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红楼梦世界-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这里再给些。”
  “眼下够了。你给了三十两呢,哪会用得这么快。”
  贾芸口中说着,在脑中飞快地将各项事情过了一遍,暂时都还没遇到什么问题,就笑着摇头道,“倒没什么可说的了,若真要指出一样,就是宣传单上所说的图录,还未让学子们见到,否则,势必更方便说动他们。”
  “近日内,倒是不可能了……图录估计要等到学子们入学后,才能印制出来。”贾玮听罢,也是略为遗憾地说道。
  图录的印制周期,肯定要这么长,而且还是赶工期才能赶出来。
  在这点上,他也是无法可想。
  好在这只是招生手法综合运用上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大局,图录这个牌在打,并且最终也会跟学子们见面,入学的学子,人手一册。
  见贾芸确实没有其他事儿,便道,“那好,我也不虚留你了,你先回去吧……凡是下午,不拘何时,尽可来找我,我是必见的。”说着,贾玮便起了身。
  贾芸将他送至垂花门前,返身坐上马车,往家中而去。
  路过晚集时,贾芸下车买了一头肥鲤鱼,剁了一腿猪脚,并顺便买了些时令的果蔬、糕点糖果等物,满满当当地提回了车厢中。
  这几样东西,花了他六七百文钱,换做以往,他不可能这么大手大脚。
  十一二岁开始养家的他,相当节省,一切精打细算,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但眼下不同了,六七百钱还不到他这两日所赚的零头,他也就难得地阔绰了一回,打算改善家中的伙食。
  母亲爱吃猪脚和鲤鱼,家中唤做小竹的小丫头子爱吃鲤鱼和糖果糕点,这些东西提回家去,定然是其乐融融。
  在车厢内坐好,车夫虚甩一鞭,车声辚辚,驶动起来。
  路程本不远,不多时,就到了家门口。
  由于是雇的车子,他下了车,马车便离开了,明日一早再来接他。
  贾芸提着东西,进入院门。
  正在院内同一只公鸡玩耍的小竹见了他回来,忙冲着屋内清脆地喊了声,“二爷回来了!”
  又见到他提了好些东西回来,高兴地连那只公鸡也不理会了,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接过东西就同他一块往屋里去了。
  一边走,一边低头瞅手中的东西,口中念着,“猪脚、鲤鱼、冬瓜糖、枣糕……”由于太过入神,走台阶时,险些绊了一跤。
  贾芸好笑地道,“好生走路,当心磕掉了门牙!”
  小竹是他前年从人牙婆子手中买回来的小丫头子,当时七岁,现在九岁了。
  买的时候,费了一两出头的银子,原本他想杀些价钱,人牙婆子不肯,道,“这我还亏了呢,这小丫头生得好,人也机灵,老娘若非急等着用钱,再养她几年,脱手就是几十两银子呢!”
  贾芸将小竹仔细端详了一番,这小丫头俊俏中透着机灵,果真是难得的,便也不再说二话,掏了银钱买下。


第六十六章 婚姻大事
  贾芸买下小竹,是为了母亲,他母亲身子骨不大好,有个机灵小丫头,平时给递个茶水,跑跑腿,在厨房帮帮忙,能减轻母亲一些劳累。
  俩人进了屋子,五嫂子正坐在炕床上,做着针线活儿,抬头见小竹手中提着的东西,不由地吃了一惊。
  忙招手唤她过来,仔细看了看,向贾芸道,“芸儿,这得费不少银钱吧?这回买了也就算了,往后还是得省点,好攒些银两,一二年后说房媳妇。你如今也大了,街坊几个哥儿像你这岁数,都娶妻生子了,唉,都怨你爹去得早,你一人扛起这个家不容易啊。”
  “娘,瞧您说的,孩儿今年也才十九呢,十九未成亲的男子,这京城里还多得是,不过,也不必等一二年了,只要过些时候,孩儿就给你娶一房漂亮能干的媳妇回来,让您老人家高兴高兴。”
  说着,贾芸将怀中的银两取了出来,放在炕床上。
