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你来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百万,再给你在这江南买千亩田地,你永远的离开关中,此生不得再回来。”
李逍哭笑不得。
房兄啊,你这人状况都没搞清呢。不过出手倒是真阔绰啊,可惜这样的方式有用吗?
“抱歉,我的家就在这里,我的家人也在这里,我不会离开这里,我哪也不会去。”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房遗爱想不到这个小子如此贪心。
对这位房大哥李逍无语了。
······
手里拿着一张地契,看着已经打马远去的房遗爱,李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眼花了,他身上的紫袍今天似乎特别的绿。
········
回春堂正式开业之后,生意火的一踏糊涂。
利益于蓝溪药酒大名远扬,无数的药铺医馆都派人来采购药酒,不过赵先生牢记李逍的饥饿营销之法,采取限购。
甚至因为实在供不应求,如今还出现了酒票。
这种由杨大眼亲自手写,加盖了李逍和赵先生印章的酒票,就相当于后世的月饼券。
本身来说,这张券是不值钱的,因为这张券并不能直接代替药酒钱。他仅提供一个购买资格而已,凭券可优先购买药酒。
这酒券一推出,也很快为那些排队等候的商人们发现商机,有人甚至干脆就收购酒券倒卖。
李逍连忙又把酒券升级,推出了期券。每一批酒券都有日期,得等第一批酒券认购完药酒后,才开始第二批酒券的资格承认。
“他娘的,一瓶追风酒卖到了两千钱!”
“那算什么,我这金枪酒的一期酒券都是花三百钱买的。”
“那你也不亏啊,昨天你出手的那些参酒的酒券,可是转手就赚了一大笔的。”
蓝溪街上最近很热闹,大量赶来采购药酒的商人们因为拿不到货,不得不留下来打持久战,这连带着蓝溪的客栈生意都好了许多。
家家客栈爆满,连街上民房的空屋都被商人们租光了。
“真是想不到,一张纸居然也能值这么多钱。”
一个商人坐在饭桌边上,拿着一张金枪酒券,大为感叹。薄薄的一张纸,几个签名和印章加上一个日期,然后居然就值三百钱,就这还得抢。
“这李三郎还真是个奇人,弄出风靡长安的药酒我不觉得稀奇,可是弄出这个酒券,我是真正的佩服了。”另一个商人也感叹道。
“人家又有本事,又有靠山,又有头脑,还偏偏长的又那么英俊,哎,这让我们还怎么活啊。”
饭店掌柜大彪听着这些商人们的闲聊,只觉得一阵得意。
借着如今蓝溪这股火爆劲头,饭店开张,生意兴隆,凭着特色炒菜,加上火炕包间这样别具一格的魅力,饭店现在生意很好。
席上的几人继续聊着。
“都说这李三郎其实是高阳公主的"qing ren",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属实啊?”
“估计是真的,回春堂开业那天,据说长安不良帅魏永都亲自前来道贺,还送了厚礼,满长安谁不知道魏永那是高阳公主门下一条狗啊。”
“对啊,昨天高阳公主府上的刘管事还亲自跑来蓝溪呢,拉了一大车的礼物进李家大院。”
“那你们说,这蓝溪药酒其实是高阳公主的产业了?”
“是公主的产业又或者是挂在她"qing ren"李三郎名下又有什么区别么。”有人道。
“就是,管他那么多干嘛,咱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多弄点酒券来,药酒买不到,只能买卖酒券了。”
第95章 新邻居
“三郎啊,老夫可是很相信你的,可是你到现在为止,都没让我满意啊。”卢国公府上,李逍跟程咬金下棋。
“这转眼就要过年了,你那几个药酒确实好用,可就是这产量也太少了。明年初夏,大军开拔东征,你总不能让我就带着百来瓶药酒走吧?”
