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幸福)-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赵军士卒上前将窦线娘以及其部下的绳索从身上解下,身在船舱里李重九看着这一幕。薛万述向李重九言道“王上,怎不知你与窦建德的女儿,见过一面?”

李重九言道“当时孤还未入主幽京,好似在飞狐县时遇见的,在眼下上谷郡郡守赵万三的堡里,当时她拿刀要杀了我等,迫赵万三降窦建德,这女人性子够烈的,也算有几分胆识吧。”

薛万述听李重九说得如此清楚,显然对当时一幕历历在目,当下他见左右无人,上前一步言道“王上,听说当初窦建德为了拉拢罗成,以谋得涿郡,曾给罗成与他女儿定下婚约,但好像待罗成战死之日未至,二人也未成婚,故而此女还是未嫁之妇,王上是否把这女子送到宫中服侍,抑或者直接送到宫外安置,以免王后知晓。”

李重九听了转过头,看向薛万述不由哑然失笑。

战舰已是起锚,船身微微晃动,河面上微风传来,李重九淡淡地言道“不必了。”

薛万彻误会了他的意思,其实李重九只是想说,这女子的性子,只是让他想起了若干年前的李芷婉。

很多事如同河水底下的泥沙积累,风平浪静时,静静躺在河底,待激流涌动时,河底泥沙翻动,不由令他突有几分百味杂陈之感。

时过境迁,当年的李渊,而今已是大唐之主,而李重九方今完成了一统河北的大业,感慨只是一转眼间数年光阴已过,而昨日之事重忆之时,犹在眼前。(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江淮枭雄

江苏丹阳。

现在已是江淮军的大本营。

江淮军大营之中,杀气冲天,江淮军精锐上募营五千子弟兵,肃然站立。

江南霸主杜伏威头戴金冠,负手走下台阶,正与江淮军重将辅公佑,王雄涎,左游仙,阚陵等人一并检阅上募营。

现在的杜伏威踌躇满志,就在李重九与刘黑闼在河北大战之时,杜伏威破了宿敌李子通,攻下了江都,并且还收服了江淮一带的反王汪华、闻人遂安,现在势力大增。

眼下杜伏威整合了江淮,扬州一带的势力,依长江之险,已是挤掉了萧铣的梁国,跻身为唐,赵,郑之下,天下第四大势力。

“脱衣服!”

杜伏威猛然一喝,说罢上募营士卒毫不犹豫地一并撩开上衣,露出精赤的上身来。

杜伏威按着刀,大步走下,从站立成一列一列的士卒们身后走过。但见士卒胸前上刀疤箭创,伤痕累累,杜伏威即大声言道“来,赐酒!”

说完一名小校即奉酒上前,那士卒当下举碗豪迈地一饮而尽,最后将碗砸在地上。

待连赏赐了十几名士卒后,杜伏威来到一名士卒的身前,但见其白白净净的前胸毫无伤痕,倒是后背露出一个箭创来,当下脸上一沉,停下了脚步。

那名士卒噗通一声跪下言道“大王,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给我砍了!”

说完两名杜伏威的亲兵上前,将这名士卒拖起。

长长的哀嚎远远传来,杜伏威森然看向全军,但见那名士卒哀嚎之声未远,日光之下见得其冷酷面容,令人心底一寒冷。

“吴王,检视过了其他人都没有伤口在后背的。”江淮军二号人物辅公佑开口言道。

杜伏威颔首言道“辅伯,这这一次攻下江都,咱们劫掠了多少金银美女?”

说到这里辅公佑摇首言道“江都现在有什么好东西。早给宇文化及,李子通他们收刮赶紧了,这一次我们江淮军入城掘地三尺,也捣腾得不多。”

“不管多少,都给犒劳弟兄们。”

辅公佑听了当下言是,对三军大喊言道“听到了吗?吴王,说了将江都劫掠来的财宝美女,大家都给分了。”

“谢吴王!”

“吴王千岁!”

杜伏威陡然喝道“谢什么谢!千岁什么千岁!”

