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便,小清新喜欢评击大魔王不是装蒜,是真心的。因为他真被大魔王强买强卖了。前阵子他欠了各青楼大约七百多贯,这笔钱是大雱帮他还的,但他那副百美图被大魔王没收了,送去汴京卖给叶无双的熟人,卖了七千贯。
  对此苏轼无力吐槽,剩余的钱竟是要不回来。
  大魔王的理论是:官员不许对治下欠账,一文都不行。所以我帮你还了,作为债权人那副画是抵押,期限三月但你无力赎回,于是依照规矩没收抵押物,并注销债务。画就变成我大雱的了,既然是我的,买定离手,我卖多少和你没关系。
  苏轼想要再画一副、让那副百美图“注水贬值”,无奈才华用尽了,现在洗心革面许久不逛青楼,已经画不出来了。所以现在只能以官方发言人身份,用语言慢慢的去勾画大魔王的工业蓝图……


第556章 狗脑子打出来了
  九月初,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把王雱之前的一切幻想击碎。
  这次见到柳生阴严时他像个逃难的乞丐,并且孤身一人。显然遇到了什么大事,日夜不停的赶到了大名府来见王雱。
  王雱命人给他拿了一杯茶水:“不急,慢慢喝下去,再说话。”
  柳生阴严很感动的样子,把茶水喝光后道:“出事了,八月从九州岛长崎出发的一艘船,是我和我家小姐光子亲自押运。未进登州港就遭遇了海盗,混乱的形势下我方的船被攻陷,光子小姐被海盗劫持了,投鼠忌器下在下无法作为……”
  王雱不禁大皱眉头。
  柳生阴严接着道:“在下不想做浪人,作为武士应该一死了之。不过当时光子小姐示意让在下活着来见您,听您的指示。”
  接下来王雱询问了多处细节,柳生阴严如实回答。
  大抵形势是,很早时候藤原光子携带了日本太政藤原赖通的指令,来大名府找王雱沟通,意图解决问题。但那些问题不是王雱想做就能做的,王雱基本上算是尽力了,但几个月过去许多事情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同时从九州岛起运的白银损失却越来越大。
  高丽人只有一个要求:但凡倭岛的白银都从高丽开京登陆转口,价值依照最早以前的协议算。则日本白银贸易船的安全交由高丽水军负责,高丽会帮助“打击海盗”。
  迫于压力,太政大臣藤原赖通答应了高丽,承诺和宋国断绝白银贸易。
  听到此处王雱大为不满,很想对藤原赖通破口大骂。但又忍住了,骂也没用,政客都特么这个尿性,就算相互很熟悉,也不存在什么朋友概念,何况是从未谋面?
  柳生阴严接着道:“藤原殿下做此决定时,我家小姐仍旧心向大宋,为此她和藤原殿下据理力争。最后……他们父女达成了相互妥协,藤原殿下决定两线进行。用大量白银进开京,稳住高丽人。与此同时由光子小姐用少量白银进登州,由光子来维护日本与宋国的友好关系。希望取得相互谅解,维持盟友关系,最终一起谋求发展。”
  到此,柳生阴严非常担心的观察着王雱的脸色,希望他不要发怒。
  王雱迟疑少顷道:“好吧理解谈不上,我也是政客,也做过些不地道的事,也跪过低过头。她有难处我懂,好歹她还知道要面子,要维护和我的关系不想破脸,你接着说。”
  柳生阴严道:“后面的事应该在相公预料中了,我们夹带一船最大数量的白银,打算伪装为其他贸易品进登州。无奈消息似乎提前走漏,高丽海盗人多势众,聚集在登州港外十里范围,几乎把路线封锁,他们要求对日本船只登船检查。”
  大魔王铁青着脸拍案起身道:“丧心病狂!他们敢在我大宋登州十里海域搞封锁?检查进港物资?谁给他们的胆子!他是世界警察?”
  柳生阴严急忙跪在地上道:“此点在下不敢虚报,确有其事。登州市泊司,宋国大人王拱辰都可以作证,登州港外十里,一直有海盗活动。”
  就此王雱又缓缓坐了下来道:“妈的天下奇闻,高丽海盗充当世界警察,在我大宋领海缉查走私?”
