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大言不惭的道:“回官家,老臣学业已大成,人老了心力不继,无需再学他法。”
  “你……”赵祯再次郁闷,最终不想和他抬杠,只得吩咐道:“包拯代而传朕旨意,免去文彦博中书门下平章事。”
  包拯不禁吓了一跳,急忙苦谏道:“请官家慎重,文彦博相公并无不妥之处,于此关键时节无故罢相,于我朝政治稳定绝对不利。”
  赵祯道:“朕不想说他没发挥作用,事实上神童和王安石早有策论在前:正因为不做事,所以也不会放错。”
  包拯道:“老臣再谏,这不是罢相的理由。”
  “星变如何呢?他不是信道吗,星变真发生了,吕纯阳说对了。”赵祯淡淡的道。
  “这……”
  包拯傻了,皇帝这有点耍流氓的龙傲天态势,但这在大宋传统中还真是罢相理由,或者更应该叫“回避”。皇帝没说文彦博有错,但大家都信道士信风水的现在,大宋又有这传统,所以星变之后让文彦博避嫌,任何人都没有反驳之词。
  “老臣……遵旨。”包拯更显得苍老了些,低声答应了,“那何人可为相,带领这关键时期的朝纲走正?”
  “贾昌朝罢枢密使。富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绛出任参知政事,王安石转正枢密副使,急召韩琦回京出任枢密使。就这样吧。”赵祯说完一副困乏的样子。
  包拯听的眼冒金星,这么大的高层人事变动那是地震了,可惜又都有其逻辑和理由。
  无疑文彦博和贾昌朝中了星变的枪了。富弼为人钢中带柔,也算得中正,且有了过度,从副相升任首相完全符合官场逻辑。
  王安石原本就是同知枢密院事,治权一样相当于见习,见习之后不出幺蛾子,“转正”就是时间问题,这也算得正常过度。
  韩绛同理,算是此番有功,于是升了一级进行补缺。
  韩琦的事会有争议和反弹,但是韩琦这人脑壳相当铁,威望不是一般的高,属于那种有可能永远被冷藏,但忽然出任任何职务大家都不会奇怪的类型。
  对此包拯也没有办了法,真正的攻击性班子已经被皇帝组建起来,并且从陈执中罢相开始,有了时间去发酵,有了文彦博贾昌朝的过度,于是在政治上,这也不能算突兀。
  陈执中时的宽松,过度到文彦博时期的半宽松,现在又以星变为理由,再过度富弼的收紧、加上韩琦的鹰派思维辅助,说起来这不算太急的转弯,离心力不小,但是导致摔跤那还不至于。
  包拯皱着眉头想着见皇帝要走,又道:“官家留步。”
  赵祯不想让老头唠叨了,便先问道:“包拯你此番接管了京城和皇城依据是什么?”
  包拯道:“乃是王雱出使西夏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他整理出来,写信让展昭带至京城请老臣介入。”
  赵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他除了是个神童还是个福将,他总能及时的处理、揭露一些问题……传朕旨意,王雱加官衔朝散郎,加国子监博士。”
  包拯顿时一脸黑线的表示不服:“官家说他有功说他是福将臣不反对……然而,就以他写信给臣的那些措辞造句,以及字体书法看,他……怎么的也不能是国子监的博士?”
  赵祯摸着下巴道:“朕也认为你说的有道理,那就……加崇政殿说书吧。”
  包拯道:“这似乎比国子监博士还高半级?如果老臣没记错。”
  赵祯道:“是的,国子监不要他,朕要他,福康帝姬和朕都喜欢听他讲故事。”
  “这……唯恐不能服众,他尚未回京述职,也未看出来有外交成果?”包拯道。
  “朕没说他外交有功,但他上任起两年时间把贫困的抚宁县变为天下第二县,收入只次于开封县,这是假的吗?朕觉得他历练已经结束,无需等中书门下的三年考核,召他回京任职吧。”赵祯叹息一声道。
  老包一想只有这样了,最反对小孩升官过快的文彦博已经因星变下台,此番这么多职位都大变动,有个王雱在其中浑水摸鱼,到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关注。
  YY完毕,见皇帝又要进去,包拯又道:“官家不该沉迷,荒废这许久的政务该去看看、梳理一遍了。”
  “朕很累,离开这上清宫老觉心神不宁,思维不清,像是思想会跟着什么人走似的,满脑淫邪思想而让身体吃不消,朕现在不想离开,否则活不久。”赵祯道。
  包拯看向老陈,却见陈总管微微点头竟是认真的。包拯也不禁惊悚起来寻思,难道皇城真有妖孽作乱?
