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无双(微言)-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默走在最前,领着一帮子两眼一抹黑的呆头鹅入宫。苏默的前世倒是往返过几次故宫,对这里……算是新科进士里最熟悉的了。

过了幽深的门洞后,直走往前又过了紫禁城的另外一道宫门,奉天门。

到了这里,便可以看到白玉栏杆,雕龙画柱,无比宽大可以容纳万人的广场了。

广场尽头,足足高达十一丈,如有万丈光辉的宫殿。这是紫禁城最雄伟壮丽的建筑——奉天殿。

长宽比例五比一的奉天殿昭示着皇权,拱托着皇权的建筑,似乎要用最震撼的方式给进入权力场的雏们引入皇权至高无上的概念。

只可惜,看多了百丈高楼的苏默连瞧着新鲜的劲儿都没有。这地方,肃穆得要死,可劲的无聊。还真没什么震撼的……

淡定的苏默感染了一众新科进士,事实上,皇帝大权旁落的传闻早就不止于高层了。没有权力的皇室可以给人尊敬和信仰,却无法让人畏惧和服从。

而此时的奉天殿前,已经林立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等各种各样象征性多过实用性的武器的御林军金甲卫士,在檐下还有装备黄钟大吕等全套乐器的宫廷乐队,这叫卤簿法驾,乃是典礼仪式不可缺少的仪仗队、警卫队、军乐队……【这一段为资料复制……勿怪】

此时,乐声想起。总是精力充沛,气场强大的大华首相陆慷从殿中走出,手中拿着一卷黄策,随后,立于殿前。面对殿下无数人头,和一颗颗肃穆的脑袋,眼中异色闪过,陆慷清了清嗓子:“诸位贡生听宣。”

一干未来的新科进士们都提足了精神,神色各异地盯着陆慷,只见他打开金册朗声读道:“……皇恩浩荡、开科取士,为国抡才,出身莫问。今启兴四年甲子科殿试结束,由陛下策试天下贡士,钦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九十三,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八十四,如下……”

全场鸦雀无声,陆慷似乎有点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此刻,就连一向给他带来无数麻烦的苏默也不由噤声。

顿了一顿,陆慷的表情有些怪异,过了稍许才打破这有些窒息的静谧:“一甲第一名……苏默!”

于此同时,两边的御林军将卒便接力般地大喊道:“一甲第一名,贡生苏默觐见……”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前,都回荡着同一句话。

齐刷刷地,所有人看向了位列进士队列最前的苏默。

苏默深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他在进入权力场,他也将主导权力场

他曾经是棋子,现在一步步变为可以操控棋局的下棋人……

恍然如梦,一时间让苏默有些呆了。见此,负责引导的官员倒是好脾性,他也见到了太多惊喜到惊呆的进士:“状元郎,随下官入殿谢恩吧。”

苏默这才回过神来,温笑着朝着引导的官员颔首行礼。随后,一举一动再标准不过地进了金銮殿。

随着司礼官抑扬顿挫的唱礼中,苏默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最后在左班正六品的地方站定。

此刻,精力充沛的陆慷继续唱道:“一甲第二名,刘文池。”

苏默望了一眼,刘文池的显然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给惊呆了。然后又由引导官唤醒,这才得以赶忙入殿。

只不过,比起苏默的沉静从容,刘文池显然有些手足无措。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经历这样的事,除了苏默这种心性阅历都是金手指开挂的,能站稳了没丢脸就很不错了。

此刻,唱名继续。

陆慷:“一甲第三名,卢象升。”

受了前两位托福,卢象升就要有准备许多。尽管身上还是激动得颤抖,表面却还是颇为镇定……

两人位列正七品级站定。

然后陆慷继续唱名:“二甲第一名,谢世晋!”

