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这箭矢上喂了毒药,就必须尽快把箭矢拔掉将污血吸出。
  不然要是等到毒药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那就真的药石无医了。
  “庚儿,忍着点!”
  左良玉一只手压着左梦庚的肩膀,另一只手攥紧箭杆,一咬牙猛然将其拔出。
  左梦庚虽然早有准备,但剧痛还是让他痛呼出声。
  左良玉直是心如刀绞一般,恨不得将暗箭伤人的金声桓撕成碎片。
  不过此时显然不是复仇的时候。金声桓射出的箭矢上很可能喂了毒药,他不敢赌箭头上没有毒,必须尽快把伤口处的血液吸出。
  左良玉也顾不得一军主帅的形象,趴在左梦庚身上就开始吸血。
  他一连吸了数口,在确认吸出的都是鲜血而没有黑血后才算长松了一口气。
  不幸中的外幸,这箭头上没有毒。
  左良玉赶快将贴身亵衣撕下一块来,绑在左梦庚伤处,一连绕了几圈才算止住了血。
  就在左良玉给左梦庚吸血包扎的时候,金声桓、马进忠命部下大喊左良玉、左梦庚已经被射死,余者投降既往不咎。
  大部分左军士兵听到呼喊后都愣了一愣,纷纷扭头朝帅旗的位置看去。
  让他们感到惊惧的是,左良玉真的不见了!与左良玉一同不见的还有少帅左梦庚!
  大帅可是身着了一套银色明光铠,十分的显眼。少帅的甲胄也很鲜亮。
  如今帅旗旁却看不到二人在,难道真像哗变士兵们说的那样大帅、少帅已经被射死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败如山倒
  利用这军心浮动的时刻,金声桓、马进忠部向前突进了不少距离。
  饶是左良玉的亲兵营士兵,也出现了一瞬的恍惚。
  缺口一旦撕开,只会越来越大。
  秦兵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狂的砍杀。
  左良玉怒吼着:“本帅就在这里,莫要中了贼人的奸计!”
  左军士兵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中计了。
  他们拼命想要将缺口堵上,可是已经太晚了。
  阵型一旦被冲散,再想集结十分之难。
  金声桓、马进忠身先士卒。在他们的带领下,骁勇善战的秦兵直冲帅旗而去。
  左良玉又惊又怒:“挡住他们,拦住这帮乱兵!”
  他好不容易才重新让士兵们认识到主帅没有死,这种时候绝不能后退一步。不然军队将会一举溃散。
  左良玉麾下最后的机动兵力投入战场,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叛军阻挡住,等待袍泽将其合围。
  见面前突然杀出一只生力军,事关生死,金声桓、马进忠不敢大意。
  他们命长枪兵冲在最前。
  对付这种刀盾手,破密集防御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长枪阵。
  在长枪手冲锋的同时,他们身后的刀盾手将标枪高高举过头顶,狠狠朝左军投掷而去。
  每人最多可以投掷标枪三次,虽然数量并不算多,却可以给长枪手的冲阵赢得足够的时间。
  这一招收获奇效。
  左军刀盾手见漫天标枪飞射而来,纷纷举盾护住要害。
  有的标枪穿盾而过刺伤刺死左军士兵,有的则被盾牌挡住滑落至地面。
  利用这须臾的间隙,金、马二营士兵已经杀至左军刀盾手阵前。
  一寸长,一寸强。
  尤其是在敌军没有站稳阵型的时候。
  长枪齐刺,不少左军士兵直接被刺穿胸膛,当即毙命。
  痛呼,哀嚎,惨叫。
  在长枪林面前,突前的刀盾手显得十分羸弱,不堪一击。
  左良玉见状胸口起伏,嘴角抽搐。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左良玉想不明白,明明他的兵力两倍于金声桓、马进忠,为何就是打不赢呢?
  便在这时左梦庚疾呼道:“父帅,我们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左梦庚的提醒把左良玉拉回到了现实。
  别管他多么不愿意承认,这一仗他打败了。
  继续咬牙坚持也不会改变战败的事实,反而有可能把小命交待在这里。
  左良玉当然不会做这等蠢事。
  他戎马半生,能够封侯拥镇,靠的不是作战勇猛,而是跑路快。
  因为他跑得比友军快,所以那些名将都战死了,他活了下来。
  因为名将都战死了,崇祯皇帝无人可用只能用他左良玉。
  试想,若是曹变蛟、曹文昭、孙传庭、卢象升这些人都还活着,哪有他左良玉叱咤风云的机会?
