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的,而且青铜韧性不好,容易脆断,厚了不实用,薄了不结实,因此青铜是不能用来打造马掌的。
  因此马蹄铁的出现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而除开马蹄铁之外,号称三大神器的马鞍和马镫其实更加重要,原理甚至比马蹄铁还要简单一些。
  简易的马镫如今已经有了,但很简单,就是一根绳子打一个圆环吊在马的前腿上方,作用是上马的时候起辅助踩踏的作用,只能轻微借力,而且还需要有人帮助扶着马鞍,上马之后基本上就用不上了,因此属于可有可无的一个鸡肋配件,绝大部分马都没有配备或者是懒得配备,一般也只有女人或者小孩儿会用到,因此并不常见。
  这一点开始是令陈旭很好奇的事情。
  既然蹬绳可以用来上下马,但为什么骑上后就不能用呢?
  不过等他骑过马之后才知道,问题出在马鞍上面。
  因为马鞍并不是后世常见的固定高桥马鞍,就是一个软垫或者一张兽皮,固定效果很差,一旦上马之后只要想踩着蹬绳借力轻松一下大腿和屁股的时候,屁股下面垫的马鞍就会移动位置,然后就会像狗熊踩的平衡木一样两边晃动,特别是马在高速奔跑的时候,人在上面丝毫不能离开马背,只能双腿加紧马腹紧抓住马鬃,整个人最好都趴在马背上,不然一不小心就被被颠下来,即便是经过良好训练的马卒也无法踩着蹬绳借力高速奔跑,普通人更加不可能的,只能颠到蛋碎。
  所以骑马在这个时代不光是技术活儿,更是力气活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骑兵在春秋战国时期都还只是一个辅助兵种,主要用作哨探、突袭和侧应,作战的主力还是步卒,而马匹参与作战的主要作用加快军队的行进速度、运送军械粮草和牵引战车。
  战车在这个时代的作用体现的还非常明显,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冲锋陷阵的时候,行驶平稳又兼有机动性和高速度,战车上可以乘坐弓箭手和长戟枪兵,在战斗中冲击步兵方阵非常厉害,因此形容一个国家的强盛,就是看战车的数量,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战车越多,表示国家的实力就越强大。
  也就是说要彻底发挥出马卒的力量和优势,必须设计出固定的马鞍和马镫,这样才能充分借助战马的力量,同时释放出数倍的战斗力。
  高桥马鞍结构简单,就是一个用木头和皮革制作的中央凹陷下去的座椅放在马背上就行了,两侧用皮带在马腹和脖颈下扣紧即可,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陈旭把这个任务就交给木匠刘二娃,设计制作了一个月才弄出来一个大致差不多的高桥马鞍的东西,这个马鞍做的及其粗糙,但粗糙归粗糙,丑归丑,用起来还是很不错,因此这次出门陈旭便已经用上了。
  而马镫更简单,直接用竹篾编了两个圆环用麻绳系在马鞍两边,踩踏非常舒适,至于虞无涯和英布王三等人,早已习惯了蛋碎的感觉,蹬蹬蹬蹬的颠簸下,估计菊花还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舒爽感。
  清河镇实在是太小了,工匠的水平陈旭也不能要求太高,刘二娃的木匠水平不敢恭维,而且整个镇上也找不到一个合格的皮匠,因此这个马鞍也只能将就,而且陈旭如今也已经将就习惯了。
  在铁匠铺呆了半个小时,设计完几样工具之后,陈旭准备返回小河村,两个月没回家了,非常惦记家里的情形。
  而就在他返回清河镇的时候,从咸阳通往南阳的武关驰道上,一列长长的骑兵队伍绵延近两里在狭窄的山岭峡谷之中蜿蜒而来,除开护在中央的十多辆豪华马车之外,清一水的高头大马,马背上的武士甲胄俱全威武雄壮,兵卒手持密密麻麻的长戟和呼呼啦啦在风中招展的旌旗,鸦雀无声的行进之中,方圆数里的山谷都似乎跟着在颤动,本来虎啸猿啼的崇山峻岭之中也瞬间便的安静下来,只能听见密密麻麻的踏踢声。
  “兄长~”
  当陈旭回到小河村的时候,每天望眼欲穿等在村口的杏儿欣喜的嚷嚷着迎上来,身后还跟着虞姬和两条小狗。
  两个月不见,两个小丫头似乎都长高了一截,特别是两条小狗,已经长到了两尺长,撒着欢儿的围着马匹乱跳乱吠。
  陈旭也激动的跳下马把杏儿抱起来询问家里的情况。
  “娘和水姐姐都很好,我们每天都盼着兄长回家,小鸡小鸭小鹅都长大了,小猪也长大了,我们还上山捡了好多榛子和栗子……”杏儿兴奋的叽叽喳喳,“兄长,上个月家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会讲故事会算命,可好玩儿了!”
