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南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将刀奋力拔出,站起身来呐喊道:“诸位兄弟,都是爹生娘养的,我们凭什么受他们欺侮?他们待吾等如牛马牲畜一般,傻子才替他们卖命。不如我们反了吧!”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没人敢于响应。
高泉见状疾呼道:“诸位不要以为事情没有到自己头上便可以忍。有些事情你忍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次次都忍何时是个头啊。”
他清了清嗓子道:“大丈夫立于世,绝不是受人欺侮的。他看不起咱咱就不替他卖命了!兄弟们,反了吧!只许他桂王造反,就不许咱们造反吗?”
他这么一说当真是激起了许多士兵的愤怒,不少人开始响应高泉。
是啊,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都是他们所坚守信奉的东西。
可是桂王亲手把其打破了。
桂王若是信奉君臣父子这一套怎么会起兵造反?
换句话说既然桂王都能造天子的反,他们自然也能造桂王的反。
“高大哥你说吧怎么做,大伙儿跟你一起干!干他娘的!”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群起响应。
众人纷纷挥舞着拳头道:“高大哥你就说吧,该怎么干大伙儿听你的!”
其实高泉倒真不是有预谋的,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想挽回是不可能了,只能将错就错下去。
他清了清嗓子道:“好,既然大伙儿信任我,我高某人便忝着脸牵这个头!”
第四百七十五章 桂王的决断
凡事就缺那个领头人。
平日里士兵对军官将领唯命是从,时乃敢怒不敢言,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信服。
如今高泉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恰是把一众士兵的怒火点了起来。
他们细细思量,确实觉得自己活的窝囊。
既然都是人,凭啥受人欺凌侮辱?
高泉振臂一呼,其余士兵纷纷响应。一时间群情激昂。
士兵哗变历来都是军中大忌。
尤其是桂王这种刚刚举事,势头不稳的叛军。
人是从众随大流的,一旦有人聚众闹事,肯定会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
反正法不责众,即便哗变真的被平息,军官也不可能将所有哗变的士兵全部处置。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到闹事者的行列中,势头越来越严峻,甚至惊动了桂王。
桂王朱由榔此刻正在广州城的行宫中喝茶,听到军队哗变的消息,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军队好端端的怎么就会哗变呢?
他急忙叫来了丁魁楚和瞿式耜,一同商议对策。
丁魁楚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惊讶,他思忖片刻道:“殿下,现在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莫要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啊。”
这道理他当然明白,可问题是究竟该怎么做。
丁魁楚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让人失望。
“该如何稳住军心?”
朱由榔开门见山的问道。
“殿下,以臣之见,唯有不吝奖赏了。”
丁魁楚御下的手段很直接,那就是以利笼络。
别管对方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能够替他做事就行了。
这种方式培养的部下忠诚度可想而知。他们有奶便是娘,之所以替丁魁楚效力是因为丁魁楚提供的待遇还不错。
若是有人提供比丁魁楚还优厚的待遇,立即改旗易帜也未可知。
朱由榔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自然而然的转向瞿式耜。
这才是他的心腹重臣,不向他问策还能向谁?
“瞿先生怎么看?”
瞿式耜被朱由榔点名,遂拱手行礼毕恭毕敬的说道:“回禀殿下,以臣愚见不如立即镇压哗变,将闹事者悉数处死,则哗变立止。”
“哦?”
朱由榔有些感兴趣了。
丁魁楚和瞿式耜,二人一个主刚一个主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朱由榔本人是倾向于瞿式耜的。
一来是因为朱由榔生性刻薄寡恩,认为底下人替他效命是天经地义的,哗变绝不能被准许,必须严惩。
二来是他也不觉得奖赏安抚哗变士兵会有大的成效。
你可以安抚一时,难道可以令他们一直心甘情愿替你卖命?
