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遗憾,孩儿不会弄。”李贞真的不会弄,他学的是机械设计学,材料学虽然懂一点,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最多炼炼钢铁什么的,至于更高深的材料化工却真的是在为难他了。
    “那真是太遗憾了。”李世民很失望。
    “不过父皇也不用失望,老爷爷给的那种印刷术还是很好用的。而且还有造纸术,很不错的。”造纸术李贞懂,因为他家曾经就开过一家造纸厂,话说因为这个他家没少被政府罚款。。。。。。
    “那父皇就放心了。老神仙的要求朕答应了。这样,父皇调派工匠听你指挥,尽快将造纸术和印刷术弄出来。”
    “那雷州的事情?”在李贞的故事里,镇元子的老家就是雷州的,不过在话语中,李贞也表示自己想将封地封在那里。
    “这个。。。。。。考虑考虑父皇。”李世民蹲下来仔细的看着李贞,一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要去雷州那样的不毛之地,李世民就十万分的不舍,而且就算是自己同意,燕妃那里也不好交代:“反正距离你成年还早,此事让父皇再想想。”
    “哦。”李贞脸上满是失望,落在李世民眼里却是更加的令他心疼。
    李世民走后,李贞躺在自己的床上,看来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毕竟雷州或者说整个岭南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不毛之地,是只有罪犯才去的地方。
    可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是一清二楚的,雷州在后世可能会偏僻,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别的不说,光说地理位置,雷州背靠大陆,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濒北部湾,易守难攻。而且这时候的岭南森林资源丰富,雷州又背靠两大海湾一道海峡,海南岛上又拥有石碌铁矿,绝对是发展航海的好地方。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里毕竟太偏僻了,交通不便,人口也比较稀疏,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给李贞时间让他提前开发,过个十来年绝对能将这里变成富庶之地。
    唯一的缺陷恐怕就是建设缺少的人了,不过这个也很好解决,这个时代别的不缺,奴隶却有的是,雷州虽然不挨着邻国,但是只要自己高价悬赏,有的是捕奴队将自己需要的奴隶给抓来,遗憾的是中南半岛上的猴子实在是瘦弱,希望能用人数补充吧。还有工匠,这个也很好解决,只要雷州发达了,自然会有人过去的。
    想到这里,李贞苦笑不已,自己想的太远了,毕竟现在自己还只是一个小屁孩,更是连一个信得过的人手都没有——小福子他们虽然可以相信,问题是他们都是太监,根本不能帮自己处理产业。
    “还是早点封王吧,封王之后就可以招募幕僚了。”
    下午李世民就将十几个工匠派给了李贞,鉴于李贞年纪幼小,特许李贞不用出宫,直接在宫中办事。
    “小人陈亮见过殿下。”李贞还没有封王,因此别人都直接叫他殿下或者八殿下。
    “起来吧。”李贞拿出几张图纸递给陈亮:“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陈亮接过图纸,退到一边和几个手下小声商量了几句又回到李贞面前:“启禀殿下,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做出这些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那就好。”李贞站起来道:“父皇将你们派过来自然是相信你们,这几天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我希望你们都要管好自己的嘴,要是泄露出去半点,我饶得了你们,父皇看可不会饶了你们。”
    “殿下放心,小人一定严守口风,决计不会透露出去半点。”
    “那就好,你们都要记得今天说的话,不然父皇绝对不会轻饶你们。当然,如果你们做得好了,赏赐也决计少不了的。”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的道理李贞还是懂的。
    “谢殿下。”说实话,这些工匠们对于陛下将自己等人派到一个小孩子麾下还是很有意见的,毕竟自己都还有任务呢,就算是李贞说了这件事很重要他们也颇有些不以为然,毕竟李贞得到神仙传承的消息只是在大唐的上层圈子里流传,还没有传到下层人们的耳朵里。
    但是听了李贞的话,瞬间觉悟了,殿下说的很有道理,不管陛下将自己派给殿下究竟有什么用意,自己只要听安排也就是了,万一殿下要弄的东西真的很重要怎么办?就算没有那个万一,自己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陪这个殿下玩的,那只要自己将这个殿下伺候高兴了,那赏赐还不大大的有?这些殿下都是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花钱想必也是大手大脚,到时候只要稍微赏赐一点,也足够顶的上自己好几个月的工钱了。反正自己来到殿下这里是陛下钦点,那是奉着皇命办事,上司断然不敢找自己的麻烦。
    “我要做的东西都在图纸上了,做好之后给我送过来就是了。”
    “是。”
    这个时代人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不过有也不排除自己的身份原因。三天后,李贞要的一顿零件就全部完成,在赏赐了这些工匠们之后李贞就让他们退下了。
    “小福子,东西做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殿下,已经做好了。”小福子也拿着几个零件跑了过来。
    “是在不同的地方造出来的吧?”
