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北汉燕王(琨翼)-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适才那一枪敖烈并没有用出无极九阳功,因此吕威璜才侥幸在霸王枪下逃生,可这一次,抱着速战速决心态的敖烈,不再有任何保留,无极九阳功全面爆发。一道暗劲隐藏在霸王枪中,电光火石之间,沉重的霸王枪沛然不可御的点在了吕威璜的刀面上,敖烈运用巧妙的手法,强行压住了霸王枪本体的突进,而是先行把枪尖上隐藏的无极九阳功暗劲吐了出去,浑厚的暗劲被敖烈凝聚成了针尖状的集束冲击波,就像是把一根大铁锤瞬间磨练成了绣花针一样。然后通过枪尖和刀面相触点的传递,猛然间爆发了出来,把吕威璜用精铁打造的刀面击断,使其失去了一切的防御。之后,敖烈收回了无极九阳功的暗劲,手上轻轻一用力,把霸王枪的枪尖向前送了出去。

噗嗤——

锋锐的霸王枪毫无阻碍的刺进了吕威璜的咽喉。整个枪刃尽皆没入了他的脖子中,枪尖刺破他的气管、血管和颈骨,从他的后颈处穿了出来。

敖烈伸出左手,双手一前一后握在霸王枪的枪杆上。然后用力一转,刺入吕威璜脖子里的枪体在这一转的带动下,产生了强烈的旋转,在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切割声中,把吕威璜的脖颈彻底斩断,一个硕大的头颅离开了吕威璜的身体,激射上了半空,殷红的血液从他断裂的脖子里喷溅了出来,形成了一股血雾。

亲眼目睹了敖烈的威武,前营中的袁军无不大惊失色,带着恐惧的神色看向敖烈,脚下慌乱的向后倒退着,唯恐敖烈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而血杀军精锐则与袁军完全相反,纷纷露出嗜血的神色,把手中还带着袁军将士血迹的斩马刀高举向空中,大声呼喊着:“燕王威武!”

没有了主将的调度,又被杀的失去了军心,这样的部队除了全军覆没还能做什么?此刻袁军前营中的军士们,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等待他们的,唯有死亡。霸王枪再次被敖烈高高举起,虬龙面罩之后,传来了敖烈冷酷无情的声音:“血杀所属,听令!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上万名血杀军精锐早已杀的兴起,一呼万喝的回应着敖烈:“血杀之魂,有征无战!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敖烈在袁军前营大展神威的时候,老将黄忠早已趁乱摸进了袁军的后营中。此次黄忠带来的一万部众都是骑兵,有汉人也有匈奴、鲜卑等异族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汉化和磨合之后,这些异族战士已经彻底融入了汉军的军队中,天生的勇猛加上被汉人训练出来的战斗素养,他们逐渐成为燕军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了。

黄忠提刀扫视了一下袁军后营的分布情况,立刻判断出了粮草辎重的分散地,是在后营的前部接近中军的位置上。举刀向前一指,黄忠沉着的喝令着:“第一小队泼西风烈酒和火油,第二小队扔硫磺硝碳,第三、四小队负责阻挡袁军,第五小队举火,准备给袁绍送一份烧烤大礼!”

在黄忠的命令下,一万名骑兵按照日常建制,迅速完成了分组,每两千名骑兵为一个小队,各自去执行黄忠的命令。

当逢纪等人保护着袁绍来到后营的时候,黄忠部下的一、二小队已经完成了泼洒烈酒、抛撒硫磺硝碳的任务,然后在黄忠的命令下,分别加入第三、第四小队的行列,和留守在后营的袁军展开了殊死搏杀。

策马立在后营中间的黄忠,早已看到了袁绍带着败兵逃来了后营,伸手一抚花白的胡须,黄忠高声说道:“袁绍来了,咱们准备的大礼也该献上了。”第五小队的两千名骑兵纷纷大笑着,然后策马交错而过,把手中燃烧的正旺盛的火把,丢在了袁军的粮草辎重堆上。

在西风烈酒、火油、硫磺和硝碳的多重作用下,火把刚刚被丢过来,就立刻引起了升腾的火势,仅仅十几个呼吸的功夫,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便已经变成了一座火山,不停地吞吐着火舌,把后营照耀的如同白昼。噼噼啪啪的轻微爆破声,不断地从火山内部传递出来,那是粮草和军械被烧毁的声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话,恰如其分的形容出了粮草对于一支部队的重要性。袁绍刚刚来到后营,就听到了黄忠的那句高喊,紧接着,就看到在他费尽心血筹措来的粮草堆上,冒起了冲天的大火。燕军惯用火攻,这是袁绍早就领教过的了,而且袁绍还知道燕军放出来火,和普通的火极为不同,是不能用水去浇灭的。可是眼前的这一场大火,还是超出了袁绍的预料,因为火油的作用,这场火来的十分迅猛,别说救火了,就连靠近火焰十步之内,就会感到一股灼热的气息,根本就没有救火的可能!

