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长何故不开心?”蒙毅很是疑惑。
“唉,老虎队输了?”蒙恬心疼的脸皮抽抽几下放下茶杯探口气。
“咦,那岂不是说我赚钱了!”蒙毅愣了一下瞬间很开心的从怀里摸出来一张五千钱的押注彩票,兴奋之余又跌胸顿足的叹息:“早知如此,当日就该押一万钱,今日岂不是就能平白发一笔大财……”
看着蒙毅兴奋又失落的样子,蒙恬还是忍不住提醒说:“博戏无非娱乐而已,押注博彩本就是运气,你切莫陷入太深!”
“省的省的,兄长放心!”蒙毅连连点头唤来一个家仆,让其拿着彩票去留香园兑付奖金。
虽然贵为上卿,但平白捡到五千钱还是让蒙毅非常高兴。
随着大力神杯蹴鞠大赛第一场赛事开启并且以爆冷结束,这一个纯粹的娱乐项目也彻底点燃了咸阳民众的参与热情。
这个时代娱乐稀少,无论皇帝还是王侯公卿贩夫走卒都是如此。
而这个由清河侯创办的大赛一下让所有人找到了新的娱乐方向。
在报纸和看客赌客的宣传之下,大力神杯蹴鞠大赛很快就传播到咸阳之外,几支参赛队伍和赞助商的名称也将随着报纸和商旅的口口相传传播到整个大秦天下。
根据赛事的安排,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三天都会安排一场蹴鞠比赛,而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赞助商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制作的广告牌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块,围绕赛场放了整整一圈,既可以当围墙又非常醒目,一些小的赞助商也因此获益不少,一些新进崛起的商店园舍的也开始变得家喻户晓起来。
而随着比赛的继续,咸阳民众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根据博彩公司的统计,参与押注的人数已经突破三万人,虽然大部分都是五钱十钱的小钱,但聚沙成塔之下,每一场比赛积累下来的彩金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巨,除开赔付的奖金之外,每一场还会余留接近一半,加上赞助商和广告费的收入,这场蹴鞠大赛结束,主办方至少能够收获接近三百万钱。
“侯爷,我们真的发财了啊!”
留香园内一栋独立的砖石结构的房子门口,挂着蹴鞠大会博彩公司的木牌,房间里面的仓库之中摆满一地的钱箱和里面金光闪闪的钱币,一群纨绔都趴在钱箱上面哗啦哗啦的搂着钱币流口水。
陈旭也很高兴,这些钱真的来的太快了,让他都有些猝不及防。
虽然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爱赌博,但没想到赌瘾竟然如此之大,一场比赛押金已经超过了二十万钱,足足相当于清河园半个月的营业额,虽然这其中可能有一大半要赔付出去,但毕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财,只要比赛不结束,这种钱财如流水的现象便不会结束。
果然赚钱的永远都是庄家。
陈旭非常感慨。
后世将赌博划作为五毒之一,政府管控的非常严格,但各种政府发行的彩票却大行其道,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政府坐庄的巨大博彩行为,老百姓试图以小搏大赚到大钱,而实际上往往是每次都空手而归,不知不觉之间,手中的零钱全部都被政府给赚走了,即便是到处宣传的那些中了大奖的神秘人物,也绝对不会发生在认识的群体之中,他们的身份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老百姓只能看着颁奖现场流口水而已。