但见杜伏威脸一沉,众士卒皆闭上嘴。

杜伏威言道“今天我运道好,我吃肉。你们就跟着吃肉;我有女人睡。你们就有女人谁;如果哪一天我没肉吃。也没女人睡,你们敢去别人那大鱼大肉,就不要怪我翻脸。”

听杜伏威这么说众士卒皆是默然,仿佛热火被浇了一盆冷水般。

辅公佑上前一步低声言道“吴王差不多了。弟兄们也算提着脑袋替你打下的江都,今日就弟兄们高兴一场吧。”

杜伏威听辅公佑这么说,当下点了点头。

一旁左仙游言道“吴王,秦王李世民的使者到了。”

杜伏威当下与众将来到偏殿,但见秦王使者起身言道“在下秦王帐下薛收,拜见吴王。”

但见杜伏威快行几步,薛收刚要下拜就被他扶起来了,满脸堆笑言道“称什么吴王,太客气了。都已是一家人了,就叫我老杜好了,哦,我忘了天子已赐我李姓了,叫我老李好了。”

薛收大感意外。这传闻中杀人不眨眼的江淮枭雄杜伏威,居然是这般一个谄媚之人。

薛收心底暗暗嘀咕,但见眼前的杜伏威满脸堆笑,只是脸上的伤疤七扭八歪的,显示着此人从死人堆里爬出的那段经历。

薛收收起了轻视,连忙言道“不敢不敢,吴王折煞在下。”

“别这么叫,若是你再这么说吴王,就不是将我拿自己家人看,休怪我翻脸。”

薛收听了言道“不然就是称李总管吧。”

杜伏威听了,拍腿大笑,手指着薛收言道“还跟我客气,好,随你,就叫我李总管吧,不知贵使前来,秦王有什么示下吗?”

薛收当下从袖中掏出一封信,杜伏威看也不看,直接将信丢给左仙游道“念!”

薛收心知杜伏威草莽出身,大字不识,言道“还是我来说吧,秦王眼下率十万大军攻打王世充,现已是连战连捷。”

“好啊!”

薛收被杜伏威吓了一跳,但见他拍腿言道“秦王果真厉害,王世充的人马就是土鸡瓦狗,根本不堪秦王一击。秦王殿下真是用兵如神啊。”

薛收听杜伏威给李世民捧了一堆高帽,不觉得有几分恶心,但还是言道“秦王是骁勇善战,秦王也希望李总管来助一臂之力,若是能从江淮出兵,切断徐州与虎牢之间的联系,就太好了。”

“哈哈,”杜伏威连声大笑,言道,“某还以为是什么事,不就是出兵攻打徐州吗?我与你说眼下唐军与我们江淮军就是一家人了,亲兄弟一般,有什么事尽管说话,我看这般办,我老杜索性就厚着脸皮不惭愧一把,与其切断什么徐州与虎牢的联系,我替秦王出马,直接出兵将徐州拿下来就是了。”

薛收听了言道“这倒不必,只要洛阳一破,徐州将不战自取。何况留着徐州还另有用处。”

杜伏威闻言笑道“原来秦王另有妙计,好吧,我就不搀和了,既然秦王诏令,就这么办,秦王叫我老杜打东,我是不敢打西的。”

薛收起身言道“既是李总管答允了,我这就回去禀告洛阳。”

杜伏威言道“既然来了丹阳,就好好住上几日。”

薛收言道“军务在身,实在不敢久留。”

杜伏威言道“你还与客气什么。”说完脸上一沉,杜伏威一把拉住薛收言道“不留就是不给我杜某人这个面子。”

薛收心底鄙夷的骂了句大老粗,但面上还是不敢违杜伏威之意言道“好吧,李总管如此盛情,那就叨唠了。”

见薛收答允,杜伏威脸上又快意地大笑,言道“那就好了,来人给我好好伺候。”

薛收被手下人招呼走后,辅公佑,左仙游一并上前。左仙游言道“李世民若能攻下洛阳,有没有我军相助都是一样,李世民这么做,在此试探我们江淮军对李唐的忠心。”

杜伏威双目一眯,又恢复了阴冷之色,很恨地言道“好个李世民,居然给我下套子,我们现在不如李唐,所以得学着装孙子,陪着笑脸,但我杜某人终有一日我不会看如何人的脸色。”

辅公佑,左仙游一并点头。辅公佑言道“要我们将众弟兄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李渊,谁也不答允啊。李世民哼!”

