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军火之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就需要在火控系统上做章。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提高命中率来提高火力打击的效率。
  此外,还要开发新式弹种,特别是穿甲弹,让毫米坦克炮依然具有足够打穿主战坦克的威力。
  这些方面的需求,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轻型坦克根本不便宜。
  事实上,如果论斤卖,轻型坦克比主战坦克还要贵。
  关键就是,采用了太多昂贵的先进设备,特别是电子设备,因此轻型坦克的造价很难大幅度降低。
  拿日本的式来说,不到吨的战斗重量,其报价比式还要高。
  此外,华夏的轻型坦克也差不多。
  其实,也正是如此,没有几个国家开发轻型坦克,至少美国、德国与俄罗斯这几个坦克大国都不重视轻型坦克。
  结果就是,印度人想买一种便宜的轻型坦克的念头直接落空。
  当时,在经过了几年的谈判之后,印度放弃了采购式坦克的念头,不过仍然没有放弃从日本购买坦克的想法。
  等到伊拉克内战结束,印度再次开始跟日本谈判。
  当然,为了表现诚意,日本也送了几辆式与式去印度进行测试,让印度陆军了解这两种坦克。
  只可惜,直到战争爆发,印度都没有能够与日本达成协议。
  那么,在印度提出请求之后,日本会不会为印度提供坦克?


第610章 两难
  虽然在拉合尔遭受了惨败,但是印度没有放弃。
  以当时印度当局采取的行动来看,似乎在获得了美国与日本的帮助之后,印军不但能够反败为胜,还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
  现实吗?
  显然,巴军不会给印军太多的机会。
  开战的第13天凌晨,巴军在查谟与斯利那加同时发动进攻。
  夜间,巴军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斯利那加,在查谟的进攻以牵制为主,而且主要是牵制印度空军。
  经过半夜的激战,巴军占领了斯利那加。
  准确的说,其实是斯利那加的印军主动投降。
  投降?
  没错,守卫斯利那加的5万多名印军官兵主动向巴军缴械投降!
  这是自开战以来,印军第一次以军级规模向巴军投降。
  其实,也不能怪当地的印军。
  为啥?
  当时,退守斯利那加的全是步兵,准确说是印军的山地部队。
  虽然山地部队也有重装备,牵引榴弹炮,但是在仓促撤退的时候,印军几乎丢弃了所有重装备。
  没有丢弃的,也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被巴军的战斗机炸毁。
  也就是说,守卫斯利那加的印军拥有的只是轻武器。
  更要命的是,斯利那加的居民以***为主。
  在过去的几天里,印军不但要提防外面的巴军,还要对付城内的居民,让几万印军根本不得安生。
  此外,城内的粮食储备根本不够用。
  在巴军发动进攻,并且在当晚就攻入城区的情况下,印军的指挥官做出了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
  既然守不住,还不如向巴军投降。
  当然,印军指挥官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巴军得保证在战后让投降的印军官兵自行做出是否遣返的选择;又,为印军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
  印军投降官兵不愿意在战后被遣返?
  没错。
  至少,当时大部分印军官兵以此为主要条件。
  为啥?
  印军总参谋部给他们下达的是死守斯利那加的命令,而几万名官兵选择投降,那么在战后遣返回印度,必然遭到迫害。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半个多世纪前,在那场边境冲突过后,被遣返的印军俘虏就受到了歧视,其中很多还遭到迫害。
  关键就是,斯利那加的印军总指挥的祖父就是那场冲突中被俘的一名印军军官。
  既然印军主动投降,巴军肯定是非常欢迎。
  其实,斯利那加的印军缴械投降,也给巴军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为啥?
  至少,用在该方向上的巴军能够解放出来,提前开始扫荡印刻克什米尔地区的行动,加快取胜的步伐。
  当然,麻烦也不是没有。
  在占领斯利那加之后,巴军首先要考虑的还不是怎么安置几万印军战俘,而是如何喂养几十万平民。
  要知道,印军投降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储备的食物用光了。
  为此,巴军不得不调动…130运输机进行空运。
  当然,也不得不在斯利那加多花几天时间来稳定局势,包括运走印军战俘,不可能像设想的那样立即把部队派出去。
  到了白天,巴军把重点转向了查谟。
  在占领了斯利那加之后,对巴军来说,查谟就是最后的目的了。
  只要打下查谟,巴基斯坦就能迅速扫荡整个印控克什米尔,从而达成基本战略目的,也就可以坐下来跟印度谈判。
  当然,前提是印度愿意谈判。
  只是,查谟不是斯利那加。
  关键就是,这里不存在粮食不足的问题,而且印军对平民的控制力度更强,守军的兵力也更多。
  此外,印军还有足够多的重型装备,特别是大口径火炮。
  其实,整个白天,巴军都在查谟外面转圈,并没有攻入城区。
  为啥?
