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粉碎机-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在同时,他后面的炮兵阵地上,五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炮口做最后瞄准,在确定瞄准了拱辰门之后,随着皇上的犀牛退回到阵地旁边,五门大炮后面炮手同时点火。惊天动地的炮声中,五道恐怖的烈焰骤然从半米直径的炮口喷出,五枚花岗岩打磨出的石球带着恐怖如狂奔列车一样的呼啸,瞬间飞越了两半里的距离。
第一枚正中拱辰门城楼。
在守军惊恐的目光中,那城楼顶部一下子变成无数碎片向后喷出,坠落的瓦砾打得后面城墙上守军一片惨叫。
然后第二枚和第三枚却掠过城墙,就像狂暴的怪兽般,落在城内一座官衙内蹦跳肆虐着,瞬间制造了一片废墟,第四枚和第五枚几乎同时打在城墙上,在沉闷的撞击声中,仿佛连城墙都在剧烈颤抖,而被炮弹命中处的包砖和夯土则轰然塌落。
但这只是开始。
在明军的炮兵阵地上,新一轮的炮击即将开始。
第161章 我恨你们!
一个小时后。
拱宸门的瓮城上,刘良佐等人用惊恐地目光,看着右侧不到十丈外的城墙。
或者说半截城墙。
三丈多高的城墙早已经面目全非,在外侧近十丈宽的范围内遍布大块墙体剥落的缺口,最严重的地方就连城墙顶部都塌落了半边,垮塌的碎砖和夯土在墙下堆成了一个宽阔的斜面,倒像是专门修筑的攻城用鱼梁道,这仅仅是不足五十枚炮弹命中制造的效果,而且还是因为那些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距离太远,炮弹的威力无法真正发挥。
这要是放到一里内,恐怕用不了一半炮弹,这城墙就得彻底塌了。
黑狗血,我要黑狗血!
刘良佐恐慌地尖叫着。
几乎就在同时,一声凶猛地呼啸骤然而至,紧接着他就看见一个隐约可辨的黑影在视野中极速掠过,下一刻那塌成断崖的城墙狠狠抖了一下,还没等刘良佐反应过来,至少三丈宽的一段城墙下面就像一头怪兽钻出般,那夯土的城墙猛然拱起,伴着一团恐怖的烈焰,瞬间变成无数碎片喷上天空。
开花弹。
碎砖和夯土碎块就像炮弹般射向四周,把城墙上打得一片血肉飞溅。
“城破了!”
城墙上无数惊叫声响起。
然后第二声同样的呼啸紧接着到来,还是准确地击中了那段已经出现巨大豁口的城墙,同样的爆炸也在下一刻响起,当爆炸结束后,那豁口已经扩大到了二十多米,但明军很显然还没准备结束他们的轰击,三枚开花弹在极短时间内呼啸而至,两枚掠过城墙打在城内,一枚则同样击中城墙的豁口,那豁口的范围再一次扩大。
而就在这五枚开花弹落下之后,列阵的明军前方皇帝陛下一挥手中巨型陌刀,六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在后面一个炮兵旅又六个炮兵营的近两百门各类大炮掩护下,向着扬州城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坚守城墙,别让他们过护城河!”
刘良佐爆发一样吼叫着。
然而……
那些当兵的傻呀,都这样了还打个屁,城墙都让人给轰开了剩下几丈宽护城河有屁用,他们的确爱银子胜过爱皇帝,但问题是他们爱自己小命也是胜过爱银子的,此时对面明军近两百门大炮一齐狂轰,城墙上被打得死尸枕籍,尤其是那些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已经完成装填,马上第二轮巨型开花弹就打过来,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你们这群狗贼!”
刘良佐绝望地嚎叫着。
就在他的嚎叫声中城墙上守军从拱宸门开始,就像推倒的骨牌般,一片片掉转头不顾一切地冲向城墙内的马道,然后汹涌着冲上直奔南门的大街,很快汇聚成逃跑的洪流,转眼就撞开了城门冲出城消失在了刘良佐的视野中,他悲愤无言地看着城外已经开始冲向护城河,用梯子搭在正门前被毁掉桥面的桥墩上,然后蜂拥着冲过来的明军士兵,然后转头向吴伟业……
呃,吴伟业呢?
吴伟业当然跑了,不但吴伟业跑了,就连毕方济和汤若望,还有那些大师神婆们也全都跑得一干二净。
“我恨你们!”