除开彩票,国家坐庄的博彩机构还有股市、债市、期货等等,利用这些机构把老百姓手中的闲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儿一茬儿的割掉,虽然其中有人的确赚了钱,但大部分人最后总是血本无归做了被薅掉的羊毛。
而赌博,似乎就像隐藏在人类基因深处的一头野兽,永远都在蠢蠢欲动,除非某一天耗光了家财临到一场空欢喜,有些人才最终明白过来,所有这一切看起来可以轻松发财的机会只不过是一场有来无回的骗局而已。
但醒悟总是来得很迟。
等你明白的时候,其实你的剩余价值已经被薅光了。
而你的身后,还有一茬儿又一茬儿的羊正在成长,还抱着同样发财的心思挤进来等着被薅掉身上的毛。
对于赌博,陈旭没有太多的想法。
而且他自己也没太大兴趣,后世福彩体彩都买过,最大一次中过十块钱,但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金钱利益的驱动和刺激,蹴鞠大赛才能开办的这么红红火火。
眼下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小组赛的第三轮,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整个咸阳城无论王侯公卿还是贩夫走卒,平日聚在一起讨论的不再是东方道的修建和清河侯与左相李斯的争斗,也不是裁撤西北大军的进度,更不是百家论坛上诸生的策论,而是蹴鞠大赛的各种细节。
甚至还有一群喜爱蹴鞠的人聚在一起开办了一份叫蹴鞠的小报,办公地点在一个凉舍之中,他们把每一场比赛,每一支球队,甚至每一个队员的介绍都详细的印刷在报纸上,并且每天还有人专门分析球队的胜平负状况和押注指导,因此自从这份小报出版之后,引起了诸多蹴鞠爱好者和赌客的兴趣,销量竟然非常不错,如今一期都要售卖上万份。
因此这个消息让当初随口提了一嘴的陈旭都感觉到非常震惊,最后只能归结为大秦的娱乐项目的确太贫乏了,贫乏到任何一个娱乐项目最后都能变成挣钱的途径,而且还很轻松。
而蹴鞠报的诞生,也让参与其中的两个头脑灵活的纨绔尝到了甜头,在咸阳都市报馆附近找了一个七八亩的小院子,准备扩大蹴鞠报的规模,招贤纳士野心勃勃的想要开成一家可以和咸阳都市报相提并论的大报。
可惜这个野心被陈旭撇撇嘴就略过了。
莫看如今蹴鞠大赛办的如火如荼,但毕竟有时间限制,杯赛一结束,这份报纸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除非真的能够筹办一个大秦所有郡参与的全国联赛,不然光靠咸阳这区区八支队伍,无论如何也是支撑不起来的。
第784章 专业蹴鞠场
“侯爷,我们啥时候分钱?”一个纨绔趴在钱箱上不愿意下来。
“比赛结束之后自然会分钱,不过为了把这个蹴鞠联赛举办的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吸引人参加,我建议今年不分钱,而是用这些钱修建一座巨大的专业蹴鞠赛场,要能够容纳数万人在里面观看……”
“侯爷,这岂不是多此一举,眼下河滩上的蹴鞠场就很好啊!”一个纨绔不解的看着陈旭。
“是啊,现在的蹴鞠场就在河边,地势开阔,即便是十万人也能够同时观看,何须另外花钱修建蹴鞠场!”
“某也觉得没太大必要,分钱多好,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等比赛结束我们每个人都能分到手数十万钱……”
“不错不错,我缺钱许久了,我还想用这笔钱在城外修一座带泳池和自来水的别院,这炎炎夏日好和妻妾脱光了泡澡,岂不美哉,嘶~”一个纨绔吸着口水双眼放光的说。
陈旭脸色有些发黑。
所谓纨绔,就是真的一群眼光短浅之辈,这笔钱的确不少,但修建一座专业的蹴鞠场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可以把这笔钱很快的花出去,让这些钱流通到最底层的贫民手中。
