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刘弘基又接过第二人,也是此次征服天竺中,薛万彻的副手,右卫中郎将徐子林手中的盒子,这个盒子要小的多,只有两个巴掌大小,但宝物的价值从来都不是以体积来计算的,能被刘弘基如此慎重对待,显然里面装的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
    “陛下,此乃臣等从瞿折罗国国库中得到的宝物光明之山,同样是瞿折罗的震国之宝,号称天下最大的金刚石。”刘弘基拿出来的第二件宝物同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是一枚非常大的金刚石,如果换做后世的单位也就是五百五六十立方厘米,差不多是两块肥皂(一块标准的肥皂体积是225立方厘米)摞起来那么大。
    “好大的金刚石,好耀眼的光芒,不愧光明之山的称呼,这名字起的真是好啊。”李世民惊呼道,他当然是见过金刚石的,但是像是这么大的金刚石却从来没有见过,何况光明之山不但大,光泽也很耀眼,只是可能工匠们不懂得光学效应,并没有完美的将这枚钻石的最好的光泽展现出来,但即便如此,也依旧照耀的整个厅堂熠熠生辉,看得众人目眩神驰。
    “额……”刘弘基汗颜,他才不会告诉李世民,这块钻石之前并不是叫这个名字的,这个名字只是昨天夜里太子殿下见识了之后才起的。
    “……”刘弘基献宝李贞一直都没有说话,但是当看到这枚钻石后,却恍惚间想起了关于它的传说,传说光明之山出产于可拉矿山,足有三千年的历史(关于光明之山的历史问题,这个说法有很多,现在普遍认为其应该是出现在十七世纪,不过这里按照三千年来算),历史可谓悠久,传承可谓久远,而且身上所携带的诅咒导致每一个佩戴它的人都很少有善终的,其传奇性丝毫不下于另一枚传奇钻石‘希望’(一枚带着诅咒属性的钻石,所有得到它的人都不得善终)。
    当然了,其实李贞也不确定这枚就是后世的那一颗名钻,因为他也没有见过光明之山原本的样子(如今的光明之山其实是后来十九世纪的英格兰工匠磨砺之后的产物,原本什么样子估计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其是一枚玫瑰型的钻石,但具体是什么模样,应该没有活人见过了),之前它到底什么样子谁也不清楚。
    之所以给这枚钻石起这个名字,除了两者的重量和形状都相近之外(都是八百克拉),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名字也很相近,光明之山原本叫柯伊诺尔,而眼前这个钻石原本叫柯伊诺拉,李贞认为两者应该是有关系的,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了失误,再加上后世的光明之山名声够响亮,因此李贞干脆就给其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反正就算不是原来的光明之山,这枚钻石在历史上肯定也是了不得的宝物。
    “很好,这枚钻石朕也很喜欢。”又将光明之山放到跟前,李世民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枚钻石归老子了,你们想都不要想。
    关于这枚钻石,那些佛教弟子倒是没有说什么,虽然他们也很想将这件宝物迎回神庙中,将其镶嵌在佛祖的身上增辉,但看李世民连佛宝镇国金狮都想贪昧,这件和佛门没什么关系的宝物,他就更不可能放过了,而且此物和佛门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也确实没有理由讨要。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枚光明之山在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镶嵌在佛像上的,而且还是一尊纯金铸造的佛像。只可惜几百年前匈奴人的一支侵略到了天竺,占领了佛像,他们可不信佛,见到这么大的金佛,立刻融化了佛像抢走了光明之山。
    再后来匈奴的国家被灭,这枚钻石也失去了踪迹,最后被瞿折罗初代国王得到,并将其一直封存在国库中,一直到大唐来到这里,再度抢走了光明之山——也幸亏这些人不知道光明之山的来历,否则他们还不得再次将自己的面皮丢掉,企图将钻石讨回去啊?
    “陛下,这第三件宝物……其实臣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天竺的宝物……”拿出第三个狭长的盒子,刘弘基突然难得的为难了起来:“不过这的确是一件宝贝,但却不算出自天竺,可又在天竺存在了上千年,因此并不算特别的有代表性,也貌似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当然,可能对陛下您来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含义也不一定。”
    “哦?是什么东西?”李世民更感兴趣了,刘弘基这话说的很矛盾,但是他却听懂了里面的意思,那就是这东西可能是很久以前别的过激遗留在这里的宝物,只是此物虽然珍贵,但终究是别国的东西,对于天竺来说并不代表多大的意义……
    唯一让他听不懂的是,此物怎么和自己扯上关系了?他很确定自己根本就没有去过天竺,甚至都没有派遣过使者去往天竺过,怎么可能会和天竺扯上关系?而且还是和一千多年的东西扯上关系呢?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吧?
