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母,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早朝的事情实在太多,侄儿让你久等了。。。。”
  最终还是崇祯打破了平静,面对如此亲昵的称呼,好像真的是在话家常,但左侧首座的荣昌大长公主却没有丝毫的受宠若惊之感,心里反而更加的紧张。。。
  “呵呵。。。皇上,真是客气了,你日理万机,与百官商议国家大事,姑母在这里稍稍等候一下,并不算的什么,应该的,不必自责。”
  朱轩媖干笑两声,语气显得更是那么生涩,再无往日的那种高高在上之态,咄咄逼人,显得格外的谨慎小心,将她内心的没有底气,展现地一览无遗。
  不知是为什么,在她的眼里,眼前的这位亲侄儿,虽然年纪轻轻,仅有十七岁,却给她一种莫名的压力,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这种压力越来越大,几乎都快让她喘不过气来
  几乎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朱轩媖将自己的姿态摆的极低,尤其是配合着那毫无底气的客气之言,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乃是皇帝的亲姑姑。
  “大家还是先吃吧,上了一上午的早朝,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样,是什么感受,朕是饿坏了。”
  一语落罢,崇祯就没有再理会下方两侧的众人,在他们惊愕的目光之中,就那么大喇喇的吃喝了起来,甩开膀子的往嘴里塞东西,再无刚开始那种属于帝王的威仪,就好粗野汉子一般。
  “唔。。。好吃。。。好吃。。。饿死我了。。。”
  下方两侧席间之人,都是大明王朝最顶层的权贵,什么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样的美味佳肴没吃过?
  自小接受的教育和礼仪训练,使得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即便再如何的饥饿难耐,也会保持某种优雅的风度,哪会像“崇祯”这般,饿狼一般的吃饭风格。
  很显然,在权贵圈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一幕,尤其是始作俑者,还是大明的君主,拥有无上权力之人。
  不得不说,英国公张维贤这些参加早朝之人,也很饿,只是愣神了片刻,转瞬就清醒了过来,耐不住腹中的那种饥饿感,也开始吃食起来,想必崇祯而言,就算是张维贤这样的武夫,也要优雅斯文的许多。
  酒足饭饱之后,看到众人也吃得差不多,崇祯摆手的同时,对着一旁的曹化淳吩咐道:“好了,将这些酒菜全都撤下去吧,再上一些茶点上来。”
  “是,皇上。”
  曹化淳答应一声,就招呼一干手下,开始撤掉席间的酒菜,随着点心和茶水被端上来,摆放在众人的面前,崇祯向曹化淳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即会意。
  在众人疑惑之时,皇上怎么就突然变脸了,神色为何变得是那么郑重,紧接着,两队小太监鱼贯而入,人人的手里都这一个木托盘,上面平整的摆放着一本小册子。
  几乎是同时,随着两队小太监向两侧的权贵走去,在拿出小册子,将其恭敬地递过去的过程中,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回荡在大殿之内,显得很是突兀,再配以这些小太监的莫名举动,甚至有一些诡异。
  “各位,朕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好看的东西,还望大家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一下啊~!”
