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家将之风流八少(宵烟)-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延融感激一笑,他终究不是一般人,很快便回复过来了,点点头,吟道:“梦龄锡九几能同,遐寿天教履此翁。桧柏千霜高愈劲,诗书百炼老弥工。资兼文武侔羊祜,气养形神媲葛洪。此日孤堂灯烛灿,擎杯齐祝岳如嵩。”

陈庭延哈哈一笑,赞道:“早闻陈贤侄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出口便能成诗,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在自己的四十岁寿辰上能得到被誉为大辽第一才子的陈浩男的诗词,使得他心里甚是高兴,连喝了三杯酒,这才命人取来笔黑纸砚,让杨延融将这一首贺寿诗写下来。

杨延融见他动真格的了,貌似自己还不能拒绝,但想到自己那令人作呕的毛笔字,如果真写出来了的话,实在是丢人丢到佬佬家去了。这大辽第一才子的名头也就彻底的砸了!看着铺在桌子上的雪白的宣纸,依次排列着徽墨、端砚、湖笔,杨延融顿感头号大如斗,这叫我如何写啊?

周围的那些个宾客们纷纷凑过来,均想看这大辽第一才子的书法如何。想来定然不会差了,人家文才盖世,诗词无双,书法又岂能差得了?

大家见杨延融立在那里,既不磨墨,也不动笔,还以为他是要酝酿如何下笔呢,也不敢打扰他,纷纷摒住呼吸等着这大辽第一才子的动作。

杨延融心里暗暗叫苦,这可如何是好啊!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写字,皆是以毛笔书写的,如果是硬笔书法的话,老子还怕谁呢?想起硬笔书法,杨延融眼前蓦然一亮,对啊,老子不会写毛笔字,难道还不会写硬笔字吗?那可是我的强项啊!

想到此,杨延融呵呵一笑,伸手在砚台里面倒了一点清水,便开始轻轻的磨起墨来。他虽然不会写毛笔字,但这磨黑,只要有双手,那都是能磨得出来的。不一会儿,杨延融磨好了磨,对身边的湖笔却是看都不看一眼,拾起一根筷子,在放在嘴里用力一咬,将竹筷那一头咬得破破烂烂的,这才蘸着墨汁,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这大才子搞什么呢?磨好了墨,却不用毛笔,拿着筷子咬来咬去的,待见到他以筷代笔的时候,众人纷纷回过神来。大辽第一才子果真是与众不同啊,就连写字都与别人不一样!

第327章 诗书双绝

杨延融以筷代笔,运笔如飞,短短五十六个字一挥而就,然后在上面提上了自己的大名“徐可”。这徐可二字可是后世的艺术签名,当世无一人识得,他自然不怕这个签名会穿帮。那首祝寿诗却是以破体写成,字却是后世的简体字。

杨延融写好了这副字,习惯性的吹了两口气,然后将筷子一扔,呵呵笑道:“伯父,先前那副《十五日贴》你不肯收,这副字就当是送你的生辰礼物吧!”

他在硬笔书法上的造诣颇深,虽然不能自成一家,却也不差了。但这次他的字体用的是他喜欢的郑板桥的破体书,其特征是字的偏旁有圆有方、有歪有斜、有粗有细,简直如同乱石铺路一般,但看起来却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陈庭延也是一个书法大家,见到杨延融的这副字,却是连眼睛都挪不开了,端详良久,他才赞叹道:“贤侄这手筷子书法别具一格,当世独一无二,说是开宗立派却也不为过。这些字体我大部分都不识得,想来是贤侄你所独创吧,难得,难得呀!”

杨延融暗道一声惭愧,拱手道:“献丑了。”

陈庭延哈哈一笑,将这副字珍而重之的卷起来,命人拿去装裱了,这才道:“贤侄之才,真是当世少有,即使是南朝也不多见啊!嗯,陈贤侄你诗书双绝,我相信不出十年,今日你这副字必然价值万金,哈哈,我却是拣着宝了。”。他说的南朝,即是宋朝的泛指。北方的辽国向来如此称呼宋人。

