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隶产业的兴盛,导致大唐周围小国糟了大殃,尤其是边界地带,更是成村成村的被捕捉,当地官府几乎天天都会收到人口失踪的消息。他们也不是没有向大唐申诉过,但大唐却从不理会,就算被找上门来,也大都是打个哈哈糊弄过去——落到自己嘴里的肉,大唐又岂会吐出来?……
如今做奴隶贸易的不只有外国人了,还有很多大唐人也都参与了进来,更甚至连一些大型商队都有类似的副业,一旦遇见单独的小部落,顺便就会给围剿了,顺便赚一点外快——商队中的规定,奴隶属于私人财产,只要你有能力抓到,商队是不会向你索要的,只是会要一点管理费和食物消耗费而已,相当的人性化。
对于此事,大唐是持支持态度的,运回来的奴隶只要不是太次,基本上都能小赚一笔。而且如今不只是隶圉司有奴隶了,就连有些富商或者地主也都会样一两个。
更有一些专门富商会养一些战奴,在大唐皇家竞技场打比赛以此牟利、
说起皇家竞技场,如今也算是一个传奇了,这是李贞的舅舅燕敬嗣伙同几个朋友一起开的,如今已经是大唐的第一竞技场。不但长安的总部被装修的越发富丽堂皇,而且还在各大城市开设了分部。
如今的竞技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东亚,甚至连西亚都有人听过他的大名。
这里不但有激情与热血,而且还是一处放飞梦想,通往上层社会,成为人上人的一条捷径——曾经有无数的勇士在这里名扬天下,然后被各种大人物聘请为贴身保镖,甚至直接被军中选中,成为一名军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特别是竞技场每年一届的超大型活动——勇者争霸赛,每年都会产生一个第一勇士,也就是总冠军。
用这争霸赛一共举办了十届,每一届的总冠军都会被军中吸纳,最少也是一个校尉,据说混的最好的一个现在已经是一名中郎将了,可谓走上了人生巅峰。
就算拿不到总冠军,只要打出好名次,也都会被大富豪或者贵族们聘请,一生衣食无忧。
如果不愿意依附别人,但只要你能打出好名次,将名声传出去,那以后走到哪里都会吃香,不论是开武馆还是开镖局甚至直接组建捕奴队,都不愁没有生意。
所以这里已经被无数报国无门的青年视为进身之阶,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勇士来参与进来,为的就是拼一个未来。
当然,这里不但有未来,也有生死,每天的确有各种怀揣梦想的勇士进来,但也有无数的勇士被抬出去,成为失败者……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王璨说的回本自然指的就是奴隶贸易。
日丽有五万人口,其中壮年有两万多,按照李贞给定的价格,一个壮年奴隶,价格在三贯到五贯之间——就算按照三贯来算,两万奴隶就是六万贯,再去掉战斗中杀掉的,落到李贞手里的怎么也得五万贯钱。
只是出来打了一仗,除了粮草和药品,其余的也没怎么消耗,怎么也不会超过五万贯的。如果捞了这一笔后立刻就此回去,那么这一趟不但不亏,反而还会小赚一笔——当然,这里说的是李贞这边的五千人,而不包括薛仁贵那边。
“我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这么一点小钱的。”李贞沉声道:“我要是的整个南洋。”
“是,是属下说错了。”王璨连忙改口道。
李贞没有再理他,而是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两下:“我们现在是在日丽,而会师地点在富春(越南顺化市,位于越南中部),也就是说,我们还要走……将近六百里?”
李贞与薛仁贵商量好的汇合地点就是富春,然后双方合兵一处,共同袭击林邑首都僧伽补罗,活捉范头黎(林邑国王),将林邑一干贵族全都贬为奴隶。
不过现在计划更改,李贞责令薛仁贵攻击富春,然后以此为据点,建立大唐前往南洋南部的前进基地。独自担任攻打僧伽补罗的任务,一旦占据僧伽补罗,立刻开始执行三光政策(抢光、抓光、占光),为大唐占据这里提供先决条件。
而李贞则率领队伍继续往南攻打,一直打到富春与薛仁贵会师,打出一条由贯穿林邑的生命通道来,为大唐将来的移民开发奠定基础。
“可六百里那是直线距离。”听到了李贞的嘟囔,王璨无语道:“实际距离和直线距离,有时候可是会差好几倍的,殿下,您不是学过地图绘制吗?怎么还犯这种错误?”
