,搬到前院的厢房,留下一座腾空的后院,供黛玉、宝钗、宝琴使用。
再说到薛姨妈的院落,今日可不仅仅薛家姐妹在此出门,黛玉也是。
京城内,除了荣府,黛玉举目无亲,因此只能在荣府出阁,而在荣府内,唯一的选择只有薛姨妈院落,其他的,皆不合规矩,毕竟没有在贾母、王夫人、凤姐等贾家院落出阁的道理、也没有孤身从潇湘馆出阁的道理。因此长辈们合议下来,决定了这个结果。
在这其中,为了名正言顺,也为了日后黛玉和宝钗相处融洽,薛姨妈更索性认了黛玉做干女儿。
……
荣禧堂。
才刚辰末巳初(上午九点左右),不少要好的亲友已然陆续到来,穿戴一新的贾玮周旋其间,一一见礼。
同时娶俩位妻子、一位媵妾,哪怕是皇上赐婚,也是件新奇事儿,亲戚们倒也罢了,打趣那么一句两句也就过去了,但好友们便难缠得很,像冯紫英、卫若兰、夏诚等人,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式,让表面镇定、实则心虚的贾玮,几乎招架不住。
时间的推移,宾客渐渐增多,荣禧堂喧腾一片,鼓乐声、称贺声、唱帖声此起彼伏,喜庆的气氛越发热烈。
不时有需贾政亲自出迎的世交年谊、部里同僚等到来,贾玮跟在身后,一道出迎。在这些人中,他意外地见到了贾雨村,通过贾政同对方的短短寒喧,得知年底将至,对方来京述职,正巧赶上了这场婚礼,贾政便请了他。
俩人的寒喧中,还提到了一件事儿,贾雨村或将上调枢密院,任同知枢密院事,并授兵部尚书衔,贾家、王家居中出力不小。
贾玮记得红楼记载,贾雨村任职金陵府尹没几年,即获破格提拔,入朝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眼下似是应证了此事。
想起两年前,对方来京接受吏部例行京察,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如今再次见面,对方即将成为二品大员,可谓青云直上。
三人一路进了喜棚,紧随而入的贾雨村亲随随即手捧礼单唱帖,一溜长长的贺仪,直唱了一刻钟工夫方才停歇,其中不乏贵重讲究之物。
贾政面容含笑道,“雨村,太费了。”
对方新近抵京,短短几日,居然备下这等厚礼,算是有心。
“世兄大婚,岂敢马虎?”贾雨村拱手说道。
站在俩人身后的贾玮面带冷笑,贾雨村为人心术不正,行事不择手段,现下贾家盛况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对方自是牢牢攀附,但将来如何,犹未可知,若贾家失势,以对方一贯的做派,不落井下石算是好的了,因此且瞧着罢。
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宾客到来,过了一阵,已至午时,各席开出席面。众人正在用餐,只听贾家下人传道,“镇国长公主府贺!”都忙掉头望去。
照壁后,俩位太监绕了进来,,神色恭谨,同迎上前来的贾政、贾玮相互见礼。
贾玮是镇国长公主府的长史官,更是高婕极为倚重之人,他们虽是高婕身边的太监,也得对贾玮恭恭敬敬。
对贾玮的父亲贾政,他们自然更是礼敬三分。
见礼罢,一位太监开始唱帖,“金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成册……金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成册……”
刚唱过两件贺仪,席间便一阵骚动。
金书是指完全由金箔打造成的经册,上头镌刻经文,有此手艺的匠人极少,且往往需费数年时光,方能制成一册,因此价值非凡,不可多得,就算大富大贵之家,能获一册金书也难,但镇国长公主府给贾玮的贺仪中,竟有两册金书,毫不夸张地说,单是这两册金书,已完全压过了诸人的贺仪。
正当众宾客吃惊之时,紧接下来的唱帖更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李白行吟图》,成幅……《快雪时晴帖》,成幅……”
《李白行吟图》是南宋大画家梁楷名作,万金难求,这倒也罢了,《快雪时晴帖》乃千古书圣王羲之的法书,可谓稀世之珍,千百年来,虽是辗转流传,但大多时候珍藏于皇室,不想镇国长公主府竟将此帖做为贺仪之一,着实令人惊诧不已。
“……翡翠念珠,成串……慧纹锦屏,成张……玉饰瑶琴,成张……南珠,成匣……和田白玉璧,成对……”唱帖声毫不停歇地唱下来,后面约莫二十来件贺仪,也无一不是贵重之物,只是不能同前面的两册金书、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梁楷的《李白行吟图》相提并论。
唱罢,俩位太监稍稍停留,随即离去。
下一刻,众宾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时将目光投向贾玮。
