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钜獾乃档溃骸罢狻毒┚怼罚墒嵌即蛹且渲心隼吹模鄱云涞睦斫猓慌挛奕顺龆贾笥摇H绻富事猓家院笏挡欢ɑ嵝匆槐尽毒┚碜ⅰ防矗比蝗绻宦獾幕埃蔷偷倍济凰怠!
    “当然满意。”李世民如何听不出来李贞的意思,立刻不假思索道:“这《经农卷》若不是篇幅太短,必然又是一部旷世奇书,若是贞儿能给其注解,则必成《水经注》之美事也。”
    “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负父皇心意。”李贞道谢,坐回了原位。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是《水经》一书的注解,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郦道元所著。
    《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而李贞写的《经农卷》和《水经》情况差不多,李世民在这里说李贞成《水经注》之美事,就是在祝愿李贞能效仿郦道元,以《经农卷》为纲领,写出独属于自己的《经农卷注》,然后名传天下。
    李贞献完礼,李泰立刻起身:“儿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儿臣曾经得了一本北魏名臣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手稿,与成书大有不同之处,特献与父皇。”
    李祐:“儿臣献欧冶子《铸剑残篇》。。。。。。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李愔:“儿臣献东晋无名氏《甘石星经摘抄》。。。。。。恭祝父皇长命百岁。”
    李恽:“儿臣献。。。。。。”
    李贞:“儿臣。。。。。。”
    李慎:“儿臣。。。。。。”
    “。。。。。。”李贞目瞪口呆的看着众兄弟,好家伙,平时真是没有看出来啊,自己的这些哥哥弟弟可没有一个省油的。这么贺礼中也就只有李愔的礼物比较轻,实用价值比较低,但也算是难得的宝物了。剩下每一个都不下于李承乾和李恪,也就比《经农卷》差一点。但自己之所以胜出,这还是占了《经农卷》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便宜。

上架了
    《南皇》要上架了,好激动。
    话说《南皇》的成绩也真是够疯狂的,从零收藏到一万收藏奔三用了将近个月,但从一万收藏到两万收藏居然只用了不到十天——说了这么多,主要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没错,《南皇》已经进入了两万收藏俱乐部了,语无伦次中:
    《南皇》是挟着两万收藏的声势上架的,这对我来说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好像说过,上一本书到完本收藏也没过一千(⊙﹏⊙)),虽然不如神们,但我本人还是十分满意的。
    在这里要首先感谢的是大大们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南皇》这本书今天的成绩,奔三词语匮乏,只能说一声谢谢。
    第二个应该感谢的是奔三的编辑竹篱大大(应该是大大而不是姐姐吧?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大称呼的(*^__^*)),竹篱大大是个好人,正是他的不间断支持,不停的给推荐位,不停的给建议,《南皇》才能走到今天。。。。。。总之也要对他说声谢谢。
    说实话奔三是半路出家的,本身也不是文科生(专业是模设),就是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想试着写一本书,将自己的故事些出来,很遗憾,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连大纲都没有,所以成绩惨到扑街。
    但幸运的是奔三坚持下来了,写了这本《南皇》,情节文笔什么的也只能说是过得去,和一些大神小神比还差不少,我自己都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成绩,真的很意外,也很感动,再次说一声谢谢。
    另外,补充一句,新书上架,大大们给点支持呗,收藏推荐月票一定要多给点啊,拜托拜托了。

第三十六章 出征
    第三十六章出征
    二月初五,桃花盛开,长安城外,十里长亭。
    一行人正依依不舍,其中有男有女,有长有幼,有喜有悲,衣着华丽,身份非凡。
    在官道上,更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挺立在旁,任由微风拂面而不动如山,如挺拔的轻松,坚强无畏。
    军队不远处,则是无数的百姓,长安城的百姓早已得知了消息,就在今天,大唐皇帝亲子,当朝越王殿下也要踏上战场,他们都是来送行的。
    看到又一支军队即将踏上战场,长安的百姓并没有皇家一般依依惜别,反而齐齐欢呼,为大唐军队助威。
    虽然灭突厥之战尚未结束,但大唐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只要领兵的主帅不糊涂,打赢这场战争是妥妥的。
    军队主帅是李靖。
    李靖会犯糊涂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能欢呼?