要改变大秦眼下的贫穷局面,不断的投资基建和花钱,才能让钱大量而快速的流通,不然这些钱分下去,许多就会被放进库房或者存到华夏钱庄的账户中睡大觉,一群纨绔把钱拿回去之后也并没有太大的支配权,大部分会被家长克扣下来。
“妹夫,你说要新修一座蹴鞠赛场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打算?”蒙云与陈旭关系最亲近,也知道陈旭的一下想法并非没有目的。
“打算自然是有,而且是一个大手笔的策划,如果这个专业的蹴鞠场修建起来,不光可以大大改善观众的视野,同时也为以后每年将蹴鞠大赛举办的更加正规有序,你们跟我来……”陈旭转身出了库房,蒙云和一群纨绔也只能跟着一起出来。
在博彩公司的办公室里面,陈旭吩咐人搬来小黑板,拿起粉笔很快就画了一个封闭式的体育馆的样式,并且还注明了进口和出口的位置,画完之后指着黑板说:“眼下河滩上的那个赛场四周的确够开阔,容纳十余万人绰绰有余,但观看的视线却非常狭窄,几乎只有前面的人能够看清比赛的情形,但我准备修建的这个专业蹴鞠场就不一样了,四周全部封闭,中央是赛场,四周是台阶式的看台,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坐在台阶之上观看比赛,这样所有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最主要的是封闭的场馆更加便于管理,可以像清河剧院一样售票,只有买票的人才能进去观看……”
“嘶~~”
一群纨绔同时吸了一口凉气,一起抬头看着陈旭。
“侯爷,如果可以售票,这笔收入简直就太吓人了,一张票只算十钱,我们眼下每次比赛的观众至少有五六万……嘶……”
“咕咚~”
不算不知道,这随便一算下来,所有的纨绔包括蒙云在内都不由自主的吞了一把口水。
太特么吓人了,一场比赛光门票钱都可以收入足足五六十万钱。
瞬间一群纨绔的眼中闪过狼一样的绿色光芒。
“侯爷,这蹴鞠馆一定要修起来!”一个纨绔激动的一把抓住陈旭的胳膊。
“不错,修,一定要修,谁再提分钱某揍他!”第一个提出分钱的纨绔恶狠狠地舔着嘴巴说。
“对,必须修起来,一旦修好,以后每年都可以坐在家里数钱数到手脚抽筋,那样看看家族之中谁还敢小瞧于我,说我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另一个纨绔兴奋激动的握着拳头。
陈旭不由翻了一个白眼儿慢条斯理的说:“方才你们都说不修的,我想了一下,这个巨大的蹴鞠场要修起来的确困难重重,而且钱财也不够,一旦动工就有数不清的麻烦事,我看还是算了吧!”
“妹夫,你怎能如此颓废?一旦真的把这个蹴鞠场修好,以后必然钱财滚滚而来,放弃岂不可惜?”蒙云激动的抓住陈旭的肩膀使劲儿摇晃。
“不错,侯爷,如此新奇的挣钱想法,怎可随便放弃,您觉得有何麻烦就直接说出来,我等虽然不喜做官,但还是可以帮忙解决诸多麻烦,整个咸阳就没有我们办不好的事……”
一群纨绔都把胸脯拍的砰砰作响。
“你们真的愿意修蹴鞠场?”陈旭正色问。
“愿意愿意,谁不愿意就可以现在就可以退出,以后莫要与我等来往!”一个纨绔大声说。
“侯爷放心,修蹴鞠场之事您只需要挂一个名头就行,其他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一手帮忙操办的妥妥帖帖,到时候您只需要指导修建和设计就行,这个我们不太在行!”
“你们都是如此想法?”陈旭的眼光再次扫过一群纨绔。
“侯爷莫要再有疑虑,谁要是不参加就是山彘养的!”
几个纨绔都七嘴八舌的一致点头肯定。
“那就好,眼下蹴鞠大赛还在继续当中,这件事先暂时放下来慢慢考虑,我要仔细构思一下这个蹴鞠馆的详细规划,等蹴鞠大赛结束之后,我们便开始筹备蹴鞠馆的修建,到时候诸位皆都是股东,每年都可以参与分红!”
“哈哈,爽哉,有侯爷坐镇,此事何愁不成!”
