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梦难)-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锘噬舷氚旆ǜ闱褪墙裉旆愿赖奈郎鹨彩墙跻挛辣咴当咴翟俦咴档闹霸鹆恕?频辍⒏阊常飧龌实酃兰剖乔罘枇恕5实廴米约禾焯炫阕牛獠徽亲约合胍穆穑拷跻挛赖闹富邮咕鸵桓瞿康模鎏熳映璩迹夂臀墓俦臧竦耐耆灰谎O衷诳蠢矗飧龀璩荚菔笔怯辛艘桓龀晒Φ目剂耍患饧柑炖矗谡虮彼灸切┒宰约貉舴顈īn违的人都无限量的对自己卖好献媚吗?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哦宠幸有点难听,应该说是圣眷。
“嗯,狐狸也不错,朕刚刚已经在特别养殖里提起过了,不过田爱卿听过一种水貂皮吗?”朱由校以前倒是听过水貂是外国引进的,但不知道现在中国有没有,问问吧。
各位衣食父母,看的好了,赏点推荐票吧,梦难成谢过。
第四十四章备羽绒服
“微臣只听过紫貂,产在辽东,京城很少有货,水貂倒不曾听过。”田尔耕想了想的确没听过这种东西。其实朱由校也不知道水貂是美洲的特产,中国是没有的。
“哦,那紫貂也不错,是东北的三件宝之一,朕下旨让辽东那边进贡一些活的过来,慢慢的积累养殖经验,繁衍生息吧。而西山的狐狸爱卿回去也着人捉一些活的过来养殖着。”既然这样,养殖这些东西一定有赚头,那就确立这个项目吧。“周堪赓听到了吗?把这些都记下来,宫里出资的十万两,就是让海户们只管养这些东西,给他们定好奖励制度,这样他们更有积极xìng。爱卿你做为主管,切记不可贪污受贿,朕会派人盯着的,有成绩朕会发给你奖金,明白吗?”周堪赓是个文臣,一般来说朱由校并不想和他有什么交集,但人家的官就是管这个事情的,把他抛开了肯定是会有怨言的,搞不好什么又惹出什么事来,虽然他害怕宦官,但并不代表他害怕皇上,这样的事虽说荒唐,但却真实的存在,因为皇上不能以言问罪,但宦官却可以挟私报复。所以朱由校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周堪赓,其实就算是他对上林苑的改革有什么意见,那也是皇上自己家的皇苑,和别人无关,倒也不怕他们说三道四。
“微臣一定清白为官,不负陛下重托。”周堪赓当然喊口号了,这时候不喊过时再喊也没用了。一直是两袖清风的过rì子,也没见有人表扬过,才有机会伸手了又被皇上给一下子断了念想,也真够倒霉的,不过终于算是有事做了,不象以前那样连个占卯的地方都没有,混死等死的滋味可不好过。虽然皇上也派了李宗侧过来,但这次却是单独给他说的,不过让他来负责这个种植养殖的东西,对自己这个五谷不分的进士来说的确有点难,口号是喊了,但的确没有多少底气,但他灵光一闪突然想到前一段时间自己结识的进京不久的两兄弟,宋应升和宋应星。他们兄弟都是奉新(今江西)举人出身,已经来京城会试了三场,都没有得中进士,今年提前一年来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这两兄弟相识了,由于那两兄弟诗词都很不错,祖上也是做到吏部尚书的宋景,属于书香门第,自己的景况也就是比他们多了一身官身而已,所以相处的倒也融洽,慢慢的交往下来大家倒成了朋友,但那两兄弟倒是对农业有着极有见地的见解,虽然这是士大夫相交都避而不谈的问题,但有时谈起,两兄弟总能说的头头是道见解非凡,周堪赓和他们的关系倒也和的来,如果把他们招过来当个副手,那无疑会使成功的几率大增,而那两兄弟一定也会感激自己向皇上举荐他们,给他们提供这个机会的,于是说:“启奏皇上,微臣认识两位来京会考的举人,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来帮我一下,他们对农业有很深的了解。”其实周堪赓哪里知道他们对农业的了解深不深,反正是他们是相当有才学的人物,而且一谈到农业,立刻就是他们的天下了。因为才学不错,所以周堪赓这个进士并没有看不起这两个举人,但心里的优越感还是有的。
“他们叫什么名字?”朱由校无可无不可,反正事需要人办,有个专家更好,没有就慢慢的摸索着来。
“回皇上,是吏部尚书的宋景的两个举人孙子,哥哥宋应升,弟弟宋应星”,周堪赓怕只说他们的名字还不够资格,顺带提了一下两人的家世。
“什么?宋应星?”朱由校激动的一下站了起来,这真是磕睡来个枕头,太及时了。虽然让朱由校靠自己想的话,也想不起来明末的那些明人,但别人一提醒,那还是可以知道的,比如这个宋应星,只要是上过学的谁能不知道《天工开物》和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他在什么水利工程和大型化耕作搞不成的,他的思想观念比世界同期高出若干年。“他们现在在哪里?”