  “白胡子老爷爷?长什么样?”陈旭惊讶的问。
  “水姐姐认识,还给他磕头喊师尊呢,对了,骑着一头小黑驴!”
  陈旭瞬间就明白过来,应该是虞无涯和水轻柔的师傅,也就是那个叫赤松子的老头儿。
  根据在下邳见到的情形,这个赤松子近乎于一个半仙的存在,至少那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石公应该知道赤松子的一些事情,要不然在桥上也不会表现的那么惊讶和恭敬。
  想起赤松子,陈旭自然又想起了被黄石公拗断脖子的猴子悟空,当时应该是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又被那个老头儿带走。
  莫非那老头儿真的是神仙,还有还阳术不曾?
  想到这里,陈旭心里多了一份期盼,同时又多了一份敬畏。
  不光是对赤松子的敬畏,还有对中国古老文明的敬畏。
  这次出门,他不仅见识到了大秦的穷,更见识到了黄石公和乙胜甲这种古武高手的真实存在。
  当时在圯桥之上,面对黄石公抓来的手掌,陈旭感觉到当时灵魂都有沉沦冰冻的感觉,那不是幻觉,而是真实的反应,是一种完全未知的、用后世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特殊力量。
  而当赤松子出现的时候,陈旭瞬间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个老头儿就是凭空而来,但却又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那头小黑驴,那空濛如雨的声音,一举一动就好像千年万年就已经存在过一样,脑海中竟然感受到一种极其熟悉的气息,而那种气息,纯粹是一种灵魂的感觉。
  他以前也曾经询问过虞无涯和水轻柔关于他们师尊的事情,但两人皆都不愿透露,但这次见到之后,陈旭也终于醒悟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说了,不管是传说也好,还是瞎猜也好,在赤松子离去之后陈旭终于开始相信,或许神仙在中国古代的确是存在过,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许许多多关于神仙的传说或许并非都是杜撰和编造。
  赤松子这个人,应当就是一种超脱了普通人的范畴,已经达到了另外一种境界,是不是神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种大道至简的气息,从出现到离开,总共只说了五句话,但却令人生不起任何不敬或者反抗的念头,就连被后世盛传为神仙人物的黄石公,在他面前也只能恭恭敬敬,可见其在眼下大秦隐士中的超然地位。
  而黄石公,回来的路上陈旭也猜测过,根据赤松子的说法,真名应该叫黄庭靖,最大的可能就是当代墨家的钜子,是墨家的首领,他千方百计找到张良,本来是准备把太公兵法传授给张良的,根据后世的历史来看,目的也很明确,用张良这个极度痛恨秦国的人之手,来颠覆大秦的统治地位,加上上次徐福提到的墨家门徒黄天琼上书撺掇秦始皇去海外寻找神山,几乎可以猜测到,黄天琼和黄庭靖是一伙儿的,都没安好心。
  而且通过赤松子的话大致也能听出来,赤松子是知道黄石公的目的,只是可能因为陈旭的出现,导致他所说的天机已经混乱,因此他干脆把大徒弟乙胜甲也带走,不让他掺和这场他也看不清楚的乱局。
  由此可见,赤松子这个人是能够预判未来会发生的一些事情的。
  而这种传说,在古代的历史中并不少见。
  这种所谓推演天机的能力,按照虞无涯的说法就是精通易理才能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说,中国的易经、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等文明传承并非是封建糟粕,而是有着神秘的传承,也有着极其神秘和特殊的作用,科学不能解释并不表示它没有道理,就比如查看风水、修炼内息或者后世修炼气功一样,懂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懂的人只能攻击菲薄,说气功不科学,说中医不科学,说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一切都是垃圾,只有科学才是真理。
  而这些人忘记了,科学是一门时间极其短暂的显学,是源自于西方唯物的自然哲学的浅显理论和应用,和东方的文明完全是不同的哲学体系,丝毫没有相互的交集,更别说解释了,强行解释就是故意找茬。
  可惜的是,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像赤松子、黄石公这种人都消失不见,许多古老的文明和理论也都跟着快速消失,后人也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越来越陌生,最后传承断绝到自己都不相信了。
  陈旭很遗憾,非常遗憾,而这一次的见闻也动摇了他以往试图用科技推动大秦的兴奋和激动,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希望找到一个既能帮助大秦快速发展,又能去探求和解开中华这些古老传承的神秘面纱。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仙?到底这些修炼内息的方法传承来自哪里?到底这些威力强大的武术起源于何处?到底神仙的传说是真是假?
