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仿佛他眼中看到的,不是一个敌将,而是一座金山!

封侯、万金,加起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样的价值?天知道!对普通士兵,或者低级将校来说,这封赏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只能当做传说中的金山来对待。

早先听到悬赏的时候,西凉兵只是当做八卦来说的。那王鹏举是一军主将,哪有那么容易让一个小兵给碰上?就算真的狭路相逢,一个小兵又如何奈何得了那种勇冠三军的猛将?

但是,现在,天大的机缘就这么从天而降了,泰山王鹏举,就这么活生生的在自己眼前乱跑。王羽每一声大喝,都让西凉士卒们浑身巨震,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面前的敌将很强?

不要紧,身边的同伴很多,多的数不清,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敌将给淹死,还担心拿不下对方?

仔细看看吧,那马上的不过是个毛孩子而已!青涩未脱,只是个子生得高大点,天知道这么个小孩儿有啥可怕的。

要担心的是其他事,这么多人一起冲上去,砍死或者抓住了,到底算谁的?按人头均分吗?不,谁抢到先手,就是谁的!就算要分,也是抢在头里的功劳大!

就在西凉兵卒已经压抑不住的时候,胡轸的进军命令,如及时雨般赶到了!

“喝!”那个被王羽用枪指着的士兵,猛然一声大吼,就那么赤手空拳的扑了上来。

阵列相对时,前排安排的都是弓箭手,临敌之前,先放几轮箭,才会撤下去,由后面的近战兵种接战。王羽挑杀华雄之后,孤身冲了上来,胡轸还来得及变阵,所以,与王羽正面相对的都是弓箭手。

此人的动作不可谓不迅猛,但终究还是不如马快,乌骓迈着优雅的步伐,轻盈的闪避开了他的扑击,只留给他一脸尘土。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有了榜样,就会有后来者,王羽若是杀了第一个出击的兵,还可能有点震慑作用,可他就那么闪开了,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逃避!

西凉兵的热情彻底被点燃了,他们的眼睛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只有那个仓皇逃窜的骑士的背影!

“他跑了!”

“追!”

“不要放走了王鹏举!”

“不要放箭,抓活的!”有人自觉聪明,举起了弓箭,结果马上就被更聪明的人阻止了。

活的是列侯,死的是关内侯!悬赏的本意,是展示董丞相的怨念有多深,但对领赏者来说,却是成仙和半仙的区别。都是侯爵,可关内侯能和列侯比吗?前者更像是个荣誉称号,后者才是真正的侯,可以被称为诸侯的那种!

或是被拦下,或是被推开,张弓的不少,可最后离弦射向王羽的,却只有零星几支,准头不足,劲道也差,被王羽头也不回的就避过去了。

前排的冲上去了,后排的也不甘落后,西凉军阵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滚动起来,震惊了各路诸侯,鼓舞了友军,振奋了西凉诸将,似乎还吓坏了王羽……

危急关头,乌骓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象是一道闪电似的,呼啸而过。马速很快,但危机却离王羽越来越近。

因为他跑错方向了,他没有向远离西凉军的东面逃跑,而是仍然在西凉军阵前跑动。唯一与前不同的,就是他跑的是条斜线,仗着马快,暂时和西凉军阵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但这种情况无法持久,因为他始终没有远离,极大的刺激了西凉士兵,后排的骑兵顾不得前面有人挡路,开始驱马突进了。

有人高喊着让同袍让路,但这些人的努力当然是徒劳的,金山在前,谁肯相让?

西凉军的风气,本就是强者居上,尤其是骑兵当中,胡人的比例相当之高。

大功在前,阵后战鼓雷动,骑兵们早已热血沸腾,关键时刻被人挡住了去路,如何忍得?有那性子的,直接发起狠来,跃马前冲,硬是在同袍的队列中,撞开了一条路来!

有人带头,就有人效法,于是,一阵混乱之后,追兵以最野蛮的方式,完成了队列的转换!追击在前列的,就从步兵变成了骑兵,迅速向王羽逼近过来。

乌骓虽然神骏,但跑斜线又如何快得过跑直线的?

尽管乌骓已经全力奔驰了,但追兵依然越追越近。而且,追兵不是从后面来的,而是呈半包围状,从前、后、一侧,三个方向围了上来!

