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
想到这些,孙承宗忍不住地望向西南方向,也就是京师的大概位置,脸上有着淡淡的钦佩,对崇祯佩服无比。
兴办皇家军事学院,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自古以来,还从未有过,专门用于培养武将的书院,不仅教授各种兵书战策,还有各种兵器和火器的使用,以及一些急救的医学措施,一旦受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救。
尤其是最后一个技能,对于马世龙这样的军人而言,尽管那些医术简单无比,却胜在非常实用,往往能够救人一命。
毕竟,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军人,深知一点,打仗之时,有一些小伤并不严重,多数都是因为未能得到及时救治,才酿成重病,以至于有着性命之危。
很显然,有着这样的学员在军中,先不说他们的能力与才学如何,单单是身怀医术,就凭这一点,绝对就是军中一宝,诸多兵士争相讨好的对象。
沈阳城,到处都弥漫着一股低沉的气息,尤其是那些女真人,神情低落,萎靡不振,隐约之间,眉宇间萦绕着一丝焦虑之色,心中很是不安。
虽已是初春,但沈阳城内依旧是寒冷不已,相比于处处透着低落和恐慌的氛围,大街小巷的各种窃窃私语,更是加重了这种消极的氛围,一时间,城内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md,自从明廷的那个小皇帝登基以来,明军越来越越强势,经常袭扰咱们后金的部分村落。”
“这还不算什么,更为可气的是,南蛮(后金对汉人的称呼)居然与察哈尔林丹汗的勾结在一起,沆瀣一气,结成了姻亲关系,如此一来,双方更加的针对咱们女真族,破坏咱们后金与其他蒙古族的关系。”
“还有那些与咱们后金结盟的蒙古部族,以往之时,凭着咱们的鼎力支持,他们才能够抵御的了林丹汗的入侵,保得住自己的地盘,现在,其中的一些部族简直就是墙头草,一看形势稍有不妙,就频频向南蛮示好,真是可恨!”
。。。。。。
沈阳城的怨气越来越浓郁,愤怒的情绪越来越高涨,部分女真人对蒙古人恨得牙根痒痒,摩拳擦掌,却显得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汗庭之中,与城里的低迷和愤怒的气氛不同,氛围是那么的压抑,静悄悄地,鸦雀无声,黄猪皮紧皱着眉头,面有思索之色,却是低头不语,仿佛是心事重重地在想着什么事情。
站在下方的诸多文官武将之中,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莽古尔泰最先按耐不住,颇为焦躁地愤愤道:“奶奶的熊,孙承宗这个老贼果然是奸诈无比,明面上,看似是林丹汗最为获利,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实则却是,他们南蛮子最为受益,收揽了不少的蒙古部族。”
“汗弟,最为关键的是,林丹汗那个老兔崽子攻打与咱们较好的蒙古部族,孙老贼却是向那些部族抛出善意,简直就是在演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点一点地瓦解咱们好不容易建立的联盟,削弱咱们与那些蒙古族的关系,南蛮人真是阴险至极!”
“那些南蛮子真是可恨,就是不跟咱们真刀真枪的干一架,分出个胜负,却频频使出阴谋诡计,背后下绊子,暗地里挖墙脚,真是无耻之极,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
随着莽古尔泰这番言词,近乎于咆哮的埋怨与牢骚,很显然,众人的反应不一,尤其是在汉人与女真人之间,显得尤为明显,前者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不以为然,后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和莽古尔泰的反应相差不多。
更有甚者,有一些武将看着范文程等汉人文官,眼中带着敌视的目光。
毕竟,这些投降后金的汉人,多数曾经都是大明的武将,而像范文程这样的文人,更是对兵书有所涉猎,他们深知一点,兵者,诡道也。
因此,对于明朝的种种做法,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觉得那是小人行径。
“果然,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全都是奸诈之徒。。。。”
嗡嗡的议论声之中,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句,感受着有一些剑拔弩张的气氛,确切的来说,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挑衅与咄咄逼人,神色凝重的黄猪皮不再保持沉默。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争吵的?”
