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北汉燕王(琨翼)-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抽调不出来了。这还是贾诩趁着训练暗影的空挡,才能腾出身来跟随敖烈一起出征。至于暗影的训练,贾诩已经把暗影人员移交给了王敖和童渊,让他们二老对暗影成员进行剑术、刺杀等作战手段的训练,贾诩本身需要传授的各种心理上的功课,只能等出征回来在进行详细讲解了,不过贾诩也留下了一份教学材料,再加上昨晚一夜的讲述,让暗影成员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剩下的,就看他们各自的领悟了。当孙策得知敖烈的举动后,带着程普赶了过来,要和敖烈一起出征。敖烈坳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下来。

至于幽州的安排,敖烈确定了荀彧暂时总览大权的代理身份,在敖烈出征的这段日子里,幽州的事物就全权交给荀彧来负责了。在历史上,曹操也是这样做的,每次出征,总是把后方交给荀彧来治理,荀彧也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每次都把后方治理的井井有序。当然,现在荀彧是敖烈的麾下而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所以,安心领兵去前线作战的人,理所当然的就变成了敖烈。

同时,敖烈还安排徐晃和张绣两人负责保卫幽州全境的安全,让他们二人暂时统领幽州军。让庞德和马岱负责加紧训练新军;夏侯兰负责执法队,对造谣生事者予以惩处。让鲁肃负责筹集粮草军饷,然后交给魏延,由魏延负责运送到前线。其余阎柔、史涣等人,职责不变,协助荀彧、徐晃和张绣,共同治理幽州的大小事物。

安排妥当之后,敖烈率领两营精锐将士,踏着正午的骄阳,向着洛阳的方向进发。

第一百一十七章天怒人怨

敖烈猜的没有错。刘协确实是被刘虞联合一些忠贞的老臣藏了起来。

洛阳城中,原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府宅中,有一酒窖,因皇甫嵩生性好酒,所以命人挖了这一口酒窖,用来储存美酒。

后来刘虞迁为大司马,回朝任职,曾拜访过赋闲在家的皇甫嵩。皇甫嵩亲自带着刘虞到酒窖中取出一坛封印了数年的美酒,这坛酒,还是当初和朱儁打赌赢来的。当初皇甫嵩和朱儁定下赌约,如果敖烈能平定宛城叛乱,朱儁输给皇甫嵩两坛西风烈酒。事情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皇甫嵩自从赢得这两坛烈酒之后,把其中的一坛喝掉了,另一坛却一直不舍得喝,直到刘虞来拜访,才取出来和刘虞同饮。

再后来何进要以天子的名字征召董卓进京,刘虞极力反对,何进因自恃手握朝廷兵马大权,目中无人,对刘虞的劝诫充耳不闻,并且愚蠢到亲身犯险,还没等董卓进京,就被十常侍设计乱刀砍死在了宫中。董卓进京后,看到朝廷一片混乱,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借着为何进报仇、诛杀十常侍的名义,大肆屠杀反对他的人,让朝廷彻底陷入了混乱当中,进而趁机把持了朝政。

刘虞在董卓进京之初,就敏锐的感觉到事情不妙,于是带着长子刘和,联合钟繇等数人,暗中把刘协藏到了皇甫嵩的酒窖中。因为敖烈的关系,刘虞也学会了一些后世常用的躲避方法,他秘密的对皇甫嵩的酒窖进行了一些改造,在原有的酒窖中,又挖了一层地洞,虽然不大,但是也能同时容纳的十个人居住。钟繇等人又送来一些珍贵的皮毛等日常用品,尽量让刘协在酒窖地下一层,居住的舒服一些。

因为刘虞对酒窖做的掩护措施非常好,通风口设置的也很隐蔽,所以董卓虽然派人来搜查过两次,但都没能找到刘协的藏身之处。

深夜,酒窖中坐满了人。除了藏身在此的刘协之外,还有酒窖的主人皇甫嵩、把刘协安排在此的大司马刘虞、黄门侍郎钟繇、侍郎蔡邕、卫尉张温、河南尹王允以及和皇甫嵩一样,赋闲在家的原镇国中郎将朱儁等七人。

微弱的烛火不安的跳动着,映照的几人的脸庞也是阴晴不定。死寂的沉默,淹没了整个酒窖。

年方九岁的刘协,在经过敖烈的刻意栽培之下,此刻全然没有流露出任何惊慌的神色,和历史上那个窝囊的汉献帝天差地别。抬头环视了坐在身边的几位老臣一眼,刘协打破了沉默,声音中显得一片平静:“众卿,现在外面的局势如何?朕还要在这酒窖之中藏多久?”

