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殿下已经收下了你的礼物,原照你也退下吧。”小福子瞪了瞪原照,最大的好处都被你们得走了,你怎么还这么没有眼力劲呢?没看到其余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了吗?
    “从此以后蒙帯褪堑钕伦钪页系某甲樱钕率直鬯福蓭‘诏定全族相随。”原照见到妹子已经站在了李贞身边,大喜过望,抽出匕首就对着自己的胳膊来了一刀,然后高高举起流淌着鲜血的手,用非常激昂的语气立誓道。
    “你的忠心我看到了,你放心,只要蒙帯环纯勾筇疲忝蔷途允谴筇谱钪页系某甲樱竟Vご炷忝亲呦蚍⒓抑赂坏牡缆贰!倍杂谠漳芰⑾卵模钫甑故欠浅>龋庵质难杂Ω檬俏髂系厍钭氐氖难粤耍话闳丝刹换崃⒄庋氖难裕豢吹矫啥缆吆头嵩F潭济挥姓饷醋雎穑坎还惨虼耍美钫昕吹搅嗽盏恼嫘模妹蓭‘诏比较强穷,看来以后可以将他们树立一个典型试试看。
    “多谢殿下。”原照又磕了一个响头,退了下去。
    他这番表现让其余首领是羡慕嫉妒恨,心中又是懊悔无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呢?你就算是送再多的宝物,又怎么能抵得上一个女人的枕头风?虽然按照六诏的规矩,姑娘嫁人之后就要全心全意的照顾丈夫,对于娘家不用太过照顾,但是原照终究是原夕的亲哥哥,如果原照想要点什么不过分的好处,难道原夕还不能传达吗?
    后悔啊,原照这小混蛋太狡猾了,这一招简直将所有人的礼物都比下去了,连蒙独逻和丰裕铺的风头都被他抢下,简直是太可恶,太狡猾了。
    “殿下,这是下臣送给殿下的礼物……血翡翠如意……”
    接下来波领、千于和施旺都分别送出了自己的礼物,每一件都堪称价值连城,只是有原照的珠玉在前,送礼的人心情都不是很好,哪怕李贞对于这些礼物都很喜欢,也没有让他们高兴多少——礼物再珍贵也只是暂时的,李贞不可能一直抱着他们的礼物的,可人却是活生生的,只要不失宠,随时都可以出现在李贞的面前,这效果顶的上一百件绝世奇珍啊。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
    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口困境(四千字)
    “殿下,臣妾听说你又得了几个美人?不防领出啦让我们看看,也好让妾身见识见识天南美人。”刚刚送走六诏的首领们,那边的武媚娘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扛着个大肚子就来‘兴师问罪’来了。
    “哎呀媚娘,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我都快愁死了,再这么下去,我好色的名声就真的要落实了,我该这么办啊?”看到武媚娘也调侃自己,李贞一脸苦楚,连忙将武媚娘搀坐到椅子上,满连的无奈道:“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我不收不行的,这六诏刚刚归附,如果我不收下他们的献礼,恐怕不光是六大首领,甚至整个六诏上下都会心中不安,这对大唐接下来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不过你放心,这些女子我一个都不会动,等过段时间遇见合适的人的话,我就安排将她们全部嫁出去。”
    “这怎么行?”武媚娘嘴角含笑,摇头反对道:“这是六诏送给殿下的人,殿下将她们嫁出去算怎么回事?知道的倒也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殿下您看不上她们呢?这同样不利于大唐的统治啊。殿下不用担心我们会吃醋,臣妾不是那样的人。”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不过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李贞的脸色更苦了,武媚娘忽然‘噗嗤’一声的笑了出来。
    “哎呀媚娘啊,都到了这时候了,你还在刷我……莫不是你有解决的办法吗?快快快,快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李贞见状,哪里不明白自己被武媚娘给耍了,她过来根本就不是兴师问罪的,而是来帮自己解决这窘境的?连忙抓住武媚娘的小手,急切的催促道。
    武媚娘的笑脸忽然收敛,悠悠一叹:“其实臣妾哪里有什么好办法?妾身这次来其实就是建议你收了这些女子的。臣妾身怀六甲不能伺候殿下,众多姐妹中也大都怀了身孕,这些女子正好代替我们伺候殿下。”
    李贞无奈道:“你们怀孕又不是你们才错误……不是,我是那种急色的人吗……是不是小福子和你说的这些,这个死太监,真是什么事情都往外说,气死我了,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到了如今,李贞哪里还不明白这都是小福子的谋划?先劝自己收下这些女子,然后又说服武媚娘让她来劝自己将这些女子纳入东宫?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六诏安定。虽然他也是一心为公,但是这种方式李贞非常的不喜欢。
    “殿下不要着急。”武媚娘慌忙站起来拉住李贞:“这本就是臣妾的意思,就算小福子不说,臣妾知道后也会劝殿下以大局为重的,不关小福子的事情。”
    “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李贞忽然盯上了武媚娘的肚子:“算起来,这小东西应该也快要降生了吧?”