“闭嘴,我还没有说完呢。”李贞这次倒不是傲娇活捉恼羞成怒,他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自然是学过绘图的,他嘴上的念叨纯粹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的说)。
第一百四十章 后方来人
第一百四十章后方来人
“南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都是森林湖泊以及高山,又没有经过人工开发,属于原始环境状态,这就给行路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光是路程都要多走至少三倍以上,这还是理想状态下……如果不理想,那至少也得五倍路程,六百乘以五就是三千里……”
“这一路上烟瘴横行,沼泽遍布,毒虫毒蛇更是遍地都是……一路上肯定要小心翼翼,绝不能有一点冒失……也就是说我们的速度不能太快……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啊?”之前被愤怒充盈心胸,李贞也没觉得怎么远,只觉得只要一路杀过去,总能和薛仁贵会师的,但现在算了一下时间——三千里,一天就算走一百里,那也得一个月啊,问题是现在这情况,少年军一天能走一百里吗?
这要是在平原上,急行军的话,倒还有这个可能,问题是这里是雨林,吃人不眨眼的雨林。自己这五千人别看数量挺多,但真要走进去,连个水泡都溅不起来,万一闯入了什么禁地,别的不说,光是瘴气就能要了这些人的命。
因此这一路上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的慢慢走,一天能走三十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可是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王璨低沉着声音道:“交州已经有三天时间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了,这说明后方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我们的后路已经断了,不但没有了退路,就连补给也是越用越少——殿下,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日丽,只有在那里补充过后,我们才有足够的补给回到驩州去。”
李贞奇怪的问道:“回去?我什么时候说我要回去了?我可是在临走之前说了的,不打到林邑都城,活捉范头黎,我可没打算回师啊。”
“什么?后路被断,殿下您还有心情往前走?”王璨大吃一惊,后方出了问题,你不回去也就罢了,就那个人还准备继续往前打——殿下您的心也太大了吧?
“为什么不呢?”李贞笑道:“反正这雨林中别的不多,唯独不缺少的就是食物,只要不进入绝地,还能饿死我们不成?至于敌人,你觉得南洋还有哪一支军队会是我们的对手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王璨纠结道:“殿下您能看得开,但是下面的兄弟们怕是有点……”
“这就需要你们这些参谋开解了。”李贞看着王璨笑道:“再说,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日丽了,到地方,兄弟们自然可以好好的放松放松。”
“……”王璨无语,殿下,我们可都是一群年纪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啊,这么明目张胆的带着我们去寻欢作乐?不会被天打雷劈吗?
话说我们都已经十几岁了,竟然还没有沾过女人,这的确是有点太逊了……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在上,不能乱想,不能乱想……
“你想哪去了?”李贞哭笑不得道,正要解释,却见房遗爱忽然跑了过来,在李贞的耳边低声嘀咕了两句。
李贞霍然起身:“在哪里?”
“我已经把他安置在殿下您的营帐里了。”
“立刻带我过去。”
“是。”
说着两人就匆匆而去,只留下一脸凝重的王璨,房遗爱虽然压低了声音,但还是有结果词语落入了他的耳中。
“驩州……”
“来人……”
“杀出重围……”
“路断了……”
“……”
虽然没有听到完整的内容,但就是这么几个词语,已经足够让王璨大致推导出事情的真相了。只是他虽然猜出了真相,但为了大局起见,他并没有公布出去——当然了,其实就算公布出去也没什么,少年军是李贞的绝对铁杆,是李贞挑选孤儿,从小细悉心培养外加强效洗脑,五年时间下来,可谓对李贞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的那种,别说只是陷入困境了,就算是为李贞去死,他们也会毫不在意。
李贞可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小参谋已经猜测到了事情的真相,他现在已经快步来到了大帐之中。
帅帐中,一个浑身是伤的三十多岁的汉子这个在接受军医的治疗,此时见到李贞,立刻挣开军医,下拜道:“属下交州都督府,果毅都尉百里长生,见过越王殿下,此乃属下令牌,还请殿下验看。”
“百里都尉请起。”检查过令牌,确认无误后,李贞连忙将百里长生扶起来,急切的问道:“北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联系会突然中断?”
说实话,和后方断了联系,李贞压力也挺大的,只是他作为一军主帅,不能将压力表现出来,否则必然会引起军心大乱,如今一终于有了消息,自然表现的有点激动。
“启禀殿下,在您领军南征后,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刘弘基总管也领军十万赶到迎击白头大君,同时命令已经人困马乏是的丘和大人率军回归前往交州休整后。
但就在这时候,白头大军忽然调头东进攻击驩州,而且对方均中突然出现了一支名为敢死营的精锐,战斗力不下于林邑的跳荡营,人数更是足有三千之多。
正是这三千精锐,白头才出其不意的打下了驩州,驩州刺史贾立顿战死殉节,安人县(之前搞错了,安人县是驩州治所,之前的那个改成西源县)被屠城……更重要的是白头根本不是五万大军,而是整整十五万。”
“什么?他们还有一支精锐队伍?”房遗爱惊呼:“对方究竟是怎么训练的?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锐?”