    但偏偏刘弘基说的如此庄重,不像是在扯淡的样子,这就让李世民非常的好奇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宝剑明蓝
    第三百九十五章宝剑明蓝
    第三件礼物被拿出来,众人连忙望去,这是一个非常狭长的盒子,长度大概在四尺多左右,宽度却只有两个巴掌宽——别的都不用看了,光是凭着这个造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就已经不用猜了,不说那些久经军伍的人了,就连普通的书生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剑匣,里面装的肯定是宝剑。
    “陛下,这就是臣所说的宝物,臣给其起名叫做明蓝。”
    盒子被刘弘基打开,果不其然,里面正是一把剑,只是不同于东方的剑的小巧精致,这把剑明显要宽要长的多,剑柄也比较长,一看就是便于双手持握而设计的,剑身也很宽,虽然还没有出鞘,但通过那将近两掌宽的剑格也能看得出来,此剑的剑身至少有一个巴掌宽——这已经属于是重剑了,这是在东方很少见到的一种兵器。
    当然只是很少见到,并不是没有(最有名的巨阙就是最好的例子),只不过能用这种剑的人非常少。因为重剑的质量通常在二十斤以上,非力大者不可用,然而那些天生神力的人大部分又都喜欢使用重兵器(比如板斧或者双锤),这就导致重剑在东方非常的不流行,能用好重剑的名家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重剑不是双手剑,双手剑也属于中小型剑,只不过柄部比较长适合双手持握而已。双手剑在唐朝时期其实是很流行的,甚至后世倭国的剑道也大部分都是双手剑术,但这里之所以设计成双手模式主要是为了增加攻击力——两只手砍肯定比一只手力气更大。
    而重剑是不同的,重剑虽然也是双手持握模式,但之所以设计成双手持握纯粹是因为重剑太重了,一只手使不动。而且重剑招式一般大开大合,更适合用在战场上,尤其是骑兵或者重步兵,使用起来更是威力绝伦。
    双手剑却是擅长近身单挑,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把重剑归类在双手剑中,也应该单独开一个系列举,不能和普通的双手剑混合在一起。
    被刘弘基称为蓝剑的这把剑的装饰很普通,剑鐔的材质应该是黄金,雕刻非常简单,形状是一个狮子头,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是却很传神,但同样可能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或者保养的缘故,因此表面呈现紫灰色。
    剑柄上的缠绕物应该也是金丝,同样呈现紫灰色。在金丝之下还缠绕着一张皮革,但同样因为时间久远,已经看不出来皮革原本的品种了——不过能经历千年而不朽的皮革,显然也不是什么普通货色,恐怕是猎取自什么珍奇古兽,到了现在只怕早就已经绝种了。
    剑格同样是以黄金铸就,不同的是两面分别镶嵌了三枚眼珠子大小蓝色的宝石,即便年代久远,但是在被拭去了表面的尘埃之后,依旧闪烁着明蓝色的光芒——毫无疑问这肯定是矢车菊蓝宝石,一种同样是产自天竺的名贵宝石,同时也是蓝宝石中的极品,可谓价值连城。
    整把剑都溢散着古朴的气息,要说唯一出自现代的东西,只怕就是那个剑鞘了。
    剑鞘使用的是最顶级的紫檀木铸造,上面的花纹一看就是经过名匠的巧手雕琢的,可见刘弘基在给剑配鞘的时候也是费了心思的。只可惜他的审美实在是不咋地,这把剑的风格明显是走简约路线的,他偏偏要给剑鞘上雕刻那么多的花纹,简直不知所谓——两个东西都很漂亮,但一个简约一个华丽,两者结合在一起非常的不协调,难看的要命。
    李世民缓缓站了起来,虽然这把剑被刘弘基弄得不伦不类,但有一点他没有说错,那就是这把剑真的和自己有缘——不知道为何,李世民总觉得这把剑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无论之前的光明之山还是镇国诏令,都不能和其相提并论。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奇怪,甚至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简直莫名其妙。
    伸手从刘弘基手中接过这把剑,入手明显一沉,质量至少在三十斤以上,这是李世民的第一印象。
    “铮~”
