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篡隋(风华)-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氏闻言松了口气,点头道:“那好吧。如此大事,夫君自绝之,我与通儿誓死相随。”
“夫人。”
罗艺热泪盈眶地将秦氏与罗通揽在怀中。
……
第八十四章 涿郡大定
次日,晨。
秦冲一早起床,便率刘虎及十数名亲卫巡营,看看有无疏漏的地方,面对罗艺,他可不敢大意。
此外,他还特别去了伤兵营,慰问伤患,这是收拢军心的重要手段。
不久,巡查完毕。
秦冲刚要回中军帐中休息,苏定方便一脸欣喜地匆匆而来:“主公,大喜啊,罗艺派人来请降了。”
“什么!?”
秦冲大吃一惊,他昨天派人送信劝降罗艺,并末抱多大希望,没想到竟成功了,连忙道:“当真?”
“主公,”
苏定方笑了:“如此大事,末将岂敢开玩笑!?刚才我在前营巡查,恰好接着了罗艺派来的信使。”
“好,好。”
秦冲高兴坏了,若能收降罗艺,那无异于如虎添翼,连忙道:“那人呢?”
苏定方赶紧道:“已带至中军。”
“走,去看看。”
秦冲大步流星,带着众人直奔中军。
刚进帐,便见端坐一位中年文士,四周,有秦冲数名亲兵监视着。
“赵侯。”一见秦冲被众人簇拥着,这文士便知是正主了,赶紧起身为礼:“小人陈加亮,幽州军司马,特替罗将军前来请降。”
“先生有礼。”
秦冲也客气地拱拱手:“罗将军可有书信来?”
“有。”
陈加亮赶紧从怀中将信取出。
秦冲接过信,撕开完整的火漆,取出信来,果然,是罗艺的请降信,言语恳切,显得极有诚意。
“好。”看完信,秦冲很高兴地对陈加亮道:“便请先生回禀罗将军,他的归降,我接受了。而且,他可以独领一军,仍镇涿郡,如此,以示本侯之诚意。”
“谢赵侯。”
陈加亮大喜:看来,这刘武周果是明主,心胸宽广,大度能容,了不起。连忙道:“小人这便回禀。”
“好,去吧。”
秦冲回过头:“来人,送下先生。”
于是,有亲兵上前,送陈加亮出营。
“主公,”
幸福来得太快,苏定方还觉得有些不踏实:“这罗艺突然归降,会不会有诈?”
“不会。”秦冲笑着摇摇头:“罗艺是个真正的军人,这样的人,最重信义,说了,就不会反悔。”
“那太好了。”
苏定方欢喜道:“我这便去通知大家。”
“好。”
秦冲也笑开了花:要知道,罗艺在河北、辽东一带极有威望,收降了他,下一步便会好走得多。
下午。
涿郡西门外,秦冲端坐马上,身后,是尉迟恭诸将及‘选锋军’精骑,便连薛氏兄弟也来了。
“轰隆……”
不多时,城门隆隆打开,罗艺双手捧着印绶、文册,率数十文武徒步走出城来,在秦冲马前拜倒。
“赵侯在上,”
罗艺一脸肃然:“罪将罗艺率幽州军全体请降,拜请伏允。”
秦冲赶紧下马搀扶:“罗将军言重了,快快请起。”又看了看罗艺身后,客气道:“诸位也起来吧。”
见秦冲一脸谦和,罗艺众人总算彻底放下了心,当下纷纷站起。
接着,秦冲接过罗艺手中的印绶、文册,算是履行了受降手续,这虽是表面功夫,却也马虎不得。
“对了,”
等受降完毕,罗艺恭敬地一抱拳:“末将在临朔宫已设下酒宴,还请主公和诸位将军能够赏脸。”
“好。”
秦冲一脸坦然:“久闻临朔宫壮美辉煌,今日正好一观。”
“谢主公。”
罗艺很高兴,秦冲这样的态度,便表明了对他十分信任,毫无怀疑,赶紧道:“来人,快快备马。”
当下,城内有幽州军牵了马来,罗艺众人纷纷上马。
“罗将军,”
秦冲一脸亲切:“你与本侯并骑而行,替某一路做下讲解如何?”
