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
    玉石本就是软玉,又是与石头碰撞,登时这枚玉坠就四分五裂,玉屑纷飞中,一块银白色的牌子飞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原来你的身份证明是藏在这扇坠里面啊,我说你的扇坠为什么忽然就换了呢?”温同林捡起牌子,发现这是一块箭形的令牌,通体以白银铸就,只有拇指大小,上面刻画着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却又给人一种协调的图案。
    但温同林却知道这是李贞自己私印上的图案,也只有他的心腹才会被他赐给这样的图案,旁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李贞也不会给他们。
    而这个图案落在易不凡的眼中,朱云道的身份就已经没有疑问了,能配备这样图案,而且还是以令牌的形式赐予,这朱云道的身份自然不简单,就算不是卧底,也绝对不是易不凡区区一个师长所能动的。别说是易不凡了,海军算是他的上司马如飞见了这块令牌也都得毕恭毕敬,将朱云道当爷爷一样伺候着。
    “这是上一次我在椰港见太子的时候,太子赐给我的,为了保密,就将一块和田改造了一番,将令牌放了进去。”说起藏令牌的方法,朱云道显得很是得意:“纵然让你们把脑袋想炸了,你们也绝对想不到我这块玉坠里面会是另有乾坤。”
    “的确厉害,我心服口服,不得不服。”温同林同样对朱云道表示服气,将身份证明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个道理虽然他也懂,但真让他去做的话,那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他宁可挖个坑将证明埋起来,也比时刻拿在手里要好的多。毕竟再如何心智坚定的卧底,也终究会有心虚的时候,别的也就不说了,就说万一别人把玩你的扇坠,那你肯定会紧张,说不定你的慌乱就会落入对方的手中,那么一切就都给慕欧玩儿了,温同林自认还没有这个魄力和胆量,对于朱云道彻底服了。
    “属下外籍军团第三军团第一师师长易不凡,见过使者大人,之前多有得罪,还请使者不要怪罪。”就在这会儿功夫,易不凡也已经监察完了令牌,他虽然不是李贞的心腹,但却认识李贞的标记的,因为这令牌根本就是李贞赐给心腹,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可以便宜行事的,自己麾下资源可以任由他们调动,自然会将令牌的形状告诉手下所有人,否则他们拿着令牌去了,却没人认识,那有什么用?
    在确定了令牌上的确是李贞的印记之后,立刻半跪于地,对着朱云道非常恭敬的说道,按理说就算朱云道是李贞的特使,他也完全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问题是那枚令牌,这可是是李贞赐下的令牌,而李贞大唐的地位就和后世的流量明星一样,拥有着无数的拥趸,这易不凡就是其中之一,更是李贞的脑残粉。
    因此见到了李贞的令牌后,易不凡非常的激动,要不是他穿着军装,他估计都要五体投地了,半跪根本不足以平复他激动的心情——也就是说他此时虽跪的是朱云道,但实际上他却是在向李贞行礼。
    至于令牌的真假,易不凡却是丝毫不怀疑的,这个世上还没有人敢模仿李贞的令牌,何况所有令牌上都有远超这个时代的防伪技术,又有专门的密码,双重保险之下,如果李贞的令牌还能被模仿的话,那就只能怪工匠太蠢了。
    “你起来吧,对了你们有大夫没有?快给兄弟们治一下伤。”朱云道才不会为难易不凡呢,那未免也太小气了,他现在更关心自己兄弟们的伤势,因为就在刚才打扫战场的功夫,就又有两个重伤的兄弟支持不住死去了,现在看到援军,哪里还会追究他们冒犯的罪责?还是救人最为重要。
    “是,军医,快救人。”易不凡立刻招呼军医。
    “大人,我们的军长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在山下恭候,还请大人移步。”吩咐完军医之后,易不凡又招呼道,
    “也好,那我们就叨扰了。”
    “哪里的话?不叨扰,不叨扰……”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件影响
    第一百七十四章事件影响
