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只有这么点吗?还有哪位爱卿有没有补充?”李世民依旧不满意,但真要是让他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惩罚。
实际上古代人惩罚敌人的手段并不如何高超,最简单的就是割地赔款、断绝往来又或者派兵讨伐了,赔款和断绝往来就不说了,房玄龄与杜如晦已经提出来了。至于割地,倭国的岛国,就算他们真的忍下心痛割让领土,大唐要一块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飞地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这一点房玄龄连提都没有提。
然后是派兵讨伐,和割地一样,派兵讨伐是需要利益的,可如今的倭国在大唐眼里只怕不比野人强多少,就算搜其全国之力又能搜出多少财富?这样赔钱的买卖在精明的大唐群臣眼里根本就不会做。
“既然如此,就按房爱卿与杜爱卿的章程来吧。”李世民觉得不解恨,但又不知道该添加什么条陈,也只能如此了。
“是,臣遵旨。”
“诸位爱卿若是没有事情的话,朕这就退朝了。”李世民见某些人还没有跳出来,就直接使用退朝逼迫。在退朝之后臣属虽然还可以面见皇上,但这些都是心腹大臣才有的资格。而且就算能够面见皇上,也大都是对之前朝会上某些条陈进行补充,一般不会地上奏折的。也就是说,如果李世民今天退了朝,那某些人再想参奏李贞就只能等到明天了,不但效果没有今天好,而以李贞的祸害本性,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他不敢保证。
“陛下且慢,臣有本奏。”果然李世民一旦准备退朝,立刻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原来是崔爱卿啊,不知崔爱卿还有何事要奏啊?”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不可查的嘲色,就知道你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陛下忘了,关于倭人使节杀人案,诸位大人只商量了针对倭国的惩治办法,却忘了事件的另一个中心人物,八殿下啊。”跳出来的人叫崔慧,此时他正高高捧着一份厚厚的奏折,高喊着:“诸位大人莫要忘了,不但倭人使节杀了我大唐百姓,八殿下可也杀了不少倭人啊。臣崔慧参皇八子李贞无官无职,以一介白身之指使手下杀害国外使节,有辱我煌煌大唐天朝上国之名,恳请陛下严惩。”
“臣有本奏。”崔慧话音刚刚落下,又有一人捧着奏折站出来:“臣卢佐崖参皇八子李贞小小年纪却手段凶残,不但肆意杀戮国外使节,面对十五颗人头落地也面不改色,可见其嗜血本性,臣建议将皇八子李贞送入宗人府,由宗人府强加教诲。”
“臣也有本奏。”卢佐崖的话音还在大兴殿内回响,第三人就也捧着奏折跳了出来:“臣王夫清参皇八子李贞。。。。。。”
“臣有本奏,臣参皇八子李贞。。。。。。”
“臣有本奏。。。。。。”
“臣。。。。。。”
“。。。。。。”
一时间大朝会中风向大变,在李贞杀人这件事上,几乎有一半的人都跳了出来,就算没有上本参奏,也都跟在后面摇旗呐喊,一时间也颇有一些威势。
第四十一章 到底是谁
第四十一章到底是谁
李世民的面色很不好看,他面色不好的原因不是有人站出来和自己唱反调,这点他已经想到了,甚至还是他故意将这些人钓出来的,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真正让他面色不好看的是——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官员和他唱反调。
这里面或许有一部分并不是受某些人的控制,他们纯粹就是看李贞不顺眼而已。李贞最近的风头有点出的太过,已经有无数人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特他别是那些御史言官们,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疯狗,见不得别人的好,一看到谁最近出风头了,就会像饿狼一样死命的找他们的缺点,一旦目标有一丝一毫的破绽,这些疯狗就会不顾一切的扑上去,不将目标撕成粉碎决不罢休。
可这些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怕都是已经串联好的。
看着下面那个痛心疾首,肝肠寸断的老家伙,即便以李世民的好脾气,也忍不住想要揍他一顿,不就是皇子领着奴才打杀了几个外国使节嘛,你至于把这事上升到国家层面吗?还什么不惩罚李贞,不足以平民愤;不罚李贞,不足以证国法。
这事儿哪有什么民愤啊?就算有,那也是在倭国使节那边好吧?你知道那些倭人的人头落地后,周围民众的反应有多激烈吗?有人甚至都已经给贞儿跪下了啊,这里面有激起半点民愤吗?
