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同样是嘴角抽搐,你们这两个老流氓,竟然当着朕的面扬言要打人闷棍,太不给朕面子了。尤其是尉迟敬德,前面的话说的挺好的,还以为你转性了呢,现在看来,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啊。
“知节,不得放肆。”虽然心里想笑,表面上李世民还得装作严肃的样子,训斥道:“这里是金銮殿,岂是你撒野的地方?”
“皇上,不是老程我放肆,实在是这些混蛋们说的话太混账了。”程咬金气哼哼道:“说白了他们不就是想要越王的银子吗?还林邑贫瘠,林邑要是贫瘠,越王殿下能从一个小小的日丽城中搜刮出五百万两银子出来?这还没算那些堆成山的物资,换算成银子,恐怕也不下于一百万两了吧?这就是六百万两啊……还有一个金矿没算……
这样的地方也叫贫瘠?那老程得问问我们的李大人和崔大人了,如果连这样的日丽都还算贫瘠的话,那你所谓的富庶该是什么样的?长安?还是洛阳?问题是天底下又有几个长安和洛阳?”
“这话也有点道理。”李世民点头赞同道:“光是一个日丽城中都能得到这么多银子,别的城池就算没有日丽城多,但一半应该也是有的,何况还有僧伽补罗以及富春,这两个可是林邑最富庶的两个城市了,其规模远远不是一个小小的日丽能比得上的,那里的利益应该会更多才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将目光投向刚刚才站起来的李正道身上:“李爱卿,对于知节的话,你又作何解释?林邑毕竟也是一个国家,虽然小了一点,但也不至于连五百万两都拿不出来——对于此事,爱卿最好给朕一个解释。你只记得我们屠杀了林邑五万百姓,但你却没有说我们被屠杀的那三州百姓的仇,应该找谁来报啊?依旧还在找贞儿吗?这些人可都是在贞儿进入南洋之前被林邑和白头屠杀掉的,和贞儿可没有什么关系啊。”
李正道被吓得满头冷汗,但还是强硬的辩解道::“臣……臣以为……以为,林邑白头者,蛮夷之地也,国民知礼数,不懂教化,因此野蛮一点也是应合情合理的……但是我大唐以仁德治国,报仇臣不反对,但屠城就有点过分了,这种事情传出去了,那大唐在别人的眼中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与蛮夷又有什么区别?以德报怨才能彰显我大唐大国气度啊。”
“以德报怨?”今天李世民是第二次听到这个词语了,不由嗤笑一声:“以德报怨,如果朕没记错的话,是出自《论语·宪问》吧?李爱卿是当世儒道大家,精研儒家经典数十年,那朕倒是要讨教讨教,这以德报怨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李正道当即傻眼,直接卡壳死机。
以德报怨的确出自《论语》,但孔老夫子说这句话可不是这个意思啊。
《论语·宪问》中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问:“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人家老夫子的意思根本就是支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可没说要以自己的善行来对待自己的仇人啊。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意思,纯粹是后世儒家断章取义,故意歪曲孔子经义,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结果这一套理论竟然还被传了下来,当真是匪夷所思,奇哉怪也。
不过“以德报怨”这个理论在历史上倒是真的有,不过提出来的不是孔子,真正提出这个理论的其实是老子——《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问题是你们是儒家弟子啊,你们没事学什么道家的经义啊?你们是想要叛变师门吗?
何况,老子也只是说用你的善行来回报敌人的恶行,可没说要你对敌人的罪行忍让。他也没说人家都抽你右脸了,你不但不能还手,还得把左脸凑上去让人家继续抽——这不叫以德报怨,这纯粹就是犯贱……
见李正道低头不语,李世民故作失望,摇头道:“看来李爱卿回答不上来啊。既然你回答不上来,那朕就帮你回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是孔夫子的原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诸位爱卿,有哪一位愿意帮朕解释一下?”
