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来殿下以前不自由?”卓洛兰道。
  “是的,活在我师傅的阴影下的滋味没人可以体会,她就像无孔不入的魔鬼,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渗透你的内心思维。”蓝雨公主道。
  “为毛现在她又不‘无孔不入’了?”卓洛兰眯起眼睛道:“当时我听说神机雱带穆桂英、配合漫咩他们想要在皇城围捕她,她却潜水消失了。有传言说她有什么神通能返老还童,那时处于真空期?”
  蓝雨公主神色古怪的道:“你们弄错了,她当时的返老还童期没到,遁走是因为她仇家找上门来了。她就跑路了。”
  卓洛兰道:“那样的绝世老魔哪来的对手?”
  “有对手的。仇家和她和同出一源,乃是她师姐。”蓝雨公主道。
  卓洛兰一脸黑线的道:“同门同源为何是仇家?”
  蓝雨公主尴尬的道:“因为……她们都为情所困最后就乱做一锅,比那些政客还没节操。当年我师傅联手师侄,害死了她的师兄,就被人追杀,于是她师侄跑路去了混乱的吐蕃躲在星宿海。而我师傅便躲在了西夏皇城,强买强卖收了我这徒弟,后来她的脑子就有些不正常了……”
  卓洛兰道:“不,能联合师侄把师兄弄死,她以前就脑子不正常了,并不是后来才不正常。”
  蓝雨公主点头道:“嗯嗯有道理,总之这是天数,她危害忒大,要不是她脑子大多数时候不正常,危害会大百倍。总之可以肯定,从元昊陛下时期的暴虐,西夏皇城到处血腥仇杀一团糟,都有她的身影在其中。现在这些终于可以结束了,获得自由的人很多。”
  “为什么说结束了?”卓洛兰非常关心这问题。
  “因为我师傅被人打死了!”蓝雨公主有些泄气的道,“被她师姐追上门来打死的。看到她死了,本宫有些高潮又兴奋,估计我那师兄星宿老怪也跑不掉,然而追打我师傅的人也挂了,她们乃是两败俱伤。被一个少林寺小和尚捡了便宜,传承了她们的绝世心法。”
  “……”卓洛兰也不知道该不该信她。
  “那群恶棍不死光我不放心,我此来大名府乃找老情人神机雱叙旧,若能说服他打掉我师兄他们星宿海,我就彻底放心了,只有这样才叫真自由。”蓝雨公主道。
  “……”卓洛兰暂时不发表意见。
  寻思了一下,卓洛兰又道:“建议殿下少提这些破事,多提及一些王雱喜爱的东西,譬如我西夏的铁矿煤矿牛羊马匹什么,顺便吹一下枕边风,说说大豆或饲料,这样就行。”
  蓝雨公主道:“然而,这些不是我的事,这些枕边风不是你去吹的吗?这是我大哥的吩咐。”
  卓洛兰尴尬的道:“能者多劳,能用一个屁股做的事,就无需投入两个,殿下能一趟手包办了不是更好?”
  蓝雨公主嘿嘿笑道,“任你怎么说,本宫是来游玩的,至于你的这日理万机的道德女的事么,自己搞定,你不是总喊自力更生吗。”
  “你!”卓洛兰嘴巴气歪了……
  最近大雱的心情糟糕透了。
  本着为工业党正名、为国朝多选些顶梁柱的原则,大雱以新科状元身份上书,建议在明经科和医科外,增设以数理化为主的理科(科学家),再增设以实际应用化为主的工科(工程师)。
  把这些作为传统儒学外的副科补充,让这类人也有机会通过科考做官。
  结果被老赵驳回,老赵只是不同意而已,富弼还多管闲事的在老赵的基础上批注四个大字:胡说八道。
  韩绛又在富弼的基础上批示:赶紧的,离京去大名府上任。
  总之,这从根本上变革大宋的阴1毛诡计算失败了,这应该是皇后和司马光党给予了老赵较大压力。这事上的阻力不同于其他,不是派系问题,已经像是大魔王对“儒教”撩拨的意味。那么自然难以得逞。
  没办法,只能继续在老路上狂奔,从天下,从各州府,把那些只会吟一首好湿的穷酸招录进行政编,维持大宋的血统和体制。
  各州府各领域的那些实干人才,会继续被压制。这就是儒家天下的大环境所限。
  其实大宋这个时期的人口集中度,商业制造发明等环境,造就了很大一群实干技术型的人在各州府,类似老罗爹沈括这样的人不是绝无仅有,这是时代潮流、环境、以及汉家特性决定的。
  现在他们这样子搞么也是够了,这让科举选拔慢慢成为笑话。这本身就是不开明的表现。
  虽然不依靠朝廷科举,王雱也有办法把这些人慢慢集中起来使用,但效率会低很多,投入的精力会很大,此外不可给这个群体弄到编制,吸引力总归有些不足。
  想要编制的,仍旧要以工科身份批上儒家的皮,花费额外的精力去研究经义,每两年集中进京考试镀金。这就是现实。这也是额外的成本。
  罢了罢了!