    山寨中的这一幕并不只是李贞计划全部,可以说在整个倭国,但凡是有承剑溪势力存在的地方,无论是分部还是他们埋下的暗桩,又或者是承剑溪暗中扶持起来的大名和地主,都被李贞派人定点拔除(连承剑溪在倭国扶持的有人,李贞自然也是有的),甚至那些不在倭国的那些分部,比如其余的位于其他地方的九大剑主,也都是攻击李贞的目标。
    而且不只是承剑溪,包括那些暗中和李贞作对的势力,又或者说所有此次行刺李贞的势力,比如佛门培养的势力,世家的歃血盟,儒家的春秋阁等等,都被在他的攻击范围之内,一时间整个东亚都是硝烟四起。
    可以说这一次李贞几乎就是在和三分之一个大唐为敌,毕竟真让他们联合起来的话,那么所牵扯但是力量绝对是有三分之一的。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这么庞大的势力,李贞不但全部打赢了,而且还赢的相当漂亮,同样也向世人展露了自己庞大的力量。可以说这一次的清剿过后,那些虽然可能还有部分残余存留,但没有了领头人,失去了大部分精英,他们绝对是损失惨重,就算还有存留,也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了。
    不过经过李贞这么一番血洗,大唐的帝国内部的势力倒是老实了,但在国际上却开始风起云涌起来,因为李贞这一次的动作实在是太大了,又是调集军队又是派出舰队的,几乎半个大唐的军都被他调动了,一时间打的好不热闹,甚至让邻国以为大唐要开战了呢,那些小国顿时胆战心惊,又是谴使又是纳贡的,全都蜂拥去往长安探寻消息。
    而大唐周围的大国则同样是紧张到了极点,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就将大军陈列到了边境,尤其是西突厥和大食,这是和大唐接壤的最大的两个国家(之前已经说过了,因为历史改变,波斯已经提前被大食吞并了),更是在边境陈列了几十万大军,时刻防备大唐进犯。
    一直到真正消息传来,原来之所以大唐会有这么大的动作,是为了清除内部的毒瘤,并没有开战的意思,但是这则消息并没有让那些国家松口气——为什么要清除内部毒瘤?自然是攘外必先安内,而如今内部毒瘤已经清除,那么接下来大唐的行动会是什么根本猜都不用猜,他下一步肯定是要准备对外扩张了,这点毫无疑问。
    可以这么说,当大唐清除内部毒瘤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周边各国反而更加的寝食难安了,因为大唐随时都会打过来,而他们却不知道大唐什么时候开战,只能时刻准备。甚至西域三十六国中的某个国王身体本就不好,大唐的消息传来之后,更是时常做噩梦,原本就不好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最后竟然在一次噩梦中给活活吓死了(和林邑王范头黎的下场一模一样),这在证明大唐威名赫赫的同时,也给原本就风声鹤唳的西域诸国心头上再加了一片阴霾,连带着对安西都护府也不友好起来,甚至连商人都不卖给他们东西了,毕竟一旦开战,西域都护府绝对是大唐侵略周边各国的先锋军。
    不过西域各国的不友好态度,让都护郭孝恪非常的不爽,连续三次上奏折请求开战,但都被李世民驳回,郁闷的郭孝恪不能和国家打,就将怒火发泄在了强盗头上,这下子西域的强盗可都就倒了大霉了,无论是来去如风的马匪,还是全民皆盗的沙盗,都成了郭孝恪泻火的对象。大唐大军所过之处寸草无生,连西域军队假扮的强盗都被郭孝恪全部斩杀,西域各国欲哭无泪,但又惊悸于大唐的强大而不敢妄动,甚至连原本联合抗唐的苗头都被压下去了,居然就这么老实了下来,这倒是一个意外收获。
    但不管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经过这一次的清洗之后,李贞算是彻底扫平了通往神器的所有隐形威胁——当然,也只是隐形的威胁罢了,在明面上的威胁还是在的,有无数的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阻止他继位。
    不过对于这些明面上的威胁李贞反而并不怕,反而很是欢迎,因为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大势压人——经过五年的积累,少年军的数量已经成功从最初的三万增长到了超过三十万,足足增长了十倍,也幸亏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李贞这赚钱的速度超越来越快,否则光靠他以前每年不到三千万的收入,还真支撑不了这么多精锐军队的训练,只怕他早就将每期的人数固定住了。