杜伏威言道“李世民此人不能小看,天下年轻一辈的名将,算得顶尖的,除了河北的李重九,就属李世民了。依我看这李世民,恐怕用兵还要胜过李重九。”

左仙游言道“我看李唐此举,大有用意啊,眼下赵主刚刚一统河北,随时要挥兵南下,若是挥军必从黎阳渡黄河,经白马,这么我军若是出兵,很可能会首当其冲啊。”

辅公佑言道“这李世民果然奸猾,绕了一个圈,居然是要我们江淮军去挡李重九。从眼下看来,唐赵之间会有一场大战。我倒是听说这赵军势头凶猛啊,连窦建德,刘黑闼都给收拾了,连王薄这等人物都是降赵了。”

杜伏威听到王薄的名字,不由冷笑言道“王薄什么时候,算得上是人物了,他不过是起兵最早比我,李密,窦建德早一些罢了。当年我起兵的时候,李渊,李重九他们在哪,现在好了昏君死了,我们江北江南上百万义军打下来的天下,李渊,李重九二人拍拍屁股就要坐的,哪里有这么容易。”

左仙游言道“是啊,李密,窦建德,刘黑闼都败了,徐圆朗,孟让,王薄之流给人提鞋都不配,现在天下也只有看吴王了。”

杜伏威双目一眯,言道“这天下,若是李渊,李重九敢给,我杜伏威就是敢要。”

辅公佑言道“吴王,那眼下准备怎么办?”

杜伏威看向左仙游言道“左尚书,你是读书人,给我合计合计这现在的天下大势。”

左仙游言道“吴王天下三分李唐已居其一,若在赵国未取河北之前,李唐以他的大势席卷天下乃是早晚的事情,但眼下赵国取了河北嘛,有了与李唐有了一战之力,但李唐之势仍强,若是郑,赵两国联手,倾力与李唐一战,胜负实还难说。”

“之前我降李唐,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我军拿下了江都,还收了汪华、闻人遂安为羽翼,势力虽不能与李唐,赵国叫板,但也算是势力大增了。眼下我们就看这唐郑赵三国大战,若是李唐赢了,暂时什么都不要提了,若是李唐输了,就是我们的机会。”

杜伏威闻言哈哈大笑,看向左仙游言道“我养了那么多义子,都不如你一个左仙游,你还是真是我老杜的小诸葛。”

当下三人一并大笑。

第五百二十四章李芷婉的决心

长安城。

无极宫的玄武门上,大唐皇帝李渊正登高眺望远处许久,宫女宦官都远远地看着不明其意。

唯有首领太监的深解李渊之意,在一旁笑着言道“陛下,河西献俘阙下的人马,还有半个时辰才到了。”

李渊闻言容色稍缓,失笑言道“朕记性倒是不太好了。”

说到这里,李渊肃容言道“摆驾回宫。”

大殿之内,李渊对献俘的杨恭仁,和颜悦色地言道“此番能平定瓜洲叛乱,实多亏了国公了,三年前朕对你说国公乃是国家的柱石,你不出马河西不能定啊。”

杨恭仁垂下头,言道“陛下过誉了,事实上能平定河西,主要是公主殿下,微臣这一点微末的功劳算得什么。”

李渊看了一眼,杨恭仁身旁不发一语的李芷婉,笑道“小孩儿家哪里有什么本事,还不是国公提点。”

杨恭仁见李渊与李芷婉不发一言,当下会意,李渊父女失和,早已不是秘密,此事据说还牵扯到赵王李重九之事,唐宫之内知道此事几位当事人皆是语焉不详。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渊拒婚,令爱女与李重九不能鸳盟,以及李重九与李渊决裂,在河北自起炉灶,而今成为李唐最强劲敌之事。早在长安大街小巷传来,成为妇孺谈资。

世人皆是暗笑,李渊拘泥于门阀之见,而失李重九这一强援。否则而今李重九肯发兵从河北,配合李唐两面夹攻洛阳。有十个王世充都被灭了。

也有人言,李重九冲冠一怒为红颜之事,毕竟当时李重九势力微弱,换做一般人不一定有敢于李渊决裂的勇气的。

杨恭仁自也是耳闻,除去后知后觉,平心而论,他不认为当时自己换做李渊,就能答允李重九这婚事。毕竟门第摆在那里,他身为大隋宗室,知道什么云泥之别。

杨恭仁见李芷婉负手站在一旁,但见其绝美的侧脸,飞入鬓间秀眉,心道如此倾国佳人,难怪李重九肯宁与李渊决裂。也要争得,换自己年轻二十岁,恐怕也是争上一争的。

这一次攻伐河西,他与李芷婉共事,终于见识李家自李世民之后,何可谓一龙一凤。

他反而心底也对李重九暗暗佩服起来。能李芷婉如此英雌倾心的男子,虽未能一见,断然也是盖世的男子。但以他其一介布衣之身,不到十年,白手起家至今日权倾河北。不证明李芷婉当初看人的眼光。

他终于记起自己夫人,常常在自己身旁念叨的那句话。那就是女人看男人,绝对要比男人看男人来得准。

当下杨恭仁知机向李渊告退,大步迈出殿外,心道这二人都是极其倔强之人,就算是父女恐怕也分个高下。

殿内默然了一阵,李渊见爱女,数年之后,已是婷婷玉立,长年戎马生涯,令她娇艳的面容,多了几分风霜之色。

李渊心底一痛,言道“婉儿,你要与为父倔强到什么时候?”

