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军火之王-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防护方面只能算得上是及格。
  至于机动性能,其实也不算太好。
  其配备的6td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只有1000马力,而6td…2也只有1200马力,没有达到1500马力。
  在挂上反应装甲之后,“佐勒菲尔卡”4的战斗全重接近60吨。
  相对而言,其机动性连及格都算不上。
  当然,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观瞄与火控系统。
  “佐勒菲尔卡”4的很多技术都来自俄罗斯,而俄罗斯的观瞄与火控系统一直就是最大的短板。
  别说提供给伊朗,连俄军自用的主战坦克,其观瞄与火控系统都远远落后于西方。
  按照外界推测,“佐勒菲尔卡”4没有动对动的射击能力,而且静对动的射击命中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下。
  此外,因为缺乏红外成像仪,所以“佐勒菲尔卡”4的夜战能力肯定非常糟糕。
  要制导,俄罗斯根本就造不出合格的红外成像仪。
  可以说,“佐勒菲尔卡”4只能勉强算得上是第三代主战坦克,根本无法跟叛军的m1a1相提并论。
  只是,叛军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打了这么久,叛军保有的m1a1几乎消耗光了,仅存的少数也被分派给了其他地方的主力部队。
  虽然“佐勒菲尔卡”4的性能不怎么样,但是总比没有强吧。
  据此,沙特情报机构相信,驾驶这些坦克的不是叛军,而是伊朗革命卫队的官兵,也许就是圣城旅的官兵。
  很简单,叛军的坦克兵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掌握一种全新的主战坦克。
  收到消息后,王栋立即把第001装甲营与第101机械化步兵营动员了起来,还让第201炮兵营做好了战斗准备。
  叛军火速南下,肯定是有备而来。
  当然,这早就在王栋的预料之中。
  不用王栋吩咐,汪昊天立即调集阿盟联军的空中力量,对从杰桑南下的叛军装甲部队进行狂轰滥炸。
  只不过,轰炸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主要是,阿盟联军缺乏精确制导弹药,而且叛军在南下时扬起的漫天沙尘,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直到入夜之后,王栋才收到确切消息,杀来的是一个装甲旅。
  只是冲在最前面的主战坦克就有上百辆,此外还有一百多辆步兵战车,而且同样来自伊朗。
  在接连损失了两架“翼龙”2无人侦察机之后,汪昊天没再派无人机过去。
  夜间9点左右,汪昊天安排了最后一次空中打击。
  十二架沙特皇家空军的f…15sa,对在库特北面集结的叛军进行地毯式轰炸。
  因为已经有无人机在库特北面被防空导弹击落,所以汪昊天严格限制了战斗机的投弹高度。
  很明显,杀来的不是叛军,准确说是打着叛军旗号的伊朗军队。
  伊朗提供了坦克与战车,自然会提供野战防空系统,比如从俄罗斯引进的“道尔”m1近程防空导弹。
  现在,那些沙特战斗机就在北面投弹轰炸。


第483章 坦克战
  那道光芒出现之后,王栋立即拿起了望远镜。
  紧接着,第二道光芒划破了夜空。
  不是火箭炮,也不是高射炮,是防空导弹!
  从光芒的运动轨迹与速度看,是某种垂直发射的近程防空导弹。
  俄罗斯的“道尔”m1?
  没错,肯定是俄罗斯的“道尔”m1。
  王栋早就收到消息,伊朗很有可能向叛军提供了这种近程防空系统,而且部署在库特附近的某个地方。
  “道尔”m1是标准的野战防空系统,采用履带底盘,能跟随装甲部队行动。
  在战术使用上,“道尔”m1也主要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避免遭到攻击机与武装直升机打击。
  几秒钟后,两道光芒消失。
  又过了大约十秒钟的样子,夜空中出现了一团火球,那是防空导弹命中了正在库特上空投弹的战斗机。
  沙特的战斗机?
