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着急。”李贞见他急不可耐的样子,笑道:“大海这么大,有的是你出海的机会,不过你此次出海耗时半年,不但没有与家人联系,自己恐怕也是浑身疲惫,你还是先在家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和家人好好的团聚团聚,待台风季节过去之后,再出海也不迟。”
    “是,是属下太急切了。”
    岑文本问道:“殿下,您觉得,开放航路这个消息,我们什么事时候宣传为好?”
    “当然是越快越好。”李贞笑道:“正好趁着船队收获这一股东风,彻底的烧起大家的热情去。”
    “那殿下觉得,明天可好?”
    “不急,虽然说是要越快越好,但是计划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李贞嘴角含笑道:“现在第一步已经可以开始了——将我们的具体收获,以及付出的代价,都宣传出去吧。”
    “是。”
    很快,此次船队的具体收获,被李贞的侍卫给宣传了出去。
    “什么?一次竟然收获了两百三十万贯?”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航海的付出,就算是加上船,也不过五十万而已啊。”
    “天啊,这比抢钱都来的快啊。”
    “抢钱算什么?这可比直接挖金矿都要来的快啊。”
    “这哪里是什么吕宋岛?这分明就是一座金山啊。”
    “估计比这里还要赚钱的,也只有银岛了吧?”
    “还真不一定,你去银岛一年能挖两百万贯的银矿吗?”
    “而且你们要注意,银岛争夺了半年多,到现在也没有个头绪,往后估计至少还需要半年,这么长时间,已经足够船队再走两个来回了。”
    “哎,也好想去吕宋岛捞金啊。”
    “别想了,越王发现的东西,咱们哪里有资格去分享啊?”
    “就是说啊,再说,就算越王允许你去,你有船吗?大海上大浪滔天,你的渔船可挡不住。”
    “船还真不是问题,我就算一个人买不起,我还不准许合伙买一条船吗?”
    “……”
    这话一出口,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莫名的光彩……

第三十一章 李贞的担忧
    第三十一章李贞的担忧
    八号码头发生的事情,只是用了三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岭南,半个月就传遍了整个天下,甚至还远在高句丽的李世民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个月后,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东亚。
    一时间天下哗然,议论纷纷。
    百姓们只是羡慕越王不愧是小财神,这赚钱的能耐的确不一般,只是造了几艘船而已,竟然能赚这么多钱,倒是没有别的想法——反正想要出海,必须要有大船,他们一群泥腿子,哪里有钱买大船?就算是集资,一家出一贯,那也得一千多户呢,再加上出海的风险太大,太不切实际了。
    但是那些商人们就不会这么想了——才一千贯而已,完全可以出得起啊,就算那些小商人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这么多,找几个人凑凑,买一艘船还是没问题的。
    而那些些大商人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根本就不缺钱,就是缺来钱的路子,现在李贞给他们找了这么一条发财的生意,他们要说不心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马克思说的好,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如果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人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百分之五十,人们就会尽全力,如果有百分之一百,人们就会践踏一切法律。倘若有百分之三百,人们就敢拿生命做赌注,甚至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
    三倍的利润就可以让他们无视任何的阻碍,现在可是几十倍的利润啊……谁还管你是不是越王的地盘呢?
    根据李贞得到的情报来看,大唐国内的几个大型商会已经开始调动资金,准备购买大船出海了——越王不公布航路,我们还不会自己探索吗?
    对此李贞是不在意的,航路要是有那么好探索,大航海时代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何况,整个大唐能造海船的船厂都在自己手中,你们就算再有钱,如果我不卖船,你们有什么办法?难道要游泳过去吗?
    至于从现在开始重新建设船厂,当然没问题,问题在于当初为了建造越船和登船,即便是以李贞的财力,也足足用了好几年时间呢,又搜刮了整个天下几乎所有的造船能手。那些商会自己建造船厂,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他们的船厂建设起来,恐怕这边李贞已经将南洋探测完毕了都。
    其实李贞并没有那日在外边表现的那么自信,对于开放吕宋航路这件事,他其实也是处于纠结状态的——当然,他不是心疼吕宋群岛上的那些利益,来自后世的他实在是太知道世界的情况了,吕宋的资源固然丰富,但要说在世界上的排名,吕宋恐怕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吕宋说白了就只是一个群岛而已,就算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它能大过西伯利亚吗?
    能大过澳洲吗?
    大得过非洲吗?
    大得过美洲吗?
    别说这些大洲了,群岛里面都有不少地方比吕宋要丰富的多。
    婆罗洲(加里曼丹)。
    金洲(苏门答腊)。
    爪哇岛。
    巴厘岛。
    ……
    说句难听点的话,和这些资源丰富的地方相比,吕宋算个屁啊?