“就在京城租房子住,”曲向东让皇上吓一跳,难道皇上认识他们?不应该啊,什么时候皇上还对北漂这么感谢兴趣。
“田爱卿,派人速带周大人找到这两兄弟,朕在这里等他们。”朱由校已经有些迫不急待了,身边有用的人太少了,徐光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其他的人根本不足为用,没看自己造个玻璃和诸葛弩费那个劲吗?这个年头找个有共同语言的人太难了,人才啊,太重要了。
“臣领旨,”田尔耕没说什么,只是奇怪这两个人这样的好运气,只提了个名字,连皇上都要等他们,这是何等的恩宠?但听这个名字也没什么斑斓的啊,明显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为何皇上会‘站起身来’还来了个等字?但行动上却不敢有半点的耽搁,赶紧安排人手去。而旁边的周堪赓傻了,自己还以为平时以一个京官的身份对宋氏兄弟算是折节下交、礼贤下仕了,万没相到两兄弟的背景竟然强大如斯,能够让皇上有如此举动,这还了得,神情明显的愣了一下,也赶紧的去准备了。
朱由校平抚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坐下来慢慢的把心绪放到了上林苑的养殖上来,方向是决定了,以吃穿为主搞养殖,轻工业就是先办个羽绒服厂。当然后续就是需要食品初加工或者深加工了。不过前期能够供应的上同乐酒店就不错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业一体化,形成一个良xìng的循环。比如说喂鸡,鸡吃粮食和虫草,拉屎和下蛋。鸡的粪便要放到海子里喂鱼,鸡蛋则要有一部分孵蛋生小鸡,一部分可以做出蛋糕去京城销售,尚膳监里可不是只有菜肴,应该有做糕点的的,搞个御膳糕点也是个大卖点。鸡大了是要杀了吃肉的,除了供给酒店、百姓之外,是不是在给京城搞个炸鸡店,给鸡找一条好的销路。现在也没有禽流感,大家可以放心的吃,京城的富户多了去了,应该可以畅销,回去后想着鼓捣一下。
而鸡羽绒则留下来制羽绒服,虽然鸡羽绒弹xìng小,拒水xìng差,但现在也顾不得了。至于别人能把鸡羽绒做到高档的东西,朱由校还是认为不如鸭羽绒好。对于鸡毛,朱由校只听说有技术可以变成高级造纸材料、还可以用鸡毛做原料生产出强度大,密度小的塑xìng材料、还有做尿布的、更夸张的就是造电脑和防弹衣了,但很可惜这些东西朱由校根本不懂,只能做**毛掸子或者当肥料了。
以上的一系列就是一个循环,而针对每一个养殖则都要找到合适的销路,和最为广泛的用途,销路的问题有一个同乐酒店基本上解决了一大半。而用途则需要慢慢的开发了。
上林苑里的环境得天独厚,朱由校觉得是不是应该搞个一rì游之类的项目,让大家都来消费一下,领略一下皇家上林苑的风采?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旅游产业又将如何才能正常的发展。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这里不是森林公园,是皇家苑林,为了收点费随便让人来,恐怕会被大臣们骂死。别的作坊、生意还可以推到别人的身上,这个却不好推却了。
天sè慢慢的变黑了,田家饭做好了,基本都是野味,海户们动手猎获的。虽然因为宦官的祸害,动物少了不少,但比起后世来这么多的饕餮来,还算是保护不错的。许多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前世的朱由校是绝对不吃的,否则会有一种深深的犯罪感,毕竟是学环境、搞环境的,当然知道生态的重要,为了自己的一口美味灭了一个物种,太残忍了。现在吃了一些也没什么,必定现在是明朝,现在开始保护环境起步还是比较及时的,保护环境这个任务做为资深环境人来说才是重中之重,但现在经济上困难了一些,没办法,活都是问题,历史上可是十八年之后灭国的,谈保护环境的确有点早,但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要做一做的。从开卫生纸厂开始朱由校就第一注意了砍伐林木的事,第二废水排放问题。他不想给后世再留下沙尘暴。
用膳的时候,也给宋应星他们专门留出来点,朝廷不用饿兵,人家辛辛苦苦的赶了过来,再让人家饿肚子,心下也过意不去。这一下更让陪着的田尔耕大惊,这待遇也太高了点吧?