    缓缓将宝剑从剑鞘中抽出,长剑与剑鞘摩擦产生轻微的龙吟声,显示了这把剑的不平凡。
    等李世民剑全部抽出,这把剑也的整体姿态也映入了所有人的眼中,剑身的颜色非常的惊艳,既不是普通钢铁的银白色,也不是玄铁的乌黑色,更不是青铜的青色,而是呈现神奇的湛蓝色——难怪会被刘弘基起名叫做明蓝,原来剑身真的是湛蓝色的啊。
    这就非常的稀奇了,要说蓝色的宝剑以大唐的科技倒也不是不能做出来,李贞手底下资助了一大批炼金术士(最早期的化学家),在他的大力的资金投入下,这些炼金术士们研究出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就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在和钢铁混合煅烧之后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蓝色的涂层,让钢铁呈现幽蓝色光泽的同时也起到了防锈蚀的作用,只不过产量太稀少了,否则李贞早就投入大力生产了。
    不过眼下这把蓝色的宝剑明显不是这种情况,因为蓝剑的蓝并不是只趋于表面的,而仿佛是从内部散发出来的一样,而且蓝剑的颜色更趋向于宝石蓝而不是幽蓝,色泽和剑格上的那三颗宝石的光泽差不多,可是听着李世民敲击宝剑发出的声音,材质分明又是金属所制,当真是稀奇的紧。
    “嗡嗡嗡~”
    李世民只是随手凌空挥舞了几下,剑锋与空气摩擦就传出了轻鸣,可见这把剑不但颜色神异,就连锋利度上都非常的不一般。
    “唰!”
    “铮~”
    “咔嚓!”
    “哗啦!”
    空手舞剑明显没有让李世民过瘾,随手便将目标对准了眼前的小案,持剑右手用力挥下,宝剑破风发出轻鸣就斩在了小案之上,只是感觉到一点点滞涩,宝剑就已经从小案穿越而过,只是发出了一道轻鸣,紧接着才听到小案碎裂零散的声音。

第三百九十六章 宝剑明蓝(2)
    第三百九十六章宝剑明蓝(2)
    两尺宽四寸厚的小案被一斩而断,明蓝宝剑当真是锋利无比,切木板简直就和切豆腐一样简单了,要知道能被用作开这种规格宴会的桌椅,质量自然是顶尖的,虽然不是最好的紫檀,但也算是上等的红木了,却被宛若切豆腐一般轻易切为了两半。而且别说是顶级红木了,就算是普通的木头,一般的宝剑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切断一块两尺款,四寸厚的木头的……什么吹毛断发,什么削铁无声,都配不上对此剑的形容。
    “贞儿,将你的剑拿过来。”用小案试过宝剑,李贞还兀自不满足,又对李贞吩咐道。
    “是。”李世民说的李贞的剑自然不是礼仪用的佩剑,而是李贞上战场所用的战剑——佩剑只是普通的宝剑,而李贞在战场上使用的却也是一把重剑。
    之前说过,在东方因为兵器种类太多,重剑这种介于重兵器和剑之间的武器并不流行,能够使用这种剑的剑道名家也是少之又少。可是之前没有说过的是,李贞偏偏就是此中高手,他的剑也是一把重剑,重量高达三十五斤,虽然不上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但重剑也不是长兵器,除了锤斧之外,能在短兵器中能达到这个重量的,已经是非常的稀少了。
    之所以使用这种兵器,除了李贞天生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得到过一份剑谱,据说是春秋时期铸剑师欧冶子为巨剑巨阙设计的——谁都没有想到欧冶子不但铸剑术厉害,剑法也同样高超,已经达到了宗师级。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最了解剑的不是剑客,而是铸造它的铸剑师,一个好的剑客或许不是一个优秀的铸剑师,但一个优秀的铸剑师,一定是一个顶级的剑客。
    李贞在得到这《巨阙剑谱》之后,又从李靖那里讨来了《转剑术》的剑谱(最开始有过提及的,是一份非常适用于绝世好剑的剑法,虽然不算重剑术,但也非常的难以掌握),以这两份剑谱为主体,后来又集结了军中的重兵器好手以及无数江湖高手共同设计出来了一份专门适用于重剑的剑法,此剑法或许算不上多么高明华丽,但绝对将实用性发展到了极致,攻守兼备,一旦被李贞施展开来,剑气纵横,罡风猎猎,平常三五十人近不得身。
    很快,李贞的剑就被送了上来,和绝世好剑等兵器差不多,李贞的战剑外形同样是取决于后世的经典名剑,魔兽中的神器霜之哀伤,作为后世称霸了一个时代的游戏,李贞现在有了条件,又怎么可能不将里面的武器具现出来?