  崇祯的语气显得是那么随意,平易近人,目光在两侧逡巡不定,看到他们开始翻阅小册子,语气变得更加随和起来,没有了属于帝王的架子,进而又说道:“仅就辈分儿而言,从年龄上来讲,在座的都是朕的长辈,多数又有着血缘或者亲戚的关系,那朕就不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然的话,就显得太过见外了。”
  来了,终于还是来了,帝王永远不可能与臣子话家常。
  这是每一个人的心声,正在翻阅小册子的勋贵,几乎是同时浮现这个念头,然而,相比于崇祯话语多带来的不安感,随着阅读的深入,个个神色变得难看起来,无比的凝重,甚至有一些惨白。


第一百五十四章 软硬兼施

  尤其是正在翻阅小册子的那只手,就好像有千斤重负一般,变得很是沉重起来,稍稍停顿了一下,就继续翻阅下去,因为心中的那份好奇,那份复杂情绪,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就好像吸毒的那种感觉一般,明知那是在饮鸩止渴,那是毒药,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迫于毒瘾的发作,那种万虫钻心般的奇痒难耐,还是不得不继续吸食下去。
  同时,他们的心里也是格外的复杂,既想继续看想下去,想要知道皇上究竟了解到多少,也恨不得立即离席而去,离开宫中,这个带给自己不安的地方。
  然而,令他们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境地,那种如梦魇一般的声音并未停止,依旧在继续,使得他们的一颗心直往下沉。
  “各位长辈,开门见山的讲,实不相瞒,关于你们听到的那些小道消息,唯有捐出北直隶的一些土地,才能保得子侄的平安,才能走出锦衣卫和东厂的大牢,就是我让人故意放出去的。”
  闻听此言,正在翻阅小册子的众人右手就是一颤,情不自禁地停止了浏览,目露难以相信之色,更多的是骇然,齐刷刷的望向崇祯,心里更是涌现一股淡淡的恨意,在强行克制着这股情绪。
  英国公张维贤反应要缓和了多,但也有一些愕然,难以相信地望着崇祯,从这小半年的观察来看,结合种种事迹分析,眼前的皇帝虽然年轻,但绝不是行事莽撞之人,绝不会让自己陷入群情激奋对象的境地。
  如此直白的话语,没有丝毫的遮拦,将会让大殿里的勋贵心生恨意,或许现在不敢做什么,但以他们的自私性格,日后一定会小动作不断,进行捣乱,事事掣肘。
  所以,张维贤非常的不解,心中充满疑惑,皇上为何会做出如此近乎于毫无水准的直白,非常的不明智?
  看似是在坦诚相待,实则却是愚不可及!
  就在这时,心里浮现这些念头之际,似乎想到了什么,张维贤的眼前一亮,脑海里的闪过一抹亮光,脸上出现一丝淡淡的恍然之色的同时,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来,再次翻看小册子。
  仿佛是在印证张维贤的那一瞬间猜测,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在继续,回荡在大殿之内,话题却是发生了转移,语气不再那么客气。
  “各位,你们也看过了小册子里的内容,那就是朕让有司调查而来,你们自己心里也该清楚,所谓的赐田,你们购买的那些土地,并不全是全部合法,很多都是都是强买强卖的交易,还有不少是霸占而来。”
  这番言语一出,就好像迎面泼了一盆冷水,激灵灵之下,他们心里的那股恨意与怒火瞬间熄灭,变得颓然起来,更多的是不安与恐惧。
  这才想起来,就凭霸占百姓的田地,强买强卖,皇上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自己等人万劫不复,打入大牢之中!
  张维贤的神色也是一变,终于露出了一丝动容,他很清楚,不仅是周围的那些勋贵宗亲,就是英国公府,那些私有的土地也很不干净。
  当然,若是严查的话,不仅是大殿里这些人,凡是京城里的那些权贵,他们的私有土地,没有一个是干净的,随着那股兼并土地的浪潮,能够不花钱,就获得良田,谁还会主动掏银子?
  何况,兼并那些土地,也不全是他们这些人主动而为,乃是下面的人为了讨好自己,献上来得。
  就在众人晃神的一瞬间,崇祯接下来的话语低沉了下来。
  “所以,朕不想让各位长辈难做人,折了面子,也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形成一种被迫局面,使得大家不得不退让,以捐输的名义,返还那些土地。如此一来,各位长辈,你们不觉得丢人吧。。。?”。。
  “不丢人。。。”
  “不丢人。。。。”
  “不丢人。。。”
  。。。。。。
  几乎是一张条件反射,亦或是紧张、畏惧的心里使然,众人纷纷回应,唯唯诺诺的话语,显得很是杂乱,更有人舔了舔有一些发干的嘴唇,似乎忘记了崇祯的那一番直白,就是在给自己等人下套。
  这个时候,崇祯看到众人心有不甘的模样,似乎为了安抚他们,使得他们抵触的情绪少一些,亦或是脑海里那一丝好久没有出现的情绪,属于朱由检的残存意识使然,崇祯的话语又变得客气了许多。
  “各位,一下子捐输那么多的土地,朕也知道,你们的心里肯定会不舒服,肯定会有一些不痛快,嘴上虽然没说,但还是心有埋怨。。。。”
  看到有人想要辩驳什么,想要插话,崇祯摆了摆手,阻止了对方,更是继续说道:“但是,你们也要明白,大明朝存在,你们才是勋贵,如果大明王朝不存在了,衰败了,自然而然地,你们也就享受不到这些荣华富贵和特权了。”
  “反之亦然,如果大明王朝强大起来,实现了中兴,你们将来所获得一切,绝不会比现在失去的多得多。”
  很显然,崇祯的这一番温言软语起到了作用,下方众人的神情缓和了许多,不再那么不自然,随之又抛出了令他们信服的话语。
  “而且,你们尽管放心,退还土地,不仅是你们一家,除了一些必要之地,皇室的庄园,那些皇庄,其中的十之六七,也会返还给百姓。”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身为大明王朝的大长公主,朱轩媖却轻声地问道:“皇上,本宫的那些田地能不能保留,或者少返还啊?毕竟,荣昌公主府人口众多,姑母还有五个儿子,需要很多的土地来养,要是田地有所减少的话,恐怕。。。恐怕。。。”
  听到这番话,许多人都是自撇撇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心中暗道,你荣昌长公主府的人口再多,也用不了三十多万亩的良田来养吧?
