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重霸被卢龙军和平卢军南北夹击,军报早已由厌次水军发往葛从周。葛从周正挥兵攻击兖州刘鄩,抽不出人来支援刘重霸,便将军报急递梁王。梁王此刻正在沂州坐镇,得报后坐不住了,亲统厅子都和元从亲军赶赴青州城下,接过中路军指挥权,令朱友宁统建武军向北,打通博昌,以便援救刘重霸。

可惜守卫博昌的王师悦和王师克是节度使王师范的亲兄弟,兄弟一体,上下连心,都知道厌次的重要性,于是在博昌奋力抵挡,指望卢龙军能够攻下厌次,好挥军过河。一连十数日,朱友宁的建武军始终无法攻下博昌,至今已经伤亡了两千多人。

刘重霸被围在厌次城中,隔三差五派快船报信求援,催得梁王心头焦急。厌次这个北渡黄河的桥头堡眼看要丢,他也顾不得体谅自己侄儿朱友宁的体面了,派了刘捍前来监军,拼命催促朱永宁攻打博昌。

今日一战相当惨烈,刘捍亲眼目睹了建武军的攻城经过,忍不住叹息道:“不行就退吧,回头某与王爷分说此中情委,谅王爷不至于责怪节度。”

朱友宁松了口气,连忙下令后撤。建武军三万余人,是朱友宁起家的老本,是他挤身宣武的实力保障,若是建武军拚光了,他可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能不能继续独挡一面了。

守军回营,朱友宁和刘捍相对而坐,继续商量攻城之法。

身边有监军和没有监军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监军的时候,朱友宁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筹划起来比较轻松;如今刘捍来了,朱友宁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焦躁在帐中踱来踱去,各种主意涌上心头,又被一一否决。

刘捍是梁王牙军——元从亲军的军将,元从亲军和厅子都在宣武体系内编制都不大,元从亲军万人,厅子都更少,只有五千,两支军队卫护梁王,很少用于方面之上。更何况刘捍不是主将,只是元从亲军中的马军虞侯,所以面对坚城博昌,他比朱友宁更没主意。此刻他也只能在朱友宁面前保证说,他是梁王派来给朱节度帮忙的,只要朱节度用得上,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但刘捍的保证无益于眼前的战事,究竟如何攻下王氏兄弟严守的博昌,朱友宁还得靠自己。

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朱友宁便问起其他方向的战局。

刘捍是梁王牙军的高级军官,对各方面的进展都相当熟悉,当下就对朱友宁解说一番。

首先是缁青方面,这里如今共有三处战场,其一是梁王率主力围困青州,其二是葛从周率重兵攻打兖州,其三便是博昌此处。缁青兵是块硬骨头,自古以来战斗力就很强悍,所以三处战场都没能取得什么太大的战果。

缁青的军报每日里都会从梁王中军发向各方,但往往只有梗要,没有详细的叙述。刘捍便将各处战事的详细紧张,结合上他得到的消息讲给朱友宁听。

比如王师范在青州城内守得很坚决,宣武军攻不进去,梁王准备长期围困;又比如氏叔琮提议,以偏师向东,攻取登莱,彻底扫平王师范的辎重来源;又比如有军报,说淮南大将王茂章驻兵海州,向北方虎视眈眈,王爷之所以还没决定派偏师扫平登莱,就是因为怕被王茂章从后面偷袭;而王茂章之所以在海州按兵不动,据众将们分析,却是怕驻兵淮泗的己方杨师厚……真是一环套一环,黄雀后面有黄雀。

除了缁青战场之外,鄂州方向,梁王以天子诏书聚合起来的山南、江南联军们却战况不利,被淮南大将李神福打得稀里哗啦。刘捍言辞间十分鄙夷那几个节度使,包括武昌军节度使杜洪、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武贞军节度使雷彦威,兵势重于李神福数倍,却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杜洪发来求援书信,请梁王发兵相助,刘捍说梁王当时气得将求援书信给撕了个粉碎。

朱友宁颇感兴趣,问刘捍,山南、江南那几个节度使怎会如此不堪?梁王有没有发兵?