  这些先不说,少爷新婚大喜,人家这是有规定假期的好吧,大老王当年为了和吴琼老妈度蜜月拖延到任还把韩琦都惹毛了呢。现在神仙姐姐的肚子没搞大,正处于秘籍开车时期,他们就赶我出京了?
  神仙姐姐不能跟去。
  大老王和吴琼老妈说要把她留在京中调教礼仪,皇后娘娘也说需要神仙姐姐收心、懂礼,才能受诰命。
  在大雱的层面,去外地工作也最好不带老婆,那才有福利不是。
  于是只有最后的两天时间,抓紧时间和神仙姐姐么么哒,弄的双腿抽筋也在所不惜,必须把神仙姐姐的肚子弄大再说。
  六月中,神仙姐姐的月事没来,领她去太医局经老夫子一番诊断,太医说“恭喜小王大人、贵夫人有喜了”。
  看起来大雱并没有在战场丢失某些机能,前阵子那不叫努力,而叫极其好色。
  就此一来,王家也算皆大欢喜,都放下了一桩心事。大雱还神仙姐姐商议好:不论是男是女,这孩子都取名“王小白”。
  对于这名字老奶奶和吴琼老妈气的跳脚,让王安石介入干涉。但大老王也没好办法,摊手表示“他乃今科状元,总不能说他没文化吧,儿子是他的,他不依照族谱排字辈谁也没办法”。
  就此才消停了。
  刚巧回京的杨大傻来探望,一听就说算个好名字了,大雱没取王小明已经很不容易。
  于是王雱也终于稳下了心思,正式离京去大名府赴任了。
  此行心情复杂。当年的田政导致王雱半凉,福康渠计划搁浅,去大名府时甚至连官宅都没有,不被待见。
  今次带着穆桂英再临北京,就是河东河西的心态差别。
  是的杨大傻她娘又跟着大雱上路了,在当时出阵西征前,穆桂英就是北京驻泊司都统制。自河潢战役结束后穆桂英也升到顶了,正式建节,被委任为天武军都指挥使、另总管北京驻泊司。理论上说,她在北京或者东京办公都可以,那她当然还是跟着大雱走……


第523章 黑科技
  没能遇到张方平做交接,进大名府之际,六曹辖署、推司、判院、工业司各部院所、元城县、莘县、大名县、内黄县、成安县、魏县、馆陶县、临清县、夏津县、清平县、冠氏县、宗城县、永济县、洹水县、经城县等上百官员出迎十里,迎接王雱上任。
  犹如个小朝廷一样,除了文官列在,另有北京驻泊司百名中高级军官组成仪仗队列,于传说中的十里亭一起鞠躬道:“参见知府相公,相公路途辛苦!”
  之后就全部人静悄悄的低着头,素知大魔王喜欢装逼,都等着他发挥一下再说。他若念头通达了,面子上就好看些,他若念头不通达,进城后喊个升堂开骂,那就更加麻烦了。
  没穿官服,长身玉立,玉树临风压海棠的气场,大雱就开始装了。背着手,顺着把这些官员一个一个的看。有印象的,当年在北京时候他们都不拿王雱当干部是统一的,但和王雱作对的只是别有用心的一小撮。
  此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在外围敲锣打鼓,姑娘们围着指指点点,觉得大魔王分明可以靠颜值吃饭的人,却偏偏要依靠实力和家世,也是厉害了。
  这种情况像是被百姓围观耍猴,大家郁闷却没有办法。大魔王就是什么也不说,顺着一个一个的看。
  当初大名县那老头,以及小清新苏轼心口薄凉薄凉的,因为他们都是当年请大魔王喝过茶的人。莫欺少年穷啊。
  好在最终大魔王也没有当众收拾他们两个。
  “笑话啊,在本部看来,这里的人就是笑话。”大雱某个时候感慨道,“我不特指谁,我的意思是你们全都是笑话。”
  “下官等乃国朝官员,府尊之助力,怎就成了笑话呢?”苏轼不服气的出声问道。
  王雱便走过去指着他的鼻子:“我北京的官僚比蒸汽机还多,有什么卵用?如果来迎接我的没有官员,而是几百台三千吨级的大船,几百架飞机升空,那才叫厉害。”
  全体官员不禁脸如锅底,觉得大魔王也是够了,竟是把我等比作机器都不如?靠!
