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陵的情况更糟,笮融之前的赵昱与广陵的各路豪强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在徐州的屡次危机之中。这个最富庶的郡国不但没提供足够的兵源,拿出来的钱粮都是寥寥。像是打发叫花子一样。

广陵,实际上就是国中之国,陈珪的影响力,比陶谦这个州牧要大得多。

孙策赶走了笮融,又在袁术杀至广陵之前大肆掠夺了一通,跑去了江东。广陵地方上虽然损失惨重,但对陶谦来说,却成了一个重新取得控制权的好机会。

这场变乱以这种方式结束。实际上是皆大欢喜,损失最大的只有笮融和以陈家为首的地方实力派罢了,其他各方都在其中有所增益。

对王羽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人才。

如今,鲁子敬这个名字在诸侯之间已经颇有影响了,群雄惊叹这个年轻人老辣的外交手腕之余,对王羽识人眼光的评价也更高了。

骠骑名录的名声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响亮。明面上,还没人做些什么,但暗地里,各路诸侯不知派出了多少暗探,到处搜索青州的密谍,试图中对方那里获取名录的只鳞片爪。以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获取先机。

受此影响,向诸侯们毛遂自荐的年轻人也突然多了起来,每个人都自称曾有青州使者与其接触,或是有神秘人私下里寻访过自己,自己乃是骠骑名录上有名之人。特此自荐。搞得诸侯们不胜其扰,烦不胜烦。

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偶尔也会有几个真的出现。在汝南,一个叫陈到的年轻人就因此得到了刘备的赏识,方入军中,就成为了刘备重组的近卫军白眊精兵的主帅。

对王羽来说,这算是个遗憾,但有失亦有得,魏延也是通过类似的途径听说了骠骑名录,再等他见到在南阳寻访自己的青州密谍后,当下再无疑虑,直接单身北上投军,成了王羽收罗到的又一位重量级名将。

河北自会盟后一直就很消停。王羽挥师西进的时候,幽州一度有过不稳的迹象,可当王羽在魏郡按兵不动的消息传出后,幽州酝酿的那场冲突,顿时就消于无形了。

而河东战事,在安邑大捷之后,李傕、郭汜便发觉了徐庶的意图。

可尽管二人努力追击,但毕竟对徐庶的计谋太过忌惮,再加上断后的马忠、潘璋那对搭档确实太过妖孽,在损兵折将之后,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水军身上,希望通过断掉白波后路的方式,瓦解对方的军心、士气,击溃对方。

他们的计划一度接近了成功,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史慈突然杀过来了。

青州的水军本来就是身经百战的水匪、海盗改编而成,在水上作战的经验比西凉军以渔夫、水手临时拼凑出来的水军不知强了多少。再加上在水战中仍然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太史慈,周仓两员猛将无法可挡,虽然有顺流作战的优势,但西凉水军依然大败亏输。

出战的五百条战船被击沉百余艘,俘虏三百多,只有几十艘仓惶逃回了陕津。这场被称为东垣水战的大战过后,西凉军就此失去了对黄河水道的控制。

李、郭二将无法可想,最后也只能放弃了对白波的追击。

对他们来说,能留下三十万白波固然不错,但只要消除了两路白波的威胁,取得河东的肥沃土地,基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青州军既然有办法通过河内、洛阳的阻挡,他们也只能暂且收手,避免与青州军起太大规模的冲突。

郭太虽然侥幸在安邑大战中逃得性命,可也就仅此而已。几乎是孤身逃回白波谷的他,想要恢复从前的声势,那是怎么也不可能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要面对的很可能是西凉军与匈奴人的南北夹击,追击什么的,只怕完全不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

西凉军缩了,郭太萎了,白波走了,河东自然恢复了平静。

而在南阳,虽然奋战不休,但毕竟势力悬殊,三月没过完,张绣就被赶出了宛城。因为在武关的牛辅、胡轸见死不救,愤懑之下,张绣带着数百残兵投了刘表,如今正驻扎在新野,作为荆州抵御曹操侵攻的第一道防线。

而曹操无惊无险的拿下宛城后,也暂时停下了进军的脚步。没有进一步刺激西凉军或者荆州军,三方势力在南阳达成了短暂的平衡。

青州方面。张颌已经结束了琅琊国的战事,在陶谦的斡旋之下,臧霸付出了巨量的赔偿之后,保有了面积不到原来五分之一的琅琊国。实际上,新的琅琊国,只是开阳周边的一小块区域罢了。