“……”回答他的只是一片寂静,尤其是之前附和李正道的那几个人,更是差点将头都缩到脖子里去了,生怕被李世民点到名。
有人害怕被点名,自然也就有人巴不得站出涞秀存在感,比如张亮:“启禀皇上,对于此句,臣稍稍有一点见解。”
“爱卿请讲。”
“是。”张亮整理了一下语言,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出自《论语·宪问》,乃是有人询问孔夫子对于仇人如何对待?是不是要用自己的美德感化他?孔夫子回答说,如果你以你的美德对待敌人,那你又准备用什么来回报你的恩人呢?真正的应对方法就是用你的正直对待仇人,用你的美德对待你的恩人,这才是正确的。”
“嗯,辛苦爱卿了。”李世民赞许的看了张亮一眼:“诸位爱卿觉得,张爱卿的解读如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没有什么瑕疵纰漏?大家大可以仗义执言,不必有任何拘束。”
“……”继续无声中。
“皇上,您就别问了,他们现在都一门心思的装缩头乌龟呢,生怕被您看见呢,谁还敢站出来回答您的问题啊?”尉迟敬德跳出来,瓮声道:“而且张亮的解释也不算错,他们就算欧胆子站出来,也反驳不了张亮的观点,您问了也是白问,还是进行下一个问题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棍子打死(第三更)
第二百二十八章一棍子打死(第三更)
“这样啊,也有点道理,不过别人也就罢了,但有一个人的意见朕却是必须要询问的。”这时候,李世民已经将自己的不满完全的释放了出来,淡淡扫了李正道一眼:“李爱卿,这件事是你自己挑起来的,对于张爱卿的解释,你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李正道见李世民问到了自己,虽然心中战战,但既然皇帝都问了,只能道:“臣……臣……无话可说。”
这话说出口,也就意味着李正道认输了,但李世民可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不过李爱卿的学术虽然不精深,但有句话却说的很对,那就是狗咬了人一口,人的确不能再咬回去,这话乍一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变得很重,李正道浑身一颤,浑身冷汗顿时就流了出来,但他的头却缩的更低了,嘴也仿佛被封住了一般,就是不吱一声。
又冷冷的扫了李正道一眼,李世民才继续道:“但是,朕曾经和贞儿也讨论过相应的话题。不过在朕说出这句话后,贞儿却给这句话增加了半句内容,朕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狗咬了人,人虽然不能咬回去,但可以一棍子将狗打死啊、
对于惹到自己的人,直接打死不就好咯,干嘛非要用狗咬人人不能咬狗这种比喻来安慰自己,显得自己很大度一样,其实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人不是狗,既然不能咬回去,那直接一棍子打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诸位爱卿,你们知道吗?朕听了这话后,竟然无言以对……”
“哗!”所有人顿时惊讶的看着李世民,没想到这话竟然还有这种转折,但仔细想想的话,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被狗咬了的确不能咬回去,但被咬的人还不能打死狗吗?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之前竟然都没有想通。
“难道李爱卿,你被狗咬了之后,就没有把狗打死,而且置之一笑不予理会,或者将身体凑过去,让狗咬个痛快吗?”李世民淡淡嘲讽道,李正道却只是低着头,任由李世民嘲讽,就是不说一句话,看来是打算装缩头乌龟装到底了。
“皇上这话说的太对了,俺老程觉得很有道理。”程咬金大声笑道:“李老头是怎么对待咬他的狗的我管不着,但我觉得吧,狗能咬人,那就只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条狗已经疯了,对于疯了的狗,老程的处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一棍子打死,顺便吃一顿狗肉——相信大家也都是这么办的,黑炭头,你说是不是?”
尉迟敬德瞪着铜铃大的眼睛,瓮声道:“废话,我当然也是了,就算狗不咬人,我都要经常宰狗吃肉呢,更何况是咬人的狗?当然是更要炖了吃了嘛。”
两个老混蛋你一言我一语,一口一个狗肉,眼睛却时不时的瞄向李正道等人,仿佛他们不是人,而是两人口中的疯狗——随时可以打死了吃肉的那种。
这让他们羞愤欲死,要不是打不过,估计就要上来和两人拼命了。
“不得放肆。”李世民强忍住笑意,故意黑着脸训斥道:“这里是金銮殿,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你们一口一个狗肉,成何体统?”