黄猪皮深深看了一眼莽古尔泰等人一眼,颇为呵斥的反问了一句,进而端正身姿,目不斜视,徐徐说道:“如今之时,紧要之物,就是如何化解这种对咱们后金越来越不利的局面,而不是在在这里内讧,自己人攻击自己人,使用言词羞辱对方,这样做的话,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于事毫无益处。”
随着黄猪皮的这番言语,汗庭中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范文程等汉人的神色,也是为之一松。
这个时候,皇太极看向了范文程,露出郑重之色,诚恳地问道:“范先生,对于后金现在的不利处境,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扭转这种局面?”
“大汗。。。。”
很显然,范文程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皇太极会请教自己,张口就欲回答,然而,刚刚吐出两个字,似乎想到了什么,后面的话语戛然而止。
听到范文程的回答,所有人的心思都被勾了起来,然而,范文程后续的表现,却是让众人为之气恼,暗暗心急,觉得对方是在卖关子,故意调自己等人的胃口。
“范文程,你想要干什么?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磨磨唧唧的样子,爷看着就心烦,南蛮子果然都是这样的德性,比不得我们女真人痛快爽直。”
听到莽古尔泰的催促,尤其是话里话外所透露的羞辱之意,范文程不仅不生气,反而冲他笑了,那副谄媚的模样,连狗腿子、最下等的奴才都不如。
“范先生,不用理会莽古尔泰。。。。”
皇太极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为范文程解围,眉头微皱,隐隐也有一些不满他这副吞吞吐吐的样子,但是,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又补充道:“范先生,有话尽管直言,就算是有什么不对、冒犯或者失礼之处,也没有关系,你尽管放心。”
很显然,范文程要得就是皇太极的这句话,这份承诺,因此,也就不再犹犹豫豫,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应的解决之策。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环敌
“大汗,微臣觉得,要想摆脱目前的不利局势,关键就是在于一个‘和’字,最少要稳住察哈尔与大明的其中一个,与其和谈,尽可能地与其中一方和解,达到止战的目的。。。。”
“嘁~不过如此,本贝勒还以为你真得有什么好主意?有何高见呢,也不过尔尔?”
莽古尔泰突然打断了范文程的讲话,话里充满不屑之意,更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进而继续说道:“不管是察哈尔的林丹汗,还是大明,都没有与咱们和谈的可能,前者与咱们有着生死大仇,堪称不共戴天,后者却有着祖训使然,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这就已经没有了和谈的基本前提条件,总不能让大汗带着大家退出辽宁,返回建州吧?”
“如果真得是那样做的话,将会愧对先人,成为后金的罪人,太祖历经数十年打下的江山,牺牲了那么多的女真人,才获得这些得之不易的疆土。”
如果说莽古尔泰的那两个充满不屑的反问,挑衅味儿十足,颇有无理取闹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极为有力地驳斥了范文程的观点。
如今的察哈尔林丹汗,去年被后金打得大败,地盘尽失,惶惶犹如丧家之犬,颜面尽失,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仇恨,几乎没有任何讲和的可能。
至于大明,那就更简单了,如今的后金,占据了安乐州、铁岭卫、沈阳中卫等辽宁大部分的疆土,这些都是女真人用性命和血换来的,如果谁敢放弃这些,那就是后金的罪人。
毫无疑问,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以抚民怨,这个“罪人”将会被问罪,恐怕谁也不愿意担起这个责任。
然而,如果不放弃在辽宁的既得利益,不返回建州老巢,毫无疑问,根本就没有与大明和谈的可能。
毕竟,如果真这么做了,就这么和谈了,与割地求和何异?