刘良佐悲愤地吼叫着。
就在同时一名明军士兵从缺口处突然冲上城墙,紧接着举起手中荡寇铳瞄准他扣动扳机,随着枪声响起,他的身子猛得晃了一下,踉踉跄跄地冲到城墙的箭垛上扶着试图站稳,但一枚开花弹突然在他身旁炸开,爆炸的力量带着弹片狠狠撞在他背上,这个当年江北四镇唯一还活着的家伙,一下子从箭垛上飞了出去就像死狗一样,摔在了近十米高的城墙下。
而在城墙的缺口处,就像蚁穴里涌出的蚂蚁般,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兵不断涌上城墙,残余还没逃走的顺军士兵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等候处置。
扬州被攻克。
包括新城也被攻克,就在旧城守军溃逃的时候,无数扬州百姓冲上了新城的城墙,没敢反抗的守军跑得跑降的降,明军进入旧城的同时,新旧城之间各门也被那些百姓打开了。
被李自成和江南士绅寄予了全部希望的扬州,就这样在不到两小时内易主了。
一千万两银子也没用。
那些士兵的确可以为银子抵抗一下皇上,但五十两银子买他们命还是远远不够的,就那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狂暴力量,那哪是人力能够承受,他们可以对抗皇上是知道皇上不可能像对付建奴一样,挥舞八百斤重巨斧狂杀一通,说到底皇上还是爱惜子民的,但那炮弹可不长眼,一炮下来是要玉石俱焚的,那样的话抵抗可就死路一条了。
“真是无趣,看他们如此大费周章,朕还以为真能好好打上一场呢,没想到居然又是这样。”
杨丰无语地说。
“陛下,到如今这种地步,恐怕这天下已经无人不识顺逆大势了,也就是一小撮不甘心失败的家伙在做梦而已,但老百姓心里都清楚,据臣所知如今连南京城里贩夫走卒,都明白那闯逆覆亡在即了,这些士兵当然更加清楚了。他们纵然贪婪钱财一时利令智昏,但在陛下的威势面前终究还是会清醒过来,试问他们又怎么可能为闯逆之流真正卖命呢?无论得多少银子,终究有命花才有意义,连命都没了别说给他们几十两银子,就是给他们几十万两又有什么用呢?”
梁诚说道。
“不过臣倒是觉得,此时该小心那李自成逃走了。”
紧接着他说道。
“逃?他能逃到哪儿去,这天下虽大,终究还是要都一一回到朕的手中,朕就算放他回关中他还能东山再起是怎么着?他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无非也就是苟延残喘而已!”
杨丰说道。
“陛下,南安侯世子奏折!”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递过一份奏折说道。
郑成功虽然是皇上义子,但这只是个荣誉称号性质,他甚至连真正官职都没有,身份仍旧是他爹郑芝龙的那个南安侯世子。
杨丰接过奏折。
“李自成逃不了了!”
他看了一眼后递给梁诚说道。
“他这是曹彬灭南唐啊!”
梁诚看着奏折倒吸一口冷气说道。
“他这是曹彬灭南唐啊!”
芜湖以北的长江上,金声桓身旁一名文官绝望地说。
在下游不远处的裕溪口,一艘艘小船排着仿佛无边无际的长龙不断涌出这条河口,这些还是像上次一样,由渔船,沙船之类小型内河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已经变了样子,所有船上都搭载着用竹子制成的竹排,就像一只只横行的螃蟹一样,绵延不绝地驶入陈桥洲西侧航道。
“什么意思?”
大老粗的金声桓说道。
“宋灭南唐,大将曹彬在采石矶建长江浮桥。”
那文官苦笑着说。
“他们要在这大江上建浮桥?”
金声桓惊叫道。
呃,郑成功的确就是准备这么干的,此时就在下游的长江东岸的天门山下,一艘艘满载明军士兵的小船正在冲上东岸。
“快,集合!”