“皇上,不怪臣生气,实在是这些混蛋们太气人了。”
这话别人说可能会招致李世民的反感,只是现在说话的是程咬金这混世魔王,李世民便也不好多说:“知节此言何意?难道说,你对李爱卿和崔爱卿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吗?”
“这是自然的啊皇上,臣知道,什么所谓的仁义道德,什么怜惜林邑国小民弱?这一切都只是他们的借口。
他们真正的目的其实就在在针对越王。他们纯粹就是看不过越王殿下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眼红罢了。什么我们打通驩州是为了救越王殿下,那照这李正道的意思是,如果越王殿下没有去南洋,那我们就不收复被林邑夺走的失地了吗?啊?如果在座的任何一位敢承认,那就算老程这句话没说,今天这场朝议,老程不再说一句话——问题是,谁敢?”
“……”回应他的只有无尽的沉默。这不废话吗?这话谁敢承认?在场的所有大臣们敢保证,只要这时候送给敢站出来承认这句话,程咬金固然会闭嘴,但这个人——包括他一家老小在内,绝对活不过明天。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卖国啊,这世上有人想当好人,也可能有人想当坏人,更可能有人既想当好人又想当坏人,但相信应该没有谁愿意当卖国贼的。
不论好人还是坏人还是不好不坏的人,这个其实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的。或许在某些人眼里,这个人是个好人,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眼里,这人可能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同样的道理,一个坏人或许在大部分人眼里都是坏人,但在某些人眼中却是一个好人……
一个好人可以通过做某些事情变成坏人,而一个坏人也同样可以通过某些事情变成好人。
但是在坏人中,有一种人是怎么也不可能变成好人的,一旦沾上,就是千古骂名,遗臭万年——这种人就是卖国贼。
不论好人坏人还是不好不坏的人,对于卖国贼都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极端的鄙视。
卖国贼这种东西,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提到的时候都必须有一个表态,而且这个表态还不能是正面的,否则你就是站在卖国贼的那一边,迎接你的就不只是一个人的声讨了。
最重要的是,卖国贼的名声基本上都是可以名传千古的,这也就意味着出现一个卖国贼,他不但要迎接同时代的人的声讨,还要面对后世之人的唾骂,臭名流传千古,身败名裂,为世人所不齿,更让子孙蒙羞,无颜面对世人。
比如最有名的卖国贼——秦桧。西湖岳王庙前的跪像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批,从最开始的石像,到后来的铁像,无一例外全都被砸成了垃圾。
李贞在后世生活了二十多年,曾经听说甚至见到过不少人拿出不知真假的家谱,自己祖上是谁谁谁,祖上是何等的显赫。但却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姓秦的拿着自己的家谱自称是秦桧的后人的——更多的姓秦的更喜欢将自己和秦琼挂上钩,而不是秦桧。
“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玩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 辩驳(第四更)
第二百二十九章辩驳(第四更)
现在程咬金的问题就是一个陷阱,谁进去谁就会被定性为卖国贼的陷阱——居然反对收复失地,这不是卖国贼是什么?这种问题谁敢回答?
虎目扫视了一圈,见没有人敢正视自己的目光,程咬金不由裂开大嘴,嗤笑道:“你们不是一直都在说什么文人风骨吗?现在怎么不吱声了?你们的文人风骨呢?你们的君子风度呢?”
