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谦将封好的信抽出,随后起身走至床榻前,将信双手抵到齐城的面前。
  齐城连忙接过信,道了句:“有劳了。”
  他抽出信纸展开来看,一开始还神色如常,可越看却是越吃惊。
  李定国竟然是想让他暗中和鞑子接触,卖粮食给汉中。
  当然,李定国特意指出这是文安之文巡抚的一出计谋,事情的来龙去脉文巡抚都是清楚的。
  等于说齐城是在替朝廷做事。
  齐城瞬间乱了方寸。
  怎么会是这样?事情怎么会是这样?
  这跟他想的完全不同啊。
  原本他认为李定国找他是想让他替明军筹措粮草,谁曾想却是替鞑子筹措。
  文安之身为四川巡抚为何会这样做?难道说他要投虏降清?
  齐城只觉得自己的心脏砰砰直跳。
  “齐老爷?”
  见齐城面色紧张,李谦遂疑惑的问了一句。
  “哦……”
  齐城应了一声,随即道:“这封信是李将军亲笔所书?”
  “当然。”
  李谦信誓旦旦的说道:“我家将军说了,齐老爷看过这封信就什么都明白了。”
  “李将军可还让你转述什么没有?”
  齐城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这个倒真是没有。我家将军只让我务必问到齐老爷的意愿。齐老爷不管愿意与否都请给个准话,这样我也好回去复命。我家将军也好向文巡抚禀奏。”
  李谦十分淡定的说道。
  “这个是自然……”
  齐城当然不会这么草率的就做出决定。
  在他弄清楚李定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之前,他不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些银钱,而是齐家的前景。
  “此事还请让某再想一想。”
  “齐老爷……”
  听到齐城还要再想一想,李谦有些不干了。
  “这事不用这么纠结的吧?我已经离开成都数日了,又在您这里耽搁了三日,照这样再耗下去怕是我家将军那里会生责怪啊。”
  李谦认为齐城还想拖,遂把话挑明。
  “令使误会了。”
  齐城解释道:“我齐家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还得问问族中其他长辈的意见,之后再做决断。不过令使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准话。”
  ……
  ……


第五百零九章 齐城的条件
  齐城一番话暂且把李谦稳住,随后便开始思考具体的条件。
  齐家的事他一言九鼎,哪里需要和别人商议。
  他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想要让李谦更容易接受一些。
  毕竟让别人一直等待不是什么讨喜的事情。
  一个人静下来后齐城开始细细品味李定国的那封信。
  一开始齐城确实很惊讶,李定国身为降将竟然要让齐城给鞑子供粮还打着文安之的旗号。
  后来仔细一想却是他想多了。
  李定国和鞑子之间有着杀父之仇,怎么可能会主动和杀父仇人做交易。
  至于文安之就更不可能了。
  此人深得皇帝的信任,可以算是皇帝的心腹。
  有如此明君赏识,他为何要上杆子舔鞑子?
  所以只能说明这是文安之与李定国合议出的一出计谋。
  至于这出计谋具体是什么,齐城还不得而知。
  不过只要心中的那股顾虑消除了,他就能放手去做了。
  当然条件还是要谈的。
  他是商人,商人只看重利益二字。
  不管是李定国还是文安之都别想让他改变准则。
  该怎么提条件呢?
  事成之后四川明军的全部供粮权?还是在四川全省自主定价权?
  齐城心中有很多想法,但是一时难以决策。
  虽然他明白这些条件不是李定国一个人能决策的,不过他还是要提。
  李定国不行还有文安之嘛。
  这位大明的四川巡抚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齐城一番忖度之后还是决定索要第一项权力。
  毕竟第二项太过挑战官府的权威,没有哪个巡抚会甘心答应。
  思定之后他便找到李谦径直抖出条件。
  ……
  ……
  李谦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当然没有权力答应齐城,必须第一时间返回成都向李定国禀明此事。
  他不再耽搁立即离开了齐府,打马扬鞭星夜赶往成都。
  等他抵达成都已是几日之后。
  李定国见他返回十分高兴,连忙召见了他。
  李谦虽然十分疲惫,却还是第一时间去见了李定国。
  “属下拜见将军!”