王羽同意放他一马,除了想通过战争赔偿,从他身上多榨点油水之外。主要还是出于在青徐之间保留一个缓冲,免得对徐州的地方势力刺激太过,再生事端。

时过境迁,原本的四家同盟,现在已经名存实亡。袁术对徐州的野心,只是暂时被压制,而非消失。如果在这种时候。对徐州采取行动,很容易逼得地方豪强和袁术联手,在江淮之间再次兴起连场大战。

徐晃在济北的战事也已顺利结束,除了在谷城、东阿一带,还有两大股黄巾盘踞之外,其余地带都已肃清。徐晃的部队虽然以‘山’为名。但行动起来却更像是雷鸣电闪,快的让对手来不及反应。

之所以没有清楚最后那两股黄巾,主要也是不想把对方逼到东平国,投靠曹操去。现在,徐和正负责与其接洽谈判。按照目前的态势,最后的这数千人。终究要成为山军的一份子了。

至此,除了孙策在江东还在于刘繇缠战不休,汉中一带还有零星的战事之外,整个华夏大地的烽烟都暂时消散了,难得的恢复了平静。

天下的焦点,再次集中到了洛阳。

苍鹰矫健的身影划过天际,高远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地。王羽放下手中的书信,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脖颈,举目望向了天地之间那连绵的群山大河,无垠旷野,心情顿时从天下大势的波云诡谲之中放松了下来。

“夫君看完了?”

一双软绵绵的小手搭上了肩膀,用力的揉搓着,一股暖洋洋,难以形容的舒适感觉,从肩上和心里同时传出。王羽偏偏头,看向了在后世被誉为华夏四大美女的娇妻,看着女孩情意绵绵的眼神,如花般的笑靥,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了,分不清身处何方,是在梦中,亦或现实。

他看出了那双美眸中的期待,微笑着给出了令女孩欣喜的答案:“嗯,最近各地消停下来了,咱们可以继续再待一段时日。”

“那最好了。”貂婵欢喜道:“高唐的风景也不错,可就是事情太多了,元皓先生、子尼先生,还有子仲先生他们,明明都是才高八斗的名士,偏偏什么事都不肯自己拿主意,都要跑来问夫君,一天忙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这还是只有我和姐姐,若是以后再多几个姐妹,唉,怕是要见夫君一面都难了。”

“怎么会呢?一天见不到你们,为夫这心里啊,就痒痒的,真要是很久很久见不到,我这心只怕都要碎了。”王羽心中暗叫糟糕。

他向吕布求亲之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家中的二位娇妻倒是没哭没闹,很有妇德,但私下里却各自以独特的手段,告诉他:自己在吃醋。

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王羽沙场争雄,应付诸侯之间的明枪暗箭,都是游刃有余,可面对二位娇妻偶尔使出的小性子,就只有心怀惭愧,加倍爱怜的份儿了。

蔡琰还好,这才女的性格本就温婉可人,就算偶尔有点小脾气,也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一发即收,丝毫不让王羽感到尴尬和为难。当然,貂婵的痴缠也是很可爱的,可谁让王羽还没完全适应这个时代,总是自己心里有愧呢?

更重要的是,貂婵的小性子不仅仅是针对这一件事的。

她皱皱可爱的琼鼻,很不满的提出了控诉:“花言巧语的只是骗人,实际却是偏心。”说着,她向蔡琰看了一眼,目光落在对方的小腹上。蔡琰则回以一个温婉的微笑,比起从前的恬淡自若,此刻却又多了几分圣洁的味道。

很显然,那是母性的光辉。

“这事可不能怨我,要看运气的。”王羽很无辜的眨眨眼。

本来就是么,这次大游行,最后变成了蜜月旅行。没了田丰、国渊那些不懂风情的缠人家伙,时间顿时就宽裕了,夜夜笙歌之下,有战果倒也不奇怪。可问题是,自己明明很公平的,每次都是雨露均沾,这个谁中标,谁不中,怎么能怪得着自己呢?