除非王羽立刻拨转马头,否则,他只有自投罗网一条路可走!

危机临头,王羽脸上丝毫不见惧色,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胜机已现,这一仗,已经赢了!

“原来……”

“妙……绝妙!”公孙瓒得出了跟王羽相同的结论。

“糟……糟了!”胡轸也与公孙瓒有了相似的默契。

稍懂兵法的人就知道,阵列而战,是发挥军队战力的基础。再怎么精锐的军队,如果被打乱了阵型,就只能变成各自为战的乌合之众,有战力也发挥不出来。

在王羽的引导下,西凉军阵已呈乱相!

本来牛辅排出的是个标准的雁行阵,可现在,以王羽为中心,整个阵势正在朝偃月阵的方向演变,大有转变成圆阵的趋势。

如果变阵是在胡轸的指挥下实现,那么,胡轸的统军才能,就足以与韩信、孙武这样的大能比肩了。整个阵势转换,如行云流水一般,哪怕部分地区发生了自相践踏的事件,都没造成任何妨碍。

可是,胡轸心知,这些荣誉与自己无关,非说是谁主导的话,也只能说是那个正处于万军中央的少年,是他主导了一切!

“督帅!”西凉诸将也意识到不对劲了,军队的士气确实很高,但针对的目标却大有偏差,他们的注意力牢牢的锁定在了王羽身上,忽略了对峙中的敌人!

战鼓声停,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还在持续,西凉军的狂热之意越发高涨了,前方那个目标即将陷入包围,大功就在眼前了。

“没办法了,击鼓,发动全军突击,尽快擒杀了王羽,然后再返身迎敌!”胡轸咬着牙说道:“对面只有公孙瓒的三千轻骑,和陶谦的两千丹阳兵可堪一战,河内郡兵不足为虑,顶多,就是多折损点……”

说到这里,一丝鲜血已经从他嘴角流了出来,触目惊心!

他恨啊!

对方不过五千可战之兵,原本应该是一场大胜的,可那个王羽居然这么疯狂,宁可自己孤身陷阵,也不肯回头奔逃。

本来,如果王羽掉头逃跑,士气正旺的西凉军可以如山洪般淹没敌军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期待前锋得力点,快点杀掉王羽。后队坚强点,顶住公孙瓒和陶谦的锐气了。应该不要紧,只是三千轻骑和两千步卒而已……

就在这时,胡轸看到对面的敌军动了!

“弟兄们,鹏举将军以身诱敌,为我们赢得了战机,人以义待我,我必全心代之……”

不需要有任何提示,在意识到王羽意图的一瞬间,公孙瓒已经高举起了长槊,放声大吼:“义之所至……”

“生死相随!”三千将士齐声相和,冲天的战意冲破了天上的乌云,绚烂的阳光重回大地,照耀在三千白马义从的身上,发出了一片耀眼的银光!

“苍天可鉴……”公孙瓒扬槊前指。

“白马为证!”像是东风吹起,卷起柳絮万千;又如银瓶乍破,水浆迸射一般,三千白马,一往无前,水银泻地般汹涌而前……

冲阵!

冲阵!

白马义从发动的一刹那,同样是王羽即将陷入包围前的一刻。他不是没机会提前突围,但他在西凉军阵前搅动的时间越长,西凉军的阵势就越混乱,胜利的几率就越大。

不过,他能起到的作用,也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他要为生存而搏杀,在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然而,勇者无惧,王羽并不担心自身的安危,他纵声长啸,纵横往来,西走东顾。

来吧!就让我看看,在前世的历史上,煊赫一时,又迅速陨落,引起无数三国迷追思的无双强兵白马义从的风采吧!

当然,自己的任务仍然没有圆满达成,要尽全功,尚须奋战!