“粮草……那是我军赖以生存的粮草啊,气煞我也!”袁绍被黄忠送上的这份大礼气的不轻,痛心疾首的说出这句话之后,就感到胸口一阵绞痛,一股逆血翻涌上来,在袁绍的口腔里打个转之后,被袁绍哇的一声喷了出来,差点没从马背上倒撞到地上,幸亏逢纪在他的身边及时伸手扶住了他。

袁绍之所以会如此气愤,有两个原因在内。第一,被敖烈的燕军烧毁粮草,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在邺城,袁绍严加防备的粮仓被潜入城中的敖烈烧掉,就已经是袁绍的奇耻大辱了,可是这样的悲剧却在数年之后再次上演,士可杀不可辱,袁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份屈辱,让心高气傲的袁绍怎么能受的了?第二,在两天前的厮杀中,袁绍尽管大败亏输,损失了五万的兵力,但是侥幸未死的袁军,还是从各个渠道讨回了袁绍身边,这可不是袁绍有着超人的魅力,而是因为他的手中有粮食!溃败的军士为了吃饱饭,只能回到袁绍的身边来,可现在,袁绍眼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被烧掉,军中连吃的都没了,谁还肯为袁绍卖命啊?这才是袁绍被气吐血的根源所在。

“哈哈哈——”看着袁绍被气的吐血,黄忠不由得发出一阵得意的笑声,随后举起了手中的残阳赤血刀,招呼着赶回到自己身边来的第五小队:“咱们送的大礼袁绍已经收到了,礼尚往来,咱们也该替袁绍给燕王准备一份大礼了,走,随某去斩下袁绍的头颅送给燕王!”

第三百一十二章夜袭袁营(三)

看着黄忠直奔自己而来,袁绍伸手拭去嘴角的血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众将,开口说道:“眭元进、蒋义渠,你二人去拦住黄忠,其他人,还他妈发什么愣呢?快去救火啊!”

眭元进、蒋义渠连忙各自舞动兵器,招呼着身后不多的人马,向黄忠杀去。其他人急忙分头去救火,试图尽量的救回一点粮草。

就在袁绍麾下众将分头行动的时候,一阵阵喊杀之声忽然从大营外响起,带着江东口音的两股声浪在袁军大营的左右两侧绵延传来:“袁军的将士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束手投降可免一死,否则,鸡犬不留!”

负责在袁军大营外虚张声势的,是周泰和徐盛,他们二人各自带领着五千江东骑兵往来奔驰,把燕军和江东军的战旗插满了营外的空旷之处。同时,他们还按照敖烈交代的话,配合着敖烈命人临时制作的“扩音器”喊了出来。所谓的扩音器,不过是用牛皮卷成一个喇叭状,然后用皮带固定而成,制作十分简单,但是功效却不可小觑,一万名江东军中,平均每五个人才能分配到一个这样的牛皮喇叭,毕竟临时制造的时间比较仓促,而且敖烈也没办法找到更多的牛皮了。可是这种简易的扩音器,却硬生生的制造出了盖过五万人的声浪,让袁军摸不准外围到底有多少的江东军,只能根据外围传来的声音来判断敌人的数量,错误的以为至少有五万江东军在外围设伏,从而让周泰、徐盛两部人马,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

外围传来的声浪,着实让袁绍吓了一跳,心惊胆战的看向逢纪,惊疑不定的说道:“敖墨寒哪里找来的这么多人马?难道他一直在藏拙?还是燕京的援军来了?”在袁绍的认知里,旗帜什么的可以虚张声势,但是声音却是实打实的。一个人只能喊出一个人的声浪,五万人的声浪,是绝不可能被五千人喊出来。

面对袁绍的问话,逢纪也觉得很蹊跷,但却说不住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逢纪认为还是敖烈调动来了援军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逢纪小声对袁绍说道:“主公,形势不利于我军,主公还是暂时离开大营吧。”