李芷婉紧抿双唇,李渊苦笑言道“自你娘去世之后,父皇这几年一直都在想,要是当初在太原府里没有打你那一掌,你是不是不会离家出走?”

李芷婉言道“爹,我离家出走之事,与此无关。何况爹教训儿女本就是应有之事。”

李渊摇了摇头言道“一定是这样,否则你不会记恨朕,到今日都不肯原谅朕,若是这样朕在这里给你赔罪,父皇错了,还不行吗?”

李芷婉双目中的泪水滴落,扑入李渊怀中,梗咽言道“父皇你老了,以往你从不向人认错的。”

李渊欣慰抚着李芷婉的背,言道“能一句话换得女儿原谅,还介意什么。智云为我而死,玄霸他……”

李芷婉问道“玄霸的病好一些了吗?”

李渊耿耿于怀地言道“好不了了,医生虽他病入膏肓,若不是当年太原城外,李重九射他一箭,他不会在床榻上病到今日,而我肩上担子也会轻多了。”

李芷婉言道“父皇,玄霸病因并非是箭创……”

“都是一样……不提这了,”李渊温和地言道,“今日我们父女重归于好,不要提不开心的事。眼下大唐虽大,宗室虽多,人口万万,但朕能说心底话的子女数来数去,也只有你一人了。”

“太子,秦王,齐王都不能吗?”

听李芷婉提三人,李渊冷笑言道“太子,秦王失和很久了,还有齐王也不知心向哪一边,可笑是,他们还以为我不知,在外人面前好一幕父慈子孝,兄弟悌睦。”

李芷婉心道未料到太子,秦王终于走到这一步,而且这么快。

李渊摆了摆手言道“眼下洛阳正在大战,秦王在前领兵,太子,齐王也不会在这时候不智的拖秦王后腿,但是齐王给我送信,说世民拉拢军中众将,有意攻下洛阳之后,在关外自立。”

此言一出,李芷婉当下言道“父皇,秦王绝不会作出这样的事。我相信二兄。”

李渊看向李芷婉,言道“朕也不相信,秦王,齐王两个都是朕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必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你说朕应该信谁?”

李渊叹了口气,言道“婉儿,人是会变的?在帝王的位置上,朕坐得越久越寒,高处不胜寒,有时候不知该信谁,不该信谁。眼下朕只有信你一人了。眼下你要再辛苦一趟,替朕办一件事,去河东接替淮安王的兵权,替为父看住太行以南。”

李芷婉神色微冷,言道“父皇此事请恕我难以从命。”

李渊怫然问道“为什么?父皇这点请求你都不答允吗?”

李芷婉摇首言道“父皇,你知我们父女为何不和吗?是因为每次谈及家事,你就又提及了国事。提到国事,又牵扯进了家事。”

李渊肃然言道“但了现在国事即家事,家事即国事,有什么区别吗?”

李芷婉言道“国事公办,家事私办。父皇你要我去河东,一是为了稳定战局,二还是不放心淮安王,让我监视秦王吧。”

见李芷婉清冷的神色,李渊索性来了个默认言道“你是朕的女儿,为朕分忧不应当吗?父皇都一大半年纪了,你难道要我离开长安,亲征洛阳吗?”

李芷婉见李渊须发鬓白,仿佛入了长安后老了十岁一般,心底一软眉言道“父皇,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此举太过明显,秦王不会看不出来的。到时怕秦王心底对你留下芥蒂。”

李渊欣然言道“这不用担心,你不是与秦王一贯交好吗?你去分说。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若是我李唐一举攻克洛阳,我会以倾国之力东争,从太原,河内,洛阳三路进攻河北,让长江以北皆是我大唐的疆土!”

说到这里,李渊意气奋发,双目看向殿外。

终于还是到了自己最不愿意见的这一步,但无论如何这一步最后要到了。

李渊看向李芷婉言道“到时,父皇会亲率大军收复太原,你亲领一路大军,从河内出兵,秦王从河南渡过河北,三路夹击,定然将李重九拿下。”

李渊神色激昂,看女儿不发一词,言道“怎么了,大唐就要一统天下,你不高兴吗?”

