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殖民(落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廷鉴稍微沉思了一下,问道:

“曹少钦,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当然有,无数的匠户和咱们的兄弟可以作证,只要大人敢为咱们出头,我曹少钦就是舍了这条命,也会把证据交给大人。”

“好,你这几日就把所有证据整理好,务必要找一些铁证,本大人就要来会会这坑害咱们南镇抚司的败类。”

“卑职甘愿为大人赴汤蹈火。”

曹少钦说的真切,又连续地对着杨廷鉴磕了几个响头,而此时的常言笑也好像明白了什么,连忙出声附和道:

“卑职也听从大人差遣,决不能在让王惠祸害咱们南镇抚司了。”

常言笑的话,杨廷鉴只能姑且听之,现在杨廷鉴深信,在自己没有展现出绝对的实力前,这老滑头绝对是不会忠心的,但常言笑还是有用的,此时他毕竟是自己的手下,杨廷鉴也不会对他痛下杀手。

“嗯,注意保密,千万别打草惊蛇,就算不想帮忙,但也别出卖咱们南镇抚司的兄弟,否则本大人可是要灭他满门的。”

……

第29章南下通州

这话是杨廷鉴故意说给常言笑说的,杨廷鉴的意思很明白,你常言笑如果不想参合这件事情,那本人也不强迫你,但是千万别去告密,不然小心你的满门被灭口。

常言笑听完冷冰冰的话后,就如坠万丈冰窟,杨廷鉴身上发出的凛冽杀气,让常言笑忍不住一哆嗦,杨廷鉴斩杀流酋王嘉胤,马踏联营,杀的流贼最少也有几百,这杀气可是条条人命聚集起来的,常言笑就算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千户,他又那里上过人命如草菅的战场。

“卑职不敢,卑职对苍天发誓,绝对不敢出卖大人和南镇抚司各位兄弟。”

“那就好,常千户明天就去各部走走吧,给咱们南镇抚司要一些铁料和火药来,越多越好,所需要的花费和打点,明天在账房上支取就是。”

交代完毕的杨廷鉴又去了一趟北镇抚司衙门,把沈炼他们的调令办理好,北镇抚司虽然权力大,但是还是不敢拿捏专管他们军纪的南镇抚司。

……

第二天,杨廷鉴就带着沈炼,卢剑星和粱财等四人到了南镇抚司,这粱财是金镶玉的账房,现在被杨廷鉴任命为南镇抚司账房。

粱财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也能混一个官身,那可是喜从天降,粱财为了表示感谢,跪在杨廷鉴和金镶玉面前表达忠心足足半个时辰。

杨廷鉴用粱财主要是看在他会“四柱记账法”,这在古代已经是非常先进的记账方法了,和现代的“增减记账法”差不多,这就从账面上最大限度地杜绝了贪墨。

另外一个就是杨廷鉴觉得粱财在金镶玉手下干了十多年,都没有贪墨行为,应该是一个比较诚信的人,不敢在账面上做手脚。

杨廷鉴把自己带来的四个人介绍给了常言笑和曹少钦,除了粱财他们不认识之外,沈炼他们兄弟三个,在北镇抚司还是比较出名的,因为三个人的武功十分不错。

既然大家都认识,那事情就好办了,曹少钦整编的那个千户所,杨廷鉴不打算插手,曹少钦和常言笑作为锦衣卫千户,绝对有自己忠心的部下,就算杨廷鉴是他们的上司,也给要他们留下一定的空间,不要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在手中,那样只会让自己的手下和自己离心离德。

今天杨廷鉴交代的事情很简单,常言笑和曹少钦的任务不变,而卢剑星和沈炼他们三人的任务也是杨廷鉴安排好的,就是和杨廷鉴去招兵。

招兵用的银子可是上次杨廷鉴从流贼王嘉胤哪里劫来的,光是银票就有一百多万两,其他金银珠宝杨廷鉴现在还没有去统计,被杨廷鉴扔在自己的出租屋呢!其实一百多万两银票,足够杨廷鉴招兵买马之用了,毕竟杨廷鉴最多招募两千人。

去哪里招兵买马呢!当然是通州了,因为杨廷鉴只想招募能力吃苦耐劳,畏惧军法的良家子弟,而通州作为大运河的终点,哪里有很多的纤夫和搬运工等苦力。

这些人才是杨廷鉴想要的兵,另外就是马匹也是通州的马市最大,山东河北一直都是朝廷的养马之地,卖马的人也大多集中在通州。何况杨廷鉴并不想在京城大张旗鼓地招募锦衣卫,不然又要被言官弹劾,文官集团对锦衣卫可是敏感得很。