    “放心吧殿下,奴婢和小安子小莫子他们跑了好几家店铺呢。”
    “那就好。”小福子做事还是很麻利的。
    李贞不傻,当然不会让所有零件都交给一伙人做,工匠们做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百分之十则是李贞让小福子他们分头在不同店铺里做的,而这百分之十的零件都是印刷机上比较重要的零件。没错,李贞给李世民设计的就是印刷机,这种印刷机借鉴了冲压机的结构,这种印刷机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对于李贞来说不比设计一个榨汁机更难。唯一的问题是——李贞忘了这个时代是没有标准化这一说的。
    看着改了半天才勉强组装成功的印刷机,李贞仰天咆哮:“标准化啊,该死的标准化啊。”

第十八章 世家论
    第十八章世家论
    “殿下,字也已经做好了。”小福子抱着一包由工匠们刻好的反字,为了追求速度,刻的都是阴文,毕竟阳文太耗费功夫,自己只用阴文就够了。
    “贞儿,你说的活字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说实话李世民对于李贞说的活字印刷还是不太相信,要不然也不会将一群工匠丢给他就不管了,当然这也有李世民正在推广新的蒙学书籍有关。
    “父皇去看看就知道了。”李贞拉着李世民来到印刷机旁,只见一张纸被小福子进印版下面,小安子轻轻一扳,活字与竹纸零距离接触,再往回一扳,印版抬高,小福子将印好的竹纸拿出来,放入新的竹纸,一切都只在两息之间完成,速度极快。
    “给朕看看。”
    “皇上。”几个人这才看到李世民,立刻跪下行礼。
    “都起来吧。”李世民此时根本不在意这些,他完全已经被印刷机的印刷速度给震住了。拿起一张印好的竹纸,上面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正是《三字经》的内容。
    又拿了几张,发现所印内容分毫不差:“贞儿,如此神器,不知造价几何?”
    “大部分材料都是木头做的,父皇以为一堆木头作价几何?”李贞反问道。
    “如此就好,哈哈哈哈。。。。。。”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笑,最后将李贞抱起来道:“我大唐何其之幸耶?竟得如此麒麟儿,当真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哈哈哈。。。。。。”
    “父皇,这印刷机最好的地方您还没有看到呢。”李贞从李世民怀里挣出来,怎么都秋天了还这么热啊?
    “哦?竟然还有优点?”
    “父皇请看。”李贞按了一个机关,印版翻起,白嫩的小手在印版背面摸索了一下,初字和善字便被轻松的拿了下来,将二字互换了一下位置后复原——李贞设计了一个小机关,可以将活字紧紧的固定起来,用胶或者生漆固定太原始了,显不出咱们机械高材生的本事来。
    “父皇请看。”
    李世民接过一看,上面赫然是:“人之善,性本初。。。。。。”
    “这是。。。。。。”李世民若有所悟。
    “这就是活字印刷术。”李贞拿出一枚活字递给李世民:“雕版印刷的成本太大了,一个字都不能出错,一旦雕错整个雕版就都废了,而且每一部书都需要大量的雕版,一旦印刷完成,这些雕版就都没了用处,实在是大大的浪费。而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就在于就算是雕错了一个字,也只是这一个字废弃了,换一个字就可以了,这一部书印完,下一部书也可以接着使用,极大的节省了成本。更何况孩儿的这台印刷机两息就可以印刷完成一张,更是加快了印刷速度,可以说是提升了一百倍都不为过啊。”
    李世民拿着一枚活字,双眼放光:“别说是一百倍了,就算是十倍父皇都心满意足了。哈哈哈。。。。。。”
    “十倍是绝对不成问题的。”李贞保证道。
    “贞儿,你果然是父皇的福星啊。哈哈哈。。。。。。”激动的李世民又忍不住将李贞抱起来在空中转圈。
    “父皇,这件事还需要保密。”李贞郑重的建议道。
    李世民当然知道保密,不过还是问李贞:“哦?印刷术成功不是应该普天同庆吗?为什么要保密呢?”