  这么想着,包拯自觉额头上的那片胎记像是在隐隐约约发亮。
  汗,老包绰号包龙心,记得小时候有个老爷爷说老包有颗龙心,万邪不侵什么的,还说什么可以梦入神机破奇案,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甩甩头,包拯无法再说什么,他不是太师也不是宰相,不方便过分和皇帝扭。皇帝不出来理政,要一心躲在上清宫搞封建迷信活动,祈求延寿,这谁也拿他没办法。
  包拯不大信这些,但几乎整个大宋都信,尤其在吕纯阳的星变预言兑现后,道士在汴京更加活跃。那些达官贵人家里仿佛流行似的,几乎都有个法师镇宅,这是事实。
  包拯暂时只有离开了,既然皇帝已经露面了,包拯也在大家的见证下亲眼确认了,那么东京留守司的紧急状态自然也就自动解除了……


第387章 皇帝的心思
  上清宫内,赵祯环目四顾,看着整个殿堂满墙上挂满的符文以及铜器发呆。
  天师道第二十八代教主对皇帝说过:将星远离,小人猖獗。
  天师并没说清楚谁是将星谁是小人,这些个神棍就这德行。但在赵祯心里有自己的理解,又更具欧阳修理论小人属阴,将星远离就代表阴气过重,须有阳器镇宅。
  在古代铜算金,乃正统辟邪之物。
  被迫害妄想的赵祯上次出现了失心疯、思维失常,满脑袋淫邪思维,总感觉被人迷惑,于是赵祯不信吕纯阳、但仍旧信道士中的分支天师道,便从龙虎山请了第二十八代教主羽初进京看风水。
  羽初当时建议赵祯待在上清宫内,且用法器(铜器)把整个上清宫从内部封闭了,为此虽然几乎搬空了皇家内库的存铜,却真的起作用了。除了因为年岁问题导致身体精力不好外,赵祯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不在做噩梦,也不会胡思乱想了。
  于是老赵在这上清宫内冷眼旁观着一切。
  现在老赵有火却发不出来。包拯这一出也好也不好,算在情理之中却是意料之外。
  若神童不来信,老包不捅破。很可能就此慢慢进入白热化,能看到这京城里许多人的真实嘴脸。
  当然那样一来有很大风险,整个大宋都有失控的危险。包拯提前犯浑用心没问题,也稳住了大宋、杜绝了失控了风险。但代价是一切如常,这个过程中,没让多谋少断的赵祯看到特别端倪和别有用心的一小撮。
  此点让老赵很不爽。
  与此同时,吕纯阳的星变预言竟是应验在了辽国。
  让宋国恐惧的辽国霸权将来会是什么走向,赵祯暂时想不明白,不过到了赵祯这年岁,精力不续的现在,忽然听闻“老对手”死了,而赵祯自己无后,所以现在的空虚和寂寞心态无法言明。
  老陈看起来也更老了些,白发苍苍的样子,有些心疼又无奈的看着皇帝。
  在老陈的记忆中,皇帝孤独的时候太多,他总是过不去某个心坎,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总在这样患得患失的思考中度过。不可否认当今皇帝是个智者,悲哀的在于想的太多,勇气有限,这一生他执政的这几十年,真正办成过的事几乎没有。
  要想有作为就要变,这是庆历新政的由来,但一变就会阵痛,赵祯总害怕疼而不敢打针,这一晃眼就到了现在,皇帝老了,奶爹老陈也老了
  想了许久,皇帝轻叹一声道:“小孩的外交真的让人失望了吗,真的没效果吗?”
  陈总管摇头道:“陛下见谅,老臣不知,仍旧还等待检验,以观后效。不过陛下无需为他担心,既然文彦博相公罢相,现在的几位相公里,喜欢挑他毛病的并不多。”
  赵祯想了想道:“此番事件证明,反对派并不只会坏事。有人愿意去盯着些,至少能避免一些错误。不能全怪司马光和文彦博,他们每次看错了小孩,但是每次也都不算完全说错,都有道理。朕没糊涂到一味的偏听纵容,孩子么可以信任他,但也要教他,还要管着他。”
  老陈神色极其古怪,讲道理皇帝最会讲了,然而到他身上的时候他就会犯浑,话说每次在纵容小屁孩的都是皇帝。
  赵祯又低声道:“小孩在抚宁县的作为真是强国之策吗?”