同样的道理,如果谁就这么同意和谈了,那他就是大明的罪人,为千夫所指,为百姓所唾弃,将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面,很显然,只要稍有头脑之人,不管是大明的那些文官武将,还是崇祯皇帝,都不会这么做。
最起码,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这么做,只能暗地里而行,以其他的名目,达到和谈的目的。
这些念头,只是在众人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莽古尔泰的话音刚落,这个时候,济尔哈朗看不过去了,乃是努尔哈赤之侄,不管是辈分儿上,还是在军功以及爵位方面,一点也不弱于莽古尔泰,也就开口了,为范文程说话。
“三贝勒,何必这么咄咄逼人?不管怎么讲,范先生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在为大汗出谋划策,也是为咱们后金着想,尽可能地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
济尔哈朗丝毫不惧莽古尔泰投来的犀利目光,对于自己不满的样子,随之转而说道:“如今之时,咱们后金的面对的威胁,不仅仅是察哈尔林丹汗和大明,两者互为掎角之势,一点一点地蚕食咱们的疆土,还有就是来自于东面的威胁。”
“咱们虽然和朝鲜缔结了《江都合约》,达成了兄弟之盟,结为兄弟之国,然而,那个朝鲜王李倧并未中断与明朝的来往,两者依旧保持着宗主关系。”
“换而言之,当然,也就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朝鲜在后金与大明之间的关系,颇为的暧昧,一边向明朝称臣,一边与咱们修好。”
“相比而言,李倧更加对大明友好,对咱们后金却是一副拖延、搪塞、应付的样子,甚至还有一些敌视,前年达成的那个《江都合约》,明确规定,朝鲜要开市中江,与咱们进行贸易,然而,现在却是迟迟没有消息,也不见朝鲜有任何的动作。”
“而且,咱们与朝鲜还存着许多的悬案未决,李倧也未予以处理,更是放任他们的国人穿过边境线,到咱们的领地进行采参和狩猎,对于我朝的逃人问题,他们也是置之不理,等等。”
“还有一点,后金输送给咱们的那些‘岁币’,也是问题重重,不是偷工减料,就是质地不佳,这些都足以说明,李倧非常的不可靠,一旦看到咱们后金的处境不妙,难保他不会伺机而动,从背后给咱们一刀,不可不防啊~”
此刻,随着济尔哈朗侃侃而谈一般的讲述,汗庭里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的同时,众人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么一个画面,西有察哈尔林丹汗,不断地逼近,一点一点地蚕食与后金较好的蒙古部落;南有大明朝廷,孙承宗不断地加固和向北延伸宁锦防线,两者相互勾结之下,彼此策应,后金在辽东的地盘大幅度缩水。
然而,面对这两股咄咄逼人而又配合默契的势力,后金却是那么的被动,而又无可奈何。
以后金今时今日之能力,所具有的人口规模,根本就无法同时支撑两场战争,不管是财力、物质方面,还是在兵力上面,都无法让后金两线同时作战。
如果强行同时开启两场战争,后金的精锐将会尽出,如此一来,势必就会使得老巢无兵把守,兵力极为空虚,防卫能力极为薄弱,很容易被人抄掉老巢。
到时候,恐怕丢掉的就不仅仅是在辽东的地盘,女真将会有着灭族亡种的危险。
“哼~朝鲜王好大的胆子,居然如此戏弄我后金,真是不知死活,忘记了当初,被本贝勒追杀的犹如丧家之犬,逃离了自己的都城,难道李倧忘记了,他的亲弟弟还在咱们的手中,作为人质,软禁于这沈阳城内。”
作为四大贝勒的老二,又是东征朝鲜的主帅,听到济尔哈朗的这番言语,阿敏就是满脸的愤怒之色,愤恨不已,更多的还是懊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一举灭了朝鲜,以至于给今天留下这么大的麻烦。
喝骂了这么一番之后,阿敏进而看向皇太极,颇为质问的问道:“汗弟,既然朝鲜王言而无信在先,又一再的失诺在后,留那个原昌君还有何用?不如杀了就是,还能发泄诸将胸中的憋闷之气!”
“哎。。。。”
然而,阿敏等待的回答,却是皇太极的一声叹息,显得是那么的无奈,而又有着淡淡的恼怒之意,更是摇了摇头,却没有过多的过激反应,始终保持着镇定的模样。
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
“汗弟,怎么了?难道有什么问题,不能这样做吗?”