    “是的呢。”见李贞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肚子上面,武媚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孩子是妾身去年七月份怀上的,算算时间,到五月份就该临盆了。”
    “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月了?这可真是太好了。”李贞脸上的惊喜之色更浓,如今已经是四月份,再有一个月武媚娘就该临盆了,还有范雪宜,她怀孕的时间也就比武媚娘晚一个月多一点,最多到七月份,范雪宜也该临盆了。而且还不止她们两个,因为在两人怀孕后,李贞就将李世民硬塞给他的那二十多个女王给祸祸了,这些人中大部分也都有了身孕,而且相隔时间很短——也就是说从今年到明年这一段时间,李贞将会迎来一次产子的爆发期,等这一段时期过去,李贞的儿女将会超过二十人,简直就是人形种马。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李贞的名声恐怕也将会败坏彻底,别人提到大唐太子之后,第一印象恐怕不会是英明神武或者小财神,而是色情狂,见到美色就走不动道等等,简直是不知所谓——问题是李贞他并不是这种人,虽然被人硬塞了很多美女,他心里也有点小高兴,但那只是人之常情,和他的本意并不一样……所以李贞才觉得自己特别的冤枉。
    不过他也只是觉得冤枉罢了,至于为了所谓的面子就不生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可是皇族,为了大唐人口的繁衍,以身作则是必须的。
    大唐立国不到三十年,天下太平的时间更是不足二十年,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治理,大唐已经初步具备了盛世之相,再加上李贞的引导,更是将大唐带上了更加繁华的盛世。
    如今的大唐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只要将这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熬过去,可以说恢复了元气的大唐真的已经具备了统治全世界的力量,但是唯独有一点,却是大唐最大的短板,那就是人口——经过了隋末大乱,等大唐立国之后,人口可以说已经降到了历史的低点,只有两千万口人而已。
    这一点即便是李贞是无法做出改变的,就算在他的影响下,大唐百姓的生活好转,可以养活更多的儿女,但生孩子这种事情是百姓自愿的,李贞就算再有影响力,又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将两千万变成两千一百万,这就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而人口数量稀少,这就会导致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新占领的土地无法消化——这一点对于未来大唐的征服之路来说更是非常致命的,新征服的地盘无法被占领,大唐的征服军队又哪里敢将安心将这些地盘放到后面,去更远方征服更多的土地?他们就不怕这些地盘上的人反扑吗?到时候后路被断,可能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啊,可能整支军队都要全军覆没了。
    而想要征服新土地,保证新土地上有足够数量的汉人是最先决的条件——汉人为什么能有那么强大的同化力量,除了文化的包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汉人的数量够多,可以想象当你的周围百姓都是汉人的时候,你为了融入他们,不自觉的就会学习汉人的风俗习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长了,那么你自然也就会同化入汉文明之中。
    可是现在大唐缺少的是人口,而在这个年代增加人口的方法其实也就三种:第一种就是将征服地的百姓划为大唐子民,但是这种新征服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和大唐一条心?连六诏这种被大唐压服,甚至主动请求归附的民族在有机会的时候都会反扑大唐,对着大唐的要害狠狠的咬上一口,那些被大唐强行征服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真心臣服大唐?