  老陈道:“老仆不懂这些,相公们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也不知道他们谁说的对。”
  赵祯点点头叹息道:“我大宋就这德行,他们都被朕惯坏了。”
  “不过小孩忒能挣钱倒是真的,我大宋缺钱也是真的。”老陈补充道。
  “这当然。”赵祯点点头,“小孩造出了无比神奇的燧发枪,如此好的东西,但我皇家禁军暂时不能采购,这除了是没钱也有很多其他原因。朕总想把这事给解决,却又始终没勇气,害怕带来动弹和反弹。朕不忍心在这身体不好的时候,看着朕的江山动弹阵痛。”
  老陈忽然明白了过来道:“所以就是这样的原因,陛下才于这不应该的时候让韩琦相公离开河东,进京出任枢密使?”
  赵祯点头道:“文彦博把王雱盯的太紧,这会限制小孩的灵气,该松还是得松一下。另外王安石这人毛病也不少,一遇到他儿子的问题,最会矫枉过正的就是他。朕听说韩琦早有建议呈交枢密院让部分军队试点换装燧发枪。但因传统军备商的阻挠太大,而燧发枪是王雱造的,王安石便把这事冷藏。整个大宋只有韩琦在扩张财政买燧发枪。朕以为,以韩琦在军中的威望,以他做事的风格而言,或能和小孩取得默契配合好。”
  顿了顿,赵祯又喃喃道:“为此韩琦一定会得罪太多人,弄出一些事情来,这家伙是个铁头,什么事他都想管,他比包拯还有强迫症。所以朕也不知道让韩琦进京是好还是坏。朕虽然做了,却还是犹豫不决,总想痛一次把该做的事做完。但朕又害怕被别人骂,想平稳过度,把朕无法做、不忍心做的人留待将来的新一代去解决。”
  “……”老陈对这些总是很无语,但说起来皇帝就这德行,从小都是,也都保持几十年了,这个性格脾气是永远不可能改了。
  沉默了少顷,赵祯忽然神色极其诡异的又问道:“你觉得……将来的大宋皇帝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才好?”
  思考中的老陈被吓了一跳,急忙摇头道:“老仆不敢妄言国之要务。”
  “无妨,说来听听,这算是朕的家事。”赵祯道。
  “包府和庞太师都说这是第一重大国务。”老陈尴尬的道。
  “快说。”赵祯呵斥道。
  老陈只得道:“好吧老仆个人所建,我大宋以宽容本,以仁慈为基。陛下您始终都在照着这么做,于是老仆觉着,大宋的皇帝得像您。”
  赵祯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像朕听着没毛病,可惜会进取心不足。”
  老陈道:“皇帝需要中正平和,进取交由臣工。就像陛下当年启用范仲淹等人那样,闯了祸也容易转圜,不至于失去了大宋的本质。”
  赵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少顷后神色怪异的道:“叫赵宗实有空来上清宫和朕聊聊,许久都没见到他了。”
  老陈道:“他总是足不出户。”
  赵祯笑道:“朕理解,他那人爱想,胆子小。就像朕年轻时候的心态,他不知道这个时期该怎么表现自己才是对的。”
  老陈微微一愣,有许多声音说赵宗实表现诡异,脑壳不正常,但若这么一想的话,似乎还真像皇帝年轻时候一样啊……


第388章 形势如此
  卧房的门被轻轻敲响,睡了一天一夜的王雱这才醒来。
  之前出兵埋伏可真是累坏了,环境恶劣了,大雱发誓以后再也不想带兵出征了。
  展昭那孙子就会教人卖户口册,什么身先士卒才能发动积极性,说的跟真的似的。其实他对力量一无所知,大雱的理论是,若积极性需要我大雱亲自冲锋陷阵来调动,那不是荣耀是悲剧,这样的积极性也能因我大雱被人一箭挂了,导致所有军队士气垮塌。
  YY完毕,大雱心里一动,知道谁在外面敲门了,也不起身穿衣,说道:“曹姑娘进来吧。”
  一些日子不见的曹晴进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雱眼睛升级的缘故,感觉她的胸脯变得好大好立体的样子。
  曹晴心有灵犀似乎知道他想什么,这次没骂他死不要脸,却过去急忙推开了窗户,还把门大开着,导致清爽的空气和清晨的阳光进来了。
  “你是不是脑壳撞墙了?”王雱非常不满的道。
  曹晴眯笑眯笑的不说话,给他倒了一杯水,过去床边递给他道:“听说你骁勇善战再立大功,临夏一战全歼残害百姓的马贼近三百人?”