“诺。”罗艺非常感动,与主并行,这是最高的礼遇了,这刘武周果然大度能容,有明主之姿。
于是,罗艺便催马,与秦冲并骑而行,当然,还是要稍稍落后半个马头。
为人臣子,还是要谨守本份。
一路上,罗艺便担当向导,当秦冲领进了临朔宫。
这临朔宫,壮丽辉煌,占地足有一平方公里以上,这涿郡城里十分之一的面积都被其占了去。
其规模,不仅汾阳宫远远不如,便连晋阳宫也要差上一截。
这并不奇怪,临朔宫可是杨广远征高句丽的大本营,为百万大军提供军需补给,规模自然惊人。
走了半天,一群人才来到德阳殿。
此殿,是杨广当年专为宴请群臣所设,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看上去,简直美奂美仑,如在仙境。
走进殿中,秦冲不禁感慨道:“杨广如此奢侈,隋室焉能不亡。”
“主公所言甚是。”
罗艺笑了:“昔日,我为隋室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却处处受到刁难、排挤,这才愤然起兵。”
“是啊。”
秦冲大笑:“有子延(罗艺字)如此大将而不知用,焉能不亡!”
“谢主公夸奖。”
罗艺顿觉面上有光:“噢,主公,诸位,快请坐吧。”
殿中早已备下数十桌酒宴,林林满满,什么美酒佳肴、果甫蜜饯是应有尽有,可见花了点心思。
“好,坐吧。”
秦冲自是坐在主位,罗艺是地主,便坐在左首上位,其余诸位,也各自按地位落座,济济一堂。
“主公,”
罗艺忽又站起,抱拳道:“开席前,末将还有些东西要献给主公,以为晋身之礼。来人,拿上来。”
马上,有位吏员走进殿中,奉上份文册。
刘虎接过,上殿转呈给秦冲。
秦冲翻开一眼,便失声道:“钱六百万贯,粮一千二百万石,绵缎八万匹,铠甲六十万副!子延,这、这是——”
“回主公,”
罗艺微微一笑:“这是杨广三征高句丽后,在临朔宫中所剩军需,今日一并献于主公,敬请笑纳。”
“好,好。”秦冲乐得眉眼都开了花,杨广穷征暴敛的家当都便宜了他,真是天上掉馅饼了,赶紧举杯道:“太谢谢子延了。来,诸位,咱们一起敬罗将军一杯。”
“好。”
一片呼应。
……
即日,秦冲封罗艺为‘幽州军都督’,仍镇涿郡。
第八十五章 困守贾家堡
八月初九,大吉。
秦冲率赵军主力东进河北的消息传来后,李渊心中终于落下一块大石,于是点起大军,倾力南下。
……
八月十三,数万唐军进驻贾胡堡,此堡是一重要关卡,位于西河郡至临汾郡之间的雀鼠谷北端。
而雀鼠谷,却是西河郡南下的必经要地。
此谷,由汾河冲刷而成,夹于山间,险窄异常,河两侧有羊肠小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雀鼠谷南端,有一重镇霍邑。
此镇扼守雀鼠谷南端,横山隔水,雄视南北,现由隋虎牙郎将宋老生率三万精锐之军一力固守。
就在李渊准备继续南下时,下雨了。
绵绵的秋雨一连下了六七日,使得汾河水暴涨,山洪四溢,淹得雀鼠谷道路不见,满眼都是水。
李渊傻了眼,只好在贾胡堡苦等雨停。
然而,天不遂人愿。
这绵绵秋雨竟一连下了半月,却依然还是没有要停的意思,真个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让人无奈。
于是,问题来了。
唐军的营房中到处是水,浑浊无比,污秽不堪,而且,衣甲发霉、刀枪生锈,被褥潮得能挤出水。
更要命的是,军中缺粮了。
没办法,虽然晋阳宫有的是粮食,但大雨一下,西河郡多山路,一片泥泞,粮食根本送不上来。
一时间,军中怨声载道:
“娘的,这雨真是没完没了,进又进不得,不如回军算了。”
“是啊,粮食也不够了。每天三顿,改成每天两顿,饿得老子都快眼冒金星了。”
“唉,连件干爽的内裤都没有,潮得老子裆都快烂了,苦也。”
……
此外,军中又有传言:刘武周勾结突厥南下,正直取太原。更如火上浇油,弄得士气一片低落。
李渊也慌了手脚。
下雨、缺粮还能克服,他最怕的是突厥人南下,要知道,刘文静现在还没回来,李渊心中没底啊。
尤其是刘武周,不报夺秀荣的一箭之仇,却东进河北,李渊心中始终担心是虚晃一枪等着自己。
没办法,拿不定主意,只好开会。
李渊便将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段志玄、尹开山等召集在一起,举行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
“诸位,”
李渊一脸苦色:“秋雨连绵,下个不停,如今进退维谷,奈何!诸位议议,咱们究竟是进还是退?”
