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少两百多名士兵说不出自己来自哪个族群,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他们应当被称为杂胡——即各族混杂所生,比如杂胡士兵只尔干,其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例子,他的祖父是吐谷浑人,祖母是靺鞨人,他母亲更杂,据说是突厥人和铁利人的后代……

除了各族及杂胡外,这支契丹降兵中甚至还有数十名纯粹的汉人子弟,他们是品部占据营州后俘虏的汉人,被原品部大郎君图利作为礼物送给了乌隗部俟斤乞活买,这些人因为身体强壮,而被编入了乌隗部军队,又因为长年都在作战,使他们的战斗经验异常丰富,逐渐表现出了强兵的本色,随即被乞活买去掉了头上的奴隶帽子,成为了乌隗部的常备军——挞马勇士。

对于这样一支军队的改造,其实需要注重的是军队纪律性的加强和塑造,对于战斗方面的训练,营州军大可以降低要求,除了其本身就有着不错的战斗力外,李诚中也并没有打算将其当作主力使用,在他的眼中,其实怀约联军更多的是起到炮灰的作用。

事实上,怀约联军的训练只进行了两个月,不到预定的三月之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纪律训练、文化教育及荣誉养成上了,本来作训司准备在第三个月开始进行战阵结合的,但现在没时间了。一千名怀约联军被紧急编成了两个骑兵营——其中的队正以上军官全部抽调自营州军各部,然后被一道命令从柳城召到了怀远。

怀约条约虞候联席本部设在怀远军城,就在原乌隗部俟斤府。怀远军城是座纯粹的军事堡垒,其建立的意义完全是为了满足作战需要,因此,联席本部的厅堂房舍十分完备,内部空间也比较适合。

军城正中央的原俟斤府已经换了主人,那栋两层的青石楼房自然成了联席本部的指挥所。楼上的几间房舍分给了联席本部的几位虞候作为日常处理军务的办公之所,楼下宽敞的大堂被改造成作战指挥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大型地图,这是乌隗部缴获自渤海国的战利品,一侧立有沙盘木台,上面塑绘了西自怀远军城、东自渤海国西京的整个辽东地貌,当然,很多地方仍是空白,需要继续补充。

石楼外围绕着的许多房间则被分给了联席本部下设机构,包括虞候处、作训处、教化处,各处下设各科。一一对应营州军总部三司。

联席本部的组建前后不超过十天,五名营州军虞候和三名契丹虞候在五天内便已经到任,其中,契丹方面派出的虞候为乌隗部俟斤乞活买、迭剌部长老蒲敌臣及安端全。营州方面到任的五位虞候分别是:刚刚指挥平定五股河流域的步卒一营指挥钟韶、教化司考功处录事韩延徽、作训司参军章顺乾、虞候司军令处录事赵让、虞候司后勤处押衙崔和。

营州方面的五虞候中。钟韶是事实上的总指挥,其资历和指挥才能不需多说。章顺乾和赵让都是营州军自己培养出来的军官,都是老人。章顺乾是榆关之时加入李诚中所部的流民青壮,参加过历次战役;而赵让更早,细论起来,赵让的资历甚至超过钟韶,他也算是跟随李诚中最久的一批人了——他是老酉都二十三人之一!

韩延徽是幽州人,家里也算幽州高门。其父曾经累任蓟州、儒州、顺州三州刺史,但因为没有掌过兵,所以算不得真正的豪门。这个年轻人是冯道在平州刺史张在吉幕下效力时认识的,因为其父与张在吉交好。由是推荐至平州刺史府历练,算得上一个“官二”。但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富家子弟的纨绔性子,反而才学不俗、谈吐惊人,深得冯道推崇,两人平日常有书信来往。

韩延徽通过与冯道的联系。知道了李诚中在营州的所作所为,其他倒也还罢了,但李诚中所倡导的重振大唐的口号却深得韩延徽之心,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评价韩延徽。此人应当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对于大唐恢复对关外各族的正统宗主地位有着非同一般的热血。因此。韩延徽主动向张在吉辞官,单骑走马来到柳城。投奔李诚中。

在冯道不遗余力的举荐之下,韩延徽被李诚中看中,随即进入营州军总部,又经过一个月的白狼山军校培训后,从此脱下儒衫,成为了一名军官,被任命为总部教化司考功处录事。这次调任怀约虞候联席本部,李诚中指定韩延徽辅佐钟韶,是为八虞候之第二人。

