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准备点年夜饭。”
  “什么年夜饭这么香?”李治做为天子,有天下顶级的御厨团队为他做饭,可他的胃口却向来不怎么好,经常吃不下什么东西,所以人也长的比较销瘦。不管御厨们用尽了多少心思,总是不见得有什么改善。
  今天皇帝在这乡下小院里,却说小地主家的年夜饭好香,这无疑让皇帝身边的许多人都十分的疑惑。
  甚至就连武氏都大为惊讶。
  做为皇帝身边如今最得宠的后妃,武氏平时也是想尽了办法为皇帝调理膳食,可也难讨皇帝欢心。
  “做的什么,带我们开开眼界啊。”武氏笑问。
  “可以啊。”
  李逍觉得这些贵族们估计是平日里各种山珍海味吃多了,所以反而对于乡下的这种简单的饭菜有些兴趣,这就好比后世城里人喜欢去乡下吃农家乐,吃柴火饭一样,吃的就是种不一样的感觉。
  今天除夕,李家大院的年夜饭准备的很丰盛,杀了猪宰了羊,除了没有牛肉,鸡鸭鱼肉都有。
  今天蓝溪街上和附近庄里的院里人都会回来过年,人多热闹,因此李逍定的年夜饭是以火锅为主。
  眼下时间还早,那边飘来的香味,其实是在做火锅底料。
  因为空间里发现了辣椒这样神奇的东西,李逍早就忍不住开始尝试做正宗的四川火锅底料了。
  辣椒、花椒加上牛油,再配上数种调料,就能做出极好的红油底料。这种辛香麻辣味,一经调制出来,就让李家庄的人又爱又怕。
  爱的是这种味道独特无比,又麻又辣,辣的过瘾。可怕的却是辣的能让人流眼泪鼻涕,辣的浑身是汗。
  但奇怪的是,辣归辣,可辣过后,那股子爽快劲却别提有多爽。
  甚至有人头痛脑热的,吃上一顿这种辣火锅之后,顿时神清气爽,浑身舒畅,哪也通畅了。
  “此物怎么如此辛辣,火红火红的,是在炼药吗?”李治疑惑的看着那口大锅里的红色底料。
  “这可不是炼丹制药,这是在做火锅的调味底料。有了这底料,吃起火锅来可就非常方便,先吊一锅汤,然后加上这底料,就可以涮火锅吃了。”李逍有些得意的解释道。
  有了辣椒的麻辣火锅,可是非常爽的。
  没有了麻辣,那火锅就没灵魂了。
  好的火锅底料配方各有不同,但总离不开牛油、花椒、辣椒这几样,然后葱姜蒜也肯定得有的,其它的甚至还会加诸如桂皮、八角、茴香、胡椒、月桂、孜然等几十种香料。
  李逍现在做的简易点,但关键的几样都有了。
  “那边锅里是在吊汤吗?”
  李治觉得那底料锅靠的越近越熏人,刺鼻却又点让人有精神。他离开一点,指着另几口大锅道。
  “哦,那确实是在吊汤,吃火锅不单得有好底料,还得有好汤。正所谓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骨不浓,所以吊汤的时候一定要有好的原料搭配,才能保证汤鲜味美。”
  那锅里的汤已经煮的颜色乳白,香味扑鼻。
  “这锅里放的什么?”