他摊着手说道:“再说,为夫我不是提了一个好建议吗?让你们一起来,偏心不偏心的还不一见便知?可你们偏偏又不愿意。”

“你想得美。”俏脸上飞过一缕惊心动魄的红霞,貂婵娇嗔着,芊芊玉手上加了一把力:“等你完成姐姐的要求再说吧。”

“那还不好办?子仲来信说,模具已经雕出来了,就差实验。看着吧,用不了一两个月,就大功告成了,到时候,你们可得遵守诺……”正说到兴起,王羽却瞥见蔡琰嘴角微动,露出了一丝羞涩中带点戏谑的笑容,这才醒悟,就算想成就好事,也得等到一年之后了。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惹得二女都是娇笑不已,为着万里无云的天光,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王羽看得食指大动,正打算抓住貂婵这个小妖精,好好的行一顿家法时,却听得一阵脚步声响,转头看时,却是孔融来了。

第五二七章再生变数

“携美同游,把酒临风,倾城美酒带笑看,万里乾坤执掌中,主公好兴致,正是我辈中人啊。”无视王羽眼中浓浓的怨气,祢衡高声赞叹着,尽显狂士本色。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挤兑我呢?这话听着的味道咋就那么怪呢?而且,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怎么就不知道长点眼色呢?万里乾坤执掌中?小爷的手,连自家后院的山峰还没来得及攀上去呢!

上次是文和,这次是祢衡,下次又会是谁?

心中腹诽着,王羽拿祢衡也没什么辙。

魏晋南北朝的名士,基本上都是这调调,祢衡算是开创者一流了。在对方眼中,什么幕天席地啦,双飞三飞各种飞啦,那都不在话下,看着自己大白天不干正事,和媳妇们腻着,他自然要大生知己之感。

以王羽所知,祢衡说这话,真就是在夸自己呢。只是祢某人那张嘴实在是……咳咳,夸人听起来也像骂人似的。

“正平,你怎么来了?”

“此间这等盛事,衡怎能不来?”祢衡理直气壮的答道:“光凭大兄一个,应付不了的,必得衡助上一臂之力才好。”

王羽看看孔融,后者回以无奈的笑容,显然拿这个不请自来的家伙没什么办法。

其实孔融心里很清楚,祢衡在高唐待的不快活。虽然王羽麾下网罗了很多奇人异士,但祢衡这张嘴的杀伤力实在太大。除了王羽和自己,还真就没几个受得了的。哪怕是祢衡刻意板着也没用。

这次出兵,旨在控制局面,而非把事情搞大,不能让祢衡出马,王羽干脆就没带他一起同行,这下可把青州第一骂手给憋坏了。后来一打听,知道洛阳有大热闹,他干脆找了艘商船。自己赶过来了。

“算了,既然来了,就一起参详参详吧,现在这个局面,说不定还真有借重正平的地方。”王羽也知道祢衡的脾气,不以为意的笑笑,示意对方一起坐下议事。

二女已经回避开了。就借着原来的布置,三人席地而坐,等贾诩赶到后,孔融开始传达最新的进展。

“现在洛阳不是普通的热闹,各方势力云集,车水马龙。熙来攘往,每天都有峨冠博带者往来于城内各家府邸之中……就融所知,目前中原有些势力的诸侯都遣了使者来。”

“最有热情的是曹操,他的儿子虽然还小,但子侄辈众多。在军中也各有任用,权职俱都不低。其中最有竞争力的。就是曹休、曹纯两兄弟,其余夏侯尚、夏侯霸等都是一时俊彦……”

“其次是刘表,刘景升苦无得力大将久矣,南阳的威胁不断,他也一直想找个得力之人藩守北方,好让他腾出手来,好好经略荆南。故而为其子琦求亲,想要两家结成秦晋之好,结成攻守同盟。”

“另外,袁术、董卓、高干、刘备都有派出使者,就连远在江东的孙策,幽州的刘虞,也遣人来探问吕布口风……”

“董卓和刘备?”王羽吃惊不小,刘表、曹操、袁术都可以理解,高干那边,想必也就是个幌子,求亲的主角想必是袁谭。袁谭此时也没到二十,如果能与吕布结好,对他平定并州想必也大有助益。

而另外几个人,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刘虞好歹还有个儿子,董卓、刘备都是连儿子都没有的人,居然也来凑这热闹?

