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事情,那要被问责的可就是我了。
再说了,敢于去婆罗洲的移民,一般都是活不下去的穷光蛋,他们哪里有什么资产?我运一趟人,怕是连运费都赚不回来吧?这样的任务我要来有什么用?”
“原来是这样。”武媚娘的眉头皱了起来:“那父皇这不是在坑你吗?殿下,要不这个圣旨我们推了吧?”
“不用不用,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见武媚娘认真了,李贞连忙转回了笑脸,解释道:“南洋毕竟有十万兵马,虽然暂时不能动用,可是一旦南洋局势稳定下来,这十万人就成了一股有生力量。
还有南洋的移民工作,早期的投入的确有点大,但是同样的,一旦婆罗洲的移民形成规模,那我们就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婆罗洲,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吃最大的肉,而那些跟进者只能啃骨头甚至只有喝汤的份了。
不过我说的这些收益都需要时间罢了,短则一两年,长也不过三五年,不过我们还能等得起。”
“原来如此,是妾身想多了。”
“哼哼,这也只是父皇的一次无力的反击罢了。”李贞淡淡冷笑道:“珍珠的事情传出去的话,对他的名声不好,甚至还会被人怀疑父子不睦,到时候别人说什么可就由不得他了。
我通过郑琅提醒了他,只是方法不是太好,有点带有威胁的意味,可是偏偏父皇还必须得给我厚赐,否则堵不住人心。干脆就直接用了这个方法,南洋大都督,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到了极致,更是空前绝后,以前没有,未来更不会再设,用这么高的一个职位,足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了。
至于我会在这个职位上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这个别人就不管了……只是轻轻一招,就将皮球踢了回来,偏偏这个球我还必须得接住不能撒手……父皇,真是好手段啊。”
“殿下慎言……”武媚娘连忙捂住李贞的嘴:“小心隔墙有耳朵。”
“怕什么?”李贞轻笑道:“如果我担心将这些话传到父皇耳朵里,我就不会说出去了。放心,没事的,父皇虽然心眼小了一点,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拿捏的住的,绝不至于因为这件事而拿我怎么样的。”
“郑琅。”
“属下在。”郑琅闪身而出,他现在的身手是越来越神出鬼没了。
“原计划立刻取消,将父皇的赏赐传出去。”既然李世民更改了赏赐,那李贞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自然不会再要挟李世民。
“是。”
“我要休息一下,你们下去吧。”
“是,妾身告退。”×n
……
不出李贞所料,他的谈话内容很快就传入了李世民的耳中。
“这个混账小子,居然说朕小肚鸡肠?他居然说朕小心眼?”李世民气得原地转圈,过了一会儿,问着回来缴旨的王亭初:“王亭初,你说说,朕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吗?如果朕真的小心眼,就魏征那臭脾气,他能活到今天(魏征:为什么又是我?)……”
王亭初强忍着笑意:“陛下不要生气,殿下不是说了吗?陛下您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很拿捏的住的……”
孰料,李世民听了顿时怒火中烧,黑着脸问道:“你的意思是,你也同意贞儿的推论了?朕真的有这么小心眼吗?”
“陛下恕罪,奴婢……陛下的心胸还是很宽阔的。”王亭初吓得连忙跪下改口否认。
李世民立刻大喜,不要脸的自吹自擂道:“我就说嘛,贞儿纯粹就是胡说八道,朕的心胸才是很开阔的,开阔到足可以容纳天下山川于胸胸怀之中。”
“……是是是,陛下的心胸最开阔了。”王亭初口中答应着,但是心中却是吐槽,你要是心眼够大,面对我说的话,你会是这种反应?