荡寇军步兵四旅副旅长林栋跳出船高喊道。
紧接着所有正在踏上长江东岸的明军便开始向他靠拢,而在他们一里外,数以万计的顺军士兵却不敢上前拦截,无论那些将领如何催促,那些士兵就是不向前。实际上那些将领也不敢,因为就在他们和明军之间,从西岸用臼炮发射的开花弹,正不断飞越不足两里的江面,然后带着呼啸声坠落化作爆炸的火焰。那些士兵正犹豫着是不是也像之前几乎所有地方的士兵一样,乱刀剁了将领迎接王师呢,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上前进攻。
就这样在一万顺军的坐视下明军迅速完成登陆,然后在天门山建立起防线。
这下子顺军更不会进攻了。
而就在明军防线建立起来的同时,一艘小船拖着一根热气球上使用的系留绳过江,天门山下等待的士兵接过绳索,喊着号子将另外一根更粗的绳索拖过了长江,然后更多的士兵拖着这根绳索继续不停地拉,一根几乎碗口粗的棕缆,就这样被拖过了长江并且系在天门山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而它的另一端系在西岸二十四门用铁链捆扎在一起的红夷大炮上,后者则装在一个埋于地下的巨大木笼中。
按说三十多吨重量小点。
但好在这座浮桥也只是临时性质的,只要不遇上大洪水还是足够支撑一段时间。
郑成功就是在玩曹彬灭南唐的长江浮桥,只不过曹彬是在采石矶修建,那时候采石矶对面的江心洲还没出水,但现在多了一个江心洲,长江江面被极大地拉宽了,并不适合建浮桥,所以他把地点选在了天门山,这里是几乎整个江面最窄的。而且夺取陈桥洲后,明军也就封锁了来自上游的进攻,下游逆流而上的进攻本来就困难,西岸明军的大炮也足够保证敌军无法通过,这样上下游全部护住,中间就可以轻松修建这座浮桥了。
就在棕缆横亘长江的时候,西梁山下等候的船队开始上前。
第162章 恨不早杀光那些腐儒
“开火!”
天门山明军阵地上,林栋举起刀吼道。
在一道简易胸墙后面,一千六百名士兵同时扣动扳机,密集的子弹瞬间打在下方仰攻的顺军中,紧接着顺军就倒了一片,但剩余的毫不退缩,依然挥舞手中的武器汹涌着向前,仅仅二十秒后明军的第二轮射击声开始不断响起,进攻的顺军再一次成片地倒下,而剩余的在一名重甲的将领吼声中,依旧在不断向着上方这道简易的胸墙进攻。
在这道胸墙的防线后面,山顶的炮兵阵地上四门小炮和四门冲天炮,正在不断向外喷射火焰,呼啸的炮弹越过所有人的头顶,落在顺军后方一队正艰难向前推着大炮的士兵中,爆炸的火光中,一辆被引爆的弹药车化作恐怖的烈焰,瞬间将两旁的大炮同时掀飞出去。
剩余的炮兵依然在艰难地推着一门门三千斤重的大炮,在松软泥泞的土地上缓慢前进。
他们的目标还很远。
他们的目标在天门山背后长江上,横亘长江的棕缆上,一艘艘改装好的小船,正在船工的驾驶下,小心翼翼地在棕缆前方逐渐并拢起来,完成并拢的小船迅速抛下船锚,船上一丈宽,用多层竹排制成,两端预留着接口的桥板迅速搭接起来,然后用绳索捆绑结实,一道横跨长江的简易浮桥就这样逐渐成型,而一旦这座浮桥建成,西岸整整两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再加半个镇的明军,将源源不断地跨过长江天险。
而这里锁着李自成撤往上游撤回关中的唯一陆地通道。
他走不了了。
得到这个噩耗的李自成,毫不犹豫地派出了郝摇旗率领的顺军精锐,猛攻可以说至关重要的天门山,而同时,高一功率领的水师战船同样逆流而上,从长江上向浮桥进攻,可以说整个杨丰南下之战中,最激烈,也是唯一一场真正的血战,就在这个长江东岸,这座实际上仅相当于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大小的小山周围展开。
林栋平静地看着前方,紧接着举起他的荡寇铳,瞄准那名已经到了不足二十丈外的顺军将领扣动了扳机。
子弹瞬间打在后者身上。
双手持一根狼牙棒的后者狠狠晃了一下。
他身上的重甲并不能阻挡荡寇铳的子弹,十八毫米直径包裹鹿皮的子弹,使用最佳配比的颗粒化发射药从枪膛射出后,动能已经远远超出老式盔甲的抵御能力,就是明军重骑兵自己的胸甲都抵挡不住,但因为不是打在致命处,这个悍勇的顺军将领只是晃了一下,紧接着大吼一声端着狼牙棒继续向上狂奔,在他身后无数同样身穿重甲的顺军士兵也在不断狂奔。
这是他们回家的路。
想回到关中老家就必须打开这个点。
“投弹!”