  李谦冲李定国恭敬的行了军礼,李定国一把将他扶了起来和声笑道:“怎么样,这次去见齐员外可还顺利?信交给他了?”
  李谦连忙答道:“禀将军,信属下已经亲手交给齐员外了。不过……”
  “不过什么?”
  李定国隐隐察觉出一些异样,遂追问道。
  “齐员外提出了一些条件,称只有将军答应了他的条件,他才会为将军做事。”
  李谦和声道。
  “哦,这也不稀奇。他提的是什么条件?”
  “他要求将军保证事成之后他能够成为四川明军的独家粮食供应商。”
  饶是李定国城府极深,听到这个条件之后也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齐城还真是有意思。”
  “他的胃口这么大,将军真的要答应他吗?”
  李谦有些不安的问道。
  “答应他?”
  李定国苦笑道:“本将有什么资格给他承诺。这件事只有文巡抚有资格决断。”
  “那……”
  “本将这就去见文巡抚,向他禀奏此事。”
  ……
  ……


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
  文安之这些日子显得有些焦虑。
  北伐在即,大事小事都需要他亲自过问,便是铁打铜铸的人也扛不住。
  尤其是一些细节工作他还不是很满意,不得不亲自指导一番。
  就在他忙到不可开交的时候李定国求见。
  文安之思忖了一番之后还是选择了召见他。
  却说李定国见到文安之后恭恭敬敬的行了军礼。
  文安之把他虚扶起来,和声笑道:“定国啊,有何要事啊?”
  “启禀抚台大人,末将派去的人有回信了。”
  李定国态度谦和的说道。
  “哦?这么快?”
  文安之还是稍稍感到一些惊讶的。
  “他怎么说?”
  文安之一边捻着胡须一边慢条斯理的问道。
  “齐城愿意为朝廷效劳,不过……”
  “不过什么?”
  丰富的经验告诉文安之后面的才是重点,遂追问了起来。
  “他提出了一个条件,称只要抚台大人答应他这个条件,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为大人效劳。”
  李定国咽了口吐沫,继续道:“他想请大人允诺,事成之后授予他为川军唯一的粮食供应商。”
  听到这个条件文安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厮的胃口还真是不小啊!
  全川军的唯一粮食供应商,如此和垄断有何区别。
  虽然买粮食的银钱不是文安之来出,却是朝廷来出。
  如此岂不是要让朝廷来当这个冤大头了?
  文安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陛下对他信任有加,命他出任四川巡抚。他岂能背着陛下做这种事情?
  “定国,这件事你怎么看?”
  文安之突然将问题抛给了李定国,吓了他一跳。
  但既然巡抚大人发问,自然是要作答的。
  李定国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启禀抚台大人,末将以为不妨先答应这厮的条件。”
  李定国顿了一顿继而接道:“先稳住他为朝廷做事,事成之后……”
  “等等!”
  听到这里文安之不由得皱眉。
  “你的意思是说让本抚到时反悔不承认之前做出的承诺?”
  李定国面色一红道:“末将不是那个意思。”
  文安之叹了口气。
  不管李定国是不是那个意思总之他还是想要用一些原则之外的方法。
  这在原大西军之中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朝廷这里问题就大了。
  “朝廷就是朝廷,朝廷说出的话是不能轻易更改的。”
  文安之思忖了一番之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就比如陛下发了一道圣旨,发出之后觉得不妥要收回重发,你觉得合适吗?”
