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梦难)-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而对于大炮部,则直接的忽视,理工的庄海鸣在后面,走的相当的不爽,没有建奴来送死,这种感觉,爽了才怪。
因为没有骑兵的护翼,朱由校的部队显得有点单薄了,建奴们欺明军没有速度,更是肆无忌惮。但狙击弩的发射距离太远,二里路的射程,在这雪原之上,那发挥的更是彻底。三百支狙击弩,每次都能收割几百建奴的性命。本来兵源就少的建奴,先经大清河,再经辽阳战,那兵力的损失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往里边再搭人,哪里能不肉痛?
在夜里偷袭倒是可以有效的迁制一下狙击弩,但辽阳离沈阳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三天的路程就到了,所以建奴只能放弃在夜里偷袭的办法。启用了林丹的万布阵,以此扰乱明军的视线。
“拾人牙慧,看来建奴也是黔驴技穷了,”朱由校笑着说。
“皇上,狙击弩只是对着二里的射距,建奴为了阻止我军北上,连我军的战斗力都选择性的遗忘,顾此失彼,自乱阵脚了。”孙承宗也一点都不担心的轻松无比。
“皇上,这周围的建奴看似有五六万之多,但杂乱无章,如乱头苍蝇一般,进攻梯次不明。为了进攻而进攻,再多的人也无足为惧。”袁可立三临辽东,带的就是陆战队。而令看着建奴,那精气神完全的不一样了,只象是看一群杂鱼而已。
“建奴此时的状态,是朕最愿意看到的,凭着朕的亲军,就怕他们不冲锋,冲多少,朕就有信心留住多少。”看着周围扯着个万布阵而来的建奴部。朱由校甚至有一种丰收的喜悦。“若非是要快点赶到沈阳。朕还真不想走了。”
“皇上此言倒是肺腑之言,若是那晋商真实可用的话,此倒不失为一良计。”孙承宗适时的又来了一句,到底还是汉人。想想他们的数字。孙承宗就头疼。说到底那一万多人,也都是依靠着八家晋商混口饭吃的,一概而谈全归到了汉奸那一堆里。命就没了,着实有点可惜。
“靠人不如靠自己,还是抓紧时间赶路吧。”朱由校不置可否的说着。
周围的建奴围着明军的队伍打着圈圈,距离当然在一里开外,建奴们当然知道,一旦到了二百丈,汽油弹就要发挥作用了,那时的万布,一下就会变成破布。只要脑子没病,他们不会冲。
第二天,白杆兵、天雄军两只先遣队,终于抵达了浑河,这一路基本上是一条血路,他们远远没有本部走的轻松,建奴来阻拦的力量相当之大,绝大多数的建奴将领,家眷都在沈阳,若是被明军提前堵住了抚顺,那从沈阳出来的人,将变成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下场必然会很惨。所以建奴们玩了命的阻拦着。
白杆兵、天雄军,是打了一波又来一波,如同蝗虫一般,趋之不尽,两只部队也是不胜其扰,就这么一天的路程,愣是走了二天,才抵达了浑河。
下边面临的就是渡河问题,卢象升沿着河看了看,对秦良玉说:“秦帅,这冰与大清河、三岔河处,可有些不同了,这才几天的时间,就化了这么多。”
“卢大人,春天来了,这以冰渡河也用不了几次了。不出十日,就化个差不多了,天启元年三月时,白杆兵就在这浑河与建奴打了一仗。”秦良玉看着浑河之水,想到了浑河之战,那一战白杆兵败了,无论是败在自己人手里,还是建奴的手里,总归是败了。
“秦帅,此次大清河一战、辽阳一战,当是给白杆兵向建奴收点利息,看看对岸,那些都是当年攻战沈阳之人,那时我两军放开手脚屠他个彻底,由白杆兵杀个尽性,以建奴之血告慰浑河之战英灵!”白杆兵到底是怎么败的,时刻关心着的卢象升当然明白,那是叛徒的出卖以及辽东本地军阀及官僚的无耻,那一战白杆兵虽败犹荣:以万余人当建奴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卢大人所言极是,今有皇上御驾亲征,誓灭建奴一族,吾等自当尽心竭力为国死战。时间紧迫,这渡河地点卢大人可有异议?”秦良玉努力的不去悲伤,把思路调了回来,渡河地点并非提前定好的,而是沿河随机的,否则的话依建奴的狡猾,在渡河时肯定会有动作。
“秦帅,沿着浑河已经走了十余里了,而对岸的情况基本一致,下官想,北岸和南岸的距离基本一致,不过明显建奴在北岸已经越来越少,倒不如,再行三十里,那里离抚顺还有十里的路程,可好?”