你这次赏赐他们一人十两银子,下次他们索要一百两你还给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是无止境的啊。
倒不如杀人立威来的干脆。
可是他又不能不给丁魁楚面子。
毕竟他现在是在丁魁楚的老巢,加之丁魁楚的军队人数又占大头。
“咳咳,奖赏安抚也好,杀人立威也罢,终归只是手段。”
他顿了一顿,继而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件事虽看似偶然,实则是积累良久后的爆发罢了。本王觉得应从根处入手解决。”
丁魁楚心中暗暗叹息。这位王爷云山雾罩的说了这么一大通,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以王爷高见该当如何?”
“给他们承诺。”
朱由榔朗声道:“士兵们哗变无非是觉得看不到希望。本王便给他们希望。”
“王爷如何给他们希望?”
“这个简单,本王承诺将来取得天下登临大宝后,便将所有人连升三级。”
朱由榔十分得意的说道。
听到这里丁魁楚差点笑出声。
他还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呢,原来不过是个馊主意。
连升三级?听起来很美,其实不过是空画一张大饼罢了。
历史上举兵谋反的人有多少,最终成功的又有多少?
这桂王刚刚举兵,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许下这种承诺不是画饼是什么?
若是给他或者瞿式耜这种人画饼倒也罢了。偏偏桂王打算给普通士兵画饼。
这些士兵哗变就是因为感慨待遇不公,你不紧着安抚他们空画一张大饼有甚的用。
“王爷此言差矣。”
丁魁楚毫不留情的点道:“王爷的承诺固然很好,但要取得天下之后才能兑现。士兵们关心的则是眼下的事。如果不能让他们心满意足,恐怕就没有然后了。”
他话说的难听可却很在理,就连瞿式耜也道:“殿下,确实不宜只给承诺。”
两名臣子都持反对意见,朱由榔面上有着挂不住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本王也就是那么一说。既然两位觉得不妥,那便算了吧。”
“那么王爷决定采纳哪种谏言呢?奖赏还是镇压?”
丁魁楚紧跟着问道。
朱由榔只觉得头疼不已。
这个难题又抛到他的面前了。
“且容本王想想。”
他轻叩着手指凝神思忖着。
他既不想得罪丁魁楚又不想让坚决支持自己的瞿式耜寒心,这个决定真的难做啊。
过了良久朱由榔才徐徐说道:“不若这样吧,只诛首恶,从犯不究,每人另奖赏五两银子安抚。”
丁魁楚和瞿式耜听罢皆是一愣。
这不就是把他们提出的建议揉在一起了吗?
桂王殿下也真是会和稀泥啊。
“殿下英明,此计应该是如今最好的办法了。”
瞿式耜到底还是要维护朱由榔的权威的,他率先赞叹道:“此计一出必然分化哗变士兵,使其内讧。”
丁魁楚见状自知不适合再抬杠了,便也点头道:“殿下此乃妙计。”
朱由榔见丁魁楚和瞿式耜都赞同心中一喜道:“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办了。两军对垒军心尤为关键。再有带头闹事乱我军心者,杀!”
他说罢之后忽然又想起一事,便咽了口唾沫道:“不知郑芝龙那边怎么样了。”
原本他们是商量同时出兵的,可具体打起来肯定有先后之分。
如果郑芝龙那边能从东面战场给朝廷军施压,西边的联军压力也能小不少。
……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兵无常势
朱由榔既已决断,丁魁楚自然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位桂王也算是他下注的对象。万一有朝一日这位王爷真的成为九五之尊,难保不会翻旧账记起当年的陈年往事。
丁魁楚自然想要给朱由榔留下一个好印象。
朱由榔一道令旨看似简洁,但其实对手下人的要求极高。
首先他们需要分辨出谁才是桂王殿下口中的首恶。其次他们还要分化这些首恶与哗变士兵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但问题随之来了,那就是哗变士兵的极度不配合。
他们出乎意料的团结,反映在态度上就是对劝说的不屑。
他们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抗争到底,为此不惜赌上一赌。
这让桂王勃然大怒。
原本他是想施以仁义,叫这些哗变士兵回心转意。谁曾想这些人却是脑子有坑,不撞南墙不回头。
好嘛,他朱由榔何曾是怕过事的人。你们想闹,本王便陪你闹!