    这是大唐的荣耀,在每一个百姓的心中都自豪的确信大唐不败!
    李贞这会儿正被燕妃抱在怀里怎么也不愿意松手,哭得稀里哗啦的请求李世民收回成命。别看燕妃当时说的好听,什么皇子赚军功太难,什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是真等李贞要去定襄道了,却又患得患失起来:
    虽然大军已经占据优势,但万一颉利翻盘了呢?
    虽然贞儿处于中军之中,但万一颉利派刺客可怎么办?
    万一被流箭误伤怎么办?
    听说草原上环境恶劣,贞儿生病了怎么办?
    。。。。。。
    总之所有之前被她忽略的东西都重新涌入了燕妃脑中,一下子变得患得患失起来。一只手抱着李贞不撒手,另一只手则拉着李世民的袖子请求他收回成命,谁劝都不行。
    长孙也在旁边暗自垂泪,尽管曾经被李贞摆过一道,但她却从没有生过气。而且李贞对大唐太重要了,就这么上战场,真的合算吗?不由也将目光投向李世民。
    李世民也矛盾啊,毕竟是血亲骨肉,战场那样的地方,贞儿真的能受得了吗?要不,朕收回这条命令?被人笑话就笑话吧,总比让儿子送命要强不是?
    李贞一见李世民有神色松动的意思,立刻道:“父皇,母后母妃,如今临别在即,孩儿便赋诗一首,廖作思念吧。”
    “也好。”李世民立刻打蛇就棍上:“爱妃,观音婢,你们也都别难过了,贞儿要作诗了。”
    李贞当然不会正正经经的作诗,开什么玩笑?这气氛本来就够沉闷的了,如果再作一首离别诗,大家还不得哭出来啊?
    围着长亭转了一圈,李贞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西天;
    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
    “噗!”
    “好对称啊。”
    “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
    “乐死我了。。。。。。”
    “嗯,好诗,真是好诗啊。”李世民咬牙切齿,接着猛然爆发:“我打死你个不学无术的臭小子。”
    “no!”屁股上挨了一巴掌,李贞一跳三尺高,翻身蹿上了马车,然后将门窗锁得死死的,任凭外面怎么敲打,就是不出来。
    “快快快,快走。”李贞敲着前面的车门,催促充当车夫的李二狗。
    “是。”李二狗也知道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连忙向李世民告罪一声,驾着马车飞奔起来。
    躲在车厢里的李贞眼里噙着泪水,同时死死的捂着耳朵,不敢有半分松动,因为他怕稍微松开一点,燕妃的哭声就会传入他耳中,他的心就会软,然后就真的会放弃这次机会。。。。。。
    军队已经离开长安三天时间了,这三天里李贞没有离开马车一步,要不是随侍的小太监时常禀报,只怕领军的万夫长还以为李贞出事了呢。
    “啊!”又过了一天,李贞总算是将体内的郁气尽数排出,打开车厢天窗,露出半个身子,迎着微风仰天长啸。
    “殿下,外面风大,您还是坐回马车里吧。”李贞马车旁边,一直都有一个银甲骑士紧紧跟随,此时见李贞探出头来,连忙劝诫道。
    “没事,孤王没有那么娇气。”在自己人面前怎么称呼都行,但现在身边可是跟着不少士卒的,当然要将王爷的架子摆起来。
    说完这个,李贞忽然问道:“对了,仁贵,在军中也有半个月了,你可曾有不习惯的?”