看女儿的神色,李渊言道“若是李重九那小子愿降的话,朕饶过他性命,让他来长安做一安乐侯罢了。你不会反对父皇对河北用兵吧!”

说到这里,李渊神色一冷,一统天下,是他毕生夙愿,任何人胆敢阻拦他,他都必须清除。

李芷婉看向李渊言道“父皇若是你真要讨伐河北,儿臣愿助你一臂之力。”

“哈哈,”李渊快意大笑言道,“真不愧是我李渊的女儿。”

“不过在此之前,我需求你一件事。”

李渊微微一愕,心道自己这女儿生平是不求人,能让她放下高傲来求己必然小可。

李渊笑着言道“你能开这个金口,我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不必说了,朕一切都答允。”

李芷婉嫣然笑了笑,言道“父皇还听我说吧。”

李渊深吸一口气,神色一冷言道“你说吧!”

李芷婉言道“若我大唐攻打有河北一日,儿臣必当一尽全力,襄助父皇成此霸业,结束战乱之苦,让百姓能够重新安居乐业。儿臣只求若是将来能够破赵,不仅能免李重九一死,你还不能反对女儿嫁给他。”

大殿顿时静了下来,李芷婉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回荡在大殿之中。

李渊闻言怒极反笑,用手指着李芷婉言道“糊涂,真是糊涂,国破之后,亡国之君的下场,连太平犬都不如,你吃错了什么药了,要嫁给他。”

李芷婉言道“我没说要嫁给他,只能恳请父皇不再反对,但是若是我不保全他,为你的女婿,你当真肯饶他一死吗?”

李芷婉的话一箭穿心,李渊连李密,废帝都不能容,还能容李重九。李芷婉一语道破。

李渊气得身子发抖,手指着李芷婉言道“若是换过来,假如,我只是说,万一有那么一天,李重九破了长安呢?”

李芷婉言道“我愿与父皇一并同死,绝不苟活!”

2014…5…10031147951071

第五百二十五章士商之争

赵都,幽京城。

这一度突厥袭扰来势十分凶猛,突厥部分骑兵绕开了,防守森严的怀荒,御夷镇等重镇,直接在塞上长城上开了口子,攻破了居庸关。

要知道眼下的居庸关并非明洪武后太祖令徐达重修过的居庸关,仍是秦汉时修葺过的老城,早已是失修已久了,而赵军采取的是,重点防卫城墙,而长城沿线兵力则相对不足,突厥攻破了只有几十名戍卒把守的居庸关后,万余突厥铁骑从军都陉袭扰幽京。

在上谷,雁门围攻了近月的,没有实际战果的突厥人,这奇袭作战几乎实现了突破。

幽京北路顿时烽火连天。

要知道这几年幽京发展很快,幽京城墙内格局不够,故而不少士农工商们,都是迁至了城外。城北为王室所在的临朔宫;城东尽是草市,榷场,城西乃是幽京战略重地,大作匠坊所在,城南永济渠旁则为货栈,客栈。

突厥人一旦突破,势必对城外进行破坏。

现在中书省早已从临朔宫搬迁至城内。

眼下中书省之内,正进行一番激烈的争辩。

户部尚书林当锋,以及十几名出身商人的大臣,一并向在幽京主事的温彦博,言道“突厥骑兵掠境已是攻到了昌平城内,而城东草市榷场,还有近万胡汉商人尚未疏离,而城南货栈内,还有价值上千万贯的货物,来不及搬走。”

另一名大臣言道“恳请温宰辅下令,派城内戍军掩护商贾撤离。”

温彦博皱眉不语。而一旁吏部尚书高徐道,工部尚书赵何然等十几名出身幽京士族的大臣。皆是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

赵何然敲了敲桌案,疾声厉色言道“胡闹。你也知道突厥人打倒了昌平了,距离幽京只有几十里地了,突厥骑兵驰骋而至也是一两个时辰功夫,而幽京城内只有不到万名老弱戍卒,有近半都是三个月前,临时征伐的,国内的精锐早都随王上南征了。”

“这近万戍卒是要守卫幽京城的,若是按你说的出城掩护那些商贾,万一在城外遭到伏击。幽京有失,你们担待的起吗?”

赵何然之言,乍时听起来十分合情合理。

亦有人言道“幽京内有王室,有王后,有大臣,家眷等等近十万百姓,此乃大,而今万商贾,以及货栈之物。此乃小,决不可因小失大。”

林当锋忍住气,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