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变本加厉,不光是你自己,这一次连你爹也给坑了啊。
萧锐还是不甘心:“还有魏征呢……”
话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的爆喝打断:“闭嘴,玄成与你父平辈论交,你却直呼其名,当真是不为人子,混账至极……给朕滚回去。”
“是,是,是……”萧锐大骇,他还没有见过李世民发这么大的火呢,也知道自己可能说错话了,立刻连滚带爬的滚出了御书房,准备回去向他父亲求教。
“……”
李世民发了一通火,不但吓住了萧锐,连之前一直喊冤的人也都给吓住了,一个个闭口无言,头低的一个比一个低。
李世民见状,面色也缓和了一些,叹气道:“行了,这件事朕心里有数了,你们先回去,朕回头好好的问问玄成。”
“是,臣等告退。”
所有人都离去了,书房之中只剩下了李世民和王亭初,李世民背对大门,看着挂在墙上的九龙升天图,沉默无语。李世民不说话,王亭初自然更不敢说话,一时间,整个御书房中都陷入了可怕的寂静。
良久之后。
“王亭初。”
“奴婢在。”王亭初立刻凑上前:“陛下请吩咐。”
“这几天,给朕盯紧了所有人,看看他们都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东西,又都干了什么事情,一样不准少。”
“奴婢明白。”王亭初一喜,立刻点头。
所有人都不知道,经过十年的发展,隶圉司早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收购派发管理奴隶的地方了。早在几年之前,得到李世民授命的王亭初,就已经将隶圉司发展成了一个丝毫不比绿骑军、飞虎军或者血龙卫差的情报组织。
当然,隶圉司的最主要作用依旧是管理奴隶,整个隶圉司记录在案的奴隶,就有几十万,等南洋市场开发出来,整个隶圉司掌控的奴隶将会超过几百万,将会成为继军方之后的大唐第二大势力。
但在管理奴隶的同时,隶圉司还有监察百官的作用,借着奴隶的流动性,隶圉司很顺利的将情报网铺设到了整个大唐,可以说,哪里有奴隶,哪里就有隶圉司的情报探子。
只是因为李世民的限制,隶圉司的行动一直都在暗中,工作也主要是以监察百官有没有尽心,有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发生。也幸亏隶圉司只有监察之权,却没有执法的权利,否则这隶圉司,将会成为另一个东厂。
“呵呵呵……”王亭初离去之后,御书房中忽然传出了一阵低沉的笑声。
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辩
第八十三章朝堂激辩
翌日。
朝会。
这次并不是大朝会,而是小朝会,与大朝会不同的是,小朝会来到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各部主管以及某件事的相关负责人,其余人等并不用过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奏。”王亭初的话音刚落,诸遂良就站了出来:“陛下,臣参魏征蛊惑民心,妖言惑众,引导舆论,栽赃陷害,迫使百姓误信人言,给诸位同僚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恳请陛下免去其抱着总编之职,严查报社,还舆论一片朗朗乾坤,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诸遂良这话一出口,相当大一部分人都站了出来,附议诸遂良的话。
“哦?登善(诸遂良字)这话从何说起?”李世民明知故问:“据朕所知,自从玄成掌握报社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可从没有半点懈怠啊。也正是有玄成在,报社才一日比一日好,如今更是铺满了整个大唐,每日的销量高达两百万份——在报社一事上,玄成可谓劳苦功高,朕原本还打算赏赐他呢,怎么到了你们的嘴里,玄成就成了罪大恶极了呢?”
“御史大夫的功劳,臣自然是不会否认的。”听到报纸的销量竟然已经到达两百万份,诸遂良的眼珠子就更红了:“但是他掌握的报纸却是非不分,凭空捏造,极尽污蔑之能事,让臣等身心受挫,更是蒙上了不白之冤,这难道也对吗?”
“这话臣可不能装作没有听到。”魏征忍不住站了出来:“皇上,请允许臣问登善个问题。”
“爱卿但问无妨。”
“多谢陛下。”魏征谢完李世民,将目标对准了诸遂良:“登善,你说我污蔑你们,这话从何说起?”