  柳生阴严道:“当时我方就在想,不妥协不行。料想已经和高丽达成‘盟约’,他们只是走过程不会认真,最多看一下我们覆盖在上面的伪装品就放行。于是无奈下只得让他们登船检查,谁料高丽人阴险,登船第一时间借助光子小姐上前磋商,他们就挟持光子小姐。我放投鼠忌器下未有交战,就被他们整船都夺走了。依据光子小姐的指示我跳海遁走,进大名府告知您这些事。”
  王雱又道:“光子有说其他吗?”
  “没有,在下只是带来消息,陈诉当时的情况和前因后果,至于该怎么做由您决定。”柳生阴严道:“现在没证据表明光子小姐遇害、高丽人应该会把光子小姐绑做人质,所以在下还不是浪人。希望光子小姐吉人天相,若她遇害,在下会自裁谢罪。”
  王雱道:“这事急不了,你先在大名府安顿下来。我会从我自己的渠道去核实一些问题,耽搁一些时间是必须的。高丽人摆明了就是欺负人,摆明了就是不给面子了。但仍要耐着性子,有许多的礼节和程序。这是负责任的大国该有的胸襟和作风。我不敢讲一定能确保光子小姐的安全,但我承诺,会尽力迎接她回家。”
  “谢大人!”
  对此柳生阴严不说很激动,但遇到大事的现在心里多少有些暖意,在柳生的印象中,较少见过身在高位的人能这样的心思。
  这个事件发生除了是武士的耻辱,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先是被人逼着签署不平等贸易条约,不得已下都已经答应,其后竟是把宰相的女儿就那样的绑做了人质?
  这除了让柳生心理蒙受巨大的阴影,同时也让柳生对大宋的羡慕到达了顶峰。
  柳生阴严认为大魔王是个伟大的武士,大宋的崛起不仅仅是科技和工业的崛起,要说这些,早五十年大宋就已经无出其右,但仍旧无数次受辱。
  分水岭正是大魔王出兵青塘,若不打那一战,从战略上看大宋也迟早面临现在日本的局面,会被人一步一步包围起来捏着卵,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施加在身上,直至垮塌的一天。
  然而正是青塘战略,大魔王一举打残西北狼的整个边防力量,兵至长城,占领西夏重镇西凉府和宣化府。没直接说,但强势威胁到了辽国广阔的上京道大部分地区,迫使驻扎南京的辽国珊军不敢动弹。
  至今柳生阴严都记得,北川河口大捷时,就是整个天下战略的分水岭,同一时期,一直受到东海霸主高丽女真威胁的日本国中,藤原赖通的关注方向开始转移,想要适应由于宋国崛起带来的新形势,即再起对宋白银贸易。
  但任何一次的改革,任何一次的战略转移,总要涉及传统既得利益群体的反扑。由此会有斗争,要流血牺牲。这就是日本必须承受的一个阵痛过程。
  在这之前,东海以北的霸主女真人、东海以南以及渤海霸主高丽,就是决定日本命运的两个强盗。落后就要被日,打是打不过的,能守住本岛不被他们攻上去烧杀抢掠就是庆幸,何况这两个海域霸主背后还有真正的霸权支持。
  于是只能妥协,把大量的白银以近乎铁的价值,送进开京换取微薄的物资。猪都知道把白银送到大宋可以多换三倍物资,但无奈不敢啊,这和市井里的帮派天天拿着刀在小店门口转悠,掌柜的卖东西给他们肯定不敢收钱,道理是一样的。
  高丽辽国拿走日本的白银后,由他们从大宋购买充足的物资。这个简单的循环连柳生阴严都能看明白,但不论是否明白,只能承受,因为这个循环缩小在江湖上的话,辽国霸权就是官府保护伞,女真高丽就是敢杀人又不用付律法责任的亡命徒,宋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奸商、自身都面临官府的吃喝卡拿。至于日本就是食物链的最底层,拿起刀不代表拼得过,大魔王有名言这不叫防御叫送死。
  而这一切的扭转,就从大魔王出兵青塘开始,此种负责任的行为让日本看到了“申诉”的希望。持续深入到现在,付出了极大阵痛,但是交锋只是刚刚开始。要说这是一场长久战争也可以,但其实可以看做一场官司,大魔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状师,已经在研究案情,还没正式接手但是准备介入了……
  这个期间,王雱让官媒把此番登州港事件持续宣传,想经由藤原光子一事,进一步宣传“落后一定被日”的道理,想宣扬国家主义思维。
  大头百姓可以怂是因为还有官府为底线,但以小日本为例,国家一定不能弱也不能怂,除非天上真有天庭有玉皇大帝,可以上去打官司,否则被日了、也就被日了。
  然而司马光不干了,王雱在北京这么宣传的时候,礼部特使来叫停,说“严禁挑拨民众情绪,严禁渲染登州港事件。高丽人并未侵犯大宋领海,且并非高丽官方行为。此系高丽和日本的问题,与大宋无关,并且高丽礼部提出了抗议。还要求:要照顾最大贸易伙伴、盟友辽国的想法和感情”。
  妈的说的跟真的似的,高丽哪颗葱也能对大宋礼部抗议,不就是宣传口又开始恐辽了吗?不就是辽国特使进汴京,要求宋国礼部就按照辽国人的意志去宣传吗?