  可他们都死了,因为愚蠢,因为死战。
  而他左良玉活下来了,他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忠贞死节?傻子才信!
  富贵荣华,才是正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左良玉信奉的准则,只要他能够活下来,便是辜负天下人也在所不惜!
  跑!该跑的时候一定不能犹豫!
  在儿子被抬上马背后,左良玉也翻身上马,双脚一磕马腹绝尘而去。
  左梦庚虽然伤到了肩膀,但单手控缰还是不成问题。
  他跟在左良玉稍后的位置。
  一众亲兵见状也纷纷从缠斗中抽出身来,跟在了自家大帅身后。
  左良玉的目的很明确,他要去到河湾坐船逃走!
  富水直通长江,一旦他坐船进到长江,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从大营到河湾有五六里路并不算远。左良玉又是逃心似箭,不住的挥鞭抽打着马臀。
  那些有马骑的左军士兵还好,没马骑得步兵只能靠两条腿撒开丫子跑。
  金声桓与马进忠见左良玉抱头鼠窜并不急着追击,而是将眼前的左军士兵一一格杀。
  在起事前,他们便已经和堵胤锡商议好,左良玉的嫡系四营以及亲兵营只要抵抗,便一个不留。
  这些人绝对忠于左良玉,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什么朝廷天子,只有左良玉。
  这样的人即便投降也不会心甘情愿替朝廷卖命。
  至于左良玉麾下其余非嫡系军队,倒是可以进行整编。这些人只是沾染了一些军阀习气,倒也没到目无君父的地步。
  马进忠、金声桓敢放左良玉跑是因为他们确信左良玉跑不远。
  即便左良玉坐船顺江而下,也必须经过九江。
  而如今驻节九江的正是绝对忠于朝廷的四省总督袁继咸。
  左良玉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绝不可能过袁继咸这一关。
  ……
  ……
  左良玉仓皇逃到河湾,翻身下马直冲坐船冲去。
  受伤的左梦庚也在亲兵的护卫下紧紧跟上。
  陆陆续续有左军士兵赶到河湾,其中既有李国英等人统率的嫡系四营士兵,也有左良玉亲掌的亲兵营。
  看到大队人马逃来,左良玉稍稍宽慰了些。
  有这些兵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坐船经富水入长江,沿江而下直至九江。这一路上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阻碍。
  等到了九江,左良玉打算稍作休整。若是袁继咸答应入伙自然最好。若是他不答应,左良玉不介意用强。
  金声桓、马进忠!
  左良玉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名字,暗暗恨道不要落在他手中,否则他会亲自把二人开膛破肚以解心头之恨。
  “大帅,李将军还没有赶来!”
  一名亲兵抱拳冲左良玉禀奏道。
  此时左良玉已经准备命士兵们把船驶走,闻言蹙起眉来。
  李国英是他用心培养出的心腹,能力在嫡系部将中首屈一指。
  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对左良玉极为忠心,不然也不会在左良玉逃跑的时候甘心留下来殿后。
  现在的问题是,左良玉要不要冒险等李国英。
  也许再等一会就能等来李国英,可也有可能等来马进忠和金声桓。
  思量一番后左良玉还是决定舍弃李国英。
  “不能再等了,传我命令,把多余的船只全部烧毁!绝不能留给金、马二贼!”


第一百八十章 跑路将军左良玉
  左良玉一声令下,亲兵们立刻动手,拿出火折子引燃干枯的树枝丢向舟船。
  因为原先左良玉是给二十万大军准备的船只,故而数量足有几千艘,现在一口气就要烧毁一大半左良玉多少还是有些心疼的。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他不烧毁这些舟船,就会留给追击的金声桓、马进忠。左良玉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
  一些陆续赶来的左军士兵看到河湾里的船只燃起熊熊大火直是惊惧不已。
  好端端的怎么会燃起这么大的火呢?
  看到左良玉的座船扬帆起航他们终于明白。
  大帅,大帅这是要抛弃他们啊!