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逮捕大臣,也多半使用锦衣卫缇骑,大臣犯了事,也是被关在诏狱,用刑和审问也是锦衣卫的差事,这当中的猫腻众多,屈打成招的事情层出不穷,文官集团能不痛恨锦衣卫吗?那是一定的。

安排完事情的杨廷鉴,就带着沈炼和几十精骑直奔通州,现在时间紧迫啊!崇祯皇帝恨不得明天就把山西的那些大商人全部拿下问罪,好把他们的全部银子都充入国库,崇祯皇帝是真急了,不然也不会因为杨廷鉴可以给他抢银子,就把杨廷鉴任命为南镇抚司镇抚了。

此时的通州,还是非常的繁华,并没有受到任何兵灾的影响,南来北往的商船在运河上连绵不绝,只是那衣衫褴褛的纤夫和搬运工,与这旖旎的风光构成了不和谐的画面。

沿街乞讨的人也是不少,因为崇祯三年三月开始的大旱,到现在还没有缓解,山东一带的灾情极为严重,卖儿卖女还算是轻的,易子而食也不是没有。

杨廷鉴带着一群锦衣卫精骑,直接到了通州的城门,守门的士兵哪里敢惹这些锦衣卫大爷,连忙低头哈腰地请杨廷鉴他们入城,末了还请示杨廷鉴,需不需要通知通州的各位大人。

“啪……”杨廷鉴随手扔给那名看城门的校尉一锭银子,说道:

“本官到此另有公干,你在本地人头熟,可愿为本大人办一点想小事?”

那名校尉一听,这名锦衣卫大爷需要他跑腿,连忙跪地大声地回杨廷鉴的问话:

“小人张贵,乃通州守备下一小旗,愿听大人差遣。”

杨廷鉴连名字都忘了问人家,好在这小子甚是机灵,连忙把自己的情况禀报了一通,生怕杨廷鉴忘记了他的名字一般。

“那好,你就暂时在本大人的手下听差吧!今天下午你就去通知城内的各大马行,让他们明天到官驿来,本大人需要购买战马,价格绝对公道。”

“小人遵命。”

杨廷鉴不在和那名校尉多说,双腿一夹胯下的战马,就带着几十名锦衣卫精骑进城,那名校尉这才想起,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大人的名讳啊!可他又不敢去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廷鉴绝尘而去。

在大明,还没有人敢冒充锦衣卫,王惠连忙转身对围上的几个看守城门的兵丁吼道:

“你们好生把城门给老子看住了,我现在要给办锦衣卫大人交代的差事,晚上本大爷请你们下馆子吃酒。”

“谢谢头儿,头儿你可要早去早回啊!”

“你们这群兔崽子,给老子把眼睛睁大点,别给老子搞出什么事情来。”

王惠说罢就把双手背负在背后,昂首挺胸地走了,好像一只骄傲的鸡公。

……

第30章通州知州

通州知州杨家龙听闻有锦衣卫的大人物到了通州驿馆,连忙带着几个随从,坐着官轿直奔通州驿馆。

大明的文官对于锦衣卫番子,那是又恨又怕,对于像知州这样的六品官,那只剩下胆战心惊了,如果锦衣卫要逮捕这样的文官,直接上门宣读诏令就可以,绝对不会遇见敢于反抗的。

杨家龙也是今年到到通州上任,这人本事也是一般,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太贪婪,做事总是留有意思余地。

比如这次通州附近的旱灾很严重,杨家龙就从府库中拿出了一部分粮食来以工代赈。杨家龙让那些衣食无落的灾民去帮着疏通运河,然后每人每天发粮两斤,工钱就没有了。

就这还有无数的灾民抢着干,杨家龙这一举动可是救活了上万的饥民,从而为杨家龙赢得了“杨青天”的美誉,而朝廷一直想要疏浚运河的差事也被杨家龙一起给办了,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当然杨家龙应该分润的漂没也绝不会少,关于漂没一事,已经是大明常例,这样看来杨家龙算是有点小贪墨的能吏了。

杨家龙坐在轿子里面,冷汗那是簌簌地下落,屁股下面好像有钉锥一般,让他坐立不安,因为他也害怕这些锦衣卫是来找他麻烦的。

通州作为大运河的终点,从南方来的漕粮都是在通州上岸,然后存放在通州的官仓里面,所以通州才有粮食来以工代赈,但是疏浚通州一带的运河,所需要的粮食十分巨大,几十万石是有的,那杨家龙的漂没当然就不会少了。

通州距离京师很近,但是平时却很少有锦衣卫番子这样大张旗鼓上门来,特别是崇祯皇帝大力裁撤和限制厂卫以来,更是很少有大量的锦衣卫到通州来。

这让杨家龙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事儿犯了,这些锦衣卫是来调查自己贪墨的事情,所以杨家龙才如此坐立不安,这都是给吓的啊!