  按照巴军制订的计划,至少要用3天,甚至5天才能打下斯利那加,而在占领了斯利那加之后才是强攻查谟。
  也就是说,巴军是按照3天的时间来为攻打查谟做准备。
  当时,围攻查谟的巴军,有很多都还没有完成战前准备。
  显然,就算斯利那加的印军投降了,巴军也不会在准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发起攻打查谟的行动。
  按照巴军的意图,如果能够像斯利那加一样,让查谟的守军投降,那就再好不过。
  当然,巴军指挥官没有抱多大的幻想。
  毕竟,查谟不是斯利那加,而且查谟离印度本土更近,因此守卫查谟的印军很有可能死战到底。
  其实,斯利那加的守军不战而降,对印度当局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
  打到这个时候,印度高层才猛然明白过来,巴基斯坦的战略目的是扫荡克什米尔,而不是攻入印度本土。
  显然,在拉合尔这边,巴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牵制住印军的主力部队。
  事实上,巴军也确实牵制住了印军的主力部队。
  对印军来说,现在是骑虎难下。
  为啥?
  放弃在拉合尔被围的18万将士?
  显然,不管是谁指挥印军作战,都不可能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
  在战场上抛弃18万将士,绝对不会得到原谅。
  营救这18万将士?
  显然,那就需要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也就没有办法增援查谟,更别说赶在巴军巩固战线之前夺回斯利那加。
  哪怕以当时的情况,印军根本不可能夺回斯利那加。
  再过得了几天,恐怕连查谟都会沦陷。
  只要查谟完蛋,印度就会丢掉整个克什米尔。
  继续打,还是坐下来谈?
  前者,只会继续损兵折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后者,必然会导致印度当局垮台,甚至在印度国内引发动乱。
  那么,驰援查谟是必须的。
  放弃拉合尔的18万将士?
  可见,不管怎么选,对印度来说都不是理想的,甚至是可行的选择。
  要命的是,印度当局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出选择,并且采取行动。
  到底该怎么选,到底该怎么打?
  别说印军将士,连印度领导人都拿不定主意。
  当天,印度总理至少召开了3次紧急会议,商讨的正是如何救援18万将士,以及如何守住查谟的问题。
  可惜,召开再多的会议都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


第611章 内乱
  打到这个时候,印度已经是穷途末路。
  要知道,开战到现在,总共也才13天,战局就发生了神奇的反转,原本占尽优势的印度变得极为被动。
  还需要打下去吗?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印度仍然有叫停的机会。
  虽然丢掉了斯利那加,但是查谟依然在印军控制之中,而且有18万印军盘踞在拉合尔附近。
  只要印度愿意进行停火谈判,巴基斯坦就没有理由拒绝。
  为啥?
  巴基斯坦已经达到了最主要的战略目的,而且付出的代价同样极为巨大,并不希望战争延续下去。
  此外,如果战局失去控制,巴基斯坦必然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到时候,说不定连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都保不住。
  在这个时候进行停火谈判,印度失去的,其实也只是斯利那加,以及克什米尔中部的山区,至少能够保住查谟。
  继续打下去的话,印度能够得到什么?
  可惜,印度当局依然没有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的意思。
  当天,印度总理公开表示,在收复失地之前绝不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而且号召民众起来捍卫国家。
  也就在当天,印度国内多地爆发了骚乱。
  针对***的骚乱。
  虽然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但是印度有一亿多***,而且绝大部分处在社会底层。
  其实,打到这个时候,印度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为啥?