“董卓是为侄子董璜求亲,董璜如今官至侍中,总领禁军,只是年纪稍大。而刘备……”孔融面显尴尬神色,轻咳两声,这才续道:“他是为了自己求亲……”

王羽和贾诩面面相觑,祢衡却开口赞道:“刘玄德……果然英雄本色,名士风流啊。”

王羽很是无语,刘备现在三十几岁,想娶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倒算不上伤风败俗,历史上他娶孙尚香的时候,貌似两人的年龄差距比这还大的。

问题是辈分啊!

刘备和吕布好歹年纪差不多,平辈而论,不像自己和孙策,本来就是后生晚辈。这亲事若成,刘备就生生的矮了群雄一辈!

祢衡评价刘备为英雄,王羽倒觉得,这种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作风,应该说是枭雄本色才对。

当然,诸侯们不会把这事儿当真,都知道刘备的目的和孙策等人一样,纯粹是来捣乱的,真正值得注意的,其实还是曹操和刘表,顶多再加上刘虞和袁谭。

贾诩对此有不同意见,他插嘴道:“这些还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可靠消息显示,如今在洛阳城的,还有西凉马腾与张邈的密使……”

“马腾?张邈?”王羽的神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他对前一个名字很熟悉,但穿越后,却很少听到对方的消息,距离太远,加上重重阻隔,就算以青州情报网之无孔不入,在那里也是一片空白。对西凉的了解,一部分来自于王羽前世所知,更多的则是贾诩在西凉老家的见闻。

而张邈,这个名字单独拿出来不算什么,如果将其和吕布放在一起,再加上王羽入主青州以来,对方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了。

这个突发状况,由不得王羽不重视。

“马腾的长子马超,只比主公您小一岁,武艺超群,在西凉素有锦马超之称,按说也是佳婿的选择。可问题是,从主公求亲至今,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刘备、袁术之流得到消息,还属正常,马腾远在西凉,怎么也掺进这摊浑水了?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不错。”王羽点头称是,他也有和贾诩相同的疑惑。

西凉远,不光远在距离上,还有交通方面的问题。豫州、淮南、幽州离洛阳也都挺远的,但这几个地方人烟都不少,保留有一些驿站,官道更是完好无损,只要这几个地方的诸侯有心关注,情报往来就可以做到及时。

而西凉屡经战乱,沿途很多地方都了无人烟,这种地方别说驿站,想找个有人居住的落脚点都难。因此,那里的信息传递是很落后的,想依靠商旅往来等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传递消息,等到吕家小姐生儿育女了,马腾都不见得会知道,洛阳在这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马腾的人来的这么快,只有两个解释最合理:一是马腾在情报方面做了大手笔的投入,因此信息传递的很快,他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再有就是马腾的人本来就在中原,恰逢其会的赶上了。

“张邈也有问题。”贾诩继续说着,眉头紧皱:“出兵河北之前,张邈就力邀您西进兖州,表示在您攻打东郡时,可作为内应。后来河北大战连场,他也暂且熄了这个念头,直到刘岱身死后,才又活跃起来……”

张邈人脉很广,人缘也不错,可因为酸枣的那场会盟,他先后与刘岱、曹操交恶,后来又被曹操夺了陈留的地盘,此后就一直憋着劲和刘、曹作对了。

先前他就张罗过迎王羽入兖州,等到这次王羽兴师动众的大举西进,张邈更是兴奋不已。几个月内,派了几十人次的使者来劝说,要不是怕暴露行迹,他说不定会亲身走上几趟也未可知。

之前兖州名士边让当众表达了对王羽的推崇,就是张邈在背后推动的。依照张邈的意思,只要王羽挥军入兖州,钱粮什么的就根本不用愁,他会联系兖州的各路豪强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王羽也要为此做一点点让步,譬如:保障弃暗投明的豪强的固有利益,给他们参与军政,晋升的特权什么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在青州新政内,开辟一个小特权圈子出来。