    李贞泛着白眼:“父皇当孩儿是傻子吗?这事如果太早传出去会被某些人利用的,何不等印刷足够的书后再宣传出去,到时候就算是别人想要反对或者想利用,我们有那么多书籍也绝对不会怕了他们。”
    “贞儿说的某些人是谁?”李世民严肃的问道。
    李贞看了看左右,李世民挥退身边的太监宫女:“你们都下去吧,今天的事情不许外传,否则严惩不贷。”
    “是。”
    “现在可以说了吧?”弓弩太监退下,李世民又问道。
    “孩儿只是打个比方,比如说。。。。。。世家。”
    “为什么会是世家?”
    “自古以来世家都是毒瘤,是寄生在朝廷和黎民身上吸血的蛭虫。”提起世家,李贞就是怒不可遏:“西汉和秦朝还好一点,但是到了东汉,父皇应该也清楚,东汉光武帝就是靠着世家才推翻了王莽,自此世家得势,在上成为朝堂的统治者,在下则控制着无数土地。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有黄巾起义,就是世家的土地兼并太过严重,百姓没有了活路,与其如此不如搏一把,这才发生了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不是因为皇帝的昏庸吗?”李世民故意问道。
    “父皇,孩儿虽然还是小孩子,但是请父皇不要把我和那些小孩子放在一起好吗?”李贞猛翻白眼。
    “哈哈哈。。。。。。”李世民被李贞的样子萌翻了,‘吧唧’在李贞脸上亲了一口:“好,贞儿长大了,可以为父皇分忧了。”
    “我本来就能为父皇分忧了。”李贞擦了一把脸,口水真多:“父皇说黄巾起义是皇帝昏庸导致的,这话孩儿不认可,汉灵帝再昏庸,能比得上傻子晋惠帝吗?人家晋惠帝时期发生过什么大的百姓起义吗?”
    “这道也是,接着说。”
    “汉灵帝死后世家彻底发飙,袁术袁绍为代表的袁家,曹操代表的曹家和夏侯家,孙吴代表的江南氏族等世家开始争夺天下,无心争夺天下的世家则开始下注,而有实力的世家会两边下注或者三方下注,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诸葛世家,诸葛亮三兄弟一人各自投靠一方势力?而且最终建立晋朝的却是司马世家,这样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接下来就是前隋,前隋从根底上也是被世家所灭啊。”见李世民想说话,李贞打断他道:“孩儿知道父皇想说什么?但是父皇不能否认所有诸侯后面都有世家在支持吧,别的不说,当朝程老将军的夫人不正是裴家出身吗?而裴夫人正是老将军在瓦岗寨的时候娶的啊。”
    李世民:“。。。。。。”
    “贞儿,这是你自己想的?”李世民严肃的盯着李贞:“没有别人教你?”
    “是啊,父皇,这都是孩儿总结出来的。”李贞心虚道,貌似有些玩过头了。
    “所以你要抑制世家对吧?”
