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北汉燕王(琨翼)-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哈哈大笑了起来,而且似乎越笑越开心,最后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随着眼泪的流出,刘协的笑声忽然有些诡异的带着一丝悲伤,让心思机敏的大臣们,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忽然,刘协止住了笑声,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直直的盯着王允,一字一顿的问道:“王司徒,你口口声声说,只要是朕亲封的,就都是好的,那朕要问你一句,冠军侯、幽并大都督、骠骑大将军,朕的皇兄,是不是朕亲封的官职爵位?”(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刘协发威
王允一愣,急忙恭敬的回答:“敖君侯自然是圣上亲封的封疆大吏,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刘协点了点头,语气忽然变得冷酷无比:“王允!既然你知道皇兄的官爵职位是朕亲封的,为何还要勾结鲜卑和连,意图陷害皇兄?!”
刘协这句话一出,整个大殿内的大臣们都震惊了!钟繇连忙站出来奏道:“圣上,王司徒忠君卫国,在董卓之乱时,也曾是圣上的心腹大臣之一,虽然和冠军侯有些微的小矛盾,但绝不会做出陷害朝廷栋梁的事情啊!请圣上三思!”
随着钟繇的出班启奏,皇甫嵩、朱儁、杜畿等十几名忠诚、耿直的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为王允求情,请求刘协应该在详查之后在下论断,切不可轻易冤枉了王允。说来也是个绝佳的讽刺,王允乃是世家子弟,是那批善于阿谀奉迎大臣们的头头儿,可是在刘协发怒,要拿王允问罪的时候,那些平日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竟然无一人敢站出来帮王允说话,反而是钟繇等十几位不齿于阿谀奉迎的人,肯为王允直言犯上。
刘协板着脸看着眼前的十几位忠臣,再次流出了两滴清泪,任凭眼泪滑落到大殿的地板上,刘协也没有伸手去擦一下。叹息了一声之后,刘协看向王允,低沉的说道:“不但是你们,就连朕也没想到,昔日忠君为国的王司徒,缘何会变成今天这样!究竟是你隐藏的太深,还是朕被你玩弄于鼓掌之间呢?亏得朕一直以来,都把你当做心腹大臣,你让朕的心,好痛!”
王允大惊失色,不知道刘协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情,连忙跪倒在地。为自己分辨着:“圣上!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请圣上不要听小人的一面之词,老臣怎么会陷害冠军侯呢?”在王允心中,是不认为刘协能知道自己勾结和连的事情的,王允的小心谨慎让他做事的时候极为小心,前几次陷害敖烈,他都能在事后把自己从中摘出来,没有惹到半点怀疑,由此可见王允心机之深。这次被他派去勾结和连的使者。是他的亲侄子王晨,王允因为膝下无子,所以平时极为疼爱自己的侄子,王晨有什么要求,王允都会尽力去满足他,要说王晨辉背叛王允,王允是打死也不能相信的。
“你还要狡辩么?”刘协缓缓坐回龙椅之上,朗声说道:“也罢,今日朕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拆穿你的真面目!来人,传征北将军马超进殿!”众所周知,敖烈是幽并大都督,总督北方的军政大权。征北将军这个职位,是受到敖烈节制的,换言之,即将进殿面圣的马超。是敖烈的部将,而是还是数一数二的部将,否则敖烈绝不会封他做征北将军。这个官职,已经是敖烈所能册封的最大官职之一了。
很快,马超雄壮的身影出现在了大殿之外。和立于大殿中的众位大臣不同,马超没有穿朝服,而是一身戎装,狮盔银铠衬托的他英武不凡。大踏步走进大殿,马超大声说道:“臣征北将军马超,参见圣上!”
就在马超要下跪的时候,刘协出声阻止了他:“马将军甲胄在身,就不必行礼了。把你知道的事情,给满朝的文武讲出来听听。”
马超止住了下拜的动作,重新站直了身体,然后把王允派王晨暗中到北疆,勾结原中部鲜卑首领和连,一起策反吕布,吕布假装应允,后来设计擒拿住和连和王晨的事情说了一遍。
马超的话,引起了百官们的震惊。他们决计想不到,表面上道貌岸然,整天把忧国忧民挂在嘴边的王允,竟然是这样一个阴毒狠辣的人,纷纷把鄙视的目光投向了王允,尤其是那些善于曲意逢迎的大臣,立刻离得王允远远的,借此向刘协表明立场——他们和王允没有任何私下的往来。
王允心中震惊莫名,事情竟然真的坏在了王晨的身上,难怪和连的中部鲜卑会败亡的那么快!心中虽然震惊,但是王允的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阴谋败露后的懊悔,有的,是无尽的愤怒之色。颤巍巍的伸出手指向马超,王允质问道:“吾与冠军侯只是一些小矛盾而已,没想到冠军侯竟然如此小肚鸡肠,指示你前来陷害与吾!”
