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作为贞儿的父亲,叔宝作为贞儿的师父,我们没有起到督促贞儿的作用,我们两个人都是有过错的,要惩罚也是先惩罚我们两个才是……哦,对了,还有岑文本,他作为越王太傅,却没有教导贞儿向善,没有起到一点一个老师的作用,他也是有错误的,我们三个都应该受罚。只是这教导不严之罪,不知道吴爱卿觉得该如何处罚啊?”
“我……”吴友德好悬没有一口鲜血喷出来,就知道你会用这一招,我才没有找李贞的麻烦,谁知道我没找他的麻烦,你竟然让李贞主动撞了上来,主动让李贞为侯君集背锅,然后你再和秦琼以及岑文本为李贞背锅,让我们想惩罚就惩罚不了……李世民,你好无耻啊。
李世民笑呵呵道:“吴爱卿不要紧张,你但说无妨,朕虽然是皇上,但也是一位父亲,如今朕是站在一位父亲的角度面对你的,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可能是臣的消息错误,潞国公乃军人表率,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吴友德立马主动为侯君集辩解,他心里当然是很不甘心的,但李世民都把话说到这里了,他就算是不想认输也不行了。
现在情况很明显了,想要惩处侯君集,就必须要惩处李贞,想要惩处李贞,就必须要惩处李世民秦琼岑文本。后面两位倒也罢了,问题你李世民啊,你一口一个朕,嘴上竟然还敢说你是一个父亲?就算你是父亲,你也是一个皇帝啊,惩处皇帝——开什么玩笑?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李世民面带笑意:“原来是这样啊,那吴爱卿以后可要注意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啊。”
“是,臣会注意的。”擦了一把冷汗,吴友德认输道。
“好了,既然吴爱卿没有事情了,那咱们接着谈南洋的事情吧。诸位爱卿也不必忌讳,尽管畅所欲言就是。最好今天就商量出来,否则等到南洋战事真的结束了,咱们却还没有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政策出来,可是要被人笑话的。”打击了吴友德,李世民挟着大胜的气势,将话题扭转了回来,准备继续探讨之前的话题,决定今天就定一个调子出来。
但这和世家的利益明显是相悖的,世家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陛下且慢,臣有本奏。”又是一个世家阵营的人站了出来,打断了李世民的话。他们的目的很明显了,那就是缓兵之计——吴友德失败了,但朝堂上可是有一半人都是世家或者儒家出身的,南洋之战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想要挑刺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他们轮番上场,想要将时间拖延晚上,还是没问题的,就不信李世民敢将朝会拖延到晚上还不下朝。
李世民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大概明白了世家的阴谋,有些不悦道:“吕爱卿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
吕姓大臣名叫吕得言,闻言嘴角轻轻勾起一丝阴谋得逞的笑容:“臣和吴大人的目的相同,也是要参一个人。”
“不知爱卿准备参谁?”
“正是越王殿下。”吕得言语出惊人。
“什么?”朝堂上顿时哗然,所有人偶读惊讶的看着吕得言,一副看将死之人的样子。
要知道随着南洋被攻占,越来越多有关于南洋的情报被发往了长安,大唐也终于明白了南洋究竟富庶到了何等程度——可以说只要南洋开发出来,那南洋的富庶将远超关中。
也因此,所有人都明白了,以一己之力将南洋攻打下来的李贞如今究竟有多么大的声望。如果说之前燕妃被册封为皇后,只是给了李贞一个被合理的立为太子的名分的话,那现在的李贞被立为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算李贞自己不愿意,他的支持者们也会主动发力,将李贞推上去的。
而且李贞的功绩随着报纸的传播,也都慢慢被民间所了解,大家这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间,越王已经给大唐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就连移民策都是李贞提出来的。这更是引发了民间的疯狂崇拜,更有不少人因为受了李贞的好处而发家致富,更是主动为李贞立下了长生牌位,一日三香,日日供奉,堪称万家生佛。
如今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李贞被立为太子都是持支持态度的。所以听到现在竟然有人还敢明目张胆的参奏李贞,顿时都有些惊讶,想看看究竟是谁有这大的胆子,竟然敢在这时候找李贞的麻烦,怕不是活腻歪了吧?