“你还不敢承认?”诸遂良大怒:“要不是你将我们的名字登上报纸,百姓们又何必对我们充满敌意?你可知道,因为你的一句话,整个长安城,看我们的目光都充满了别样的意味,这几天,我的家人都不敢出门了。
更有商家,店内明明存有商货,却就是不卖给我们。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汉奸,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他们不愿意和卖国贼打交道,更不愿意让自己的东西被卖国贼吃掉……我只是在朝堂上反对了陛下的东征高句丽计划而已,我找谁惹谁了?”
诸遂良越说越委屈,最后竟然哭了起来:“陛下,臣自进入朝堂,十几年来,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吧?没想到临到头来,眼看着就要乞骸骨了,却蒙受如此不白之冤,陛下,臣冤枉啊……”
“……”李世民无语了,看来这位也是属于被误伤的范畴内啊。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李世民无语,魏征可不能承认,这个锅虽然是他的,但绝对不能由他背:“我可从来就没有写泄露消息的人是谁啊,更没有说他们是卖国贼啊,我在报纸上说的很明白,我写的都是反对大唐远征高句丽的人的名字,可从来都没有说他们就是卖国贼啊。”
诸遂良气极反笑:“是,你是没有追说我们是卖国贼,但是你前面刚刚说军事机密泄露,后面就将我们的名字挂上去,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专门点出我们在朝堂上是持有反对意见的——你这不是映射我们泄露的秘密,又是什么?”
“这话我可不能承认,我可没有这么想过。”魏征连连摆手:“再说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只是将你们的名字写在上面而已,只要你们心中秉持一股正气,别人的风言风语,又与你何干?”
程咬金跳出来,道:“老魏这话说的太对了,诸遂良,你反对的这么激烈,难道你心里有鬼?”
“胡说,我能有什么鬼?”诸遂良怒视程咬金:“我只是觉德有些事情还是要调查清楚一点再公布出去为好,御史大夫连调查都没有调查,就将所有人的名字都曝光了出去,未免太失职了一点吧?”
“那你觉得怎么样?”李世民有点听明白诸遂良的意思了——他们这是意识到了报纸的潜力,比之一般的舆论要更加方便许多,这是准备准备出手摘果子了啊。
而诸遂良虽然长时间担任李世民的起居郎(实际上在贞观十五年之前,都是起居郎,如今也才是谏议大夫),在外人看来,应该是李世民的心腹才对。
但在房杜魏等人却知道,这诸遂良却是实打实的儒家弟子。在朝廷没有和儒家起冲突之前,他或许是李世民的铁杆拥戴者,但如今因为李贞的关系,朝廷却是与儒家渐行渐远,诸遂良也与李世民逐渐有了裂痕。
而这一次儒家将诸遂良推出来,就是为了试探李世民的反应,只可惜诸遂良一代英杰,却沦为了权柄斗争的牺牲品,也不知道这一次之后,面临他的究竟是贬还是罢。
“你是觉得玄成不再适合担任报纸总编这个职位,你觉得换一个人比较好是不是?那你觉得,玄成下去,换谁执掌报社比较好一点?”李世民的话语中,以及包含了一些杀意,如果诸遂良敢再说下去,迎接他的将是李世民的滔天怒火。
“陛下息怒,臣从未有个如此想法。”诸遂良跟在李世民身边这么多年,如何听不出来,李世民已经洞悉了自己的图谋?心中定然十分震怒。于是慌忙之下连忙改口否认,至于换人的打算,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然而有句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诸遂良闭嘴了,但有人却没有意识到李世民的怒火。
“陛下,臣觉得若是魏征罢黜,当以国子祭酒孔颖达最为合适。”诸遂良刚刚闭嘴,又有一人突然站了出来。
这个人叫做许敬宗。
没错,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因为支持武则天而官运亨通的许敬宗,与李义府并称为武则天的两大狗腿子(其实是三个,还有一个傅游艺,少为人所知)。
按理说能混到武则天的狗腿子,许敬宗的察言观色能力应该不错,不可能如此不智,在李世民爆发的临界点上,引燃李世民的怒火。何况许敬宗虽然也学的是儒家经典,但他和儒家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他还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按理说应该是李世民的狗腿子才对,他怎么也不可能帮儒家说话的。
然而事实就是,许敬宗偏偏站出来了,而且一语道出了儒家推举出来,想要取代魏征的合格人选。
李世民等了许敬宗一眼,冷然道:“哦?说出你的理由?”