“算了,你起来吧。”李世民挥挥手:“你下去换一个便装,咱们出去逛逛去。”
“啊?陛下不可啊。”王亭初大惊:“如今越州人口暴增,同时也是最混乱的时候,您这要是出去遇到了危险的话……”
“哪有那么多危险啊?”李世民摇头道:“我们的侍卫又不是吃干饭的,有他们在,能有什么危险?何况,如今的越州如此的热闹,正是发展的最关键时刻,朕若是不亲眼去看看,心中实在是没底。行了,别废话了,赶紧去换衣服。”
“是,奴婢这就去。”王亭初劝不住李世民,只好下去换衣服了。
越州城最热闹的地方并不是城中,而是码头上——当然,城中也是很热闹的,因为李贞发现了吕宋群岛,又开放了吕宋群岛的航线,因此整个越州都迎来了人口大暴增,只是短短一年时间越州的人口就翻了一倍还要多,各种生意也多了起来,还是相当的繁华的。
不过港口毕竟是迎接归航船只的第一站,大量的交易尤其是时鲜之类的货物,根本就不用进城,只需要往码头上一靠,然后将牌子一挂,自然有人前来询问,若是能在价格上达成共识,那么交易基本上也就达成了。
因此为了第一时间得到上等的货物,各大商会都在码头上设立的有专门的办事机构。
而达成了交易,接下来就需要运输卸货了,因此码头上还有很多苦力劳工在讨生活,他们专门以为来往船只装卸货物为生,基本上只要能上一条船卸货,那么一家人一天差不多就能吃饱饭了,如果能干的更多,家里的孩子甚至能吃上几口肉。
除了苦力之外,剩下的就是各种商贩了。无论是守候在码头上的苦力,还是过往的船只,基本上都会在码头上解决一顿饭,这就给了饭摊生存的余地。
除了饭摊之外,还有贩卖各种手工艺品或者土特产的贩子,一些过往船只,尤其是外地船只,他们的船员们也往往都是外地人,加上船员薪水够高,因此通常会在码头上购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无论是留作纪念还是送人又或者是转手卖掉,都是相当不错的东西。
只是码头固然繁华,但是同时也有各种弊端。比如一些苦力们为了不被人欺负或者为了抢夺生意,往往都会抱成一团,进而形成黑社会性质的帮派团伙,趁着港口刚刚设立,管理规范还不是很全面,钻法律的漏洞,为非作歹,横行不法。
要不是越州市舶司还算强力,手中也有自己的军队,只怕这些帮派团伙还会更加过分。
更有帮派甚至掩护走私船,给港口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冯智宝带人严查了几次,很是抓了几批人,只可惜一直屡禁不绝……
王亭初得到这些资料之后,更是胆战心惊,偏偏李世民非要来码头上转转……这里可不安全啊。
“陛下……哦不,老爷,我说这码头上实在是太混乱了,我们还是去城里吧,那里比较安全。”王亭初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几乎要将整个码头挤满,可谓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如果李世民真的在这里出了事情,那所有被牵连的人都得死,就连李贞也别想落了好。
“你担心什么?”李世民笑道:“这里有市舶司的巡防队时刻巡逻,暗中又有我们的人保护,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这人也太多了,您身娇肉贵,不说遇刺了,就算是被磕着碰着了,奴婢们可就活不成了啊。”自从进了港口,王亭初额头上的汗就没有干过,实在是太可怕了,这里的苦力都是不懂礼仪的野蛮人,如果和李世民起了冲突,进而伤到了人的话,那后果王亭初根本想都不敢想。
第两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铺
第两百四十一章豆子粥铺
对于王亭初才话,李世民根本理都没理,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四处张望着,待看到路边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咦,这里有一家豆子粥,我倒是许久没有吃过豆子粥了,我们去尝尝去。”
“老爷……”王亭初都快哭了,你不但要逛街,你还要吃东西,这要是饭有问题,您要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不行不行,想都不敢想啊。
“放心放心,没有事情的。”李世民根本不在意,他的安全其实是最不用担心的。李贞身边都有十三骑士跟随,李世民自己又怎么可能没有暗中护卫的力量?这些人的战斗力或许不是最强大的,但是却拥有各种奇异的能力,可以三百六十度保证李世民的安全,又有护卫暗中守护,一般的宵小之辈跟本就接近不了李世民的身边。
“这家豆子粥的名字倒是挺有意思的,居然叫做太子豆子粥。”走到近处,李世民看到店家的招牌,更有兴趣了。
看到店家招呼完客人回来,连忙问道:“店家,你们的店,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啊?太子这两个字,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这话要是换做一般人,店家基本上都不会搭理,没看到我忙的都脚不沾地了吗?这时候找我搭讪,你这不是耽误做生意吗?