第四十八章陷阵亦无悔

骑兵的行动轻捷灵活,聚散自如,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而又被称为离合之兵。

从战国时代,在中原得到利用开始,骑兵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机动力上,而非陷阵破敌的冲击力。到了汉朝,由于对匈奴战争中,骑兵的大规模应用,骑兵的作用逐渐开始延伸开来。

到了汉末,专用来冲阵的重装骑兵已经出现。不过,大体上来说,骑兵的主要作用,还是机动作战,进行攻坚的,依然以步兵为主。

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典型的轻骑兵。

骑手身上只有一件皮甲,马身上则只有鞍辔,正面冲突,在开始或可占得上风,一旦失去速度,陷入缠战,那就比步兵还不如。

这也是胡轸的信心来源所在。

白马义从的冲阵也很凶猛,但却无法打乱指挥系统那东西现在根本不存在,胡轸的命令,只能下达给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卫。

而西凉军的阵势虽然乱了,但士气却极高,而且失去指挥之后,已经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白马义从冲进去了,有一定几率击溃西凉军,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就此陷入乱战。

趁着这个机会,胡轸就可以收拢一部分乱兵,只要聚集起两三千人,应该就能扛得住陶谦和河内军的夹击了。

想取胜可能很难,伤亡肯定也很大,但只要杀了王羽,击退公孙瓒、陶谦,胡轸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种情势下,他还能期望些什么呢?

不过,虽然有了计划,但胡轸心中仍有隐忧。

白马义从闹出的动静不小,但除了正面面对他们的士卒发现危机,开始恢复理智之外,剩下的人依然如故。

西凉军阵依然持续的向右翼偏移着,尽管前锋已经达成了合围,但却没能在第一时间消灭目标。

目标还在,西凉军的注意力就不会转移,而是持续的往王羽所在的方向涌过去。换句话说,只要王羽还在,胡轸就无法掌控军队,哪怕白马义从的冲阵无法奏效,联军的后续部队,也会给西凉军带来巨大的威胁。

“杀了他,快点杀了他!让人去传令!让弓箭手放箭!死了也可以封列侯!”这是开战以后,胡轸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决策。

然而,这道命令下达的太晚了,成建制的弓箭手,早就在最初的混乱中,损失殆尽了。人可能没死,但弓箭多半都被扔掉了那玩意又重又碍事,对追击目标一点好处都没有,背在身上干嘛?

对王羽来说,乱战之中,多几支冷箭不多,少几支冷箭不少。本来他就已经在矛林枪丛之中了,冷箭什么的,会比近在咫尺的刀枪威胁更大吗?

在围攻中保全性命,最重要的是速度。

骑战,必须不断的移动,不能真的被包围住,一旦真的被围定,没有闪转腾挪的余地,就算是再强的人,也无法应付从四面八方斩刺过来的刀枪,至少王羽是做不到的。

他之所以敢冒险陷阵,最大的依仗是乌骓。

这匹让胡酋爱若珍宝的良驹,一点都没辜负胡酋曾经的期望,不但速度绝佳,而且耐力十足。从突袭华雄开始,一直跑了这么长时间,依旧精神奕奕,半点不见疲态。

有了乌骓的速度,王羽在骑战中占尽了上风,后面和两侧赶上来的对手攻击不到他,正面冲上来的对手又挡不住他,虽然看似身陷重围,但却一直没出现大的危机。

这也和围上来的都是骑兵,而且乱哄哄的不成建制有关。

若是成列的步兵,就算攻击不到王羽,也能攻击战马,王羽一人一枪,肯定照顾不周全的。

现在相对轻松些,只要他保证不被人挡住,就能支持下去。

当然,想在一群已经红了眼的悍卒中杀出一条血路,同样需要相当的勇武。

武艺是必须的,这里可是真刀真枪的战场,强者生,弱者死!不过,想要快速解决对手,光是武艺高可不行,很多时候,只能以伤换伤,以伤换命!

到现在,王羽的枪下已经多了三十几条冤魂,同时,他的身上也多了大小十余道伤口。

即便是被功劳冲昏了头,失去理智的西凉兵,也被王羽的凶悍所震慑,有了一个短暂的停滞。

“不用怕,他就一个人,已经受了这么多伤,又不是铁打的金刚?怕什么!督帅有令,生死不论,皆封列侯!上,杀了他!”

为胡轸的传令的校尉已经赶到了战团附近,见前锋畏缩不前,后续涌过来的兵马却势头不减,他不由大急,拼命给众兵鼓舞着士气。

这番鼓舞的效果很好,骑兵们的畏怯之心刚冒了个头,就被压下去了,眼中再次泛起了血色,斗志再燃。

不过,这举动,却给他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只见王羽拨转马头,径直朝他冲了过来!

这校尉也是沙场老卒,不过他可没有王羽那种无视生死的勇气。王羽挑了华雄,在乱军之中杀人如麻,这种对手,哪是他应付得了的?