许敬宗擦了一把汗,咽了口吐沫道:“孔祭酒乃孔子嫡系,本人也是儒家大豪,精通经史子集,研究孔子学问,当世无人可出其右。何况,孔祭酒先是担任弘文馆教习,又担任国子监祭酒,可以说满朝的公主皇子都是他的学生,威望隆著,乃是接手报社的不二人选。”
“有道理。”李世民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又扫视了一圈:“你们呢?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吗?”
在场的价格儒家代表互相对视一眼,虽然不明白许敬宗为何要帮助自己,但他的确说出了自己等人的心里话,现在既然皇帝已经问了,纷纷站出来道:“臣等附议。”
“玄成,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又将目光对准了魏征。
魏征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凭陛下吩咐。”
“很好,那朕就直说吧。”李世民缓缓站起,无尽威压被他释放开来:“很好,真是很好,朕真是没有想到啊,代替朕治理国家的,竟然会是一群这样的人。见到好处就一拥而上,看到责任就纷纷推诿,只知道别人欺负了自己,却忘了自己都是个什么玩意儿……你们也不都看看,自己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也贪图手朕的报社?
你们也有脸向朕伸冤?
好,你们不是一个个都认为自己没有错吗?
既然你们都准备逼迫朕给你们一个交代,那朕就给你们一个交代。
抬上来。”
“是。”四个侍卫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上大殿。
“咚!”
箱子放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更像是一柄巨锤,狠狠的敲在某些人的心上。
第八十四章 陛下不可
第八十四章陛下不可
李世民也走下了丹陛,来到了箱子旁边,用力的拍了拍箱子:“你们可想知道,这箱子中,都装的是什么吗?”
“臣等不知。”
“那朕就让你们看看。”
“锵!”
李世民猛然大喝,出手如闪电,以迅雷之势抽出一个侍卫的佩刀,虚空仿佛闪现一道雷闪电,闪电过后,唐刀已经斩在了锁头之上,速度之快,几乎不可目视。可见李世民尽管已经不再打仗,但身手却丝毫没有落下。
“叮!”
“咔嚓。”
锋利的唐刀,再加上李世民这一猛将的武力加持,黄铜铸成的铁锁,如何会是对手?只是一声脆响,铜锁就被斩为两段。
“哐!”
不知怎么回事,李世民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一把掀开箱盖,巨大的力差点将整个箱子都掀翻在地。
箱子被掀开,露出来的是一封封的折子。
指着箱子,李世民强忍着怒火道:“都看看吧。”
“臣失礼。”房玄龄首先告罪一声,才从箱子中拿出了一封折子,打开快速浏览了一遍,惊呼:“什么?这怎么可能?”