刘虞叹了一口气,有些沉重的说道:“圣上,现在朝中大权已经尽皆落入董卓手里,圣上还需暂时隐忍一些时日,容老臣等想想办法。”

看着刘虞,刘协的脸上露出与其年龄极为不相符的老成:“皇伯,你是朕的伯父,是汉室宗亲,你与朕流着同宗的血脉,同时你又是先帝托孤的重臣,朕只想让你说一句实话,我大汉的气数,是不是要毁在董卓的手里了?”

刘协此言一出,环坐在他四周的几位老臣同时动容,慌忙滑跪到地上,脸上是一片悲戚的神色。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那么,仅仅凭借在场这几个人人力量,大汉江山确实随时可能覆灭。话虽如此,但是谁也说不出口。毕竟,亡国之君的下场通常都是很悲惨的;而他们作为朝中重臣,沦为亡国奴的滋味,让他们的心中如同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样难受。

平静的点了点头,刘协叹息了一声,说道:“其实,还是有一线希望存在的。众卿也不必太过悲观。朕的皇兄冠军侯在幽州统兵,势必不会坐视不管的,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在董卓找到朕之前赶来就是了。”

一提到敖烈,刘虞的脸上顿时显露出了惭愧的神色,当初敖烈十分坚决的叮嘱过自己,一定要阻止董卓进京,可是在何进的干扰之下,刘虞却没能成功阻止董卓,以致被董卓一朝得势,权倾朝野,逼得众人不得不把刘协藏在这酒窖中避祸。

皇甫嵩抬头向北方看了一眼,叹息着说道:“当今天下,有能力有胆魄前来救驾的,也只有冠军侯一人了,其他人纵然有心,恐怕也不是董卓的对手,除非有人能发起联合,合数家之力,或许方能和董卓抗衡一二。”

钟繇痛心疾首的接口说道:“这个董卓,自从掌握权柄之后,残暴的本性展露无余。连日来,董卓每日清晨,都会从城外调兵进入洛阳,这些被征调进城的士兵,每每会砍下无辜百姓的人头挂在马前,谎称是斩杀的叛贼之首。进城之后,这些悍卒又不服管制,仗着董卓的撑腰,在洛阳城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残害百姓,类似如此种种倒行逆施之事,在董卓部下屡见不鲜,惹得城中百姓怨声载道,只是惧怕董卓的西凉军悍勇,敢怒不敢言罢了。”

听到钟繇的诉说,王允也叹息着说道:“还不止如此。老臣听闻董卓竟然留宿皇宫、夜寐龙床,夜夜招宫女相伴,甚至一些先帝留下的嫔妃,也不能幸免,均被董贼玷污。而且,董贼还把何太后迁到了永安宫,变相的囚禁了起来,更有传闻说,因为找不到圣上,所以董贼打算另立新君,扶植先帝皇长子辩登临大宝。”

刘协最开始时沉静的面色,在众人的诉说中,终于变了颜色。其他的事情,刘协还可以忍的下去,但是听闻董卓居然要私自废掉自己的天子位,扶植长兄刘辩登基,刘协再也忍耐不下去了,毕竟,刘协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心智各方面都远远还没有成熟。自大汉开国四百年来,何曾出现过被外臣废立天子的事情发生?这不是奇耻大辱么?即便是历任三朝,联合朝臣拥立新君的霍光,也还有一层外戚的遮羞布,严格说起来也只能算是皇室内部的权力更迭,可是董卓是什么?别说外戚了,连核心的朝臣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手握兵权的莽夫而已!

阴沉着脸,刘协一字一顿的说道:“朕,绝不做亡国之君!若日后天下无人能制衡得了董卓,朕宁愿赴死。”

刘虞看着刘协坚定地面容,忍不住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敖烈。此时此刻,刘协脸上的坚毅,和敖烈何其相似!想了想,刘虞开口劝慰着刘协:“圣上,现在还没有到绝地,圣上切莫轻下决断。即便最后真的要死,老臣等人一定会死在圣上前头!”