  “行了都别杵着,都散了吧,各自归位紧锣密鼓的做事,要做事实,要务实。我就只有这条要求,取悦我也只需这一点,简不简单?”
  王雱环视一圈道,“但凡没能取悦我的,也是你们的一种无能。对待异端我从不手软,坚决对这一小撮打击和报复,直至有一方身败名裂走人为止。我不敢讲我一定赢,但我做事就是打仗,要和我决战的,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干货。”
  大家面面相视,散了的同时倒也有些发愣,理论说经历了张方平时期的相对严管后,现在大魔王比老张更简洁,仅仅这一条要求的话,倒是说到哪里也不能算他过分。
  鉴于大魔王自来是个酷吏,简单粗暴又威望大,想整也整不倒他。所以现在北京官员群体间的默认是,只能低调做事了,哪怕不喜欢他,也得照着他的指示来。
  这是来自威望的好处。为了不被骂,不和大魔王冲突,哪怕他们不愿意,也会尽量的把事情做好。
  这就是上任北京的开场……
  因王雱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且没有立即报复那一小撮,于是短短几日内北京官僚系统看似逐步接受了大魔王,大多数人认为他虽然难相处,心胸还是有些的,要求也很简单。
  大魔王不急于报复异端官员还显得有些可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视察狂人。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摸底,视察参观各处河道、水利、工业园区具体产业。
  北京机械厂内,大雱参观了各车间,也算做的有模有样。除了生产二代魔改版蒸汽机交付官府和叶庆华的订单外,还有副业生产拖拉机头。
  是的他们真造出大宋第一代内燃机来了。
  当然了这不是后世的单缸低速高效率柴油机,大宋还没那么厉害。
  早期的柴油机难以小型化,且柴油机是压燃点火,对喷油雾化及机器压缩比的要求太高,也就是说对工艺的要求更严苛,现在的大宋达不到,于是更低效率的汽油机成为了选择,不在乎落后和热效率的话,一比五的压缩比、它也是可以勉强点火开车的。
  内燃机项目总工表示:第一代内燃机测试下来,因压缩比过低而难以达到适合的燃温,于是除了运行起来效率低、轰隆轰隆的冒白烟外,还非常难以启动。
  不是冒黑烟,而是白烟。
  后世九十年代的车若冒白烟就证明该大修了,但大宋第一代内燃机冒白烟算是正常的,乃是新机器。
  难以启动方面,就像后世八十年代的车点火时要“叽叽叽叽”把马达一直打,持续很长时间,发动机还一副“爱来不来”的那种态势,不,比那个更糟,像那种落后机器还在寒冬点火一样困难,这还是在大宋的盛夏。
  然而就像小孩屎尿都不能自理一团糟,大宋就是跌跌撞撞的有了这样第一代内燃机。
  以大宋现在的工艺基础,制造发电机不是问题,并不需要电池,就像最原始的拖拉机头那样,有个摇手柄,大力士过去呼噜呼噜的转动以代替马达,然后逐渐把爱来不来的机器带着慢慢跑起来,基本就可以低效的使用。
  热效率低到一塌糊涂,但它就是可以装在新制造的农具“犁车”上,以比耕牛高的多的效率犁田。
  当然因为落后导致容错率太低,天气冷了以后肯定就无法用,依照现在估算,就算是开春转暖时期,点火前也需要对机器总成烘烤,添加开水,才能点火,否则它就傻逼呼呼的不会启动。
  关于白烟,其实就是燃烧不完全的雾化油,那等于大部分浪费了。又鉴于401所的第一代汽油的分馏工艺比较落后,落后到什么地步呢?