重新装填弹药的林栋吼道。
胸墙后的明军士兵,迅速停止射击,从脚下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防御手榴弹,拧开后盖扯出引信,抽出蜡封在里面的火柴,搓开蜡封在弹壳上擦着,以最快速度凑到引信上。就在火光燃起的同时,他们看着对面已经近到不足十丈的顺军,迅速将手榴弹一起抛了出去,爆炸的火光紧接着在后者中间炸开,弹片和内部装填的钢珠在爆炸的力量下四散飞射,最前面的顺军几乎转眼间就被炸倒了一片。
但那将领还没被炸死,只是被一枚手榴弹炸翻的他,紧接着爬起来端着狼牙棒踉跄地继续向前。
转眼间他就到了胸墙前。
就在他举起狼牙棒,对着胸墙后明军横扫的瞬间,林栋手中荡寇铳向前一刺,锋利的三棱锥紧接着没入他肋下,那实际上已经快油尽灯枯的将领就像野兽般怒吼一声,单手拎着狼牙棒,另一只手一把抓住了林栋的荡寇铳。但可惜就在同时旁边另一名明军士兵的刺刀刺出,三棱锥直接捅进他胸前,两支刺刀拔出的瞬间,他终于无力地倒在了胸墙下,不过看着自己身后越来越多冲上来的士兵,他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后他闭上了眼。
他不知道仅仅几秒钟后,明军后方山顶上,那四门四斤半炮的炮口同时下压,在炮口喷射的火光中,密集的散弹横扫了他的那些士兵。
“继续进攻!”
顺军后方郝摇旗看着这一幕,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们现在没有别的选择,闯王被那些腐儒蛊惑得错过了最好的撤退机会,之前如果立刻就走的话,基本上可以全身而退,但现在想撤回关中那就只能血战了。只要打开这座小山毁掉正在修建的浮桥,他们就有足够时间从容撤出南京,实际上这时候撤退已经开始,而只要能够撤到上游渡长江北上南阳,走武关撤回关中,那么大顺朝至少还有西北广袤天地,但要是过不去就只要全军覆没在江南了。
在他的命令下,那些为回家而战的顺军继续不停向着天门山进攻。
“恨不早杀光那些腐儒!”
看着在明军炮火中不断倒下的士兵他恨恨地说。
这不是那些炮灰。
这全都是老营的精锐,全都是跟着闯王从关中杀出来的最忠心耿耿的部下,这是闯王的真正根基了,死一个都是损失,但现在为了整个集团的命运,也只能豁出去了。在扬州陷落后南京实际上已经开始崩溃,所有那些杂牌们都一片混乱,将领逃亡士兵抢劫,甚至就连那些东林党的所谓贤臣们都开始跑路,除了这些亲信,也没有人为闯王而战了。
就连钱谦益也都不知去向。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在扬州陷落的情况下,南京的一切防御最终都只是徒劳的挣扎。
这些满口忠义的家伙,其实最知道什么时候该逃跑。
“恨不早杀光那些腐儒!”
他身后五十里外,采石矶北部的另一座沙洲,小黄洲的北边江面的一艘战船上,顺军另一名重要将领高一功,也同样在恨恨地骂着。
“传令进攻!”
紧接着他说道。
这位大顺朝的国舅爷,原本历史上忠贞营的统帅,顺军和南明联合抗清的主导者,此时的使命是为他姐夫打开一条生路。
在他前方是被小黄洲分隔成两股的江面,长约十几里的沙洲横亘中间,左右江面宽度都不超过两里,实际上最窄处也就只有一里,而此时在小黄洲上却多了两座炮兵阵地,每一座阵地上都有九门大炮,分别指向了左右航道,而在长江西岸,还有一座炮兵阵地,那里有六门大炮指向了小黄洲西边的航道,总计二十四门大炮锁死长江。
高一功所在战船上,旗手立刻挥动了旗帜。
在他左右各有上百艘大小不同的战船,分成两队绵延在浩荡的长江上,逆着水流一点点缓慢地向前挪动着,其中最前方的十几艘大型战船上同样有侧舷火炮,不过数量并不是很多,最多的一艘也只有不超过十门大炮。在看到帅舰上的旗帜后,两支船队几乎同时扬帆向前,接下来它们将硬闯这条堪称死亡禁区的航道,无论最后能冲过去多少,哪怕只有一成冲过这条航道,也就能从水上向明军的浮桥发起进攻了。
高一功默默注视前方。
可以说大顺的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怎么回事?”