朱由榔当即改变了决定,对所有哗变士兵一概镇压。
对此丁魁楚是颇有微词的。
在他看来此举会动摇军心。大战当前这无异于是自毁长城。
他不得不向桂王谏言,请求他改变心意。
可是朱由榔却似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要镇压哗变士兵。
无奈之下丁魁楚选择了服从。
哗变士兵说到底只是少数。朱由榔下令之后用了四五日便将叛乱平定。
所有哗变士兵的首级全部被砍了下来,运回了广州悬挂在城头示众。
朱由榔想用这种方式警告所有士兵背叛他的下场。
可是此举似乎并没有收获朱由榔想要取得的效果,反倒是起到了副作用。
那些原本对朱由榔并不反感的士兵现在也对他心生厌恶。
他们发现这位桂王殿下并不像总督大人说的那么贤明。
既然如此,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不是也是编出来的呢?
不少士兵开始怀疑。
朝廷一直以来的表现是很得人心的,偏偏桂王想要将其推翻。
那是不是说这是桂王自己狼子野心编出的弥天大谎呢?
越来越多的士兵认为这种可能存在了。
广州城中一时间流言四起,不光是士兵就连普通的百姓都开始津津乐道此事。
朱由榔没想到事情会发酵到现在这个地步。
早知如此他就不应该对哗变士兵进行这么残酷的镇压。
现在的结果是士兵阶层被得罪了,老百姓也被得罪了。
众人发现所谓贤明的桂王不过是一个谎话连篇的小人。
即便被迫还替他做事也不似以前那样卖命了,只是敷衍了事。
朱由榔看在眼里恨在心中。
可他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闲散的藩王,只是因为血统尊贵被有心人利用,当做傀儡扶持。
但朱由榔本人是没有多少政治智慧的。
大明天子不仅要用胸襟还要有帝王心术。而这两点都是朱由榔所欠缺的。
顺风顺水时还体现不出来,一旦到了逆境桂王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
广州城中的氛围很压抑,尽管许多人嘴上不说但都希望朝廷能够早日派军队来平定叛乱,擒拿桂王。
这样一个度量极小的人不配做天下之主。
而在前线镇压哗变士兵的连锁反应终于出现。
叛军士兵消极怠战,屡战屡败。
朝廷大军在打了几场胜仗后已经开始向广东推进。
而叛军则顺势撤退,除了少数仍在赣州,多数已经退回了广东。
朱由榔不由得惊慌了起来。这算不算出师未捷,是不是不祥的征兆呢?
照这么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广东也守不住了吧?
此时此刻丁魁楚已经有些后悔了。
他后悔自己当初不该接触桂王,更不该把其接到广州来。
现在好了即便他想辩解也不会有人听了。
总不能一句我是被胁迫的就蒙混过关吧?