叹息了一声,朱儁缓缓开口道:“圣上,臣等该告退了。这次聚会是打着为义真兄做寿的名义,众人才能齐聚一堂,现在夜色已深,臣等在不告退,恐怕就要惹起董卓的怀疑了。”

刘协沉着脸点了点头,在他的心中,当皇帝当到他这个地步,真是够委屈的了。若不是身边还有这些老臣相伴,恐怕刘协早就支持不下去了。对于任何一个九岁的男孩来说,独自一个人呆在这不见天日的酒窖,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份难熬就不用说了,好不容易这些老臣今天来看望自己,和自己说说话,可是还要时刻顾忌着董卓,唯恐被董卓发现了自己的藏身之处,不敢久留于此,这一切,都让刘协的心中倍感煎熬,对董卓的痛恨,升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就在众人即将退出酒窖的时候,刘协忽然又说道:“众卿,多谢诸位在危机关头,还顾念着君臣情分,朕会牢记众卿的这份忠诚。朕也替天下百姓,谢过诸位了。”说着,刘协竟然缓缓站起身来,向着刘虞等人微微弯了弯腰。刘协这样做,倒不是他政治手腕出众,也不是他驭下之道有多么高深,他这样做,纯粹是受了敖烈的影响,敖烈给刘协灌输的后世人人平等的观念,刘协虽然没有全盘接受,但是感恩之心,刘协还是明白的。敖烈对刘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导致现在的刘协,和历史上描述的完全是两个样子,如果是在治世,说不定现在的刘协还真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

刘虞等人愕然的看着刘协,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九岁的刘协,竟然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刘虞等人无不老泪纵横,转身跪在地上,感动的说道:“臣等誓为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

与刘协所在的地窖相比,此刻的皇宫中灯火辉煌,各种美轮美奂的宫灯,照耀的皇宫内如同白昼。原本应该是刘协的寝宫中,董卓仅着内衣,坦胸露乳的坐在龙椅中,手中拿着一只鲜翠欲滴的夜光杯,正在一口一口的往嘴里灌着艳红如血的美酒。

董卓身前,站着两个身着儒士衫的中年文人。左边的一人,相貌端正,是董卓的女婿李儒,同时也是董卓的首席谋士;右边的一人,形容猥琐,眉宇间带着一股阴毒之色,是董卓的另一位重要谋士李肃。

咽下一口美酒,董卓微微挪动了一下肥胖的身体,眼神紧紧地盯着殿内,身穿薄纱跳舞的美艳宫女们,口中懒洋洋的问道:“文忧啊,可找到小皇帝的消息啦?”

李儒恭敬的摇头答道:“岳父,暂时还没有天子的消息,小婿正在派人加紧寻找。”

一旁的李肃谄笑道:“禀太尉,小人觉得,能不能找到当今天子也无甚要紧。”因为董卓原来的职位属于外臣,轻易不能进京,所以何进就封了董卓一个太尉的职位,因此,董卓得以位列三公,进而执掌朝政。李肃等董卓的部下,也都称呼董卓为太尉。

“噢?李肃你且说说,这是为了什么?”董卓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美艳的宫女身上,眼中流露着迷恋的神色,

李肃谄媚的走进了几步,小声说道:“其实,当今天下,没有谁的威势能比得上太尉,不如,太尉就直接登基称帝,身临大宝算了,何苦还要去寻找那小皇帝?”

“嗯…好好,看这身段,真好。嗯?!你刚才说什么?要咱家登天子位?”董卓终于从宫女身上挪开了迷恋的目光,双眼中透着对权力无尽的**,定定的看着李肃,口中说道:“这样真的可行么?”

“不可!”李儒插话道:“岳父大人,虽然如今汉室倾颓,但是思汉之心、忠贞之士还大有人在,岳父切切不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董卓转了转眼珠,沉吟着说道:“文忧的话,也不无道理。”虽然董卓只是个武夫,但是能够坐在今天的位置上,董卓靠的也并不全是武力,关键时刻的一些决策,董卓还是具备相当的政治头脑的。

见到董卓有些动摇,李肃眼珠一转,又献上一策:“太尉,不若这样。明日早朝,臣等举荐太尉为太师,总揽朝政。看看满朝文武对此事的反应,之后太尉在决定登基与否。”

太师这个职位,并不是时常设立的,想要担任太师的职位,一定要符合三个条件才行,必须是皇帝的帝师、必须要资历十分老道并且还必须对朝廷有重大的贡献,鉴于以上三点,历数百年以来,担任过太师这一职位的人,也没有几个。不过董卓现在手握重兵驻扎在洛阳,他要是提出来向担当太师的职位,又有几个人敢反对?