  “抚台大人,是末将愚蠢了。”
  李定国连忙告罪道。
  “朝廷需要有威信在。”
  文安之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朝廷没有威信,还怎么让天下百姓信任?而在四川本抚便代表了朝廷。所以本抚一言一行都十分谨慎,生怕让人抓住把柄攻讦朝廷。”
  文安之顿了一顿继而道:“这次的事情本抚不承诺则罢,若是承诺了就必须信守诺言。不然朝廷的威信可就荡然无存了。”
  ……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后院起火
  安南,升龙城。
  面对明廷方面给出的压力,郑主终于坐不住了。
  他当然不想和明廷方面爆发大的冲突。
  据边关将领来报,囤积于此的明军有十万人之多。
  安南虽然也能凑出十万人,可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真要是打起来,郑主自己都没有多少自信。
  何况还有阮氏这个大敌虎视眈眈。郑主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看来当初接纳桂王让其入境就是一个错误。
  这个桂王就是一个扫把星,他一来紧跟着十万虎贲便跟着来了。
  起初郑主还想用拖字诀。谁曾想明军方面根本就不买账。
  他们开出最后通牒要求安南方面在十天内交人,否则他们将率部开入升龙城中亲自去抓。
  这下郑主坐不住了。
  他和一众心腹商议对策,决议拿出个办法来。
  可往日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心腹谋士一个个变成了哑巴,不管郑主怎么问询就是给不出个对策来。
  这下郑主真的怒了。
  好你们不给本王出主意是吧,那本王自己来乾纲独断!
  郑主当即下令拘捕尚在升龙城中的桂王及其亲随。
  这下他的谋士们不再装哑巴了,一个个山呼大王英明。
  由于桂王一行在进入安南时全部解除了武装,故而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安南士兵包围他们的住处束手就擒。
  桂王面对如此变故勃然大怒。
  他痛斥郑主不守信义,安南人都是一群野人云云。
  其实从几天前他就有预感要变天。
  之前安南人对他很客气,可几天前他们突然态度冷淡了下来,不但吃穿用度一减再减,还限制了朱由榔的自由。
  这是不祥的征兆。
  不过当时朱由榔还没有料到安南人会对自己动手。谁知这些安南人真是狼子野心,竟然真的恬不知耻的兵戈相向。
  朱由榔心中那个恨啊。
  若是他当初没有投靠安南的想法,若是他当初进入安南时没有下令命将士们抛下武器。或许整个情况都会有所不同。
  但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也必将因为这个选择而付出代价。
  ……
  ……
  郑成功望着碧波荡漾的大海心情十分怅然。
  终于返航了。
  从登莱出发时他信心满满,可真的将父亲击败后心中还是有些失落的。
  那种家族因他之手覆灭的感觉让人十分内疚。
  不过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自豪。
  登莱水师在他手上变得所向披靡,便是强大的郑氏水师也不能敌。
  而登莱水师是他和张肯堂巡抚一手训练出来的。
  看到自家孩子茁壮成长,为人父母者总会感到欣慰。
  登莱水师就像是郑成功的孩子,看到孩子有本事了郑成功是由衷的欣慰。
  现在郑成功甚至敢去想圣天子提出的那个设想,从登莱出发渡过辽海直捣东虏老巢。
  东虏兴起于辽东,根基也在辽东。
  只要能够破了他们的根基明军将占据绝对的优势。
  到时夺得山海关配合北伐明军来一出关门打狗,那岂不是大快人心。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郑成功就是想吟诵岳武穆的这首满江红。
  这首词最能反应此刻郑成功的心情。
  他能够成为大明的岳武穆吗?
  他能否挽狂澜于即倒?
  在某时某刻郑成功真的生出过这种想法。
  可转念一想他就释然了。
  他为何一定要去做岳武穆呢?
  他不是岳武穆,今上更不是赵构,大明的结局也肯定不像南宋那样凄惨。
  君明臣贤万众一心,这种情况下大明是一定可以中兴的。
  ……
  ……
  多尔衮一边烤着火盆一边吃着热汤饺子。
  老实说他不怎么喜欢中原人的吃食,唯独这饺子让他爱不释手。
  尤其是放了醋的热汤饺子更是让人大呼过瘾。
  吃罢饺子再喝上一口热汤,那滋味,啧啧简直绝了。
  多尔衮仔细的咀嚼着,享受着难得的闲适时光。
  可是这等好时光没有过多久就结束了。
  多铎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未经通报便闯入屋中。
  多尔衮不由得皱起眉来,把碗筷放到一边训斥道:“行事如此莽撞,还有点王爷的样子没有?”