  应该是。
  受到作战半径限制,部署在纳西里耶与巴士拉的jf…17全被派往迪瓦尼耶,来这边的是沙特的f…15sa。
  因为缺乏精确制导炸弹,又要达到足够的命中率,所以f…15sa的投弹高度肯定在5000米以下。
  遭到防空导弹攻击,其他沙特战斗机立即丢下了炸弹。
  仓促投弹,命中率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
  王栋把一名行动人员叫了过来,让他带着一个小队去找到那架坠落的f…15sa,准确说是跳伞的沙特飞行员。
  虽然在夜间,无法看到跳伞的飞行员,但是王栋相信,飞行员肯定会跳伞。
  这时,前方发来消息,叛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到达。
  冲在最前面的,正是“佐勒菲尔卡”4型主战坦克,而且多达数十辆,看上去至少有两个营。
  与之对阵的是30辆“萨勒曼”,即vt…4型主战坦克。
  因为提前赶到,还处在防守的有利位置上,所以30辆“萨勒曼”均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开火阵地。
  距离缩短到4000米的时候,“萨勒曼”率先开火。
  4000米,也是“萨勒曼”的红外成像夜视瞄准设备的极限探测距离,可以看成是最大交战距离。
  相对而言,坦克炮的威力反到不是问题。
  使用第四代长杆钨合金穿甲弹,“萨勒曼”的坦克炮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打穿8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在4000米的交战距离上,穿甲深度不会低于700毫米。
  显然,就算“佐勒菲尔卡”4的正面防护强度达到了700毫米,也挡不住“萨勒曼”射出的穿甲弹。
  静对动射击,“萨勒曼”在2000米射程上的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即便交战距离提高一倍,命中率也不会低于百分之八十。
  要知道,即便在动对动射击的时候,“萨勒曼”对2000米外目标的命中率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可以说,“萨勒曼”的观瞄系统足以跟最优秀的西方坦克媲美,远超过俄罗斯坦克。
  只是第一轮开火,就有至少十辆“佐勒菲尔卡”4被击毁。
  这个时候,“佐勒菲尔卡”4的坦克兵根本没有发现藏在射击阵位里的“萨勒曼”。
  准确的说,是在“萨勒曼”开火之前,“佐勒菲尔卡”4的坦克手根本就不知道对手的准确位置。
  别忘了,“佐勒菲尔卡”4没有配备红外成像仪,使用的是红外探照灯。
  即便在环境理想的情况下,红外探照灯的作用距离也不会超过1000米,而且使用红外探照灯必然会暴露自身的位置。
  遭到突然打击,叛军的装甲部队立即散开,还加快了推进速度。
  显然,叛军希望通过高速运动避开射来的炮弹,并且尽快缩短交战距离,向前方的敌人开火。
  在快速行进的同时,叛军的坦克也开始射击。
  只不过,没有半点威胁。
  大概是对观瞄系统没有信心,所以叛军坦克在运动间开火时,使用的是高爆弹,而不是穿甲弹。
  其实,不管使用什么炮弹,都无法对“萨勒曼”构成威胁。
  很简单,伊朗没有制造高性能穿甲弹的技术,只能从俄罗斯进口,而俄罗斯拿来出口的最好的穿甲弹3bm42,其在2000米距离上的最大穿深才500毫米,某些情况下甚至仅450毫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那些“佐勒菲尔卡”4使用的是3bm42,要把交战距离缩短到800米以内,才有望打穿“萨勒曼”的正面装甲。
  要知道,在不使用附加装甲的时候,“萨勒曼”的炮塔与车体的等效防护强度为750毫米与700毫米。
  因为使用了附加装甲,也就是反应装甲,所以这些“萨勒曼”正面的等效防护强度均在850毫米以上。
  这个防护强度,足够挡住从1500米外打来的m829a3。
  应付俄罗斯的3bm42,自然不在话下。
  叛军的坦克开始冲锋,确实给“萨勒曼”制造了一些麻烦。
  这就是,在对付快速运动,而且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坦克时,性能再好的观瞄系统也无法保证有足够高的命中率。
  打到这个时候,30辆“萨勒曼”依然窝在提前挖掘的阵位里面,只露出了炮塔。
  相对而言,炮塔的正面防护是最强的,车体要稍微差一点。
  此外,利用提前设置的阵位,能够大幅度降低被弹面积。
  五分钟后,在叛军的坦克好不容易把交战距离缩短到2000米以内的时候,还能继续冲锋的“佐勒菲尔卡”4已经不到20辆了。
  这个时候,30辆“萨拉曼”才冲出了预设阵地。