袁绍惨笑一声,阴沉沉的说道:“离开?本将的大营都没了,三十万大军朝不保夕,你让本将离开?”逢纪连忙奉劝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公子此刻应该已经在路上了,我们还是先与三公子汇合之后,再作打算把。”

不单是逢纪,袁绍身旁的其他将校也纷纷劝慰着袁绍,劝袁绍先抽身离开险境,汇合了袁尚的援军之后再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战,是自己这边输了,颓势已经无法挽回了,即使能够形成反杀,把燕军击退,可是没有了粮食,军心早晚会涣散,还不如趁着现在撤退呢。这样还能保留一定的粮食和兵力,为重整旗鼓保存有生力量。

袁绍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黄忠却用大刀帮他做出了决定。以一敌二的老将黄忠丝毫不显老态,反而是越战越勇,就在袁绍和部下众人交谈的短短时间内,黄忠已经挥刀和眭元进、蒋义渠大战了十几个回合了,杀的二将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忽然间,黄忠暴喝一声,残阳赤血刀刀法一变,使出了他仗以成名的绝技银龙锁月刀法。霎时间,空中似乎同时出现了两条银龙,张开血盆大口,一左一右分别向眭元进和蒋义渠兜头咬落,凶悍之中还带着几分飘渺的味道。这就是黄忠刀法的精髓所在,把力量、技巧和华丽完美的糅合到了一起,宛如天外惊鸿,颇有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境。

铛——铛——两声碰撞声不分轩轾的响起,黄忠的大刀几乎是同时劈在了对面二人的武器上,以至于接连响起的两声碰撞,先后间隔不足一个呼吸!黄忠刀法之迅捷,可见一斑。

眭元进的力气比较大,硬接下黄忠的杀招,只是震的手臂有些发麻,一时力道运转不灵;而蒋义渠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本身就是以统率士卒、排兵布阵见长,武艺比眭元进略逊一筹,力气也要小得多,黄忠这一招双龙奔月的杀招,直接把他手中的武器震得脱手而飞,虎口破裂,鲜血直流。

“嘿嘿……”黄忠得意的一笑,赤血刀一转,闪电般向失去了武器的蒋义渠劈了过去,此刻蒋义渠力道用尽,还没有从刚才的巨震中恢复过来,连双臂都抬不起来,也就无从抵挡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忠的大刀向自己的头顶斩落。而旁边的眭元进虽然有心帮蒋义渠抵挡,无奈双臂乏力,勉强举起了武器,既无力道,也乏速度的挥了一下,只能起到象征性的作用罢了。

噗嗤——黄忠无视眭元进毫无威胁的一招,手中大刀笔直的落下,把蒋义渠连肩带背砍做了两段。见到蒋义渠身死,眭元进再也没有了和黄忠打下去的勇气,收回武器趴伏在马背上跑回了袁绍的身边。

随着蒋义渠被斩杀,袁绍震惊于黄忠的武勇,被迫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采纳了逢纪的意见,同意退兵。袁绍毕竟是世家子弟,从内心来讲,他是怕死的,在黄忠的震慑下,袁绍已经萌生了去意,他可不想变成黄忠的刀下之鬼。

临走前,袁绍交给了眭元进两千人马,让他联合正在喝燕军厮杀中的后营军士,拼死也要拦住黄忠,至于眭元进能不能从黄忠的手中逃生,袁绍已经顾不上了。分出两千兵马给眭元进之后,袁绍带着一众部下以及不断从前营、中军溃逃过来的两三万军士,连同后营中刚刚穿上衣服从帐篷中钻出来的一万多人,饶过黄忠所部,撞开后营的栅栏,仓惶如丧家之犬般逃了出去。后营中那些率先发现敌情,从沉睡中清醒过来的军士,以及其他四个大营中的大批军士,袁绍是完全顾及不到了,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运气能好一些,从如狼似虎的燕军刀口下逃出生天了。

连同四万多军士跑出后营,袁绍看到营外到处都插着燕军和江东军的战旗,一股坠入天罗地网的无力感,瞬间将袁绍淹没,脸色已经苍白的近乎于死人了。还好不是每个人都像袁绍这样不禁吓唬,逢纪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营外的战旗,指着一条几乎不可能被发现的通道,对袁绍说道:“主公你看,那里没有敌军的战旗!看来敖烈虽然得到了援兵,但还不足以将我军的大营团团包围,导致那里出现了一条不易察觉的漏洞。”