  “老母鸡一只,老母鸭一只,另外猪大骨十五斤,还有鲜鲫鱼五斤。”
  “想不到鸡鸭鱼同煮,居然如此浓香啊,可为何不用牛羊骨肉却要用猪骨呢?”李治又问。
  李逍笑笑。
  贵族眼里,猪肉始终为贱肉的。
  “羊肉有膻,牛肉有腥,猪肉虽为贱肉,但搭配鸡鸭鱼来炖猪骨却正合适,十分浓香。至于牛羊肉,其余切薄片在火锅里涮着吃味道更鲜美。”
  “哦,原来如此,想不到还有这么多搭配讲究,那我今日就要试一试,看看你所言是否属实了,就是不知三郎是否愿意招待了。”
  “来者是客,你们是公主的朋友,自然也是我李三的朋友,只要不嫌弃草堂破旧,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治呵呵的点头,还特别交待,“不需要再另准备其它的什么酒菜,今天就吃你这火锅。”


第105章 价比黄金的辣椒
  李治头次知道原来辣是这样的一种味道,不是姜蒜的那种辣,而是一种能够辣的人满头冒汗,辣的人哈喇子直流,但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这只是微辣。”
  李逍看着不停喝水擦汗的这位九郎,也不知道姓什么,肯定又是长安哪个关陇集团家的勋戚公子哥。不过管他姓郑王还是李杨萧陈,在这火锅面前一样是辣的不行。
  “微辣?难道还有更辣的?”李治一边抹着汗,却一边还不愿意放下筷子。切的极薄的羊肉片,夹起一筷子往那咕咚咕咚冒着泡的锅子里一烫,立即就能吃,又嫩又滑,还麻辣鲜香。
  他从来就没有吃过这样的食物,奇特。
  “微辣之上还有中辣、重辣以及变态辣。”
  李逍目前已经弄出了中辣和重辣的,不过变态辣目前还只是属于传说中,要做出变态辣,目前的辣椒还不够,他打算试试培育点改良辣椒品种。空间里的那颗辣椒树,早已经收了好几茬,晒干的辣椒种子也又种了几批,如今他已经不缺辣椒了,但缺的还是辣椒的品种,目前的品种有些单一了。
  李治听了却不禁摇头。
  不管那变态辣到底有多变态,他肯定是吃不了的。
  一边的武氏也吃的鼻端微微冒汗,这位武昭仪十分聪明的让李逍给了她一杯水,然后她把涮好的羊肉片放到温水里再涮一遍。
  这种吃法让李逍这种老饕看不过眼,这是没有灵魂的吃法,但确实是怕辣又想吃火锅人的好方法。温水里过一遍,既却油又解辣,虽然辣还是有点,但已经不再是微辣,只能算是轻微辣了,却又还保留了麻辣火锅的许多特色。
  相比之下,倒是高阳吃的很大气,虽然她也吃的是微辣锅,可她却不过水,哪怕吃的直吸气,但就是不放筷子。
  “这底料里究竟放了什么香料,居然如此有辣?不止是姜葱蒜那么简单吧?”
  “肯定还有花椒、胡椒!”高阳在一边道。
  李逍点头,“公主说的没错,这底料里除了姜葱蒜外,还有花椒、麻椒,另外还有不少香料,但其中还有一味我独家的秘料,正是加了此物,才让这底料的味道如此独特,可称为天下独此一家。”
  “哦,是什么?”
  李治有些不太相信,怎么可能是一味别家没有的香料。
  李逍也没打算藏着掖着,他还想要推广下辣椒呢,若是辣椒能够推广的好,以后长安贵族们都喜欢上辣味,那么他就发了。
  历史上的唐朝人可是非常喜欢香料的,而许多香料则十分名贵,特别是一些大唐本土不产的香料,诸如孜然、胡椒等,价比黄金。
  中唐之时,有位宰相就曾经囤积过一批胡椒,足足八百石,堪称一笔巨富。
  大唐人吃辣,只有茱萸,或姜葱蒜,但味道是比不上辣椒这么正宗霸道的,偏偏大唐立都关中,尚武,且有胡风,喜食羊肉、面食,加之关中地区的粗旷,唐人没有理由不喜欢辣的。
  就好比后世西安人爱吃油泼辣子面一样。
  大食人运来长安的胡椒能卖的跟金子一样贵,凭什么辣椒不能成为另一种跟胡椒一样的新奇香料呢,说不定到时还能内销再转出口,再卖到大食、罗马去呢。
  后厨就有辣椒。
  李逍亲自跑了一趟,拿来有新鲜的青辣椒、红辣椒,也有已经晒干的红椒断,以及磨成了粉的辣椒面。
  甚至还有泡椒、剁椒等。
  李治伸手接过一只新鲜的红辣椒,这辣椒个头并不大,和二荆条也差不多大,个头细长,火红火红的,好比一根纤细的女人手指。
  “想不到辣椒居然长的这么好看。”
  李治看了半天,却说出一句惊叹之语。
  火红的新鲜辣椒,确实很美丽,油亮的外皮,火红的颜色。
  “居然还是新鲜的辣椒,是不是晒干之后就变辣了?”
  “辣椒食用之法很多,既可晒干切断,也可磨成粉,也能腌制、泡制,还可以直接食用,能用来炒菜配菜,甚至还能直接蘸酱料生吃。”
  李逍的解释,让李治等更惊叹了。
  想不到辣椒不仅是一味香料,居然还是菜,甚至能生吃?