看到皇太极这副模样,满脸的复杂之色,阿敏忍不住地连连追问了一句,心中更是咯噔一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这个时候,感受到皇太极的目光,看到大汗对自己点头示意,库尔缠站了出来,满脸的谨慎之色,解释道:“贝勒爷,您有所不知,那个所谓的原昌君,并不是朝鲜王李倧的亲弟弟,不过是他的远房宗亲李玖,也就是朝鲜成宗之子,云川君的后裔,就算是将其杀敌,也是无济于事,朝鲜王李倧也不会在乎分毫。”
此刻,听到库尔缠的回答,阿敏愤怒的同时,心中涌现一股浓浓的挫败感,更是觉得恶心与憋屈无比,就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稳坐四大贝勒第二把交椅,如今之时,更是以四大贝勒的形势,皇太极为大汗,四人共同主政后金,还从未被人这么欺骗过,被人这么摆了一道,绝对是莫大的耻辱。
阿敏被气得脸色铁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莽古尔泰等其他将领,神色也是异常的难看。
看到所有人都不再言语,汗庭里的气氛是那么的安静,而又充满诡异之感,范文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汗,以微臣之见,如果继续坚守辽东,不愿意放弃沈阳等地,咱们就有着三面环敌的危险,处境将会越来越不妙,越来越被动,离开辽东,将会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除非察哈尔和大明的政局发生突变,出现了权力更迭的事情。否则的话,在这辽东,咱们绝对没有扭转局势的可能,不可能同时三面开战,同时应对来自于西、南、东三个方向的敌人。”
“可是,就这么放弃辽东,撤回建州,实在是让人不忍心,也不甘心啊~!”
阿济格忽然插了一句,满脸的焦急之色,将有勇无谋而又粗暴的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进而继续说道:“这可是父辈辛辛苦苦,冒着生命的危险,流下了许多的血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加上时机刚刚好,才能打进辽东,获得这偌大的地盘,一切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怎可轻易放弃?”
“而且,只要坚守一天,咱们就还有扭转辽东局势的可能,还有机会,一旦放弃,不仅父辈这些的努力毁于一旦,以后再想重回辽东,将会是困难重重。”
“好了,阿济格,先不要说了,让范先生把话讲完。”
皇太极打断了阿济格之后,转而看向范文程,面脸的郑重之色,颇为求教地朗声说道:“范先生,你继续说。。。。”
“大汗,一直以来,不仅是咱们对整个辽东志在必得,林丹汗也是虎视眈眈,觊觎这片白水黑土,一旦咱们退出辽东,让出沈阳等地,这些地方势必会出现一个权力真空期,对于野心极大的林丹汗而言,他绝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趁机占领这些地方。。。。。。”
渐渐地,随着范文程浅显易懂的讲述,终于听明白了,他之所以建议退出辽东,主张放弃沈阳等地,这就是在以退为进,以不守为守,创造一个利益舞台,从而达到破坏林丹汗与大明联盟的目的,使他们内讧,彼此争夺地盘,因而产生嫌隙,自然而然地,联盟的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毕竟,对于贪婪的林丹汗而言,对于放在嘴边的肥肉,绝不会轻言放弃,就算是天王老子,他也敢争一争,斗一斗,更遑论是大明!