“这有什么奇怪的,只要有国家支持,多少精锐不能训练出来?”李贞淡淡道,然后又问百里长生道:“然后呢?刘弘基有十万大军,就算白头有三千精锐,就算他们有十五万大军,以岭南军的能力想要打下驩州,应该也没问题吧?你不要告诉我,刘弘基连十五万大军都打不过吧?”
“问题是就在刘总管准备攻击的时候,军营之中爆发了瘟疫……”百里长生沉声道:“而且,属下在来的路上遭遇了十数次拦截,差点就实在对方手里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瘟疫
第一百四十一章瘟疫
“瘟疫?”听到这个词语,即便以李贞的淡定,也不由勃然变色。
在古代要说什么东西最可怕,不是旱灾,不是水灾,更不是蝗灾,而正是瘟疫。
水旱蝗三灾虽然可怕,但终究有迹可循,官府也可以赈灾,就算官府不作为,至少百姓们可以逃荒,终究是有一线生机。
但瘟疫不同,发作起来无声无息,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形成规模。
而且瘟疫此类并不单指某一样疾病,而是所有恶性传染病的统称。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大夫们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确定瘟疫的种类,不能确定种类,自然也就无法下药治病……等他们确定好了瘟疫类型之后,只怕已为时已晚。
甚至瘟疫说不定都已经发生了异变,他们还得重新确定……如此陷入恶性循环,最终酿成大灾。
而相较于水旱蝗三灾,虽然威力惊人,但只要救援得力,死人的终究是少数。
瘟疫却不同,一旦爆发开来,那威力将是灭绝性的,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一旦沾染上,那就是九死一生。
历史上著名的旱灾蝗灾水灾记录不多,但记录在案的瘟疫大爆发却比比皆是:
一战末期的西班牙大流感,全世界十亿人感染(当时全世界总人口也不过才17亿而已,包括三巨头在内都有不同程度是感染),死亡人数四千万——要知道整个一战连伤带死,也不过才四千万而已,死亡更是只有一千万人而已。也就是说整个一战四年半所杀死的人,也至少西班牙大流感两年杀死的人的四分之一(西班牙流感爆发分为三波,从第一波1918年春季在美国一处军营里爆发开始,到1920年3月份在夏威夷第三波最后一例被治好为止)。这还是是二十世纪初,科技已经有相当大程度的发展的情况下,依旧死了四千多万人,可见这次流感的可怕。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当瘟疫发展到高峰时,雅典死亡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掩埋死者了。“城里各个区都设立了焚烧点,尤其是那些挤满了难民的地方,甚至连那些神圣的区域也不例外。人们把死尸扔进焚烧炉里,有时因为尸体压着尸体,很多都没有焚烧完全。为了给焚烧点提供足够的木材,甚至专门组成一些小队。有的焚烧炉彻夜不息,阴森可怖的浓烟和臭不可闻的气味遮住了城市的上空,熏黑了建筑上洁白的大理石。”当时雅典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都在瘟疫中丧生了。
更著名的是中世纪,欧洲黑死病大爆发,一个世纪内,整个欧洲死了一半人……
……
在中国,瘟疫同样是令人闻之色变,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成为了我们的噩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不是前面的那个王璨)也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魏晋南北朝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芩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辛丑岁(762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
……
瘟疫类型更是多不胜数,不论是古代的天花、霍乱、黑死病(鼠疫)、伤寒、结核病、炭疽,又或者是现代社会的非典、禽流感、猪流感、埃博拉……瘟疫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
则也是李贞在听到瘟疫后,脸色大变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李贞宁愿碰上大旱灾大水灾,都不想遇见瘟疫。
不光是李贞的脸色变了,房遗爱更是面色苍白——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著”,他对瘟疫的惧怕程度还尤远在李贞之上。
“查到病因了吗?都有什么症状性状?”咽了口吐沫,李贞有些颤抖的问道,毕竟有后世的经验,如果知道病症的名字,那说不定还能有解决的办法。
“是鼠疫。”