柳城事变之后,赵元德既没有做出解释,也没有予以致歉,只是要求李诚中将赵氏子弟全部送回幽州。或许赵大将军拉不下脸皮向李诚中低头,更或者他压根儿没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差池,甚至还有可能他认为只是李诚中的刻意诬陷,不管怎样,就是没有只言片语表露他的想法。当然,李诚中没有跟赵大将军继续打官司,因为周知裕的回信中描述了当前卢龙军在沧州一线所面临的艰难困境,所以李诚中还是忍下了这口气,他将崔成和赵横遣送出了营州地界。

当遣返崔和及赵原平的时候,两人的态度却令李诚中感到惊讶。

赵原平愤怒的表示,他不会就这么背负着骂名灰溜溜的回到幽州,他是一名纯粹的军官,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勾心斗角,他的志向是在战场上,他要用自己的浴血奋战表明自己的清白。

崔和也不愿回去,因为在后勤事务上表现出来的天分,崔和在后勤处这一职位上如鱼得水,赢得了所有后勤处军官包括赵弘德的赞誉。如今的他很享受作为一名后勤军官的生活,更享受同僚们尊敬的目光,或者可以这么说,崔和终于找到了自己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之路,一想到继续回去无所事事,崔和就感到沮丧,当然,他的抗议远没有赵原平那么激烈,他只是恳求赵弘德帮他求情,希望能够继续留任。

当姜苗代表李诚中与赵原平和崔和谈话,并问及赵大将军的要求该如何应答时,两人都表现出了相同的态度,赵原平的原话是:“某不管那么多,某要打仗!某没有错,为何要某回去?”崔和的回答则要技巧一些,他说:“某是营州军的军官,姑父恐怕还管不到营州军吧?”

于是李诚中点头,两人继续留在了柳城,并且为自己的表态和立场赢得了晋升。赵原平出任怀约联军骑兵一营甲都都头,崔和则因为后勤方面的天分而更进一步,被任命为虞候联席本部的八虞候之一,主管后勤事务。崔和的晋升就实职来说相对而言要更大一些,原因很简单:营州军草创,扩张太速,文职军官极度欠缺。

事实上,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的设立,形式上是李诚中模仿后世外军的军事理念,实质上却是一个大的董事会机构。本部虞候就是董事会的董事,目前的八名虞候就是八名懂事,都虞候钟韶就是执行董事长。怀约联军以八名懂事的会商来决定进向和行止,拟定决策,决策定下来后,再交由下属作战机构制定计划,然后由联军各部具体实施。

虞候联席本部中的席位除都虞候外没有先后排名顺序,但在发言权上却存在着大小区别。营州军作为大股东,占有五个席位,所以营州军方面的五名虞候实际上占有压倒性的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并非绝对,他们也应当考虑作为唯一小股东的契丹方面的意见。只不过契丹方面三个虞候也并不抱团,所以让营州军彻底主导了怀约联军的走向。

乞活买虽然还是乌隗部的俟斤,却已经失去了对乌隗部的控制,或者说,失去了军队主力的乌隗部已经基本处于迭剌部滑哥兄弟的控制之下。因为乌隗部在鹿鸣洼的惨败,乌隗部各长老已经不服乞活买的统辖,他们各自分别投靠了迭剌部滑哥兄弟等人,架空了乞活买的俟斤之位。所以在虞候联席本部中,乞活买的话语权甚至比不上安端全和蒲敌臣。

如今的乞活买,只是一个在虞候联席本部中挣扎求存的虞候,他甚至想过,如果没有了这个联席本部,他乞活买还能去做什么?答案很明显,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联席本部取消后,乞活买将成为只有俟斤名号的光杆首领,或许,这个名号还会为他带来灭顶之灾!