  “这东西能生吃?”
  “当然。”
  “青色的辣椒还未完全熟透,这个时候鲜辣清脆,生吃别有一种风味,蘸上黄豆制成的酱料,相当爽口。”一面说着,李逍一边还拿了一只青椒蘸了点黄豆酱就咬了一口,卡吱卡吱的吃了起来。
  “真能吃?”李治半信半疑。
  见李逍一口气吃了半只,面不改色,他也试着咬了口,入口一股辣味,但又与之前吃的麻辣火锅的辣味不同。
  “蘸点酱吃。”李逍示意。
  李治跟着蘸了点酱,这种酱他以前也没吃过,甚至没见过没听说过,但新鲜翠绿的青椒,蘸上褐色的黄豆酱后,居然组合出了一股奇特的味道,居然很好吃。
  武氏手里也把玩着两只青红椒,她的目光里更多的是探寻。
  “看这辣椒的新鲜样,这似乎是刚采摘下来不久,三郎,莫非你家园子里就培育有辣椒?”
  李逍也没打算瞒着,直接点头应下。
  “确实,这辣椒本是南海之外的本物,一江南航海的朋友带回一些种子,拿了些给我,我这次回到关中,也就试着种了种,没想到真的种出来了,更想不到,这辣椒的辣味还如此独特,倒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如今寒冬,也能种植结果吗?”武氏再问。
  “我院后有一个小温室,倒是不怕寒,就是没种几株,真正要丰收量产,还得是按时令季节来的,这辣椒真正种植采收得是夏季。”
  李逍的后院确实弄了个小温室,不过是个幌子,里面种了几株黄瓜几颗辣椒,外加点白菜等,数量不多,但却也能抵挡一些人的好奇之心。
  “能送我一些辣椒种子吗,我也想在家里种点。”武氏笑说。
  李逍对这个长的十分端庄大气的贵妇感觉很好,她的眼里并没有那种贵族对平民的轻视,这让他挺赞赏这人。
  一个小小要求,李逍也不拒绝。
  那边高阳也跟着道,“也给我一些!”
  “好。”李逍来者不拒。


第106章 长安参军
  大唐浪漫而又开放。
  李逍在大唐已经呆了这么久,对大唐的包容开放也越来越理解。
  “真送我?”高阳问他。
  “说送就送,再说不过是点辣椒种子而已,又不是什么黄金翡翠。”李逍答道,“对你们来说,种点在园子里相当于是盆栽绿植,而对我来说,这仅仅是一样菜。”
  “可这菜现在全天下只有你这里独一份,这辣椒的辣更正宗,这可是一样好东西。”高阳抓起一只火红的干辣椒,笑着转动着。“若是经营的好,辣椒肯定能够成为胡椒一样受欢迎的香料的,到时可就价比黄金了。”
  高阳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还是个高贵的公主,但她的头脑却也非常的聪明。一顿麻辣的火锅,让她敏锐的直觉出辣椒是个值钱的东西。
  人无我有,弄的好就能值大钱。
  李逍嘻笑着道,“公主,你说的确实没错,但关键还是得经营。得营销,有好东西,有时也不一定就能值钱,还是得让人觉得值钱,所以以后还得公主多帮忙宣传宣传一下这辣椒。”
  “哈哈,帮你宣传有什么好处?”高阳望着李逍。
  “以后公主府上的辣椒用量我全包了。”李逍哈哈笑道。
  “不够。”高阳摇头,她的目光里带着一丝光,这光让李逍有些害怕。与高阳接触的久了,他对高阳也不再是一开始的那种观感。
  刚见高阳的时候,受限于脑子里对历史中高阳这个人物的定义形像,让他对她是一开始就有偏见的。可接触的越多,那么就会发现越多历史形像里没有出现的一面。
  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很多吸引人,让人赞赏的女人。
  这让人无法忽视。
  李逍转过头,他怕她的目光,他怕在她的目光里迷失。
  “如果公主愿意,我可以教公主辣椒种植方法,把你这庄子里的地都种上辣椒。”
  公主摇头。
  “算了吧,辣椒还是你留着自己种,我有这点种子就够了,用不着种太多,种上几盆在院里就行了。”
  “南海上带回来的辣椒,江南回来的李三郎。”高阳摇着头,“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看不透你了。时隔五年,你再不是当初长安曲江畔我遇到的那个李三郎。当时的你风流年少,如今的你潇洒却又好像无所不知。真不知道这五年,你究竟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李逍点头。