王羽自然不会答应。

他苦心造诣了这么久,哪里会为区区一个兖州改变初衷?口子一开,将来的朝堂就会和汉末的一样,青州很可能也会走上历史上曹操争权的老路。

在接纳大批的传统世家之前,曹操可以以弱胜强,打败袁绍这样的强敌。等到他接收了袁绍的遗产之后,兵锋之利顿时就大不如前了。

攻下荆州靠的不是军事手段,而是威慑加外交。等到真正一开打,顿时就在赤壁吃了个大败仗,而后在汉中被刘备打败,在合肥也奈何不了孙权,最后只能无奈接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硬生生的的将乱世延后了五十年。

何况,就算他可以设法解决豪强的问题,攻略兖州也不会一帆风顺的,对手毕竟是全盛时期的曹操。对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侵吞他的基业,而无动于衷的,一场中原大战不可避免。

这无疑悖逆了王羽定下的,幕府达成共识的休养生息之策,朝令夕改可不是王羽的作风。

贾诩叹息一声,忧心忡忡道:“如果张邈真与吕布达成了一致,今次之事,恐怕又要再生波折了。如今吕布被困洛阳,若是让他得了兖州,岂不如虎入山林?到时我军别说收编并州军了,如何应付这一路强敌就是个大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好事多磨了吧?”王羽摸摸下巴,心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很奇怪的念头。

尽管天下大势已经被搅得一团乱麻了,可很多历史上存在的变故,依然沿着固有的轨迹运行着,若是自己放手不理,情况会演变成什么样呢?如果一切该发生的都会发生,那自己的先见之明岂不是又要派上用场了?

第五二八章英才齐聚

尽管麻烦不少,可能引发出很多不可测的问题,但张邈、马腾这二位暂时也只能放着,静观待变。

以王匡和张邈的关系,青州方面就算有所猜测,也不可能对其采取什么行动。事实上,以通常的观点而论,张邈算是青州的盟友,对青州一直持有善意。

虽然由于理念问题,王羽不能接受对方的好意,但总不能就因此向对方动武,那样做,只会令得仇者快,亲者痛,天下有识者心寒罢了,最终得不偿失。

王羽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对策,一方面加快对吕布军的外交,推进联姻的进程。为此,他打算让孔融常驻在洛阳,由祢衡往来通报消息,同时,江淮既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打算将鲁肃也调过来帮忙。

说起来,招揽了鲁肃后,他还一直没见到人呢。

另一方面,王羽打算班师回高唐,开始高调筹措东渡的各种事宜。

张邈联合吕布夺东郡,在历史上就发生过。当时是曹操东征徐州,被张邈趁虚而入。而现在,打徐州的变成了袁术,但由于王羽的巨大压力,曹操不得不将主力移动到陈留、颍川,展开了对南阳的攻略,为下一步的西征或南征做准备,东郡还是空虚了。

尽管不想让吕布困守洛阳的局面得到改善,放任这头猛虎跑去东郡,但王羽却也做不出提前给曹操通风报信这么下作的事。

实际上,据王羽所知。曹操对情报系统的投入还是很大,很有成效的。在戏志才时代。曹军的谍报系统就已经很强了,在徐州,曾与徐庶率领的青州情报系统,有过好一番激斗。凭借特战队的优势,徐庶稍占上风。

郭嘉接手之后倒是没什么大动作,但贾诩却很明确的告诉王羽,曹军的情报系统大体上没动,却在做着很细微的调整。

这些调整一方面是弥补从前的遗漏。或者修补不够完善的细节,另一方面,则是很有针对性的加强了几个特殊领域的招募和训练。其针对的目标,正是隐雾军,所以这些增强的领域,都与隐雾军的特色息息相关。

别的布置还不是很清楚,但情报显示。近几个月,借着曹操张榜招贤的机会,郭嘉招募了大批游侠和各种江湖上的能人异士。不知就里的人,可能以为,郭嘉是打算效仿信陵君了,可王羽却很清楚。郭嘉这是要成批量的训练杀手。

其实,历史上的郭嘉,就有这方面的嫌疑。

在孙策遇刺杀身死前,郭嘉曾对曹操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结果这句话说完没多久,孙策就死了。

虽然出手的是所谓的许贡门客,但只有三个普通门客,就能围杀了孙策这样的猛人,听起来多少有点奇怪。如果再考虑到郭嘉的那句评价,这里面的味道,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连杀手都开始训练了,以郭嘉的智谋,又岂会放过对领地内部的监视和刺探?

张邈行事只是自觉很隐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