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人若在梦想就在,我们能建设出现在的抚宁县来,将来也就能建设一个更大更好的。我不保证一定可以守住抚宁县,但只要你们信我,不可为的时候我一定带你们冲出重围。我还会告诉你们丢了东西不可怕,只要你们信我,我就带你们把失去的东西加倍拿回来。”
  “这些就是我的承诺!”王雱最后道。
  穆桂英展昭等人听得眼冒金星,大魔王竟然在万众瞩目的公开场合,主动宣扬守不住的药丸情绪?对此也是醉了。
  全柏林却是惊为天人,大魔王不愧是大魔王,够猥琐的。因为恰好全柏林最信这套,淮西无为县一战时候,老全正是这样的尿性。
  “必胜!大人威武!”
  百姓和工人代表的情绪却和展昭等人想的不同,由此真的进入了有信心的鸡血状态了。
  大雱见展昭穆桂英等人对力量一无所知的样子,又低声解释道:“学会什么叫实事求是了吗?”
  整个领导集体便一起尴尬了起来。
  “这就叫实事求是。”王雱道,“有问题一定要面对,要以合理方式解决。不要只会维稳喊口号,口号在平时有用,但需要见真章的时候却没什么卵用。事关生死存亡时刻,不要把他们当傻子对待。因为客观的说,若全面战争正式打响,就连我自己都不信能守住抚宁县,指望用我的口说去服别人?”
  公务员集体不禁楞了楞。
  王雱最后道:“取得别人信任的方式就是,不要骗他们,实事求是,教会他们面对现实,且为他们找到不利环境下的最好解决方案,这才叫信心,这也是执政的精髓。忽悠他们打得赢前,要设身处地的先想:你愿意把你儿子放在这里死守吗?若你愿意、且经过了严谨合理的战术模型推算,那你才能带着他们喊‘共存亡’誓言。”
  全体立正。
  王雱再道:“之前宣传工作的成功,的确是我执政的成功。成功的人总能让人信任且给人信心,所以他们会在关键时刻信我一次。但记住只有一次机会,成王败寇,一但错了,他们往后就不会在信。不要在关键问题上欺骗别人,教会大家面对现实且勇于去用优化方案解决,哪怕败了也是战之过,仍有机会卷土重来。不过欺骗之后又败了,就再也没有信誉可言。所以我要求你们现在起实事求是,不要一再维稳喊口号了,要面对现实,我不预测战争但不代表不对战争做准备,我要求在战斗部、预备役部等各群体之间,开展有效的统一战线工作,灌输‘勇敢面对’意识,培训他们在关键时刻听从指挥,有效协调求生的技能要点,同时不能放弃生产,这就是接下来二级状态下的主要工作。”
  “不要只会坐在行政公署里翘着二郎腿想当然,都给我放下架子进入基层,了解他们的想法,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发现我们的队伍之中,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习气,在大宋土壤环境下这或许算不得错,但我平时不收拾人,不代表紧急状态下也会容忍。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在不适合时候跳出来作死。让你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似乎不可能。国朝内忧外患之际身为宋人,我不指望你们为国为民,但别添乱、拿了朝廷俸禄后尽量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我认为这要求并不过分,做不到的,抵触的,被我挂在城墙上时就不要喊药丸。我允许你们选择,但选择了就有相应代价。”
  整个公务员集体如同孙子似的低着头,哪怕他还是个少年的壳子,但那份不怒自威的大魔王状态是越来越浓烈了。此番的训导相比平时其实不算严厉,但也正因为这样,大家纷纷自省觉得大魔王接地气啊,他不要钱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但时值民族内忧外患之际,要求拿了钱后做好自己的事,想通了的话这个要求当然不过分。