  印度的经济出了问题。
  在战争爆发之前,印度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跟富裕也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
  很简单,印度没有足够多的外汇。
  虽然印度的外汇储备排全球第三,仅在华夏与日本之后,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但是印度的外债超过了20000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以印度每年不到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为准,哪怕不再增加对外投资,也需要十多年才能偿还全部外债。
  此外,支持印度外债规模的,更多的是外界对印度经济发展的预期向好。
  简单的说,就是投资者认为印度的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所以愿意为印度提供投资。
  这里面,自然包括购买印度当局发行的国债。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战争爆发,特别是印度军队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投资者对印度失去了信心。
  首先完蛋的,就是印度的国债。
  在战争爆发当天,印度的信用等级就被降为垃圾级,几乎所有的国际投资机构都不建议购买印度国债。
  虽然印度当局把希望寄托在了高回报上,但是投资者依然不肯买账。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印度当局没有能够顺利拿到偿还到期债务的融资,也就没有能够按时偿还债务。
  仅仅10多天,印度的货币,也就是卢比就贬值了一半以上。
  要知道,这还是法定汇率。
  在黑市上,卢比的贬值幅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几乎所有机构都在抛售卢比,连印度人都不例外。
  落到现实中,就是印度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方式获得资源。
  这里面,又集中体现在能源上。
  别忘了,阿盟集团的产油国已经开始对印度实施石油禁运,而且范围还在扩大,开始限制第三方替印度代购石油。
  虽然有一定的战略储备,但是要不了多久就要耗光。
  在此之前,印度当局还能够用卢比支付相关的款项,然后通过正常方式兑换,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显然,在战争期间,这就不可能了。
  虽然美国当局一直声称支持印度,也确实为印度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商可不这么看。
  在开战后不久,美国的几家页岩油开采企业就向印度提出,只接受现款交易,而且得使用美元,即印度在购买页岩油的时候,在油轮离港之前就得付款,而且必须是印度本来就很紧缺的美元。
  美国都是如此,俄罗斯就更加如此了。
  虽然俄罗斯总统一再表示对印度的处境感到同情,但是在石油贸易上,依然坚持印度支付现款。
  当然,俄罗斯没有那么苛刻,要的只是欧元与华元。
  印度有那么多的外汇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连石油贸易都是如此,军火贸易就更加如此了。
  可以说,当时除了美国与日本提供的有限的军事物资援助,印度几乎没办法从国外获得军火。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没钱。
  相对而言,能源的问题较为突出。
  在开战的第10天,考虑到战争还会持续很久,印度当局公布了第一份禁售令,开始限制国内的能源消费。
  在道禁售令,成为了引爆印度国内矛盾的导火索。
  为啥?
  在很多偏远地区,汽油、柴油与煤油是主要能源。
  要知道,印度的国家电并不发达,很多偏远地区靠油灯照明,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用柴油机发电。
  此外,印度各个大城市的居民也需要各种燃料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当然,受到限制的平民,肯定不是富翁与官员。
  其实,很多印度富翁有自己的油库,有的甚至能够自行走私石油。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夏收,还有马上就要到来的旱季,印度各地对能源的需求本来就比平常多。
  现在,限制石油消费,必然会对生产产生影响。
  这意味着,很多印度人会丧失一年的劳动成果。
  可见,印度的国内局势一点都不容乐观。
  可惜的是,印度当局并没有认清这一点,或者说是不肯承认,而且还在想方设法转移国内矛盾。
  怎么转移?
  当然是向外转移。
  按照印度当局的宣传,现在的困难处境,就是***的罪,因为众多阿盟产油国不再向印度出售石油。
  当然,也是巴基斯坦的罪。
  还有华夏。
  总而言之,印度遭遇的所有苦难,都是在这些国家所造成的,而印度当局一直在为人民谋福利。
  当然,印度也一直在抗争。
  印度当局不肯谈判,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么这场战争也就只能继续打下去了。


第612章 突围
  虽然印度当局死硬,但是在军事上,印军高层已经清醒了过来。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从某种意义来讲,印度已经战败了,至少在军事斗争中输给了巴基斯坦,而且翻盘的机会几乎为零。
  为什么是几乎为零?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非美日等国为印度提供全方位的援助,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至少是几个月,不然印度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反败为胜,丢掉印控克什米尔,甚至丢掉一部分国土都不可避免。
  美日等国会为印度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吗?
  还有,能够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吗?
  显然,这两个条件成立的可能性都极为渺茫。
  既然打不过,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结局,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才能少输一点。
  开战的第14天,印军总参谋部给拉合尔的作战部队下达了突围命令。
  其实,4天前,就应该下这道命令了。
  拖了4天,被围困的18万印军还有可能突围吗?
  要知道,为了围歼这股印军,巴军已经在拉合尔附近集结了大约25万兵力,其中至少有10个是主力装甲旅。
  更重要的是,巴军已经夺回了被印军占领的拉合尔古城。
  也就是说,这18万印军,几乎全都在拉合尔城外。
  在遭受了长达4天的高强度打击之后,印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重型装备,甚至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车辆。
  后来,根据巴军统计,只是在拉合尔郊外就有1000多辆被摧毁的印军坦克。
  为了重装备,怎么突围?
  要知道,巴军控制了拉合尔东面的所有道路,还封锁了新城与印度的边境,为了围歼这股印军,巴军甚至炸掉了几座桥梁,并且从开战的第12天开始,沿着印巴边境线开始构筑堑壕。
  当然,还拉上了铁丝网。
  如果有部队接应,也就是从东面冲击巴军的防线,被围印军还有一些希望突破巴军的包围圈。
  那么,有部队接应吗?
  虽然在下达突围命令的时候,印军总参谋部表示会派遣部队前去接应,还提到总理已经答应抽调新德里的卫戍部队,两个装甲旅在几天前就已经出发,但是在当时,印军的接应部队还在几百千米之外。
  其实,走了4天,那两个装备“阿琼2”的装甲旅仍然在新德里郊外。
  为啥?