    “启禀殿下,并无半分不适,礼进入军队,竟是和回到家中一样。”那银甲骑士恭敬的回答道。
    听了两人的对话,各位看官若还是猜不出银甲骑士的身份,那就枉为历史爱好者了。
    这银甲骑士正是薛仁贵,今年十五岁,一个月前才被燕敬嗣派出的人找到。
    在得知薛仁贵愿意投效的消息后,李贞更是乐的在地上猛的翻了两个跟头。薛仁贵啊,这可是薛仁贵啊,大唐哦不,或者说是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都是数得着的绝世名将啊,如今居然被自己收入账下,成为自己手中无坚不摧的长矛。
    至于薛仁贵在投效自己后会不会成为庸人,这点李贞却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因为李贞深信,只要是天才,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而且李贞已经为他找了一位最合适的老师,相信在那位老师的教导下,现在的薛仁贵绝对要远超历史上的薛仁贵。
    况且李贞也问过他了,他并没有什么授业恩师,所有的韬略武艺都是他自己摸索着学的(薛仁贵是河东薛氏弟子,虽然已经没落,但家中传承并没有断绝;至于薛仁贵的老师,这个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有的野史上说是李靖,其实纯属瞎扯淡)。
    而且在见到薛仁贵的第二天,李贞就安排他进了自己的卫队(也就是李世民安排给他的三千精锐,当时正在整合期)。薛仁贵原】本就是为军队而生的,进入军队很快就在众多悍卒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顺便被李贞提拔为什长。要不是没有立下功劳,唯恐难以服众,李贞早就将亲王账内府的典军交给他了(账内府主要掌率校尉以下守卫陪从之事,算是亲王的保镖,李二狗他们的人事关系都应该算在这里。一般亲王账内府是六百六十七人,但李贞的卫队是超格的,一共两千人)。
    其实薛仁贵也挺奇怪的,他自己好好的在家练武习艺,还没有出山从军的意思呢,谁知道竟然被人找上门来了,还是堂堂亲王。薛仁贵虽然是世家大族子弟,但他们这一脉早已落魄许久,他一心想要光耀门楣,如今机会找上门来,他如何能放过?
    至于以后会不会和李贞绑在一起,因为李贞以后的前途而实现不了他的梦想,他还真没有想过,毕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放在后世也就刚上初中而已。就算穷人孩子早当家,他又能想多远?只是觉得越王殿下看得起自己,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自己怎么也得好好为他效力。

第三十七章 房遗爱和杜荷
    第三十七章房遗爱和杜荷
    “习惯就好。”听到薛仁贵说进入军队和回家一样,李贞不厚道的笑了:“对了,仁贵可害怕杀人?”
    “这个。。。。。。”薛仁贵这下可算是被难住了,想说实话吧,未免太丢人了,可如果撒谎的话,不说对不起殿下,万一殿下要让自己杀一个人看看怎么办?
    想了老半天,薛仁贵才算是想好了一个借口:“启禀殿下,仁贵从未杀过人,也不曾知道害不害怕。”
    “哦,这样啊。”李贞恍然大悟状,让薛仁贵面色更加红润。
    “殿下,仁贵贤弟是老实人,您就别欺负他了。”李贞还想再调戏薛仁贵一通,却被另一人劝住了。这人身材魁梧,年龄应在二十岁左右,身着黑色重甲,扛着一柄巨长的陌刀,时不时挥舞一下,带起阵阵狂风,只是他的着装太重了,直压得他胯下骏马气喘吁吁,几欲栽倒。
    李贞都看不下去了:“我说遗爱哥哥,你就别欺负你的马了,你看看它都被你压成什么样了?”