  狄咏惊为天人,又拿小本子把大魔王的语录记录下来,他之所以威望高,相当阴险猥琐的情况下还能被人信任,说穿了就是他接地气。
  “风越来越大了,今日就这样吧。”
  说完这最后一句王雱转身离开,没喊什么“大风起兮”之类的废话,没那么个必要,内心里么,大雱坚决反感这个时候爆发战争,做准备的同时也不会放弃缓冲的努力。
  关键就在于送往京城的《上枢密书》,种鄂被“敲山震虎”前,他部署在土门的一千精骑千万不要搞出个类似后世“珍珠港”的大新闻来,否则,新一轮的宋夏全面战争将在不适合的节点被点燃。
  种鄂是个聪明人啊,是个将才,这番策划在战术上完全是可行的。只是说他对战略局势评估错误。
  土门是延安府辖区,并不是银州。否则就算他是永兴军路都总管,有权在永兴军路行军,但国战没开、西北没有正式帅臣总指挥前,王雱真敢出奇兵把他的一千精锐给缴械了。
  假设如此做了后王雱不一定对,但有得扯,可以撕逼,并且占据是文官最终也会撕赢。
  可惜种鄂真是个将才,他似乎已经把这一形势考虑进去了,于是把一千精骑部署在了土门一线,不是最佳战术位置却远离银州区域,除了让王雱干瞪眼外,他还顺便解锁了绥德军的行军权,利用绥德军形成了对王雱的暗下节制。
  绥德军当然是宋军,但王雱和曹首义的仇恨越发深了,一但绥德军的权限解锁,种鄂料定王雱胆子再大,也敢出兵土门去惹事,主要精力只能防备家鞑子曹首义。
  所以现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就有这么蛋疼,还没正式开战,但是内部的几股势力、几种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冲突日渐激烈……


第319章 王安石的抉择
  天气开始冷下来了。
  当初的小鼻涕童王小丫,现在已经长高了好些,她开始进入了八岁的虚岁了。
  原本较为枯黄的头发长黑了不少,她娘帮她编了两个羊角辫,把她的小脑壳变为了个“丫”字。
  鉴于现在日子好过了,二丫也长大了不少,所以相比以前她调皮了许多,跑进了书房来趴在大老王书桌上,往上翘着小腿摇摆着。
  “文安自己去玩,莫来胡闹,爹爹有事要考虑。”王安石很头疼的模样。
  换王雱这么干肯定被揍,不过老王对郑二娘一系自来有愧疚,这段日子王雱不在,其实家里也不太平。夫人吴琼就不是一个让人安稳的存在,她不是坏人,但妇人的小心思、封建时代的主母气场她也是有的,基本上王雱不在二丫一家、外加老王的日子都不算好过。
  “爹爹我有个疑问。”二丫继续趴在桌子上调皮。
  王安石也没有呵斥,只得放下毛笔念着胡须道:“文安为何疑问?”
  “现在是不是要打仗了啊?”二丫道。
  王安石叹息一声,点头道:“有这可能,你哥哥弹劾种鄂的文书已到枢密院,他说的有些道理,但爹爹这心中没底,到底该怎么回应当下的西北局势拿捏不定。”
  “大雱弹劾他,说明种鄂是坏人,捉来京城吊起来打才得行。”二丫道。
  王安石微微一笑,摇头道:“这却是未必。你哥哥做事自来漂浮,让为父有些不信任。司马光说种鄂是坏人,但为父看来还有待观察。我不信任他们如此简单粗暴的去定论一件大事。”
  顿了顿王安石再道:“我不主张现这个节骨眼开战,但我也认为你哥哥王雱的建议,一个劲装孙子、对西夏人的骚扰扣边让步也不是良法。那么在这左右为难之际为了维持国格,李参作为陕西最高官员,默许几路主战力量靠近边境线作为回应,这么看我不敢说李参对,但也没有明显错误。在几方都没有明显错误的时候,种鄂将军作为现今西北威望最高的军人,对羌人的影响力也继承了他父亲种世衡威望,举足轻重。你哥哥却选择了这时候弹劾种鄂,文安啊,爹爹现在也迷糊了,这到底什么事呢?”