诗书双绝一说自出幽州刺史陈庭延之口后,迅速传了开去。很快,不仅是辽国,就连宋朝那边的文人听到后,也是赞不绝口,辽国的很多文人雅士在听说那副当世绝无仅有的筷子书后,俱都幕名前来观赏,进而被许多大家临摹,并迅速的流传了出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一边一直看着的李菲烟看到杨延融写的这副字后,也不禁幽幽一叹,这人的才华之高实乃生平仅见,可笑自己当初还嘲笑人家是俗不可奈之人呢。暗暗打量了他一眼,李菲烟此时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怒气。

今日她来给陈庭延祝寿,本来就是为了杨延融而来的,那日她受了委屈之后,誓要找出这个人来。那日杨延融三人坐的是最靠前的位置,想来必非无名之辈。细细一打听,才知道那人是刺史陈庭延之子陈守正公子的好友。正好碰到陈庭延过四十大寿的日子,照李菲烟想来,既然那人与陈守正交好,那么今日的寿宴上,他必然会来。当然,这其中都有巧合的成份居多,若不是陈守正先找着杨延融的话,李菲烟今日肯定是要白跑一趟的了。

在见到那人之果真在厅中后,李菲烟竟然鬼使神差的跑了过来。及至后面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她所能预料得到的了。

杨延融写完这副字后,情绪早已稳定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他竟然把李菲烟当成了前世的那个她了。想来都觉得好笑,无故的把人家给骂了,杨延融心里又颇为觉得过不去,但若要厚着脸皮向人家道歉,杨延融还真做不出来。

陈庭延见这个小侄儿已经的心神已经安稳之后,这才放心的走了,但他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陈守正叫来好生陪着杨延融。

时间不久,宴席已开。陈守正、吴梅村、杨延融三人自是开怀痛饮。席间,李菲烟又觉得很是委屈,自己这个大美人就坐在旁边呢,哪知道这三个男子却是连瞧也不瞧上一眼,自顾自的喝酒谈笑。杨延融还时不时的夹菜喂给苏云卿,那一边的李菲烟却是羡慕得不得了,寻思着什么时候这人也能像对待苏姐姐一般的对我,那该多好啊。

苏云卿手上有伤,动不得。李菲烟也是知道的,因此也是极为殷勤的帮着这个刚认识的姐姐。苏云卿对她好感大增,一时间两人的关系更是迅速升温。

杨延融心里可就不爽了,他早就注意到这个李菲烟故意讨好苏云卿,心想,这是我老婆,你一个女人家来讨好她做什么?虽然他是个男人,但见到另一个女子在给自己的老婆夹菜喂酒之时,也还是有点觉得不是个味儿。因此,为苏云卿夹菜就更加勤快了。

而李菲烟好像故意跟他卯上了似的,杨延融手下刚停,她马上就夹着一筷子过去了。

“苏姐姐,你的手不能动,便由我喂你吧,来这块青笋炒得真是不错,尝尝看!”李菲烟暗暗一笑,夹着菜直往苏云卿嘴边递去。

他们这二人的这一番暗中较劲,可苦了大美人苏云卿了,一个是自己的夫君自然不能拒绝他的关怀;另一个却是刚认识又谈得来的好姐妹,自然也是不能拒绝的。可怜她一个女孩儿家哪里又能吃得了那么多?但也只是闷着头皮吃起来。

陈守正、吴梅村两人对视一眼,均觉好笑,也都不再吃喝了,就静坐一边看着热闹。

杨延融觉得这样子下去可不是办法啊,我的小云卿要是吃撑着了,那可不好。他认为一切都是这个李菲烟搞出来的鬼,便放下筷子,说道:“李姑娘,我看你还是不要给云卿夹菜了吧,有我一个人照顾她就够了。”

李菲烟微微一笑,也停下筷子来,道:“苏姐姐是我的好朋友,我为她夹菜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虽然是苏姐姐的夫君。但这是咱们女人间的事情,你似乎管得有点太宽了吧!”

杨延融心里暗骂,好个伶下利齿的女子。一时间倒也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李菲烟得意一笑,就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将粉嫩的脖颈昂得高高的。

苏云卿苦笑,见他们二人又有暗争起来的样子,连忙道:“我吃饱了!夫君,菲烟妹妹,你们就不要再管我了,你们自己吃吧。”

这一次交锋,两人算是打成了平手。

李菲烟见一招不成,便又来一招,心想,你纵然是诗书双绝,我比不过你,难道我其它方面还比不过你么?