    “这我也没办法啊,总不能让我走路吧?我好歹也是堂堂正七品的左威卫中侯吧?走路太掉分了。”青年苦笑着抱怨道。
    青年正是房遗爱,自从听秦琼说房遗爱也是天生神力之后,李贞就对此上了心,后来经过几番试探,发现果然如此,也就动了将其收入手下的心思。
    只是房遗爱这边倒是好说,他原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正想着习武从军呢。
    问题是出在他老爹上,房玄龄乃文官之首,堂堂尚书左仆射,怎么可能容许自己儿子参军?在得知了房遗爱的心思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是一顿好打,直打得房遗爱再也不敢提从军的话。
    但在房遗爱心中却一直没有断这个念想。现在听到李贞愿意招募他,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但又因为房玄龄的原因,不敢轻易答应,只说只要他老爹同意,自己绝对没有二话。
    李贞也只能试着和房玄龄谈话,谁知道刚向房玄龄提出这个建议,老头的脸色就彻底黑了,要不是顾忌到李贞的亲王身份,只怕当时就要轰人了,后来甚至连李贞都不见了,就是怕李贞再提这事。
    李贞最后也是用了曲线救国法才说服了房玄龄的,这个方法就是——夫人路线,众所周知房玄龄的老婆乃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悍妇,‘吃醋’这一名词的直接创造者。原以为这个悍妇应该是面容丑陋,谁知道居然面容白润,肤色姣好,赫然一个风韵犹存的shu女。
    最后李贞就是说服了房夫人,让房夫人在房玄龄那里一顿哭闹上吊威胁逼迫,才逼得房玄龄捏着鼻子才算是认可了这件事。要求就是房遗爱可以跟着李贞,但人事关系却必须挂靠在十二卫,这个自然无妨,李贞本来就想在十二卫中安插人手的,现在房玄龄也算是间接的帮了自己一个忙。
    “你去后面车上坐着不就行了?反正现在还没有到大营,没人会找你的茬的。”李贞指的是运输物资的车队:“别怕万夫长找你麻烦,就说是我说的。”
    “既然都是坐车,殿下为什么不让我坐您这辆呢?”房遗爱嬉皮笑脸的将头深入李贞车厢:“哇,看起来就好舒服,闻起来也很香,难怪殿下不愿意出来。”
    “我倒是无所谓,但问题是你敢坐吗?”李贞指着前面拉车的五匹清一色的黑马,道:“五匹马拉的车,我给你胆子你敢上来吗?”
    “自。。。。。。自然不敢,卑职错了,还望殿下赎罪。”房遗爱的脸色都变了,连声告饶。
    开什么玩笑?唐朝再开明,那也是封建王朝,各个等级的车骑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唐朝规定也是参照的周礼,李贞乃亲王,位同诸侯,按规矩可以驾五。可你房遗爱算什么东西?只是区区七品中侯,充其量只能算是士,竟然敢想尝试诸侯的滋味,你是想死还是想死又或者还是想死啊?你就算是真的想死,那也拜托你别连累你的家人行吗?
    “房大哥只是说笑,还请殿下莫要当真。”薛仁贵连忙求情道。
    “殿下,遗爱不是故意的,他这人就是这么个毛病,嘴上没个遮拦,逮着什么都说,还请殿下赎罪。”旁边一个青袍青年见房遗爱闯祸了,也立马过来帮忙求情。
    “行了,我本来就没有怪罪他的意思。”李贞摆摆手,又看向青袍书生:“倒是你杜荷,我还真没想到你居然也有这个胆子敢上战场,孤王倒是小瞧了你了。”
    “殿下莫要调笑,经过殿下一顿打,卑职已经知道了自己活着的意义,自那之后再也没有横行霸世,一心潜读圣贤书,今次也是荷自己要求来的,为的就是为往日的糊涂事赎罪。”青年正是杜荷,不过他不是李贞要过来的,而是他老爹杜如晦硬塞给李贞的,谓之曰在战场上锻炼一番。李贞也是无语了,你就不怕锻炼着锻炼着把你儿子给锻炼没了?
    “好啊,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能有如此心思,也不枉我打你一顿。”看着一脸诚恳的杜荷,李贞‘欣慰’的笑了。
    “。。。。。。”杜荷、房遗爱、薛仁贵以及恩多吃瓜群众:脸呢,就问你的脸呢?
    “额,仁贵,通知下去加快速度,就说我今晚要在晋阳过夜。”李贞被众人看得面上发烧,连忙将头撤回车内,同时吩咐道。
    “是。”得了军令,薛仁贵快马轻骑往前奔去,惹得坐车的房遗爱一脸羡慕。
    李贞见状安慰道:“放心吧遗爱哥哥,突厥有的是好马,等咱们灭了突厥,我亲自为你挑一匹好马来。”
    “多谢殿下。”房遗爱连忙道谢。
    “那尊敬的殿下,我呢?”一直没有说话的本因见李贞许给了房遗爱好马,连忙表示自己的存在。
    “还有我,殿下,我也想要一匹高一点的战马。”克里维也连忙提醒道,他现在的形象也很搞笑,克里维虽然不用重兵器,也不穿重甲,但问题是他的身高太高了,估计要有两米,就跟个小巨人一样,那骑在马上,两只脚都快耷拉到地上了,也难怪非要一匹高一点的战马。
    “殿下您可别忘了帅气的我啊。。。。。。”
    “殿下,我也想要一匹好马。。。。。。”
    “还有我。。。。。。”
    “还有我。。。。。。”
    “。。。。。。”
    “都有都有,大家放心就是了。”这些人都是自己最忠诚的班底,可不能厚此薄彼,李贞也都答应了下来。至于突厥有没有那么多好马,李贞却是不担心的,突厥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战马。数以百万匹的战马中,总不至于连十来匹好马都挑不出吧?何况突厥贵族啦,部落首领啦,突厥可汗啦什么的,他们搜集的好马更是多不胜数,组建一支军队都够了。

第三十八章 大炮
    第三十八章大炮
    又走了一个时辰,房遗爱实在是忍不住了,指着一物问道:“殿下,恕卑职多嘴。这车后面拉的到底是什么啊,居然如此沉重?”