    除非像吐蕃和天竺这样的,当地的百姓被划为好几等,最底层也是数量最多的百姓永远遭受统治者的奴役和剥削,苦不堪言。唯有如此,当大唐以解放者的态度解救他们的时候,才能获得当地的人新,大多数人人才会真正的将心倾向于大唐。但很可惜,这世上的民族千千万,但真正符合这种条件的民族又有多少?而且他们本身就不是大唐的百姓,本就没有经历过汉文化的洗礼,就算是将他们迁移到新征服的地盘上,又能如何?他们或许连汉语都不会说,又怎么可能会传播汉文化?
    第二种方法就是鼓励生育,既然外人不可信,那就多增加自己人的数量,只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至少也需要十六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更不要说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发达,婴儿夭折几率非常的高。
    而且虽然说如今的大唐已经进入了盛世,但是一般百姓也就是刚刚能吃饱饭而已,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吃饭的嘴巴,而等孩子产生价值却需要足足十六年,这等时间漫长的投资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做?
    普通百姓只是没文化,不代表他们是傻子。如果说只是多一个孩子倒也罢了,但十六年的长期投资啊,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不说孩子夭折了,就说这万一十六年间赶上了哪一年灾荒年,可能就因为这多出来的一个人,一家人或许都要饿死了。
    因此不是百姓不愿意生孩子,而是他们不敢生,生孩子的代价太大了,这时候就需要上层的鼓励了,如今朝廷已经颁发了一条专门鼓励生育的《励育令》,令中提出了各种对多生孩子家庭的赏赐,从补贴粮食银钱到最高端的朝廷代为抚养孩子,各种优惠政策倒是吸引了不少人。
    同时,朝廷高层也在以身作则,不但李世民今年又增添了一个女儿,作为他的儿子们同样都需要做出模范,李贞自然也逃不了这一关。
    然而还是那个问题,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至少需要十六年,时间真是太久了,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贞都等不起,好在还有第三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不但是最快捷的,也是最简单的,那就是黑户。黑户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有,尤其是在战乱年间,百姓流离失所,户口信息被洗白,等江山稳定之后,一些百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成为了黑户,而相比于在籍的百姓,黑户百姓其实一点都不少。
    比如说在隋朝就有这么一项记录,在隋朝立国的时候,人口只有三百五十万户,短短的十数年后,人口就激长到了九百八十万户,几乎翻了三倍。这当然不是因为隋朝的制度如何如何的高明,也不是当时的人多么多么的能生——十几年时间而已,最多只能保证一代人长大,人口就算再大爆发,又怎么可能会翻这么多番?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黑户,因为南北朝的动乱,使得黑户遍地,大量的百姓没有给朝廷纳税。隋文帝杨坚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帝王,对于黑户抓得相当的紧,几乎查清了所有的黑户,使得隋朝人口激增(这点之前奔三有提到过的,其实历朝历代在朝代新立的初期都会迎来一次人口暴增,并不是开国皇帝有多英明,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彻查了黑户)。
    唐朝因为世家强大,因此对于黑户却抓得不是那么的紧,不是他们不愿意彻查黑户,谁都知道人口增加的好处,实在是大唐刚刚创立,事情太多太多,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个闲工夫去彻查,再加上一些世家的阻挠,这事情就更干不成了。
    很多世家都有蓄养黑户的习惯,因为黑户不需要缴税,所以他们只需要纳税给世家就可以了,双方非常有默契的饶过了朝廷,对于世家和黑户来说是一种双赢,对两者都有好处,一般情况下双方谁都不会撕破这个脸皮,这其中唯一吃了亏的可能就只有朝廷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大量的黑户不愿意登记户口,不愿意转到明面上来。
    当然因为没有户口,他们行事很不方便,因为古代是需要路引的,没有路引你连两百里外都走不出去。但是古代百姓的活动范围一般都不会超过五十公里,这个限制对他们来说根本就和没有差不多。另外的缺点也就是黑户享受不到朝廷的政策了——只是在古代利民的政策实在是太少,而且但凡是一般百姓能享受到的,黑户们自己动动手也都可以享受到,他们更不可能去登记户口了(比如说授田法,就是按照每户授予多少田地,但是大唐地广人稀,荒山野岭多的是,黑户虽然享受不到授田,但只要不是懒蛋,随便找块地开开荒也足够养活自己一家了)。
    至于减免税收政策?拜托,人家连税都不用缴,减税政策又怎么可能吸引得了他们?