李世民不同,在码头上找活计,最重要的就是眼力劲,这里人来人往,谁知道下船的都是什么人?万一有什么达官贵人或者县令老爷的话,你得罪了人家,人家伸一根手指头都能弄死你,你一个平头百姓无依无靠没有背景的,哪里斗得过人家?你就等着死吧。
所以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眼光,而老板是在从事饭摊行业好几年的老人了,早就锻炼出了非凡的目光,自然能看出李世民的不同来。
一般的穷苦哈哈一年难得换一件衣服,就算是有,码头上给人扛包卸货的,再新的衣服传两天也都磨烂了,所以苦力们在码头上干活都是穿的破衣服,只要能够遮羞蔽体就够了,大家条件都差不多,穿的也差不多,谁还会笑话你不成?
过李世民不同,他虽然穿的的平民衣服,但是全然如新,浑身没有打过一个补丁,而且浑身有一股儒雅气质,就算不是当官的,那也至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文人,至不济也得是个大老板。这样的人,找他一个小小的饭摊老板问个话,那是他的荣幸,又哪里会拒绝?
因此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这个黑瘦黑瘦的老板就放下了手中的勺子,露出了两排明晃晃的白牙,解释道:“老爷有所不知,这豆子粥乃是当今太子殿下传下来的,他老人家可是我们厨师行业的祖师爷,因此小人挂了他老人家的名头,也是求祖师爷赏口饭吃。而且不光是小人,别人也都是这么干的,这是码头的外面您还看不清楚,您若是往里面再走走,就会发现类似的名字有很多,比如说太子叉烧包,越王八宝粥,八皇子月饼等等之类的名字到处都是,不计其数。”
“呵,这么说来,你们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兆头?”李世民失笑:“只是太子也是人不是神,他同样会受伤生病,也不能呼风唤雨,怎么赐福给你啊?”
饭摊老板笑道:“老爷不要急嘛,小人还没有说完呢,求祖师爷赏口饭只是第一个原因,还有第二个原因呢。”
“哦?那我倒是要听听。”李世民寻了个空位坐下:“先给我们上两份豆子粥,你慢慢说。”
“得嘞,两份豆子粥,马上就好……”
李世民邻座的一个一看就是苦力出身的汉子道:“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这位老爷您就别打扰老吴做生意了,您若是愿意听呢,小人帮您解释。”
李世民笑道:“好啊,如果你说的好的话,在座诸位这一顿饭,老爷我请了。”
“哎呀这位老爷敞亮。”
“多谢老爷。”
“多谢老爷,祝您身体健康。”
“齐五斤,你可得将老爷个伺候好了啊。”
“……”
李世民此举自然是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大家纷纷表示各种感谢,只是他们毕竟是一个字不识的大老粗,说的话也是让人啼笑皆非,李世民倒是听得异常的满意,这种被人真心拥护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老爷爽快,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们码头上讨生活的别的不知道,但是这港口的消息却是一清二楚。”名字叫做齐五斤的汉子更是大喜,拍着胸膛保证自己知无不言。李世民出手固然得到了感谢,但是齐五斤同样要被大家感激,因为归根结底,这一次李世民请客,还是他齐五斤挑起的头,大家都要欠他的人情。
“豆子粥来啦……”正好这时候老板将豆子粥端了上来,李世民招呼道:“管家,你也一起吃吧。”
“不不,老爷您吃就好了,小人还不饿。”王亭初哪有这个胆子和李世民平桌并坐啊?