当然,这是普通官员们的想法,但一些知道内情的朝中大佬们却一点都不以为意——笑话,世家们已经疯了,为了阻止李贞,他们连刺杀这种事手段都敢用,只是区区弹劾又算的了什么?
李世民心里也一点都不奇怪,但面上还是故作好奇的问道:“哦?只是不知道朕的贞儿都犯了什么过错?”
吕得言断然道:“臣要弹劾越王殿下临阵脱逃。”
“哗!”这下哗然声更加剧烈,看来世家是真的疯了。
临阵脱逃可是大罪,如果这个罪名属实的话,纵然是李贞,也要少不了脱一层皮了,可如果李贞没有犯这个罪,那脱层皮的,可就是吕得言了。
只有吴友德等一些世家高层才在心中暗骂,真尼玛是猪队友啊,老子故意避开的坑,你竟然主动跳进去了,真是坑啊。
第十五章 吕得言的刁难,李世民的轻松应对
第十五章吕得言的刁难,李世民的轻松应对
“这话怎讲?”李世民已经知道吕得言打算说什么了,不禁有些好笑,吴友德都没有在这件事上找贞儿的麻烦,你却偏偏闯了进来,难道你觉得你还比得上吴友德吗?
“臣这么说,自然是有臣的理由的。”吕得言大声质问道:“敢问皇上,越王殿下现在在何处?”
李世民笑着回答道:“前段时间他给朕来信,说已经回到越州了,这什么问题吗?”
“皇上休想为越王开脱,怎么就没有问题了?”吕得言闻言,愤怒道:“前线战事未平,越王作为一军主帅竟然擅自离开前线,这样的行为不算临阵脱逃,那什么叫做临阵脱逃?这样的人该不该重惩?”
“吕爱卿说的很好,一军主帅在战事还未结束的时候离开前线,这的确是临阵脱逃,是重罪,该重惩,就算是直接砍头也不算冤枉。”熟料,面对吕得言的话,李世民不但没有为李贞辩解,反而大加赞同,更是愤怒的握紧了拳头,在面前狠狠的挥舞了两下,仿佛面前就是那个临阵脱逃的软蛋一样。
“啥?”这回不光是别人看不通了,就连进言的吕得言都懵逼了——我弹劾的可是你的亲儿子啊喂,弹劾的罪名可是临阵脱逃啊,这放在军中可是死罪啊,就算你不打算为他辩解,也至少不能如此落井下石吧?你确定你是李贞的亲爹?
别说是吕得言了,就连房玄龄几个人都有些奇怪,不过出于对李世民的信任,并没有开口说话。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类似于恶作剧得逞的表情,说道:“临阵脱逃的确是重罪,但是吕爱卿啊,这和贞儿有什么关系?”
“皇上……”吕得言以为李世民要将此事揽下,顿时大急,想要说什么却被李世民伸手拦住:“行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以为贞儿在南洋军中地位最高,所以就理所应当是主帅对吧?没错,在和林邑作战的时候,贞儿的确是统帅,也正是在贞儿的率领下,不足三万之数的少年军击败了林邑十万大军。
但是,请注意,这是发生在与林邑大战的时候的,接下来与真腊的大战并不是贞儿率领的,这一战少年军的统帅是薛仁贵啊。
在那里贞儿虽然地位最高,但已经将帅位交给薛仁贵了,而薛仁贵也并没有任命贞儿担任什么职位,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贞儿已经没有了少年军的管辖权利。
他那时候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南洋招讨使,而作为南洋招讨使,他在南洋还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离开少年军中又有什么关系?”
“哦~”所有人这才恍然大悟,这么一说的话,的确就很合理了,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哪怕别人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狡辩也没用,因为从法理上来说,李贞真的没有错误,他是南洋招讨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人敢说什么,反倒是拦住他的人反而要承受责任——你耽误招讨使大人巡视南洋,该当何罪?
吕得言有些不甘心道:“可是越王殿下回了岭南啊,岭南可不算是南洋吧?”