至于国法就更扯淡了,这事本来就错不在李贞,再说贞儿杀的是倭人,倭人都不遵守大唐法律了,还指望大唐法律保护?别扯淡了。
看着下面声讨李贞的人越来越过分,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将李贞押入大牢的,李世民心中的不快也愈发积累,精明如李世民,如何不知道这件事背后之人是谁——猜都不用猜,李世民就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是那些世家干的。
首先,如今视李贞为敌的确实有人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些只会叫嚣的老狗,真正能给李贞制造麻烦的只有两波人。
第一个是长孙无忌,说实话这人确实很有才能,李世民起兵开始就一直坚定不离的跟随他,期间任劳任怨,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李世民将他列为凌烟阁第一功臣并不算过分。但长孙无忌也不是没有缺点,在李世民死后擅弄专权暂且不提,他本身就是一个坚定的后党——他是当今皇后长孙氏的亲哥哥,也是太子李承乾以及李泰和李治的的亲舅舅。
在他心中就算李承乾中途出了什么意外没有继承大统,那继承帝位的也得是李泰或者李治不可。在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最有贤明的李恪因为血统的原因,继位的可能性并不大,剩下的就属李泰最得李世民欢心,而且李泰之后还有李治,怎么也轮不到别人当皇帝。
可李贞的异军突起却让长孙无忌感受到了一点压力——他毕竟是当朝宰相,征讨突厥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说是机密,但长孙无忌却是早就知道了,甚至他本身就是这个计划的制定者之一。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马蹄铁的事情,对于马蹄铁他倒不怎么关注,马蹄铁固然能提升士兵的战斗力,但真正让他感到心惊的却是李贞的想象力。
数千年来,不是没有人想过提高战马的战场存活率,可无一例外的全都失败了,但如今到了李贞手里,却只用了两根铁条就完美解决,实在是匪夷所思。
或许别人会将这件事归类到所谓的天书上去,但对于不信鬼神的长孙无忌来说,将未知事物归功给鬼神,未免太愚蠢了一点,与其让他相信那所谓的鬼神,还不如直接告诉他说八殿下被水呛了之后,脑子突然开窍来的更容易相信。
李贞心智大开,不但深受李世民的宠爱,甚至得到了民间的崇拜——现在关于李贞的事情真是越传越离谱:有的说李贞已经成了老神仙的弟子,是老神仙在下界的代言人,专门在下界为他管理香火;更有的说其实李贞就是神仙下凡,只是为了隐瞒身份才假托了一个所谓的老神仙;更有人说李贞是文曲星君转世。。。。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旁人听了大多只是摇头一笑,但政治敏感度极高的长孙无忌却是心中警铃大作。李贞这一打扮时间表现的太优秀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过不到三五年,就足以对李承乾的地位发起冲击。。。。。。所以说,长孙无忌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对李贞发难。
不过,李世民看了看下面依旧老神在在的长孙无忌,心里微微摇了摇头,长孙无忌虽然霸道,但以他的狡猾性格,在没有万全把握的情况下是不会出手的,而以他对自己的了解,这次自己是绝对不会妥协惩罚李贞的,那么他出手的可能就太低了。
既然不是长孙无忌,那此时能对李贞出手的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李世民看了下面依旧咄咄逼人的几个御史言官,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关联,但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来看,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和世家门阀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要么就直接是世家的子弟,比如下面一直在叫嚣着不杀李贞不足以平民愤的崔慧,就是清河崔氏的一个弟子;要么就是世家的女婿,比如一直在附和崔慧的家伙,这家伙叫王静之,是窦家的女婿,窦家虽然不列七宗五姓之一,但影响力也是十分恐怖的,丝毫不下于七宗五姓;要么就是和世家有其他联系,比如那个叫王夫清的,他和太原王氏其实没什么关系,却是闻喜裴氏族长的私生子,裴氏的地位丝毫不下于窦氏,只是没有七宗五姓那样高调;还有那个叫博望之的,他明面上和世家没什么关系,但他父亲却和荥阳郑氏的一个子弟交好,如今更是认那位子弟为义父,还娶了他义父的女儿,依旧能和世家扯上关系。