李逍拿着白棋堵程咬金的黑棋,因为他围棋水平太一般,所以在他强烈建议下两人玩的是五子棋,可惜,就算人家程咬金年纪大,还是个大老粗,结果李逍愣是没在他手下讨到半点便宜来。
“老将军,酿酒本就不易,而药酒就更加不易了,又要酿酒,又要炮制药材,最后还得浸酒,还得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发挥出效力。”
“这个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程咬金早已经可以结束游戏,但就是故意吊着李逍一口气。
“老将军,我这些天思来想去,总觉得以我家现在的能力,实在是无法满足大将军东征药酒之需,所以我斗胆求老将军帮个忙。”
“说。”
李逍提出想另建一座药酒厂,专门生产金创药这些东征将士极需药酒。
“这是好事啊,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有很多地方需要老将军帮忙,需要地皮、工人还有各种药材等。”
程咬金抚着胡须,“继续。”
蓝溪药酒有如今的名气,固然是他李逍的发明,但更多的还是薛程几家的帮忙,若没有他们,李逍早就不知道被魏永这样的人撕烂多少回了,连根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做人得懂感恩。
这次提出建一个专门为东征军准备的药酒厂,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赚钱。他更多的还是想要回报下他们,在他的计划里,这个新酒厂到时起码得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规模。
而这个药酒厂,他出药酒方子,并向药酒厂提供烧酒,薛程柳刘几家则提供人力物力以及人脉等方面的资源。
若是计划通行,凭着程薛几人在军中和朝廷的声望,完全能够拿下许多军方订单,到时足够让这个药酒厂赚的盆满钵满。
大家有钱一起赚,李逍也只占一二成股就好了。
听完李逍的话,程咬金哈哈一笑。
“老夫没看错你小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被迷住眼。不过你也太小瞧我们了,说句实话,我还真瞧不上你那点利,我随便手指缝里漏点,也不止那些。”话虽如此,但程咬金还是很高兴的。
他瞧不瞧的上是一回事,而李逍肯不肯给又是一回事,若是一个只知道索取不懂回报的人,那就是白眼狼,这样的人,他是不稀罕提携的。
“这样吧,回头你去找伯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对他开口。我不在意开药酒厂的利益,我只希望在明年初夏出兵之前,你能够交给我更多的药酒。”
一瓶药酒,也许到了辽东的战场上,就能换回一条命,甚至是数条命,这个比其它的都重要。
“三郎啊,我老程当年起家之时,不比你如今强多少。所以有时你不必妄自菲薄,我听说高阳缠上你了?若是你觉得惹不起她,你直接跟我说,我来替你出面,我亲自进宫面圣。”
出身草莽的程咬金,虽然功成名就后也与清河崔氏联姻,可骨子里还是少了那些五姓子的傲气,他从不会去瞧不起如薛仁贵、李逍这样有本事的年轻人。
英雄不论出身,当年他提携过薛仁贵,如今也愿意提携下李逍。
话说程咬金家也是有公主的,他的次子东阿县开国公程处亮,娶的就是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不过相比起高阳来,这位公主在程府表现的还是不错的。
“此事暂不麻烦老将军。”
李逍以为那天自己话说的那么绝,走的那么干脆,那么高阳公主这样一个风流的公主,没理由还要死缠着一个乡下小地主啊。
可他想错了,在长安跟薛五等约谈了下一起合伙弄个药酒厂的事回到蓝溪,结果婉娘立即来找他。
“咱们边上好多地都让人给买走了,王员外和张员外几家都已经举家迁走了。”
有土斯有财,土地就是根本,没有谁愿意卖地,更别说把地卖光,举家搬走的。
“出了什么事?”
“是有长安的贵人来高价买地,给了他们无法拒绝的高价,连地带庄子全买下来了。”
“知道是什么来头吗?”
生活在一个地方,有时候远亲还不如近邻,一个好的邻居是极为重要的。虽然土地买卖,是很寻常的事情,可李逍还是希望自己的新邻居能是比较好相处的人。
“听说是一位公主。”
一听这话,李逍就有股不好的预感。
“三郎,你说这买地的公主不会就是高阳公主吧。”看来并不只有李逍一人这样想。
“但愿不是吧。”
“如果真是高阳公主呢?”