刘捍说具体战情他也不知,故此也不清楚那几个节度使怎么败的,梁王本来不想理那几个节度使,但观察判官李振苦苦劝说,梁王这才答允向鄂州发兵,但人选还没定好。

另外刘捍还谈到了河东,刘捍离开青州之前得了最新的军报,河东北部吐谷浑人发难,契让和王敬晖先后在振武和云州起兵,晋王已经派了李嗣昭出兵平叛。

听到这个消息,朱友宁不禁概叹,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可惜大军要平灭缁青,无法趁机攻略河东,实在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话题转了半天,又转回到缁青,刘捍饶有兴味的说起了兖州方向的战事。

葛从周麾下泰宁军、滑州兵、洺州兵等共计五万人,守城的刘鄩只有五千缁青兵,双方实力对比差距太大。按说以葛从周的能耐,早就应该一鼓而下兖州城了,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兖州被围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葛从周却始终无法寸进。

是刘鄩很能打么?是!但并不全是。刘鄩带的是王师范牙兵,战力颇强,这一点毋庸置疑,葛从周攻打兖州城的战事一开始也相当艰难。但葛大节度历经无数场战事,胜多败少,经验异常丰富,过的桥比刘鄩走的路还多,再加上手上有贺德伦、张归厚这等老辣的宣武大将相助,不管刘鄩怎么能打,葛大节度咬死一点,就是以兵多欺负兵少,稳扎稳打,一步步磨下去,刘鄩最终还是坚持不住了——实在是众寡悬殊。

听到这里,朱友宁奇怪了,问刘捍,说那怎么还没攻下来呢?

第二十七章大河之东(十二)

ps:感谢铁人兄打赏,感谢无风而翔的月票。明天要去山东,所以周末请假,周一恢复,抱歉。

刘扞无奈一笑,道:“这个刘鄩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就连梁王也很无奈。”

原来,就在兖州即将破城的时候,刘鄩将葛从周的老母亲和家眷接上了城头,不仅葛从周的家眷,还包括葛从周麾下心腹众将们的家眷也都给拉到了城头上。兖州是葛从周的发家之地,泰宁军自葛从周以下,大部分军官的家眷都在兖州,所以葛从周才着急忙慌的亲自率兵回攻自己的根本重地。

刘鄩很有心眼,他占据兖州之后,手握大把人质,却并没有亏待泰宁军众将的家眷。尤其是葛从周的母亲,刘鄩一直好生伺候着,每天早早请安,到了晚上还要去再次问候,衣物饮食供给充沛,一应无缺。

刘鄩把泰宁军众将的家眷全部弄上城墙并不是要杀头,而是让城下的泰宁军看看,你们的家眷我伺候得好好的,并不曾有所亏待。刘鄩对葛从周说,你们要继续攻打也行,刘某仍然不会虐待他们,让他们上来只是为了让你们安心而已。刘鄩还说,我们缁青是齐鲁故地,我们大帅王节度是当世大儒,凡事最讲仁义,你们尽管放心就是了。

葛从周的母亲上了城头后,老人家也很犯难,但刘鄩对她确实好,因此就在城头上对葛从周说,刘将军事吾如母,甚至比你对我还好。你们两边打仗是各为其主,打来打去我老人家也不知道争个什么,我老人家也管不着,只是打完之后都给对方留点体面和活路就成了。

这一番折腾之后,泰宁军上下都有点不好意思强攻了,再加上得知家眷安全。葛从周干脆退了下去,继续等待时机。泰宁军是主力,泰宁军不打了,滑州兵和洺州兵当然也不打了,说到底,贺德伦和张归厚还是葛从周节制下的将领。、

泰宁军不打了,却也不肯就此撤离,双方在城上城下相互对峙,兖州城就此孤悬在外而相安无事。甚至泰宁军上上下下生怕自己的家眷挨饿,还经常给城里的刘鄩送点粮食。刘鄩也收之以桃、报之以李。不时遣手下人给泰宁军送送家书,到了后来干脆允许泰宁军的军官进城探视家眷。

葛从周说刘牙将你是个有本事的,我们梁王最是爱才,不如你投到梁王帐下,由我来给你举荐,最差也给你一州兵马使或是刺史干干,好一点的话当个节度副使也没啥问题,我泰宁军缺个节度副使,要不你来当节度副使吧。远比你跟王师范做事要强得多。

刘鄩说葛大节度太过抬举了,但缁青人是先圣后辈,凡事以忠义为先,我刘鄩虽然不才。但既然跟了王师范,就要坚守忠义二字。

葛从周又说刘牙将如此忠义,干脆这么着,我把大军后撤十里。咱们来个君子协议,你在兖州也没啥出路,不如领军撤离。我保证不对你追杀,到时候你是回青州还是另寻别处,我都不管。

刘鄩说忠义二字不仅是对人,而且要对事,既然自己领命守卫兖州,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绝不能半途而废。

这些事情瞒不过梁王,葛从周也压根儿没有隐瞒的打算,直接就将经过原原本本禀告了梁王。梁王相当无奈,他没法逼迫葛从周继续强攻兖州,也无法更换主将,不管是逼迫还是撤换,都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令泰宁军哗变。

朱友宁听得津津有味,问道:“最后如何?”