“不错不错,走,某今日请客,一起去清河园吃酒庆贺一番,晚上再去不夜天街找楚园的美娘子玩耍……”
“正合吾意,听闻楚园前几日买了几个极其俊俏貌美的舞娘,身段儿美妙无比,那个胸和屁屁看着就流口水……”
“莫要多说了,先去吃酒,走走~~”
一群纨绔簇拥着陈旭离开留香园进入对面的清河园喝酒吃肉去了。
蹴鞠大赛还在继续,本来五六月间天气炎热无处消遣,因此这个活动也成为了咸阳民众最为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每天大量的赌球和蹴鞠爱好者聚集在城内城外的曲园杂舍之中热烈的讨论几支队伍的比赛和推测球队之间的胜平负,而蹴鞠报也成为了一个最具权威的详细刊物,每一期都有人要买下来仔细研究,根据报纸的消息推测比赛的结果进行押注。
而随着小组赛即将结束,对于最后冠军的归属之争也越来越激烈,博彩公司也适时推出了冠军预测下注。
要在晋级的四支队伍中预测一个冠军难度还是非常大,四分之一的几率怎么去押注都是亏本,因为根据小组赛的成绩,成绩差的赔率高,成绩好的赔率低,如果想要分散押注降低风险,那么最后的最好结果就是不亏不赚,但对于赌性十足而且喜欢以小搏大的赌徒来说,这么好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怎么可能最后落得一个不亏不赚的局面,赌徒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习惯剑走偏锋,如果不想发横财,还不如把钱存在钱庄吃利息或者做点儿小买卖。
而且随着比赛到了这个程度,参与押注的人群已经扩大到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的层面。
在耳闻目濡了许多人押注大赚的消息刺激下,许多富豪直接就是拿着大把的兑票到留香园参与下注,最多的一注达到了三万钱,当时开彩票的经手人员的手都在颤抖。
而其实经历了连续三轮的小组赛之后,下注者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至少有小组赛的成绩和比赛过程作为参考,胡乱下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更多的是根据蹴鞠报和蹴鞠专业人士的分析以及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来下注,不至于像第一轮比赛那样两眼一抹黑的往里面赔钱。
而比赛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赛会的组织还是博彩公司的操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已经无需陈旭的指导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因此陈旭也基本上就没有再去管理蹴鞠大赛,除开比赛的时候去看看之外,都是丢给蒙云和一群纨绔在管理。
科学院老虎队小组赛就被淘汰,因此陈旭对于比赛结果也不怎么关心,时间已经是六月下旬,封地上的夏粮已经开始收割,陈旭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到了农庄的管理上,基本上每天都带着一群管事和侍卫在封地上视察夏粮收割情况,安排人手准备充足的农具和车马帮忙农户抢收夏粮,以不至于耽误农时导致辛苦大半年的收获减产甚至泡汤。
这已经是陈旭穿越过来之后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来咸阳的第三个年头。
而这四年之中,他已经目睹了几乎整个大秦的情形和变化。
特别是咸阳,都是在他的一手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渭河平原沃野千里,乃是关中粮仓,也是整个大秦的老巢和重心所在,这里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因为推广开来的新式耕种方法,摒弃了传统刀耕火种的耕种模式,使得今年夏粮的丰收非常明显,根据陈旭封地上农庄的收获推算,小麦的亩产将达到五石左右,甚至勤劳的农户家里亩产能够达到六石,这个增产率已经达到了两年前小河村的试验田产量,完全达到了陈旭当初来咸阳说的要在两三年之内让大秦粮食增产倍增的计划。
第785章 皇帝的焦虑
陈旭重视封地和农庄的夏粮收获,而对此事更加重视的是皇帝。
早在一个月前,关于今年夏粮收割和征收夏粮税的谕令早就通过中书省下发至全国郡县,而且这些谕令也登载于每一期的报纸之上通传天下,而进入六月之后,全国夏粮陆续进入收获期,户部派出了大量官吏和监吏分赴全国各地视察夏粮的收获和各地粮仓的清查整理和统计,以好让新税粮能够按时入库。
而各地的巡查和监察情况也每天都有驿卒快马送入咸阳报于户部,然后在朝堂之上通报出来。
根据各地陆续传来的情形看来,今年夏粮的收获将比去年又增产不少,最先推广新式耕种方法的南阳郡再次拔得头筹,增产已经稳妥翻倍,而中原地区的三川、河东、河西、上党、东郡、齐郡、砀郡等开发的比较早人口密集的富庶区域也喜获大丰收,增产至少都在五成以上,其他遥远的郡县巡查情况虽然还未报回咸阳,但根据今年各地并没有大的水旱灾害的情况来看,粮食增产的期望值也非常高。
最让人侧目的是齐、东两郡,经历了去年夏天的大河水患之后,因为在陈旭的建言下皇帝开仓放粮并且大力赈灾,虽然人口和牲畜农具损失巨大,但经历了苦难之后的当地民众更加感激朝廷的帮助,因此开荒种粮非常积极,短短不过一年时间,从去年饥寒交迫千里赤地的赤贫状态变成了如今遍地金黄的夏粮丰收态势,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齐东两郡的夏粮增产几乎近倍,是一个极其惹眼的数据。
因此当这个消息在朝堂之上通报出来之后,满朝文武都为之震动。
最主要的根据监察情况反馈,当地百姓缴纳夏粮税非常积极,不像往年一样需要各地乡镇的游缴和亭长的催收甚至抓捕威胁,都很自觉的用牛马独轮车送到各地乡镇的粮仓缴纳。
“民心……民心可用啊!”