浑河的宽度不大,再则有望远境的存在,明显可以看到众多的建奴逃难的身影。
“卢大人之言正合吾意,此时渡河,必然有许多的建奴可以漏掉,若漏掉了伪朝廷之人,就与皇上之意相违了。”
“唉,这个时候只能是见步行步了,建奴来势汹涌,极大的阻挡了我两军的去路,给东逃建奴,创造了时间。”这本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路上既要防止敌人的各种埋伏、陷阱,又要赶时间,若是不能堵住第一拔,那也只能向皇上请罪了。
“报!不知何故,对面建奴大乱!”现在这时,有兵士过来汇报。
秦、卢两人立刻拿起望远镜来举目观瞧,果不其然,对岸慌里慌张向东而逃建奴,如同炸窝一般,四下而逃。再仔细看,祸乱之源,显然来自前方。
“建奴内乱?”虽然不知具体的地点,但内乱是肯定了。
“那八家汉奸动手了?”通过光报,秦卢两人当然知道八大汉奸过来投降之事,但光报上的说,没报什么希望,同时让秦卢两人提防有诈。所以秦卢两人并没有将其当成一个取胜的条件,没想到还真的可以发挥了。(未完待续。。)
第703章 堵住抚顺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建奴一方的内乱已经将建奴的速度给降下来了,这倒是真的,白杆兵、天雄军火速的沿着浑河南岸往东赶,尽可能的赶到建奴之前。
抚顺关的建奴当然是接受东迁的建奴的第一关,此时的他们已经接到了有人捣乱的消息,出兵三千来援。加上三万多沈阳本身的建奴兵,平息内乱,只是早晚之事。
卢象升在跑到三十多里之时,北岸建奴东逃的队伍已经是相当的稀少了,一看就是一些散客,并非那样大宗的队伍,这让秦、卢两人大为放心,可从东而来的部队却直奔而来,看样子是冲着建奴而去的,卢象升果断的渡河迎击。
建奴那方的内乱的确是八大家晋商所为,他们走的虽慢,但从北门出现,轻骑前往,可比大部队可快的多。因为八大家常年走蒙古,一边行商一边抢掠,是亦商亦盗的形式,所以招收的人多是亡命之徒,面对着被明军打的抱头鼠窜的建奴军,这些整rì刀头舔血的亡命徒反倒没有了多少惧意,相反这几个月来建奴们给他们受的气,也的确是太多了,他们在建奴的眼里肯定是招之既来,挥之既去,连只狗都不如的存在。建奴连范永斗那样的都呼来唤去,随意的污辱,更何况是他们?是人都有耻辱之心,他们听从八大家的差遣这是不错,这里边当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并不代表他们一样的认同建奴整体对他们的侮辱地。所以当八家晋商的报复行动开始之后,这帮家丁最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以此来表白他们的厉害。
他们展开的与建奴几乎是一样的游击战,没有针对建奴的城守与宫中侍卫。虽然不惧,但这点他们自知之明他们还是有的,他们针对的是建奴朝廷重臣的家眷。
从沈阳到抚顺的官道之北埋伏着,自有人观察着明军那边的方向,把握一定的点。一见到明军骑兵在浑河出现。立时的全员出发,目的只有一个,不为杀人,就是为了制造混乱,一击便走,再寻时机。
建奴的东逃的部队当然是松散的。除了护送宫室与朝廷重臣之外,其余的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八家晋商的策略在这样一条长几十里的部队上,几次的袭扰,立刻达到了第一目的,制造了混乱。
八旗军若想反袭他们,没有什么多大的困难。放开胆子追就是了,毕竟汉人的军队数量不多,而且骑术相对来说只是一般水平,只要想追,早晚能打这些胆大妄为的凶徒抓获。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一是不知道这群汉人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二是因为有护送之责。追下去谁也不敢保证这是不是敌人的诱兵之计;三是建奴对明军的动向是时刻监视着的,当然知道他们已经近在咫尺,一旦被明军钻了空子,直接的渡河来袭,那就悔之晚矣。