不多时,通州驿馆还是到了,杨家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让随从去把驿丞找来问问,也好心里有个数,老是这样担心受怕,杨家龙怕自己会被吓得肝胆俱裂。

稍许,一名矮胖的小吏,屁颠屁颠地跑到杨家龙面前,点头哈腰地抱拳行礼:

“卑职参见知州大人,不知道知州大人驾到,小的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嗯……”杨家龙故意装作如无其事地问道:

“本官今天巡视到此,你这里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那名矮胖的驿丞十分的诧异,自己的这位上官眼高于顶,自己三番五次去拜见,都吃了闭门羹,而今天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个眼高于顶的上司亲自跑到驿站来了。

“禀知州大人,驿站一切正常,并无不妥之处?”

这矮胖的驿丞当然不明白通州知州此行的目的,这可把杨家龙给难住了,幸好杨家龙的师爷帮着解了围:

“今日可有什么大人到你们驿丞来?”

这下驿丞明白了杨知州的目的,连忙答道:

“禀大人,今日突然有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带着几十精骑入住了驿站,小人已经为他们单独安排了一处院落,绝对出不了差错,但请大人放心就是。”

能做师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脑子灵活的人,杨家龙的师爷眼珠子一转,就说道:

“既然有锦衣卫的大人到了咱们通州,我们这些地方官还是该尽一些地主之谊的,也该陪我们大人去看看你安排的院落是不是真的舒适。”

这师爷绕来绕去,就是想和杨家龙去拜见锦衣卫的大人杨廷鉴,见过无数官员的驿丞,怎么可能不知道杨家龙的意思,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大几级。

驿丞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却开骂了:

“狗曰的,要去巴结锦衣卫的大人就明说嘛,还搞这么多事,难道老子眼睛被驴日瞎了啊!我……呸。”

驿丞心里在咒骂,可脸上却是“笑颜如花”,全是肥肉的的一张脸都快挤成一堆了:

“大人说的是!我这就大人去巡视……请各位大人随我来。”

驿丞说完就挪动着肥胖的身躯,带着杨家龙一般人往杨廷鉴休息的院落走去。

此时的杨廷鉴正在喝茶,同时和沈炼他们几个商量这次招兵的要求。

“沈炼和卢剑星明天去码头各处显眼的位置粘贴告示,同时请几名识字的人帮着读一下,告示里面要注明,咱们锦衣卫招募力士,年俸三十六两白银的实响,绝无克扣。”

沈炼的脑瓜子十分活跃,而杨廷鉴把一名普通锦衣卫力士的饷银都定为年俸三十六两,这大大超出了朝廷给付的饷银,所以连忙询问道:

“大人,饷银是不是给的太高了,就算是户部不漂没咱们饷银,每个锦衣卫力士的饷银才每年二十两,这多的饷银咱们到哪里去筹措呢?”

杨廷鉴淡然一笑,云淡风轻地对沈炼说道:

“沈百户不用担心,这银子我自己出,这兵也是我自己养,就连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本大人一力承担,这次咱们不是带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的银票吗?我想这段时间的花销应该是够了。”

“啊……”这下不管是沈炼吃惊,就连一向十分木讷老实的卢剑星也被惊呆了,大人要自己养兵,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亲兵,当然是不可能背叛皇帝的,只是这养兵的银子可是海了去。

卢剑星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大人,这花费怕是大了一些,就算大人家有万贯,也不应该这样挥霍浪费啊!这可是败家子的行为。”

好吧!杨廷鉴也理解两个兄弟的心情,古代人哪种家族传承的思想特别严重,杨廷鉴这种把自家的银子拿出来,帮皇帝养兵的行为绝对是大明朝的独一份,也难免两个兄弟不理解。

“哎……现在朝廷艰难,你们也是知道的,就是咱们应该得的饷银,也被上面克扣得所剩无几,要不是咱们还管理着京师外城,兄弟们怕是连饭都吃不起。

现在咱们南镇抚司才一千人都是这样拮据,如果恢复到满编状态,那情况可想而知了,所以不如由我来出这笔钱,也好减少朝廷的负担。”