  “反正大雱不是坏人,所以种鄂是坏人。”小萝莉不明觉厉的说道。
  王安石不禁失笑道:“你八岁还不满,做出这番判断也算不得逻辑缺陷,所以为父不骂你。我只说,真正让我为难的在于,你哥哥这举动有很强的政治用意,甚至是偏于下三滥,但我也不能说他错。我之所以迟迟没代表枢密院进行批复,不是害怕别人弹劾我护短护儿子,而是这节骨眼上,边境形势的紧张这并非种鄂的错。作为西北最能战的种家军灵魂,在枢密院立场为整个西北大环境考虑,还参考到了种鄂在少民羌人中的影响力的话,那么你哥哥弹劾种鄂的文书是不合时宜的。这就是爹爹不能随便做出决策的原因。”
  “文安我有一计可破此局。”二丫最喜欢看模仿秀节目了,便模仿着当初的大雱神经兮兮的道。
  王安石道:“说来为父听听。”
  “爹爹既是难以决策,就需要交给皇帝。”二丫咬着指头道。
  王安石偏着脑袋想了想道,“这是胡闹,首先这不是皇帝的事务,还到不了那个层面,那也是推卸不想担负责任。该怎么做事大宋是有规矩的,爹爹不想推卸责任,我只是需要冷静下来,判断清楚各方面的利弊。”
  “那么爹爹想清楚了吗?”二丫好奇的道。
  “两日了,没想清楚。”王安石很为难。
  二丫便又生一计道:“大雱哥哥有名言,但左右为难的时候就代表怎么做都对,别迟疑,随便选个做出相公该有的表态,如此就行。”
  王安石楞了楞,倒也觉得这小姑娘骨骼惊奇,便问道:“那么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我肯定选大雱啊。”二丫说道。
  “理由呢?”王安石道。
  “不要理由,既然怎么做都对,选最信任的人就没问题。他是我哥哥,是您的儿子,是奶奶的孙子。皇帝也最信任他了,我们当然支持他,这算不得错的吧?”小萝莉道。
  王安石又楞了楞,犹豫少顷,拿起毛笔开始批复文书:“也是,旁观者清,你爹爹我不怕担负责任,那就选择支持你哥哥好了。”
  批复完了后,当即交给老廖道:“走枢密院公文程序,八百里加紧,送达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手里。”
  “如果真的打仗,哥哥打得赢吗?”小萝莉又好奇的问道。
  “实事求是的讲他打不赢,大宋就没打赢过。”王安石叹息一声。
  二丫便眼泪汪汪的哭了起来:“我要去救大雱,他会被蛮子围起来打死的。”
  王安石很无语,用手袖把小萝莉鼻子上的鼻涕擦干净后,好奇的问:“譬如你打算怎么救他呢?”
  “我会打仗的……当年有个屎壳郎去攻打大雱,就是我救他的。”二丫言之凿凿的道:“还有白玉棠姐姐盯上他的时候,也是我拿着扫帚帮他守门的。”
  王安石没批评二丫,事实上大雱要是有这只小萝莉一半的性格好,大老王做梦都会笑醒的,可惜那似乎是奢望。
  老王只是摸摸二丫的小脑壳,然后起身推开窗户,看着外面的夜空,感受着已经冷下来的寒意少顷,喃喃道:“文安你怕冷吗?”
  二丫好奇的道:“女儿我应该怕吗?”
  “看起来你不怕,这些日子大娘给了你不少脸嘴吧?你日子不好过,其实爹爹也心疼。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无法实际找到大娘的明显错误。所以文安你若想去西北找你哥哥,那么爹爹不反对,这便会送你去边境。”王安石叹息道。
  “爹爹真好,我会把大雱救回来的。”二丫一跳一跳的拍手。
  王安石却摇头道:“爹爹一点都不好,你救不了大雱的。爹爹送你过去的用意是进一步稳定大家的心思,这个时期我的长子长女都在边境第一线的话,这能让身为宰相的我、在国战前夕抽了种鄂将军后,减轻一些良心的负担。”
  二丫不明觉厉,很萌的道:“话说,西北会下雪吗?”