“岭南和南洋的确不是一个地方。”李世民点头赞同,继而话音一转:“但是除了南洋招讨使之外,贞儿还有一个岭南安抚使以及岭南巡路使的职位,这两点大家不要忘了。贞儿也是上过战场的,经验虽然不丰富,但基本局势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他觉得南洋战事已经基本平定,南洋土著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了,而恰巧这时候岭南出现了事故,也在这时候回转岭南,有什么问题吗?”
“可是越王殿下不顾两国睦邻友好,强娶林邑女王,这点陛下不能否认吧?”此时的吕得言为了参倒李贞,已经是不择手段了,甚至连范雪宜的事情都拿出来了。
“吕爱卿,朕要纠正你一个错误。”李世民故作严肃的纠正道:“贞儿不是强娶,那是人家女王自愿的,为了保住自己国家子民,自荐枕席的。”
“可是不论如何,阵前娶亲都是违反军法的。”
“可贞儿又不是在娶妻。”李世民眼里的笑意都快要溢出来了,吕爱卿真是一个好队友,朕刚想什么你就问什么,就跟朕的知己一样,太配合了。
“贞儿可是将林邑举国贬为奴隶的,那女王作为俘虏,自然也是要贬为奴隶的,但是贞儿见女王太漂亮……年轻人嘛,又是刚刚新婚,食髓知味……结果发生战争了,几个月都没有回家,火气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谁还没有做过几件荒唐事吗?等他回来,朕好好说说他就是了,何至于牵扯到阵前娶亲这么大的事情上来?
不过强迫一国女王,还不给一个名分……这的确有点不地道,最后还是朕看不过去了,又为了安抚林邑百姓,这才赐给了范雪宜一个名分。再说,这婚礼还没有办呢,怎么就能算是阵前成亲了?
吕爱卿,你觉得朕说的有道理吗?”
“我……”吕得言哑口无言,只能低头认输:“皇上言之有理,臣心服口服。”
“那好,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咱们继续商量……”
“皇上,且慢,臣有本奏……”又是一个世家的人跳了出来。
“……爱卿请讲。”李世民的眉心顿时拧成了川字,他看出了世家的阴谋,但却暂时拿这些人有任何办法,因为这规矩是他定的,他不愿意打破这个规矩,只能憋着气,怒视着得意洋洋的世家阵营。
“臣要弹劾……”
“……”李世民看出来了,台下那些老狐狸自然也都看出来了世家的打算,只是这种事情他们作为文官也不好直接说出来,只能任由世家嚣张下去。这倒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就怕在,如果今天他们对世家妥协的话,让世吃家吃到了甜头,以后他们要是继续用这招拖延时间的话,那朝廷就别想做成一件事情了。
世家也很得意,弹劾同僚的奏折必须当面向您汇报,哼哼,这个规定可是李世民你亲自定的,就不信你敢亲自将其废除。只要你不废除,那我们就可以慢慢玩下去了,反正天下官员那么多,想要找点毛病还不简单吗?
第十六章 以力破局
第十六章以力破局
也就在世家得意,李世民无奈,房玄龄苦思破敌之计的时候,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破局之人站出来了。
“闭嘴,你们这些穷酸,哪来的那么多破事儿?”看到跳出来的这人,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心顿时就松了下来,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怎么就把他忘了呢?有这位在,世家和儒家的穷酸腐儒可就休想再蹦跶了。
“程咬金,你什么意思?”正准备继续弹劾人的世家代表,顿时怒不可遏:“我在上奏陛下,你站出来干什么?”
站出来的赫然便是程咬金,只见他双手一叉腰,指着这人破口大骂:“哼,你问我什么意思?我还要问你什么意思呢。想要上奏,你早不上奏,晚不上奏,偏偏在这等关键时刻上奏,你什么意思?现在是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吗?”