作战指挥室中,乞活买居于八虞候之末,神色复杂的看着下列一排排认真倾听战情分析的联军队正以上军官,时不时再瞟瞟那个居于首位的营州都督,心中五味杂陈。。。)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十七章西京变(十七)

“。。。。。。综上所述,渤海国内现在处于事实上的两党之争,争论的诱因为是否继续向长安朝贡,按照目前发展的形势判定,最开始的口头争论已经形成了武力争斗,争斗的焦点转为是否背唐自立。?快来吧;。!根据总部的分析,两党之争的实质是渤海国新兴权贵与旧有势力之间对权力的争夺。

刚才已经说过,大相朱承明为首的新党正在向渤海国的军权伸手,其中坚势力为朱氏、金氏、崔氏,而旧党则竭力自保,旧党当以大氏王族为代表,包括大、高、乌、杨、李五氏——在过去的两百年间,无论渤海朝堂怎样变动,这五氏一直牢牢掌握着两军十卫。

有证据显示,五氏已经出现了分裂,其分裂集中体现在大氏和高氏,据情报显示,分裂的主导因素为大相朱承明,因为他的缘故,王太子大諲譔和高氏族长高尧仁已经从本方阵营脱离出来,加入了新党之中……”

向军官们作战情分析的是怀约虞侯联席本部八虞侯之一的韩延徽,因为推崇李诚中的“大唐主义”政策,他本人对李诚中形成了个人崇拜,说话行事充满了典型的李诚中风格——这也是营州军大部分军官以及长史府部分文官中正在兴起的风潮。韩延徽的侃侃而谈吸引了所有人的全神贯注,当他讲到这里时,终于被人打断,举手示意打断他的是原营州军斥侯都都头、新调任怀约联军骑兵一营指挥的解里。

“王太子?高氏族长?情报是否正确?以他们的身份,还会背叛自己的姓氏么?”解里一脸疑惑。问出了这个屋子里大部分军官们心中都存在的疑问。

“情报无误,大相朱承明向王太子大諲譔许诺,助他早日登上王位,仿本朝高祖旧事。让国王大玮瑎禅位。至于高尧仁,朱承明许诺让他以西京鸭渌府封国。”韩延徽解释道。

“连我都不信,他们能信?”解里不敢置信。

“咱们信不信并不重要,遗憾的是,上述两人都信了。”韩延徽一脸抱歉且爱莫能助的神色,引得作战室内众军官发出一阵笑声。

李诚中示意韩延徽继续,韩延徽点头续道:“上京兵力为两军两卫,即左右神策两军及左右骁卫。这也是王族大氏所掌之兵。据称,大相朱承明已经掌握左右神策两军及左骁卫,按照渤海**卫编制,一军卫满编为五千人。朱承明手中有一万五千兵力,这是怀约联军及营州军未来面对的主要作战对象。同时上京还有右骁卫五千人正逐渐落入朱承明之手,原统兵将领为王弟、鸿胪寺卿大封裔,大封裔同样被软禁于府中。”

怀约联军骑兵二营指挥为原营州军骑兵营虞侯薛继盛,他同样举手打断问:“乌、杨、李、高四氏所掌军队呢?”

韩延徽道:“乌氏军队在南京。防备南方新罗内乱之乱兵,无力北顾,杨氏军队在沫江建立防御契丹迭剌部的防线,李氏军队则在东方坐镇黑水靺鞨、铁利等部族属地。都没有精力顾及上京。至于高氏……”

说到这里,韩延徽扫了一遍全场所有军官。声音忽然提高三分,充满自豪道:“本月初一。营州军总部虞侯司统战处从事、渤海国通商总办高明博率义士七十二人,经一夜血战,已经攻克西京,是夜,生擒高氏族长高尧仁、宗老高尧智以下数十文武,控制西京全城,高氏所辖之左右领军卫大部已经反正,在正州的余部三千人则已经绕过西京,北投上京。”

因为在座的联席本部虞侯有安端全、浦敌臣和乞活买三名契丹人,所以韩延徽没有暴露高明博调查统计局的身份,更没有提张小华等十名行动人员,只笼统以‘义士七十二人’称呼。

安端全等人听得就是一怔,乞活买忍不住当场就问道:“七十二人?攻克西京?韩虞侯,你没有开玩笑吧?”