顺着逢纪的指引看了过去,袁绍已经要崩溃的心,瞬间被盘活了起来,哈哈笑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看来敖墨寒也不是神仙,还不能撒豆成兵啊,他的兵马还没有多到足以将本将的大营围死的地步。”单从袁绍欣喜的语气和神态上,丝毫看不出他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打了一场大胜仗呢,可见袁绍对生死看的极重,他的胸襟气度,从这个细节就能窥破一二。

指挥着部下众人和四万多军士,顺着逢纪找到的通道跑了进去,一面跑,袁绍还一面对逢纪说道:“刚才本将一时乱了方寸,还好你观察入微,等与尚儿汇合之后,本将必将重重有赏。”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又是袁绍的一大性格特点,这还没脱离险境呢,他就又开始自以为是起来了。

逢纪看了袁绍一眼,却没有开口说话,心中想到:有命等到战后再说吧,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快马加鞭的奔跑出不足十里,跑在前面的袁军骑兵,忽然同时马失前蹄,被自己的战马狠狠地摔下了马背,后面刹不住车的军士,呼啸着从倒地的同伴身上踩过,让同伴在自己的马蹄之下,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哀嚎。

“这是怎么回事?!”袁绍自认脱离了险境,往昔的雍容气度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大声喝问着前面军士。

不等袁军将士回答,道路两旁忽然出现了数万只火把,绵延摆开将近一里之遥,在火把的映衬下,两杆大旗被分别树立了起来,一面大旗上书写着周瑜的官职名号,另一面大旗上则写着太史慈的官职名号。

“哈哈哈……袁绍,你中了我家大王的连环计,死到临头犹然不知,当真可笑至极!”太史慈口绽春雷般的呼喊,在道路的右侧响起。

又中计了!敖烈难道是属狐狸的吗?怎么会一下子弄出这么多阴谋诡计来?简直是让人防不胜防啊!自己的每一步都被敖烈计算在内,轻易的就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袁绍愤怒的想到。

“不好啦,中了燕军的埋伏了!”

“有伏兵,有大量的伏兵啊,咱们完了……”

…………

袁军中,绝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着。这一夜的厮杀,袁军空有人数上的优势,却处处被动挨打,一点主动权也没有,接踵而至的打击,已经把袁军的士气彻底击溃了,颇有些草木皆兵的意思,此刻见到周瑜和太史慈的伏兵,也不辨人数多少,主观的认为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了。

“杀!”

“杀!”

两个简单却有力的杀字,同时从周瑜和太史慈的口中发出,两万江东军和一万燕军,纵声高喊着,挥动武器扑向了黑暗中的袁军……

第三百一十三章连战连捷

一场混乱的厮杀,一直持续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才逐渐接近了尾声。燕军的各路将领们,率领部队,带着这一战中所收获到的战果,向袁绍的中军汇集,这里现在已经是燕王敖烈的临时指挥部了。

作为箭头部队,负责打头阵,接连冲破袁军前营和中军的吕布,在这一战中收获最丰。他带着两万龙骧军精锐马踏连营,一路过关斩将,所部共计斩杀了袁军上将七名,士卒一万余人,立下的赫赫战功,为燕军以及龙骧军,再增添了一笔辉煌!

仅次于吕布的,是负责在袁绍退军的路上设伏的周瑜和太史慈,这两人趁着袁军胆气已丧,军心不稳的机会,也斩杀了万余名袁军,只是擒杀袁绍麾下大将的数目不及吕布,这才屈居次席。最令周瑜和太史慈感到遗憾的是,他们虽然立下了大功,却没能抓到袁绍,一众袁绍部将拼死保护着他逃了出去。

负责攻打左右两营的赵云和马超,战绩不相上下,都成功的攻破了袁绍的两翼大营,斩首的数量也比较接近,都在六千上下,另外还俘获了降军两千多人。袁绍的两翼大营,在这二人的攻打下,战损高达八成,只有三四千人逃了出去。

相比以上几人,老将黄忠斩杀袁军的数量是最少的,只有不足五千人,但他却成功烧毁了囤积在袁军后营中的大量粮草辎重,并且还俘虏了三千多袁军。战后,敖烈曾派人去查看袁军的粮草,希望能从灰烬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可是黄忠的这把火烧的实在是太彻底了,袁军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最后仅仅保留下来了不到十分之一,所幸大量的铁制武器是不那么容易就被烧毁的,手柄都被烧毁。但是锋刃却保留了下来,虽然已经被烧的变了形,不能直接配发到部队中使用了,但敖烈还是下令把所有的武器都收拢了起来,敖烈相信,把这些废铁交到王浑、马钧的手上,他们就能变废为宝。重新制作出锋锐的武器。