  何况,朝廷每年还给予一笔不菲的禄米!
  一时间,随着朱轩媖闪烁其词的说出这番话,甚至可以说,很是大胆,一股异样的气氛形成,渐渐弥漫开来,众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崇祯的身上,一副观望的模样,看看皇上怎么处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恶魔

  然而,崇祯依旧在笑,神色不变,没有一丝恼怒的意思,好像对方不是在砸他的场子,紧接着,更是抛出了令众人再次意外的话语,气氛却变得僵硬起来,充满诡异之感。
  “可以。。。当然可以,姑母,既然你这样讲了,朕又怎么好驳你的面子,不答应呢?”
  崇祯说得很慢,慢条斯理,声音拉得很长,众人的神色再次不自然起来,再次出现那种埋怨的神采,朱轩媖不管其他人是什么反应,心里多么的不是味儿,她却是闻之一喜,就要说什么感激地话语,随着崇祯后面的转折话语,身体就是一僵,脸色大变。
  “不过,姑母,既然这样,朕可不能保证那些表兄弟有没有什么闪失?会不会招出什么?”
  崇祯的声音依旧很轻,说得还是那么慢条斯理,却使得大殿里的气氛为之一滞,变得极其冰冷起来,令人心中发寒。
  这一刻,在场的没有一个是傻子,怎么会听不出话里的弦外之音,其中的威胁之意?又怎么会不知道皇上口中的“表兄弟”是指谁?
  荣昌大长公主的子嗣,不就是皇上的表亲吗?。。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众人只感觉遍体生寒,皇上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姑姑如此,狠辣如斯,一点不讲情面,更遑论他们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亦或是血缘关系极其淡薄。
  一时间,感觉心寒的同时,更多的是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说出类似的“请求”。
  很显然,众人看向崇祯的眼神变了,充满恐惧之感,只感觉,眼前的这位即位不久的新皇帝,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却像一个小恶魔,手段极为凌厉,该狠得时候,下手绝不手软。
  不过,像英国公张维贤这些武将出身之人,更多的是信服和赞赏,非常的理解,在他们的心里,更加的明白一个道理,人不狠,站不稳。
  何况,荣昌大长公主,根本就是在触皇上的霉头,扫人家的面子,逼迫人家对自己下狠心,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番话,根本就是**裸地挑衅,如果皇上有所退让的话,还怎么服众?日后如何施政?
  所以,在众人的心里,不自觉地将朱轩媖和蠢女人联系在了一起,化成了等号。
  此时,朱轩媖的身体颤抖了一下,嘴唇微动,脸上的喜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惨白,早就心乱如麻,慌做了一团,她又怎么听不出崇祯话里的冰冷摄人之意?