    所以李贞并不是在纠结于吕宋的利益,他纠结的地方在于——吕宋开放的后果会是怎么样的。
    按照他的计划,吕宋开放之后,第一批吃到肉的肯定是那些大型商会,他们会掠取占据吕宋群岛将近五成的利润。
    而剩下的五成中,还有四成是李贞和朝廷占据的,只有一成的汤水,才是那些小商会和散户们能吃到嘴里的东西。
    但是说实话,李贞并不想扶持那些大型商会。
    本来,这些商会的规模就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让他们吃掉一半吕宋岛,他们的本金将会成倍的往上翻,到得最后,一定会发展成一个又一个的财团——就好像后世那些垄断财团一般。
    这些财团有了大量的钱,一定不会满足于现在的状况,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提高地位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金钱在朝廷中扶持自己的代言人……
    然后李贞最恐惧的地方就来了。
    财团控制朝廷,架空皇帝,皇位形同虚设,整个国家最终变成资本角力的竞技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国家的一切——就好像后世那些被财团控制了的国家一般,总统都是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本身就是他们的代言人,整个国家彻底沦为财团们的玩物,再也没有一丝的自主权。
    与世家相比,财团反而更加的可怕,因为财团一切都会以利益为主,他们对于利益的贪婪更加的赤裸裸,而不像是世家一样,至少还会为自己披上一身仁义道德的皮,但财团可就要红果果的多了,甚至为了利益,发动一场战争都不是不可能(至少一战和二战,就都是因为那些国家背后的财团在搞事情)。
    不过当李贞将自己的疑惑说给几个心腹的时候,得来的却是他们的大笑。
    “先生,舅舅,你们为何要发笑?”
    “哈哈哈……”长孙无忌笑了一会儿,促狭道:“殿下,世人皆知您的目光长远,谁曾想您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啊。”
    “舅舅这话何解?”
    岑文本见李贞是真的想不明白,笑道:“殿下,您的问题或许存在,但是其实也用不着多担心。世人逐利,这乃是人之本性,又如何能够阻止?但是您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大唐真的按照您的规划走下去的话,我们朝廷本身就是天下间最强大的财团啊。”
    “就好比殿下您的商会,几乎已经垄断了大唐的武器制造、钢铁冶炼、矿产开采、茶叶炒制、海产加工、香料生产、玻璃冶炼……等等产业,朝廷本身也有白纸生产、书籍印刷等等诸多产业上的垄断。
    再有别的更多的产业虽然没有垄断,但也都参与了进去——殿下您自己说说,只要这些产业一直都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就能掌控天下一半以上的经济,别人拿什么超越我们?”
    “……”李贞若有所思。

第三十二章 解惑
    第三十二章解惑
    “景仁(岑文本字)先生说的也正是臣要说的。”刘仁轨也跟着道:“别的也就不说了,就说这海上吧,以后等大航海贸易真的彻底展开,殿下您凭着天书的先知先觉,最肥的肉肯定都是我们自己吃的,吃剩下的骨头才能轮到那些商会吃,他们又如何能是我们的对手?殿下要是还是担心,不防在后来的航海中给朝廷划拉几块自留地,只要有这些土地在,又哪里用得着担心别人超越我们?”
    “而且殿下不要忘了一点。”长孙无忌也正色道:“这天下说到底,还是按照拳头说话的,拳头大才是真理,只要我们能掌控全国的军队,别人纵然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还不是我们任由我们宰割?”
    “对啊……”长孙无忌的话算是给李贞彻底开了窍了,事情都还没有发生,现在担心这些又有什么用?
    何况,长孙无忌说的对,只要军权在手,保持军权的独立性,那些所谓的大财团,根本就只是自己手里的窝窝头,想怎么啃就怎么啃。
    至于如何保持军权的独立性,这个倒也简单,李贞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军权本身就有一定的独立性,朝廷之所以能节制军队,除了大义的名分外,另一个就是钱粮了,只要保证军队的薪饷是由皇家直接发放,别人是无论如何也插不进去手的。
    而且不要忘了,现在的大唐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讲究所谓的人权平等自由什么的,大唐可是真正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想要弄垮几个商会,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吗?
    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一些小官都可以弄垮一个家族,朝廷要是出手,还不是情轻而易举?
    再立一些比如《反垄断法》、《专利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之类的法律,足可以限制财团们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自己本身留下的财产,大唐以后就算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也足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过度,不会出现太大的混乱。
    再说,难道就因为担心财团的发展壮大,就不开放航路了吗?那自己辛辛苦苦探索大海又是为了什么?
    就因为一点小小的担心,就放弃这个计划——这岂不是因噎废食,未免太可笑了一点吧?