  但这些只能慢慢的去了解,毕竟大秦对他来说还太陌生了,了解的越多,似乎就越陌生,与自己了解的历史越发不一样,而陈旭同时也越发有兴趣。
  毕竟都能穿越过来,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或许眼前一切皆都是虚幻。
  或许眼前一切就是一场游戏。
  或许眼前一切就是神仙和自己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陈旭摇摇头,把心中突然升起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全部到抛到脑后,抱着杏儿给陈姜氏请安,又去看她的小鸡小鸭和小猪,然后又和水轻柔四目相对,用眼神诉说相思和牵挂。
  眼前人一个一个都真实存在,亲情和两情相悦都让他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安心与宁静。
  大秦,这就是老子的大秦,他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第320章 扶苏公子
  “舒服~~”
  来去两个月,一路风餐露宿,此时搬一把竹椅斜躺在院子里面晒太阳,喝着香喷喷的紫云仙茶,水轻柔坐在旁边帮他剥着炒栗子,陈旭惬意的已经感觉自己快要融化了。
  “师妹,师尊来之后还说了甚子?”
  虞无涯在下邳石桥上被黄石公一掌打下石桥,吐了几口血,但似乎黄石公也手下留情,因此虞无涯身体没什么大碍,只不过回来的一路上情绪不太好,平日在王五等人面前是一副高人神态,但和真正的高手一比较,跟渣也没什么区别,因此心灵很受打击,人变的沉闷了许多,一个人抱着茶杯蹲在旁边不知道在想什么。
  “师尊突然而来,就是问了你我下山之后的一些事情,然后我就把你抢夺墨家令牌的事情告诉了他,并且也告诉他你们去了下邳!”
  水轻柔说话之时把一颗剥好的栗子轻轻捏碎喂进陈旭的嘴里,而某人也很无耻的伸出舌头轻轻的舔了一下柔嫩的手指,弄的水轻柔瞬间脸颊绯红的嗔了一眼,但眼神中更多的是喜悦和温柔,眼眸深处似乎还有一股春水在轻轻荡漾。
  哇,我的婆娘好美!这神态太诱惑了!
  陈旭忍不住抓住白嫩的小手抚摸着不愿意放开,弄的水轻柔低着头不敢四周张望。
  “旭哥哥,我的猴猴悟空呢?”小虞姬似乎这时候才想起来还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跑过来围着陈旭到处看。
  “猴猴不乖,在半路上跑了!”陈旭没敢说出来猴子被黄石公一把捏死了。
  “哇~我要猴猴,谁说悟空不乖的,它最乖了,什么都能干,你一定是嫌它丑把它丢了~”虞姬嘴巴一瘪就抹着眼泪哭起来。
  “莫哭莫哭!”陈旭赶紧把虞姬抱起来放到腿上,“听哥哥说啊,半路上我们经过一座长满了桃子的花果山,那里也有好多好多的猴猴,于是它跑到花果山上当猴王去了!虞姬乖,我给你讲花果山水帘洞的故事好不好?”
  “好,但是要有悟空的花果山!”虞姬抹着眼泪抽抽搭搭的说。
  “放心,一定有悟空!”陈旭帮虞姬抹干净眼泪,然后开始讲西游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海边有一座花果山,上面四季鲜花常开瓜果飘香,山上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无忧无虑的在上面玩耍嬉戏,而在海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经年累月已经数十万年了,突然有一天一道闪电落在石头上,大石头炸开,里面蹦出来一只石猴……”
  西游记的故事以前陈旭断断续续讲过一遍,但也只有虞无涯和水轻柔、杏儿、陈姜氏听过一些,王三王五等人没听过,英布更没听过,因此不光是小虞姬,坐在院子里的一群人很快都听的入迷了。
  西游记的故事比之封神演义,更加充满了趣味,而且情节也更加曲折动人。
  因此陈旭这一讲就根本停不下来,王五英布几个一天到晚除开干活儿之外就是催促着陈旭讲故事,而虞姬更是如同一个布娃娃,一天到晚腻在陈旭身上不愿意下来,不停的要问她的猴猴悟空哪去了,陈旭也只能一闲下来就讲悟空的故事,而听故事的人也一天多过一天,小河村里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闲下来就搬着板凳跑过来听故事,情形似乎又回到了以前讲白蛇传时候的场景。
  “这个唐僧太坏了,一个傻蛋,就知道念紧箍咒!”