如此才有了放纵这些汉人响马之举,只是守着有限的队伍,使其不受其扰。如此队伍乱了,那速度自然的就相对慢了下来。
抚顺的三千兵马来到,奔袭之时,见到了明军突然的渡河过冰。首先在人数上就超过了他们。但很快就发现还有一只八旗兵,在此时来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招数,趁着半渡之时,直击明军。
秦良玉与卢象升对于这直一直盯着自己的建奴兵,一直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关注。如何防范也早有定计并没有什么迟疑不决或者慌张。一声令下,等候在岸边的那些白杆兵里的骑兵中带有竖盾兵士,直接的下马设防。
三千竖盾兵,一下马排阵,立刻把渡河之地,防的一个严实,二里长的地方,从河岸到冰上,来了一个半型排列。在没有远程武器的战斗中,竖盾神弩组合,那就是兵中之神,建奴骑兵虽多,攻势虽猛,十几倍的兵力围着这个半圆之上,没有一丝的机会能够捍动。
渡河之时,必须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秦良玉与卢象升商量的共同结果。渡河有风险,防务需谨慎,这个不败之地,就是变骑兵与步兵。骑兵的马上shè击jīng准xìng不高,队列不整齐,这种骑shè的能力,汉人一时半会没办法给蒙古或者建奴相比,白杆兵与天雄军的骑兵,其实也就是骑马步兵而已。从马上下来,他们阵地防守能力,立刻上升了许多倍,再配合上战阵,对付冲阵而来的建奴,当然不费什么大力气。
而冲过对岸的天雄军,他们则在与抚顺建奴兵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天雄军在与建奴对shè之时,吃了一点的小亏,没办法,建奴的骑shè的确不凡,这一点卢象升当然的承认。现在他需要的是冲过去,不让建奴发挥他们shè的威力。
骑兵对骑兵,天雄军不怕建奴,因为他们手里有山地弩,这种东西是明军一种重要配置,起先的目的是为了适用到山地战、丛林战,但在骑兵对冲之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闫应元在蒙古之时,那种发挥,将山地弩的作用无限的放大。
山地弩以臂为瞄准手段,十丈之内的shè程,正好是骑兵冲锋对shè结束之后,那就是两马挫镫之时,那时山地弩就有了用武之地。
这种对冲当然的对了抚顺建奴兵的口味,现在的辽东,没有人不知道明军的防守之能了,普通的认为,肉搏才是明军的短板。但建奴们根本没有办法冲到明军身前,就被shè死了,哪里还有肉搏亮肌肉的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哪里能放过。
但他们这次错的有点离谱了,两军对冲而过,建奴们纷纷的落马,明军一个个的伸开手臂向着自己,那样子有点打招呼的意思,但这个招呼却成了死神的招呼。
山地弩的shè速相当的快,伸手与握手之间,就是一弩下去了,相当的凶猛。这一次最起码有千余建奴坠马,死不死的不一定,但伤是肯定了,建奴希望的肉搏并没有达成,而天雄军如跗骨之蛆,如影随行的再次贴了过来,展开了再一轮的shè击。
肉搏战,天雄军并不惧建奴,都是习武之人,对好强斗狠没有什么抵抗。但现在不是呈英雄的时候,需要的是先把建奴给歼灭了,构建防线。
建奴被shè的叫苦不已,没想到明军是什么的难缠,偏偏随后而来的白杆兵,又堵截住了,他们西去的道路,让他们yù罢不能。
建奴的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只有千余人,往北边逃去。
“不留伤者!天雄军竖盾兵,一字长蛇阵,堵住官道!”