镇国长公主府贺,自然就是高婕贺,瞧今日的贺仪,可知这个贾玮在长公主心中是何等的份量,不用说,数年之内,此子必为朝中新贵。
贾政也诧异地望向儿子,他晓得高婕爱才,对玮儿眷顾有加,否则不会亲自举荐玮儿任职镇国长公主府长史,但没想到的是,竟会眷顾到这等地步。
做为父亲,讶异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万分欣慰。
原本对贾玮做下荒唐之事而生的一肚子气,此刻登时消散了不少。
众宾客及贾政的反应,贾玮并未留意,面对高婕这一份异乎寻常的贺仪,他早已暗自出神。
数日前,他向高婕告假,禀明大婚事宜,高婕神情惊愕,继而拂袖而去,令他手足无措之余,也终于证实了心中隐隐的猜测——高婕钟情于他。
这种猜测是在他任职长史之后,渐渐产生的,缘于高婕种种不合情理的举动。为了他毫不犹豫地将长史司副使何曾权调离,即是一例,只是当时他并不自知。除了职务上事无巨细地为他保驾护航,在其他各个方面,高婕也表现出对他的异常关切,即便无事,也时不时地来到他的长史值房,吃吃茶,说说话,总要流连一阵,方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如今证实了这一猜测,前事历历,想到这其中的因果,彼此的交集中,贾玮也不知高婕情何所起,但那一日在懿园的经历,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情形已是如此。撇开这些,话说回来。
高婕钟情于他,听到他大婚的消息,反应激烈,他原本以为她不会遣人来贺,谁知不但遣了人来,还是这么一份罕见的贺仪。正如当初在懿园的经历之后,他以为任职长史的事儿成空,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眼前浮现出高婕仪态万方的身影,贾玮垂下眼帘,神色复杂。
……
迎亲、拜堂、洞房仪式的间隙中,时间一晃而过。
夜色渐深,接近亥正,在几个管事媳妇和贴身丫鬟的陪伴下,贾玮从喜棚离开,前往园内的怡红院。
这是真正要圆房了。
较之纳妾,娶妻的仪式和程序要讲究繁琐得多,前头虽也进了洞房,但只是坐帐、撒帐、掀盖头、共饮合卺酒,随即便退出洞房,返回喜棚,各席敬酒。若非夜深,宾客们已相继离开,他此刻还得待在喜棚应酬呢。
沿途进去,各处灯火如龙,红艳一片,无时不刻不在提醒着这是他大婚的日子。
贾玮施施然走着,心情却是激荡,重生过来,他一直为薛林之间的抉择,倍感烦恼,以至于不断逃辟,眼下不但双娶薛林,且还有一位红楼梦中人宝琴也同他缔结鸾凤,若用妙玉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报。
身后传来管事媳妇和贴身丫鬟的窃窃私语,说他酒量惊人,席间吃了许多酒,走路依旧稳得很。贾玮不由笑笑,他酒量好是好,其实刚从喜棚出来,脑袋是有些晕乎的,不过这外头空气清冷,走了这一阵,已然恢复清明,但真正说起来,今夜应该是个洒不醉人人自醉的夜晚罢。
进了园门,很快进了怡红院,几个管事媳妇留下,贴身丫鬟们则脚步不停,随着贾玮穿过前院,来到后院上房。
廊上灯火通明,喜庆的大红灯笼一溜过去,延伸到两边长廊的尽头,黛玉、宝钗、宝琴各自的洞房前,三人陪嫁过来的丫鬟们齐整整地候在那里。
贾玮踏上台阶,望望三处房间,迟疑地停下脚步,宝琴是媵妾,依规矩,不能越过薛、林俩个,因此倒不在选择之列,但薛、林俩个,他要先同哪个圆房?
这个难题,之前他早就想过,想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后来去喜棚敬酒,便丢开了此事,一路进来时,也并未记起,此刻众目睽睽下,猛然间再次摆到了面前。
情形尴尬,他已看见几个陪嫁丫鬟捂住小嘴,悄悄发笑,如此站了站,片刻后,紫鹃从那边过来,贾玮掉头望向她,猜测应该是过来催促他进入黛玉的房间,但对方一开口,从语气上,他便知想岔了,随后听下去,真真令他毫无准备,“姑爷,我们姑娘说了,她出了一道题,姑爷答得上,今夜才能进入我们姑娘房间。”
贾玮眨眨眼睛,还未完全反应过来,莺儿、小螺也从那边走来,说了同样的话语。
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了,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贾玮摊了摊手。
事情再明白不过了,这是黛玉、宝钗、宝琴三人事先商量好的,想像过去,对于那夜的事儿,她们到底心意难平罢,因此此时设下槛儿,算是稍稍解气。
这三个小女子……不过如此也好,倒是少了选择圆房次序的难题,薛林俩个,他先答出哪个的题,就理所当然地先去哪个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