  “会的,并且雪很大。”王安石道。
  “我有应对的,带着我的手套和虎头帽就没问题了,可以堆个更大的雪人起来。”小姑娘就是这么想的,于是这么说了。
  “好吧你高兴就好,但客观的说,为父真没看出来堆雪人怎能守住抚宁县。总之你想堆就堆吧。”王安石摸摸她的小脑壳……


第320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
  越往北地区越冷。
  彼时还算秋天,但西夏都城兴庆府已处于凌冽北风的环境中。
  承天寺内柴火堆得高高的,熊熊燃烧。三十岁不到、正直风华的没蔵太后却感受不到多少热量,只是直勾勾看着柴火燃烧。前阵子她听人说宋国有个神童叫王雱发明了焦炭,比柴火好用多了。
  尽管早前西夏已经一定程度汉化,但其后元昊上台,和野历部重臣联合逆操作去汉化,于是现在这寺庙的院子里,旁边还拥有一个牛皮制的大帐篷。
  扭着看着大帐篷时,华美无匹的没蔵太后总能露出慈祥母性的目光。现在帐篷里睡着她那九岁的儿子李谅祚。李谅祚便是当今的西夏皇帝。
  没蔵太后的裙下之臣李守贵,男,年轻英俊,恬静的小鲜肉样貌下似乎藏有两分不易察觉的阴毒。李守贵正以一种软脚虾惯有的神态,看着这个经常睡在自己身边貌美到惊艳的太后。
  把一国的摄政太后摩擦的嗷嗷叫,绝对是任何一个男人的荣耀和梦想,所以李守贵很有得意,气宇轩昂且排斥的意味看着承天寺现任主持、西夏国师、大藏明王摩琶。
  始终闭目沉思的摩琶猛然睁开眼睛和李守贵对视之际,目光犹如冷电,让李守贵在这该死的天气里顿时寒进了心里去,于是赶忙岔开了目光,看着燃烧的柴火暖暖。
  说起来没蔵太后一直都信佛,还曾经出家为尼,却是又始终尘缘未了。因男人李元昊被哥哥没蔵讹庞害死了,太后一度心灰意冷,但儿子年幼,她信佛又想祈求国泰民安和儿子健康成长,便再次入佛。
  没蔵太后她本生,也是比较信佛的西夏人心中的“没蔵大师”。
  曾经有年,她大兴土木,以西夏皇家名誉建造了现在这座承天寺,且从南朝宋国请来《大藏经》入寺,还请了高僧摩琶入世主持承天寺,册封明王国师。
  这就是第一任大藏明王的来历始末。
  “这天气……看起来今年会更冷,会持续到撒尿都能结冰。但这个时节竟然有人想打仗?”
  雍容华美的没蔵太后语气中不满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李守贵心头一凛,急忙收起了抱怨许久都没和她啪啪啪的心思,从怀里掏出书信道:“娘娘容禀,这是宋国前宰相庞籍送来的书信。”
  这是个老熟人,最早时候就是他庞太师、不是,那时他还不是太师,他只是经略宋国陕西的招讨使。那老家伙自来崇擅外交手段而不是军事,所以从那时起就相互间有过非常多的沟通。
  庞籍老家伙惊人的学业成就、出口成章且贯通古今的学者姿态,曾经一度令少女时的没蔵氏有些想入非非。
  恩,YY完毕,太后把老庞籍的信拿过来看看,便仍在柴火中烧了。
  庞籍的形势不妙,从政治上说他再无翻身之日,但作为曾经宋国西北帅臣,老家伙现在远在河北地界知军州,却仍旧在关注着越来越紧张的宋夏边境局势。这封信就是在对没蔵太后抱怨西夏咄咄逼人,不断的颠覆金三角缓冲地带的规则。
  “本后很奇怪,为何老庞籍书信上的说辞,和本后在朝堂听到的各方呈报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没蔵太后轻声道。
  李守贵低着头不敢答话。很明显这是她哥哥没蔵讹庞的需要,于是一直在默许边军的嚣张和挑衅行为。
  现在她们兄妹不合,相互间有了较大心病,一边是没蔵讹庞正在强化影响力和权利,另一边小皇帝在一天天长大,作为母亲,没蔵太后已慢慢进入了为自己骨肉争夺完整皇权的打算,不想再受制于人。
  这些是明摆着的政治局面,却无人敢提及,谁也不愿意去捅破。
  “作为本后宠臣,李守贵你主动调查过这些事吗?”没蔵太后又淡淡的问道。
  迟疑了许久,李守贵神色尴尬的低声道:“臣……不知道。”
  “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宋夏边境,到底是摩擦,还是有人在故意挑衅带来局势紧张?”没蔵太后再道。
  “臣实在不知。”李守贵继续低着头,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变得满头大汗,偶尔还能想到她那毫无瑕疵的雪白身材,只是……许久都没摸过了啊。
  从李守贵的神态表现,没蔵太后似乎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偏着脑袋想了想摆手道:“退下吧。”