“主公,”殷开山,也就是唐僧的姥爷道:“我看还是先退军吧。大雨不停,军中困苦,再加上缺粮,一片怨声载道啊。”
“是啊。”李建成也担心道:“又有传言说,刘武周取河北是假,勾结突厥人谋我太原是真。我看,还是先退保太原的好。”
“大公子,”刘弘基却摇头道:“传言就是传言,如何能当真!我看,还是先不退军,等雨停后,有确切的消息再说。”
“不行。”
长顺孙德道:“如今大雨连绵,后方消息迟缓,万一传言是真,岂不误了大事。”
……
一片争吵,令李渊脑仁都疼。
不过,大部分人的意见还是倾向于退军的,毕竟,这该死的秋雨和纷纷的流言实在令人不安心。
然而,唐俭和李世民却没吭声。
李渊有些奇怪,平时这两人都是他最重要的智蠹,一向雄辩滔滔,今日怎么没了言语,一片寂静?
“茂约,二郎,”
李渊忍不住问道:“你二人意见如何?”
李世民玩了招狠的,忽然放声大哭,哭得李渊傻了眼,哭得众将一片愕然,都不知道其哭什么。
“二郎,”
李渊慌忙道:“有话便说,如何哭泣?”
“父亲,”
李世民一脸悲然:“我等毕竟只是一郡之兵,若不速下长安,等待咱们的,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二弟,”
李建成不快道:“只是暂时退军而矣,何必危言耸听!?”
“不!”
李世民断然道:“我等兵出太原,乃万民期望所系,若稍遇点困难便退军,必然军心涣散、民心尽失。而且,一旦失了抢占长安的时机,等隋军调整了部署,咱们还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
哑雀无声,一群人都在沉思。
见时机差不多了,唐俭这才肃然道:“唐公,诸位,我觉得士民所言甚是。我军举义旗,兴义兵,只有以一往无前的决心,才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如果不战而退,我军多是新兵,恐怕很快就会军心慌乱、自行溃散。此时,若宋老生再率精锐趁势追击,咱们还能回到太原吗?”
众人悚然。
李渊一拍额头,感慨道:“若非茂约、二郎所言,险些误了大事。只是,其它好克服,这刘武周——”
李世民见说服了父亲,心中大喜,连忙道:“父亲,孩儿相信文静的能力,突厥人不会南下。而且,算算日子,他也该回来了,估计也是被大雨所误。至于刘武周,只要命二弟严守太原及秀荣,又怕他何来?”
“好!”
李渊一狠心:开弓没有回头箭,赌了!当下扫视众将:“我意决不回军,一往无前,诸位以为如何?”
“同意……可行……”
经李世民、唐俭一番晓以厉害,没人敢再说撤退,个个铁了心跟杨广玩命。
“好。”
李渊神色坚定:“那咱们就继续等。”遥望帐外雨幕:“我就不信,这雨就不停了。”
……
也许是李渊的执著感动了上苍,三天后,雨忽然停了。
一时间,唐军欢呼万岁,雀跃不矣,不两日,后方的粮草便送了上来,军中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九月初六。
兵器复葺、衣被重干,雀鼠谷中的洪水也终于退去,休整完毕的唐军便待重新踏上造反的征途。
就在这天,刘文静终于到了。
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在金钱、美女、卑词的诱惑下,始毕可汗愉快地答应了与唐军结盟的要求。
突厥人,不会南下了。
李渊精神大振,立时挥军南下,杀奔霍邑而来;同时,又命偏将张纶率六千兵西取离河等郡,稳定后方。
第八十六章 霍邑之战
九月初七。
中午。
大批唐军沿雀鼠谷中的羊肠小道,迤逦向南进发。
然而,小道本就狭窄难行,再加上唐军挟带了大量沉重的攻城器械,那速度慢得简直有若龟爬。
李渊急于攻陷霍邑,便命军士除较轻巧的云梯外,其余一概丢弃。
立时,唐军速度加快。
听到消息,李世民等诸将连忙奔到中军,询问李渊:“父亲,没了攻城器械,如何再攻打霍邑?”
李渊笑了:“宋老生我认识,一介武夫而矣,有勇有谋。等咱们到了城下,只要百般挑逗、辱骂,此人便会耐不性性子出战的。届时,咱们便在城外将其擒获,你们说,那还用得着攻城吗?”