  多铎却是一副没皮没脸的样子:“王爷应该是什么样子?像十四哥那样正襟危坐,案牍劳形吗?咱不会汉人那些东西,只懂得弯弓搭箭跑马杀敌。十四哥不要忘了骑射才是咱满洲人的立身之本。”
  多尔衮本是数落多铎,却被其反一顿数落,偏偏还发作不得。
  他摇了摇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你这孩子,啥时候才能长大啊。”
  多铎却是不服气的梗着脖子道:“十四哥凭啥说我是孩子,我哪里说错了。”
  “行了,说正事吧。”
  多尔衮不想与其争论,摆了摆手道。
  “我……”
  多铎本还想争辩,但看多尔衮凶神恶煞想要吃人的样子,又生生的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事情是这样的。”
  多铎咽了一口吐沫,继而道:“是盛京方面传来的消息,生女真叛乱了。”
  多尔衮听到这话惊的直接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生女真叛乱了?”
  “对啊,生女真叛乱了。”
  多铎苦着脸道:“也不知这些人是咋想的,尽是给咱添乱。”
  多尔衮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所谓生女真是满洲人对那些未开化北方蛮子的称谓。
  满洲人丁稀薄,为了扩充实力补充军队不得不去北边极寒之地抓捕生女真。
  这些人甚至不会说满语,但因为战斗力凶悍往往被重用。
  凡是遇到硬仗都是生女真打头阵。
  可以说八旗之所以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和生女真的加入有很大关系。
  但是生女真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待遇。
  他们的待遇仅仅比汉人好一些,甚至连蒙人都不如。
  满洲人根本没有把他们看做同类。
  终于积累多年的情绪爆发了,生女真在沈阳城也就是满洲人的盛京爆发了叛乱,杀死了不少满洲人。
  沈阳方面见势不妙连忙写信向多尔衮求援。
  ……
  ……


第五百一十二章 祸不单行
  生女真觉得自己受到了区别对待,多尔衮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生女真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他们吃满洲人的,喝满洲人的,到头来竟然聚众造反。简直是一帮不知廉耻为何物的禽兽。
  他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这帮不知死活的东西,老子要是不把他们杀干净就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十四哥,你准备怎么做?”
  多铎也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平日里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如今被生女真这么摆了一道他如何能忍,恨不得要和生女真决一死战。
  “这件事不宜让京师太多人知道,但各旗旗主是必须知道的。”
  多尔衮稍稍思虑了一番便道:“各旗中都有编入的生女真。若真的要对他们动手,必须要先把这些人治住。我担心各旗旗主不同意啊。”
  虽然经过改制,如今的八旗已经不是努尔哈赤时代的八旗,各旗旗主的地位一降再降。可他们毕竟还是旗主。
  如果多尔衮为了平定生女真叛乱得罪了各个旗主,那绝非他的本意。
  毕竟旗丁算是旗主的私人财产,编入八旗的生女真也不例外。
  “十四哥你多虑了。豪格那事后还有谁敢公然和你作对?便是代善那只老狐狸不也立刻改变说辞了吗?”
  多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摊开双手道:“那些生女真杀便杀了,谁敢为了这个和你闹别扭?”