如今也只好死保桂王到底了。
他把希望寄托于郑芝龙身上。
虽然广东方面只能处于守势,但若是郑芝龙那里打开局面,或许可以将整个局势盘活。
……
……
汀州方面,郑芝龙已经与黄得功激战数日。
铁甲军被黄得功的骑兵袭扰的苦不堪言,晚上睡不着白天打不了。
最后士兵们神经衰弱,见到风吹草动便以为是黄得功的骑兵杀到了。
郑芝龙明白这是心态崩溃的体现。
这仗是没法打了,继续打下去只会一败涂地。
无奈之下郑芝龙只得下令撤军。
可是来时容易去时难,要想走岂是那么容易的。
黄得功派骑兵不断沿途追击,蚕食着郑芝龙的铁甲军。
郑芝龙十分心疼。
这些铁甲军士兵都是他花费重金培养出来的。
就这么一个个的折损了,他的心里难受啊。
最可恨的是黄得功还是钝刀子割肉。
那种被人用小刀一点点剜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
陆战完败,海战也没有什么优势。
郑三虎统领的“无敌水师”在对上登莱水师后,并没有什么优势。
双方战的难解难分,有来有回。
而耗下去郑三虎肯定是吃亏的。
因为船上的补给有限,总有消耗完的那一天。
而宁波水寨中的补给却是充足。
郑成功完全可以拖垮郑三虎。
拖着拖着郑三虎的军心就涣散了,拖着拖着郑成功就可以全面反攻了。
郑三虎当然也明白这点。
所以他一直在试图寻找宁波水寨的弱点,想要尽早决战。
但也不知怎的,就是没让他找到任何机会。
郑成功把防御工作做的很到位,可谓是滴水不漏。
无奈之下郑三虎的只能选择强行决战。因为他清楚继续拖下去只有落败一种可能。
郑成功自然是得逞所愿。
叛军强行开战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指挥登莱水师依托水寨进行防御战,尽可能的消耗郑三虎的实力。
郑成功付出的不过是一些防御工事的代价,而郑三虎折损的可是一艘艘福船啊。
宁波水寨的寨门就在那里,可是郑三虎就是攻不进去,心中那个气啊。
可是气也没用。行军打仗实力才是王道,弱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
……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招妙棋
不过郑三虎并没有下令撤军。
如今已经损失了这么多,如果撤走那么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他决定孤注一掷,把全部兵力集合进攻一次。
这有点像赌徒的心理,越是亏越想着赚回来。幻想着可以一把梭哈,但现实往往是赔的血本无归。
郑三虎确实是一个很有统兵经验的人,他明白水寨寨口狭窄,要想发挥水师的最大威力则必须将水寨入口轰开。
所以他下令转变炮击的对象,所有福船的炮口都对准了水寨的寨门处。
一声令下火炮轰鸣,无数铅弹飞往水寨寨门。
虽然在这个距离佛朗机炮的命中率并不算高,但是架不住射的多啊。
郑三虎把全部资源赌在了这一战,只希望能够一举冲破寨门杀光水寨中的朝廷军。
可是效果却不如他想的那样。
寨门是炸开了,可是水师战船在推进时却发现之前被击沉的福船恰恰沉在了水寨寨门附近。
而以郑氏水师大号福船的吃水,是不可能通过这一水域的。
一时间场面十分尴尬。
郑三虎好不容易努力炸开了寨门,却是无法进入水寨之中,之前做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用。
他越想越觉得愤怒,气血攻心之下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座船之上他的亲兵皆是惊慌失措。
两军对垒主将昏倒,这仗还怎么打?
至少在郑三虎苏醒之前肯定是没法打了。
不得已之下叛军只得退兵以作从长计议。
……
……
郑成功是没有料到叛军会退兵的。
以至于他没有抓住最佳追击时机。
要知道虽然以大号福船的吃水无法通过水寨寨门附近的水域,但长舟、快蟹这样的小船却可以。
也就是说叛军打不进来但登莱水师能够追击出去。
可就是错过了最佳时机,郑成功不得不放弃追击。
战况如此胶着实在出乎郑成功的意料。
他发现郑三虎比上次九山岛之战时难缠了许多。
而郑家水师的实力自然不需多言。登莱水师即便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也只是和其战了个五五开。
郑成功肩上担着的是整个登莱水师的兴亡,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要知道郑氏水师最擅长跳帮作战和逆境之中的反击。要是掉以轻心,很可能吃亏的便是朝廷一方。
所以郑成功决定从长计议。
而在大的战局方面他也有所关注。
黄得功黄将军似乎取得了全面优势,而他的父亲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郑成功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他不敢想象父亲兵败被俘,被押送至京城时会是怎样的景象。他不敢想象父子再次相见时又会如何。