听到王允如此颠倒黑白,马超心中大怒,伸手就要拔剑,却拔了个空,原来在上殿之前,王越手下的亲卫禁军,已经把马超的佩剑暂时收缴了。马超没有剑,但是王越却有。刘协同样被王允的颠倒是非气的不轻,站起身来伸手抽出王越的佩剑,转身一剑把龙椅砍做了两段,怒声喝道:“王允!你的眼里还有朕这个天子吗?你真的以为朕是三岁小孩,分不清孰是谁非么?既然你矢口否认,针灸让你死个明白!来人,带王晨!”
两名亲卫禁军押着王晨走进了大殿,把王晨扔到了大殿中间的地板上,然后按剑站立在侧,只等刘协一声令下,便要把王晨拖下去斩杀。
见到王晨之后,王允立刻面如死灰。他心中清楚,自己的事情,王晨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王晨屈服于死亡的威胁,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的话,恐怕自己全家老小都要被株连九族了。
为了渺茫的生机,王允迅速调整着脸上的神色,对着王晨大骂道:“你这个不肖的东西,吾平时待你犹如亲子,你竟然联合外人来陷害于吾,你简直,简直是有辱我王家的门风!”
被王允骂的抬不起头来,王晨低着头强辩道:“叔父,我不是故意把这些事情说出去的,而且我不想死啊,我要是不说实话,他们就要杀死我啊。”
看到王允叔侄的对话,刘协料到王允还是不肯轻易承认,索性也不再盘问王晨,再次向身边的侍卫说道:“带和连上殿!”
片刻之后,昔日高高在上的中部鲜卑之主和连被禁军侍卫,像是拖死狗一样拖到了大殿之上,那里还有一丝一毫鲜卑王者的样子?
刘协拿着王越的佩剑走下了台阶。来到了大殿之中,把剑尖抵在和连的咽喉上,冷声说道:“朕问你什么,你据实回答,或许朕会考虑饶你一名。”和连得知眼前的少年是大汉天子,并且听到自己还有活下去的机会,连忙点着头连声说道:“圣上尽管问,小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下,在刘协一句句的盘问之下,和连再次把刚才马超说的情况。又说了一遍,而且比马超说的还要详细许多,毕竟,和连是这件事情的亲身参与者,他甚至把计划中,在干掉敖烈之后,自己和吕布分控南北,王允掌控洛阳,三人成铁三角共同执掌天下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正所谓恶有恶报。王允平时对王晨极为宠溺。而且没有忌讳,几乎什么事都和王晨说,王晨在到达北疆之后,与和连臭味相投。两人在喝酒作乐的时候,王晨把王允数次陷害敖烈的阴谋,当做谈资讲了出来,因此和连也知道了王允大部分的阴谋。此刻为了保命,和连也一并都讲了出来。一年多前,敖烈在归途中遇伏。在沙县一战中麾下精锐损失大半的原委,直到今日才从和连的叙述中,大白于天下。难怪当初袁绍等人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公然围攻敖烈,原来是王允在后面撑腰!当时的王允是刘协眼前的红人,这才让袁绍等人如此的有恃无恐!难怪在袁绍等人伏击失败,事情传到了朝中后,王允还以稳定世家望族为由,极力为袁绍等人开脱罪责,原来这一切,都是王允的阴谋!专门针对敖烈的阴谋!