“让你坐下你就坐下,哪那么多废话?”王亭初推辞,齐五斤可着急了,一把将王亭初按在了凳子上。
“大胆,你……”王亭初气得要死,挣扎着要起来,奈何自己一个几十岁的老头,哪里回事齐五斤这样天天干重活的汉子的对手?两条腿踢腾了两下,愣是没有站起来。
“哈哈哈……”李世民乐的眉开眼笑的:“好了好了,既然都坐下了,那就一起吃吧。”
“……那就多谢老爷了。”王亭初嘴上答应,但是哪里敢碰汤匙一下?就连屁股都是半沾不沾的,根本不敢坐实了。
“你继续说吧。”
“是。”齐五斤喝了一口粥,然后看了看老板,才继续道:“其实说起来,这老吴之所以给自己的饭起一个太子的名头,除了是求太子爷给口饭吃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太子祈福。”
李世民手中汤匙一顿:“祈福?为什么祈福?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祈福?”
“事情是这样的……”齐五斤说出了事情的缘由。
第两百四十二章 惊人的日流水
第两百四十二章惊人的日流水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齐五斤看了老板一眼:“在说缘由之前,小人先问老爷一个问题,您觉得以老吴的摊位,一天能赚多少钱?”
“这……”李世民哪里懂这个,只好面带惭愧道:“老爷我是读书人,不懂这生意上的事情,不知道齐小哥可否解惑?”
“五百文……”
“什么?”李世民一愣,继而大惊:“你说多少?五百文?你的意思是,这个摊位一天可以赚五百文钱?”
齐五斤点头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老爷您四处问问,在这个码头上做生意的,一天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李世民更加惊骇了:“你是说,不光是这里,这整个码头,所有的生意人,每天都能差不多有五百文的收入?”
“确切的说,整个越州港口都是如此,这是市舶司上个月才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齐五斤羡慕道:“而且我们这个码头还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七号码头,那里是整个越州港最好的地带,水流平缓,地势开阔,水也够深,因此停船也是最多的,连带着七号码头上的人都发了小财,上个月市舶司给出的数据是七百五十文,也就是说平均一个摊位一天要足足有七百五十文的收入。只可惜,小人不会做饭,否则怎么也得试试去。”
“怎么活这么多?”李世民依旧觉得难以置信,就这样一个路边摊,支个棚子,摆几张桌椅,一天就能有五百文的收入?
“小人骗你干什么?”齐五斤笑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相信,但是这是市舶司给出的数据,或许有一点点出入,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李世民陷入了纠结,他此次微服私访除了是要体验一下越州风情之外,未尝就没有给李贞找找麻烦的意图在里面——这个混小子居然敢说我小心眼,那我这一次就小心眼给你看看。
谁知道毛病还没有找到,李贞就先给了他一次重击,码头上一个普通的饭摊,一天居然有五百文的收入,也就是说一个月就可以赚十五两,十五两银子在这个年代能干什么,之前已经说过大唐的物价,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是一笔非常大的钱,足够让一个五口之家舒舒服服的过上一年,而这只是他们一个月的收入,这就等于是每家都进入小康社会了啊……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端着豆子粥的老板路过,闻言笑道:“老爷您别听他瞎说,哪有那么多?”
“难道他是在说谎?”李世民心中有些不舒服,有种被人欺骗了的感觉。
“倒不是说谎。”老板笑道:“我们一天的确能收入这么多钱,但是这只是流水,是毛利润,除去摊位租赁费、成本还有税收等等一系列开支,我们能剩下两百文就不错了。”
“这也不错了啊。”李世民震惊道:“想整个大唐,哪里有什么地方的百姓一天能收入两百文的?”
“呵呵……”老板也没有多说,不过看他的表情,对于李世民说的话,还是非常赞同的。
“你继续说。”
“是。”齐五斤连忙道:“这老吴家里有一个儿子,只是这孩子天生身体不好,简直就是一个药罐子,老吴在没有这个儿子之前,生活可是好的不得了,在城中还有一家酒楼,虽然赚不来大钱,但是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可等到这个孩子出生之后,生活可谓是一落千丈,为了救这个孩子,不但将酒楼抵押了出去,家产更是贩卖完毕。结果不到半年时间,老吴就从城中的富户变成了越州有名的破落户。”
看了看老板没有注意到这边,齐五斤叹了口气继续道:“如果说倾家荡产将孩子的病治好也就罢了,但是这种从娘胎肚子里带出来的病,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治好的?这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偏偏老吴已经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卖完了,就连唯一的房产也都卖了出去,此时哪里有钱给孩子治病?”