“你敢说我的事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程咬金,我要参你。”这人立刻朝着李世民跪下,眼泪说来就来,痛哭道:“皇上,您也看到了,您要给臣做主啊,臣一心为国分忧,放在程咬金的眼里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是对臣的极大侮辱,臣要弹劾程咬金嚣张跋扈,是非不分,扰乱朝堂秩序,实在是可恶至极。”
“你闭嘴吧。”程咬金上前去随手一挥,就将这人扒拉了好几圈,大怒道:“我可没这么说过你弹劾人是错的。但事情分轻重缓急,你这种事情放什么时候说不行,非要放这时候说?
现在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吗?现在是讨论南洋政策的时候,这是国策,你的事情再重要,又能重要过国策去?你晚弹劾一个人几天,他最多也就多祸害几天百姓,但南洋政策是关乎我大唐百万生民的生计的事情啊,什么事情比得上这个?”
程咬金虽然看似是个莽汉,实际上却心细如发的张飞型人物,以他的智慧,自然也看出了世家的阴谋与李世民的为难,也看出这种事情放在别人那里都不好处理,只有自己才是最合适的破局之人。
这倒不是他骄傲,而是事实就是如此。房玄龄等人都是文官,他们面对世家,只会讲道理,但道理是讲不完的,想要用道理让世家闭嘴却是不可能的。
既然道理讲不过,那就只能用耍流氓了。朝中武将虽然多,但敢在朝堂上当着李世民的面耍横的也只有两个,一个是尉迟恭,另一个就是他自己。尉迟恭是个傻大个,他也就只会耍横,让他耍完拳头再用道理让世家闭嘴,这无异于让张飞绣花。
也只有他自己,不但勇武过人,而且还有点小聪明,会讲大道理,可以破了这局面。
想明白这些,程咬金迅速挺身而出,首先以力破巧,用武力迫使世家闭嘴,然后将计就计——你不是拿大道理压迫皇上吗?你会用大道理,难道我就不会用吗?我倒是要看看,咱们之间的道理谁更大一点。
“我……你……莽夫……我羞与你为伍。”被提问的那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愣是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气急败坏的大骂了一声莽夫,自己退了回去。
“我告诉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耍什么小花招。”逼退了对手,程咬金意气风发,虎目四顾,扫视一圈道:“但是现在,前线的战事都快要结束了,这些事情你们不理不会,反而弄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拖延时间,真以为朝堂上没有明白人吗?”
李世民强忍笑意,假意呵斥道:“知节不得无礼,朝堂之上岂是你能撒泼的地方?”
程咬金立刻装模作样认罪道:“是,是老程失礼了,不过老程话糙理不糙,皇上您可不能装作没听到。”
“咳咳,你放心,朕听了进去的。”李世民捂着嘴用干咳掩盖笑意,环视一圈,道:“诸位爱卿,知节为人虽然粗鄙了些,但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事有轻重缓急,诸位爱卿的事情虽然重要,但与南洋比起来,却又显得轻了许多。
毕竟南洋事关我大唐几百万生民的性命,更是我大唐未来几百年内能否一直强盛下去的一大基石,所以南洋政策能提早落实一天,我们就能提前一天收入无尽的粮食——而这点,比什么都重要。”
“皇上言之有理,臣等佩服。”见到李世民话都把话说到这里了,反李贞联盟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李世民,只能暂缓拖延时间的方法,开始在南洋政策上动手脚——不管怎么样,就是一定不能让李贞的移民策成为事实。
但是吃了一次亏的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再一次将话语权交到他们手中?
“只是……”李世民忽然坐直身子,正色道:“朕刚才考虑了一下,咱们毕竟高居庙堂之上,南洋距离我们太远了,对于南洋的情况只能通过纸面或者报表了解,对着纸面情报下政策无异于纸上谈兵——诸位爱卿,纸上谈兵可要不得啊。光是凭着这么一点纸面资料,就两眼一抹黑的胡乱下达政策,这无疑是在拿大唐的未来在赌博,朕不敢赌,也赌不起。”
“皇上所言甚是,臣也是这个意思。”房玄龄一见李世民说这话,顿时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主动站出来附和道:“这要是别的地方倒也罢了,但这是南洋啊,就算咱们收到的资料有所夸大,但只要南洋的富庶只要有资料上描述的一半,那南洋未来都将会成为大唐最大的一个粮仓。这样的一处重地,无论是怎么小心都不能算是过的,所以这个政策咱们轻易不能下。”
“皇上,臣以为玄龄说的对。”作为老搭档,杜如晦也站了出来呼应:“臣以为,我大唐上下,弱论对南洋了解最深的,莫过于越王殿下,所以臣以为究竟准备用哪个政策,还要越王殿下拿主意才是。”
“嗯,爱卿言之有理。”李世民装模作样的点头表示认可,赞许道:“两位爱卿所言深得朕之心意。
玄成拟诏:****封越王贞为南洋安抚使,总领南洋一切军政要务,南洋究竟该执行怎么样的政策,究竟是该宽松还是该严格,全由他一言决之。钦此!