“二甲第二名,严川。”

“二甲第三名,闫默华。”

……

……

“二甲第九十三名,方儒。”

一众二甲进士跟随入殿,就算精力充沛的陆慷也有些吃不消,换三甲的时候好歹喘了口气,目送着一帮二甲士子入殿,叩谢隆恩。

“三甲第一名,何华……”

“三甲一百八十四名,庞子桓。”

……

又是一百多号人,陆慷到这已经没了好气色了,喘气不停。不过三甲同进士倒是不必入殿,叩谢隆恩便可。

唱名完毕后,乐声奏起。

百官勋贵三叩九拜,最后由启兴帝赐下‘大金榜’,交由礼部悬挂于午门外三日。乐队奏中和显平之章。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至此,这一轮的科举终于告一段落。

而苏默,则成了全天下注目的目标。无他,苏默一人,竟是得了连中三元的荣耀!

第二十三章:御街夸官

要不是因为苏默书院的身份,没有参加过童生试,府试,院试。只怕苏默还能来再来一个三元。

饶是如此,连中三元的荣耀已经可以说是读书人眼中的传奇了。

对抗陆氏后参加乡试,由天子钦定为解元。随后进入春闱,在世阀权贵的暗箱操作下成功逆转,独得会元。而今,又在殿试上成功获得状元的身份。

无论是即将获得行走天子御道的资格,还是连中三元的荣耀,苏默以此足可在天下人面前夸耀一生。

而且,更加让人震惊的或许还有苏默的年纪。

为了避免给人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苏默一直以来都试图用老成的打扮和沉稳的气质来转移众人对其年轻的注意。

而实际上,苏默现在才刚刚十九周岁零七个月。

这意味着苏默成了本朝之中,最为年轻的状元。最近的一个是国初时的费宏,这位最终登上首相之位的年轻状元在二十岁零八个月的时候刷新了之前的距离,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才被苏默超越。

一些大臣默默地看着苏默这个小年轻,看着其在金銮殿上从容自如的气度,心下不由叹服。苏默这个记录,只怕没有谁在能超越了吧。国朝毕竟不是前宋,那会儿逆天的英才一波波地出,而且前宋的科举制度显然没有现在这么严谨,成熟。

位列文班的苏默、刘文池以及卢象升三人很快就有人找了上来。

一甲不同于其他二甲三甲,这是可以朝廷当场授官的。对此,在大殿上的华言徽朝着苏默眨巴了一下眼睛,苏默受到了一个示意,心中有种微妙的预感。

预感似乎没有奏效,鸿胪寺的少卿侯原领着两个鸿胪寺丞引领着三人到了偏殿:“新科郎们,在此更衣吧。”

此刻的偏厅已经有三个用彩帛围了起来的简易更衣室,一个个面容秀丽,身段曼妙的宫女撑着彩帛。

苏默,刘文池,卢象升各自被带了进去。负责引领苏默的,显然就是鸿胪寺少卿侯原。苏默感觉到,侯原面对自己显得有些拘束和畏惧。至于原因,苏默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鸿胪寺的配置是一个鸿胪寺卿,鸿胪寺少卿,丞,主簿……

配置显然是单人的,也就是说按理应该只有一个鸿胪寺少卿。既然眼下占据此位的鸿胪寺少卿是侯原,那之前那一位穆帆去了哪里,就不言而喻了。总之不会是好事……

撇去这点遐想,苏默在一个个小美眉宫女的侍奉下被扒光了……

脱得只剩下一身裤衩,然后棉布制的单衣便成了白绸。在法律上,非官人不得衣丝绸。尽管这一条在现实里几百年都没人当回事了,但新科进士们换上白绸单衣,便意味着他们进入了官人的序列。

然后,代表新科进士的深蓝色进士袍便成了赤罗青缘的圆领朝服。

这几位,已然是大华官人了。

随后刘文池和卢象升的腰带从普通皮革变成了光素银带……头上腰间还戴了朵花。

虽然感觉簪花状元帽有些怪怪的,不过苏默还是在小美眉轻柔的双手下表示了服从。

及至看到刘文池和卢象升也是各自一朵花的苏默,苏默这才稍稍平衡了点。国朝以左为尊,榜眼别花在左,探花别花在右。

重新回来的时候,三鼎甲就在大殿里觐见皇帝,三叩九拜。

最后又朝着东西二府等高官行礼,然后才在华言徽,文国权以及徐天放送到了午门。原本这个戏码是东府三位相公要的,但苏默连中三元后,陆慷就再也没提过这一茬。最后变成了华言徽三人。