李逍撑着下巴沉思,若真要是高阳高价买下他周边的地强要做他邻居,那他也没办法,人家又没强买强卖。
“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婉娘眼里满是忧愁,这才刚过几天好日子啊。
“娘子,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下,今日我去长安拜访程老将军,想到一个计划,我准备与薛五郎、程五郎、刘四郎还有柳四郎他们一起合伙开个新药酒厂,专门生产供应军中所用的金创药酒等,这个新酒坊到时会有一个专门的掌柜在外面,而实际上是我们五家所有,每家两成份子。”
“那要把烧酒方子也交出去吗?”婉娘有些担忧,蓝溪药酒现在这么的火,关键还是在于浸药采用了以前没有过的烧酒,这是独此一家的秘方。
“放心吧,那边只做药酒,烧酒由我们酒坊直接提供。”
“可我们现在回春堂的药酒都供应不过来,哪里还能再供给一个新药酒厂啊?”
“所以说我们得扩大酒坊的规模,明天我们就开始招人。”
正闲聊着,有丫环过来禀报。
“郎君、娘子,门外有人来访,说是新搬来的邻居,特前来拜访。”
第96章 高阳的野望
寒风潇潇,飞雪飘零。
这个时候来拜访的邻居,出人意料的居然是高阳。
她今天依然还是女扮男装,装扮的如同一个秀气士子。背负双手站在院里正欣赏着那株腊梅呢,李逍的脚步声将她唤醒。
“三郎,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往后还请多多关照。”高阳笑的很灿烂。
李逍的眉头却紧皱起来。
“怎么,不欢迎啊?”
“岂敢岂敢。”嘴上如此说,可李逍还真是不太欢迎高阳来做邻居,若是没有以前的那点过往,李逍倒不在乎高阳做自己邻居,可就因为以前那点事情,现在她来,明摆着不怀好意啊。
说实在的,他一个小平头百姓,也承受不起高阳这种爱作死之人的折腾。
“这蓝溪穷山恶水的,怎么公主却来此置办庄子呢?”
“因为这里山穷水秀啊。”
大院一角传来孩子们朗朗读书之声,公主转头望了一眼,“来之前我可听说了三郎不少慈善之举,什么改租、办学等等,下面的佃户可都交口称赞不已呢。我做了你的邻居,现在都只能从善如流啊。”
“我也没做什么,地主和佃户也应当有一个良好的关系,那才是长远互利之道。”
“说的很好,你跟我细细讲解下这些吧,我好好学学。”
李逍不太相信高阳真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可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得无奈敷衍。
简单的把改租额和办学的初衷介绍了几句。
“聪明之举,改租额实际上与原来收到的租子不会有什么相差,但却能让佃户更有积极性,而你办一所学堂,看起来也花费不多,但收到的赞赏却不得了。”
“本来,我之前也打算仿效你办一所学堂,让我庄里佃户孩子来免费读书,但现在我改主意了,我把原本拿来办学堂的钱给你。”
“给我?”李逍惊讶。
“对啊,你的学堂不是叫蓝溪书院嘛,干脆办大点,要不也对不住这个名字啊。我听说程五薛五刘四柳四这些公子哥都在你书院里投了钱,还当了什么书院校事,那我也投钱入伙,我也来当个董事,我唯一的条件,就是我庄里佃户的孩子以后也可以来书院免费读书。”高阳笑吟吟的说道。
李逍犹豫,高阳要掺一脚,让人下意识的想拒绝,这人太能做死。可另一方面,高阳资源广啊。
“你别急着拒绝,你办学的初衷是好的,我入伙呢,也是造福一方。我不但给书院投钱,而且凭我的关系,还能请来一些比较好的先生。现在你书院里也就一个先生,孩子多了也教不过来,咱总不能把人家孩子弄进来,却误人子弟吧!”
“你放心,书院我不插手干涉管理,这下你总放心了吧。”
李逍打量着高阳,有些意外她这番话,又是花钱又是请先生,费那么大劲总得有所图吧。
“敢问公主图什么呢?”
高阳呵呵一笑。
“那三郎你办学图的什么呢?”