韩延徽笑道:“军议之上,韩某安敢胡言乱语?据西京传回消息,当夜,高明博与文籍院少监裴颋相约,裴颋将西京文武政要召集到高尧仁府上饮酒,高明博集义士七十二人忽然杀出,于途中击破三批设障阻拦的渤海军士,出其不意攻入高尧仁的大将军府,将府中赴宴的文武全数擒获。其后,在裴颋和高氏另两位宗老高尧义、高尧礼的帮助下,控制了全城军队,并将右领军卫也招至西京,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

乞活买听完后长吸了口气,心里暗暗佩服起了这个叫高明博的统战处从事,忽然想起此人似乎正是与自己和安端全等签订《怀远条约》的那个副使,不由看了看正中央首位就座的李诚中,暗自感叹,手下有这样的能人,难怪李诚中崛起如此之速了。

韩延徽继续道:“目前,营州都督府已接到裴颋、高尧义、高尧仁等渤海重臣联名发来的正式求援文书,言称渤海郡王大玮瑎及鸿胪寺卿大封裔以下满朝文武俱为朱承明所挟,祈求我营州都督府发兵。李都督将此文转发怀约虞侯联席本部处置,昨日,虞侯本部召开虞侯联席会议,八位虞侯一致认为,渤海国大相朱承明已经开始其分裂行为,妄图将渤海国从我大唐分裂出去,形成事实上的独立,违反了营州所定之《防止大唐分裂法》,怀约联军应当立刻出兵,平息叛乱,恢复渤海正统。以上,为战情分析。”

听他说完,安端全、浦敌臣二人都不由一咧嘴,“一致认为”?安端全记得昨天召开虞侯联席会议时,浦敌臣小心翼翼的询问,能否晚出兵十日,以便联军可以更加充分的做好准备。这是一种试探,试探虞侯联席本部的底线。当时都虞侯钟韶在介绍完情况后毫不客气的发起了投票,结果自然不用说,六比二,以绝对多数通过了钟韶立刻出兵的战争动议——实际上是李诚中授意。现在在韩延徽的介绍中,就成了“八位虞侯一致认为”。在昨天的虞侯联席会议上,安端全第一次体验了联席本部的决策机制,同时也发现了乞活买对迭剌部和自己的怨气。

等韩延徽讲完,钟韶抬眼望向李诚中,见他轻轻点头,于是起身道:“经虞侯联席本部同意,怀约联军将于后日辰时正式向西京出兵。下面。我宣布……”联军军官们同时起身,声势着实吓了安端全等人一跳,他们也不得不站立而起,躬身听令。

钟韶将出征的一应事宜布置得详细透彻。斥候、后勤、指挥部及大队都分派得条理清明,叙述和交待之繁琐,令乞活买好生诧异和不解,却又略带着些佩服,至少这位都虞侯是个真正能打仗的行家里手!

乞活买正在想着这些心事。忽然听钟韶提到了自己:“……以上为怀约联军出征之命令,希望各部严格遵从,令行禁止,违者。自有军法处置。在出征之前,各位还需多了解了解渤海军士的战力和现状。下面,有请乞活买虞侯为大伙儿讲解。”

乞活买从没参加过这种军议。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李诚中知道他是紧张和不适应,便起身给他打气:“乞活买虞侯是乌隗部首领,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我想诸位都不会忘记,正是乞活买虞侯指挥了乌隗部奇袭我北方指挥部一战。如果不是张都虞人品爆发,忽然临时起意夜间拉练,恐怕失败的将是北方指挥部!当然,张都虞也为了他的人品爆发而付出了代价,这会儿还在医务处休养……”

李诚中的玩笑一开,大伙儿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乞活买心情也放松了许多,忍不住感激地看着这位营州都督,然后被自己忽然产生的感激吓了一跳。

李诚中继续道:“虽然这一战失败了,但乞活买虞侯展现的果决和凌厉是我们在座所有军官都必须学习的,而且,他常年率领乌隗部与渤海国作战,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想必能够我们带来有益的帮助。”

乞活买虽然得了李诚中的鼓励,但这毕竟不是他原先的乌隗部,这是全新的怀约联军军议大会,几十双陌生的眼睛都在盯着他,这种紧张感并不会立刻就消除。他搓了搓手,也不知该怎么说,只是道:“渤海兵不会打仗,只会列阵,嗯……其实列阵列得也不怎么样,比不上咱们怀约联军,更比不上营州军——虽然我没见过营州军列阵的样子。怎么说呢,每次对上他们,他们的军阵摆得都比我们好,但是,不经打,一冲就垮……怀约联军成军才两个月,战力我还不清楚,但是以之前的乌隗部来看,我们三百人可以打他们一千人!一千人以下么,没打过,因为低于这个数目,他们是没有胆量和我们面对面打野战的,打的也是攻城拔寨的战斗,不好比较……”

等乞活买说完,他看了看李诚中,见李诚中点头,才宽了宽心,重新坐了回来。就听钟韶道:“全体起立,请都督训示!”