  大约是十桶石油,只能获得0。8桶汽油。
  这样的双重浪费下,就像初代蒸汽机一样,成本实在太高,这样的农耕拖拉机用不起,越用越亏本。
  于是难以避免,现在北京机械厂上的内燃机项目,已经在一些群体中成为笑话,乃是传说中“骗经费”的项目。
  从抚宁县撤离过来北京的老罗爹在内的工程师们,现在低着头很紧张,害怕挨大魔王训斥。
  客观的说现在的确有些骑虎难下,这个项目上王雱都太过心急,在大宋基础仍旧不足的时候就急于投入。既然只能在特定季节,特定情况下进行高成本使用,这么娇贵的机器那是叶家也没兴趣的,暂时卖不掉,暂时没人愿意进入圈子开发对应的应用。
  至于官府自己力量是有限的,要集中扩大船运和火车铁路的现在,没有更多经费来开发内燃机应用环境,于是就出了这么一个不成熟产物:第一代农耕拖拉机。
  “民以食为天,所以粮食战略,就是大宋的命脉这毫无疑问。”
  王雱环视一圈后道:“又要保证节约农业人口,最大程度释放出工业用人,所以提高农具效率,就是大宋未来的主攻方向这也毫无疑问。要把这个事当做主业来抓。现在不成熟、用了亏本不重要,农耕拖拉机仍旧要持续产出,持续挖掘,细节我不懂,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这是正路。孩子要喂奶才能长大,所以现在起除官府自有耕地摊派使用机械外,但凡使用拖拉机的亩田,都可以给予补贴。”
  “我这不是作秀,也不是为我失败的项目进行粉饰,而是娘给孩子喂奶,就这么简单。”
  “要有比武、前进、竞争的精神,要保持应该有的斗志。我们怕个什么呢?目前为止成果如此多,哪怕这项目真的失败了又有谁敢说。兵部它有什么呢?无非是抱着一堆破烂当宝贝,故步自封,什么云梯,什么攻城车,什么投石车,什么神臂弓,什么猛火油,为了这些他们投入了多少经费呢?”
  大家都注意听着,又见大魔王嬉笑怒骂的道:“一成!这数据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尿性么?是的他们为了那些破烂玩意,每年花费我大宋整体财政收入一成。那些成果从未看见民间使用,妈的不经过检验,所以他们就是胜利的成功的。那些个攻城车投石车云梯神臂弓干过什么?韩琦相爷带着这些破烂败于好水川,宋军拿着这些巨额研发的东西装逼,却从来也没有直起过腰板。”
  全体鼓掌,情绪很鸡血。
  “客观的说虽然失败一次问题不大,但我这人总体爱面子,能钻研就要钻研,要赶紧的给我造,要各部各院配合联动,保持技术上的沟通同步,相互进行交流,相互帮扶。401所要尽快研究新的分馏工艺,第一个三年目标是:石油转化汽油达到两成。机械厂要尽快想办法吃透内燃机,提高设计能力和工艺精细度,以做到更高热效率。”
  王雱道:“大家如此努力了,那么我相信,它会和蒸汽机一样,有两至三年的喂奶补贴后,以新的黑科技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


第524章 真老实人
  大魔王的尿性没有惊喜,他能把一项暂时不适合商用的失败项目,宣传为“黑科技出世,顺便耶律洪基惊呼不可战胜”。
  当年在东京、于司农寺严打地主,造成了大雱很坏的影响和民声,同时造成了土地分散化,从集约使用变为了小农精耕。此点上来讲王雱也承认有些“逆发展”意思。
  但作为政治家,无需于一些具体边角利益上纠结。
  汴京是大宋首府,稳定和安全压倒一切利益,无需于区区产出效率上斤斤计较。且京畿和别处不同,那是最多权贵扎根的地方,当时京城的耕地那不叫集约化,已经是超级寡头化了。仅仅说得出名字来的那么两三人,她们就占有了京畿地区近三分之一的耕地。
  若不打掉,那在某个时候能威胁到政治根基。所以王雱那时就不顾吃相的出手了。
  至于北京暂时不需要,老张也指名道姓的写信提醒王雱说,“现在北京的耕地形势相对平衡,大家都很怕你小魔王,若不想起乱,造成工业上被拖后腿,就默认老夫往前的思路,不要妄动耕地政策”。
  王雱并不喜欢被教做人,但此番老张说的有些道理。在来北京前已经摸底,北京的耕地兼并自然较严重,但诚如老张所言是集约化,还没到寡头化地步,远没有当时东京那么严重。
  那么这一个个不算寡头的集团,恰好真是推广机械化农耕的土壤。