  王雱摇手道:“没这事,你不要人云亦云,我抚宁军只在治下查水表,并没有去过什么临夏。”
  曹晴点点头又道:“你不想听听京城有什么消息吗?”
  听到这个话题王雱开始穿衣服,啪啪估计没戏了,妈的这种适合老年人的光环天赋谁爱要谁要,不够中二,大雱真不想要。这光环看起来只能把人便清醒,导致她们全都提起裤子就不认账。
  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大雱故意道:“你的奶是不是变大了些?”
  曹晴真的变了,翻翻白眼,伸手帮他把帽子扶正的同时道:“你不就想骗我去床上干坏事么,省省吧,以后我们都不会有了。”
  “谁说的,我觉得我们是有真情存在的。”王雱道。
  “你继续贫嘴我就要走了,我见过白玉棠……你这么猥琐,我觉得你很对不起她。但同时内心里,我又有点沾沾自喜的兴奋和嫉妒。”曹晴一副学者的样子在剖析她的道心种魔。
  听到大白只有歇菜,除了大白自身彪悍外,现在大老王和包拯都很认可她,所以下一步是越来越不敢得罪她了。
  “展昭是否对白玉棠告密上访说我的坏话了,是的话他就死定了?”王雱最关心这个问题。
  “应该没有。”曹晴摇头道。
  “那么京城发生了什么?”王雱问道。
  “一些大事。”
  曹晴坐下来,回忆着在京城的所见所闻,详细给大雱说了一下。
  这些不禁听的王雱眉头大皱。
  好在听到最后,赵宗实没卷入此事,老包还真把皇帝给逼迫得露面了,大雱这才容色稍缓。
  同是道家,这个时期皇帝不信吕纯阳说得过去,因为老赵他至始至终和皇后有些心病,而皇后和吕纯阳一系走的近。但皇帝偏偏躲在了上清宫内,信任了天师道教主?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
  根据曹晴这些消息,王雱也无法肯定,早前皇帝精神时常且好色猥琐,是否和西夏太后没蔵黑云的形势一样?是否真因为宫里有妖人潜伏?
  因为说起来老赵自来都好色,这是公认的,他就是带头经常光顾樊楼的那个。另外他是想儿子想疯了的人,所以他哪怕不喜欢宗教也病急乱投医,整天求丹问药,整天睡女人,祈求获得一个儿子。
  这些情况是早年就出现在皇帝身上的,所以无法判断皇帝是否真被妖人迷惑。
  暧昧的在于根据曹晴的消息,皇帝在天师道的庇护下躲入上清宫后,竟是噩梦少了,思维也清晰多了?
  现在王雱也无法判断第二十八代天师到底是真有货,还是欺名盗世之辈?
  道士以所谓的法器挂满了整个上清宫,这有点像是刻意装神弄鬼。但是要依照大雱的理论呢,羽初这个举动是魔法也是科学。
  金属真能吸收电波。假设这世界或者说这个时空,真实存在一些人脑黑客,依靠强大的脑电波影响别人,那么天师教主在上清宫的布置,也真的算是个“大型屏蔽罩”了。
  这就是大雱的理解。
  心有灵犀的曹晴隐约知道大雱的想法,表示不服的道:“我还是觉得天师道乃欺名之辈。我亲自在西夏皇城入魔,过后才知道厉害。我大宋京城没如同西夏和辽国一样乱起来,我觉得是因为包拯镇守京师,他真颗龙心,我见过他,所以有感应。”
  “你见过包拯!话说你现在的身份还是通缉犯好吧?”大雱惊悚了起来。
  曹晴道:“我依照你吩咐去见了我师傅,和您想的他会‘利用我’不一样。”
  “他,他对你干了什么?”王雱紧张了。
  曹晴一脸黑线的样子道:“他把我捉了,当做了身带叛国罪名的通缉犯交给开封府,所以我见到了包拯。”
  “这……”大雱也有些凌乱了,“然后呢?”