    不过现在正是需要人口的时候,彻底的查清黑户,确实对于大唐将来的征服之路有奇效。其实这种事情大唐朝廷已经在做了,征服的南洋和婆罗洲甚至是天竺,其实都是为这些黑户们准备的。
    只可惜或许是大唐的宣传策略没有尽到实处,《移民策》虽然吸引了世家名下不少佃农和黑户的注意,因此推翻了世家的土地兼并,但是这一招对于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百姓们就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了——不是吸引力不足,实在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连知道都不知道,他们又哪里会走出深山?
    所以接下来大唐努力的重心就是彻底清查户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将更多的黑户从深山之中吸引出来——根据之前朝廷的计算,如果将这些黑户全部清查清楚,大唐至少可以再增加一倍的人口数量,多出了一倍的人口,这对大唐未来的征服之路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将这些人口全部笑话完全之后,大唐的下一代可能也已经成长起来了,到时候用人荒或许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想起标题……
    第三百八十七章不想起标题……
    又过了两日,从天竺来的舰队也回来了,这一次回来的人其实也不多,一共只有十五万人而已,剩下的不足十万人留在天竺维持治安,顺便消灭那些聚众为匪的溃兵以及妄图复国的乱臣贼子,彻底荡清天局势。
    另外除了天竺的十万人之外,这两年一直在修筑南洋到天竺通道的十万护路队也并没有回来,他们还有自己的任务需要完成。
    首先第一个就是路还没有修好,从大唐开始攻略天竺开始,李贞就一直规划着修筑一条从南洋到天竺的道路,其实这条路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已经是完成的了,要不然大唐的大部分物资也不可能这么快速的运到天竺去。但如果非要说这条路已经修好了,也不算很对,因为这条所谓的修好的路其实只是一条简单的土路,而在多雨的南洋,这条路的路况到底有多好就可想而知了。
    而李贞这一次就是打算将这条土路改造成为真正是水泥公路,将其变成沟通南洋以及天竺的交通咽喉,为此李贞又特地调拨了二十万奴隶过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为了这条路,他甚至耽误了国内道路的修建。不过只要将这里修好,再加上六诏已经落入大唐手中,就算未来天竺发生叛乱,大唐驻扎在六诏和高达州的精锐就能快速开入天竺平息叛乱——对于天注重这块地方,大唐虽然不怎么看得上,但也绝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拱手让人。说到底这终究是大唐拿数万精锐的鲜血和性命换来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容许这么轻易的就让人抢走?