“属下佩服大人,大人真是公忠体国之楷模也……”

……

【落叶继续厚着脸皮求兄弟们收藏本书了,感激涕零啊!!!群208912025。】

第31章只招良家子弟

“这次招兵,咱们要按照戚家军的标准选兵,只要能吃苦耐劳的良家子弟,哪怕他是纤夫苦力,只要身体健康,咱们都要,人数暂定为有编制的力士1120人,无编制的辅兵1120人,辅兵的饷银定月年俸二十四两吧。”

“谨遵大人之命。”

突然一名锦衣卫力士进来禀报,“大人,通州知州杨家龙求见?”

这通州知州居然找上门了,杨廷鉴虽然是锦衣卫镇抚,但是杨廷鉴并没有什么皇帝的诏令要办,何况是极为敏感的招兵买马,所以还是不要开罪与这些地方官的好。

“请他进来吧!”

杨家龙已经打听清楚了,莅临通州的锦衣卫大人物是南镇抚司镇抚杨廷鉴,说起来彼此在五百年前还是本家呢!既然来的是南镇抚司,说明不是来调查他杨家龙漂没一事的,这让杨家龙放心不少。

杨家龙得了通传后,连忙快步跟着引路的锦衣卫进入杨廷鉴所在的客厅,杨家龙也算是官场老手了,官场的规则那可是轻车熟路,虽然大明所有的文官都痛恨锦衣卫,但是他们这些地方官见了锦衣卫,就像老鼠见了猫,不恭敬那是不可能,敢于在锦衣卫面前炸刺的是朝廷高管,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地方官。

“卑职通州知州杨家龙,拜见大人,下官不知大人莅临本地,未曾远迎,实属下官之失职也,还请大人见谅。”

杨家龙作为朝廷六品文官,当然是不可能跪拜杨廷鉴这个四品锦衣卫武官的,只是杨家龙一进房门,就立即点头哈腰地打躬作揖,一副十分恭敬乖巧的模样。

“呵呵,杨大人不必如此,本官也没有别的公干,只是到通州来招募一些锦衣卫力士,充实下南镇抚司衙门,不曾想惊动了杨大人,既然杨大人大驾光临,还请留下来小酌几杯如何。”

卢剑星和沈炼连忙告退,去办理自己所领的差事,而杨廷鉴让人连忙去叫驿站准备饭菜,这里的驿丞同样想着巴结杨廷鉴,这一切早就准备好了,稍许一桌丰盛的酒菜就端到了桌子上。

杨廷鉴和杨家龙一边吃酒一边交谈,两人的关系相处得十分的融洽,当杨家龙得知杨廷鉴还是本家,而且还是名门望族之后,更是不停地套近乎,本来已经三十多岁的杨家龙,死活要认杨廷鉴为远方叔叔,按照杨家龙的说法,杨廷鉴的字辈比他高一级。

这一顿小酒,反而多出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侄儿,这真让杨廷鉴哭笑不得,但也好,至少杨廷鉴在通州招兵买马的问题上,不会被地方官夸大其词地弹劾杨廷鉴。

现在的杨廷鉴才穿越到明朝,这算是杨廷鉴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但此时的杨廷鉴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复社那帮书生,打打嘴皮子还是可以的,在舆论上造点声势也还可以,别的还是算了吧!那帮书生帮不了什么忙。

“杨大人,这次我到通州来招兵买马,少不了要叨唠一二了。”

杨家龙喝的脸红脖子粗,

“廷鉴叔,你这可见外了,通州别的不多,那些到通州来讨生活的良家子弟可是不少,这招兵小侄是帮不上什么忙,可是这买马,小侄绝对给廷鉴叔找来几千匹上好的马不是问题。”

杨廷鉴还是不适应,一个才认识一小时不到的中年人叫自己为叔叔,但杨廷鉴又能如何,好在杨家龙也不是很坏,只是在大明官场这个大染缸内,无法出淤泥而不染。

等杨家龙告辞的时候,杨廷鉴立即拿出一张千两银子的银票递给杨家龙:

“家龙,初次见面,叔也没有没有带什么见面礼,这点银子就当叔的见面礼吧!”