  “五年,很长的时间了,时间和环境能够改变人。五年的时间,和半个大唐的游历,让我确实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我,只是京畿下的一个小地主子弟而已。”
  “你真不打算走仕途吗?”高阳认真的问,“以你聪明的头脑还有见识,我敢说你能在仕途上很有发展。看到那位没,手眼通天。你只要点个头,我帮你在他面前讨个人情,以今天这顿饭的愉快,他一定会帮你的。”
  “起码也能是个长安的参军起家。”
  长安的参军,这可是个很心动的位置。长安是京畿赤县,天子脚下,县令都是六品官,而列曹参军,就相当于后世帝都的各个局长,可见是职高且实权的。
  一出道入仕,就能混上一个长安的参军,这可是多少人都得不到的待遇。
  想当年战神李靖,在隋朝时,因为是关陇贵族出身,自家是将门,舅父又是隋朝四大猛将的韩擒虎,少年之时就很有才名,然后他起家也不过是长安的功曹参军而已。
  李逍一个小小的蓝溪地主,身上不过挂了一个流外六品的衔,直接能当长安参军,这简直是坐火箭。
  不过李逍转头看了眼那边正和那美貌妇人说话的年青男子,还是摇头拒绝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自己有几斤几两,李逍还是清楚的。
  就他这没功名,也没家底的,冒然的就想当长安的参军,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就算当上了,别人也肯定把他当成是高阳公主的一条狗,就如同长安的不良帅一样,这样的人谁会真瞧的上呢。
  再说了,历史上的高阳自身都快难保了,这个时候李逍要是得高阳举荐去当官,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高阳似乎对李逍的拒绝有心里准备,见到也没太意外。
  “三郎,问你个事,你跟我说实话。那天你跟我说的平辽策,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李逍有些警觉,“那天不过是我一时胡说,你没跟别人说吧?”
  “胡说?我觉得你现在才是胡说,既然你这样说,那就算了。今天我们先回去了,谢谢你的火锅款待,虽然辣了点,但确实很痛快。而且,我发现我越来越欣赏你这个人了。”
  李逍忙道,“公主你说你欣赏我哪,我改还不成吗?”
  “讨厌!”
  ······
  李治骑着马,高阳和武氏也都骑着一匹马,落后半骑同行。
  “我刚又问了李逍,他说那天跟我说的平辽策只是他一时胡言乱语,看来并不是别人告诉他的。”高阳对李治道。
  李治的嘴里还麻麻的,今天这顿饭让他胃口大开,吃的十分尽兴。听了高阳的话,他缓缓道,“我也让人查了下,李绩、程咬金、薛仁贵、苏定方等都没有过这样的平辽策,所以这事虽然离奇,但确实大有可能真是这李三郎的一番胡言乱语。”
  高阳一听,忙道,“可是陛下不是说这平辽策非常好吗?”
  “嗯,非常好,绝好,连李绩、长孙无忌等人都连连称赞。”李治捋了捋短须,“朝中文武公卿,没有一个想到的策略,却让一乡下郎想出来了,偏偏他还说是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的,你说这让朕和满朝公卿置于何地?”
  “乡野遗贤啊,这个李逍,是个人才。”
  “陛下,刚才我跟他说了下,说只要他愿意,我可以找你帮忙,让他当个长安参军,可陛下你知道他怎么回答的?”
  “哦,怎么说的?难不成还拒绝了?”
  高阳点头,“正是,他拒绝了。”
  “莫非嫌长安的列曹参军官职太低?”
  “不,他是压根就没想要当官,他只想当个乡间地主。”
  这话一出,李治摇头,连武氏都摇头不信。
  这天下,居然有不愿意出来当官的小地主?


第107章 爆竹、烟花
  一个毫无根脚的乡下小地主,突然成了长安的参军,李逍觉得这是往火锅里跳。
  长安城里,一块石头落下都能砸死好几个品官,说不定还有一个是公侯。
  就算是一个长安县衙,那也是藏龙卧虎的。不说县令县丞主簿县尉以及各曹参军,就是那些录事、胥吏,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李逍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跑去混长安官场,这不是羊入虎圈吗?分分钟被人玩成白痴,要知道县衙里都是些什么人?