“知节,不得无礼。”李世民也有点想笑,这么多平日里自诩能言善辩的大臣们,今天竟然被他们看不起的莽汉给说的抬不起头来,这场面真是太有意思了。
不过好在他还记得这是大朝会,见状故作严肃道:“你不是对李爱卿以及崔爱卿的话有不同意见吗?继续说下去。”
“是。”程咬金此刻也很得意,自己竟然用嘴说服了这么多人,这可真是千古难见的大喜事啊,这感觉,这滋味——爽翻了。难怪那些文人们一直自诩以理服人,原来用道理将一个人说服,感觉是这么痛快啊。
“他们将巨额的赔偿安在越王身上,其实就是想借此机会削弱越王的实力,顺便他们自己也借此大捞一笔——整整八百万两银子啊,如果全都是银元宝的话,那可是相当壮观的一笔钱啊。
他们也不用贪墨,直接将银子送入熔炉中,再随便加一点铅进去,那多出来的银子自然也就落入他们自己的口袋中了,反正银子数目也不会少,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人的怀疑,很实用的一个手段。”程咬金直接看穿了崔鸾的想法,并且毫不客气的将其揭露出来。
“卢国公,你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这回崔鸾是怎么也当不了缩头乌龟了,便立即跳出来,对着程咬金大吼道,那脸上的委屈,仿佛是真的被人污蔑了一般。
“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我又没说是你干的,你着什么急啊?”程咬金嗤笑的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至于所谓损失必须由越王赔偿,这个就更扯淡了,且不说三十万大军两个月的口粮有没有一百万贯,就说为什么要由越王殿下赔偿?
当年皇上在打天下的时候,多次身陷重围,都是我大哥秦叔宝单枪匹马将皇上救了出来,维持我大哥身上受创百余处,鲜血流出不下十斗,麾下亲兵更是折损严重,也没见陛下赔偿抚恤金啊……
如果说救人也需要赔偿的话,那皇上得还我大哥多少条命啊?为了救皇上折损的那些士兵,他们的抚恤岂不也应该是由皇上负责?可事情的真相呢?却是由先皇从国库中调拨银钱,将所有折损士兵的抚恤一柄发放,皇上除了赏赐了一点东西之外,没有多掏一分钱……同样是救人,怎么到了越王殿下这里就需要他亲自掏钱了?难道就因为他有钱吗?这没道理吧?”
“……”崔鸾没想到程咬金竟然将火烧到了李世民头上,顿时吓得满身大汗,结结巴巴道:“但……但……那时候皇上可是领军大将……是为大唐征战……”
“越王殿下不是领军大将吗?他就不是在为大唐征战吗?”程咬金还没回答,张亮便跳出来质问道:“崔大人可不要忘了,越王殿下当时可是肩负着岭南安抚使的重任的,有守土卫边的责任,林邑进犯,越王殿下领军还击,这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
“可是越王殿下主动进攻林邑,这是主动发起战争,这……”
李世民忍不住插嘴道:“在打王世充的时候,大唐也是主动出击的……何况,战争贞儿还不算主动发起的,是林邑先冒犯的我们,贞儿的行为只能说是对林邑自卫反击战……”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了,崔鸾立刻闭嘴了。
“知节,你继续说下去吧。”
“是。”程咬金得了允许,便继续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所说的抚恤金问题,大唐战死了五千人,你们就敢要一百万两银子的抚恤金?平均一个人两百两?我大唐何时有这么高的抚恤了?你知道两百两的银子究竟能买多少东西吗?我大唐战士都是用金子做的吗?
还有百姓的抚恤金,刚开始一百万两,到了李正道嘴里又成了五百万两——你们当越王是什么?银行吗?银行的造钱速度也没有这么快吧?
最最不能令我忍受的一点就是——你们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林邑真的只有林木吗?且不说越王殿下发现的那个金矿,就说林邑的土地,真的很贫瘠吗?”