出去散步的时候,刘若愚慢慢的靠了过来,他已经坐不住了,早交待总比晚交待能够争取主动,“启奏皇上,奴才向陛下请罪。”
“你有何罪?”朱由校看着眼前因魏忠贤案而连累在狱中写了《酌中志》的作者,在后世那可是做为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历史依据。自己虽然没全文看过,但是听说过,比如二十四监,就是依据此书划分的。书中他把自己定的比窦娥还冤,而看他现在和老魏的关系而言,连朱由校都觉得他和魏忠贤真不是一伙的。不管怎么说,就冲着这本书,朱由校也没有处罚他的意思,倒是不明白他来请罪怎么回事。
第四十五章挥刀问情
“回皇上,老奴虽然任御马监掌印,却不思忠君报国,只思自己的地位权利,从没有好好的管理过皇庄的工作,甚至连去都很少去,但年节还接受了下面的常例孝敬,也就是贿赂,奴才怕明天皇上去了皇庄,会看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来,所以提前请罪。”这一天刘若愚过的真是糟透了,热锅上的蚂蚁不足来比喻他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主动的过来交待了。说完也觉得解脱了,如果皇上说一声抄家发配,他也认了,反正以后事发了还是一样的结果,倒不如早死早托生。
“你现在是御马监的掌印,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朱由校听老刘这个意思,是对这个职务有所不满。
“奴才知道做事要立足本职的道理,但从进入宫里那一天起,目标就定在了司礼监,结果干了这么长的时间,没想到最后无缘无故的却被赶到了御马监,奴才的理想梦想都没有了,所以让奴才有了不应该有的自报自弃的想法,变的混吃等死,这才有了疏忽大意放任下边的事来,没有尽到职责管理好御马监,对下边疏于管教,致使今rì之罪,请皇上惩罚。”说出了心里话,刘若愚好受了一点,他一直自视才高而且不是那些酸儒能够比的,治理国政才是自己的强项,不想被挤了出去。要知道除了司礼监,对于宦官来说都是浮云。其实御马监说起来掌管兵权财权,是相当重要的岗位,只是刘惹愚心理有扭曲而已。
“朕也听过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刘掌印你自勉吧,”朱由校听的那叫一个酸啊,真的一怀才不遇的表现。唉,别埋怨了,命苦不能怪zhèng fǔ,命穷不能怪社会。
“谢陛下当头棒喝,奴才一定好好的反省。”刘若愚一愣,皇上的文学水平见长啊,连东汉的典故都随口而出。
“至于你请罪的事,如果你能告诉朕一句实话,朕可以考虑。”这时朱由校冲着陪同的田尔耕,示意让他消失。田尔耕搞不明白什么事,事无不可对人言,怎么还要他回避?但没敢多说话,行礼后退下了。
“奴才不敢欺君。”
“听说你十四岁因感异梦而自施宫刑,朕想知道原因。”朱由校一见周围没其他人了,才提出了疑问。真的不明白,不愁吃不愁穿的一个官家子弟,怎么就能狠下心来干了这个事呢?窥yīn癖是每个八卦爱好者共有的嗜好,朱由校当然对这个比较有兴趣,是什么给了他挥刀自宫的力量勇气的。
“圣上垂询,奴才不敢欺瞒,其实是奴才当时和一女孩发生了恋情,那时奴才到乡下的看病重的nǎinǎi,和那女孩相遇了。她是我见过最善良、最纯真、最漂亮的女孩,我们彼此相见、相识、相知、相恋,那段时间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rì子。但那家女孩是逃户女孩,根本不可能嫁给奴才,而且,很快那女孩因为家里突然的安排就要嫁人了,在她嫁人的前一天,我们约定此一生只彼此相亲相待,她是奴才一人的,奴才当时也许下诺言,今生今世只有他这一个女人。要在之前我们一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但那天我们在野外放开心胸彼此缠绵悱恻,完成了我们最大的愿望。在她回去之后就自杀明节了,而奴才为了守住诺言,回家之也挥刀自宫,以全与她的山盟海誓之志,对家人只说因异梦自宫。”说到此处已经四十多岁月刘若愚已经泪如雨下。