刘协越听越是生气,奋力举起长剑,一剑斩断了和连的一支手臂。和连哀嚎着叫道:“圣上,你答应过不杀小臣的……”不等和连说完,刘协又是一剑砍断了和连的另外一条手臂,然后冷酷的看向王允,嘴里却是在跟和连说着话:“朕是当今天子,说过不杀你便不会杀你,但是你欺瞒与朕,意图杀害朕的手足,毁掉朕的栋梁,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来人,砍掉他的五肢,装入翁中,每日两餐养着他,不要让他死了,否则朕就要失信于天下了。”
五肢,既是四肢和男人的命根,统称为五肢。这个名词,刘协还是从敖烈那里学来的。两名禁军拖着惨叫不止的和连退出了大殿,在大殿的地板上,留下了两道触目惊心的血痕。这两道血痕,似乎是在提醒着文武百官,刘协才是当今天子,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大汉天子,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任何试图蒙蔽刘协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直到今天,刘协一反常态,展现出了他冷血、残酷的一面,才让大臣们彻底明白过来,刘协这个天子,和之前的几位天子完全不同,一旦发起怒来,看似和善的刘协,竟然如此杀伐果决!一时之间,整个大殿在两道血痕的映衬下,寂静的落针可闻,那些善于拍马屁的大臣们,甚至连大口的呼吸都不敢了。
王允看着地上的两道血痕,和已经被吓晕过去的王晨,终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跪在地上向刘协请罪:“圣上,老臣知罪啦!请圣上看在老臣曾经忠心护主的份上,饶过老臣的家人。”说完这句话,王允似乎瞬间苍老了十岁,再也不复先前的神采,双眼中布满了浑浊。
刘协扔掉手中的长剑,意兴阑珊的叹息道:“王允啊,你欺朕年幼,妄图自己掌控权柄,与董卓何异?却不料朕有个好皇兄,在朕的身边,为朕挡风遮雨。你和皇兄比起来,简直判若云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皇兄会处处胜你一筹了么?因为,他的心,比你的心端正!邪不胜正!”
三日之后,曾经煊赫一时的当朝司徒王允,以叛国通敌之罪,在午门之外被斩首,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刘协这一次铁血手腕,让各路诸侯不得不正视起刘协这个天子来,让他们意识到,刘协真的和前面几位天子,处事的手段大为不同!
在刘协这一次发威之后,让大批士子、儒生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希望,纷纷发表言论,呼吁广大的人民,继续拥护大汉。迫于舆论的压力和刘协的铁血手段,各路诸侯为了不背上像王允一样通敌叛国的罪名,纷纷起兵赶赴江淮,准备讨伐僭越称帝的袁术。实力最强的袁绍和曹操,也在此列,他们可不想成为那些文人墨客口诛笔伐的对象,哪怕仅仅是做个样子,也一定要派一队人马出来走个过场才行。(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逃离徐州
寄居在徐州的刘备,得知袁术僭越称帝、刘协下诏书征召各路诸侯讨伐袁术之后,把自己关在房间中想了一个晚上,反复思考着自己如何才能从中获得利益。当初,张辏г诹醣傅乃羰瓜禄に筒懿俚母盖撞茚裕险抨'半路反水,没等到兖州境内,就把曹嵩全家老小数十口尽数斩杀了,让刘备借刀杀人的计划化为泡影,还给徐州招来了曹操这个强敌。
从那以后,刘备就日夜思考着怎么才能逃离徐州,还不能损害自己的名声,免得落下贪生怕死的骂名。刘备清楚,陶谦胸无大志,一旦曹操率兵来攻打徐州,陶谦是一万个挡不住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刘备可不想和陶谦一起死在徐州。但是自从进入徐州的这两年,刘备无时不刻不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装的时间久了,甚至连自己都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本性了,更是在广大的徐州居民心中,留下了仁慈宽厚的公众形象。如果在徐州为难之际,让刘备逃离徐州,刘备的名声就算是毁了。
这次袁术称帝,让心机深沉的刘备看到了机会,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刘备决定向陶谦借兵去征讨袁术。刘备明白陶谦是一定不会亲自出征的,他必需要留在徐州,以防曹操前来征讨,另一方面,刘协的诏书已经遍布天下,如果身为徐州牧的陶谦不派出人马前去讨伐袁术,又实在是说不过去,刘备认为,陶谦一定会象征性的派出一队军马去征讨袁术。那么,刘备的机会就来了,他完全可以主动请缨,领取这个任务,由自己率兵去征讨袁术,那样的话。刘备既能从陶谦手中得到一队人马,又能名正言顺的离开徐州,避免和陶谦玉石俱焚的下场,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第二天,一夜未睡的刘备,抖擞起精神,一大早就来到陶谦的府中,求见陶谦。见面之后,刘备稍微寒暄了几句,然后单刀直入的说道:“明公。天子发布诏书,号召各路诸侯讨伐僭越称帝的袁术,未知明公作何打算?”