    有了这三十万少年军,再加上数量同样不少素质和少年军差不多的外籍军团,李贞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当世无敌,哪怕现在他就算是举兵造反,李世民就算是倾尽全国之力,恐怕也难以抵挡他的兵锋——而这就是李贞最喜欢做的事情,当将近百万大军平推过去的时候,一切的抵抗,一切的阴谋诡计都只是梦幻泡影,触之即破。
    当然李贞肯定是不会造反的,毕竟李世民退位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而作为当朝太子,大唐帝国的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李贞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功绩上,又或者说是声望上,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继位,既然继位这么顺利,这时候傻子才会谋逆呢。
    李贞自然不会谋逆,但有时候事情不是他说了算的,毕竟之前那么多势力围攻他,不但失败了,而且还将自己的老底也赔了上去,不但暴露了自己,结果还遭到了李贞的反击,一通全面开花之下的反击,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而且非但如此,这一次所有参与刺杀行动的各大势力背后的人也都被李贞惦记上了——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等成功继位之后,李贞会和他们慢慢玩玩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后续影响(2)
    第一百七十五章后续影响(2)
    说起来这些势力之所以在攻击李贞和椰港的时候,选择将自己的旗号亮出来也不是他们蠢,而是有自己的思量的,这么做的确会露出自己的底细,但相应的也可以好好的恶心李世民,让他欲哭无泪。
    毕竟死无对证,一旦他们行刺成功,李贞以及他麾下的所有人都得死,茫茫大海上,无尽的深海之中,又去哪里寻找证据?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人侥幸活了下来,但那又如何?他们完全可以一推二六五,就说自己不知道,反正他们也只是展露了一下自己各自的旗帜而已——一张旗帜而已,敌人完全可以仿制嘛,反正距离那么远,你怎么就能确定那旗帜就是真的?难道打着我们的旗号的就一定是我们的人吗?那我打着大唐帝国的旗号,岂不是我就成了大唐皇族了?这根本没有道理嘛。
    何况光靠区区一人之言,哪怕是李世民也定不了他们的罪,就算想要强行定罪,但不要忘了他们背后的人可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是李世民也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态度。要是他真的选择这么做的话,被逼急了的各大势力绝对会选择结成真正的同盟,这么多势力一旦联盟,那么将会是一股足以覆灭大唐的力量,李世民又哪里敢轻易招惹?视若无睹,将影响力降到最低,这将是他唯一的选择,或许这件事让他知道了,李世民都要被活活气死不可。
    至于失败?他们却是想都没有想过的,集合了这么多的力量,又是出其不意,李贞哪里能躲得过?
    何况,就算万一,这一次行刺失败了,但那又能如何呢?俗话说法不责众,这么多势力加起来,这些势力背后的力量几乎已经相当于大唐三分之一的力量了,就算是李世民知道了他们是行刺李贞的罪魁祸首,但李世民又能拿他如何?他难道还真的敢出手制裁不成?别说是李世民了,就算是李贞登基了,也只有息事宁人这一条路可以走,想要报复?我们都还没有说什么呢。
    这些势力是这么想的,他们背后的人同样也是这么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想到,在他们算计李贞的同时,李贞也在算计着他们,并且提前知道了他们的部署,又以自身为诱饵,吸引了他们大部分兵力并且予以击溃,就这还兀自不满足,居然还派兵突袭了他们的老巢。
    要知道对于这一次诛杀李贞的行动中,除了承剑溪等有数几个大势力之外,其余大部分参与进来的势力可都是倾巢出动,在集结了大量兵力,这也就导致他们老巢的空虚,就连承剑溪都比以往更加的虚弱,这时候李贞的出手可谓是一打一个准,不论是摩诃天还是承剑溪,又或者春秋阁和歃血盟,甚至包括了外国安插在大唐的颠覆势力,都被一清而空,吃了一次天大的亏。比如摩诃天,平时护卫在总部的力量还是很强的,至少不是区区两千大唐精锐可以攻打的,但就是因为要参与刺杀李贞的行动,结果将总部的力量本地抽调一空,最终被塔城的精锐给掏了老底,连最重要的资料都没了。其余势力也都差不多,虽然有一部分没有被彻底拔除,但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别想搞事情了。