更重要的是,自己这段时间并没有再出招对付世家,这让世家松了口气的同时,不免的就把心吊了起来——有时候敌人太沉默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说明敌人正在酝酿一场大风暴。
在这种时候,坐以待毙绝对是取死的行为,反而要主动出击,不为克敌制胜以掌握主动,而主要以试探为目的,只要能探知到敌人的底细,那就算是赢了。
正好此时出了李贞这么一件事,这让世家的老狐狸们找到了借口——他们也知道通过这么一点事根本就不可能让李贞受惩,不过他们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惩罚李贞,而是以李贞这件事为借口逼迫李世民,想要让李世民首尾不能相顾,他们也好趁此机会找出李世民究竟在谋划什么。
第四十二章 人才啊
第四十二章人才啊
不过李世民虽然看出了世家的阴谋,却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李世民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解决,也只能以李贞年不过三岁,不宜重罚为由硬挺着。同时不断的给长孙无忌使眼色,让他出来解围。
这一切动作都落入了世家代表的眼中,让崔慧等人更是兴奋,而李世民看似已经被世家逼到了墙角,其实在他心里却是已经笑掉了大牙。世家这番功夫是白费了,自己的布局并不在朝堂上,而是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在撅世家大族的根基啊,只要自己的谋划完成,世家大族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寒门势必将要崛起,届时才是真正的人人如龙。
“陛下,诸位大人也莫要着急,昨天发生的事情究竟如何,我们也不慎清楚,臣觉得还是请八殿下来,让他自己解释为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被李世民瞪了一阵,长孙无忌不得已站出来,提了一个建议。
“如此甚好,还请陛下下令吧。”从李世民这里是攻不破了,那个崔慧的也是暗自着急,如今一听长孙无忌的建议,心中顿时一亮,李贞的种种神异他也有所耳闻,对于一个小孩子能有如此成就他也是很佩服的。不过在他看来,无论李贞有多早慧,但毕竟是小孩子,只要自己稍加引导,说不定就能一举拿下了。
“也好。”李世民稍加思索便也同意了,崔慧的心思他当然能猜出来,但他对李贞更有信心,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有多妖孽,李世民可是深有体会,换做旁人或许会担心,但在李世民看来,等一下恐怕就不是崔慧找李贞的麻烦,而是李贞找崔慧的碴了。
李贞这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世家对付李世民的借,他还在人市拍卖奴隶呢。不过这一次就不是在他主持了,因为他虽然来自后世,但学的却是机械设计,而且还没有毕业就穿了,对于企业管理并不是很熟悉,更何况这还是在古代,他除了知道店铺应该有一个掌柜的之外,其他还需要什么职位就不是太清楚了。
所以这一次主持拍卖的实际上是燕敬嗣的大管家,李贞和燕敬嗣只是凑一个热闹。
只是站的久了,李贞也觉得没意思,正想离去,却无意间看到人伢子牵着一个垂须髯发的老者走进来:“这位蒋欢蒋老爷子可不简单,大家别看他年纪不小,但年强时候也是个厉害角色,他可是前隋时期荆州刺史李静文的心腹账房,李静文在任上大肆搜刮,穷奢极欲,甚至连国库都不放过,号称天高三尺。也就是全仗着这位蒋老爷子帮忙做假账,才没有被朝廷发现,一直到杜伏威时期将李静文斩杀,这位蒋老爷子也被贬为奴隶,流转至今到了咱们长安,这就是缘分啊。大家有意的快点下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好了废话少说,十贯钱起步,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百文,现在开始拍卖。。。。。。”
看得出来,人伢子实际上对这个名为蒋欢的老头并不看重,要不然以他那能将死人说活的嘴巴,在介绍蒋欢的时候也不可能只有这几句草草敷衍了事了。
“。。。。。。”场下一片寂静,和人伢子一样,没有人看重这位老爷子,虽然蒋欢在年轻时候确实挺风光的,但如今已经是一个乱糟糟的老头子,看他那样子只怕也没有几年好活了,谁会赔钱买一个快死的人回去啊?