想着她的容颜不由的吟了起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唉,真正的爱情都是悲剧收场,没想到刘掌印也是个至情至xìng之人,好叫朕佩服。”听了如此凄迷悲惨的故事,和苏东坡的《江城子》朱由校一阵感慨,眼角也有些湿润,古往今来往往都是少年的爱情才是最纯、最真的,也只有悲剧的爱情才最让人感动。中国有‘梁祝’外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主人翁年龄都不大,结果也都是悲剧。而刘若愚当然也是小小的年龄,竟然为爱自残受苦终身,也算是一个悲剧了。所以朱由校不由想到后世的早恋问题到底对还是不对?家长是该管还是不该管。扯的有点远,被这故事闹的。
“圣上,奴才无状了,还请恕罪。”彼此沉默了一会,刘若愚反应过来,擦了几把眼泪对朱由校说。
“真情流露何罪之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刘掌印的故事的确让人感动。倒是朕没来由的招惹了你的伤心事,好吧,无论明rì皇庄上有何罪过,只要你不是恶首,朕都不会怪罪与你,刘掌印放心吧。”
“奴才谢万岁隆恩。”刘若愚也不知道是表演的到位还是心情起落所致,脸上挂着眼泪又满是笑容,这表情还真不容易。刘若愚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辈子不容易啊!做人难,做男人更难,而做一个没**的男人更更难!十几岁就进宫了,完全凭着自己的努力在不断的打拼,但宫里的竞争实在是太激励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现在的天启帝还好一些,宫里立山头的并不多,神宗的时候那才叫个乱啊!自己没有别的依靠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升上了太监走到了司礼监监丞的位置---这个宦官的天堂,没有一个朝代有如此专为宦官而设的机构,就算是太监中的榜样郑和,也没有进入这座神殿。凭着自己的学识,总算可以大展拳脚了,但事与愿违,最后还是被赶了出来。就这样还有可能被莫名其妙皇庄事件连累,但也不能说什么无辜的,自己毕竟受贿了。这下总算把心放肚里了。
朱由校想着王体乾被发配了,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老魏已经提出来了,朱由校当时就糊弄过去了,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如果所托非人的话,不知要搞出什么乱子,要再搞一个王体乾那样的废物,要了又有什么用?宫里的太监们都是一伙一伙的,不选边站队的真的不多,虽然自己从浣衣局招来了许多的宦官,但不要说太监了,连个少监都很少,如果能力强本领大的,也不会被人扔到那边去了。人才太少太少,所以这事就只能这样拖着,而刚刚听到刘若愚话里有着一股不平,显然是针对老魏的,历史上朱由校死后也是受老魏的连累被关进监狱的,写的《酌中志》里也是拼命的说自己和魏忠贤不是一国的,还受他的连累云云。而且他的文笔真的相当的好,这一点通过他写的书和一些历史的记载也是可以看出来的。就是不知他是哪一伙的,如果是郑贵妃或者信王朱由检那边的,那真可是引狼入室了。朱由校现在需要的是单独对他忠心的人,也就是孤臣那种,而不是有任何不明朗背景的,只恨自己读的历史少了一些,什么事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决。
“皇上,周堪赓他们回来了。”正巧这时宋小奇走过来回禀。
“快传。”一听这个朱由校连忙放下刘若愚的小秘密,“刘伴,你也过来见见这个宋应星,他可是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栋梁之材。”
“奴才谢陛下。”刘若愚当然知道皇上这是找个事来打断他的悲伤,连忙的又擦了擦脸上的泪说。