“白杆兵收缩阵型、就地而守。”
两位大佬分别命令着两只部队,仗打到这一步,他们悬而未决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下一步就是抵挡住建奴的攻击,秦、卢二人的商议是分两岸而守,如此可以相互守望,彼此缓冲,更能将防线扩大,防止建奴东逃之人渡河而逃,当然一里多宽的河面,想合并,随时随地的可以过来,现在的任务就是一边防守一边等着皇上下一步吩咐而已了。
建奴在两岸构建好了队型之后,这半渡而击没有了下口之处,留下了一地的尸首,痛快的撤退了。
艰难曲折的朱由校,一夜都没睡好觉,建奴那鼓乐喧天摆明了不想让明军有片刻的休息。亮如白昼的战场布置,没有挡住建奴的进攻,这点倒与朱由校的愿意背道而驰。好不容易不走了,又是夜里,带捎着杀点敌人,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此次建奴的进攻,是比较有特sè的,集中了万布阵与烟幕弹于一身,想要遮挡住明军的视线,以图破防,杀进明军阵营,以肉搏取胜。
朱由校还没说话,孙承宗倒是站出来拿了主意,这是出征之前参谋部研究的课题之一。说白了很简单,大烟雾之中,人不见物,但竖盾四面的方阵同样可以随意的突进。只要杀出烟雾到了处围,那就是建奴的灾难了。
捂住了嘴的登陆军,以百人为单位,在狙击弩汽油弹的开路之下,很快就到了烟雾的外围。因为烟雾弥漫,建奴对明军在里面的活动也不明朗,更没有想到,明军这个时候敢出来作战。
夜间作战一直是明军训练的一个重要科目,朱由校又在饮食方面专门的针对夜视,所以明军对于夜sè的适应,使得明军在夜战时有相当大的优势。
明军跑不过建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两条腿的肯定快不过四条腿的。虽然没有留下多少建奴,但这次的出击,的确粉碎了蓄谋已久的进攻。
到了下午时分,在边行军边抗sāo扰的途中,接到了秦、卢两人发来的光报,已经堵在抚顺关前,这是因为建奴内乱的原因,否则无法估计有多少人过关而走。
秦、卢两人虽然知道皇上对汉jiān之恨,但并没有玩什么贪天之功的把戏,二人人品决定了不屑为之,实事求是的汇报。而且这样的事情想对皇上玩瞒上不瞒下,那是天高皇帝远时才能玩的,现在的皇上就在这么近,谁还敢玩其他的把戏,最终惹火烧身。(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704章战略转变
八家汉jiān的作用这个时候已经摆明了,当然jǐng惕之心还是要有的,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能彻底的信任。朱由校yīn暗的心理面也知道了汉jiān万余队伍所起的作用。
“秦卢两位爱卿在抚顺城前,压力之大并不比朕之本部要小,他们没有火枪、狙击弩等,在众敌环侍之中,着实不容易;此时唯有快速行军至沈阳,而后东西夹击会师,方能彻底的解决两军之危机。”
“皇上且宽心,秦卢两帅均是百战之师,对于守阵,他们亦有竖盾神弩,又因有骑兵因素的存在,其机动xìng非步兵所比,故两军攻防能力突出,安全方面,臣认为无妨。倒是加快进程问题,臣倒以为,皇上出征之时所定的兵围沈阳,困点打援之策,与今之情形,倒有着万分的相似。只不过分成了两个点位,一是皇上所率本部,二是秦卢部,一西一东而已。”孙承宗坐在旁边宽着朱由校的心。
“嗯,孙老师之言有一番道理,只是朕倒以为,这种相似,倒是有点似是而非,朕的围点打援,是让敌人来攻其必救,看看现在,敌人主要是扰,虽然每次都能杀些人,但只是寥寥无几。倒是秦、卢二爱卿那边,卡住了建奴东逃的必经之路,可以做到此点。”朱由校暗暗的打个哈欠,这一夜折腾的真是不善。
“启奏皇上,如今天气转暖,河面上的冰已经开始有融化的迹象。一个月之内河水通航没有问题,且港口也会很快的修复,故臣请皇上做出战略调整,将何可纲、刘兴祚、毛文龙等部从大清河以东,这条生命线上调将出来参战。”袁可立这个时候说道。此时已经出了正月。是二月二的龙抬头,冰冰上渡河只能有几天的时间了。这个气候变化发展当然是对明军有利。这个时候,把大清河那边的兵力再扔在那边当护道员,明显不合适了。
“袁爱卿所言极是,chūn天来了。是让他们动一动的时候了,扔在那边的确有些浪费了。拿下了港口、盖州直到辽阳、沈阳、这三岔河一线,就算将建奴一切为二,辽西与辽东,兵破沈阳,打烂其伪朝廷之后。守住这几条线,开始收复辽西地区。”
所谓的辽西其实也就是广宁、西平堡,而山海关以东的宁远、锦州一线,是朱由校纵容着祖大寿等人投降之后被建奴占领的。这种收复,对于掌控了盖州到沈阳一线的朱由校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因为这一线的建奴,要面临西面的山海关、东面的盖沈一线、南面的海上来攻,这三面攻击的威胁。
朱由校的战略就是从三岔河入手,黄捣黄龙,将其伪朝廷消灭。现在目的就要完成,当然是要实施第二步计划了。
建奴一方现在终于意识到了最为严重的威胁,明皇本部缓慢的向着沈阳行进。这一股势力虽慢,但战斗力无疑却是最大的,其北进沈阳的局面只能扰而不能阻。白杆兵、天雄军的威胁却是最大,他们卡住了,东逃的必经之路。这是他们必须要打通的道路,否则大金朝在明皇北上沈阳,挥师东进之时,将会彻底的被灭。这是大多数建奴不愿意看到的。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建奴从那白山黑水之间。由着老奴带了出来,这几年可算是享尽了人间富贵,过着骄奢yín逸的生活,吃着的是汉人做的jīng致吃食,穿的是绫罗绸缎。怀抱着丑妻娇妾,(丑妻当然是建奴女人,)手掌着杀人之权,这样的rì子是何等的逍遥自在,比神仙还神仙。再回首看看以前的生活,穿着兽皮,含毛茹血,那是人过的rì子吗?