“陈公子,菲烟知道你才华盖世,博古通今。有心想向你讨教一番,还请陈公子不吝赐教!”李菲烟可不想放过杨延融,寻思着出一道难题来为难一下他,便道:“幽州附近有一山,名为龙骨山。山中因产龙骨而名著于世,此龙骨形如人骨,有止血生肌之奇效,不知陈公子见过没有?”

杨延融一愣,这世上还有如此奇异的东西?看李菲烟的样子,又不像是在骗他,看来这龙骨之事倒不似作假。但他可不想在这个女人面前落了面子。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淡淡笑道:“龙骨之事,我也曾听闻,不过是一种奇药罢了。”

李菲烟掩唇一笑,道:“龙骨最奇之处便在于类似人之骨骼,其手,足,腕俱与人相差无己。数日前,有几个百姓就曾刨出一具完整的龙骨,我也有幸得以一观。细看之下,与人无异,但通体乳白色,如石如骨,奇异得很。”

她又从身上摸出一小截如人手指骨般的石状物体放在桌上,道:“这便是那日我向那几个百姓求来的一小截龙骨。陈公子,你给我说一说,这倒底是石还是骨呢?”

杨延融从李菲烟拿出那一截如指骨般的特体出来之后,脸色便已变了,这哪是什么龙骨,这根本就是人骨的化石啊!

龙骨山?幽州城?杨延融眉头紧琐,又拿起那截龙骨来仔细观看着。等等,幽州不就是后世的北京一带吗?杨延融霍然起身,惊道:“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猿化石!”

李菲烟“咦”了一声,道:“不错,此物正是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难道你竟然真的知道这是何物?你所说的北京人猿化石又是什么东西?”

杨延融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心说这是你的老祖宗,你竟然把祖先的指骨放在身上,你这胆子也太大了点。

“夫君,看来你是真的识得此物啊,我也甚是好奇,你便给我们说一说吧。”苏云卿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见自己的夫君似是知道这东西一样,便忍不住的开口相询。

杨延融摇头道:“李姑娘,这不是什么龙骨,这是人的骨头。”

李菲烟闻言脸色一变,没想到自己竟然拿着一个死人的骨头放在身上,想想都觉得可怕。竟然浑身都不禁微微颤抖了起来。

杨延融又道:“这人的骨头距今已至少有五十万年之久了,因为深埋地下,年深日久,便与沙石等物渐渐融为一体,故称为化石。要想形成化石,没有很长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是不可能事情。”

李菲烟此时早就已经后悔了,自己真是多事,拿这个来问他作什么,弄得自己现在恶心得很,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却是连腿都软了,要不是有椅子支撑着,只怕她此时已经倒了下去。

杨延融看她那样子,就知道李菲烟已经被吓着了,暗暗一笑,接着道:“这个人其实就是咱们人类的祖先,不管是宋人,还是辽人,如果没有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咱们这些后代。李姑娘,你可真是厉害啊,将自己祖先的骨头带在身上,呵呵,我真是佩服你啊!”

李菲烟正觉得恶心得不行呢,又经过杨延融这一顿埋汰,更加受不了了,捂着嘴巴便跑到了门前大吐特吐起来。

“杨郎,你好坏啊,把菲烟妹妹吓唬成这个样子!”苏云卿嗔怪地道:“人家是女孩子嘛,你就让着她一点。”

杨延融嘿嘿一笑,道:“这叫报应,谁叫她刚才企图挖我墙角来着。吓的就是他!”

“哦!三弟,原来你是在吓唬她啊!你倒把我也给吓了一跳,上次我腿上受了伤,还用过这龙骨止血闻伤呢。”陈守正原本紧绷的脸这才松驰下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道:“如果这真是人骨,只怕以后全幽州城的百姓们再也不敢用这龙骨了。”

杨延融摇摇头,正色道:“大哥,二哥,云卿,我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在吓唬谁!这确实是人的化石,也的确是咱们人类的祖先的骨头。”

“三弟,这种玩笑可开不得啊!”陈守正脸上不禁一跳,脸色又变了。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他虽然知道这个三弟在小事情上常常没个真经,嘻嘻哈哈的,但在大事上,可从来没有迷糊过。到了现在,陈守正也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李菲烟吐了半天,这才吃力的走了过来,有些恨恨的看着杨延融,终是什么也没有说,端起茶杯,就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她虽然是在喝茶,但耳朵却早就竖了起来,只听杨延融道:“咱们自诩为万物之灵,却从来都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从何而去。在几千年前有尧、舜、禹、汤,其之前更有皇帝,炎帝,轩辕,那么在更远的年代之前呢?又有些什么人?难道我们真的是女娲造出来的么?这些东西咱们都没有弄清楚,真是可悲啊!”