陶谦闻言,愁眉苦脸的叹息了一声,用苍老的声调说道:“玄德啊,先些日子张辏绷瞬懿僦福懿偈票夭豢仙瓢崭市荨@戏蛉羰抢肟熘荩圆懿俚哪甭裕欢ɑ岢米判熘菘招榈氖被E删袄垂ゴ蛐熘荩虼耍戏蚓荒茉诖耸崩肟熘荨?墒牵熳拥内橹小L群苁羌峋觯戏蛴植荒懿淮樱侥寻。侥寻
见到陶谦和自己心中猜测的想法一样。刘备连忙借机说道:“明公是万不能离开徐州的,否则境内将士、子民将会人心浮动,再也无力抵抗可能前来攻打徐州的曹操。备建议明公。可派麾下一上将军,率领一队人马前去讨伐袁术即可。只是,明公派出的统帅,一定得是当世名士才行,否则,会有别有用心之人,说明公是在敷衍天子诏书。”
陶谦听着刘备的话,开始时心存疑虑,听到一半的时候,眉头渐渐舒缓,显然是认为刘备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听到最后,陶谦舒展开的眉头,不知不觉间又皱到了一起。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意,陶谦开口说道:“玄德啊,你在徐州的时间也不短了,你觉得在徐州境内,谁人称得上是当世名士呢?”
刘备心中暗自满意陶谦的配合,事情已经在按照刘备的设想稳步发展了。当下,刘备假意说道:“糜竺、糜芳二兄弟,虽然是商贾出身,但也是明公帐下的幕僚,可堪此任否?”陶谦摇着头叹息道:“这二人经商、治政都算得上是郡守之才,但若是行军打仗,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自己推荐的两人被否定之后,刘备心中更加欢喜了,他就要是要这种效果,把徐州境内有名望的人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让陶谦一一否定,最后,刘备再来个毛遂自荐,请缨带兵出征,借机离开徐州。
“那,陈元龙聪明机智,可担此重任否?”刘备装作思考的样子,继续推荐着根本不可能胜任的人选。陈元龙就是陈登,徐州下邳人士,是徐州的名士,元龙是他的字。陈登少时出任县令,因政绩出众,深的民心,后来被陶谦任命为典农校尉。他的父亲陈珪也是徐州的名士,字汉瑜。无论是陈珪还是陈登,父子二人的专长都是治理郡县内政,和带兵打仗根本就不沾边。因此,陶谦还是摇了摇头,否定了刘备再次的推荐。
平心而论,徐州在汉代,本就算不得人杰地灵之地,有才能的人极少,再加上陶谦胸无大志,一心只为守住徐州,一些胸怀大志的人也因此离开了徐州,改投他处。综合这两个原因,导致陶谦的部下根本就没有行军打仗的大将。
又先后说出几个人的名字之后,刘备看到陶谦一如自己意料之中的那样,均是摇头拒绝,刘备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刘备摆出一副慷慨激昂的神色,对陶谦说道:“明公,虽然天子受小人蒙蔽,革去了备这一支宗脉,但是不管怎么说,备始终是汉室宗亲,怎能坐视袁术如此猖狂?如果明公相信刘备,备愿借兵数千,前往江淮和袁术决一死战!”
陶谦哪里知道刘备的真实想法?他还以为刘备是在激愤于袁术自立,同时宅心仁厚的一徐州着想,这才毛遂自荐,甘愿领兵数千去和袁术拼死一战呢。不明就里的陶谦感动的几乎都要掉下眼泪来了:“玄德啊,你的苦心,老夫自然是明白的,可是现在徐州根本就不可能拿出大军去和袁术开战啊,最多只能抽调五千人马,那样的话,不是让你去送死吗?老夫怎能为了徐州,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呢?”
刘备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上前一步握住了陶谦的双手,把杀手锏使了出来,流着泪说道:“明公,刘备自入徐州以来,深受明公厚恩,徐州子民在明公的治理下,人人安居乐业,徐州可以没有刘备,但是不能没有明公啊,备愿意代替明公,去和袁术一战,无论成败,都算是报答明公的厚恩了,请明公准许!”