刘扞苦笑道:“梁王问计于李判官,李判官说有两策应对,一是将贺德伦、张归厚的滑州兵、洺州兵调走,补充东线战事,二是猛攻青州,只要平灭了王师范,刘鄩必然来投。后来梁王没答应抽调贺、张二位将军,因为生怕寒了葛大节度的心,所以只采纳了第二策。某离开青州之时,大军已经加紧了攻城,听说厅子都王将军要亲自带队先登!”

朱友宁叹道:“刘鄩是个将才,以兖州孤城牵制住了咱们五万重兵,若是将来能够投到王爷麾下,某必要和此人见上一见。”

谈到这里,朱友宁忽然略有所悟,似乎觉得刚才有什么东西在心里转了一转,却始终没有把握住。隔了良久,双手猛的击掌,喊道:“刘刺史,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刘扞吓了一跳,莫名其妙道:“某适才说了……朱节度是指什么?”

朱友宁问:“你刚才说葛节度快要攻破兖州,用的是什么‘垒土城’的法子?”

刘扞也明白过来了,喜道:“某实在是糊涂啊……不错,葛节度用的就是垒土城的法子,某当时正逢值守中军,还听李判官插了一句,说是葛节度似乎是当年在魏州学的刘仁恭的法子。对啊,咱们也可以垒土城啊!”

朱友宁兴奋道:“这法子某也听说过,似乎刘仁恭攻打魏州的时候很见效果,你刚才说葛节度用来打兖州也不错,是么?唔,看来定然不差了。”说着说着,又犹豫道:“只是听说这法子太过耗时,也不知棣州刘重霸那边能否坚守得住?而且某这建武军中也无人会垒这土城,需要到葛节度那里请人来帮忙才好。”

刘扞道:“那咱们就征集人力,把博昌附近的百姓全部抓过来,缁青人随王师范小儿反叛,也须得让他们吃些苦头才是,否则将来不长记性!”

朱友宁点头道:“如此也好。那某就向葛节度要人,至于民夫……”

刘扞抱拳道:“节度放宽心就是,这事某来办!”

大河下游之兖州、青州、博昌、棣州战事打得不可开交之际,缁青南部的密州、海州、泗州却沉寂得相当诡异。

江淮大将王茂章正在海州城内忧思重重。自从两个月前受命淮北都指挥使后,王茂章就在楚州聚兵,征楚州、扬州、泗州兵,拣选精锐,共得七千人。大军于四月初启程,沿泗水而上,经宿豫、至下邳。却不防王师范从沂州退兵,沂州重新回到宣武军的控制之下,王茂章北援的道路被阻挡,只得弃舟东进,至海州择机。

这一等,就等到了五月中。

海州东临大海,正北为密州、西北为沂州、西侧为泗州,要想援助王师范,就必须从沂州或者密州这两条路北上,可沂州有数万宣武重兵把守,王茂章再自负勇略,也不敢轻缨其锋。正北的密州同样不好走,宣武军驻密州的刺史刘康义手上没多少兵,满打满算超不过两千,可王茂章没有信心一鼓而下——密州城高池深,兵力虽然少,可是没个三五天拿不下来。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西侧的泗州,王茂章早就听说宣武大将杨师厚、李晖率兵两万进了泗州,却始终找不到杨师厚主力在哪里。淮北探骑打听的消息是徐州的彭城发现了打着曹州兵旗号的宣武军,沂州的承县也发现了打着宣武兵马,旗号为陕州军。可这两处的兵马实际上并不多,各自不过千多人而已。

王茂章舍弃下邳东进海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整个泗州都让出来,引诱杨师厚、李晖南下。要知道,从泗州再向东南三百里,就是吴王杨行密的北方治所江都!