“臣宋应升(宋应星)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氏两兄弟虽然没有中进士,但已经有了官身,可以称臣。来是来了,但这也太让人莫名其妙了,平白无故的就得了皇上的召见,两兄弟在接了传召的圣旨后一点都不知道原因何在,看到周堪赓带人来的,当然以为是他的推荐,心里嘴里都不断的感谢着,但路上却被周堪赓说糊涂了,因为周堪赓可是看到皇上听到宋氏兄弟的名字后的表现的,当然的以为这兄弟两的背景不是一般的深,哪里还会说是他推荐的,皇上本来就认识他们,还需要自己推荐吗?这要是穿帮了,岂不成了画蛇添足,空落一个小人的名声?只是实事求是的说了一遍,结果弄的更显得云山雾罩的让人不明白。就这样三个人都不知所以然的来到了上林苑。
“宋爱卿免礼平身。”朱由校一看两兄弟都来了,也很高兴,但却不知谁是宋应星,剩下那个宋应升他还真没有多大的兴趣。
“谢陛下。”
“两位爱卿你们自己介绍一下吧。”朱由校以前只听过宋应星,还真没听说过他还有兄弟之说。现在两人一起来,也不知道哪个是宋应星,所以让他们介绍一下。
各位衣食父母,看的爽了请赏票票,养个小宠物还得给食呢?你赏脸,给个票票。
第四十六章宋氏兄弟
“微臣宋应升是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北乡人。与弟应星同中万历乙卯举人,并登魁选,”宋应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还专门把自己举人第一名的成绩说了一下,举人中的状员也是相当骄傲的事。但说实话,能中举不一定能在接下来的会试中可以脱颖而出得中进士,这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不宋氏兄弟已经会试了三场,都没中,而历史上,宋应星一共会试了五遍,结果都是名落孙山。
而这时候主角宋应星还能说什么,家乡大哥说完了,哪年中举也说完了,成绩也没法再说什么了,相当的郁闷,这可是绝对的撞衫,只能默默的说了一句废话:“微臣宋应星。”可不废话吗?两人的姓名皇上都知道,现在一个报完名了,另一个再说自己的名字,唉,有个哥也不一定是好事啊!
这真的让朱由校奇怪,哥俩一看就不是同龄人,一个七0后一个八0后,整整十年的差距,能不大吗?但历史上只看过宋应星,还真不知道宋应升这个哥哥,哥俩还同时中的举,哥哥还来个第一名,这可真是怪事。本来想重用宋应星的,但把这哥哥扔一边去也不合适,不过好在看这个宋老大的行为举止还象个有本事的人。其实朱由校不知道的是,这宋氏兄弟都是一个大大的忠臣,不象那些不要脸的官员一见李自成进京或者清兵入关,就投降了。宋老大初(1631年)授浙江桐乡县令,补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旋升高凉郡丞(同知),再升广州知府。所至多惠政,有乃祖宋景宋尚书之风。旧志载,公于崇祯甲申(1644年)闻〔国〕难,悲愤即病,眩三年(1646年)因题二绝以见志,后卒以仰药(服毒药自杀),时年六十有九,其从容就义。而宋应星则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并让自己的子孙世代不做清朝的官。两兄弟都是大明忠臣、英烈。
“两位爱卿,朕现在有一些难题,这么晚把你们召来了,就是想探讨一番农政,对了,你们没吃饭吧。”朱由校突然想到自己是吃饱了,但这哥俩和周堪赓他们都着急赶路,还没吃呢,虽然在一般的皇上看来应该是小事,但朱由校可真不好意思让人家饿着肚子探讨问题,“刚才朕用膳的时候就想到了,给你们留饭了,刘伴快带几位爱卿用了膳再回来。”
朱由校这一番话说完,周堪赓倒还好一点,中午的时候就是在野外就是和皇上一齐吃的,但差点没把宋家兄弟感动哭了。两人只是举人,如果真正说起来的话,只是官员的预备役,有了实缺了给了你才能称为官员,没有缺,你就只能在家里闲等着,有钱做你的乡绅,没钱照样挨饿,这头次面君得见天颜不说,还赐了膳,这个恩赐还了的?虽然没有什么实体的,但人也不能老讲利益不是,都活的和中世纪的人一样现实也没有了什么乐趣?赶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