    至于第二个原因,也同样是为了维持高达州的治安,因为杜荷去高达州上任只带了五千人过去,这么点人在混乱的高达州也堪堪只能够安身立命而,想要彻底的统治这里,五千人却还远远不够,而这十万人就是朝廷给杜荷准备的手下——不要说高达州那么一点地方就需要十万人,而天竺和南洋那么大的地方也才分别只有十万人。
    实在是情况不同,南洋就不说了,大唐根本就没有将南洋土著当人看,他们只是大唐的备用奴隶供应地,在那里的驻军只需要不停的捕捉当地土著,同时维持好治安,不至于让土著作乱就可以了,何况当地土著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垃圾,十万人就已经差不多够了。
    至于天竺,则是因为废除种姓制度的原因,天竺中低层的百姓对大唐的统治并不反感,而没有了中低层的支持,光凭着那些贵族们就想作乱,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因此这两块地方只需要十万人就已经足够维持当地稳定了,但是高达州不同,这里的民族形式非常的严峻,这块地方原本属于好几个国家的,各国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尤其是高达国和迦摩缕波更是世仇,双方几乎不死不休,彼此恨不得对方死绝。虽然现如今这些国家都被大唐征服,但双方的矛盾不可能就因为大唐的存在就有所缓和,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甚至会将仇恨转移到大唐的头上来——因此为了保护高达州的稳定,十万人是最少的。
    或许有人会问,大唐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解放者,实际上还是走的侵略者的道路,难道天竺百姓就那么傻?他们就这么会相信大唐的话?这容易的就归心了大唐?这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
    说实话,真的不算太困难,其实情况并没有别人想的那么复杂,尤其是在天竺这块地方上,这里的情况太特殊了。首先天竺这里本身就是一个被外民族征服的地方,这块地方上最开始的主人其实是达罗毗荼人,他们才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但是后来雅利安人来了,征服了这块土地,再然后是波斯人、希腊人(亚历山大远征)、贵霜、白匈奴(嚈哒)等民族都分别在这里建立过政权。
    如果这个时空还按照原来的历史走下去,那么接下来还将有突厥人、乌兹别克人、大食人、蒙古人、英国人征服过这里,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被征服习惯了的民族,如今这群征服者中又多一个大唐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多次被征服,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何况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民族独立思想。
    其次,天竺虽然号称文明古国,但是种姓制度的压迫性导致了底层百姓民不聊生,虽然有的地方并不信奉婆罗门教,但是婆罗门教的影响无处不在,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分布整个天竺大陆。何况无论在任何时代,底层的百姓活的都不会很好,不同的是别的地方至少普通民众还有逆袭的可能,但在天竺却是低等种姓就是低等种姓,哪怕你立下了救国之功,也依旧是低等种姓,这对那些处于底层却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
    如今大唐的征服可以说是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有才能就都可以成为人上人,这些人当然会拥护大唐的统治。而但凡是有才能的人,他们在各自的圈子中肯定是有一定的威望的,如今他们拥护大唐的统治,那么在他的影响下,他那一整个圈子都会是大唐的忠实拥趸。
    第三,无论是什么地方,封建社会底层的百姓都是非常困苦的,不但要承担沉重的税赋,还要被顶层的贵族们压迫,说是民不聊生一点都不过分。而大唐却是以解放者的态度来解救天竺百姓的,那些灭有接受过教育的百姓哪里能分得清好歹——后世小鬼子侵略的时候不也是打着*****圈的名号来的吗?
    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信了,因而帮助鬼子侵略自己的国家。毫无疑问,大唐在天竺做的可比鬼子做的好多了,至少大唐可没有做出屠城这种事情来,就算是杀人也都是在战场上,并没有做出过侵犯百姓的事情,不但如此,还主动帮助天竺百姓做事情,比如修建房子、修路、送粮食等等,表现一点都不逊色于太祖的队伍,这样的举动无疑给大唐军队增添了不少分——至少在大唐没来之前的天竺同样是打成一锅粥,可也没见征服者对被征服地区的百姓有这么好过的。

第三百八十八章 缴令
    第三百八十八章缴令
    言归正传,十五万得胜归来的将士,乘坐着李贞给他们准备的商船顺利的回到了岭南——别看十五万人很多,其实对于此时的大唐海运来说,压力一点都不大,不说李贞手里的那还有一半没有动用的商船,现如今光是大唐的私人商船,数量就快要超过五百艘了。而随着越船登船以及全州造船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杭州造船厂等中小型船厂的技术纷纷进行革新,大唐的商船就跟下饺子一般不停的下水,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统计,如果将所有船厂的产量归纳在一起,如今大唐光是商船的产量平均一天能够生产两艘左右,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中——这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