百里长生这话一说完,房遗爱就是一个晃悠,差点就晕倒——鼠疫,这在古代几乎是无解的烈性瘟疫之一。历史上欧洲人口减半的最大罪魁祸首,几乎让人闻之色变,是和天花并列排名第一的人类杀手,甚至比天还要可怕——至少天花还能熬过去的话,一辈子就都再也不会得病了,但鼠疫就算你能侥幸逃过一死,以后再爆发也依旧会得病。
李贞同样是面色惨白,不同于房遗爱以为鼠疫无解,李贞知道鼠疫是能治好的,然而可惜的是,鼠疫正好是他不知道鼠疫究竟该怎么治。
百里长生见状,连忙安慰道:“殿下不用担心,这一次因为及时发现,因此规模并不大,只有五千多人感染,属下力气之前刘总管们已经将他们全部隔离,而且朝廷也派了大夫和药品,想来不会有大碍。只是毕竟闹了瘟疫,军中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刘总管这才按兵不动,并不是我们不愿意立刻收复驩州的。”
“五千人还是小规模……呵呵。”李贞淡淡的笑道,不过他也知道,十万人中只出现了五千人的感染者,在古代的确算不上大规模,便也打算说什么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穿
第一百四十二章看穿
“对了,这次你过来除了告诉本王这事儿之外,还有别的事情吗?”将鼠疫的事情甩出头脑,李贞问道——反正自己的后路都被堵住了,就算再担忧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关注眼前事。
“有。”百里长生立刻从怀里取出一个牛包裹,呈给李贞道:“除了告诉殿下后路被断之事外,还有就是皇上已经册封殿下为天策上将,这里面是诏书,另外还有一封密信和一封邸报,都是长安来的。”
“天策上将?”正在暗自担忧的房遗爱,一听到这个词语,顿时眼睛一亮,一把抢过包裹,拆开拿出了一封明黄色的圣旨:“果然是圣旨,殿下,皇上真的封你为天策上将了,这下您可就厉害了,就算是以后亲王遇见您,也都得行礼了。
而且皇上准许你另外组建天策上将府,另外还将长安城的公子哥们都给你塞了过来……哈哈,尉迟宝庆这家伙也来了,还有裴行俭,哈哈哈……太好了,皇上这是给您加了一道护身符啊,有了这些公子哥们保驾护航,我看谁还敢在林邑给殿下您玩阴的?一旦殿下您出了什么事,那幕后之人将要迎接的就是半个天下的贵族们的愤怒。”
“嗯。”对于天策上将李贞并不在意在,这对暂时的自己来说的确是一张护身符,但从长远来说却是利大于弊的。不过终究是父皇的一番心意,李贞也不好拒绝,何况短时间内,这对自己的确十分有利——至少这些太子党背后的势力应该都不会对自己出手了。
对于李贞的反应平平,房遗爱怪叫道:“殿下,你的反应也太淡定了吧?这可是天策上将啊,皇上以前担任过的职位啊,位列诸王和十六卫大将军之上啊,仅次于皇上和太子的大唐第三号人物……”
“那个,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二号人物。”百里长生忽然插嘴道。
“什么意思?”听了这话,不论李贞还是房遗爱,都将目光转向了他。
被两人的目光看得有些发毛,百里长生连忙道:“殿下房将军不要误会,属下并没有胡说,因为早在半个月之前,太子殿下就因为在朝堂上出言不逊,被皇上给废了——邸报上应该有记录的。”
“什么?”房遗爱大吃一惊,立刻手忙脚乱的翻出邸报,果然,上面的确记载了这段日子以来大唐所发生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件:太子李承乾被废,李贞被封为天策上将军,最后就是大唐周边诸国的军事异常调动。
“果然,李承乾竟然被废了。”房遗爱先是一个愣神,紧接着忽然大喜:“哈哈哈……废的好啊,真是废的好,李承乾竟然公然顶撞皇上而且污蔑殿下,没有一点人君之德,不废你废谁?不过殿下,没有了太子,那你这个天策上将,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既然天策上将都因到手了,那太子之位……”
“闭嘴。”李贞连忙打断他,不着痕迹的瞥了百里长生一眼:“你现在越来越口没遮拦了,这次本王暂时就放过你一次,再有下次,我就将你送回长安了。”
房遗爱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连道:“是是是,属下一定改,再也不胡言乱语了。”
“最好这样。”训斥你完房遗爱,李贞又对百里长生道:“让百里校尉见笑了。”
“殿下客气了。”百里长生道,说完又提醒道:“殿下,包裹里还有一封密信,这一次也被属下带过来了,为了这封密信,属下遭受了十几次追杀,麾下二百兄弟死伤殆尽,就连属下也受伤十几处,差一点就死在对方手中了。”
翻出密信,验证火漆无误,李贞安慰道:“百里校尉辛苦了,兄弟们不会白死的,有朝一日本王定会为他们报仇雪恨。你先在这里休息吧,本王还有点事,待晚上再来看你。”
“恭送殿下。”
走出大帐,李贞以目示意,房遗爱了然的点头离去,但很快就带了一个文士袍的中年过来,正是之前为百里长生治伤的大夫中的一个。
“见过殿下。”
“免礼。”李贞轻轻摆了摆手,郑重问道:“我问你,百里长生的伤势究竟如何?”
“伤势并不重,大部分都是皮外伤。”文士显然是经常被讯问,因此不假思索道:“其中最重的一处在心口,但伤他的人手法很巧妙,虽然看似凶狠,实际上却是贴着心脏刺了进去,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