“叔啊!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杨家龙哪里敢收杨廷鉴的银子,连忙拒绝。现在杨廷鉴哪里在乎这点银子,反正是自己从流贼哪里抢来的,现在自己才刚刚走出第一步,最好不要被文官集团注意并且弹劾才好,崇祯皇帝说得很明白,出了事情,所有责任就是他杨廷鉴自己一个人扛着,崇祯皇帝绝对不会为他承担半点责任的。

“拿着吧!你这个地方官日子也不好过,再说这是叔给的见面礼。”

末了杨廷鉴亲自把杨家龙送出了客栈,这让杨家龙倍感自己特有面儿,他暗想,这一趟来,真是收获不错,轻而易举地找了一个靠山,今后如果在上下打点下,做到知府也是不难的。

这次廷鉴叔要买战马的事情,自己一定不惜余力地办好,就算是通州的马匹不够,自己也要动用关系,让那些马商多运马匹到通州来。

……

当天下午,通州各码头都贴出了锦衣卫招募力士的告示,告示的旁边还有一名读书人在帮着不厌其烦地解读告示:

“我说秀才公,锦衣卫力士的年俸真是三十六两?而且不克扣。”

“那还有假,锦衣卫可是皇帝的亲军,还有那个敢克扣锦衣卫的军饷哦。”

“纤夫搬运工这些他们要不要?”

“就是招募你们这样的人啊!你看告示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只要是良家子弟即可!”

“大牛,咱们去当锦衣卫力士吧!咱们在码头每天累死累活才赚几十文钱,一个月下来还不足一两,俺娘好久都没有吃过饱饭了。”

“二狗,咱们这瘦骨嶙峋的样子,锦衣卫会要吗?”

“大牛,咱们都是每天在下苦力,吃的又差,是瘦了点,但是咱们的力气可是不小,咱们就去试试吧!反正又不交报名费。”

“那行,咱们先回家给爹妈说声。”

锦衣卫招募力士的告示一出,通州城拿下下苦力的可是沸腾了,特别是那些下苦力的青壮,他们本来就是没有希望的活着,这下突然出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阶梯,他们怎么会不趋之若鹜,那是必须。

码头上苦哈哈遥遥欲试,都想去当锦衣卫,挣那每年三十六两银子的年俸,这差不多是一个知县一半的俸禄了,这对于那些苦哈哈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啊!难怪他们如此踊跃了。

……

【落叶求兄弟们的收藏,拜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32章这样招兵

而通州州学里面的一些学子,也知道了消息,在缺少娱乐的古代,这无疑成了他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张年兄,你对于锦衣卫南镇抚司到咱们这里招兵怎么看?”

“刘兄,我听说这新任的南镇抚司镇抚可不得了,他的浙江嘉兴府的解元,还在探亲途中于万军丛中把流贼首领王嘉胤给阵斩了,因为有如此大功,才被陛下破例提拔为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的,真的是辈读书人的楷模。”

“王兄,你还不知道吧!他叫杨廷鉴,还是东汉太尉杨震的三十三世孙呢!名门之后啊!”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人崇拜杨廷鉴,有的人则戳之以鼻:

“想那杨廷鉴还熟读圣贤书,我辈读书人怎么能甘为鹰犬爪牙,真真的丢掉了读书人的气节,某深以为耻。”

“嗯,我们辈读书人就应该和阉党和厂卫划清界限,绝不与之沆瀣一气,从而坏了读书人的名节。”

“要不咱们到知州大人那里去告这杨廷鉴一状。”

“过了,过了,此时杨廷鉴可是陛下亲自提拔起来的,何况人家到通州来并别有招摇过市啊!也未曾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啊!你拿什么去告状,难道你敢对锦衣卫诬告乎,真真是愚蠢之极也……”

“你说谁愚蠢之极,你才是斯文败类……”

“我跟你这卑鄙小人拼了……啊啊啊!!!”

两帮人干起架来了,教室内顿时桌椅横飞,要不是教谕及时出现,两帮人真要打得头破血流,真是斯文扫地。但大明的读书人就这样,就连朝堂之上,那些大臣都敢当着皇帝的面上演全武行。

那些商人世家,对于杨廷鉴的举动,就不是那么关注了,只要杨廷鉴不来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会主动跳出来和杨廷鉴作对的,这也是国人的常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何况此时商人的政治地位也真心不高,很多人为了自保,都投效或者与士绅联姻,这样在政治上才有保障。

……

勒一川是蒙古人,对马匹是非常的熟悉,至于买马的事情,杨廷鉴就全部交给了勒一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