“好主意。”众将大赞。
“嘿嘿,”
寂寂还笑着出主意道:“万一宋老生装乌龟,咱们就送套女人的衣裙给他,看他还忍不忍得住?”
“哈哈……”
众人都笑坏了,这主意够损的,诸葛亮好像对司马懿用过这招吧。
“用不着。”李世民却笑道:“父亲的主意已足够了。你们看,这雀鼠谷中处处易守难攻,如果我要是宋老生,便在谷中设几支伏兵,那咱们还想前进吗?但宋老生没有,可见其确实没什么脑子。”
“说得对。”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信心十足起来。
果然,一路顺风。
到下午…,唐军已出了雀鼠谷,霍邑城遥遥在望。
李渊心急,前面下雨,耽误了不少时间,便想速战速决,拿下霍邑,当即命人唤过李世民等将。
“诸位,”
李渊急切道:“我意速战速决,拿下霍邑,你们以为如何?”
“可行。”
诸将在贾胡堡憋得半死,个个都像小老虎似的嗷嗷叫。
“那好。”李渊很聪明:“大郎,你率左三军前往搦战,二郎,你率右三军埋伏在城南的高地上,我率中三军与辎重殿后。待大郎与宋老生酣战正甜时,我与二郎再趁势夹攻,宋老生一定完蛋。”
“可行。”
李世民点头同意,这主意不错,众将也无异议。
“那好,行动吧。”
李渊兴冲冲地拍拍手,这将是他起义以来的第一场恶战,令人期待。
当即,李世民领兵埋伏而去。
李建成便领着他的左三军一万二千战兵前往霍邑城下搦战,李渊则率中三军和辎重远远地跟着。
却说李建成,领兵来到城下,带数十亲卫上前搦战。
“呔!”
李建成断喝一声:“城上的人听着,宋老生那蠢材何在?快叫他不要做缩头乌龟,乖乖出城来受死。”
“哈哈……”
万余唐军配合的大笑起来。
“可恶!”
城上,宋老生顿时气得血压飚升,哇哇怪叫。
他这人的名字有些奇怪,又老又生,但实际上,此人虽然年近四旬,却依然是个翩翩美男子。
而宋老生对自己的相貌,也一向很自负。
说来也奇怪,也许人帅人品便好,宋老生只是一个小小的虎牙郎将,麾下竟然统帅三万多兵马。
这什么概念呢?
现镇守河东郡的隋朝名将屈突通,麾下也有三万精锐,而他却是隋朝最高武职,正三品上将军。
宋老生却只是虎牙郎将,从四品。
也就是说,如果屈突通是军区司令的话,那宋老生最多是个师长,可两人现在竟然所率兵力相若。
你说,宋老生能不得意吗。
他时常飘飘然的认为,是自己人长得帅,所以人品好,所以得到了朝庭额外的器重,前途无量。
然而,令宋老生恼火的是:这李建成竟敢污辱他,不可饶恕!
“传令,”
宋老生咬牙切齿:“点起两万精兵出城,本将非要斩下这李建成的狗头不可。当然,还有那李渊的。”
“诺。”
传令兵飞奔而去,城中,马上点起两万精锐。
很快,一声炮响,霍邑城门隆隆大开,宋老生领两万隋军精锐杀出城来,气势汹汹,直奔李建成。
李建成可不傻。
一见宋老生出城,心中大喜,赶紧一拔马,率数十亲卫便逃向本阵。
“呔!”