  “这些银两,是孩儿在这两日赚来的,买这些东西虽费了几百钱,究竟算不得什么,往后,不是不要再买,而是要常买,您和小竹,一个身子不好,一个正长身子,都要吃好一些。以前银钱不富裕,那是没法子,现在有了银钱了,再节省着过,那孩儿赚钱也没意思了。”
  这十几两散碎银两滚落在炕床上,并有着贾芸的这番话,让五嫂子更为吃惊。
  前两日,贾芸告诉过她,他现在跟着本房的宝叔做事,可能是个机会,会多赚些银子。她也看到,真有一辆雇来的车子,每日载着贾芸来来去去的,像是很忙的样子。
  但她实在是想不到,在这短短两日内,贾芸竟赚到了如此多的银两。
  她并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担忧,“芸儿啊,这银钱是不是赚得太快了些,俗话儿说得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娘琢磨着……”
  “娘,您想多了,这银钱压根跟天上掉馅饼不相干,孩儿能赚这么多,只因是个主事儿的……”
  贾芸怕母亲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儿,未免亵渎了贾玮,忙打断她的话,向她细细解释起来。
  前两日,他跟母亲说的时候,毕竟刚开始做,自己心里也不是太有底气,因而只是泛泛说了几句“是个机会”、“想必能多赚些”之类的,也没有提自己是个主事儿的。
  今日可就不同了,已赚了第一笔银子回来,而且顺利打开了局面,让他很有自信。
  他不用再刻意轻淡地说这件事了。
  五嫂子终归是贾府近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算是有些见识的,贾芸同她说了一通后,她就明白过来,贾芸这主事的,就跟聚宝盆似的,底下人赚的银钱也得往里头扔些。
  这就相当于他是赚大家的份子钱了,若差事办得好,自然银钱来得飞快。
  “芸儿,那你真得感激你宝叔了,你在外头也熬了有七八年,宝叔这一伸手,就是贵人相助啊。”
  五嫂子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后,就赶紧地对贾芸说道。
  “娘,孩儿晓得。”贾芸口中答应着,回头见小竹已将东西都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正盯着冬瓜糖、枣糕等糖果糕点滴滴答答流口水呢,忙笑道,“别光看着了,吃啊,买回来就是给太太还有你吃的。”
  贾芸家虽说破败了,但大家子的规矩还保留着些,如称谓上,小竹依规矩要称他“二爷”——这是根据本房这一辈近支男丁排的序,他行二,因此称“二爷”;称他母亲要称“太太”。
  当然,他家破败也就是这一二代的事,若是五六代破败下来,什么大家子规矩,早就无影无踪了。
  小竹听了,喜得欢呼雀跃,不过她很懂事,没有自己先吃,而是先拈了块冬瓜糖,跑到炕床前,稚声稚气地道,“太太,你吃。”
  “好,好。放到我口中。”五嫂子手中托着银钱,正仔细看成色呢,腾不出手来。
  小竹依言将冬瓜糖放入她口中,就眨着眼睛,立刻问了句,“甜不甜?”
  “甜,甜!你也去吃罢。”五嫂子人逢喜事,随口一句话都透着一股子高兴味道。
  小竹蹦蹦跳跳跑过去吃冬瓜糖,还有枣糕等物,小耦似的双手左右开弓,忙得很。
  五嫂子仔细将所有银两的成色看罢,又掂了掂重量,喜道,“都是好成色,亮灿灿的……芸儿,这些儿怕有十三四两罢?”
  “共是十六两。”贾芸笑着说道。
  他刚才买了那些东西,五钱银子拿出去,以一两银子兑一千三百文,便是六百五十文,付完账,还回找了十几文钱,放在怀里。
  剩下的银两便是十六两整。
  这时,他有些难过,母亲过惯了穷日子,没见过多少银两,如今这些银两放在她面前,竟估量不出来了。
  “十六两啊?”五嫂子先是又惊讶一番,随即就更欢喜了。
  “芸儿,有了这笔银子,再加上原先存下的三四两银子,也将就着可以替你说房媳妇,设宴成亲了,东街胡同王家的小女儿人长得倒也白净,那身子看上去又是个会生养的,娘瞅着不差,不如过二日,娘托人上门去问问意思,若成,八字又不冲,就要这媳妇如何?”