“那接下来呢?”李世民的心都揪在了一起,同时也在拷问自己,如果自己遇见这样的事情,自己会怎么做?他不敢想象,自己如果有一天变成这样,会不会像这老板一样,还有活下去的勇气。扪心自问了一下,李世民颓然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这个摊贩老板的意志更加强大,如果换成是自己,只怕早就对生活失去希望了。
“原本老吴都已经山穷水尽,他一家连毒药都准备好了,一旦真的没有了希望,就准备全家赴难。”说到这里,齐五斤又叹了口气:“只是天不绝人路啊,就在老吴他们一家山穷水尽的时候,当时还是越王的太子殿下来。”
“太子殿下来了又能如何?”李世民问道:“他又不神仙,难道还能药到病除不成?”
“那到没有,老吴当时都已经绝望了,却正好碰上了太子殿下的一次义诊。”齐五斤道:“老吴的儿子在那一次的义诊中被太子殿下麾下的太医找到了病根,虽然没有彻底治好,但是也开出了合适的药方,老吴的儿子因此活了下来……或许这件事太子殿下都已经忘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受了恩惠的平头百姓来说,却是一辈子的大恩大德。”
“有这事吗?”李世民给了王亭初一个询问的眼神。
“的确有。”王亭初回忆了一下,的确在记忆中找到了这件事,李贞当初来的时候为了收买人心,的确举行过一次义诊,不过当时那一次义诊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很快林邑就打来了,御医也跟随着李贞出征了,义诊便因此停了下来。
“原来是这个原因。”李世民了然:“这么说,那些挂太子殿下名号的店铺,都是那一次义诊的受惠者了?”
“哪有这么多?”齐五斤失笑:“所有人中,只有老吴是那一次义诊的受惠者,其余的人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太子殿下的。其实不光是他们,在整个越州,几乎家家都挂有太子殿下的画像,小人家中也有,只是没有挂出来罢了,每日里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香火不断,为太子殿下祈福。”
第两百四十三章 岭南的天
第两百四十三章岭南的天
“那太子殿下就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吗?”李世民有点吃味,自己的儿子在这里居然这么受欢迎,万家生佛啊,这可不是一个词语那么简单,古往今来,能够做到万家生佛的,又有几个?
齐五斤眼睛一瞪:“怎么可能?太子那是什么人?他是未来的大唐皇帝啊,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他怎么可能出错误?”
李世民不服气道:“那不一定吧,太子就算是神仙下凡,现在也是肉体凡胎,吃的是五谷杂粮,又怎么可能不会犯错?”
“反正我们没有看到。”齐五斤的脸色不好看了:“老爷,您是大官人,懂得的道理比我们多,但是小人还是有句话劝劝您,这话您在别处说说也就算了,千万别在越州说,否则早晚会有人找你麻烦的。我们这些人是烂命一条,死了就是死了,但是您身娇肉贵,万一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您千金之躯,和我们这种贱命换,不值得。”
“有这么严重吗?”李世民不置可否的问道,在他看来齐五斤就是李贞的一个脑残粉,事情哪有那么严重?
齐五斤正色道:“当然有,不信的话您四处看看,有几个人对您友好的?”
“嚯……这什么情况?”李世民依言四下里看了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只见四周原本热热闹闹吃饭的食客,此时都用不善的目光看着他,就连之前对他请客感恩戴德的人也都放下了汤匙,有几个甚至已经将拳头握了起来,看样子自己再胡说八道,他们就要冲上来动手了。
“对不知诸位,是我胡说八道,打扰了大家的雅兴,今天的客我请了,实在是抱歉,大家继续。”李世民吓了一跳,连忙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