    所以,航路肯定是还是得开放的,不过在开放航线之前,李贞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那些商会觉得,这钱来的太容易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在李贞的暗中的推波助澜之下,新航路的事情被炒得越发火热,那些商会们在而更是急不可耐。
    然而当他们凑够了买船的钱后却突然懵逼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有钱是没用的,你再有钱,买不到船也只能站在岸上干瞪眼。
    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地方买船,在李贞的暗中布局下,整个大唐沿海基本上只要是有点规模的港口,都开设有船厂,这些船厂规模不同,大的比如越船可以单独制造战舰,小的则比如杭州造船厂,只能生产配件给大型船厂,但是技术积累都是有的,只要李贞愿意,这些船厂完全可以随时升级成为正规的造船厂。
    然而无论船厂规模大小,这些船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李贞的。
    倒不是说大唐所有船舶都是李贞的,但李贞的船厂也已经占据了大唐船舶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就是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中,都是一些规模不大,而且还只能生产内陆河流船舶的船厂,说是船厂,倒不如说是大一点的作坊更合适一点。
    当然,现在无论是海船还是江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用木头制作的,从理论上来说,在技术上两者是没有区别的,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一个专门生产江船的船厂,想要彻底转型制造出一艘合格的海船,没有几年的测试是肯定行不通的。而且一艘船的建造时间通常都是以月为单位的(纵横级商船最快的一艘也都用了两个月多一点,那还是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想要凑成一个船队,又得需要好几年,有这几年功夫,只怕吕宋的汤水都被别人搜刮干净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唐所有能生产海船的船厂都掌握在李贞手中,这些商会们想要得到船,要么就是另起炉灶,重新投资一个船厂,但是这需要海量的时间。
    所以其实他们面临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李贞这里购买。
    只是想要从李贞这里购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说他们愿不愿意给竞争对手送钱,就说李贞自己的船都不够用,所有的船厂都已经是三班倒的在生产了,所有的船坞都已经被船只占满,后面还有大量的订单排着队等待,哪里还有空余的时间给被人造船去?
    如果这时候他们下单,想要领到第一艘船,就必须要等到两年后了,他们如何等得起?
    那唯一的办法就剩下高价购买了,而目前手中唯一有大批量海船的,也只有李贞了……
    但是李贞卖不卖还是两说呢。
    李贞的野心可不只是一个吕宋啊,在他的计划中,吕宋虽然珍贵,朝廷也要在那里驻军并且划归行政区,但是李贞接下来的行动肯定不会是以率送为主了。
    刘仁轨这一趟吕宋之行,已经初步得知了吕宋的详细资料,已经足够让朝廷初步掌控那里了,接下来就该是东南亚的海外部分了。
    比如大马地区(马来西亚)。
    比如印尼地区(印度尼西亚)。
    比如马六甲地区。
    ……
    都是大唐接下来要搜索的地方。
    尤其是前两家,都是有名的岛国,相对于吕宋的几种,这两个国家境内岛屿成千上万,而且分布极为广泛,虽然被标注为地区,但这也是李贞按照后世的习惯来标注的,其实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划分并不科学。以后大唐想要统治这里,肯定是要重新划分区域的,所以这两处地方需要重点探测。
    想要详细探测这两地,需要的船可不是小数目,李贞自己的船都不够用,又哪里能匀给别人?
    除非……
    他们给的价格巨高……

第三十三章 吴福成
    第三十三章吴福成
    “殿下,大同商会的总会长吴福成求见。”这日,李贞刚刚视察完沿海民房的建设工作,回到王府都还没有喘一口气,小福子就拿着一个拜帖过来禀报道。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正是暴风来的最猛烈也是最频繁的时候,尤其是前天,一股台风直接从越州港口登陆,袭击了香江和大澳,并且通过珠江口,直直的朝着越州前来。好在越州虽然在江口,但毕竟深处内陆,因此当台风到达越州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已经变成了正常的十级狂风,倒是没有给越州带来太大的损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过台风沿途一路可就倒了大霉了,摧毁了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包括越州港口在内,都被台风席卷,所有停靠在码头上,还没来得及进入泊位的船只,无论大船还是小船,都被狂暴的台风席卷,彻底成为了江面上的垃圾。
    就连沿途番禺县都被波及,城墙都被掀翻了,城内房子九成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损伤,百姓死伤了好几百,初步估计财产损失在二十万贯左右。
    为此李贞大怒,重惩了番禺县令,处以他停职留用的惩罚,记大过一次,如果再犯,直接关进大牢,一辈子都别想出来了。
    昨天他就去了番禺县视察,顺便稳定住了民心,在那里过了一夜,今天才拜别番禺想父老,冒雨赶回了越州城中。
    刚刚回到王府,连口姜汤都没有喝上,就听到了小福子的汇报,李贞一股邪火顿时就从心底涌了上来,大怒道:“混账,都钻进了钱眼里了吗?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本王哪里有心情见他?让他给我滚。”
    “殿下,人家是来送礼的,好几十车的粮食和帐篷呢。”小福子被李贞吓了一跳,不过想到吴福成带来的东西,他觉得有必要提醒李贞一下。
    “东西?”李贞一怔,继而一笑:“果然是好打算,你让他进来吧。”
    “是。”
    “草民吴福成,见过越王殿下。”吴福成是一个看起来很老朽的老人,须发花白,满脸的老人斑,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糟老头子,哪里有一点一个巨型商会掌舵人的样子?