王茂章当然不敢拿吴王的安危开玩笑,如果杨师厚真的抵挡不住这个诱惑,大军南下泗州,那么他会发现,这条路并不好走!首先要攀越都梁山,然后要度过宽广的碧瓦湖,其间还横杂着众多的溪流和芦苇荡,这样的路途对于世居北边的曹州兵和陕州兵来说,无异于灾难。

还有一条路可以从西边南下至滁州,再东进**,兵临江都。这条路同样不好走,滁州和**都是淮南军军事重镇,以两万偏师南下,杨师厚不死也得脱层皮。

只要杨师厚选择从泗州南下攻击淮南,王茂章就会立刻西进泗州,断了杨师厚的归路!

可惜王茂章等到五月中的时候,也没看到杨师厚一兵一卒南下泗州,这下子就让王茂章犯难了。缁青烽烟正烈,吴王已经催促了多次,再这么等下去,恐迟了救援缁青的良机!

王茂章深知这一仗的重大意义。宣武势力越来越强,直接威胁到与河南有大片土地相接的淮南,别看这两年淮南兵一直在和江南兵激战——尤其是江南东道越王钱镏的静海军,但最精锐的主力却始终摆在淮北,时刻防范着宣武。正因为有着防备宣武的巨大压力,江淮诸军第一的淮南兵才始终没办法彻底征服江南两道诸节度。

淮南的打算很简单,就是趁缁青乱起之际拉拢和帮助王师范,最好能够打通与王师范的陆路联系,通过和缁青的结盟,削减淮北的军事压力,好抽出兵力南征。统一江淮,这可是淮南节度府上上下下的共同梦想!

王茂章很想北进,可一日不知宣武大将杨师厚、李晖的主力在哪里,他就一日不敢轻举妄动。万一到时候兵进密州之时被杨师厚、李晖抄了后路,他可是哭都来不及!自己拣选出来的这七千兵可是整个淮北的精华,若是丢在北征的路上,不用吴王下令,王茂章自己就得抹了脖子!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王茂章终于等到了机会。

第二十八章大河之东(十三)

ps:感谢幻世天蒂的打赏和remonslm的月票。

别看王师范起兵之时声势不小,一举攻陷兖州、沂州,将缁青的辖制范围向西扩展了二、三百里。但等宣武军大举东进之后,立马被打回了原形。兖州、沂州、密州得而复失,兖州只剩州治里的刘鄩在苦苦支撑,济州和淄州也丢了大半,宣武大军在缁青纵横捭阖,气势凌人!

王师范连续向北方的卢龙和南方的淮南告急求援,甚至派遣信使穿越战场,赶赴河东、凤翔,希望晋王和岐王在西边出兵策应。王师范在东边起兵的时候倒真是影响了天下大局,让梁王灰头土脸的撤兵东顾,真是帮了河东、凤翔的大忙,可惜他危急的时候,河东、凤翔却帮不上忙了。

河东北部吐谷浑人作反,晋王正忙着平乱;西川王建和梁王达成了同盟,岐王阻挡王建的蚕食还来不及,哪有余力再挑衅宣武?北面卢龙态度相当诚恳,可却被挡在厌次城下;南面淮南也很积极,可王茂章却驻兵海州不动分毫!

王师范可谓欲哭无泪,真有一种“我不负天下人而天下人负我的”悲哀。

当然,王师范还是对李诚中和杨行密很感激的,毕竟人家可是真的出兵了,至于援军现在还没赶到缁青,确实不怪别人。卢龙军这两年相当凄惨,不是屡遭惨败就是内部兵乱,能够出兵牵制刘重霸所部已经出乎王师范的意料之外了,王师范也不指望卢龙军短期内就能攻破厌次。

淮南大将王茂章屯在海州的大军就成了王师范的救命稻草,缁青上下都知道王茂章被阻挡于海州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师范对沂州的弃守,故此,王师范也是相当愧疚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通密州的北进之路,而比邻密州的莱州守将王师诲就承担了这一重任。

王师诲是节度使王师范的亲兄弟。所谓兄弟上阵,骨肉连心。王家这一代兄弟几个非常齐心,王师悦、王师克、王师鲁、王师诲等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王师范败了,王家就败了,王家败了,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王师诲一直在积极筹谋夺取密州的方略,你王茂章不是担心受阻于密州城下的时候被宣武军杨师厚偷袭么?我们缁青虽然同样不知道杨师厚把兵藏在何处,但我们可以帮你把密州夺下来不是?只要给你把北进的开通了,有了密州坚城为依托。就不怕杨师厚了不是?