诸位爱卿,不知道对于朕的安排,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皇上英明。”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迎合道。
“皇上英明,臣无话可说。”杜如晦怪异的看了张无忌一眼,不知道这老阴人究竟在搞什么鬼名堂。
“皇上英明,臣等佩服……”此时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见李世民连诏令都下了,便都躬身奉承道。
第十七章 长孙无忌的心思
第十七章长孙无忌的心思
下朝之后,长孙无忌眉头紧锁的回到了家中,迎面走上来一个二十几许的青年,见状立刻迎上来:“爹爹,怎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难不成在朝上受了委屈?”
“没有的事情,你别瞎说。”长孙无忌苦涩的摇着头道:“我只是在想,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出现了。”
“最担心的事情?爹爹是说……”长孙冲大惊,忽而反应过来,四下里看了看没人,这才小声道:“难道李贞被册封为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比这还要糟糕。”长孙无忌缓缓道:“今天大朝会,皇上将整个南洋的治权都交给了越王,如果我没有猜错,李贞在收到命令之后,朝廷应该就会开始实行移民策了。”
“南洋的治权,怎么可能?”长孙冲惊呼,脑中不自觉的闪过一副在宫中看到的地图,南洋吗——很大的一块地方啊,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十分富庶的处女地。只要给李贞足够的时间让他开发出来,这么大一块地盘,至少能容纳几百万百姓。
如今这么大一块地方的军政大权都落入在的手中,再加上他对岭南的影响力,南洋加上岭南——这可是足有近千万人口啊。
就算是二十抽一,李贞也至少能抽调几十万大军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李贞最终于皇位失之交臂,只要他不甘心,也拥有了起兵造反的资本。而以李贞在朝中的势力与声望,如果他最终想要造反,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支持李贞的。
不,确切的说,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李贞是一定会造反——一个亲王,在南方拥有那么大的势力,不论哪个君王都不会放心的。同样,自己拥有这么大的势力,却又不是皇帝,李贞自己也知道自己会成为皇帝的心头刺,就算自己老老实实的没有一点异样,新皇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还是为了自保,最终李贞都一定会造反的。
以李贞打仗的本事,再加上朝中一半官员的拥护,新皇根基不稳,面对李贞根本就是毫无胜算。
换句话说,长孙无忌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另立太子的意图已经落空,因为就算他最终成功,面对注定会造反的李贞,新皇也绝对活不过一年去——除非,新皇能得到李贞的对头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换取一线生机,但那不是长孙无忌想要的。
他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长孙无忌和李世民辛辛苦苦半辈子,一直都和世家在斗为的就是打压世家,现在好不容易将世家的气焰打压了下去,又被新君重新重用,那他这半辈子的努力究竟又有什么意义?
长孙无忌的权欲心的确很重,但他更是一个聪明人,他太知道关陇集团和山东豪门是生死对头,一旦新皇倒向世家,那迎接关陇集团的必将是灭顶之灾,而作为关陇第一豪门,长孙氏绝对是第一个被清扫的对象,说不定就会断子绝孙。
与其那样,倒还不如现在就向李贞妥协呢,这样虽然自己可能会遭受李贞的排挤,但至少能保住爵位,长孙家也会完整的传承下去。
这也是长孙无忌今天第一个认可李世民旨意的原因——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确杀伐果断,一见事不可为,立刻便倒向了李贞,虽然这时候倒向李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