    “父皇说错了,是父皇想要抑制世家的。”李贞纠正了李世民的话。
    “瞎说,父皇怎么可能会抑制世家?”李世民也有点心虚,话说自从登基后他就一直受到世家的牵制,每当想要颁行一项政令,就总是有世家在后面给自己捣乱,自己早就想收拾世家了,但自己毕竟才登基三年,根基不稳,外加这些世家行事滴水不漏,自己也不好贸然出手,再说这些世家历经千年而不倒,若是说他们没又一点真本事是不可能的,若真到时候逼得他们联合起来反抗,谁灭谁还真的不一定。

第十九章 工商论
    第十九章工商论
    “孩儿发现,世家之所以如此张狂,就因为他们手中有书籍,也就是说他们掌握着知识。偏偏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太过落后,书籍成本迟迟降不下来。”李贞无视做贼心虚的李世民继续道:“如此一来寒门士子有心求学却无书可读,没有书学习自然不可能成才,而寒门士子没有可用之才,帝王就只能使用世家子弟,这就是世家敢如此猖狂的原因。”
    “但是如今不同了。”李贞拍了拍身边的印刷机:“现在咱们有了这个,印书速度将会大大增加,书籍成本也将会大大下降。书籍价格下降,寒门士子的成才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世家人口再多也绝对比不过寒门士子,寒门士子只要一百个里面有一个成才的,世家就再也没有嚣张的底气。而这当然不是世家所愿意看到的,因此孩儿才建议父皇暂缓一段时间,等我们印刷了足够量的书籍,就算是世家联合起来我们也有了对抗的底气。”
    “。。。。。。”李世民眼神复杂的看着李贞,他是真的想不到,一个三岁的娃娃竟然能将事情看得这么透彻。
    “父皇,你这样看着孩儿干嘛?”李贞被看的心底发毛,怯怯的问道,自己貌似没有说什么太出格的话吧?
    “没什么。”李世民回过神来,自己都在想些什么啊?自己的儿子可是得了仙人传承的啊,神异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要是表现的和普通小孩子一样才奇怪吧?
    “可是贞儿,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李世民皱着眉头拿起一张竹纸,轻轻一折,竹纸就如同饼干一样从中断裂:“你看,竹纸太不经用了,宣纸又太贵,这个如何解决?”
    “合着父皇根本就没有仔细听孩儿的话是吧?”李贞‘气呼呼’的别过头去:“孩儿生气了,不理父皇了。”
    “贞儿,父皇说错了什么吗?”李世民莫名其妙,但是见李贞依旧是气呼呼的,赶紧将李贞抱起来道歉:“好贞儿,是父皇错了,没有记住听贞儿的话,但是贞儿你也知道父皇整天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偶尔忘记一两件也是很正常的嘛,贞儿就体谅一下父皇吧。”
    “原谅父皇了。”李贞笑嘻嘻的回过头来:“父皇忘记了吗?老爷爷说过,除了那些蒙学书籍之外还有两样礼物要送给唐皇,一样是印刷术,也就是眼前的这个,另一样正是造纸术啊。”
    “哦!对对对。。。。。。”李世民终于想起来了:“你看看父皇这记性,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忘记,真是糊涂了。”
    李贞取出一叠纸:“父皇,这就是造纸术。”
    “交给父皇吧。”李世民接过造纸术,笑眯眯的对李贞道:“贞儿,你这次帮了父皇的大忙,说吧,你想要什么奖励?”
    “这是老爷爷送给父皇的,孩儿不能要奖励。”
    “也对。不过你毕竟在里面出了大力,父皇不奖励你说不过去,你就说说吧,想要什么?”
    “嗯!”李贞考虑了一下,这时候说出自己的打算应该会被同意吧:“孩儿想从商赚一点小钱钱?不知道父皇能不能答应?”
    “你怎么会想到从商呢?”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唐朝也是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在这个时代,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朝廷甚至颁布法令,商人子女不得为官,商人不能穿丝绸等等一系列歧视商人的法令。
    “孩儿知道父皇想的是什么,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父皇想过没有,既然商人被人看不起,为什么有那么多达官贵人还要偷偷摸摸的从商呢?就连皇家都有不少人在经商吧?”看李世民想要说些什么,李贞抢先道:“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父皇就不要用那些糊弄人的话来糊弄孩儿了。”
    “呵呵呵。。。。。。”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只是十商九奸,不对他们做一点限制,恐怕这天下就真的要乱了。”
    “做一点限制孩儿同意,不光是商人需要限制,就连士农工都需要限制。”李贞道:“士农工商这个概念是管仲提出来的,实际上,管仲提出的“士农工商”,乃并举之义,并没有先后尊卑之分。但是偏偏有的人却故意曲解先人的意思,嘴上说着看不起工商,却穿着工匠做的衣服,住着工匠建造的房子,看不起商人却从商人那里买来无数的商品,岂不是做了婊子又立牌坊?”