    只是游戏中的设计可能不是很合理,因此霜之哀伤在打造出来之后就造成了和绝世好剑一样的窘境(看着好看,却一点都不实用,除非为其专门设计一套格斗技术),好在李贞手下的巧匠不少,在经过了工匠们的二次改良与加工之后,总算是在保证了九成相似度的情况下,又勉强达到了实用性合格的程度。
    “咱们对砍一下,看看究竟是谁的剑质量更好。”李世民兴奋道,自从拿上明蓝宝剑,他就陷入了轻度兴奋之中,破坏欲大增,在李贞取剑这一段时间里,除了那个倒霉的小案之外,他又毁掉了两张凳子、三件金器以及五块地板,就连大理石做成的狮子雕塑都被他砍掉了一个头,另外大厅的柱子上还被留下了一道一尺深是剑痕,要不是力气不足,李贞觉得李世民绝对会将其懒腰砍断的——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破坏狂。
    百官看在眼里,心中却是有些失望,只感叹此时的魏征已经随着李靖回长安去了,让这皇帝逃过一劫,否则如果魏征在场的话,这会儿绝对要狠怼李世民一通了。虽然此时整个大厅中也有不少的御史言官在,但又不是所有人都像魏征那样头铁,此时的李世民明显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中,他们哪里敢在这时候去打扰李世民,叨扰他的兴致倒也罢了,怕就怕被李世民记住这个仇,事后被报复那就完了。
    “儿臣遵命。”李贞自无不可,不过看到刚才明蓝宝剑的表现,李贞觉得自己的霜之哀伤未必就能敌得过这把剑,他已经做好了失去霜之哀伤的准备——至少霜之哀伤可做不到明蓝宝剑那般切桌子如剁豆腐一样轻松。
    “叮~”
    “当啷~”
    果然,当两人用尽力气将两把剑对砍在一起的后,蓝剑几乎是一以切豆腐一般将霜之哀伤斩为了两段,要不是李世民及时收住力气,蓝剑可能就要砍在李贞身上了。
    “哗~”
    看到半截插在地上的霜之哀伤,百官终于哗然,他们此时方才明白这明蓝宝剑究竟有多么强大——之前砍桌子斩凳子虽然也很容易,但他们却只是觉得明蓝宝剑比较锋利而已,算得上是一柄神兵利器,但却并没有什么太直观的感受。然而现在当蓝剑像是斩断桌子那样,将霜之哀伤也轻易的断为两节之后,他们才明白明蓝宝剑的锋利并不是普通的锋利,明蓝宝剑的坚硬也不是一般的坚硬,比之一般的神兵利器强上不知道几百倍。
    能作为大唐太子的在战场上使用的宝剑,霜之哀伤当然不是一般的货色——整把霜之哀伤虽然并不是全部由陨铁打造(不是没有足够的陨铁,而是纯陨铁打造的兵器太重了),但是里面也有三分之一属于陨铁成分,李贞又耗费了无数的资源搜集了无数珍惜金属,将所有能用上的技术几乎全都用上了,再由十几名最顶级的铸剑师利用兵工厂最顶尖的设备,连续捶打了九九八十一天,将整把宝剑锤炼了九百多遍,可谓将其淬炼到了极致。
    宝剑出世的时候据说锋芒毕露,引得风云激荡,天地变色,万雷降世,鬼哭神嚎(纯粹是巧合,正好碰上了天象异常而已,这是历史争霸文,不是玄幻文),斩铁如削木,其锋利其坚硬就算是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剑相比也不差多少了,称一声绝世神兵绝对不算夸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宝剑明蓝(3)
    第三百九十七章宝剑明蓝(3)
    然而就是这么一把经过千锤百炼的绝世兵刃,在面对明蓝宝剑的时候却不是一合之敌,只是第一次碰撞,就被轻而易举的懒腰斩断,仿佛被斩断的并不是什么神兵,而只是一把木头做的宝剑一样。
    斩断了霜之哀伤,李世民根本看都没有看断剑,而是将目光对准了明蓝宝剑的锋刃,果然如他所料,依旧是锋芒毕露,没有一点伤痕——看来即便是霜之哀伤也没有能给蓝剑带来哪怕一丁点的伤害。
    “好剑,果然是好剑,哈哈哈……”看到这一幕,李世民更加高兴,举着宝剑狠狠的挥舞了两下,这才看向了刘弘基:“刘爱卿,说说这宝剑的来历吧,为什么这一把一千年前的宝剑,居然能和朕扯上关系?”