想守住自己的rì子,那就得先保住大金朝不倒,这是普通的共识,所以在战场上,建奴们也相当的卖力。
但战争不是站在街头卖艺,多玩几次胸口碎大石就可以了,战争讲究的是战斗力,是战术。所以这种卖力气只能被无视了,再强大的野兽,在做好了准备的猎人面前,只能被迫的就擒或者被杀。
如今的白杆兵、天雄军,就是建奴的猎人,虽然野兽挺多,不断的攻击着猎人,但没有一次能够成功。即便是有几次,真正的攻破了防线,与猎人展开了近身肉搏,建奴发现,事情远远的不是他们所想。白杆兵的战斗力不减当年,凭着他们手中的白杆,杀的近身的建奴鬼哭狼嚎,一寸长一寸强,那长矛一样的白杆,杀人的速度也是挺快的。
而天雄军这边,那文弱的大官,挥舞着那比关二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还重将近一倍的大刀,什么兵器碰一下就飞,一刀下去,人就被劈成两半,一个文官立刻变成了一个杀神。带领着大名府三千余武林高手,真杀的建奴哭爹叫娘,恨恨的逃跑。
建奴们终于认识到,他们的强项还不是肉搏,应该还是在骑shè上,这两只军队太难啃了。
何可纲总领着后方的,接到了皇上的命令之后,速度的动了起来,伴仙山滩涂已经失去了意义,全军开始走郑屯岩向着大清河集中。
被罚当苦役一年的东江军,拉着各种物质,加速的行进着,皮岛没了,他们因愤屠杀了自己看守的建奴俘虏,因此被罚了一年的苦役,这也算是监守自盗的翻版了。虽然许多的人不服,但这种不服也慢慢的被压了下去,那些俘虏不再是建奴了,那是明军的战利品,凭什么就让你东江军给杀了?没有理顺这种关系,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擅自毁坏‘公共财物’,这种受罚已经是轻的了。
毛文龙与儿子见面了,手下逃出来的兵将们一致要求毛文龙给兄弟们报仇。但毛文龙知道,凭着他们,别说是现在已经伤筋动骨,只剩下这么点的人马,就算是在全盛时期,也不可能了。想报仇,就只能靠着皇上。
〖
第705章断手之策
沈阳,这个时候没有改成所谓的‘盛京’,依然按着大明沈阳中卫的简称。朱由校在三天之后,终于步履蹒跚的走到了沈阳城,这个时候的攻城与不攻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沈阳城已经空了。
之所以说基本上空了,因为大街上已经没有人了,建奴肯定是有多远跑多远,这一点没有什么疑义,留下来,让明军抓住了,没留给什么好果子,不是宫刑苦役终身,就是来一个屠城,所以建奴一个不留那是正常,反正守不守城,都只有一个结果。
而辽东汉人呢?那些被抓来了当奴才包衣用的,以及一些辽东汉民里的平民,他们都去哪里了?
又见空城,朱由校再一次的没有进去,只是让一千亲兵进去搜查,这一查的结果,立刻让朱由校是火冒三丈。空空的沈阳城里,每家每户都留下了辽东汉民,无论他们以前是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