杨延融说的这些实在是太过深奥,一时间他们俱都默不作声,细细听他说下去,陈守正、吴梅村、李匪烟三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的,就连苏云卿也在微微的思索着他提出来的这几个问题,杨延融的声音并不大,但却让身边的人越聚越多,不一会儿就聚满了一大堆人,就连正在向宾客敬酒的陈庭延也不由自主的凑了过来,只听他说道:“你们不知道这天地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知道太阳为何为东升西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阴有情,更不明白为什么月亮有圆有缺,呵呵,不说了,说多了就没有意思了,知道的越多,便越觉得自己越无知,便越觉得自己的渺小。”

李菲烟哼了一声,道:“你说的那些我们都不知道,但大家都天道天圆地方,这总该没有错吧?”

杨延融冷冷一笑,看着李菲烟:“真是这样的么?谁告诉你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了?是书上说的,还是谁告诉你的?”

愕……李菲烟一愣,倒被杨延融的一句话给问住了。

第328章 变故

“夫君,天圆地方之说古已有之,难道这也有错么?”苏云卿心里疑惑,她问出了所有人想要问的话来。

杨延融对着苏云卿点点头,微微一笑,问李菲烟道:“不知道李姑娘有没有去过海边呢?”

“当然去过!我十岁之前,就是在海边长大的。”李菲烟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要这样问,想来他问这个定然有特别的意义吧。

杨延融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还记不记得,从海面上行来的船是先看到帆还是先看到舷呢?”

李菲烟细细一想,顿时明白过来了,惊呼道:“难道天圆地方之说真的有假?不错!从远海之外驶回来的船通常都是先见帆后见舷。若说地是方的话,不应该先看到帆才对。陈公子,你实在是太聪明了,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定的事实推番了。”

杨延融赞许地道:“你确实非常聪明!”说着从桌上拿起一只圆圆的桔子,道:“假设这是咱们居住的地方!”又将先前桌上那枚指骨化石拿起来与桔子放在同一个面上,道:“大家看,假设这只指骨化石是船的话,当船离得越近,咱们看到的东西便越明显,上面这一截便是帆,中间这一截就是舷。于是,才有了在海边先见到帆,后见到舷的情况。”

他这一番以实物为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厅中众人都不由得发出了一阵唏嘘之声,这位大辽第一才子果然非凡人啊!

李菲烟苦笑道:“我哪里聪明了,你能从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上就能推翻天圆地方之说,实在是让菲烟打心眼里面佩服。先前你说所的‘太阳为何有东升西落,天气为何有阴有晴,月亮为何有圆有缺’,难道这些事情你都知道么?”

杨延融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渴了一口,叹道:“知道又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今天是陈伯父的寿辰,无意中我倒是打搅了大家的兴致,实在是罪过啊,我自罚三杯!”

苏云卿见他突然性致缺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好像杨郎心里的不快活都转嫁到自己身上了一般。

她站起身来,向着陈庭延告了一身罪,道:“陈伯父,我夫君他现在有点不舒服,我们这便告辞了,有时间咱们会再来看望你的。”

陈庭延点点头,走过来拍拍杨延融的肩膀,道:“贤侄,有什么事情看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身体不适,早些回去休息也好,伯父就不强留你了!”

杨延融心里一暖,对着苏云卿感激一笑,便道:“陈伯父,咱们这便走了!”

陈庭延父子加上吴梅村三人将杨延融、苏云卿送出门去,见他们再也见不到人影了。陈庭延这才小声叹道:“陈贤侄不仅是我大辽第一才子,更是天下第一才子啊!可惜,不是长在南朝!”

“爹,你刚才说可惜什么?”陈守正没有听清楚,再加上陈庭延说的本来就小声,他便忍不住的问了出来。

陈庭延悚然一惊,强笑道:“没什么,咱们回去吧,厅中还有很多客人呢!”