  “话是这么说,可还是不要把关系弄的太僵的好。”
  迁都之后多尔衮接触到更多的中原汉文化。其中便有帝王心术。
  身为上位者也不是为所欲为的。
  更多时候你得会平衡各方的势力。
  就比如济尔哈朗和代善,这两人明显不是多尔衮的拥护者。但多尔衮又不能不用。
  他不但要用,还必须用对位置,用的代善、济尔哈朗无话可说。
  用的天下人无话可说。
  至于小皇帝顺治,倒是无所谓。
  眼下的顺治除了点头称是,按照多尔衮的要求去做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你一会代表我去和各旗旗主通个气,让他们心里有所准备。”
  多尔衮吩咐道:“尤其是代善和济尔哈朗那里,该说的一定要说到。”
  越是大权独揽多尔衮越能感受到危机感。
  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很不好受。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反对者推翻拉出去砍头。
  所以多尔衮必须慎之又慎,做到滴水不漏。
  “放心吧十四哥,我办事你还不踏实?”
  多铎满不在乎的说道。
  多尔衮苦笑一声道:“就是因为是你办的事,所以我才不放心。”
  多铎这下不干了。
  “十四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阿济格那厮比我做的好?”
  一听到多铎攀比阿济格多尔衮便觉得头大。
  这二人一个勇字当头,一个桀骜不驯可是都缺了点脑子。这种人最多适合做一个将领,但身为上位者就有些不足了。
  所以许多事情多尔衮都必须亲自去想,就是因为这两个兄弟太不让人省心了。
  “我可没这么说。行了行了你也别多想了,照我说的做吧。”
  多尔衮此时此刻只觉得心乱如麻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没有别的事情你便退下吧。”
  多铎虽然十分不情愿,却还是行礼退下了。
  离开王府的时候他正好撞到了范文程。
  二人相见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要知道多铎曾经主动调戏过范文程的妻子,甚至想要霸其为妾。
  虽然最终此事被压了下来,但还是在满清高层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奴才拜见豫亲王。”
  犹豫了片刻范文程还是冲多铎行礼。
  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奴才。在主子面前奴才就要有奴才的觉悟。
  别看他现在得宠,是摄政王身边的第一谋士,可曾经长期的幽闭告诉他决定他前程的就是摄政王的一句话。
  摄政王不但可以一言定他的自由,还能一言定他的生死。
  而豫亲王是摄政王的亲弟弟。
  做兄长的哪有不偏袒弟弟的道理。
  何况是在一个外人面前。
  所以范文程便是心中有再多的苦也得咽下去。
  “起来吧。”
  多铎不屑的扫了范文程一眼。
  他对于这个汉人奴才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大概是当初那个事件时范文程不作为的态度让多铎恶心到了。
  他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软骨头和舔狗。
  偏偏范文程这两样都占了。
  这样一个狗奴才偏偏能够得到十四哥的器重,也不知道这狗奴才给十四哥灌了什么迷魂汤。
  “以后见到本王闪远一点不要挡道!”
  看一个人不顺眼那么看他的所有东西都会不顺眼。
  多铎现在就是如此。
  范文程虽然心中有气却不敢撒,只能忍让道:“奴才遵命。”
  “哼!”
  多铎冷哼一声,甩袖扬长而去。
  待多铎走远,范文程才从地上爬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无奈的叹了一声。
  他径直朝王府深处走去。
  他已经来过摄政王府多次,早已是轻车熟路。
  只见他来到多尔衮的寝宫前等候,待太监通禀一番后便把他领了进去。
  见到多尔衮后范文程像往常那样行礼。
  多尔衮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范先生所来是为何事?”
  “回禀王爷,是朝鲜,朝鲜那边抱怨摄政王征粮太多,请求摄政王不要再征粮了。”
  多尔衮闻言不禁博然大怒。
  “区区一个弹丸之国竟然还有如此脾气。好啊,看来是本王给他们的教训太轻了。”
  罢了多尔衮转向窗外,背负双手望着窗外景色出神。
  范文程不知此刻多尔衮在想什么,只得恭敬侍候在旁。
  过了良久多尔衮才接道:“朝鲜的征粮不能停。他们只知道自己难,难道本王就不难吗?如今各地都缺粮,不从朝鲜征粮,八旗子弟吃什么?本王倒是想从蒙古征粮,可那地方一穷二白能征到个鬼。”
  他一口气说完,胸口急剧起伏。
  范文程见状连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