华言徽三人带着三鼎甲到午门的时候,朗济便接力棒一样地接过了三人。接下来,就是著名的御街夸官了。

朗济送三人到那十分震撼人心的承天门正门,然后,三人行走在只有天子才能走的御道上,其余进士则在左侧门出去。

三人行走在紫禁城中,自然是万千感慨凝聚一心。

苏默居中,刘文池居左,卢象升居右。

三人走在御道上,天下人目光尽皆侧目。苏默气场依旧强大,从容不迫,彷佛做什么都胸有成足一样。

和苏默不大熟的刘文池看着苏默的背影,心中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股子敬畏的念头。就是这个年轻人,数次挽救了帝国的局势,一个他想想都不愿意与之为敌的人物。好在,他们是同年。如无意外,他们的关系当是亲近而又好的。

想到这里,刘文池莫名地放松了一下。

“跟上,就要游街了。”卢象升轻声道。

刘文池这才发现自己差点就跟不上步伐了,连忙跟上,感激地看了卢象升一眼。

直到了承天门,这里已经搭起了一座席棚,里头高高挂着天子所言的进士大金榜。此刻,顺天府尹以及大兴、宛平两县县令则分别牵着一匹高头大马,两匹马具是血统优良,肤色银白没有杂毛的骏马。骏马上挂红披彩,十分漂亮。

顺天府尹吴芮看着苏默,面带温笑。苏默对这位年事已高的顺天府尹也是颇为尊敬,在帝京这处情势复杂的地方为地方官,差不多是全天下最辛苦的地方官了。但这位老人却能够在此长久为任,且手腕圆滑,处事公正地处理帝京政务。这无疑是富有极高水平和极佳心性的。而且,如无意外,现任的顺天府少尹周辽将会在不久后接替这位年老体衰的前辈。而周辽,就是那日衡王大婚时亲自道贺的顺天府少尹。

对于苏默的恭敬姿态,吴芮倒是颇为赞赏。这位论起能量,这位可是和东西二府里的那些相公有的一拼。

“状元郎,我为你换花披红!”吴芮声音中气十足,苏默顺从地让吴芮将头上的红花换成了金花,这别扭可就更甚了。

紧接着,吴芮又为苏默披上了十字红带,看起来倒是喜气洋洋得紧。

而一旁的两位县令也是如法炮制,最后,吴芮将马鞭给苏默,两个县令也跟着递过去马鞭。

待吴芮再要扶他上马的时候,苏默连道不敢,熟练地翻身上马了。反倒是刘文池有些惴惴,他可不会骑马。至于卢象升,那马术精湛可论进士第一。

三人上马后,后头还有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的旗帜高高飘扬。至于什么绿扇红伞,铜锣等乐器,更是大吹大擂。这是苏默的装扮,其后还有榜眼和探花的装扮。

如此热热闹闹的过程中,队伍就这么出了承天门,上了长安街。

气氛由肃穆顿时变味了热闹,值守京师的武卒们维持着秩序。看到三鼎甲出来的京师百姓却是齐齐呼喝欢呼了起来。

已然有不少人听闻了,这一次科举,可谓是百年来最为公平的科举。同样,这一届的进士质量,也绝对是值得所有人欢呼的质量。

更不用说,科举制度保证了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翻身做主的机会,一个个由此登科的进士,是最合适不过的励志故事。

至于苏默这位少年英雄的传奇人物,更是不知在京师传扬了多少遍。

谁能不知那“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激励。

谁能不闻那“人生自古如初见”的感怀。

谁能不识那“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旷达豪迈?

无论励志还是本身见到英雄人物的激动,乃至对这一科进士们的追捧。所有人看到新科进士出来后,都不由发出了嘴洪亮的欢呼。

御街夸官开始了!