自己图什么?李逍办学简单点说是要弄点名,给佃户们示些好,而从长远来看,也有为自己培养些人的打算。而公主图什么,她肯定不稀罕佃户们的那点称赞的。
“我拿三百贯出来在我们两家庄子中间盖一栋书院,再来两百贯出来购置书籍弄个藏书阁,每年再来一百贯出来做书院的开销,只要求挂个书院董事名头,另外再让书院允许我庄子佃户子弟来免费读书,这个买卖很划算吧?”
划算,非常划算。
划算的李逍都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陪我走走。”
高阳突然道,话题转换的他都有些跟不上。
“那天房太府来找过我!”李逍突然提道。
高阳脚步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前行,头也没回的道,“意料之中,跟你说了什么?”
“说了些让我去江南的话,还说要给我一笔路费。”
“你答应了?”
“没有。”
“也是意料之中。”
“最后他不快而去,走前还硬是给了我一张几百亩地的地契,今天你来了,我刚好把这地契还给你。”
高阳哼了一声,“他既然非要送你,那你就收着好了,反正他有的是钱。”
“君子不受无功之禄,这钱我可不敢收。”
高阳扭头,望着李逍,“他跟你相比真是差远了。”
这话让人无话可接。
李逍从怀里摸出那张地契,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然后又塞回李逍手里,“他的东西你不愿意收,那我替他收回。现在,我送给你。”
“那我也不能收。”
足足几百亩地的地契呢,虽然这地不是在关内,而是在荆州,但总归是一笔不少的资产。
高阳想了想,“回头我把这地卖了,再在这蓝田置一块地,送给书院里做校田,佃种出去,所得租子就做书院师生食用。”
官办的官学都有校田,校田出租,每年收的租就是老师们的薪水还有学生的补贴。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一片萧瑟。
高阳指着那条弯曲的蓝溪道,“这地方其实挺不错的,拦个坝,还可以修两座水碾,两座水碾一年都能赚上几百贯。修了坝后,这上游的田地都能变成水浇地,能增产许多。有了水,还能改种水稻,大米在关中价格很高,能收益更高。”
李逍倒对高阳有些刮目相看,想不到她还有这种经济眼光。
“蓝溪乡山多水水地更少,这条蓝溪可是很多人的命脉,官府向来不许在上游拦坝修碾,那样势必会使得下游缺水。不过在河边修些水车用来提水,倒是可以把河边的地弄成水田种稻谷。”
“官府的规定又如何,我要想修两座水碾谁还能拦的住不成?”
一听这种话,李逍就不由的扶额。她是公主,确实有跋扈的本钱,可李逍则不想惹的人人动怒。
拦坝修碾,一年多几百贯收入,看似很爽,可到了缺水季节,你这样做无疑就是断下游命脉,到时人人都得恨死你。
一到缺水季节,许多地方因为争水,发生大规模械斗,宗族之间,乡村之间,大打出手,哪年不得出点事情。
高阳看李逍不高兴,笑道,“既然你不愿意那就不修。”
第97章 纸上谈兵
“听说你跟薛仁贵他们走的挺近?”
这个现在蓝溪谁不知道啊,李逍没有否认,点头应下。
“那你应当知道,朝廷决定明年东征高句丽,薛仁贵是副将,这一次朝廷上下决心很大,准备一举攻灭高句丽,这是一个难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三郎,你应当抓住这次机会,让薛仁贵带上你,也博个前程回来。”高阳停下脚步,站在蓝溪河边,望着河水说道。
话语里,竟然有股让李逍意外的关怀。
“我不过是一乡野小民,没有什么建功立业之心,只愿做个悠闲的山间地主而已。”
高阳摇头,转头望着李逍,“你这话就错了,大错特错。想做个悠闲的地主,可绝非易事。魏晋时的那些风流名士,比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可你知道他家本身也是士族,拥有极高的地位声望还有钱财。再比如旧时王谢,那都是有资本的。”
想悠闲当地主,那都得是名门士族才行,一般的寒门庶族小地主,那是悠闲不了的。注定了只不过是底层边缘,是难得自由悠闲的。
“你不向上爬,别人就踩着你向上爬。你李家在蓝溪也是百年家族,可之前就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差点家破人亡,这个教训你还不记得吗?去东征,以你跟薛家的关系,他只要提携下你,你并不会有多大的危险,就能挣个前程回来。以后再有我帮衬一二,可保你前程无量。”