  2000米的距离依然足够远,而且随着敌人逼近,继续躲着已经没有意义,还不如冲出去大杀一通。
  几乎同时,另外30辆“萨勒曼”出现在了战场东面。
  叛军把两个营的坦克放在了正面,留在后方的最多只有一个营,此外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与自行火炮。
  30辆“萨勒曼”足够打一场战术级别的反击战。
  显然,叛军根本没有想到,政府军在顶住了正面进攻的时候,竟然还能抽调数十辆坦克发起反击。
  更让叛军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坦克在4000米外就开火射击。
  虽然叛军人数众多,但是面对从侧面杀来的30辆“萨勒曼”却是手足无措,甚至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第484章 再接再厉
  王栋带着警卫连赶到的时候,前线官兵正在清理战场。
  没错,确实是“佐勒菲尔卡”4型主战坦克。
  按照第001营提交的战报,在昨晚的战斗中,至少摧毁了70辆敌人的坦克,而且都是同一种型号。
  这些坦克,全都来自伊朗,其中很多只是涂掉了伊朗革命卫队的徽章。
  至于驾驶这些坦克的敌人,也是伊朗人,其中很多根本就不会说阿拉伯语,说的是地道的波斯语。
  此外,还有一些俄制步兵战车,主要是bmp…1。
  不多时,雷东赶了过来,他之前在前线指挥战斗。
  在战场北面,还有上百辆坦克与战车的残骸,同样是“佐勒菲尔卡”4与bmp…1,此外还抓获了几百名俘虏。
  让王栋略感意外的是,有1辆“萨勒曼”在战斗中被摧毁。
  打中这辆坦克的不是“佐勒菲尔卡”4射出的穿甲弹,而是一枚反坦克导弹,打在了炮塔侧面。
  显然,“萨勒曼”的侧面防护依然是个问题。
  在雷东向王栋汇报交战情况的时候,工程连赶到。
  按照安排,工程兵得设法把几辆损毁情况不是太严重的“佐勒菲尔卡”4拖回去,一是进行研究,二是做为伊朗支持叛军的证据。
  至于那些战俘,全得送往后方的战俘营。
  在进行了身份甄别之后,再让他们出现在媒体面前,让他们告诉全世界,伊朗已经派兵参与伊拉克内战。
  带不走的坦克与战车,全都就地进行爆**理。
  空中传来轰鸣声,一个中队的f…15sa呼啸着朝北面飞去。
  显然,沙特皇家空军要为昨晚被击落的那架f…15sa复仇,那些战斗机将去轰炸北面边境附近的城镇。
  在王栋回到后方的指挥中心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海伊的叛军已经投降,政府军占领了这座城市,而且在今天天黑之前,运送给养的车队就会到达库特。
  此外,纳尼杰尔已经派了两个步兵旅前往海伊,听候王栋的差遣。
  迪瓦尼耶与纳杰夫方向上的战斗还在进行,进展不是很大。
  虽然库特依然在叛军手里,但是打到这个时候,王栋已经实现了最主要的目的,即堵住了伊朗为叛军提供支援的通道。
  要知道,北面的几条跨国公路由库尔德人控制。
  显然,至今依然保持中立的库尔德人肯定不会让伊朗军队过境,更不会帮助叛军获得援助。
  打到这个时候,叛军必须做出取舍。
  在纳杰夫、迪瓦尼耶与库特之间做出取舍,必须舍弃一个,甚至两个地点。
  很简单,以叛军现在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守住三处战略要地。
  那么,舍弃哪?
  显然,库特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不但不能舍弃,还要拼命夺回来。
  说得更直接一点,如果不能及时夺回库特,无法获得伊朗的支持,卡里姆将在几个月内输掉这场战争。
  至于纳杰夫与迪瓦尼耶,其实并非不可替代。
  丢掉了纳杰夫,可以退到卡尔巴拉。
  失去迪瓦尼耶,还能去希拉。
  虽然政府军与阿盟联军来势汹汹,但是在攻占了迪瓦尼耶与纳杰夫之后,受后勤补给能力限制,未必能立即向卡尔巴拉与希拉进军。
  在收缩了防线之后,叛军也更有把握顶住政府军与阿盟联军的进攻。
  只是,王栋这边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纳尼杰尔只派来了两个步兵旅,即第77旅与第78旅。
  从番号看,这是两个新编的步兵旅,战斗力肯定不会太强。
  再说了,两个旅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打下库特。
  可见,以王栋现在拥有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及时攻占库特。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打?