  这些士兵在河岸上拼命奔跑,企图赶上启航的船只。可这如何可能,他们与舟船的距离越拉越远,不多时的工夫便只能看到一个黑点。
  ……
  ……
  黄得功在接到圣旨后立刻调兵遣将朝江西九江杀来。
  对他来说登州之行就是一次耻辱,他绝对不能准许这样的耻辱再来一次。
  相反,他要借着这个机会一雪前耻,证明他黄得功不比高杰,不比神策军的将领差!
  抱着这样的想法,黄得功的求战欲望十分强烈,从庐州出发便一路下令急行军,抢在左良玉进逼九江前赶到。这样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准备,以逸待劳。
  黄得功是一直看不起左良玉的。
  这厮深受皇恩,却屡战屡逃,现在竟然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行谋反之事,无论如何不能宽恕。
  黄得功是崇祯朝老勇武营出身,对于朱明皇室十分忠心。他恨不得把左良玉抓到后剥皮抽筋,百般折磨。
  终于在数日急行军后黄得功赶在当日天黑之前来到九江城外。
  总督袁继咸此先又接到一份圣旨,知道黄得功要来增援。
  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向黄得功讨要了兵部的调令。
  查验调令无误后,袁继咸这才下令打开城门让黄得功率部进城。
  黄得功对军纪约束的很好,士兵们进城后并没有抢掠奸淫的行为。
  袁继咸十分满意,夸赞了黄得功几句。
  “袁军门莫要再夸了,我老黄就是一个粗人,只知道上阵杀敌,报效皇恩,旁的事情懒得去管。”
  说罢摆了摆手,大声笑道。
  袁继咸轻捋胡须道:“哈哈,黄总兵真是一妙人啊。老夫掐指一算,这次左贼定会被黄总兵生擒!”
  “哦?”
  黄得功眼前一亮道:“袁军门还会占卜算卦?”
  袁继咸微微颔首:“略懂一二。”
  “那左良玉大逆不道,公然谋反,自是人人得而诛之。以我老黄的性格恨不得将其阵斩。但这种大逆首恶自该押解至京交由陛下圣裁。”
  黄得功当然不会真的在阵前斩杀左良玉。将其生擒献俘阙下可比送去一颗脑袋功劳大多了。
  有了黄得功这支强军,袁继咸的心中总算有了底。
  他和声问道:“不知黄总兵这次带来了多少人?”
  黄得功沉声道:“三万人。”
  他此番带了大部分的精锐,仅仅留下一两万人驻守庐州等地。
  袁继咸闻言点了点头:“有这三万人在,左贼断然没有逃走的可能。本督已经命水师封锁江面,届时便是一片一板都不可能从江面上浮过去。”
  黄得功闻言大喜。
  他着实没想到袁继咸手中还有一只水师。
  这样一来左良玉便是想跑路也不可能了。
  除非他弃船上陆。
  那样的话正合黄得功的心意,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左良玉正面对决了。
  “哈哈,有袁军门这句话,我老黄就放心了。这江面上的事情就交给袁军门了,陆上的事包在我老黄身上!”
  对于黄得功的随性袁继咸并不太生气。
  若是放在十几年前,要是有总兵敢对总督这么说话,少不了被拖下去打一顿板子。若是把总督惹急了,说不定斩首都有可能。
  贺人龙不就被孙传庭斩了吗?那还是仅仅几年前的事。
  但现在形势已经大大不同。武将掌权,文官势弱,要想做出政绩来必须要与武将合作。
  就好比这次,如果黄得功不来增援袁继咸仅靠自己是不可能真正阻击左良玉的。
  何况黄得功是加了侯爵的,不光光有个总兵头衔,已经可以改归入武勋的行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袁继咸平起平坐。
  对此袁继咸的做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黄得功不要做的太过火,他也不会计较。
  一切以大局为重,打天下要靠武将。等到天下平定,皇帝陛下不还是要靠他们这些文官治理江山吗?
  “黄总兵一路劳顿,先好好歇两日,待那左贼逃窜而至将其一举擒之!”
  “哈哈,那便借袁军门吉言了!”
  ……
  ……
  “父帅,前面二十里就是九江了!”