  “在开封府展昭说了实话,为我作证我是卧底。包大人很信任展昭,于是没利用军令状态杀我,却也不放我离开,说要等着和你核对细节后在议。于是没给我戴特制刑枷,只是软禁,我便又越狱跑了。”曹晴道。
  “……”王雱对她很无语,她跑的倒是很飘逸了,但她能给小爷我往后造成些麻烦,至少和包拯沟通起来麻烦不少。另外展昭肯定栽了,因大猫挺身而出为她作保,但她后脚越狱跑了,展昭肯定会被老包关小黑屋的。
  不过说起来就算在戏本里,大侠英雄们通常也就大猫这样的待遇,只是这样,才能算侠之大者。
  思考到此王雱道:“包拯又不虐待你,为何你要跑呢?”
  曹晴道:“我当心你身性奸诈猥琐,见不到我,你会默认京城出事,便抗旨不进京述职,影响到你的前途。我出生官宦世家,当然知道你留系列查看处分的严重性了。”
  她这个神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柔,导致大雱心一热,便想去摸她那波涛汹涌的胸部。
  却是被她后脑勺一掌打醒,“别碰我,快去和你家白玉棠完婚。”
  王雱不禁大怒道:“你竟敢又打我……”
  曹姑娘道:“我会陪着你到人生最后一刻,但不会再让你个死不要脸的碰我了,尽管那会让我也很兴奋。”
  “你简直脑袋被驴踢了。”王雱道。
  “然而,那也是你造成的。”曹晴针锋相对。
  王雱想了想道:“你现在翅膀硬了,不怕我了?”
  “我从来都不怕你,只是有点喜欢你。”曹晴言之凿凿的道:“我胸口仿佛有一团黑色的火在燃烧着,吸引着我想要和那个。但这无济于事,我就不让你个死不要脸的碰我了。”
  “真想把你个魔门异端吊起来打。”王雱道,“但是我内心深处,有一股怜悯和爱意,使得我不忍心这么做。”
  曹晴道:“我也真想把你个魔王打死,但内心深处有一股放纵和以身试魔的狂野思想进‘谗言’,让我有点喜欢你,就像大宋朝廷无法清君侧把你干掉一样,我的道心也无法扭正这不良思想。这就是天意,是你我形成的太极图奥义。不让你碰我,就是维持太极平衡,就是道。”
  王雱歪戴着帽子道:“摸你一下不至于破坏‘道’吧,道根本没那么脆弱?”
  “任你巧舌如簧我也不会中你的奸计,我已经不是那个单纯的我了,我醒觉了,我知道你是真坏人,你在西夏做了很多不要脸的事,你破坏了你和白玉棠的海誓山盟。”曹晴义正言辞的模样。
  “我有你说的那么坏吗?”王雱惊悚了。
  “你有的,将来你会背负骂名,但你脸皮厚不会在乎。甚至你的门生学生也会波澜壮阔的反你,但你仍旧不会在乎,不可能真能有人把你拉下神堂。因为你真能带领大宋走出黑暗,走至巅峰。我信这些,所以我会陪你至最后一刻。”
  曹晴说完后就离开了房间。
  鉴于她仅仅是颜值和身材就代表了正义,能抵消一些她的恶劣,所以大雱拿她没办法……
  噩梦正在过去,西夏祥祐军司真的从永乐市一线撤军了。
  这一切没有任何解说,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谁真的想这个时候打仗,就算曹首义想亲眼看到大仇人王雱在西夏铁骑下灰飞烟灭,但他也希望西夏撤军。因为真打起来,抚宁县灰飞烟灭后,接下来绥德要塞就面临至少持续两年的“围城”,要过苦日子,还要指望着不被王安石整死。
  京城局势曾经一度千钧一发,但现在曹首义一点脾气没有了。因为并没有出现意料中的“皇后家掌权”,皇帝还在,所有事情没结果,全包拯压下去了。
  曹首义知道西夏人撤军未必是王雱的功劳,但鉴于皇帝还在,事情发生在王雱出使后,那么没有办法,天不亡王雱,不论他有再大过失都能被原谅,外交成功的简历会被写进官员起居录,这份荣耀会伴随大仇人王雱一生。
  若真的关键时刻皇帝大行,皇后家和司马光党掌权,王雱在西夏的事就不会是功劳,而是过失,从此被冷藏。
  但成王败寇,文彦博罢相,铁杆盟友韩琦拜枢密使进京,皇后司马光低调,富弼和王安石话语权更大的这时期,没人可以否定王雱。他们这些个奸贼能轻易扭曲事实进行洗地,鉴于韩琦本身就是个超级好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