突然间他愣了一下,紧接着向自己两旁分别看了看,那两支舰队的旗舰正分别从自己的两旁驶过,但问题是,如果按照正理的话,它们应该向两旁分开进入两侧航道各自硬闯,但现在它们却正在向着中间,也就是向着自己的座舰挤压过来。
在顺军中一向以精明著称的高一功,瞬间就明白了接下来将发生什么。
他苦笑着看看右侧。
右侧战舰上一名将领正带着嘲讽的笑容看着他。
他再看看自己左侧。
左侧战舰上同样有一名将领也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高一功狠狠地朝着甲板啐了一口唾沫。
几乎就在同时,他左右两艘战舰上前明军总兵张翼鹏和张士仪将手向下一挥,他们身旁的大炮骤然喷出烈焰,炮弹瞬间飞过了不足二十丈距离,准确地打在了高一功的座舰水线附近,轻松撞碎了并不算太厚的木板,在水线处制造了一连串伤口,江水立刻从这些伤口灌入,紧接着这两艘战舰向前超出,后面的另外两艘战舰上,总计十门大炮同样极短时间内瞄准相同位置完成齐射。
这时候高一功的座舰已经开始了下沉。
他一动不动地站在甲板上,看着遥远的西北方,看着他已经回不去的关中家乡,很快随着座舰的急速下沉,那江水就开始淹没他的身体,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候,两名同样落水的水兵一左一右抓住了他。
“靠西岸,向王师献俘!”
张士仪看着水中被两名士兵抓住的高一功,心情颇为复杂地说道。
“但愿皇上还能念着点旧情!”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第163章 睿王爷,奴才给您报仇啦!
仪真。
“快,快,圣驾至!”
仪扬运河两岸,同时响起了无数激动的喊声,紧接着不计其数密密麻麻排列的军民,全都匆忙跪倒叩首在地,同时高声山呼万岁。
在他们前方仪扬运河狭窄的河道上,仿佛无穷无尽的一艘艘内河漕船缓缓顺流而来,最前方一艘飘扬着十二面龙旗的六百料大漕船上,一顶黄曲柄盖伞竖立在正前方甲板上,一个身穿红色龙袍头戴银色笠盔,背后披着猩红色披风的身影负手而立,用傲睨的目光扫视两岸。
大明皇帝陛下驾临仪真。
当然,只是路过。
从扬州进长江去南京这时候实际上更多走仪扬运河,这是淮盐南运的最主要通道,而瓜洲则更多是下游北上的船在走,另外这时候的瓜洲也不是现代瓜洲,古瓜洲城原本历史上清朝就塌进长江了,杨丰是从北而下去南京,走仪扬运河少走一段逆流河道当然最好了。
不过他此行已经不需要再打南京城了。
实际上他第一站也不是去南京。
李自成已经撤出南京,正在全力向上游进攻,而郑成功的长江浮桥也已经建成,西路军正源源不断渡过长江,双方的决战即将在当涂与芜湖之间展开,这可以说是为大明持续多年乱世,画上一个最后句号的决战了,这一战之后剩下的也就只是一些收尾工作了。李自成西归的大军总兵力实际上只有五万余人,他的军队水分实在是太大,当初拥兵百万的大顺永昌皇帝走到今天,也就只有这五万人还在追随着他了,不过这五万人可都是真正百战之余,郑成功所部只有两万,能否挡住他们的全力进攻还不好说,杨丰必须以最快速度赶去增援。
所以他暂时不会进南京的。
“朕亲统大军讨逆荡寇,光复南京,祭扫孝陵,地方百姓各安其职无须惊慌,附逆官员自首待罪,反正诸军维持秩序,待朕破贼归来另行处置!”
紧接着皇上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响彻两岸,纵然相距一里也能听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紧接着响起。
在这喊声中皇上的船队顺流而过,下游河口处的船闸全部打开,此时已经是秋季长江水位下降明显,甚至还略微低于运河的水位,顺流而下的船队在陡然转急的水流推动下,由杨丰的座舰为首就像最后冲刺般在加速中直接冲进了浩荡长江……
那是什么?
几乎就在同时,梁诚的手向前一指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