  只有这些家伙土地多、且基本连成片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思考统一的开渠、储水、租用或购买机械化设备投产事宜。若土地过度分散在个人手里,虽然解决了稳定和安全问题,但小农基本不可能去购买新式的机械化农具,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三亩地而去谋划开渠储水事宜。
  基本只会如同陈留县让老包头疼的那群家伙一样,一到春耕时节就各自堵水抢水,为此经常引发以村为规模的械斗。
  各自都有好处和坏处,世事难以两全。
  不过鉴于运输环境改善、以及机械力逐步成熟。王雱在北京的展望是专精于大豆战略,这个事业不太需要精耕细作,是最适合机械化粗放耕作、又营养价值比最划算的粮食路线。
  粮食政策该怎么干,此点从来也没有定数,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做法。远的王雱不敢说,但就以大宋现在一亿人口的规模,宋家政治经过了老赵后,暂时又相对归心稳定,这样看的话,解决了运输后,妥妥的集约化集群化才是利益最大的。
  等什么时候大宋有了七亿以上人口,才需要重新规划,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代人的事了。
  所以现在经过王雱水军宣传,整个大名府热闹了起来:
  “什么,拖拉机?那是什么鬼东西?”
  “还有耧机又是什么东东?”
  “没什么新鲜的,乃是大魔王搞出来的失败产品,卖不掉的那种,大家不要上当。”
  “并不全是这样。的确还不成熟,虽然贵,但真的厉害,大名府自有官田已经开始部署,听说只需三人轮班操作,一日就可以完成近千亩犁耕和播种事宜。”
  “卧槽真的假的,三个人,一天一千亩?”
  “总之机械厂那些国营奸商就是这样宣传的。但也有道理的,我大宋从来不缺智慧,黑科技层出不穷。蒸汽机从开初的高成本、不看好,愣是被大魔王发展到了现在,许多人想要蒸汽机都拿不到货。”
  “一日耕种一千亩没问题,坦白说一亿亩老子也不嫌多,这个世界没有不能用的东西,只是价格问题而已。”一个市侩的土豪道。
  “价格不会让你太实惠,但听说大魔王给补贴。长远来看大魔王就算不打击田政,但有他在北京强压,佃户待遇只会逐步提高,于是地主就涉及了现在的一个流行词‘管理成本’。佃户的利益提高,就代表地主利益降低,从这里说减少佃户雇佣、另外一边对应的是,机械化农耕成本却会像蒸汽机那样快速降低。所以除非你抱着吃一口就溜的赚快钱心理,否则测算下来,应该逐步转向机械化更为有利,至少在大名府是这样的。”
  经过某人这一通解说,地主们还是有些心动的,就算是忽悠,不得不承认这个远景也很美。话说投资耕地的人么,良心好坏先不说,但肯定不是快钱党,无一例外是抱有长远打算的保守派。
  张方平相爷离开大名府前,召集地主老财们开茶话会,提醒了地主大魔王不好惹,在他吃相不算过分时忍忍就过去了,不要轻易发起对抗。书呆子或许吃这一套,但时至今日的大魔王真不是好欺负,他是真敢打硬战的狠人,怼了起来,那就谁都没有好处了。
  “罢了罢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论是谁来都要张口吃点什么下去、念头才会通达的,当做保护费,老子们捏着鼻子订购一批他的机械农具算了。看看效果怎么样再说。”
  持续发酵后,这样的中庸思维暂时成为了大名府地主们的认知。
  太阳底下的事就这么点,就像地主收割佃农那样,走马上任的封疆大吏们也是差不多的方式对待地主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核心就是割韭菜,吃相温柔和粗暴的区别。这其实是食物链的自然规律。
  刚巧大豆乃是两熟作物,现在正好遇到时间点,不需要精细耕作的新一轮大豆上马正是时候。现在的大名府,已经有至少三分之一持有投降派思维的地主,选择了能日耕千亩第一代内燃机农具,轰轰烈烈的开始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