现在,王师诲的筹谋终于建功了,他成功的说服了密州刺史刘康义的一名部将“反正”!这名部将本来就是缁青人,而且家住莱州,正是王师诲的辖地。王师诲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他的家眷,然后逼着他的家眷写了封密信,想办法悄悄把信送进了密州。这名部将于是“很痛快”的答应攻城时起兵内应,于是王师诲连忙派了信使赶赴海州。约王茂章一起出兵。

王茂章大喜,他最怕的就是万一在密州城下被挡个三两天的,为杨师厚所趁,现在没了这个顾虑。当即答允下来。

王茂章一旦决定出兵,真可谓雷厉风行。他抛开一切顾虑,扔下所有会延误行军的辎重,只让军士们携带了三天口粮。于五月十八日出海州,向北轻兵疾进二百余里,五月二十一日夜抵达密州城外。每日行军超过七十里!到密州城外的时候,全军将士已经没有吃食,只能依靠前来汇合的王师诲所部接济,才吃上当天的战饭。

当夜,缁青兵和淮北兵一举攻破密州,杀刺史刘康义。等到登上密州城的南门城楼时,王茂章悬了好几天的心才算真正踏实来。

密州失陷的消息让梁王震怒不已,他在帅帐中掀了好几次桌子,不停大叫:“杨师厚呢?杨师厚怎么打的?他怎么能放淮南兵北进了?”

梁王想撤了杨师厚的领兵之权,却被李振挡了下来,李振的理由也很简单:大将在外,不可轻言换将!

梁王最终还是听了李振的劝谏,没有撤销杨师厚的领兵之权,但要他想办法夺回密州和海州,堵住王茂章的归路。

这个时候杨师厚比梁王还郁闷,他和李晖率领的曹陕兵就驻扎在密州西南七八十里外的莒县附近,早就等着王茂章攻打密州了。前天的时候,淮南兵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过去的,可一夜之间,人家就攻破了密州。

“这个刘康义,怎么打仗的?密州坚城,就算放一群民夫来守,也能守个两三天吧?这刘康义是头猪吧?某家还亲自去密州和他约好了的,到时候城下夹击王茂章,可他怎么能一夜就丢了密州呢?”杨师厚一脸不可思议兼带极端愤怒的向李晖诉苦。

李晖也感到莫名其妙,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应对梁王的怒火?

“如今之计,恐怕咱们得赶紧夺回密州,若是放任王茂章北进,空对缁青战局有极大影响。”

“可王茂章不是刘康义,他只要在密州放上两千兵,不,就算是一千兵,咱们也急切间拿不下密州。而且某估计,恐怕王茂章已经北进了,只要到了青、莱,他就能获得辎重补给,咱们就算拿下密州也没什么大用。”杨师厚表示反对。

“可总能断了王茂章的退路吧?”

“退路?王茂章敢轻兵北进,人家就没打算留什么退路,不在缁青打出个结果来,王茂章就不会回去的。”杨师厚摇头。

“那怎么办?咱们就在这里空等么?恐怕撤去你我差遣的军令已经从青州发出了。”李晖叹息着说。

杨师厚也暂时想不出办法来,这几天两人只能呆在莒县,不停的对密州城进行探查。结果相当不妙,守卫密州的缁青兵而不是淮南兵。这说明什么,说明王茂章已经北进了。

梁王最新的军令传到了莒县,要求二人立刻夺取密州。这份军令措辞严厉之极,虽然暂时没有撤销两人的领军之权,却把两人的官职给免了——停止留用。以观后效!

停职就停职吧,只要能够继续带兵就行,两人算是松了一口气,开始筹谋着进攻密州,以将功补过。可是这口气没送两天,一份新的战报立时让二人揪心不已。

——棣州失守,刘重霸仅以数百牙兵乘舟逃走,其余数千宣武将士、乃至水军泰半都被卢龙军堵在了厌次城中,成了俘虏。

棣州的失守意味着什么?卢龙军打通了向南的通道,再加上王茂章的北进。现在卢龙、缁青、淮南已经联为一体,缁青局势大坏!这个坏消息虽然远在战场之北,与杨师厚和李晖无干,但却再次将放任王茂章北进的恶果凸显并扩大了,王爷很有可能会对二人追加处罚!

接到最新战报的两人枯坐帐中,相顾无言。

杨师厚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不想就这么被撤了差遣,在梁王帐下被闲置了好几年,只能看着别的军将立功受赏,那种日子他过够了。梁王对他有再造之恩。他内心感佩,发誓要对梁王效忠,可不代表他愿意放弃独自掌兵的权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