也不是没人买,实际上对他有兴趣的人还是不少的,特别是一些做大生意的人,对蒋欢还是很有兴趣的。可是这老爷子的本事实在是太不够光明正大了,居然是做假账的,大家站在这里谁不认识谁啊?你买一个做假账的干什么?难道也想做假账?万一被竞争对手给告发了,引来官府的注意,就算是没有问题也能给你查出问题来,这也是导致他们不敢拍下的原因之一。
不过别人不敢拍,不代表李贞不敢拍啊:“人才啊,钱七,给我叫价,一定要把他买下来。”
“啊?贞儿,你要他干什么啊?你不是不用交税吗?”合着燕敬嗣以为李贞买下蒋欢是准备做假账,只是他根本就不用交税,做假账又有什么用呢?
“舅舅啊,谁告诉你我买下他是为了做假账的?既然他能做假账,想必查假账的本事也很强吧?”李贞哭笑不得道。
“对啊,只要有了他的监督,你底下的人就不敢徇私舞弊了。”燕敬嗣恍然,一切都明白了。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李贞随口道。
“那就买吧。”
“是。”钱七应了一声,举起了牌子。
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人举牌子,所以钱七很顺利的获得了蒋欢的卖身契。
买下蒋欢,再加上之前买的几个人才,李贞手里的人总算是勉强够用,至少勉强能支撑起他的商业运转了。
“舅舅,我差不多也该回宫了。我在宫外没有什么亲近人,我的生意就劳烦舅舅你帮忙看顾着点了。”在心里算了算时间,大朝会已经差不多已经到了尾声了,最后大概就是倭人的事情,接下来就要轮到自己上场了。
“交给舅舅就是,有我看着,绝不会出一点问题的。”燕敬嗣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昨天跟着李贞巡视产业,也都见识了李贞的不凡之处,经过李贞的指点,这些产业的产品大都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就算在品质上没有提高,但在产量上也提高了不止一倍。。。。。。如今燕敬嗣也明白了,自己这个外甥根本就不能以寻常人视之,绝对是仙人转世啊。
“另外。。。。。。”李贞拉着燕敬嗣来到偏僻地方,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来,低声道:“舅舅,这上面的事情,拜托你帮我办了。”
“嗯。”燕敬嗣见李贞神神秘秘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但还是很慎重的放入了怀中。李贞连忙阻止道:“就在这里看,记住内容之后直接把纸烧了。”
“明白了。”燕敬嗣当着李贞的面打开纸张,纸上写的东西并不多,燕敬嗣看了两遍就都记了下来,只是记下来是记下来了,但其中的内容却让燕敬嗣感到十分困惑:“贞儿啊,前面的东西舅舅还能理解,后面这几个人是什么意思?这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就能肯定这些人还住在你纸上的地址中?”
“这个舅舅就不用管了。”李贞也没多解释,只是道:“找人的事情舅舅你尽快安排,如果能找到的话自然最好,找不到也没什么损失,不过你要记住了,如果真的找到了人,就尽可能的招募,就算招募不成也得保持良好的关系,切不能得罪,所以这找人人选上舅舅你就要多劳心一番了。”
“这个你就放心吧,人选我绝对会找那些好脾气的。”燕敬嗣默默点头道。
“那我就放心了。。。。。。哟,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就来了,我也该走了。”李贞正交代事情,突然看到一群宫中内侍气喘吁吁的朝着自己跑来,自己算的还真准啊。
第四十三章 父皇,儿臣被人欺负了
第四十三章父皇,儿臣被人欺负了
“殿。。。。。。殿下。。。。。。呼。。。。。。呼。。。。。。呼。。。。。。可算是找到你了。”为首的正是李世民的心腹太监王亭初(没找到李世民的贴身太监名字,只好随便瞎编一个,不过也没听说李世民重用过太监,虽然唐朝的太监确实是确实很猖獗,但最早有政治作为的太监是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可那都是中后期了,唐朝初期的太监还是很低调的。),此时王亭初早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看他样子应该是一路跑过来的。
“怎么了?宫里出了什么事了吗?”李贞装模作样的问道,仿佛昨夜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
“还不是殿下你昨夜的事情?”王亭初翻了个白眼,最后还抱怨道:“殿下你是不知道那些言官有多可恶,要不是他们多事儿,早就该退朝了,就是他们缠着陛下不放,一直到现在朝会都还没有散去啊,陛下甚至连口水都没有喝啊。”
“混账!该死。”听到这里,李贞也是怒了,自己只是杀了几个倭人而已,居然就被那些混账们拿住把柄,而且还拿着这个把柄对付父皇,实在是岂有此理。这算什么?往重了说这就是在逼宫啊,非要逼着父皇惩治自己,但很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哎,我就说贞儿你肯定会被人拿住这事不放,但没想到居然会被人用来对付皇上,真是岂有此理?”燕敬嗣也在旁边,此时也是愁眉不展:“这些人明面上是在参奏你,但实际上却对准的是皇上,真是胆大至极。不过对手这一招的确够高明,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破解,贞儿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解决很好解决。”李贞冷笑不已,然后问王亭初道:“父皇叫你来是让我回去的吧?”