  从富水入长江后,左良玉父子彻底摆脱了马进忠、金声桓的追击,总算可以长松一口气了。
  左良玉却是叹了一声道:“为父一招疏忽,白白折损了十数万大军呐。”
  一想到这,左良玉便觉得肉疼。
  非嫡系的那近十万兵马也就算了,真正让左良玉痛心的是他嫡系四营的兵马也有大半折在了兴国州。
  如此一来他身边的军队只有三万人,真是亏的连亲娘都不认识了。
  “父帅何必哀叹,以父帅的威望要想招兵买马还不是手到擒来?那袁总督也是个识时务的,父帅与他好言商谈一番,他定然不会为难父帅的。”
  左良玉苦笑道:“希望如此吧。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为父手中兵马仅有三万,又有追兵追击,只希望袁总督念及当年情分放我们父子一马。”
  左梦庚眼睛一转,笑声道:“父帅何不把责任都推到金、马二人身上?”
  左良玉蹙眉道:“你什么意思?”
  左梦庚和声道:“儿子是说,父帅可以把清君侧说成是金声桓、马进忠的个人行为。父帅此前并不知情。等到父帅发现的时候极力制止,可惜金、马二人早有准备一把火烧了武昌城,又顺江而下一路抢掠……父帅带着忠于朝廷的军队来到九江,请求袁总督的援助。”
  ……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良玉必须死!
  金声桓和马进忠大获全胜后,一直骑墙观望的左军非嫡系各营将领纷纷表示自己之前跟随左良玉清君侧是被胁迫的,现在愿意痛改前非,接受朝廷的整编。
  对于这些将领,堵胤锡好言安抚,表示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整编,朝廷一定会既往不咎。
  而对于左良玉嫡系将领的处理,堵胤锡和金声桓、马进忠出现了分歧。
  金声桓、马进忠主张将这些将领就地处决以绝后患。而堵胤锡希望把这些高级将领押解至南京献俘阙下。
  他们这次虽然没有生擒左良玉、左梦庚父子,却还是抓到几条大鱼的。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左良玉的心腹大将李国英。
  若是能够把这些人献俘阙下,圣天子一定会龙颜大悦。
  最终马进忠、金声桓选择听从堵胤锡的建议,将左军嫡系军将中千总官职以上的全部押解至南京。
  千总以下的军官和士兵则就地处决。
  这些人都是左良玉的死党,参与叛乱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又拼命抵抗,杀伤了不少秦兵。
  不论怎么看都没有留他们一命的理由。
  金声桓、马进忠并没有命秦兵亲自动手,而是把这个机会给了刚刚投降的左军非嫡系军队。
  既然投降便要表现出诚意,投名状还是要立的。
  为此一些秦兵还感到愤愤不平。
  他们有不少袍泽弟兄死在了左军嫡系士兵手中,真想把这些人一个个开膛破肚报仇雪恨。让那些左军非嫡系士兵行刑真是太便宜这些杂碎了!
  不过军令就是军令,他们只能服从。
  这些刚刚投降的左军非嫡系将领急于表现,立刻拍着胸脯应下了。
  在他们的命令下,麾下士兵纷纷抽出腰刀将被捆绑手脚的左军嫡系士兵砍去脑袋。
  这些左良玉嫡系士兵们倒是没有求饶,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已经被牢牢打上了左良玉的印记,从造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回头路。现在他们即便求饶,金声桓、马进忠也不会宽恕。
  反倒是出乖卖丑,徒留笑柄。
  还不如把腰杆子挺直,死的像条汉子。
  刀起人头落,一具具无头尸体沉然倒下。这些左军非嫡系士兵用昔日袍泽的鲜血证明了自己归顺朝廷接受整编的决心。
  处决完全部左良玉嫡系叛军后,金声桓、马进忠下令挖坑将尸首全部填埋。
  做完这一切后他们便与刚刚招降的左军非嫡系士兵一起沿着富水前行。
  看到河湾处焚毁的船只时,堵胤锡倒吸了一口气。
  天呐,这个左良玉倒真是一个狠人,竟然毫不犹豫的就把多余的船只焚毁了。
  “金将军,现在我们怕是没法顺江而下了。”
  堵胤锡苦笑道。
  “他左老贼焚毁舟船无非是想跑的快一些。那就让他跑好了。堵大人不是说了吗,袁军门在九江等着他呐。”
  金声桓现在心情显然很不错,此战过后他便是声名鹊起,简在帝心了。
  尤其是踩着左良玉上位的感觉,真他娘的爽啊!