    “陛下请听臣一一道来。”刘弘基面露微笑的解释道:“宝剑的来历其实很简单,这把宝剑是曾经的亚历山大大帝的随身佩剑,而陛下您一直以亚历山大大帝为目标,因此臣才说此剑和陛下有所关联。”
    李世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朕也想起来了,贞儿之前也说过,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好像是要来征服华夏的,结果因为走错了方向而来到了天竺,再加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他在这里遇见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惨败,此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帝国,然而很快就死去了,他的帝国也因此分崩离析——这么说这明蓝宝剑就是他战败后遗失在天竺的了?”
    “的确如此,当时亚历山大大帝的确打入了天竺,并且俘虏了一大批精锐的大马士革工匠(最早的大马士革刀产地就是古印度,这是史实不是杜撰),并且将从波斯帝国得到的一块神奇的,呈现湛蓝色光泽的陨铁交给了工匠们,又加入沿路搜集的各种珍惜金属,经过工匠们夜以继日的锻造,最终造制作出了这么一把绝世宝剑。”刘弘基继续解释道,说到这里忽然叹息了一声:“只是可惜啊,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得到了绝世的宝剑,但是之后没多久他的军队就失败了,这把剑也在逃亡的过程中遗失在了河里。后来此剑被天竺人得到,几经转手最终落到了一个僧侣的手中,这个僧侣将明蓝宝剑贡在了自己的寺庙中,此后一直再也没有变动过,一直放到了前段时间,被我们的士兵偶然得到。”
    “原来如此。”李世民终于了解了蓝剑的历史,居然能和亚历山大大帝扯上关系,因此对于明蓝宝剑更加的喜爱了。
    “父皇,你倒是高兴了,可是儿臣冤枉啊,霜之哀伤可是我最喜欢的宝剑了,可是现在……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李贞举着断为两段的霜之哀伤委屈的说道,但从他那双直勾勾盯着明蓝宝剑不放的眼睛,李世民就知道他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略微思考了一下,李世民面露不舍之色,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欲望,迅速的将宝剑归鞘,然后扔向了李贞:“既然是朕毁了你的宝剑,那就将此剑赔给你吧。”
    “啊?”李贞被李世民的举动弄的一愣神,差一点就被蓝剑砸到了,还好反应及时,将宝剑抄在了手中。
    只是尽管得到了心仪的宝剑,可是他的面上却还是依旧不解,李世民对明蓝宝剑的喜爱大家刚才都看到了,李贞虽然喜欢,但喜欢归喜欢,他也没有奢望能从他手中得到宝剑。
    说白了李贞只是想碰瓷一下李世民,多讨要一些好处,至不济也要让他帮自己修复霜之哀伤——李贞可知道的,在皇家内库中可是有很多珍惜材料的,如果能将这些材料掺入霜之哀伤之中,那么霜之哀伤的性能肯定能进行一次大跃迁,就算最终依旧不敌蓝剑,但想来也差不了多少了,最少也不至于像刚才一样,连一招都挡不住就被斩断了。
    可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李贞只是抱怨了一句,李世民居然就将宝剑扔给了自己,这真是太不正常了。
    不光李贞觉得奇怪,百官更觉诧异,尤其是熟悉李世民性格的心腹们更是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要知道这可是为了喜欢的东西甚至不惜去偷盗的人啊,如今居然舍得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李贞?
    好吧,虽然李贞是他的儿子,也是大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李世民很宠爱李贞,或许的确会将蓝剑最终送给李贞,但是绝对不是现在,而是等他玩腻或者兴趣从这上面转移开之后,才会有这个可能。
    因为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