三位天之骄子受着满城百姓的尖叫痴狂,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日看遍长安花。

如此一诗,再切题不过。

爆竹声中,夸官的队伍从左长安门出。而除了三鼎甲外的进士们则被引领代入了礼部衙署,准备琼林宴。

而三鼎甲们则要继续经过兵部衙署游街到吏部衙署进去,在文选司、求贤科内地奎星堂上香。礼毕。复骑马出前门。在观音庙、关帝庙行香。然后才回到礼部衙门。此时除了本科同年外。历科鼎甲诸君。齐在衙门前。衣冠济楚。恭迎贵。三人向诸位前辈各施三揖。然后至正堂中分次序而坐。御赐琼林宴开始了。

稍坐敬酒之后,诸位前辈起身言别,苏默率众同年恭送出去,回来后佳肴罗列,锣鼓喧热,正是荣华尽享之时。

下午时分,苏默又率领一众同年,在礼部恭候读卷大臣,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等等,所有在进士路上为他们服务的官人们,拜谢拜谢再拜谢,然后是更盛大的筵席,一直到三更天才散。

一夜宿醉后的新科进士们在第二日清晨,用着极大的毅力再次爬起来。

而今的日子显然是要痛并快乐起来了,尽管未来官场道路十分美好。但他们现在却需要继续学习礼节,然后接受天子怎样股的朝服、冠带、进士宝册。

写完这些,谢了天子恩赐。还得由苏默代表同年上表谢恩,又是一堆辞藻华丽的文辞。虽然拿不到苏默,但显然是没法偷懒。

搞完这些,还得跑去孔子那边谢礼。

第二十四章:苏翰林

这套礼节极为复杂,因为孔庙里不只有孔夫子,还有配享的四圣十二哲,以及在东西庑内的六十二位先儒。所以除了要跪‘至圣孔子’的神位之外,还要依次跪‘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以及被老朱撵出去又请回来的‘亚圣孟子’,还要把东西十二哲、六十二儒的神位拜一遍,礼节各不相同,顺序更不能错。

搞完这,还没完。

不过好在已经是最后一步了,也就是在孔庙隔壁的国子监,立进士碑。

所谓进士碑也就是在一丈高,卷文装饰的地基上,工部用一块大理石用篆体写“赐进士题名记”。正面分两部分,上部为皇帝诰示申大华开科取士的用意以及当日传胪的一大堆溢美之词,下部则为本科四百进士名录……每一位进士的姓名籍贯,都按照名次整齐的刻于石碑之上,密密麻麻,不贴着仔细看看不清。

到了这,才终于算是消停了点。接下下来,就可以正式进入官场……嗯,也就是分配工作了。

一堆雏儿们,即将进入残酷的权力场。

浅云小筑。

这里作为苏默的居所,在苏默未登科之前就络绎不绝有想要拜访一下苏默这位传奇人物的士子,皇室公卿,文武勋贵,乃至想和苏氏搭线的北地巨富豪绅。

一般的情况下,对于上门拜访的人苏默都是婉言谢绝。不然,苏默当初对一帮子同年也不会说,不用通传,直接入内了。因为那些想要拜访,或者想要邀请苏默出去的人连通传都要排队。

只不过,随着苏默登科状元后,一时间浅云小筑来拜访的人倒是突然少了,一天能见的也就是一些同年同乡,或者有交情的士子。

对此,苏默表现得很淡然。

随手丢开一封请柬,面对巧笑倩兮的文思卿,苏默(“文)当然是(“人)没有丝毫掩(“书)饰地表示自(“屋)己的不开心。也只有在这样亲密的人面前苏默才会如此放开自我,不留丝毫掩饰和城府。只不过,有时候苏默也会怀念之前和衣颜徽袒露心扉的时候,只不过衣颜徽已经很少出现了,现在有的只是衡王。

衡王现在的处境颇为不错,甲子年春闱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最后摘了桃子的华言徽更是借此博取了政治资本。而新近一个重磅消息更是让朝堂为此着实震荡了几下……

华言徽成为了新任皇城司中郎将……

前宋有过皇城司,大华初期也曾经在西府建立过细作机构,将前宋的皇城司继承了下来。到最后,文官们处于天生的对特务的敏感,生生将其扑杀。

时隔百年,无人知道天子为什么会突然重开这个职司。

文官们对此有些措手不及,但他们的反应却绝对不慢。尽管文官们无法从法理上说无法干涉皇城司这样一个宫内人事任命,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再说了,文官们什么时候又讲理过?就算是宫内天子唯一还有权限的地方,他们也绝对敢摸一摸天子的床底下是否藏了威胁他们的贼子!