  此番汴京才是重灾区,礼部发文后,各口子销毁了大约一百万份已经印刷的报纸。不论官媒私媒的总编都去礼部开会、接受新的指导。
  礼部要求:不要提及关于日本和高丽在登州港外的事。
  本着这个指导,各家自查后就矫枉过正了,鉴于工作量太大基本都是采用一刀切,但凡带有“登州港”三个字的就算敏感内容,不论上下文是什么,全部涂黑和谐,或者回收烧毁。
  司马光厉害了。现在风头不是一般的强,上次利用福康劈腿事件,司马圣人把赵祯刚的不要不要的,俨然是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领袖风范,是行的正坐的直的一代宗师。
  谁敢不听他的呢?话说福康的公主爵位就栽在司马光和皇后手里。所以作为各家媒体报纸,大腿肯定没有皇帝粗,新闻权还需在礼部年审,谁敢不听呢?
  传言民间有笑话说:但凡有“登州港”三字的地方都用笔涂黑了,于是登州官府都哭瞎。说登州海关(市泊司)进三司的文件,排头就被一团墨迹涂黑了,三司的人面面相视、不知这是哪里送来的文报?
  当然这只是地摊文学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已然彰显了大家长司马光的牛逼之处有没有。
  大魔王在大名府跳脚大骂,吩咐大名府官媒不许听礼部指导,尤其工业报的审批权在工业司,不在礼部。于是就怼刚起来了,礼部和工业司相互发文指责对方“搞运动”。
  热闹是热闹了,眼见前三排相互狗脑子都打了掉出来,大家只管吃瓜看戏。
  然而丢脸啊,作为负责任的黑暗骑士,大魔王现在半夜半夜的不睡觉,算钱粮,查进度,搞宣传,搞动员,一切都在为大约十五个月后出兵渤海做准备。但就有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拖后腿。这是让辽国看笑话,让高丽看笑话,让日本不信任。
  总之,除了有黑科技且打赢了青塘战争,抛开这些看么,现在的大宋怎么都不像个负责任的大国,而是个神经分裂的逗逼。
  “卧槽眼花啊,居然是这群棒槌、打残了西夏边军赢得了青塘战役,这到底是运气好呢还是老天瞎眼?”