“他朝这边来了,围住他,杀了他!”

用不着他喝令,这个方向上的骑兵便已经迎上去了。

西凉军中,悍卒多得是,在这场围杀中,最令他们郁闷的,不是王羽有多强,而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找不到目标,一直在外围打转。

没人指挥调度,王羽的速度又快,且一直在改变方向,乱军之中,想见他一面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见到了的危险也不是一般的大!

第一个冲上去的骑兵,刀还没举起来,就扔掉了,双手死死的捂住了喉头,鲜血从指缝间,嗤嗤的喷射出来。

喉头比较软,刺进去可以立刻让对手失去战斗力,还方便拔出来,所以,这里是王羽的首选。

然而,不是每个对手,都象第一个对手那样,挥舞着战刀,将空门露出来的。

第二个对手就很谨慎。冲刺的过程中,他的长矛一直平端着,哪怕距离相当接近了,也不肯轻易刺出,微微佝偻着身体,仿佛一条盘起身体的毒蛇。

对于这种对手,王羽的办法是以力破之!

他单手握着枪柄,直接将长枪抡了起来,仿佛一条长鞭,带着凌厉的破风声,直接砸了过去。

那个西凉兵措不及防,勉强横矛挡了一下,结果发现矛杆上传来了一股沛然之力,全然无法抵挡,连马鞍都坐不稳了,直接连人带矛被砸落马下!

王羽看都不看正在尘埃中打滚的对手,继续挥枪为鞭,左右开弓,将调整过速度,并肩冲上来的两个骑兵砸翻,正面对上了那个传令的校尉。

以寡敌众,混战是他最大的保障,这个校尉的存在,有可能让西凉军恢复一部分秩序,对自己形成致命威胁,所以,此人非杀不可!

“杀!”那个校尉初时胆怯,但意识到无路可退之后,当即便恢复了勇气,催动战马,直接迎了上来。

上过战场,经历过厮杀的老卒,就是不一样啊!若非牛辅太废物,河内军对上这样的对手,根本一点胜算都没有。

不过,现在,你们的对手是个更强的,所以,你们只有大败亏输的命!

收势,握柄,攒刺,呼啸声再起!

骑战之中,王羽无法如步战中那样,调动全身之力,但却可以借助战马的力量!人力再强,也比不过奔马之力,王羽的枪势在骑战中快了何止一倍?

如同前面很多次一样,二马交错间,长锋再次破开了甲叶的阻挡,饱饮鲜血!然而,不一样的是,对手的双手没有徒劳的捂住伤口,而是紧紧的攥住了王羽手中的长枪!

“嘿嘿,杀了老子,你也别想活……”那校尉挣扎着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好一个悍卒!王羽心中一声暗赞,但手上却不敢怠慢,速度就是生命,周围的敌骑看到自己武器受阻,正在加快速度冲上来,停滞的下场,只有死!

“喝啊!”王羽奋起神威,断喝声中,直接将那个校尉挑在空中,那个校尉临时反扑,力气用的极大,饶是已经被挑起,双手犹自紧紧握着枪杆,口中大呼酣战:“杀,杀了他!”

“杀!”西凉军大受鼓舞,拼命杀来。

“咴!”乌骓感受到王羽心意,在奔驰中长嘶一声,人立而起,让人匪夷所思的转了个方向,马蹄重重落下。顺着这个势头,王羽鼓荡气力,将长枪用力一抡!

巨大的惯性,远非濒死的敌手可以抗衡的,他再握不住枪杆,被顺势甩出,像个大沙包似的,迎头砸在两个骑兵身上。

砸翻骑手的同时,惊了战马,形成了一阵混乱,王羽随后突进,长锋连闪,接连刺杀数人,硬是杀开了一条血路。

“追!”西凉军的凶性彻底被激发出来了。

“糟了,是东面,他要跑了!”

“别放过他,杀了咱们这么多人,休想逃走!”

王羽确实要撤退了。

他的气力消耗很大,尤其最后那一下,看似威风,对体力的负担却极大。而西凉军却比开始时更加悍勇,再打下去,就真的变成死战了。这不是一场需要死战的战争,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就要看友军们的发挥了。

万军之中逞孤胆,这活儿可真不轻巧啊!以小见大,今天自己遭遇的阵仗,远及不上传说中的长坂坡,可想而知,那位长坂英雄又是何等的英雄人物!