    当然,吃了这么大的亏,这些势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此时可都还没有得到作战失败的消息,更不清楚突袭椰港的舰队被李贞的秘密武器袭击,不但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人也都全员被俘,李贞已经掌握了足以致命的证据,所以一个个都开始找李世民哭诉,告李贞的恶状,请求李世民惩罚李贞。
    要知道这些势力也都是有表面身份的,比如说皇家商团,表面上就是大唐的那些皇族们赚钱的一个工具而已,但是如今皇家商团位于越州的总部突然被李贞查封了,所有商团高层几乎全都被抓。商团里面的老不死们自然不会承认他们做的事情,而是一口咬住李贞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皇家商团和李贞的商会有生意上的冲突,李贞这才用了歪招,并且暗示李世民,这等小人心性的人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
    此外还有儒家的春秋阁,在表面上,这就是一个孔家牵头,然后让读书人组建的学习联盟而已,平素主要是用来让学子们互相交流探讨学问的地方,但如今位于曲阜的春秋阁却被登州舰队的陆战队突袭,数以百计的学子被抓,孔家的弟子更是被抓走了好几十个。
    孔家家主孔德伦(褒圣侯,孔嗣悊之子,孔子的三十二世孙,孔颖达的侄子)当时就跑到了李世民驾前哭诉,说太子厌儒也就罢了,如今更是试图灭儒,儒家传承千年,历朝历代都无比倚重,可见儒家教义是最好的,如今太子所作所为无异于逆天而行。不过太子英明神武,想来他本人应该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他肯定是受到了身边小人的蛊惑,还请陛下做主,清除掉太子身边的小人云云。
    此外佛门、世家、外国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等等,都开始攻讦李贞,这个说他小肚鸡肠,那个说他没有大局观,第三个又说他嗜杀成性,第四个又控告李贞不教而诛……总之各种抹黑,就差直接让李世民罢免李贞的太子之位了。
    但是这些奏折都被李世民压下了,当然对于这些人的控告,李世民也不可能视若无睹,毕竟这已经相当于是大唐三分之一的力量了,一旦他们闹腾起来,李世民也不好受。
    于是尽管知道这些势力心中有鬼,但李世民还是在接见了他们的代表,听了他们的委屈之后,立刻就表态说这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自己作为皇帝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等李贞回到长安之后,自己再听听他的说法再说,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么自己一定会为他们主持公道云云。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虑
    第一百七十六章李世民的考虑
    长安城,大兴宫(也就是太极宫,但太极宫是在睿宗时候改的名,事实上在唐初这里依旧叫大兴宫),立政殿中,李世民正在批改奏折。
    因为长时间服用丹药,体内积累了大量的丹毒(也就是重金属毒素),因此他的身体并不好,视力极为模糊,就连李贞专门给他配的眼镜都没用了,因为他这并不是老花眼,而是视神经被毒素污染的缘故。按照御医推断,如果他继续这么劳累下去的话,不但自己你的身体支撑不了多久,就连他的眼睛都可能彻底瞎掉。而这也是他选择要退位的原因之一,累死在皇位上他倒是无所谓,历史上那么些皇帝,真正善终的又有几个?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明君都是活活累死的,对此李世民早有心里准备。
    问题是他的眼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大唐可以有一个得病快要累死的皇帝,但绝对不允许有一个瞎眼皇帝,因为眼睛才是一个君王最重要的东西,否则你连奏折都看不见,又哪里能执掌国事?