“好好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下去安排。”董卓最终还是抵不过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决定采用李肃的这个建议。

当李儒和李肃告退之后,董卓的兴趣又回到了美艳的宫女身上,一双痴迷的眼睛不时在宫女们的关键部位扫过,滋滋有味的欣赏起了宫女们的艳舞。看着看着,一股欲火从小腹处蹿腾了上来,董卓哈哈一笑,扔掉了手中名贵的夜光杯,向身穿薄纱的宫女们扑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吕布的抉择

十几天之后,敖烈率领麾下精兵悍将经过一路急行,已经踏入了司隶和并州的交界处。再有两三天的快马疾驰,就能赶到洛阳了。

此次行军,敖烈特意选择了走并州至司隶的路线,为的就是想在和董卓交兵前,能亲眼见一见昔日的大哥吕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吕布在历史上确实投靠了董卓这是没有错的,虽然敖烈说什么也不能相信,吕布投效董卓仅仅是为了一匹赤兔马。

可惜一路走来,敖烈始终没有见到吕布,经过多方打听消息,才知道丁原因不满董卓的行径,已经先一步带兵去找董卓要说法了,吕布作为丁原手下的头号大将,自然也跟去了洛阳。

虽然和吕布失之交臂,但是在打探吕布消息的同时,血杀营精锐还探听回来其他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和历史上一样,董卓胁迫朝中百官,认可他自封太师的官职,现在的董卓,已经位极人臣,比之敖烈的骠骑大将军、冠军侯也是毫不逊色了,甚至严格说起来,起官职还要在敖烈之上。因为敖烈的官职位列三公,也就是和三公平级,而董卓太师的职位,则是在三公之上。不过因为敖烈先后受到刘宏父子的一再升迁,各种殊荣加身,在声望和身份上,倒也不输于董卓。更何况,敖烈的官职是两代天子亲自册封的,而董卓的官职是胁迫百官自封的,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另一条消息,是关于曹操的。早年间的曹操,纵然有一些野心,但也只是想为大汉江山建功立业而已,就现阶段来说,曹操还是比较正直的,和枭雄还扯不上什么关系。所以,曹操借着献刀的名义,刺杀董卓的事情,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发生了,只不过曹操还没有来得及下手,就被董卓觉察出了不妙,曹操连忙把手中的七星刀趁势献给了董卓,然后找了个借口出了太师府,头也不回地跑出了洛阳城,回到陈留招兵买马去了,意图召集人马征讨董卓。

还有一条消息,也引起了敖烈的注意。袁绍回到了冀州旧地之后,借着家族四世三公的名声,大肆招兵买马、扩充部属。而董卓似乎是不想让袁绍惹出什么麻烦来,索性封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试图用封官的方式,来弥补彼此之间的怨恨。董卓授予的官职,袁绍大方的收下了,但是对董卓的态度却没什么好转,时刻操练军队,随时准备杀回洛阳的意图,在明显不过了。

三日之后,敖烈率军来到了洛阳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和并州军大营遥遥相望。因为董卓进入洛阳的时间还短,只能控制住洛阳,在加上兵力并不是十分充足,所以对洛阳周边地域的控制就力有未逮了,这就让敖烈率军轻易靠近了洛阳。安排人马暂时休整之后,敖烈只带着许褚、典韦和三十名血杀营精锐进入了并州军大营中,拜会并州刺史丁原。

走进并州军大营没多远,敖烈就看到一位威风凛凛的中年将军快步迎了出来,看样子,应该就是丁原了。让敖烈真正激动的,是他看见了丁原身后一位虎将的身影。刚毅的脸庞、雄伟的身材,背后还斜斜背着一柄方天画戟,正是敖烈多年未见的结拜大哥吕布。此刻,吕布面带微笑,跟在丁原的身后,正目不转睛的端详着敖烈,仿佛是想通过眼神,来了解分别这么多年来,敖烈身上的所有变化。

“哈哈,骠骑大将军大驾光临,丁原有失远迎啊。”来人果然是丁原,看到敖烈之后,丁原立刻热情的打着招呼。

敖烈拱手回礼道:“丁刺史太客气了,怎敢劳动丁刺史亲自出迎?”

丁原一把拉住了敖烈的手臂,眼光在敖烈的身上,上下看了两眼,爽朗的笑道:“久闻骠骑大将军、冠军侯之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雄、人中矫龙啊。快,大帐内落座。”

在丁原的热情指引下,敖烈只好跟着丁原亦步亦趋的向大帐中走去,同时回头递给吕布一个眼色,示意吕布稍后在另行相聚。吕布和敖烈虽然多年未见,但是彼此兄弟之间心意相通,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进入大帐之后,两边分宾主落座。坐定之后,丁原开门见山的问道:“未知君侯此来,有何指教?”