  父母再怎么包办婚事,但若是真替孩子打算,总会跟孩子商量一番的,更何况贾芸是家中的顶梁柱,五嫂子夫死从子,早就习惯凡事同他商量。
  她这般说着,又悄悄瞥了瞥旁边吃得兴高采烈的小竹,不免有些遗憾。
  小竹太小了,贾芸又十九了,等着成亲呢,不然的话,让小竹配了贾芸,别提多合她的心意了。
  “娘,孩儿对王家的小女儿不喜,您就不用托人上门了。孩儿适才已经说了,等忙过这阵子,再谈此事,定要给您老人家娶个漂亮能干的媳妇回来。
  “这些银钱只是孩儿这两日赚的,接下来,还能赚得更多,到了那时,孩儿打算先开家铺子,显出咱们家的家底来,如此,不用咱们上赶着登门求亲,那些说媒的婆子,自动都会踩烂咱家的门槛。”
  贾芸一听母亲要给她说王家的小女儿,立刻表示了反对。
  他算是有志向的人,人穷志不短。
  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他相当慎重。
  他很清楚,将来能否将这个家振兴起来,一个妻子能起一半的作用,甚至还不止。
  王家小女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又小心眼又爱跟人吵,决非他选择的佳偶。
  他所想要的,的确是那种能撑得起门户,又漂亮又能干的女子,否则,他宁可再等等看。


第六十七章 缴费现场
  五嫂子的想法自然跟儿子不一样。
  她想的是贾芸十九了,得尽快说门亲事。王家小女儿虽说市井了些,模样儿还算马虎,屁股也大,能生养呢,成了亲,抱了孙子,她就做奶奶了。
  她没有想太远也不敢想太远,这些年穷怕了,其中也经历了各种辛酸事,让她对生活的奢望,已降到了极低。
  不过看着儿子很有志气的样子,她也是很欢喜,笑道,“既是我儿有这等志气,娘自然不会反对,就依你说的,等你多赚些银钱,开了铺子,再谈此事吧。”
  她决定明日一早就去附近的庙里烧柱香,保佑儿子这回多多地赚银钱。
  还要保佑贾玮的学堂办得顺顺当当的,芸儿苦熬了几年,总算有了他这么个贵人,不保佑他保佑哪个?
  这个小叔子以前是个痴憨淘气的,谁知这些日子竟脱胎换骨了,还拉了芸儿一把,真是难得啊。
  “哎。”贾芸见母亲同意了他的想法,松了口气,说道,“娘,你将这些银子都收起来吧,厨房里柴火不多了,我去劈几根,也好升火做饭。”
  说着,他转身出屋,经过小竹身边时,想了想,从怀里掏出几文钱来,递给她,“拿着,平时到街上,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买着吃。”
  小竹忙丢掉一只手上的冬瓜糖,高兴地接过铜板,有模有样地福了福,“谢二爷的赏!”
  “哈哈哈。”贾芸让她逗得笑出声来。
  笑过之后,不免有些感慨,他和母亲,除了逢年过节给过小竹一二文钱外,平时从未给她过零花钱,也难怪她这般高兴。
  若小竹在贾府内,像她这么大的小丫头子,一个月的月钱也有一百钱。
  穷家敝户的,倒是委屈这丫头了。
  不由地摸了摸小竹脑袋,道,“往后,每月我都给你十文钱零花。”
  出了屋门,贾芸在院子内的一块大青石上劈了些柴火,拿到厨房去了。
  这时,五嫂和小竹也出来,拎着鲤鱼、猪脚,以及蔬菜,来到厨房,小竹开始生火,动作很麻溜,只片刻工夫,火苗就串上来,随后架了几根柴火进去,用破蒲扇扇着。
  这当口,五嫂也已杀了鲤鱼,剁了猪脚,淘洗了米,并择了两把青菜。
  灶上有三口锅,一个锅闲置着,平时借着灶火烧热水,另两口锅,正好一个用来蒸饭煮饭或炖东西,一个用来烧菜煮菜。
  五嫂将米饭和猪脚同时放入一口锅中蒸炖着,接着便在另一口锅中弄红烧鲤鱼。
  小半个时辰后,饭菜端入东边的耳房内,三个人坐在炕上,围着炕桌美美吃着。一大锅的炖猪脚,一大盘的红烧鲤鱼,一碗青翠喜人的青菜,还有蒸得饱满晶莹的米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
  他们家虽还保留了些大家子的规矩,但也不是太讲究,何况又是拿小竹当女儿养,因此总在一块吃饭。
  小竹头也不抬地吃着红烧鲤鱼,扒着米饭,直到觉得小肚子再装不下了,才打了个饱嗝,脆声说道,“从今儿起,二爷就有钱了,就能常常吃到这样的饭菜了!”