李逍认同高阳部份想法,这年头确实是权势之家的时代,隋唐之时也被称为最后的贵族世家时代,都说隋唐之后再无世家,再无贵族。
但李逍也确实不太想一头扎进权力场中,他的起点太低,想扎进去也太难。人生百年,只活一世,李逍不想活的太累。
况且,谁说东征就容易呢。
“公主,我并不认为这次东征就能一战功成。”
历史上,虽然唐朝确实是在高宗李治之时灭掉了高句丽,但这是一场持久时间极久的战争。
若是连上隋朝两代对高句丽的进攻,可以说隋唐两朝,历经四帝持续数十年的进攻,才算最终灭了高句丽。
在高宗时,更是连续经过两次大阶段的战役,历经十几年时间,才灭掉了高句丽。
现在朝廷准备出兵东征,这还仅仅是刚拉开序幕呢,想一战灭掉高句丽怎么可能。
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高句丽虽然在隋朝两代君王的进攻之下,国力大削,又在太宗李世民的亲征之下,元气大伤,可毕竟负隅顽抗,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辽东地远,兼之苦寒,远征困难。兵发多了,则后勤补给困难,兵发少了,则难以破敌拔城。
当年太宗亲征,率十万之兵,最后未能全功,就是因为兵力太少。
而当年杨广发兵百万征辽最后失败,则是因为发兵太多。
高阳倒不认为李逍能看的懂军国之事,解释道,“你要知道,这次统兵的可是卢国公程咬金,这可是朝廷的沙场名宿,有他亲自出马,绝对稳固。更别提还有苏定方和薛仁贵两员猛将为副将。”
“不,朝廷这次绝无可能一战功成。”
“为何?”高阳笑问。
李逍本来对于这种根本不关自己的军国大事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不过既然高阳问到了,他也就随便说说,反正也不是跟其它人说。毕竟高阳刚才一副关心自己的样子。
“这么说吧,朝廷这次作战,虽是主动进攻,可毕竟是远出作战,补给线长,运输艰难,而且辽东气候寒冷,兼之地形复杂。高句丽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物力,建立了一条辽东长城,这是一条山城联防线,以大量的山城和一段段的城墙配合高山险隘组成,易守难攻。尤其是从正面进攻,将极难。”
“若是我来指挥攻辽,就绝不会从正面进攻,那样做太过硬碰硬。”
高阳还真没料到李逍还能说出这么番话来,饶有兴趣的问,“那如果是你来指挥,你会怎么做?”
李逍捏着下巴,“如果是我来指挥,那么就应当先来一招驱虎吞狼。高句丽人一直驱使着东北白山黑水间的靺鞨人为他们所用,并想征服契丹人为他们所用,以牵制和袭扰我大唐的幽代之地。”
“因此我们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朝廷当下旨给契丹和奚两部酋长,给他们封官赐爵,然后命他们出兵为前锋,征讨高句丽和靺鞨人。同时,派使者前去招降靺鞨各部酋长,说服他们归顺大唐,反戈高句丽人。”
“与此同时,朝廷还应当派人去联络新罗人,新罗在高句丽的东南,一直受高句丽人的侵袭,苦不堪言,如果朝廷派人过去联络,他们肯定愿意响应朝廷。”
“如此,朝廷出兵征讨高句丽,大军未动,则北有契丹、奚人,南有新罗先行夹击高句丽,然后朝廷大军可分水陆由西向东进攻,这样一来,高句丽人必然疲于应付,被迫应战于数个战场,固然其山城联防依旧在,可必然左右难守。”
李逍越说越得意,“朝廷若是再派出几支偏师,对高句丽沿海边境各地袭扰,毁坏他们的庄稼牲畜,烧毁他们的粮食仓库等,则高句丽人亡之不久矣。”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的?”高阳瞪大眼睛,真没想到,蓝溪乡下郎李逍居然能把东征之事说的这么透彻,虽然她不清楚他说的这些是否真的可行,但听起来一套一套的。
“嗯,确实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其实要灭高句丽,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灭百济。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