    此时李世民正戴着老花镜看着手中的奏折,在他面前还堆着一大堆没有批改过的,等全部批完,估计要等子时了——可见皇帝的确是一个苦逼的职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争着干。
    此时的李世民心情显然不是很好,他这些天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虽然李贞还在海上漂着并没有消息传来,但百骑司还是通过侧面搜集了不少的证据,这些证据充分表明了这些势力在这些天都干了什么事情,而李贞紧随其后的密报,也证明了百骑司情报的准确性……这让李世民又惊又怒,惊的是李贞居然在暗中完成了这么大的布局,而怒的是这些势力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行刺当朝太子,更震惊于他们的脸皮的厚度,居然在行刺了李贞之后,还有脸来自己这边哭诉?实在是不要脸面至极。
    “啪~”
    手中的奏折被他狠狠的摔在地上:“这群逆臣,当真是好厚的脸皮啊,他们自己做的什么事情,难道以为朕还不清楚吗?他们居然还有脸向中朕哭诉,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啊……咳咳咳……”
    李世民显然是很生气,说着说着就剧烈的咳嗽起来,吓得侍立在旁的王亭初立刻上前替他拍背,一边安慰道:“陛下您何必和这些跳梁小丑一般见识?他们也就只能玩些阴谋诡计了,又哪里是太子殿下的对手?您好事好好的休息吧,毕竟龙体要紧……”
    “……你说的对,朕不值当和他们生气……算了,朕不看了。”将奏折山一推,李世民闭目养神起来。
    “是,奴婢也觉得没有必要看。”王亭初将奏折拾起来,他不用看就知道这些奏折里都写的什么,不外乎李贞最近的动作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这些奏折都是弹劾他的,要不是李世民谨慎,生怕里面夹杂了什么大事,否则的话根本就不用看。
    “陛下,宫外面又跪满了请愿的学子,陛下要不要见见他们?”王亭初是收拾完奏折,又问道。
    “一群被利用了的糊涂虫,朕才不见呢。”李世民厌烦的摆摆手。
    这些势力见李世民敷衍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边用海量奏折对李世民进行疲劳轰炸,另一边则煽动学子请愿。
    当然了,煽动学子请愿自然不是为了向李世民施压,他们太知道李世民的性格了,连群臣们的参奏他都不理会,又哪里会被区区几个学生动摇了心智?何况这还是关乎太子之位是否稳定的大事,更不会那么容易动摇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将事情闹大,都说宁与戏子对门,不与学生隔邻,学生们坏起来当真是无法无天的,尤其是被煽动起来的学生,更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们可以做很多官员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就是由一群学生们掀起来的吗?结果一群学生连当时的外交部长都给抓住打了一顿,甚至是还烧了曹汝霖的房子,可见他们的破坏力有多强。
    尤其是无论是哪个时代,学生们都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何况这么多学生聚集在宫门前,那就更加吸引人注意了,然后再有人讲解经过,一传一百,带听途说之后,那么李贞的名声自然就臭了……
    只是面对一群学子,李世民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总不能将他们全部抓起来吧?那事情传播的就更厉害了。甚至不只是李贞,就连李世民都会被史书记上一笔。
    “可是如果就这么不管,这些学生还以为陛下是心虚了呢。”王亭初劝道:“要不陛下还是见见他们吧?给他们一个解释,或许他们就不会这么闹腾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朕出去的话,那事情就更不好控制了。”李世民摇摇头,事情要是那么简单的话,他早就处理了,这表面上是一群学子在为李贞捣毁春秋阁请愿,实际上却是对朝廷的一次试探——学生们也不是傻子,他们中或许有人是被煽动了,但其中绝对有明白人。
    但他们还是来了,原因则还是出在李贞的身上——如今全天下几乎所有学子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而李贞不喜欢儒家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喜欢儒学的李贞,未来登基之后,面对儒学又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是继续任用儒学呢?还是忽略儒学,而重用别家学派呢?
    如果李贞继续用儒学也就罢了,大家继续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万一李贞要罢黜儒学呢?那该怎么办?这岂不就等于说自己这些年寒窗苦读学到的东西就成了无用之物?自己这十年寒窗不等于是白学了?别说是考科举,步入官场了,恐怕连一个教书先生都当不了了。
    这个问题几乎困扰了整个大唐的学子,而宫门外的这群学子们就是被推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