李正道忽然插嘴道:“林邑的土地情况究竟如何,现在我们谁也不清楚,目前我们所得知的数据,全都是越王殿下呈交的,真实性究竟如何……”
李正道知道自己完了,自从自己站出来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自己已经彻底落入了李世民编织的陷阱之中,再也无法挣脱。更可怕的是房杜二人在没有经过李世民授意的情况下,十分默契的将这个陷阱编织的更大,网罗进来了更多的人——相信从今天过后,世家在朝中的势力应该要大大锐减了。
只是李正道不甘心,他不甘心就此失败,还想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冷冷道:“不是臣怀疑越王殿下会不会变节,实在是越王殿下自从去到岭南之后,一切行为与只玩大为迥异,先是清洗越州官场,紧接着就领兵南下,攻城拔地,更是直接屠灭一城之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越王殿下其实已经谋划了很久了,这一切的一切一连串下来,动作之连贯,我不得不怀疑越晚殿下的居心……”
“你个老东西,死到临头竟然还想挑拨离间。”程咬金大怒,再次揪起李正道的前襟,恶狠狠道:“越王殿下当然是谋划已久了,就岭南那些官员,全都是囊虫蛀虫,除了会惹是生非之外,还能有什么本事?越王殿下将他们软禁起来已经算是好的了,如果去的是俺老程,这些混蛋们要是能活下来一个,就算俺老程输。
至于领军南下,你是在胡搅蛮缠吧?你到底要我们说几遍,林邑犯边,作为岭南招讨使,难道他还要坐在越州城,静等大堂上胜利吗?你这个混蛋,老子等不到下朝了,我现在就想打死你……”
第二百三十章 玄阴教的真心话(第五更)
第二百三十章程咬金的真心话(第五更)
“老程老程,别激动。”尉迟敬德和李靖连忙扑上来,又是拉又是扯的,废了好一番功夫,才算是将程咬金和李正道分开,李靖还劝道:“老程,不值得,不值得,在这里撒泼,是要坐牢的,有什么事情,等下了朝再说。”
“便宜你个混蛋了。”程咬金恨恨的瞪了李正道一眼,不甘心的收回了拳头。
李绩也劝道:“他知道自己回去也没有活路了,已经疯了,什么话说不出来?我怕他现在就等着激怒你,让你一拳打死他,好给家里脱罪呢。”
“咳咳咳……”上面传来一阵咳嗽声。
作为搭档了二十多年的老搭档,李绩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补救:“额……哦,我刚才什么也没有说,刚才那话不是我说的。”
“对,我刚才也什么都没做。”
“我也没有。”
“刚才发生了什么吗?”
“……”
“一群老流氓。”这是其余人的一致想法,刚刚才在朝堂上闹了一场,回头就矢口否认,太流氓了,也就皇上保着你们呢,否则我们一定参死你们。
“好了,都别胡闹了,知节,你可还有何话要说的?”李世民也一脸别扭,**的,你们自己惹事,还要老子帮你们擦屁股,太过分了。
程咬金深呼一口气:“臣没什么可说的了,不过臣只剩下最后一句心里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但说无妨。”
程咬金一改之前的流氓相,满脸严肃道:“皇上,越王殿下真的是一个好王爷,也是一个好儿子,他在某些方面某些行为上略显怪异,但往往最后事实证明,越王殿下做的是对的。
有人说越王殿下不尊儒术,却偏好百工之学,然而事实证明,有了越王殿下的支持,我大唐的战力比之十年前强横了何止一百倍?别的不说,就说新式炼钢法炼制的兵器,我大唐兵器更加锋利,盔甲更加坚固。更不要说火炮和手雷了,更是战争之王。正是有了越王殿下的喜欢百工,我大唐才有了钢铁、水泥、毛呢、火器以及各种机械。
试问没有越王殿下喜欢百工,我大唐能有这么强大的战力吗?
也有人说越王殿下不理朝政,反而喜欢商人之术,这个同样不是问题,没有喜欢经商的越王,何来我大唐如今的富庶,羊毛经济占据我大唐如今一半的国库收入,而这一切都是越王殿下带来的。
更有人说越王殿下不修仁德,偏偏喜欢杀戮。说句心里话,臣不觉得这是缺点。当年的秦始皇可比越王残暴多了,越王虽然也喜欢杀戮,但他的杀戮都是针对外部的,针对的都是敌人。皇上何曾见到过越王对大唐自己人动过屠刀的?
至于将罪囚贬为奴隶,这可不是越王殿下的主意啊,这是王亭初自己想出来的(王亭初:谁叫我?)。
说句难听的话,如今虽然我大唐如日中天,但守家比创业更加困难,一旦皇上驾崩之后,想要守住这么一片基业,就必须有一个更加有魄力的君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