  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围绕着库特跟叛军打一场消耗战?
  如果顶在前面的是伊拉克政府军,或者阿盟联军,王栋会这么做,反正消耗的也不是他的禁卫军。
  问题是,现在顶在前面的是王栋亲手栽培的部队。
  更何况,总共也就只有一个旅的兵力。
  真要打一场消耗战的话,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其实,连续作战四天,基层官兵已经极为疲惫,现在还能支撑下去,也是因为刚刚打了一场胜仗。
  放弃库特?
  同样不现实,至少不是现在。
  通盘考虑之后,王栋下了一道命令,让正在向海伊进军的第77旅火速开赴库特,接替突击部队。
  就算需要放弃,也要等到叛军做出调整之后。
  所幸,在昨晚遭受惨败之后,叛军暂时无力南下,而困守库特的叛军早就丧失了突围的信心。
  做完这些安排之后,王栋就去睡大觉了。
  这也是四天来,他第一次躺下休息。
  只是,战场上的厮杀并没停止。
  大概是受到了刺激,在纳杰夫那边,由费萨尔指挥的阿盟联军在当天发起猛攻,摆出了要一鼓作气打下纳杰夫的架势。
  给他刺激的不是敌人,而是王栋。
  只是靠一个加强旅的兵力,王栋就一路杀到了库特,还在昨天晚上用一个装甲营击溃了叛军的一个装甲旅。
  要知道,王栋只是个门外汉。
  费萨尔手里有六个旅的兵力,而且都是阿盟的精锐部队,猛攻了3天,却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如果不能尽快打开局面,他的能力肯定要受到怀疑。
  为了督促部队,费萨尔还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
  迪瓦尼耶那边,政府军也在当天上午攻入了伊玛目哈姆宰,并且在下午就派遣一支突击部队北上。
  显然,纳尼杰尔也受到了刺激。
  只是,纳尼杰尔同样明白,政府军加强在迪瓦尼耶方向上的进攻,能够大幅度减轻王栋在库特受到的压力。
  关键就是,迪瓦尼耶就在库特西边。
  只要能够在迪瓦尼耶拖住叛军的主力部队,就能为王栋争取到时间,让王栋从容不迫的打下库特。
  当然,如果能够打下迪瓦尼耶,那就再好不过了。
  结果就是,在王栋睡大觉的时候,另外两个方向上的政府军与阿盟联军都发起猛攻,没有给叛军喘息机会。
  只不过,进攻的收获有多大,那就说不准了。


第485章 失控
  猛烈的爆炸声响起,王栋立即就被惊醒,坐起来的时候还差点撞到顶板。
  所谓的指挥部,其实就是十多辆装甲指挥车。
  虽然王栋的司令官,但是没有享受特殊待遇,只能在装甲车内休息,无非就是能够霸占几个位置。
  爆炸发生在几百米开外,留下了一个直径十多米的大坑。
  炸弹?
  导弹?
  应该是弹道导弹!
  叛军的弹道导弹?
  内战爆发前,伊拉克确实有一些弹道导弹,不过少得可怜,而且叛军从来没有在战斗中使用过。
  按照王栋的判断,这些由美国提供的,用m270发射的战术弹道导弹,在开战初期就被摧毁了。
  此外,美国的atacms的精度非常高,偏差肯定没有几百米。
  如果不是叛军的弹道导弹,那是谁的弹道导弹?
  伊朗?
  这时,东南方向传来轰鸣声,一架直升机正朝这边飞来。
  是一架mh…60,沙特陆军的涂装。
  直升机着陆后,一个人跳了下来。
  认出那个人,王栋立即锁紧了眉头。
  是罗清。
  她来这里干嘛?
  之前,她一直在利雅得,充当王室女性成员的军事教官。
  直升机没有飞走,也没有关闭发动机。
  “是王储派我来的,让我带你回去。”没等王栋开口,罗清又说道,“我已经联系了雷东他们,由他们指挥战斗。”
  “发生什么事了?”