至于敖烈自己,他率领血杀军作为吕布的后续接应部队,在这一战中的斩获也相当可观,不但斩杀了袁绍的大将吕威璜,还沿着吕布的脚步,把前营中的袁军斩杀了大半。至少斩首七千余人,外带收服了两千多降军。

收获最少的,就要数游弋在外围的周泰和徐盛了,他们只能在外围捕杀一些漏网之鱼,而且在这些漏网之鱼中,还没有袁军上将的存在,那些上将都跟着袁绍一道逃跑了。合他们二人之力,一共只收获了三四千条小鱼小虾的性命。眼看着其他几路将领都兴高采烈的报上自己的功勋,周泰眼馋的不行,直接跑到敖烈和周瑜面前,抱怨这次任务太过轻微,根本没让他发上力,请求下次决战的时候为大军的先锋。敖烈和周瑜相视一笑,对周泰的求战欲望十分欣赏。最后敖烈亲口答应周泰,允诺他在下次决战的时候,做先锋大将。

当敖烈率军回到河间城后,留守在河间的诸葛亮早已备好了酒宴,为众人庆功。在众将敞开胸怀痛饮的时候,诸葛亮却悄悄退出了大厅,转而去清点此役中收获的战利品。

足足用了半日的光阴。诸葛亮才把各种战利品分门别类的统计清楚。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此役共计斩杀敌军四万七千余人,俘虏了九千八百多名袁军士兵;缴获各类武器六万多把,这些武器是指还可以配发到军中继续使用的。破损掉的则不在此列,诸葛亮把破损的武器,与被烧毁的武器划为了一类,当做报废品来计算,合计收获精铁一万多斤;此外,还缴获了完好无损的铁甲三万多副,刚好可以拿来装备给新入伍的异族士兵;战马也是一个不小的收益,经过裁汰后的统计,诸葛亮在缴获的战马中,挑出来符合燕军骑兵要求的良马两万匹,其余的劣马和运输用的骡马,加起来也有三万多匹,如果把这一批淘汰掉的马匹交给三个新州的百姓们,让他们充当耕作的牲畜来使用,想必会大大节省百姓们的劳力,帮助他们提高农田里的产量。

休息一夜过后,燕军将士们把昨夜消耗掉的体力和精神都补充了回来,敖烈又交给了他们新的任务。

今天的任务目的很明确,就是趁着袁绍大败之初,溃逃的士兵还来不及回到袁绍身边,而袁军后续的部队也未能赶来的时候,一举拿下和河间相邻的两个郡——渤海和中山。渤海郡在河间之东,与后世的渤海湾相邻,拿下渤海郡,就等于是打通了从幽州到冀州的海上通道,到时,水军都督甘宁的六万水军就有用武之地了。同时,燕军和江东军的交流与相互支援,也会变得更加顺畅和快捷了。

中山则是在河间之西,其实中山并不是郡,而是一个郡国,只是中山早已没有了中山王,不要忘了,刘备就以中山靖王的后代自居,可见中山的国主,早就已经破落不堪了。中山国,也只是在名义上保留了郡国的称号罢了,实际上早已沦为郡了,中山的战略地位并不突出,可是拿下了中山,就会把冀州北部和并州连城一片,方便敖烈随时从并州调动人马过来。而且,中山的西边,与其相邻的郡,是常山郡,那里可是赵云和夏侯兰的家乡,为了照顾麾下这两员大将的情绪,敖烈也一定要拿下中山,进而把常山规划到自己的治下。

战斗计划刚刚被敖烈公布出来,两员大将就同时站起身来,请求带兵前去攻下这两个郡。这两员大将,是赵云和周泰。赵云自然知道敖烈攻打中山,至少有一半的目的,是为了攻克常山做准备,进而让自己和老乡夏侯兰安心,因此,赵云当仁不让的请求带兵前去攻打中山。而周泰却没有明确要去攻打哪里,可是他却没忘记昨天敖烈给他的承诺,因此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要讨个先锋大将的职位,把昨日未能尽兴一战的损失弥补回来。

对这两人的请战。敖烈欣然允诺,当即下达命令,让赵云为主将,带领偏将五员,率领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军,前往攻打中山,攻克之后。就留在中山镇守城池。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