  这是在汴京辽人街和西夏街中、大家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的汴京有个辽人街,大名府也有,就像后世的爸爸国有个唐人街一样……


第557章 逐步接近巅峰
  九月中旬。
  作为临时性政治同盟,现在王拱辰暂时和王雱穿一条裤子,于是王拱辰唆使曾经的老部下御史、检举司马光在舒州时候的种种错误,说司马光因为执政疏漏造成舒州城上百无辜平民死亡。
  政治就这点事,当时那个事件司马光有错但无罪,他也在确认后尽力的补救了。但作为知州他在现场,那么理论上舒州发生了、他怎么都难辞其咎的,何况还涉及了他那个叛逃去西夏的侄子司马小花。
  在当年这个事件是冷处理,并没把司马光怎么样,但现在有政治需要,王拱辰就指示门生把这事翻出来炒冷饭。
  不说能把司马光怎么样,但既然有人捅出来了,他暂时停止履行职务、去御史台解释清楚是必须的。御史中丞欧阳修是不主张这样搞的,但老欧阳也并不完全代表御史台。还是当时大雱说的那个道理,王拱辰的能耐仍旧很大,欧阳修治下的官僚机构要“照章办事”的时候,欧阳修这种在乎名节的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于是借助王拱辰和王雱的发难,九月下旬的一次朝会,韩琦借机开炮,提出了:把大部分外交治权收归枢府的举措。
  更诡异的,难得有精力参加一次朝会的赵祯,支持了韩琦的提议。
  那么相当于礼部被阉割做太监了,礼部其他业务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原本归属于中书门下的“外交权”被韩琦拿到了。
  因为在福康劈腿一事上,司马光把老赵给彻底惹毛了。又处于老赵最像龙傲天的时机,加上有先例,所以赵祯当然借机下达圣旨:剥夺礼部之外交权,归属于枢府。
  与此同时枢府建制升半级,正式和中书门下平级了。
  这算是一次大宋的较大政治改革,意味着大宋没有首相了,或者说现在韩琦和富弼都同时是都大宋的首相。
  这除了代表赵祯于迟暮之际对中书门下的不满外,也代表回归本源,这是有先例的。譬如辽国的外交权就是归属于北府枢密院,此外大宋历史上也有过一段岁月,外交权限是归属枢密院而不是礼部。
  说白了这只算是业务的调整。在曾经外交权归属枢密院时期,理论上中书也是宰,枢密是相。只又因这些时期大多数时候,平章事和枢密使是一人身兼两职,所以关于治权的归属并不太重要。
  在大宋这种事经常发生,例子实在太多,譬如前阵子工部一会归属中书,一会又归属三司。又譬如大理寺这个最高法院,治权一会归中书,一会归御史台,现在则是两个爹一起管理。
  群牧司也一样,一会属于中书,一会又属于枢密院,看当时的政治需要。
  再譬如农业口一会归属工部,一会归属户部,一会是独立机构司农寺。最后干脆分成了几块,连兵部也都自有一部分耕地治权。
  所以现在大宋的政治过度到了新形势,礼部仍在,不过治权被皇帝和韩琦削弱了,外交业务划拨了枢密院。但礼部外交口的人韩琦一个都不要,只是把管辖权移交就行。
  而这个外交口管辖权,现在韩琦交给了枢密都承旨王雱。所以法理上,外交口的事现在是王雱负责,只不过办公在北京。
  鉴于北京也算首都之一,也没人说什么。反正这个时代需要外交的地方,肯定是距离北京最近。
  如果是套用辽国习惯,这就成为北府和南府的区别的。当然韩琦不承认这一套,委任给大雱仅仅是临时性,韩琦会逐步配合吏部,挑选自己想要的人,然后组建枢密院自己的外事司,再委任一个制置使。
  不论怎么说,只没有名誉,实质上前番工业司和礼部险些把狗脑子打了掉出来代表大雱赢了,大魔王现在真的算“大宋北府宰相”了。掌握了工业司这个怪物的治权,也顺便全面接手大宋的外交事宜。
  鉴于王雱这家伙厉来算是鹰派且好战,现在开始接管外交事宜。这也代表着老赵于这晚年迟暮之际,转向了较为强硬的思维。
  顺便枢密院建制升级,大雱的级别当然也就又升了半级。工资则被朝廷大方的升了一级半,之所以工资升的多是因为韩琦改革官员供奉,给了一笔战争伤残补助金,理由是王雱在青塘战场患过肺炎,身体一直不好,算是医药费。
  至于现在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其实大魔王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从做官以来就没拿过工资,都放在户部一直没去领。
  大宋户部真特么落后,不开放银行户头,只发现金及实物。譬如每年有布匹、盐巴、茶叶以及大米的特供,且依照规定不能折现。妈的积攒了两年后,大雱就再也懒得去领了,一开始得用几台牛车去拉,现在则恐怕要用火车,卧槽就更不想去领了。
  曾经接到过一次户部催促说“再不去拿钱要收取管理费”,然而,接到这种蛋疼通知的时候王雱正在四渡湟水。不得不感慨户部还真有创意。于是也不了了之,并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真的在收大魔王的管理费?