大义灭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呀。
再怎么说那个人也是生他养他的父亲。
而另一边是朝廷,是君父,是大义。
世间最痛苦的事便是在这中间做出选择。
郑成功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没有直接和父亲对垒。
黄得功黄将军替他代劳了。
不然他真的不敢想象……
……
……
南京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朱慈烺一边看着几份来自江西的战报,一边看着舆图出神。
从一开始他就极为关注江西之战。
一来这是一举剪除郑芝龙、桂王势力的好机会。二来也可以让袁继咸招募的新军好生磨练一番。
毕竟老兵是打仗打出来的,而不是训练训出来的。
唯有见过血的士兵才是真的士兵。
攘外必先安内。
不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朱慈烺是不敢放手北伐的。
从现在的战况来看,朝廷军队全线占优。不论是桂王的叛军,还是郑芝龙的水师都被打的难有招架之力。
这其中固然有三军将士用命的缘故,也是因为桂王、郑芝龙逆天而行人心尽失。
朱慈烺听说桂王军中曾经出现哗变,桂王竟然下令对其进行严厉镇压,所有哗变士兵一概处死,并将其首级运回广州悬挂在城头示众。
如此失人心的举动真不知道桂王是怎么做出的。
至于郑芝龙也好不到哪儿去。从他公然举兵的那刻起,郑氏家族内部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郑芝龙把这些人都囚禁了起来。但还是有人成功逃走。
据内厂军情司在宁波的暗哨奏报,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如今就藏身在宁波水寨之中。
这个郑鸿逵也算是个人物,在郑氏家族中的地位仅次于郑芝龙。
郑芝龙能把郑鸿逵逼走,足以证明郑氏家族内部矛盾之深。
眼下郑芝龙虽然不能说是众叛亲离,却也好不到哪去。
而朝廷自然占据了绝对的大义。
朱慈烺自登基继位以来所作所为,天下臣民皆是看在眼里。
如此文武双全的皇帝说是堪比尧舜或许有些过,但说是中兴之主却绝对没有问题。
而桂王和郑芝龙呢?他们为大明做了什么?他们凭什么和朱慈烺争?谁给他们的勇气?
朱慈烺的目光落在了广州的位置。
毫无疑问这个桂王老巢所在地是明军下一步要攻取的。
拿下此地不但可以极大的摧毁叛军的士气,还能让明军完成对郑芝龙的合围。
广东、江西、浙江。至少从陆地上看郑芝龙已经被彻底包围了。
他除了浮海出逃没有别的选择。
朱慈烺的野心自然不仅仅是把郑芝龙赶到海上去。但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今的台湾大部尚在荷兰人之手。
假如郑芝龙被迫离开福建,那么他们为了获取落脚之地有很大可能会去和荷兰人抢地盘。
这当然是朱慈烺愿意看到的。
以朝廷现在水师的实力是不足以打败荷兰人的。
但是郑氏水师却可以。
若能借郑芝龙之手收复台湾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明可以趁着郑芝龙和荷兰人火并的机会北伐,待恢复中原故土后再掉过头来打郑芝龙。
届时朝廷的水师实力势必更加雄厚,要想击败偏居一隅的郑芝龙简直是手到擒来。
这才是朱慈烺最希望事态发展的方向。至于会不会真的往这个方向发展就不一定了。
……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落子无声
寒冷,深入骨髓的寒冷。
这是所有北京城中百姓的感受。
就在今早北京城中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也不知怎的,这几年来一年比一年冷,老天爷仿佛要把所有活物全部冻死似的。
倒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街上行走的百姓尽快加快步伐,减少在室外停留的时间。
那些不得不在室外待着的人则只能把双手缩在袖子里不停的走动避免被冻僵。
而在权贵府中情况明显好很多。数个烧的滚烫的火盆把屋内烘烤的暖意十足,他们可以随意的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至于受到天气的影响。
而在豪格府上,花厅中已经挤满了人。
如今朝堂之上保多尔衮的和倒多尔衮的打作一团,那些原本的中立派也不得不选择一个站队。
要么支持多尔衮,要么支持豪格,似乎只有一人例外那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