“天啊,这……”杜如晦的手都在发抖。
“……”魏征没有说话,但通过他那颤抖的身躯,就明白他此刻忍受着多么大的愤怒。
“蛀虫,实在是国家的蛀虫。”豆卢宽只是看了一半,就跌坐在地上,口中喃喃自语。
“蛀虫?别侮辱蛀虫了,他们也配被称为蛀虫?”高士廉目光惨然:“亏得他们还每日里将仁义廉耻挂在嘴上,果然是好君子啊……没想到一个个竟然都是说人话不干人事的畜生。”
“不为人子,当真是不为人子啊。”李绩将折子摔在地上,怒吼不已:“一群伪君子,真真伪君子啊。”
“……”
看到折子上的内容,李世民阵营的人一个比一愤怒。
但儒家阵营的可就毛了,有人双股战战,浑身发抖,也有人双目泛白,眼看着就要晕过去,更有甚者直接瘫在地上,屎尿横流,各种丑态都表现了出来,但唯独没有一个开口喊冤的。
“你们不是要朕给你们一个交代吗?这就是朕给你们的交代。”李世民厌恶的看着这群丑态毕露的人,冷冷道:“亏你们还自诩饱读诗书,你们饱读诗书,就读了这么些玩意儿?还有脸自称是儒家弟子,如果儒家弟子都是你们这样的,那朕宁可罢黜儒家。”
这句话李世民说的有点重了,立刻就有人大呼:“陛下不可。”
“于志宁,你什么意思?”李世民横了于志宁一眼,这人同样是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是他在没有登基之前,就跟随着他的老臣之一。
但同时,于志宁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儒家弟子,虽然和儒家走的并不亲近,但见李世民连罢黜儒家的话都说出来了,立刻也都慌了神。
看来自己的话真的吓住了这些人,就连于志宁都坐不住了。
“陛下,这些人犯罪,是他们自己犯罪,这和儒家没有什么关系啊。”于志宁已经五十多了,头发花白,听得李世民的问话,还是辩解道:“这些人犯罪,你惩戒他们就是了,何必牵连到学说教派上去?独尊儒家是自汉武帝以来就奉行的治国战略,贸然罢黜,怕是引起大祸啊。”
“可是你看看这些人,你敢说儒家的教义没有问题?”李世民随手揪起一个人,怒视道:“满朝文官,都是儒家弟子,但你自己看看,这满朝当中,没有出现在这箱子里的,又有几个?我就用着这样的贪官恶官为朕治理天下,那天下的百姓,该有多遭罪啊?你敢说,不是你儒家的奥义除了问题?”
“陛下息怒……”
于志宁一劝,李世民更加愤怒:“息怒?往日里被朕引以为信任的人,竟然全都是这幅模样,你让朕怎么息怒?”
“陛下,还请暂缓雷霆之怒。”发言的是另一个人,名字叫做李玄道,出身陇西李氏,按照辈分,还是李世民的族叔,不过已经是很远的亲戚了,李玄道的年龄比于志宁还要大,已经六十多岁了,见李世民发怒,不得已站了出来。
“你有什么话要说?”见说话的是李玄道,李世民不得不强行压下怒火,李玄道虽然已经和主房不怎么亲近,但是也没有出五服之内,虽然李世民不会喊他族叔,但也不会抚了他的面子。
“陛下,臣觉得于志宁说的对。”李玄道颤巍巍的站出来,小声劝道:“一样米养百样人,同一种教义,自然也会教出不同的人来,这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不关教义的事情啊。”
“满朝都是儒家弟子,有一半都是贪赃枉法之人,你告诉我,这和儒家教义没有关系?蒙谁呢?”李世民更是愤怒,他没有想到,儒家犯法的证据都这么齐全了,竟然还有人为他们说话。
李世民愤怒,旁边有一个人比他更愤怒,就在冷笑道想要再次辩解的时候,一个折子忽然飞了过来,李玄道一个不防,正好被砸在脸上。李玄道痛呼一声,鼻血当时就流下来了,可见砸他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
随着折子飞来的,还有一个更加愤怒的声音:“李老头,你想为儒家辩解,可以,但在辩解之前,你自己最好先看看这个,看看这儒家,究竟还有没有资格让你替他们辩解。”
“什么?”李玄道拿起奏折看了一眼,顿觉得眼前发黑,当他看到一半的时候,更是浑身颤抖,猛然喷出一口鲜血,大叫一声:“当真是不为人子啊~”
然后晕了过去。
“真是好的很,烹煮婴儿,自比齐桓公……制作人蜡,供于墓室,千年不灭……畜生……”高士廉捡起来,也只看了两条,便觉得眼前发黑,大喊了一声畜生,晕厥了过去。
慌乱之后,晕厥之人被太医抬走,剩下的则分成了两股阵营,一股怒气满盈,愤怒的瞪着对面。另一方则仿佛死了爹娘,面色一个赛一个的惨然。
第八十五章 杀
第八十五章杀
“陛下,你就直说吧,接下来该怎么办吧?是杀还是抓,又或者是放?”程咬金此时已经怒气冲天,刚才砸李玄道的人就是他,他也是仅次于李世民,第二个看到那封折子的人,因此对于折子上的罪行感到更加的愤怒。
这封折子上记载的是不是别人,而是徐州刺史陶公潜的累累罪行。