敖烈谦逊的笑了笑,说道:“指教是万万不敢的,某前来,是有一事相求。据闻,丁刺史对董卓霍乱京师之事十分不满,意欲举兵讨伐董卓,可有此事?”

一说到董卓,丁原原本欢笑的面容,立刻沉了下来:“哼!董贼欺君罔上,竟然胁迫百官自封太师,当真欺辱我等没有硬骨头么?没错!本刺史确有这个打算,不是董贼伏诛,就是本刺史以身殉国,没有第三种可能!”

听到丁原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敖烈大声喝彩了起来:“好!丁刺史一腔热血,某深为佩服。这样,待某回营整顿兵马,来日和丁刺史一起出兵讨伐董卓!”

“哈哈哈,当今天下,义薄云天者,舍君侯其谁!难怪先帝和当今天子对君侯青睐有加。”丁原听到敖烈要一起出兵之后,畅快的大笑了起来。

笑了笑,敖烈忽然说道:“对了,久闻丁刺史帐下的中郎将吕布武勇过人,人称虓虎,未知某是否可以和吕将军小聚片刻?”

丁原笑着向帐外一指,口中说道:“站在帐外的就是奉先了。君侯有小霸王之称,奉先则被称作虓虎,看起来,君侯与奉先,是英雄惜英雄了。也罢,今日就不用奉先值守了,君侯且去与奉先相聚。”

敖烈向着丁原拱了拱手,说了一声多谢,然后转身走出了大帐,来到了吕布的面前。

吕布脸上不带任何表情的说道:“请君侯到某帐中相聚。”

敖烈笑着点了点头。

吕布也不再说话,转身带着敖烈向自己的营帐走去。吕布的营帐,离丁原的中军大帐并不远,走出几十步,也就到了。敖烈回头向许褚、典韦使了个颜色,示意二人守在帐外,不要让人前来打扰。

进帐之后,吕布脸上目无表情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关切之情。一双虎目牢牢地盯着敖烈,吕布有些激动的开口问道:“二弟这几年过的好么?”

敖烈刚想回答,却看到吕布自嘲的笑着摇了摇头,同时说道:“看愚兄这话问的,现今二弟的大名天下皆知,又怎会过的不好呢。”

“大哥,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某怎么一点你的消息也没有?”敖烈关切的问道。

吕布笑了一下,然后大概的把这几年的经历概括了一遍。原来这几年以来,吕布从投效到丁原帐下开始,就一直在北疆和匈奴人作战,直到半年前才因累积战功升迁中郎将之职后被调回来,所以敖烈一直也没有得到吕布的消息。

兄弟二人有说有笑的,简单讲述了一下这几年来的经历,都对对方这几年的浴血奋战唏嘘不已。战场上,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丢掉性命,今日兄弟二人能够完好的相聚在一起,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分。

重温了兄弟情之后,敖烈感到吕布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以前那个豪迈、直爽,充满雄心壮志的大哥。于是,敖烈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哥,你究竟和董卓有什么关系?”

“嗯?你怎么会知道?”吕布惊异的看着敖烈。显然,敖烈猜中了,以敖烈对吕布的了解,吕布绝不像是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反复无常、刚愎自用的小人,虽然敖烈不知道吕布为什么投靠了董卓,但敖烈知道,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敖烈认真的看着吕布说道:“其实,某什么都不知道。某只是在大哥的眼睛里看到了杀机,对丁刺史的杀机。眼下,董卓是丁刺史唯一的敌人,所以,某猜测,大哥和董卓之间,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吕布叹了一口气,道:“终究是瞒不过二弟。不错,愚兄确实有杀死丁原的心思。而且也确实和董卓有关。”

“瞒不过小弟,是因为小弟对大哥的习性太熟悉了。大哥,你愿意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小弟么?”敖烈轻轻地说道。

吕布看了敖烈一眼,缓缓地说出了他想杀丁原的道理。前文中提到过,吕布幼年无依无靠,是跟着狼群长大的,后来遇到了一伙匈奴人,当时匈奴人想杀幼年的吕布,碰巧被一位路过的壮士救了下来,并且递给吕布一把刀,让吕布杀光了那伙匈奴人。从那以后,吕布再也没有见过那个救他一命的壮士,但是吕布却深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