    然而正是在这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的下面,隐藏着的却是一颗狐狸的心,想当初,吴福成可谓是吃遍天下——有多少不熟悉他的人都被他这一招给坑的连棺材本都赔光了,就连熟悉他的人也会因为他谦卑的样子,而心生好感,从而心甘情愿的和他做生意?
    “起来吧。”吴福成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李贞的面色也不由的缓了一些,也不再卖关子,直言道:“听小福子说,你带了很多东西来?”
    “启禀殿下,却是如此。”吴福成的面色变得诚恳起来:“草民听说前天台风袭击了越州,百姓损失惨重,心急如焚,立刻调集资金,从临近州县购买了三十车,另有帐篷二十车,全部献给殿下,希望能对灾情有一点帮助。”
    李贞眉毛挑了挑,对于吴福成更加的满意:“哦?想不到在如今的商人中,竟然还有如吴掌柜般心怀天下之人啊,难得,难得啊,只凭吴掌柜此举,便当得起义商这两个字,比之古代的聂壹、弦高,也不差多少了。”
    “殿下实在是过奖了,草民惭愧。”吴福成谦虚道:“实不相瞒,草民也是农家出身,少年时期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挨了不少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太知道民间的疾苦了,所以草民发达之后,丝毫不敢忘记自己的出身,对于受难的人,也是能帮就帮。”
    “吴掌柜果然是商人表率。”李贞更加满意了:“你的东西本王就收下了,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的东西算是帮了本王的大忙了——这样吧,你有什么要求没有?如果有的话,只要是本王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为国分忧,草民不敢领赏。”吴福成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开玩笑,只是区区一点粮食和帐篷而已,又能换来什么?
    我的最终目的可是你的船啊,没有一点付出,你会这么容易让给我?
    人情是需要经营的,慢慢等吧,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了,以后只要小心翼翼,细心维持这份人情,终有一天能从你这里得到船的。
    李贞点点头:“这样啊,也罢,这个情本王就记下了,以后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就是。”
    “是……说起来,草民的确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吴福成犹豫了一下,突然小声说道。
    “哦?但说无妨。”李贞也没有像是小说中那样,心中不悦,从刚才的交谈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吴福成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进退,既然刚才自己主动让他提要求,他都没有要船,现在更不会这样做了,所以他的要求可能真的只是一个小要求而已。
    “是这样的。”吴福成斟酌了一下语言,道:“草民知道此次台风过境,整个岭南都有不少的百姓遭了灾,台风所产生的破坏力,即便以朝廷想要完全赈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草民的意思是……能不能请殿下准许草民以大同商会的名义,主动帮助朝廷赈济一部分百姓……殿下您……以为如何?”
    “这样啊……本王答应了。”
    “可是草民真的希望能为百姓们做点事情……什么?殿下您答应了?”反应过来的吴福成是懵逼的,怎么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你就不怕我们借机收买人心吗?要知道我们的背后,可是儒家啊,和越王您可是死对头啊。
    “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毕竟吴掌柜你也是一片好心嘛。”李贞才没有在意这些,轻松的挥手道:“你尽管去安排吧,对于你们这样的义商,本王是持绝对的支持态度的,这点你尽管放心就是,本王会让下面的官员配合你的。”
    “是,多谢殿下,如果没有别的事情,草民就不打扰殿下了。”虽然不知道李贞为什么要答应自己,但吴福成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便主动提出了告辞。
    “嗯,去吧。”
    “草民告退。”

第三十四章 目的不纯?无所谓的。
    第三十四章目的不纯?无所谓的。
    “殿下,大通(注:这个是大通,和刚才从大同不是一家,大同背后是儒家,而大通的背后则是世家在支持)商会岭南分会掌柜付学义求见,他同样是带着一大批的物资,应该和吴福成的目的是一样的。”送走吴福成,李贞刚要准备歇息一会儿,小福子就又进来了。
    “真是,怎么还排着队的来啊?非要累死我才甘心吗?”李贞纠结道,不知道自己已经累了一天了吗?回来后连口水都没喝呢,真是的。
    “那殿下,要不奴婢让他们等一会儿?”小福子见李贞是真的累了,心中也是心疼不已,小声的建议道:“反正他们已经在越州城内等了殿下两天了,想来再让他们等几个时辰,他们也不会说什么的。”
    “算了算了,人都来了,就让他进来吧。”李贞摇头拒绝了小福子的提议,这种事情如果从开始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