李诚中起身来到前面,来回走了几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可是征国之战,虽然只是一个藩国,却也是国!按照冯道所述,是“千乘之国”!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李诚中的内心显然要更激动几分,良久,方道:“渤海,向为大唐藩属,更是大唐军州!从武皇起,大唐数十万军人便将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现在,有几个跳梁小丑居然以为大唐即将衰亡,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从大唐分裂出去,妄想和巍巍大唐分庭抗礼!这是何等的狂妄!何等的无知!何等的愚昧!何等的幼稚!现在,我们就是要过去,告诉他们,凡是我们脚步所到达的地方,都是大唐的土地,凡是我们弓箭所向,都在大唐疆域之内!”。。)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十八章西京变(十八)

光化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接到以渤海国紫绶大夫、文籍院少监裴頲、右领军卫大将军高尧义的求援书信后,营州都督李诚中下令展开东进作战。;!

此战抽调营州军步卒一营、二营、三营、骑兵营各甲乙丙三都兵力及中营全部,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二营之全部,组成东进兵团,合计两千八百人。抽调总部三司精干人员及怀约虞候联席本部所有虞候组建东进指挥部,李诚中自任东进指挥部都指挥使,以钟韶为都虞候,于十一月十三日辰时,越过辽水,进入辽东平原。

同时,营州都督府再次组建北方指挥部,以周坎为指挥部都指挥使、姜苗为都教化使兼都虞候,辖营州军步卒一营、二营、三营、骑兵营各丁都、戊都共计八百兵力,进至和龙山北麓,以备契丹。调动柳城预备营、燕郡预备营及锦县预备营共计七百五十人至鹿鸣洼展开军演,受北方指挥部节制,统一构建北方防线。

东进兵团于十一月十五日抵达空无一人的辽城,在此停留三天,进行怀约联军和营州军步骑协同演练,其后突然加速向东挺进,按照指挥部拟定的作战计划,于十一月二十日抵达河州。在河州休整两天后,以渤海国右领军卫左郎将高明绪为向导,连夜急行军向南。天明时分,作为前导的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甲都都头赵原平来报,甲都已抵达西京以北八十里的滦河口。一俟跨过滦河,大军将遥指“渤海招讨军”后背。

……

西京城头,高明博挥刀挡住一名渤海招讨军士的横刀,跨步顶入其怀中。将那渤海军士撞了一个趔趄,随即踏前一步,将他砍死。还没来得及撤身,猛的被人拽住胳膊往后一拉,于间不容发的瞬息避过斜地里刺来的一杆短枪。高明博顾不得多想,条件发射般抬起左手,扣动短弩扳机,向手持短枪的敌人发弩。因为距离太近,弩箭刚刚应弦而出,便已经钻入对方咽喉之中,那人扔掉短枪。双手捂住咽喉,瞪着眼睛倒了下去……

城垛口再次跃上两名渤海招讨军士兵,高明博身边窜出几名己方士兵,挺枪戳了过去,眨眼间又是一番乱斗。他本人则被身后之人拽住胳膊往后拖开,拖到城楼下才放手。

高明博坐在地下,大口大口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回头看时。见拖拽他的正是经历张小花。张小花埋怨道:“从事冲得太前了,这些厮杀的事情自有弟兄们来做。从事不要再上去了!”高明博一笑,也没力气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张小花见他点头,这才再次带人沿城楼边的这段城墙巡视,见到哪里危机便冲向哪里。

高明博见他一走,又将弩机扣上箭矢,提刀勉力站了起来,却被张小花留下的两个调查统计局行动人员护住,不得上前,只能在后面观望。又鏖战了不知多少时候,渤海招讨军攻上城的一员带队果毅都尉被高明博的大兄、高尧义长子高明熏所斩,招讨军士气为之一衰,迅速败了下去,城头上猛地爆发出一阵欢呼。

这是渤海国招讨军的今天的第二次攻城,也是双方交兵第九天以来的第十三次战斗,渤海国招讨军此战折损果毅都尉一名,军士一百八十余人,攻城士兵如潮水般退回城下本阵之中,守军也无力发箭回击,都累得东倒西歪喘息不休。

有军士来报,城楼中召开军议,请唐使与会,高明博整了整衣冠,将脸上血迹灰尘略微擦拭了几把,便来到城楼内军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