    却是他乘坐的这辆粮草车和别的车不同,上面只放了几袋粮草,重量很轻,就算加上他和杜荷也不过就两百多斤。可是这么轻的车在行走之间居然比其余押送了几百斤粮草的车子还要沉重,那么拖累车子行进速度的就只能是那个怪东西了。
    原来这辆车虽然车上装的不多,但后面却托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应该是钢铁铸造的,下面有两个轮子,前面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子,比大腿还粗,跟个大烟囱似的,看地上的车辙印子,足有半尺深,怕是不下一千斤,也难怪走不快。
    “这个东西可不简单,名字叫大炮,外号叫做战争之神。至于威力,等上了战场你们就知道了。”李贞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详细介绍,火炮这东西光给介绍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还是拉到战场上溜一圈,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说起来这门火炮可不简单,这是一门后膛炮,而且是线膛炮,比早期的前装滑膛炮可要先进多了,李贞也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才好不容易弄出来了一门。
    其实这种大炮在设计方面在并不是很麻烦,李贞好歹也是理工科的高材生,虽然设计不了最先进的火炮,但十九世纪末期的后膛炮还是没问题的。
    困扰着他的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材料,虽然李贞已经有了高炉,也成功的炼出了钢铁,可是高炉炼出的钢材只是普通的粗钢,做点好兵刃还可以,用来做大炮是肯定不行的。
    更高级的合金钢也不是不能炼,问题是这时候有别的元素吗?这时候可是连铝都炼不出来呢,更别说钨锰钒钛锌了。这时候的金属一般就只有金银铜铁锡铅再加一个汞了,其中铅和汞还主要是提供给道士炼丹所用,一般普通人谁会用它啊?
    这也是李贞前世太专注于机械设计了,对材料学并不是很精通,其实也不怪他,后世社会那么发达,各人自有不同分工,学习机械的只要熟记各种材料的性能就够了,谁还会专门去学习这些材料是如何冶炼的?
    所以李贞只会一点钢铁冶炼,钢铁后期的工艺处理就不怎么精通了,还是一个老工匠见制造的大炮总是炸膛,才建议他做一些热处理工艺,比如淬火什么的。。。。。。
    李贞这才想起来,钢铁可不只是冶炼出来就可以了,后期的热处理才是增加材料强度的关键。
    不过对于后期处理,李贞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热处理大概分为正火退火回火淬火等,至于如何弄出合格的炮钢,却是不知道了。
    将自己知道的交给工匠们后,李贞就不管了,原以为工匠们可能要花费几年功夫才能造出合格的钢材来,谁知道就在李贞出征前十天,千锤坊(李贞自己办的钢铁作坊名字)来人告诉李贞,居然炼出了合格的钢铁来。
    李贞大为兴奋,重赏了工匠,然后开始铸造大炮,因为配件早就造好,就连炮闩以及炮管等重要部位的模具也都用失蜡法造好了,就等着钢铁了,所以等钢铁合格之后,李贞便成功的将大炮组装到了一起,并且起了一个威风的名字——雷神一号。
    可惜李贞刚把火炮造好,就到了他出征的时间,连试炮的时间都没有给他,不放心的李贞只好将火炮也带上,大算直接在战场上实验火炮的性能。
    不过想来性能应该不会太差,李贞在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