  道路太


第613章 援助
  不可否认,为巴基斯坦打下胜利基础的是空军,还有装甲兵与山地部队。
  只是,巴军将士在战场上表现得极为英勇,在很大的程度是与其手里的武器,还有身上的装备有直接关系。
  从单兵准备来看,巴军绝对算得上是强大。
  其实,巴军的单兵装备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比如,巴军是全球第一个统一了步枪口径,而且以762毫米n枪弹为主的国家。
  严格说来还不是,因为美军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采用这种口径的枪弹了,而且做为制式枪弹使用了20多年。
  当然,这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762步枪的全面装备,把巴军步兵的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让巴军步兵班的火力达到了全球顶级行列。
  这里面,不止有枪的功劳,还有光学瞄准镜。
  事实上,如果不是光学瞄准镜的全面普及,762也很难成为步兵手里的武器。
  为啥?
  只是靠士兵的眼睛,不管枪弹的有效射程有多远,实际交战距离都很难超过400米,有的时候甚至不到300米。
  在阵地防御作战中,一般也就200米。
  很简单,人的眼睛也就看得了那么远。
  不可否认,一些神枪手的视力非常好,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士兵,根本就没有那么好的视力。
  光学瞄准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其实,当时由&p;p;p;公司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光学瞄准镜都很简单,大部分的放大倍率都是4倍,其中一些还只有2倍,只有少数配发给精确射手的达到了8倍,但是对前线的步兵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即便只是放大2倍的光学瞄准镜,也能够让士兵把交战距离扩大到600米。
  如果有放大4倍的光学瞄准镜,那么把交火距离延伸到800米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显然,对762来说,800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射程。
  也正是如此,在很多时候,巴军步兵都能够在很远的距离上压制印军步兵,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受到的威胁。
  要知道,印军步兵使用的步枪,有效射程几乎都在400米以内。
  如果交火距离达到600米,甚至800米,印军步兵几乎没办法进行还击。
  其实,这也是在拉合尔战役期间,巴军很少在城区内跟印军战斗,而是把兵力集中在郊外的关键所在。
  为啥?
  城市里的环境太过复杂,交火距离往往都不到200米,很难把762的射程优势发挥出来。
  在郊外,那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拉合尔本来就在平原上,郊外就是印度河平原。
  依托提前构筑好的防御工事,加上步枪在射程上的优势,巴军步兵能够打得印军步兵根本找不着北。
  除了步枪,巴军步兵还有一件印军步兵没有的装备。
  对步兵的士气,特别是斗志来说,这件装备比先进步枪还要重要。
  什么装备?
  防弹衣。
  战争爆发前,沙特等阿盟国家就通过处理过剩物资的方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几万件防弹衣。
  当时,这些防弹衣全都提供给了巴军的精锐部队。
  其实,沙特等阿盟国家当初采购这些防弹衣,是打算用来武装伊拉克政府军,结果还没有等到&p;p;p;公司交货,伊拉克内战就结束了,而沙特等阿盟国家也就没有理由继续为伊拉克政府军提供援助。
  随着印巴爆发战争的风险出现,沙特就把这些库存物资援助给了巴基斯坦。
  等到战争爆发,&p;p;p;公司还把库存的近十万件防弹衣全都运到了巴基斯坦,交付给了巴基斯坦陆军。
  哪来的这么多库存?
  要知道,在国际市场上,&p;p;p;公司最受欢迎的产品不是系列步枪,而是与华夏企业联合生产的防弹衣。
  关键就是,防弹衣已经逐渐成为步兵的标准配备。
  别说是正规军,即便是一些非政府武装力量,甚至是极端组织,都开始为自己的人员配备防弹衣。
  当然,主要还是防弹衣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
  为了争夺市场,&p;p;p;公司推出了好几种价格极为低廉的防弹衣,其中一些的售价已经降到了500美元以内。
  500美元能做什么?
  要知道,即便是相对廉价的41卡宾枪,售价也在2000美元左右,而系列步枪都接近1000美元。
  当然,稍微好一点的防弹衣仍然不会太便宜。
  比如,当时&p;p;p;公司主推的几种能够抵抗556毫米n弹,与43枪弹的b级防弹衣,市场售价都在1500到2000美元之间。
  只是,相对于西方企业的产品,依然是非常的便宜。
  更重要的是,防弹衣对步兵士气提供的帮助,绝对不是任何一种枪械能够取代的。
  简单的说,穿上了防弹衣的步兵,在战场上会表现得更加勇敢,毕竟防弹衣为步兵提供了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护手段。
  当然,对绝大部分国家的军队来说,防弹衣依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