虽然面有不甘之色,心中还是不情不愿,但已经被范文程的这个提议打动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先不说林丹汗与大明谁胜谁负,只要两者交恶,联盟自然不复存在,对于后金,自然而然地,这就是最大的获利所在。
而且,众人还明白一个道理,在“两虎相斗”的这个期间,后金可以收复人心,加强与那些蒙古部族的关系,弥补滨临崩溃的联盟。
唯有将后金与蒙古族的利益绑在一起,后金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卷土重来,杀回辽东,再与大明叫板。
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从目前不利的处境中脱身而出,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的同时,稳定自己的联盟,壮大自己,积蓄实力。
然而,即便深知这个道理,皇太极也仅仅是露出深思之色,并未有立即给予回应,只是淡淡地说道:“嗯。。。事关重大,绝非是本汗一人所能够决断,需要经过其他三大贝勒和议政大臣商议一下,方能作出裁决。”
没有人怀疑皇太极这是推脱责任,与其他人分摊风险,自太祖之时,就建立了议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共理政刑的制度,后来演变为八固山(八个旗主)主议国政,也就有了如今的议政大臣与八贝勒共议的机制。
(后金的爵位之中,除了大汗之外,以贝勒最为尊贵,八旗旗主都是贝勒爵位。)
所以,在听到皇太极这样的回答之时,莽古尔泰与阿敏都是会心一笑,露出满意之色,很满意对方的识趣表现。
如今这个时候,八旗的旗主,分别就是他们这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尽管皇太极更进一步,当上了后金的大汗,但也是与三大贝勒“按月分值”政务的格局,四人俱南面坐,共理朝政。
所以,对于皇太极的突然上位,成为后金的大汗,莽古尔泰与阿敏虽然颇有微词,有着相当的抵触情绪,但是,有了这个诱人的条件,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毕竟,汗位只有一个,只能有一个人坐上去,皇太极的这种做法,犹如将权力一分为四,唯一不同的是,其他三人没有大汗的称谓而已。
皆大欢喜,不外如此。
然而,莽古尔泰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看似有着极大的好处,天上有着巨大的馅饼正在掉落,而在脚步的前方,也有着一个看不见的陷阱。
一旦掉入陷阱之中,轻则摔得一身伤,伤筋动骨,重则,将会有着性命之忧,毕竟,陷阱里很有可能还有倒刺。
若是细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皇太极看似平静的神色之下,却是眸光幽幽,闪烁不定,眼里弥漫着淡淡的幽幽之光,目光不易察觉地扫视了莽古尔泰等人几眼。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
陕西,绥德州。。。。
官道之上,一个破败的驿站之中,零零落落的十几个人散坐在周遭,其中的一波人围坐在一起,小声地交谈着,即便如此,在安静的大厅之内,声音还是显得那么的清晰。
“听说了没有?最近一段时间里,米脂县可是发生了一件轰动性的连续杀人案,杀人犯可谓是穷凶极恶,手段狠辣非常,将其形容为丧尽天良,也不为过,不仅杀了米脂县的举人艾诏,还凶残的杀害了同村之人。”
“嘿嘿。。。一听这话就知道,你对连续杀人案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并不知道内情,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里面还另有隐情呢~”
“杀人者,叫作李鸿基,以前和咱们一样,也是驿站的驿卒,负责送信笺这样的活儿,之所以沦落如此,只是恰逢朝廷精简驿站,节省花销,才离开驿站,返回老家谋生”
“至于被杀得那两个人,一个勾结米脂县令晏子宾,想要弄死他,另一个玩了他的老婆,只要是一个男人,有一些血性,怎么不可能杀了举人艾诏和那个jian夫盖虎?”
。。。。。。
渐渐地,大厅里不再那么冷清,随着众人一言我一语的说一句,变得活跃起来,使得这个破落的驿站多了几分生气,不再那么死气沉沉。
崇祯一身的伪装,就和宋献策等人围坐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处,饶有兴致地听着众人的闲谈,这个时候,女扮男装的田秀英挨了过来,离崇祯非常的近,手忽然暗暗一直左前方,压低声音地说道:“尤公子,你看,那个人和我一样,也是女扮男装。”
一语落罢,田秀英已经收回了右手,却不断用自己的下巴示意,更是努了努嘴,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
崇祯点了点头,以此回应的同时,也望了过去,脸上的笑意更浓。
一眼望去,只见,除了田秀英所讲的女扮男装之人,还有两个男子陪伴在左右,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年轻男子,大概二十几岁的样子,崇祯清楚地记得,刚刚的议论就属他最活跃,说话的内容虽是中规中矩,吐露实情,但不难发现,几乎都是在为李鸿基辩解。
这时,男子又说了一番话,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坏坏的笑容,忽然喊道:“哎,小兄弟,你对那个李鸿基,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啊?尤其是整个连续杀人案,前因后果,清楚无比,就好像是亲身经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