  “嗯,金将军说的不错。这次左贼便是插翅也难飞了。”
  堵胤锡顿了一顿道:“既如此我们便沿江行军吧。慢是慢了一些,但总归能赶到九江的。”
  此先堵胤锡接到密旨,对何腾蛟、左良玉不必生擒,抓到后可立即处决。
  从这道圣旨中足以看出皇帝陛下对左良玉、何腾蛟的痛恨。
  如今何腾蛟已经伏诛,左良玉也是丧家之犬蹦跶不了几天。
  这种情况下堵胤锡更要求稳。
  九江方面已经有袁继咸堵截,他要做的就是率军沿江而行,防止左良玉突围不成杀一个回马枪。
  无论如何,左良玉必须死!
  ……
  ……
  李国英在被押进囚车之后就颓然坐倒,如一堆枯木般了无生气。
  一切发生的太太过突然了,他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准备。
  若是堂堂正正的来一次对决,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给金声桓、马进忠。
  稳是他带兵的最大特点,但也正是因为求稳他在遇到突发变故时的处变能力不足。
  也不知道左帅现在怎么样了。
  毫无疑问左良玉抛下了李国英,但他却并不埋怨左良玉。
  因为是左良玉提拔了他,给了他成为一营主将的机会。
  若是没有左良玉,怎会有他李国英的今天?
  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左良玉给的。
  李国英已经下定决心,不论朝廷对他施以何等酷刑,也不会屈服出卖左良玉,更不会调转过来去打昔日的恩主。
  大不了便是一死,他李国英何时怕死过?
  只是,家中老母有些放不下啊。
  李国英最重孝道,对母亲更是极为孝顺。
  父亲去的早,是母亲把他一手拉扯大,好不容易到了报恩的时候,想不到他竟然要先行一步,叫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想到这里李国英长长叹了一声。
  孩儿不孝,来世再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了。
  ……
  ……
  左良玉的座船已经抵达九江城外的江面。
  见不远处的江面上排着密密麻麻的一列战船,左良玉的眉毛都拧到了一起。
  这是什么意思,袁继咸早有准备,在这里布下重兵等着他?
  左良玉紧紧攥住拳头。
  “父帅,要不要写一封信射到城中。”
  左梦庚十分忐忑的问道。
  左良玉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就照你说的办吧。”
  左梦庚连忙取来纸笔,替左良玉研磨。
  左良玉先是思忖了一番,随即提笔蘸墨挥毫疾书,不多时的工夫便把一封手书写好。
  左良玉将手书绑在一根箭矢上,站在船头弯弓搭箭朝九江城头射去。
  左良玉臂力惊人,用的是开元强弓。这一箭更是使出了十分力气,顺利的射到了城头。
  此刻左良玉除了留在座船上等待袁继咸的答复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把命运交给比人来裁决的感觉真是太糟了。
  当然他也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如果袁继咸真的要拿他献功,那左良玉也不会甘于束手就擒。他会命令船队冲击袁继咸水师的封锁,不顾一切的冲过去。
  任何人都别想让他左良玉认输!
  ……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缩头乌龟祖可法
  这几日祖可法见高杰方面明军没了动静以为他的离间计起到了效果,心中直是窃喜不已。
  拖,只要他继续拖下去,总能拖到豫亲王大军回援。
  到了那时便是十个高杰也不怕了。
  那厮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可谁知他高兴了没多久就得到消息,原本按兵不动的高杰突然向卫辉府方向急行军。
  按照这个速度,最快明日一早就能兵临城下。
  祖可法顿时大惊,急的就似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在总兵衙门里打转。
  一众将领也是人人自危。
  “总兵大人,撤吧,趁高杰还没杀来,我们先走一步!”
  “是啊总兵大人,这种时候您可千万不能犹豫啊!”
  祖可法面色阴沉,不发一言。
  河南的这些绿营军军将也太没种了,遇到问题除了跑就不知道别的。
  若是在几日前他跑也就跑了,可现在眼瞅着豫亲王的大军就要回到河南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跑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些绿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