  “猪八戒果然是山彘变成的妖怪,又懒又馋!”
  “沙和尚虽然不懒,但就是笨,每次都只知道喊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村民们听的入迷,但偶尔也会互相低声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和看法,点评一下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绪。
  “恩公,有好多人骑马来了!”正蹲在旁边的柴禾堆上晒着太阳听故事的虞无涯突然站起来提醒说。
  “是不是镇上出事了?”陈旭停下来侧耳倾听了一下问。
  “不像,马蹄声很杂乱而且密密麻麻,估计有好几百人!”虞无涯脸色凝重的说。
  “小旭,要不要准备家伙?”马大伯紧张的站起来问。
  “不用,让大家先不要紧张!”陈旭摇摇头也站起来。
  如果真的来几百个骑马的人要行凶,估计几千人都挡不住,更别说村里只有十多个青壮年,男女老少猫猫狗狗加起来还不到一百,战斗力更是堪称大秦最渣的农民组合,不拿武器还好,一旦拿了武器估计死的更快。
  就在所有人都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几匹快马由远及近很快就顺着小路冲进村口,不一会儿就奔到陈旭门口。
  四匹快马,马背上坐着四个身穿黑衣的武士,背上还背着大剑。
  “陈先生可在家?”四个武士下马之后看着满院子紧张的村民,为首的一个拱手大声问。
  “咦,这不是上次来过的玄武卫吗?”王三王五几个一下就认了出来。
  陈旭也感觉有些眼熟,王三等人一说也马上想了起来,于是走过去问:“你们找哪个陈先生?”
  “陈先生好!”四个玄武卫也认出了陈旭,因为去年见过一次,今年三月在宛城又见过一次,于是赶紧一起给陈旭行礼。
  “你们找我?”陈旭惊讶不已。
  “正是,我等奉始皇帝之命,特来请先生去咸阳,陈先生稍等,扶苏公子随后就到!”
  “扶苏?”不光陈旭愣住了,跟在旁边的虞无涯、水轻柔和王五英布等人也一起愣住了,而满院子的人更是一阵剧烈骚动,无数人都惊呼起来。
  虽然是标准的山村野民,但始皇帝和大皇子扶苏的很多人还是听说过,一个个都全部无法置信的看着陈旭和四个黑衣武士。
  几分钟后,又是十多匹快马疾驰而来停在院子门口,然后一起下马分列四周静静等待。
  十多分钟之后,随着密密麻麻的马蹄声,数百匹骏马顺着小路而来,骑在马背上身穿皮甲手持长戟腰跨大剑的兵卒沿途勒停马匹分列在道路两边,很快一个身穿锦袍头戴玉冠的青年在一群武士和文士的簇拥下策马而来,最后停在陈旭家的院子门口,下马。
  “请问哪位是陈先生?”青年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冠之后面色和煦的问。
  “山野之民陈旭见过扶苏殿下!”陈旭恭恭敬敬的对着年轻人拱手行礼。
  “陈先生勿用多礼,扶苏见过陈先生!”扶苏也赶紧对着陈旭拱手行礼,态度也非常恭敬。
  “拜见皇子殿下!”陈旭身后,小河村的村民在马大伯的招呼下扑扑啦啦的跪满一地,一起给年轻人磕头。
  “免礼免礼,都起来吧!”扶苏伸手虚抬一下,村民们也都爬起来,然后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低着头站在院子里。
  “马大伯带着大家都先散了!”陈旭只好安排村民们先散去,然后笑着对扶苏说:“旭没想到殿下会突然而至,实在是怠慢,请入寒舍喝茶歇息!”
  “先生相请,扶苏不敢推辞!”扶苏笑着行礼,然后回头吩咐,“所有人不得入内!”