秦始皇看着这份特殊的奏报,非常感慨的在紫宸殿沉默了许久,开始慢慢回忆当初那场关于赈灾的争论以及后来陈旭的所作所为。
那一场赈灾可以说让朝廷收获了齐鲁等地民众的非常大的好感,光是当地士绅和名流书写的感谢信都有无数,其中许多还曾经登载于大秦都市报上通传天下,让天下百姓看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而后续民间自发捐助的大量钱粮衣物也极大的缓解了灾区民众的生活困境,加上朝廷谕令派发的大量牲畜农具和粮种,才使得数十万灾民度过灾荒,然后又能力投入到生产自救和耕种之上,也才终于有了眼下这份奏报上看到的踊跃情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税粮,当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民以食为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臣民不能供养君王,是臣民的耻辱,但君王不能让臣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那也是君王的耻辱……”
一时间,许多陈旭说过的话如同潮水般从皇帝脑海中掠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皇帝随手翻开堆放在案桌上一堆整整齐齐的荀子理论,首册便是王治篇,而且这句话下面还画着重重的线条。
这套荀子理论是文学院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套百家丛书,也是百家理论中最为关注的一套丛书。
荀子去世并不久,同时代的百家门派的领袖还有人存活于世,而几个徒弟韩非、李斯、张苍、安鱼梁、封子安皆是当代名流贤士,因此这套书的编纂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首印一千套几乎被一抢而空。
韩非虽死,但他留下来的诸多名篇却传播甚广,当初正是读了韩非所著的《孤愤》和《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慨,然后为了得到韩非,甚至不惜发动大军和韩国一战,然而得到韩非之后,在李斯和上卿姚贾的谗言和阻挠下,韩非终不得重用,甚至被李斯诬陷之后缉捕入狱,等秦始皇后悔准备将他释放的时候,韩非已经被李斯在狱中毒死了。
李斯和韩非同出荀子一脉,治国理念也非常相似,因此在韩非死后,皇帝不断提拔李斯,采用许多李斯的治国策略,最终一统华夏,而陈旭主张采用百家并蓄的治国方略,而且在大秦都市报首期首版便登载了荀子的几篇理论,使得荀子的理论如今在民间的传播非常广泛,也慢慢得到了诸多学派的肯定和认同,因此皇帝也对荀子的理论非常重视,时常要翻看荀子的理论,这也是他摆放在书案上的唯一一套百家丛书。
而且因为储君之事,皇帝还要求每个儿子都要诵读荀子的理论,以此领悟和学习这种兼容并蓄的礼法治国的理念。
儒家那一套重新恢复商周古礼的讲究上下尊卑的贵族礼仪已经不适合大秦的发展,特别是儒家对于分封制的顽固理念与大秦眼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有巨大的冲突,这也是皇帝一直不愿意立扶苏为太子的原因。
不久前陈旭又给了皇帝另一种不破坏大秦郡县制却又能完美解决诸多子孙身份和地位的方法。
那就是册封制,将儿孙都册封到大秦之外的异族领地之上,以此来加强被征服的异族领地和大秦的关系。
而这也是皇帝迫不及待想要讨伐西域羌戎的原因。
西方诸国还在万里之外,大秦暂时去不了,皇帝相信那些地方的人也暂时来不了大秦,中间不光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疆域万里的苦寒西域,即便是西方有强国带着数十万大军攻入西域虎视大秦,皇帝也相信自己可以以逸待劳的将这些侵略者打的稀巴烂。
眼下大秦西北两地还有近七万劲卒,其中大部分都是参加扫灭匈胡的精锐马卒,这七万大军足够应付一切外敌贼寇,更何况大秦还有一个仙家弟子坐镇,只要有陈旭在,皇帝相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特别是看到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之后,陈旭的身份在皇帝心中再无任何猜疑。
唯一让皇帝担心的是,陈旭的所作所为让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在不断的边缘化,大秦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感觉到手足无措,甚至在深夜的时候还会惶然惊醒。
似乎大秦这样继续下去,就不再是他的大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