  虽然口口声声喊着自己姑母,却未给她丝毫的安全感。
  “皇上,不用了,就当姑母没有说那些话语,只要给姑母留下几百亩良田,就足以够公主府的日常花销了。”
  “嗯,那就谢过姑母了,能够体恤侄儿的艰难之处,能够为国着想。”
  崇祯象征性的客气了一句,并未继续为难,看到朱轩媖近乎于哀求的神情,望向自己,进而又补充道:“姑母,你尽管放心,朕会向有司打一声招呼的,光夔、光阜和光旦他们不会有事的,很快就能够回去了。”
  “皇上,有你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姑母就先行告退了,至于北直隶的那些田地,回去之后,就会将其地契交出来。”
  看着荣昌大长公主离去的身影,那近乎于落魄的萧瑟之意,宛若身体被透支了一般,显得可是可怜。
  同时,众人也明白,皇上之所以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确切的放人日期,就是在看长公主与自己等人的后续表现。
  换句话说,交出土地之时,就是自己的子侄平安归来之日。
  很显然,崇祯一番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最后针对荣昌大长公主的表现,近乎于冷血,丝毫不念亲情,着实震慑了众人。
  大殿里的这些人,他们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自问,自己还比不上荣昌长公主和福王这样地位尊显之人,也就乖乖地交出自己侵占的土地,相继离去,有一些胆战心惊的样子。
  就在这时,张维贤抽身站起,抬脚刚要离去,却被崇祯给叫住了。
  “英国公,你等一下,朕还有一些事情找你,商谈一下。”
  说话之间,崇祯已经从上座走了下来,脸上带着几分笑意,手里还拿着一份奏折和一份邸报,进而继续说道:“自从成祖开始,一直到现在,英国公府都是满门忠烈,堪称朝廷的柱石,每一代英国公,都执掌着中军总督府,五大京营之一。”
  “除了第一代英国公张辅,跟着永乐帝南征北讨,驱逐鞑虏,以后的几位英国公,虽然还是手握重兵,却鲜有东征西讨之人,更像是京城的护法门神。”
  “尤其是这一带的英国公,你张维贤,更是功劳卓著,要不是你坐镇于京城,不管是朕的大哥熹宗,还是我本人,都很难那么顺利地即位登基。特别是天启年间,若不是你的从中震慑,恐怕魏忠贤将会更加的嚣张,肆意妄为,不可一世,朕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将其一举铲除。”
  这一刻,看到崇祯向自己走来,还有那徐徐的话语,语气里蕴含着丝丝赞赏之意,但张维贤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更加的紧张起来。
  崇祯刚刚的一番表现,可是着实给他留下了一些阴影!
  经历了四朝三代,侍奉过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和天启皇帝,还有当今的崇祯皇帝,见惯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各种的尔虞我诈,可是,看到走向自己的崇祯,犹如闲庭信步一般,距离越来越近,经过世事锤炼的英国公张维贤,就那么毫无原因的忐忑了起来。
  很快,张维贤反应了过来,明白了自己为何那么不堪?
  原因很简单,崇祯的这种谈吐,这种洒脱模样,举手投足之间,自带着一股压迫性的气质,使得他心神险些失守,或者,这就是帝王的王霸之气。
  心中浮现这些念头之时,张维贤还未来得及回应,崇祯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前,并将手中的邸报递了过去,同时说道:“英国公,根据山西到京城的各个驿站送来消息,面对林丹汗的进犯,顺义王卜失兔自知不敌,已经派出了使团,向咱们大明求援,使团已经在来得路上,最迟两天的时间,就将抵达京城。”


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于利

  张维贤接过了邸报,快速展读了起来,神情非常的凝重而认真,崇祯却转而问道:“你觉得,朝廷应不应该答应卜失兔的请求,兵出大同府,进入察哈尔右翼所在疆域,支援土默特部?”
  很显然,邸报的内容极为详细,囊括了察哈尔右翼的具体形势,张维贤看得也十分认真,过了足有一刻钟,这才予以了回应:“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应该支援卜失兔,打退林丹汗。”
  “哦。。。你的理由是什么?”