“禀殿下,正是如此,长孙大人提议让殿下回去当面解释。”王亭初连忙回答道。
“那就好,你们不是拿着我的事情为难我父皇吗?那好啊,等我回去,咱们再好好玩儿。”李贞这回是动了真怒了,也不顾此时的小孩子形象,声音变得阴森可怖,仿佛冒着寒气一般。以至于在旁边的燕敬嗣和王亭初甚至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脖子,禁不住的打了个冷颤,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
“贞儿,莫要做得太过分,不然又要落人口舌了。”燕敬嗣和李贞相处时间不长,但经过两天的观察,他也看出了自己这个外甥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再加上此时李贞说话的语气,燕敬嗣知道接下来李贞说不定就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舅舅放心,最多也就是死几个人而已,不会出什么大事的。”李贞的声音发寒,说出的话更是阴气森森,杀机凛然。
李贞语气平淡,听在燕敬嗣和王亭初的耳朵里却是不寒而栗,特别是王亭初,更是心胆俱寒:我的天啊,这位小殿下的杀心居然如此之重?只是死几个人,还而已?还不会出大事?这如果还不是大事的话,那要死多少人才能算是大事啊?看来这位殿下真的不能惹,回去得好好叮嘱手下的那些小崽子们,以后要对这位殿下恭敬点了,别一不小心触怒了这位八殿下,恐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了。
“贞儿。。。。。。”燕敬嗣还想再劝,李贞却已经打断他的话:“舅舅不用多言,此事我绝对不会轻轻放过,说实话死几个人已经算是我大度了,如果有人以舅舅逼迫大父(指的李贞外公燕宝寿),不知舅舅会如何处之?”
“当然是拼命啊。”燕敬嗣想都不想的回答道。
“这就是了,既然舅舅都能为父亲拼命,我这个做儿子的就不能因为父亲而弄死几个人吗?”李贞反问道,不等燕敬嗣回答就又继续道:“再说了,我可从来没有说,我准备亲自动手杀人啊。”
“父皇还等着呢,我就不多留了,舅舅再见。”李贞重新变成可爱儿童,朝着燕敬嗣挥了挥手,便独自登上了马车(李贞还没有封王,是没有资格招纳心腹的,所以阿雅三人也只能暂时拜托燕敬嗣代为照顾)。
马车的速度很快,再加上李贞的不断催促,很快就来到了皇宫外面。
“殿下,陛下让奴婢在此等候殿下,请殿下上轿。”皇宫内是不能纵马或者驾车的,一般身体虚弱的臣子们在宫门前都要下车,然后换乘轿子进宫。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今天正好是大朝会,所有的人都在大兴殿(大兴宫的主殿,大兴宫就是太极宫,不过这时候还没有改名叫太极宫,太极宫是睿宗时候改的),李贞自己跑过去就可以了。
“殿下,大兴殿距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您还是坐上轿子吧。”小太监领着轿子连忙跟着,口中也是苦苦劝诫,李贞的年龄太小了,不做轿子的话,到了大兴殿早就累成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