这陶公潜别的爱好没有,却有一个怪癖,那就是喜好偏信旁门左道。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了一个邪方,说是吃婴儿可以得长生,于是自此之后,徐州屡屡发生因而失窃大案,但都被陶公潜仗着自己的权势,给压了下去。
可是后来,吃的婴儿多了,他身体的衰老速度却并没有下降。恐惧死亡的陶公潜,为了在死后依旧享受荣华富贵,于是开始大肆修建陵墓,贪下了大量税银,并且私蓄军队,截杀过路的客商。收集妙龄少女,制作人蜡,供奉于墓室之内,并以三岁婴儿制作水银娃娃,以为陪葬品……
种种禽兽罪行,简直难以让人接受——就这样的人,竟然也是出自圣人门下,儒门弟子,简直是可笑至极。
即便当年的吃人王朱璨,比之陶公潜,也可以自称善人了。
“杀!”李世民沉默良久,吐出了一个字。
“来人。”
一群侍卫大踏步的冲了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照着这个名单上的抓,一个不留。”李世民掏出一好足有一尺厚的折子,上面记录了所有犯罪官员的名字。
侍卫统领打开折子,顿时便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见折子足足有一丈多长,上面密密麻麻的用蝇头小楷写满了人名,足足有几千人之多,而且看这些名字的职位,要么就是一部主管,要么就是牧守一方,又或者干脆就是军中名将,可谓各个都是手握权柄。
“这,陛下三思……”侍卫统领也有些纠结了,他在宫中做事,自然也是懂一点政治的,当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将这些人全都抓了,整个大唐怕都要运行不下去了。
“闭嘴。”李世民怒斥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资格?还不赶紧给我干活?”
“是……”侍卫统领无奈,只好按照名单上的名字,开始抓人。
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李世民是在玩真的,所有儒家门徒都慌了,纷纷求饶。
“陛下,饶命啊……”
“陛下,臣是被逼得啊,臣也是万不得已啊。”
“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吧,臣知道错了。”
“……”
然而,李世民的决心要是那么容易改变,他就不是那个千古圣君了,眼看李世民对求饶不为所动,侍卫依旧坚定不移的叉着他们往外拖去,这些儒家弟子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李世民,你不得好死。”
“昏君,你想动摇儒家正统地位?我儒家地位岂是你一介昏君能动弹的?”
“暴君,你是非不分,你就等着大唐亡国吧。”
“你就算杀了我又能怎么样?你杀了我一个容易,但你还能杀了天下儒家弟子吗?”
“李二,你这个满手沾满血腥的暴君,你弑兄霸嫂,逼父退位,今天更擅杀大臣,你终究会遭报应的。”
“李世民,你如此对待儒家,你就我们儒家的报复吧,我先走一步,在地下等着你,我等着你……”
“……”
然而尽管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骂的难听,但李世民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眼看着眼前一切。
待得大兴殿中再次安静下来,整个大殿已然少了一半人,剩下的九成是李世民这一派的,另外一部分则是中立派以及少数洁身自好的儒家门人。
“退朝吧。”
“退朝!”王亭初尖利的声音响起,残余的人也都纷纷行礼,退出了大兴殿。
当然了,老规矩,他的心腹并没有离去,而是来到了御书房,开小会,继续商议大事。不过这一次人并不多,只有房杜魏三人,至于程咬金以及李绩等人,接下来天下定然会大乱,他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陛下,所有人都被抓了,接下来该如何做?”房玄龄上前询问道:“这么多人被抓,而且大部分都是各部主管,朝中直接空了一半,各部没有了他们,可运行不下去啊。”
“无妨,让他们的副手接手就是了。”李世民显然已经想好了一切,无所谓的摆摆手道:“贞儿曾经和朕说过一句话,朕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除非是特例,否则主管和副手都是天生的仇人。”
杜如晦何等聪明人?只这一番话,就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