    “殊不知市农工商四者缺一不可,这就好比一个人,士代表着人的大脑,掌控在着国家的运转;农则是国家的基础,也就是骨骼,是农撑起了这个国家的根基;工就是人的肌肉,只有肌肉强壮才能有强大的战斗力;至于商就是人的血液,血液是需要流通起来的,不然人就会死去。父皇你可以想象一下若是没有商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这。。。。。。”李世民被李贞说的哑口无言,仔细想想李贞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有道理归有道理,但是真的想要破除这个千年以来的陈规陋习,就算他是李世民也没有这个魄力。
    看到李世民的表情,李贞叹了口气:“父皇,孩儿知道重农抑商这个观念是千古以来所形成的的,想要破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孩儿只是希望父皇让孩儿试上一试。”
    “这。。。。。。好吧。”说实话,李世民被李贞说服了,就让李贞试上一试也好:“但是贞儿准备做什么生意呢?”
    “这个孩儿不告诉你。”李贞神秘兮兮的道。
    “哈哈哈。。。。。。”李世民看着李贞萌萌的样子,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李世民面色一肃:“贞儿,这番话你对父皇说说也就是了,在外人面前可千万不能说。”
    “孩儿知道的,毕竟这话在某些卫道士眼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话。”李贞撇撇嘴道:“尽管他们一直穿着工匠做出来的衣服,买着商人的商品。”
    “哈哈哈。。。。。。”李世民又被李贞逗乐了,心里也不由的对某些卫道士的言行鄙夷起来。
    “好了,父皇还有事情要处理,这台印刷机父皇也带走了,就不陪你玩了。”
    “恭送父皇。”
    送走李世民,李贞躺回床上,现在经商的权利是有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从李世民那里骗。。。。。。啊不,是换,从李世民那里换几家铺子以及几座工坊了,只要有了工坊和商铺,自己的赚钱大计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等赚到了第一桶金,就可以开更多的作坊,有了更多的作坊,就能开更多的铺子,有了更多的铺子,就可以赚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就可以开更多的作坊。。。。。。这样一来,利滚利的只怕不出两年,自己就可以拥有一支船队了,有了船队,自己就能赚更多的钱,用这些钱自己就可以制造大船,组建更大的船队,有了更大的船队,就可以探索美洲和澳洲,而美洲和澳洲的资源则更能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一想到自己将要拥有几十支船队,上千艘大船,李贞的口水就止不住的流下来——果然,这年代还是海运更赚钱啊。。。。。。不过万事开头难,现在自己连一间铺子都没有呢,还是不要想那么多了。

第二十章 有什么需要?
    第二十章有什么需要?
    对于能不能换到商铺和作坊,李贞却是毫不担心,说句不太客气的话,李世民需要的东西除了长生不老仙丹之外,九成的东西都能在李贞这里找到解决办法——一千多年的差距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李贞又生活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论智谋李贞可能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但论到见识,所有的老狐狸加起来再乘以十也不如李贞一个人的知识面广。
    现在李贞就在想李世民需要什么东西,如今印刷术和造纸术都有了,指南针也已经发明出来了,火药还不是时候,那得等到战争的时候拿出来才能起到最大效果。。。。。。不过说起战争,话说今年已经是贞观三年了,明年就该打突厥了吧?当时是什么情况来着?貌似是今年十一月就会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然后明年一月份就会三千骑兵夜袭定襄,一举将颉利可汗赶到了碛口,然后又用反间计招降了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康苏密裹挟着萧皇后和杨政道投降李靖。没了后院的颉利可汗就只能继续跑,李靖就继续追,最终在阴山大战突厥,阵斩一万,大胜之。随后颉利可汗逃到沙钵罗苏尼失那里,但李靖后脚就到,苏尼失无奈举众降唐,至此东突厥灭亡。。。。。。
    自己能不能在这场战争中捞点好处呢。。。。。。可是自己一个小屁孩好像没有办法捞好处啊,军功是别想了,就算是自己想随军,李世民估计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