朝中即将爆发的斗争让苏默有些心烦,这一点不在于文官的强大。而是在于华言徽的态度……

这一次,他没有找苏默商量。

尽管这几天苏默作为新科状元带领新科进士们忙这忙那,但这并不是华言徽不找苏默商量的原因。只要华言徽说,苏默就算再劳累也会去帮忙。

但显然,华言徽这一次没有麻烦苏默……

没有麻烦,本身对苏默而言就是意味着一个新麻烦的产生。

摇摇头,苏默竭力将这个念头去掉。

作为状元,他与榜眼刘文池,探花卢象升已经有了确定的归属。这是大华科举数百年来不易的规矩——翰林院。

苏默是翰林院编撰,榜眼和探花则是翰林院编修。

大概就是让两人进入翰林院这样的文学词林机构修书读书写书看书……看起来像是清闲到没事干的职位,但实际上不然。

翰林院位置独特,其分量也十分足够。

六部两院,虽然六部在前,但论起清贵,翰林院还要超出都察院。都察院如何清贵强悍的一个部门,为何还要低于翰林院?

翰林院自从唐时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翰林学士负有起草诏书之责,并与科举接轨。华朝这里则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可以说非翰林不得入相,历代首相具是有翰林经历的,其余副相更是极少有非翰林者。

同时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而且,在翰林院当然不可能只让你钻入书堆里去。

在这地方,大部分事务都是起草诏书,这样可以让你以帝国高层的角度全面接触帝国政务。

同样,作为翰林还能往天下各个衙署里跑,只要你喜欢。甚至还可以亲自跑去历练一下,同时,翰林也是科举时出考官最多的。到时候积累人脉,储备声望,都是极佳的选择。

可以说这是古代最顶尖的学历,比后世的博士后还强悍。【博士后不是学历】

“是去翰林院不舒心?”文思卿声音轻轻柔柔的,在耳边划开,十分舒服。

苏默点点头:“还有殿下那里,我有些不安。”

文思卿明白了。显然,随着衡王进入官场,一场新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地即将展开。但这个时候,作为衡王阵营的核心主力成员,苏默甚至连衡王心里的具体打算都没有!

这不仅让苏默有种被遗忘,或者说刻意无视的担忧和愤怒。

“乱想这么多做什么,现在好不容易安歇了下,外间俗事就莫再操心了。”文思卿柔声道:“我做了点小糕点,这就让人端过来。再过些时日,爹爹说要你过府一趟……”

说着后面,苏默顿时就明白了起来,大笑着,卖力吃起了文思卿的糕点。只不过院内石凳下,苏默双脚却有些不乖地勾搭着文思卿的小脚,惹得文思卿又羞又怒,却又是心安苏默这个反应。

苏默连中三元,身后又有苏氏这样庞大强悍的家族。尽管新兴,却已经无人忽视。

看一个人的成就,也许可以通过他的敌人来分辨。而今苏默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州府一级的弱者了,甚至自从河南一役后,省一级的敌人苏默已经不再入眼。

他的敌人是陆慷,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男人。

这样的苏默,已经不能用优秀来形容了。

他已经足够逆天,故而这会儿的文思卿却有些担忧。他可是知道燕京里不知道多少世家名媛想着加入苏氏,这样一个超级大号的钻石王老五,谁能不注意呢?

也不看看御街夸官时,那些疯狂少女的呼号。

苏默用力吃着糕点,尽管他都足足吃了三人份一整天的量,撑了都依旧在吃,脚下不停地缠绵,也不管文思卿怎么用力踩着,他只是紧紧缠住。

这一幕让文思卿的心都化了,她感受着十足的温暖,好似时间都静止了。

但……似乎有一条定律。

美妙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华言徽再一次不怀好意地打断了苏默的蜜月。

“言维……这一次我打算给你一点惊喜,就是不知道你打算怎么报答我啊……”华言徽促狭洪亮的声音惊到了这对小情侣。

随后本来还想说点调皮话的华言徽就看到了苏默满头黑线。

华言徽讪笑着朝着文思卿的背影做拱手礼,苏默咬着牙:“你要是不给我一个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