  如今可是唐初,隋唐之时可是号称中国古典时代最后的贵族时代,贵族横行的时候,勋戚贵族、世族门阀,一切都讲出身,虽不是魏晋时的九品中正讲门第,可门第观念一样严重。
  如果不是贵族世家出身,李逍要在县衙混下去,就只能是倚靠高阳的名头混了,那样在别人眼里,李逍就永远等同于高阳的一条狗了。
  李逍不是不想当官,实在是这官当不得。
  送走了公主等人,李逍日子继续过。
  摘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只不过今年的桃符比较特别,桃符上还写上了春联,还有不少门边和柱子上也贴上了用红纸写的春联。
  门上写了福字,院里挂起了红灯笼,处处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大彪早早的准备了许多爆竿,这是过年的必备品。
  爆竿也叫爆竹,但与后来的鞭炮不同,这个时候的爆竹那是真正的爆竹子,其实就是一些竹竿,逢年过节的喜庆时候,就在门前烧堆火,然后把竹子放进去烧。
  竹子有节,里面是空心的,燃烧的时候,会爆响,因此称为爆竹。
  大彪今年买来的爆竹可都是好货,每一根都是精心挑选过的,保证没有开裂漏气,每一根都是儿臂那么粗,越粗的竹子爆起来也就越响,彩头越好,越旺。
  “三郎,今年我准备了足足一百零八根,咱们来个一百零八响。”
  大彪指着后面张葱刘蒜两哥们拉来的那一车大竹节得意的笑道,去年炒菜馆虽然开张的不算早,可正好赶上了年前的这一波旺季,兼之炒菜锅菜式新奇,特别是又沾上了医馆药酒的火爆销售,每天有许多人赶来蓝溪排队买药酒,这让饭馆也跟着客人大增,生意红火。
  年底盘账,盈利丰厚。
  大彪拥有两成的股,再加上他当掌柜的那份,他一下子分了几十贯钱。那么点时间,就赚了几万钱,这可好比他以前杀上几年猪的收入了,喜的他最近是天天乐呵呵。
  过年了,非要给家里买最好的爆竹,还一下子买了一百零八。
  李逍看了看那一车的竹竿,心里想笑。
  一百零八响,嗯,这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十万响,或者是很多烟花了。毕竟这时代,谁小门小户的一次烧那么多爆竿呢,烧个几根十来根就不错了,而且也不会烧这么大根的。
  相比起后世动不动就十万响的鞭炮,这时的爆竿确实有些落后了。
  其实鞭炮做起来真不难,就算烟花似乎也不难,说到底就是要黑火药嘛。而黑火药也简单啊,不过只是这么想了下,李逍还是摇头了。
  黑火药可不只是能做烟花爆竹的,这东西一出来,肯定就会被朝廷发现军事用途的,这东西甚至不是药酒。
  毕竟药酒算不得真正的独此一家,而火药不一样啊。
  万一朝廷发现了火药价值,又怕他泄秘,然后把他圈禁起来,让他做一辈子火药,那岂不是完蛋了。
  不行,坚决不行。
  还是烧爆竿吧,也挺不错的,起码声大,而且还没有那股硝烟味啊。
  “三郎,桃符和春联福字都贴好了。”
  “全贴上了没?家里的牛棚马棚猪圈鸡窝也别落下啊。”
  “都按三郎吩咐的贴上了,牛棚贴的是六畜兴旺,鸡窝是金鸡报晓·······”
  李逍点点头,他背起手,走了几步,感觉找到了几分地主老爷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不错,让人很爽。
  看着大家一脸期盼的样子,他知道大家在等什么。
  这天也近黄昏了,大家都在等地主老爷发新年赏钱,然后宣布年夜饭开始了。
  “既然事情都做好了,那大彪你通知大伙一声,都到正房前厅来。一会我跟婉娘给大家发年赏,大家辛苦一年了,我们也该表示感谢一声。”
  大彪呵呵的笑道,“大家伙早等着这一刻呢,我这就去通知。”
  他转身而去,一边走一边用他那独有的大嗓门嚎了起来,“郎君发话了,大家伙都到正房前厅领赏钱了!”
  “人人都有,赶紧的了!”
  李逍听了会心一笑,摇摇头,背着手哼着小曲先回正房了。
  一进正房,就见婉娘正跟妹妹李贞在那里数钱呢。
  为了今天发赏,李逍特别提前做好了准备。
  早早就已经准备下了几大柳筐的铜钱,而且为了好彩头,还特意都准备的黄澄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