……

经过这些时日杨延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苏云卿的腕伤已经渐渐愈合,等到那大夫处去换了药。又过了几日,拆了夹板,苏云卿的手腕便能活动如初了。

看到自己的手恢复了,苏云卿也甚是开心,拉着杨延融四处游玩。这些年来,她一直呆在望月阁里面习武练剑,很少能够出来过,见什么都觉得好奇不已。而杨延融为了逗她开心,时不时的讲几个笑话给她听,逗得苏云卿更是日日都把笑容挂在脸上。她长这么大,过去二十二年来笑的,还不如这一个月的多。

苏云卿的伤也好了,两人便商量着应该是大宋了。杨延融心里也惦记着小叶子,想早点去把她从望月阁中带出来。苏云卿也想早点查清楚自己亲生父母的下落,便同杨延融一起,想要回大宋去。

谁知道甫一出城,便遇到了变故。

杨延融牵着那匹白马,苏云卿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突然从城内几骑快马飞奔而至。

“三弟,三弟,等等!”

“陈贤侄!”

杨延融一愣,心想他们怎么知道我今日要走?转过头去一看,果然陈守正父子加上吴梅村,还有几个衣着华贵的中年汉子正疾行而来。

“哎哟,三弟,总算把你追上了!”陈守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拍马奔到杨延融的身边,跳下马来,笑道:“你们要出去游玩也不来跟大哥我说一声,也太不够意思了!若不是我们今日要来寻你,只怕还不知道三弟你们要走了呢!”

杨延融苦笑一声,道:“陈伯父,大哥,二哥,你们这是何意啊?”

陈庭延哈哈大笑,指着身边的那几个衣着华贵的中年汉子,道:“贤侄,这几位大人乃是上京来向你宣旨的。”

宣,宣旨?杨延融懵了,心说老子可是宋人,你们辽人给我宣什么旨?

正在他愣神之机,其中一个汉子走到杨延融身边来,大声道:“陈浩男接旨!”他也不待杨延融跪迎圣旨,自顾自地展开一卷黄帛,郎声念了起来:“奉天诰命曰:朕兴儒学,崇选举,以网罗天下之士,犹具有怀才报德、还秩于山林者。比因近臣荐引,肆命召今商贾布衣陈氏浩男,曰:岁少敏聪,敷陈古学,自成一家,拙授以少师之位,以励天下文学之士也。着即刻赴上京面圣。钦此!”

少师,那不就是太子的老师了?杨延融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名声传得这么远,居然被辽国皇帝看中,让他去给他儿子当老师。想想都觉得好笑。自己可是一个宋人啊!一时间,杨延融不禁哭笑不得,叫宋朝大将的儿子去给辽国太子当老师。而且宋辽两国还正在军事对峙之中,再过不久,宋军可就要军发幽云了。

陈庭延见他发呆,还以为是惊喜得呆住了呢,连忙上前拍了拍他的手臂,笑道:“贤侄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领旨谢恩?”

如果自己不接旨的话,对方拿他也没有办法,大不了老子跑了就是!但是想到那个人,杨延融便决定走一遭,毕竟他可跟那人关系非浅啊!

想到此,杨延融一把将圣旨抢了过来,笑道:“好,圣旨我接了!”

那汉子这才裂开嘴,笑了起来,道:“陈先生,你即已接旨,那你如今可就是我大辽的少师了。在下宋折西,乃是景宗皇帝的贴身侍卫!不过,你这接旨的手段,可真是让在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早先辽国开国之时,皇帝下圣旨的时候,及少要下面的臣子跪接的。不过到后来,随着契丹贵族阶层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对尊卑观念也是日渐加深,再也没有了敢站着接旨的臣子。这宋折西一生之中传过的圣旨没有一百道,也有八十道了,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会一把将圣旨抢过去的。但想到对方乃是大辽第一才子的名头,所谓有才之人都行非常之事,如果杨延融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圣旨的话,只怕他还会认为这人不过如此罢了!

吴梅村这才走了上来,笑道:“三弟,正巧我也要回上京了。这下子,咱们就可以结伴而行,路上也不会觉得孤单了!对了,大哥也要进京了呢。咱们兄弟三人又可以喝喝酒,论论美人了,啊,原来弟妹也在这啊!呵呵,呵呵……”说着转过头去偷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杨延融心里暗笑,对苏云卿使了一个眼色。聪明的苏云卿虽然心里奇怪得很,但还是点点头,不说什么了。

杨延融的行礼早已准备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