  五嫂一听她说的这吉利话儿,喜得搂过她来,笑道,“说得好,说得好,从今儿起,咱家就发家了……”
  贾芸在旁含笑看着她们俩个,心里非常满足。
  ……
  次日早晨,贾玮来到吉祥坊私宅。
  一见到茗烟,他还未开口,茗烟就喜滋滋地跟他说了昨日接待学子的情况。
  茗烟自然不是为了接待的事情高兴,而是替贾玮高兴,招生如此顺利,一下子就招了五十来个,二爷办学堂应该能成事的。
  贾玮笑道,“茗烟,你现在手上的事儿太多,接待的事,暂时还无人,你先忙着,明儿你去找两个读书人,负责这里的接待。”
  “谢二爷。”茗烟不了解其中的真相,以为贾玮纯粹是关心他。
  贾玮摆摆手,他已决定,待办学的事结束,就送茗烟李贵这些人去识字,这些人将来都有用处,不能是个睁眼瞎。
  同茗烟说了几句话,随后到几处新建的大茅厕看了看,一切皆妥,可同时容纳二三百人,应该够用。
  这些大茅厕自然只是暂时的,学堂停掉之时,这些大茅厕就会被填平,否则长久耸在此处,简直是大煞风景。
  “见过二爷!”李云不知从何处听到他到来,急吼吼地跑来请安,并且也将称呼从公子改成了二爷,贾玮猜想其中定有茗烟的功劳。
  不过李云跑到茅厕来,向他请安,着实有些不伦不类,尽管这是新建的还未用过的茅厕,却也是不妥,贾玮便带着俩人退了出来,往庭院而去。
  一进庭院内,摆着一张长案,一位老先生坐在长案后的太师椅上,正闭目养神。
  “这位便是账房先生,姓林。”茗烟指了指对方,向贾玮介绍道。
  贾玮点点头,明白账房摆出长案,是为了学子们前来缴费做准备。
  他们三个进来,难免有些动静,账房便睁开眼来,往这边看。
  茗烟便道,“林账房,这是我们二爷,学堂就是我们二爷办的。”
  “原来是东家,失礼,失礼。”林账房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陪笑地道。
  “老先生不必客气,您坐。”贾玮走上前去,在另一张空着的太师椅上坐下,与之交谈。
  缴费的账目自然相当简单,伙食这一块,采购、用工、饭菜销量,相对复杂些,但真正论起来,仍是简单,至于招生的抽成,包括一些学子介绍其他学子的免费额度,也是闭着眼就能做出的账目。
  用这样一个老账房,已绰绰有余了。
  横竖这位林账房只管账目,又不管银子,银子由茗烟等人掌管。
  等事情结束,再稍稍核对一下账目,也不怕短了任何银子。
  同林账房交谈了一阵,贾玮起身前往另外两处庭院,一路上交待茗烟,“要记得将现银及时到票号换成银票,如此方便交给我。”
  茗烟道,“昨日收了五十三人的学费,共计七百九十五两纹银,除去招生人员的抽成,净剩七百一十五两五钱银子,眼下放在五进的一处库房内,李兄、我,还有几个,都住在五进,相当妥当,不过,二爷既这么说,我明儿就让人到票号兑去。”
  在茗烟、李云俩个陪同下,贾玮将另外两处庭院逛个遍,检查学堂布置情况,从三进出来时,只见前头喧闹一片,却是一大批人从大门进来了,大门外,隐约可以看到停着许多马车。
  贾玮仔细一瞧,见进来的这些人皆穿着长衫,知道十有八九是招来的学子,心想,一大早的就招来了一批学子,贾芸倒真是有两下子。


第六十八章 缴费现场2
  接待的人手有限,茗烟赶紧跑过去招呼。
  贾玮一人慢慢踱着,往前头而去。
  李云让他撵回五进去了,他那张匪气十足的脸,跟着过去,至少能吓跑一半学子。
  “敢问兄台也是来报名的么?”刚走到一进院子前,一名面容白净的学子拱手问道。他见贾玮锦衣华服,有意结纳,因此打了个招呼。
  贾玮自然猜到对方的心思,这里头诸多学子,对方都会去问一遍这种废话么,便也还了一礼,含糊地道,“此处学堂是京师唯一道试总训堂,形式内容皆有可取之处,对道试颇有助力,据说这两日已有数百学子报了名了。”
  对方有意结纳,那是对方的事,他只管趁机推销便是。
  只是,对方若得知他就是办学之人,恐怕表情会很精彩。
  “啊,连兄台也这么说,看来招生之人说的是真的了!”