刘备的眼泪,一直以来,都是他最为犀利的武器,可以说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八岁的孩童,只要是通人情世故的,绝少有人能逃过刘备的眼泪攻势。陶谦也不例外,反握住刘备的双手,被刘备的眼泪和话语感动的一塌糊涂,哽咽的说道:“玄德啊,宅心仁厚啊……也罢,老夫便与你五千精兵,代老夫走上一遭。记住,一旦战事不利,即刻返回徐州,不可因一时意气,而陷入险境啊。”
返回徐州?这次借着讨伐袁术的名义,就是要离开徐州,刘备怎么会在返回徐州呢?返回来做什么?等着曹操大军攻来,和你陶谦玉石俱焚,一起做曹操的刀下之鬼么?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刘备的脸上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反而哭的更厉害了,大有为陶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架势。
在陶谦府中出来之后,刘备脸上的悲伤瞬间消失不见了,缓缓露出一个阴谋得逞之后的微笑,然后带着一丝惶急的心情,快马加鞭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刚一进门,刘备就急不可耐的呼喊道:“云长、翼德,速速整军!”正在院子里对练的兄弟二人,听到刘备的呼喊之后,张飞一挺手中蛇矛,怒道:“大哥,是不是曹操杀来了?来的正好,看俺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去!”
刘备上前扯住张飞,摇头说道:“曹操没来,是咱们要代替陶使君,率领五千精兵奉天子诏去征讨袁术了。”听到刘备的解释之后,张飞怒气更盛了:“原来是要去打袁术啊,那更好了,这个袁术狂妄自大,竟敢自立为天子,俺一定要戳他一万……两万个透明窟窿!”
关羽和张飞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早就看不惯袁术那副嚣张跋扈的样子了,自从听说袁术僭越称帝之后,张飞就天天嚷嚷着要去杀了袁术。关羽虽然不像张飞那样,每天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但他心中对袁术的恨意,也是无法掩盖的。当即,关羽冷哼了一声,随即说道:“大哥,稍后让三弟去整军,某现在到徐州大营中,亲自去挑兵!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发!”
与此同时,曹操亲率五万大军踏上了征讨袁术的征途。这次出征,虽然曹操没想着能够依据击溃袁术,但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到位的,因此,刚刚组建成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和虎卫军,都被曹操带在了身边,再加上三万名精壮,共同组建成了这支讨伐袁术的大军。为了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和重视,曹操麾下的大将尽出,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洪、曹纯等宗族兄弟,于禁、李典等外姓大将以及谋士程昱和鬼才郭嘉,都跟随着曹操一同出征。
在临出征之前,曹操悄悄叫过留守兖州的曹仁,让他时刻注意徐州的动向,一旦徐州也分兵讨伐袁术的话,就让曹仁和荀攸、戏志才商量,可择机对徐州用兵。为此,曹操特意把乐进和曹休留了下来,作为曹仁的副手,并告诉曹仁,必要时刻,可以以曹操的名义,动用镇守在青州的臧霸所部,联合攻打徐州。(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逢场作戏
当刘备率领本部千余人马,以及关羽从徐州大营中挑选出来的五千精兵,走出徐州城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三个人的身影在城门处等着自己。这三个人,就是刘备曾经假意向陶谦推荐过的糜竺、糜芳兄弟以及陈登。
看到刘备率军走出城来,陈登率先开口说道:“玄德公,好算计啊。君子不立危墙至下,古人诚不我欺也!”
听到陈登一口道破自己的心机,刘备慌忙滚落马背,快步走到陈登等三人面前,对着三人长长的行了一礼,而后方才有些尴尬的说道:“备就知道,这些小手段决计瞒不过三位。实不相瞒,曹操早晚必率大军前来,徐州已经危如累卵,趋吉避祸乃是人之常情,三位也应该考虑退路才是。”
刘备身为一代枭雄,深知该和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平日里那套仁义道德,对眼前这三人是不大能行得通的,因为这三人中,陈登是士族名门出身,糜竺兄弟则是富商出身,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没有最底层百姓那样容易被煽动。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或许更能赢得他们的真心,至少会留给他们一个光明磊落的形象。
糜竺叹息了一声,拱手说道:“玄德公,我等三人不是在阻止你的。是想问计于你,请问玄德公,徐州的事,日后该如何处理方为妥善?”
刘备搪塞的答道:“三位都是徐州名士,久居徐州,在徐州的事情上,三位应该比备更清楚才对。”
陈登一摆手,正色道:“玄德公,我等敬重你是位英雄,这才真心来向你请教,还望玄德公万勿推脱!”
看到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