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溃围而出时,王羽心中千念百转,最后只有一个结论:此战过后,寻访赵云的工作也得加速了。

第四十九章破军有白马

想着攻略赵云的同时,王羽也没忽略对战局的关注。

这场战事的中前段,都以他为主,但一人之力终有限度,他可以左右,甚至主导战局,可最终奠定胜局的,还得靠军队的交锋。

依照王羽的预先判断,此时的最佳策略,应该是突破薄弱环节,直取中军,对胡轸来个擒贼先擒王。

他一直横切,就是为了营造出这种局势,乱西凉军阵势的同时,让其重心也发生偏移,将中军毫无遮掩的露出来。

这个判断,王羽与贾诩商议过,不过他没要求贾诩做出提示。

公孙瓒是个心高气傲的脾气,任何试图左右他决断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双方的良好关系,王羽费了好大力气在经营起这样的关系,他可不想因小失大。

反正白马将军也是个身经百战的名将,不会看不出来这么简单的破绽,这一点,从他发现、并把握战机的敏锐中,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道理是这样,可当王羽溃围而出的时候,发现战局跟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公孙瓒并没有采取斩首战术,而是发动了全面进攻!

三千义从结成横队,平铺在战场上,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却单薄得很。与西凉军万人大阵相比,就像是一匹缟帛,轻轻的一戳就能戳穿。

公孙瓒当真无谋?王羽微微一怔。

不过,眼下身处战场,并没有让他思考的余暇,连番搏杀冲刺,消耗的不仅是王羽的力量,乌骓的速度也在下降之中。

与王羽相反,追杀在后的西凉军的马速正在提升中,他们用马鞭、马刺,甚至手中的兵器抽打着战马,试图压榨出它们所有的潜力来。

只要能追上王羽,哪怕战马立刻倒毙,他们也在所不惜!

重赏,加上血仇,已经使这帮悍卒彻底的陷入了疯狂。

王羽一时间有些犹豫,要不要改变方向?如果引着这帮疯狂的家伙与友军汇合,友军那单薄的阵型,很可能瞬间就被突破了,那样一来,战局……

“公孙伯珪无谋,生生的葬送了胜局,好,好,天不亡我啊!”

从意识到王羽的图谋开始,胡轸的心就一直悬在嗓子眼,尤其当他发现,对王羽的剿杀迟迟没有结果,阵型持续的偏移混乱时,他的眼睛都要冒出火了。

胡轸也是宿将,他知道自己的破绽在那里,如果公孙瓒真的采取斩首战术,他也只能在死战,和退进虎牢关,将大军抛弃在外中做选择了。

无论怎么选,结果都是相当可怕的。

现在,公孙瓒放弃了最佳战术,试图全面开花,那战局必将演变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混战!士气高亢,却失去指挥的军队,是一把双刃剑,很难说最终倒霉的是谁。

说不定……可以反败为胜呢!

胡轸的身体剧烈的颤抖着,良久,他用力一挥手,喝道:“击鼓!击鼓!王羽就在前面,全军突击,擒杀王羽!”

……

“要糟!”

“孟德何出此言?”

“本初兄请看……”

远处观战的诸侯本是要撤退的,但还没等他们退远,战场上就已经风云突变,王羽以一人之力搅动了战局,看得众人目瞪口呆,哪里还顾得上退走?

在场的诸侯虽多,不过,包括盟主袁绍在内,大多数人压根就没上过阵,高谈阔论没问题,可真正到了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些名士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当然,也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比如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上党太守张杨,以及没有官职在身,却一直很积极的曹操。

这几个人都是久历战阵的,其中以曹操的身份最低,打过的仗又多,所以,在众皆茫然的时候,曹操便担任起了解说的职责。

“……那王鹏举的谋略看似神奇,实际上却不出古兵法范畴,简而言之,就是上驷对下驷,效田忌赛马之故例!”

“诸君刚刚都看到了,王羽在西凉阵前招摇,看似故技重施,意图再现孟津奇迹,实际上,他只是在吸引西凉军的注意力而已。胡轸没察觉到王羽的谋算,贸然下达了前进的命令,结果全军被王羽引走,顺带还破坏了西凉军的建制,使得中军后阵,皆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