  “先上飞机,我们路上说。”
  王栋没多啰嗦,给随行的警卫人员吩咐了一句,才跟着罗清朝直升机跑了过去。
  虽然攻打库特的战斗还在进行,但是大局已定,有没有王栋在前线指挥,对战斗结构都没有太大影响。
  再说了,雷东等人足以担当大任。
  等直升机升空,罗清才告诉王栋,利雅得发生了几次针对沙特王室成员的恐怖袭击,连穆罕默德王储都差点遭到暗算。
  只是,此事得从当天上午的一场战斗说起。
  在王栋返回指挥部睡觉的时候,沙特皇家空军为了报一箭之仇,组织了一次大规模轰炸行动。
  目标是杰桑、拜德拉与祖尔巴提耶附近的叛军营地。
  在轰炸祖尔巴提耶附近的叛军营地时,沙特皇家空军的两架f…15sa遭到敌机火控雷达锁定。
  因为在伊拉克领空活动,所以这两架f…15sa的飞行员都有点疏忽大意。
  紧接着,两架f…15sa就遭到导弹攻击。
  其中一架在向西转向,并且丢掉了携带的炸弹之后,避开了射来的导弹。
  只是,另外一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架f…15sa是向东转向,虽然及时丢掉了炸弹,但是依然被导弹追上,随后就被导弹击落。
  要命的是,这架f…15sa丢下的炸弹落到了边境对面,而且坠毁在伊朗境内。
  这下,麻烦大了。
  半个小时后,伊朗当局就宣称遭到沙特战斗机轰炸,而且在进行本土防卫的时候击落了侵犯的敌机。
  这个时候,沙特当局根本就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事发后大约两个小时,沙特皇家空军才从那架成功避开了导弹的f…15sa的火控系统中获取了关键信息。
  袭击两架f…15sa的是俄制战斗机,而且很有可能是su…30m。
  很简单,照射这两架f…15sa的是一种工作在x波段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各方面与俄罗斯的“雪豹e”类似。
  此外,敌机在东北方向,也就是伊朗境内。
  综合这些因素,攻击两架f…15sa的要么是su…30m,要么就是简配的su…35,肯定是俄罗斯的战斗机。
  更主要的是,是敌机首先锁定了两架f…15sa,而且首先用导弹发起攻击。
  也就在这个时候,伊朗当局召开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逼迫俘获的沙特飞行员承认入侵了伊朗领空。
  沙特当局自然不肯妥协,立即拿出证据,指责伊朗战斗机伏击了在伊拉克领空执行作战任务的沙特战斗机。
  问题是,这些证据有价值吗?
  虽然没办法否认沙特拿出的证据,但是同样没办法否认,那架f…15sa把炸弹丢到了伊朗的领土上,还在伊朗境内坠毁。
  中午的时候,伊朗精神领袖出面,号召起来反抗沙特等君主国的暴政。
  紧接着,伊朗空军出动两架“幻影”f1,在波斯湾上空向南飞行,摆出了一副挑战沙特空军的架势。
  有趣的是,这两架“幻影”f1原本属于伊拉克,在海湾战争期间逃往伊朗。
  沙特针锋相对,立即出动两架ef2000前去拦截。
  在沙特领空北面,双方爆发激战。
  两架“幻影”f1均被aim…132asraam击落,沙特的一架ef2000也在战斗中被航炮射伤。
  因为是在领空毗邻去交战,所以双方都没有使用中程空对空导弹。
  大概是碍于颜面,伊朗当局没有公布这场战斗,沙特当局也非常低调。
  其实,对双方来说,这场空战都比较丢脸。
  被击落两架战斗机,伊朗空军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幻影”f1是第二代战斗机,ef2000则是四代半,还拥有性能极为出色的格斗导弹,竟然还被击伤了一架,而且是被“幻影”f1用航炮击伤,沙特皇家空军也是够丢脸的了。
  随后,在利雅得就发生了数次爆炸袭击事件。
  其中一次,就发生在王宫外面,一名王子在爆炸中受伤。
  这家伙也够倒霉的,袭击者明显针对的是穆罕默德王储,而这名王子只是去借用了王储的一辆越野车。
  所幸,爆炸点离得较远,而且越野车足够牢固,王子只是受了轻伤。
  正是如此,穆罕默德王储才找到罗清,让她来伊拉克,把王栋叫回去。
  至于遭到导弹攻击,那是后来的事情。
  虽然伊朗没有正式宣布出兵,但是在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