  这名学子心想,连这等富贵公子都慕名赶来,应该这学堂是错不了了。
  招生之人说,名额有限时间有限,如今已招了数百人了,原本他还只是将信将疑,但贾玮这么一说,由不得他不信了。
  今日自己前来,时间上是来得及,可名额上,他们也没说具体招多少人,眼下竟果真招了数百人,看来得尽快进去报名才是。
  否则错过了机会,很可能就进不了此学堂了。
  想着,他忙匆匆向贾玮说了声有偏,便奋力挤入人群,往庭院内报名去了。
  贾玮唇角上扬,这种感觉,简直有些像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觉,虽说量级上,并非同一量级。
  贾玮在原地站了一阵,又有人上前搭讪,这回不是学子,而是一名市井模样的中年男子,未开口就是满容满面,“这位公子,可报了名?若未报名,小的领你进去……”
  贾芸正好从庭院内出来,瞧见这情形,忙三步并做两步走过来,对那人道,“孙老三,这位公子是此宅主人的朋友,并非学子,你忙你的去吧。”打发走了这人。
  贾芸知道贾玮眼下不愿太过张扬此事,除了必须打交道的,少一个人知道,也是好的,因此没向此人介绍。
  此人走后,贾芸向贾玮禀报了这一趟的招生情况。
  这一批学子共是七十六人,看过学堂后,已有四十来人报了名,其余学子或在等在报名,或在犹豫中,但并没人当场走掉。
  贾玮听了很是高兴,勉励了几句,就远远地走到一边去了,不耽误他做事。
  半个多时辰后,这些学子陆续登上马车离开。
  贾芸再次来到贾玮面前,具体禀报一番,七十六人有七十一人报了名,五人没报,其中三人是嫌弃学堂简陋,还有俩人瞧不起茗烟等接待人员,认为由此推测,学堂训导水平不高。
  贾玮听了,甚是满意,走掉的人数毕竟只占极少数,影响不了什么。
  学堂简陋,系条件所限,他也不想采购大量桌椅,以免耗费成本过高。
  至于接待人员的问题,他已嘱咐茗烟,明日一早去办。
  与贾芸简单交谈了几句,贾玮就让他先走一步,贾芸身为招生主事,事情非常忙,照这个势头下去,估计下午还会再招来一批学子。
  对此局面,贾玮自是欣喜,但他清楚眼下还不是真正高兴的时候。
  这一二日招生很火,不等于接下来持续火热。
  只有招生达到他的预期,他才会真正松口气。
  在远离庭院的一处亭子外,贾玮踱过来踱过去,想着后续之事,这时,他看到大门外又有一些学子进来,但并没有招生人员带着,手中皆抱着铺盖等物,应该就是前来寄宿的学子。
  贾玮忙向不远处的茗烟招手,待他走近,问道,“伙食方面准备怎样了?今日可以提供了么?”
  茗烟摇头道,“要到明日了,今日只能让他们到附近饭堂去用餐。”
  贾玮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继续来回踱步,考虑问题。
  目光偶尔扫过周围,他发现不时有一些街坊进来瞧热闹,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的,从孩童到姑娘小伙子到老大爷老大娘都有。
  前来寄宿的学子成了街坊们首要围观对象,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非常感兴趣。
  一些小姑娘小媳妇,见到几个举止斯文风度翩翩的学子迎面走来,皆晕红了脸颊,忍不住瞧了一眼又一眼。
  贾玮不禁觉得好笑,眼下学堂正在筹办期,对外完全开放,不过,等学堂正式开学后,还是要杜绝外人随意进入的,不然的话,此处就成了集市了,而非学堂,尽管此学堂商业色彩很浓,毕竟也是学堂。
  距离午时还有大半个时辰,贾玮登车离开,回到府中。
  用过午餐后,正在廊上散步,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过来,说是史大姑娘来了,现在衡芜苑,请贾玮过去。
  贾玮便随她前往。
  同莺儿一同出了院门,往衡芜苑而去,贾玮心中其实颇为讶异。
  他有几个疑点,只是不大肯定,不由想从莺儿口中试探一番。
  “姐姐,史大姑娘几时到的啊,一来就到园子里么,没去老太太、太太那儿?”贾玮装做不经意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