宋老生那个恼火啊,在后面破口大骂:“反贼有种休走,留下头来。”
李建成瞬间驰归阵中,哈哈大笑:“不跑?你当爷是傻子。来人,给我放箭,射死这帮龟孙养的。”
李建成麾下战兵,共有六府:
一府骑兵,分卫两翼,其余都是步兵,两府弓弩兵在前,三府重步兵持长弓在后,共同组成中军。
“嗖、嗖……”
霎那间,唐军接令,箭如雨发,隋军步骑纷纷扑倒在血泊中,惨嚎一片。
宋老生大怒,却并不慌乱,怎么说,他也服役近二十年,还是有点军事才能的,并不完全是草包。
当下,喝令盾牌兵在前,步兵随后,骑兵分两翼,一齐杀向唐军。
“叮、当……”
瞬间,两军相交,金铁铮鸣,杀声震天,唐军、隋军一名名扑倒,鲜血,很快便将城下染红了。
李建成也很勇敢,率麾下一百亲卫哪里危急,便增援哪里,力战不退。
然而,左三军毕竟人少,而且多是新兵,跟宋老生麾下的精锐根本没法比,很快,便顶不住了。
李渊在阵后稳坐钓鱼台。
一见李建成要不行了,这才稳稳地发令:“来人,速挥令旗,命二旗挥军下山,直取隋军之侧翼。”
“诺。”
令旗瞬间挥动数遍。
“轰隆……”
霎那间,一阵天崩地裂,李世民、段志玄、刘弘基、殷开山四将率右三军三府骑兵、三府步兵从南面高地俯冲下来,仿佛一把利刃狠狠地切在隋军的左翼。
顿时,隋军措不及防,一片大乱,很快,便被切为两段,首尾不能相顾。
李世民这时也不哭了,一骑绝尘,专向敌密集处杀去,便见双刀狂舞,当者皆碎,尽显狂人本色。
史载其:手刃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唐军见李世民如此骁勇,士气大振,狂呼甜战,越来越勇。
隋军一时丢盔弃甲、步步后退,眼瞅着便有要溃败的迹象。
第八十七章 小兵向前冲
宋老生一见急了,额头冷汗如雨,挥动长槊,厉呼道:“不要慌,不要乱,给我顶住,后退者斩!”
“成了。”
李渊在阵后哈哈大笑:“传令:命李孝恭领中三军出击,再给宋老生加一把火。”
“诺。”
军令既下,中三军还剩下的八千战兵立时潮水般加入战团,这便成了压垮隋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李孝恭坏啊。
这厮一见隋军大乱,眼珠一转,一边冲锋,一边命人大喊:“抓住宋老生了,隋军败了,隋军败了。”
本来还苦苦支撑的隋军一听这话,立时崩溃,逃得漫山遍野都是。
宋老生狂怒:“大伙别听谣言,我还在,我还在……”然而,一片混乱中,他的话传不出十步。
而且,隋军士气已丧,就算知道宋老生还在,也是没用了。
“将军,”
部将一见败势已定,赶紧道:“别喊了,赶快撤回城吧,否则,一切都完了。”
“那撤吧。”
宋老生一脸颓丧,他信心满满而来,却惨败而归,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不过,现在逃命要紧。
当下,在部将和亲卫的掩护下,宋老生率残部左冲右突、逃向城池。
然而,当宋老生逃至城下时,却见有一彪军马正拦在城门口,领头的则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
正糟的是,因为惧怕唐军抢城,城门也关上了。
“哈哈……”
李世民仰天大笑:“宋老生,没处逃了吧?还不速速归降,更待何时。”
宋老生勃然大怒,我堂堂大隋将军,麾下数万,岂能降你一个反贼,急眼道:“给我上,杀散唐军。”
隋军残部也欲逃命,立时冲杀上去,困兽犹斗。
而宋老生却是机灵,趁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被缠住,立时飞奔城下,大喊道:“快快放下绳索来。”
隋军一见主帅被人追得光腚逃命,赶紧麻利地放下根绳索。
宋老生大喜,可能逃着命了,当即弃了马匹、长槊,拉住绳索,便要像只快乐的鸟儿般攀登上去。
然而,命中注定他要倒霉。
这时,宋老生的‘仓惶行为’引起了唐军一名小兵卒的注意,他叫卢谔,太原人,刚从军不久。
不过,为人机灵,武艺也不错。
刚才在乱军中,他早就盯上了宋老生,此时一见其要逃命,如何肯放,这可是天大的军功啊。
“呔,贼将休走。”
卢谔撒腿如飞,三两步赶将上来,挥起一刀,直奔宋老生。
可怜宋老生,刚爬了两三步,便觉右腿一痛,已是吃了一刀,当下疼得一叫:“哪个混蛋砍我脚。”
“是你卢爷爷!”
卢谔大怒:还敢骂人!跳将起来,又是重重一刀斩去。
“扑——”
这一刀砍得狠了,竟撕裂了宋老生的明光铠,在背上划开了一道寸许长的血口,鲜血飞溅而出。
“啊——”
宋老生痛得惨叫一声,立时扯不住绳子,一头栽了下来。
“哈哈……”
卢谔大喜:“你个贼将,这回看你往哪里逃。”立功心切,立时一刀重重砍去。
“扑——”
血光飞溅,宋老生一颗斗大的头颅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