  崇祯意味深长地问了一句,不等张维贤继续回答,脸上夹杂着莫名的笑意,进而继续说道:“据朕所了解的信息,朝中一多半的大臣,都是秉持着作壁上观、不予理睬的态度,放任蒙古人自相残杀,朝廷好坐收渔翁之利。”
  “不错,皇上,这样的策略,确实能够削弱蒙古帝国的整体实力,于我大明有利。”
  张维贤适时地附和了一句,脸上却是满满的凝重之色,更是微微摇头,进而补充道:“实则却不然,对朝廷却是利大于弊,时间越久,这种弊端就越大,就越明显。”
  “喔。。。这话怎么说?”崇祯再次问了一句,反应依旧很平静,仿佛面对的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儿。
  “皇上,经历过三娘子时期,以土默特为首的察哈尔右翼蒙古部落,多是与我大明修好,如此一来,陕西、山西和宣府一带的边境才会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即便是一些蒙古小部落袭扰边境,抢掠大同府和宣府等地,不用朝廷出面,土默特部就会主动担起责任,将闹事儿的部落首领抓起来,送到京城,交给朝廷处理。”
  “在辽东,林丹汗虽然被建奴打得打败,折损严重,元气大伤,但依旧具备很大的战力,可以打败以土默特为首的蒙古各部落。若是没有朝廷的军队插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林丹汗占据察哈尔右翼的所有地区,整合察哈尔右翼蒙古各部落。”
  “但是,英国公,你不要忘了,朝廷与林丹汗也有着盟约,若是冒然插手察哈尔内部的事情,是不是不太好?”
  崇祯虽然是在问,却没有丝毫担心的意思,隐隐还好像很赞同张维贤的说法,后者是一个多么狡猾之人,心思玲珑,当即心领神会,说话更加的有底气。
  “皇上,林丹汗和黄猪皮一样,都是极具有野心之人,察哈尔右翼的那一大片土地,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贪婪**。”
  “何况,从以往的事情来看,林丹汗并不是一个讲究信义之人,所谓的盟约,在他的眼里,根本就分文不值,随时都有可能背弃,将其撕毁。”
  “一旦让他在察哈尔右翼的那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趁势做大,陕西、山西和宣府的边境地区,等同于彻底暴露在林丹汗的铁蹄之下。如若辽东有一个风吹草动,亦或是其他地方发生战事,使得朝廷的大军抽不开身,被牵制住,他很有可能入侵陕西和山西等边境地区。”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多年没有战事,陕西、山西和宣府的边防极为薄弱,年久失修,很难抵挡得住蒙古铁骑,几乎无法御敌。”
  “不错,朕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崇祯赞叹了一句,听得频频点头,脸上的平静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凝重,心里更是想到了许多,穿越前的记忆随之浮现,关于林丹汗占据察哈尔右翼之后的所作所为。
  正如张维贤所言,林丹汗毫无信义可言,随着明廷陷入农民起义军与建奴的战事之中,林丹汗曾经先后进犯关内,攻打陕西的宁夏和山西的大同府,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直至在崇祯五年,再次被黄猪皮打得打败,最后病死于青海大草原。
  所以,在“崇祯”看来,历史上,袁崇焕的那番建议,朝廷保持着作壁上观态度,放任林丹汗攻打察哈尔右翼,进行西迁,什么所谓的让蛮夷内斗,根本就是短视之见。
  后世证明,随着林丹汗占据察哈尔右翼,西迁成功,大明王朝又多了一个新的战场,北面和西北的防线拉长,被牵制住更多的大军。
  如果让林丹汗待在辽东,无法西迁,还能老老实实地与大明合作,结成同盟,一同对付后金。
  崇祯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转瞬又恢复了正常,一脸的平静之色,并未予以张维贤肯定的答复,又将手里的奏折递了过去,转而说道:“英国公,你再看看这个。。。。”
  很显然,奏折的内容非常简洁,几个呼吸的时间,张维贤就看完了,却又非常的不简单,因为他的神色变了几变,有一些不自然起来,最后更是被愤怒所取代。
  “皇上,杨一鹏大人弹劾的好,如此责罚李守锜,简直太轻了,在臣看来,应该削其爵位,贬为庶民,身为京营总督,居然监守自盗,虚报兵额,贪污军饷,若不严处,不足以警戒后人。”
  义愤填膺地说出这番话之时,张维贤偷偷打量着崇祯,留意着对方的神情变化,后者不仅没有暴怒,发脾气,反而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话语里却透着浓浓的感慨。
  “哎。。。同样是军功起家,世袭爵位,怎么就这么不同,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