  李守贵道:“娘娘……”
  “退下,本宫现在想冷静一下。”没蔵太后强势打断了这个小白脸。
  既然如此李守贵只得离开,却又是小心翼翼的一步两回头,盯着明王摩琶看。年轻且比较中二的心思让他觉得,兴许娘娘会和老和尚来一发也难说。
  “既然娘娘要静,贫僧也告退了。”老和尚很不想在这个节骨眼惹事,也自行离开了。
  旁边帐篷中出来一个小男孩,不明觉厉的看着母亲。
  没蔵太后蹲下来,紧紧抱着儿子耳语道:
  “孩子啊,要不是为了你,娘一刻都不想介入这些烦恼事,只有在寺里念经时,才能回想到你父皇还在时期,我小鸟依人无忧无虑的姑娘式的快乐,他是个暴君,但他也是个真正的男人。”
  “形势越来越严峻,能导致血流成河的战争一触即发。你是个孩子你不懂,有一天你会坐在朝堂上听着他们告诉你这是扬我族之国威。但你信任你娘,只有我不会骗你,而其他任何人的话你都不能信。孩子你能想到吗,你舅舅正在挥霍属于你的威望,他放纵边军惹事谋利是为了拉拢人心,巩固属于他的权利,开启战争更是为了紧紧把军权抓在手里加以应用。”
  “孩子你现在就牢牢的记住,害死你父皇的人不是别人,是你舅舅。尽管这些阴谋看似让你做了皇帝,但正因为如此,你哪怕去信任宋国人,也不要信你舅舅。他害死你父皇为的绝对不是你,而为了是他自己。这样的人当然不能信任。”
  “你要绝对信任老娘,把这些牢记在心中。但不要说出来,不要被任何人看到你有这些心思。否则无论你多么聪明刚毅,也活不到成年。”
  “现在娘很为难,是否公开调查你舅舅在边境的不恰当行为一直不能决定。娘不害怕真相,而是害怕知道真相所带来的后遗症。不调查的话,差不多时候就会出现国战,宋人懦弱不会打仗,若被你舅舅利用时局打赢了战争,在西夏之内他就再也不能被否定了,会正式权倾朝野。”
  “现在,他虽然还没到权倾朝野的地步,但若娘阻止他、和他决裂,更具你父皇的遭遇,根据他的心性,娘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总之娘的心已经乱,不能做出有效决策来了。娘不是怕他,娘只是担心你不能顺利长大。娘只想看着你不断的成熟长大,直至手握完整皇权的那一天到来。我害怕你长不大,所以哪怕反感战争,反感你舅舅正在接近权利巅峰,却迟迟不敢去阻止,不敢透露不满心思。”
  “娘有许多亦敌亦友的老熟人在宋国,他们风度翩翩学业惊人。同时娘也有很多密探在边境,源源不断把李守贵不敢说的事告诉我。往后该怎么做娘不知道,但娘关注到宋国有个神童的名言,他说人生在世只有两件事,学习和应对。”
  “娘不知道能护着你走到哪一步,但将来不论如何,你都要默默的学习,以一双冷眼看穿一切,然后去应对。解决掉属于你的一切难题。”
  “孩子,你总是觉得皇宫空荡荡很冷清,所以喜欢跟娘在寺庙里。于是你目睹了娘很尊敬倚重明王,但永远记住,连他也不能信任。他在边境金三角地区传播佛宗思想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他自身的影响力和利益。”
  “看似他是娘的人,在为娘谋力,但也仅仅只是因为娘信佛,娘还掌握着西夏大印,能为佛门正名。还因为你舅舅为了掌权,为了发挥军队的嗜血思维,一直排斥佛门思维。现在你明白了吧,明王为何能和娘走到一起?”
  “孩子,我不想在这样空等下去,但我一个女人、又实在不知道该在这时候做点什么?”
  一口气说到这里,没蔵太后自觉也是有些凌乱了啊,似乎等于什么也没说?
  不过看了一下,小皇帝不明觉厉的表情下,隐隐约约的藏有一丝机敏,这让太后感觉略微的好了一些。
  “嗯,还好,不愧是老娘的儿子。你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


第321章 一只萝莉来相见
  九月末,同知枢密院事王安石签发的枢密令到达西北,尽管不针对其他主战部队、仅仅只是给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的命令。但是措辞相当严厉,怒斥种鄂部署一千骑兵于土门,乃是激化双方矛盾,挑动敌对情绪的行为、甚至是引发国战的行为。
  于枢密院令中,王安石要求种鄂部依照朝廷要求,保持足够的礼让退至固有防区。表示:既然是边境,既然是宿敌,摩擦一定会有,但要以正确的方式看待摩擦。要以克制忍让的姿态面对挑衅和骚扰。
  与此同时王安石还表示:挑衅和摩擦,与入侵有本质区别。虽然它们在许多时候看起来会很像,但作为礼仪之邦大宋,必须保持有包容度、做到不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