  大宋这些方面真的很落后,且不会变通。就算知县时期,王雱也算中央特派员而不是地方官,所以“钱粮关系”在汴京户部,譬如当时抚宁县只负责其他人的开支,不负责王雱工资的。
  现在同样,大名府不发大魔王工资,要去户部拿。妈的那点零钱谁有心思去拿,现在二丫在西北投行的那点股权分红,都比王安石这个宰相的工资多。
  顺便,九月末于大名府,许浪山也终于成家结婚了。成家立业后,他对金钱的需求就大了不少。
  现实很残酷,许浪山手下的一个项目工程师的收入,是许浪山这个机械集团总管“处级官员”的七部之高。老许专门来找王雱谈过,看是不是能增加一些收入养家。
  对此王雱只能借他一些钱,却也没有其他好办法。这样的改革王雱不会搞,至少二十年内不会放松这个口子。老许想放弃行政编也不行。
  诚然后世的确有这样的规矩。譬如一些时候的一些国企老总是有行政编的,但有行政编显然就不能享受企业待遇,这是一个法理问题。于是会形成工资倒挂,副部级企业头目收入不如一个基层销售员、这在分配大改革时期很常见。
  转圜方式很简单:原则上可以多劳多得,但行政编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公仆”,于是不能享受企业待遇除了是政治正确、还是法理。要享受也可以,差遣不变,但拿掉红顶子、组织关系抹除,这样就可以根据企业规则、盈利的总量来分配。
  也就是说拿红顶换钱,这在后世的改革阶段例子太多,大雱的大伯他们厂长这个月拿一千多工资,下个月拿掉红顶后折算月薪就是十几万,一口气翻一百倍。
  合不合理鬼才知道,但王雱手里没有折中,许浪山只有两条路:辞职滚蛋,或者继续享受行政编待遇。
  可以预见在往后一段时间内,这些都会是发展中带来的问题,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乱子。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问题就去解决,这就是大魔王的政治指导: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没有总是正确的政策。在其位谋其政,尽力就好……
  十月中旬,王雱派进登州了解情况的特使曹晴带来消息,另外还有王拱辰回信。曹晴以及王拱辰的说辞,基本证实了柳生阴严述说的登州港外海事件属实。
  于是十月下旬,现在兼任枢密院外事司临时制置使的王雱,正式发大宋国书给高丽:将会紧急访问三韩,以解决一些双边问题。
  “不论怎么的都要先礼后兵,先进开京去把藤原光子给弄回家再说。”
  周旋了几个月,进行了数次政治撕逼拉锯,把人得罪了天大一群,现在王雱拿着这封自己签发的大宋外交国书也难免嘘嘘。
  就此也无法出使,紧跟王雱委派曹晴为特使进辽国上京,求见北府参知政事萧慧,公关送礼,要求宋国使节团从辽国过境去高丽。
  等至十二月初,曹晴才风尘仆仆的带回消息:辽国外交口拒绝发放通关文碟,拒绝宋国出访高丽使节团从辽国过境。
  就此大魔王铁青着脸,久久不说一句话。
  可惜制裁辽国的时候还没到。现在通货紧缩物资滞销,情况已经较为严重,整个大名府不论国企还是私企都开始有药丸之声。
  哪怕物价跌的丧心病狂,白银升值升到极端不合理的地步,也必须让燕京来的那些用下巴看人的辽国豪商、用一块块的白银,以及近乎掠夺的价格换走大名府的大量工业品和农牧品。
  现在大宗交易王雱亲自抓,每一笔都亲自带税务差人监督,看着那些一块一块的带血白银心头感慨:那些白银是大宋每年上贡的澶渊保护费,也是藤原氏运到高丽的白银,每一笔都是带血的!
  但没有办法,纵使大魔王现在也都被辽国人捏住了卵。这批制造业就是大宋的火种,不能让他们死于通货紧缩。再便宜都要卖卖卖。
  大魔王已经下达了指示:特殊时期多一份理解,要勒紧腰带克服困难。但不论什么情况,不许任何一个工厂停产,不许任何一个工人失业,不许任何一台设备荒废。
  价格再低也卖给辽国,要什么卖什么。
  亏损的部分由大名府给予出口补贴,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大豆,猪肉,鸡肉,鸡蛋,以及一些民用品日用品都在出口补贴范围。
  不补贴的项目:燧发枪,火药,神武跑,机床,蒸汽机。
  诸如这类因为是大宋全面垄断,独有的东西。所以原则上虽然也受到通货紧缩影响,但不需要补贴也能继续盈利。
  补贴资金来源于前阵子发行的铁交债券,以及工业司垄断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