  “喏~”周围数十个护卫都一起轰然应诺,整齐的声音吓的院子里的两条小狗夹着尾巴逃进房间去了。
  “咦,赵先生?”
  扶苏在几个文士大半的随从簇拥下走进院子,而陈旭一眼就看清楚了夹在中间的赵擎,顿时忍不住惊讶的打招呼。
  “陈先生好!”赵擎赶紧对着陈旭行礼,然后略有些拘谨的笑着说,“不敢隐瞒,擎乃是在少府中任中常伺之职,前几次皆都是奉始皇帝陛下之命,特地来清河镇寻找陈先生。”
  原来如此!陈旭此时才豁然明白,原来一开始就觉得赵擎是咸阳口音,而且也不像是普通商人那么简单,原来竟然是皇帝身边的近侍,难怪可以弄到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和那么多的煤和羊毛的。
  王五王七和英布等人也都散开,水轻柔帮忙去厨房烧水沏茶,虞无涯则抱着铁剑远远的站在三丈开外,主要是为了避嫌。
  陈旭请扶苏就在院子坐下,吩咐王五王七搬来一张木桌,又去房间里端来一些栗子、糖果、米花糕、饼干、香干、果脯之内的零食摆在桌子上。
  “殿下不嫌弃的话请品尝一些旭在家做的零食!”陈旭笑着指着几盘零食说。
  “多谢先生!”扶苏竟然很随意的拿起一块米花糕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点头说,“此米花糕我还是在宫中吃过几块,听说是从宛城清河商店购买的,父皇说价值不菲,原来竟然是陈先生制作的,香甜酥糯,的确美味无比。”
  “殿下喜欢就好,这香干和饼干也不错!”陈旭笑着指着另外几样零食说。
  扶苏也不推辞,挨着把桌子上的几样零食都品尝了一遍,等水轻柔把泡好的茶水端上来,陈旭亲自给扶苏用崭新的陶瓷茶杯倒上一杯。
  “此茶莫非就是紫云仙茶?”闻着缭绕扑鼻的香吻,扶苏喝了一口惊喜不已。
  “不错,这的确就是传说中的紫云仙茶,不过就是用我们村口那几棵古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的,让旭奇怪的是,别处的茶树嫩叶用同样的炒制方法得到的茶叶味道却相去甚远!”陈旭陪着喝茶解释。
  “看来这小河村的确人杰地灵,连茶树都与众不同,定然是沾染了一些陈先生的仙气,炒制出来才味道与众不同,人生三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扶苏再饮一口,忍不住再次赞叹:“的确美妙无比,一口茶入喉,顿时齿颊留香五脏温润,有苦尽甘来神清气爽之效,等扶苏回咸阳之后,一定告知父皇,把小河村的这几棵茶树封为御茶好好保护,免得被觊觎之人给破坏了!”
  “殿下想的周到,如此最好!”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东扯西拉的闲聊了几句之后,扶苏才放下茶杯说:“陈先生,扶苏此来,就是奉父皇之命特地请先生去咸阳,父皇还说希望先生不要忘记当日在宛城的约定!”
  陈旭站起来拱手行礼说:“旭自然记得,不敢相辞!”
  “那就好!”扶苏也站起来,“冬日将近,返回咸阳还需半个月,恐路上被风雪阻路,所以还请先生即刻准备与扶苏一起上路,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扶苏可以在路上慢慢告知!”
  陈旭想了一下之后微微点头。
  说实在,再过半个月将进入十月,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入冬了。
  冬天的咸阳,尼玛绝对冷的P爆。
  但皇帝的命令也不好违背,何况他也很急切的想见到秦始皇,看看他东南巡游之后到底有什么心态上的改变,只有去了咸阳,改变大秦未来的目标才能慢慢实现。
  于是陈旭也不再犹豫,吩咐王五等人立刻收拾行李,同时也与陈姜氏和杏儿告别。
  “兄长,你去什么时候回来?”杏儿紧紧的抓住陈旭的手不愿意松开,兄长刚回来几天就又要离开,小丫头非常的不舍。
  “在家好好照顾娘亲,兄长可能要开春才能回来,等明年天气暖和了,我把你和娘亲都接到咸阳去,那里人多热闹!”
  “兄长说话要算话!”杏儿的眼泪流了下来。
  “嗯,说话算话,我们拉钩!”陈旭伸出手,杏儿也伸出小手两人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