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汉争鼎(寂寞剑客)-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娄敬的眼皮微微一跳,又道:“上将军是不是有些太过自信了?据本相所知,汉国丞相白墨已经到了邯郸,不出意外的话,赵国将肯定倒向汉国,如此一来,汉、韩、赵、齐连横抗楚之势已然成形,本相便杀了你,也不必担心楚王报复。”
“娄相还真以为汉、韩、赵、齐四国连横就能抵挡楚国兵锋?”毕书淡然道,“五十年前,燕、赵、韩、魏、齐、楚也曾合纵抗秦,最终可曾挡住秦国兵锋?娄相是个明白人,应该看得清楚天下大势,楚国席卷之势已成,非人力所能逆转了。”
娄敬默然,他还真不看好汉、韩、赵、齐的四国连横,加上燕国、南越也不行。
毕书微微一笑,又道:“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以娄相之大才,屈居齐地一隅委实有些可惜了,若能归我大楚,必将成就一代贤相!”未完待续。。
正文 第480章 合纵连横(八)
送走了毕书,娄敬的心却像是一池被风吹皱的春水,再无法平静了。
必须得承认,毕书很好地把握住了人性的弱点,他的有句话彻底打动了娄敬,是啊,与其恋栈已经破败不堪、基本上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的齐国,为什么不能改换门庭,主动仕楚以换取更广阔的舞台、博取更高的成就?
人生一世短短数十载,不博一把岂非枉来人世?
望着窗外发了半天呆,娄敬终于下定决心,当下大步走出书房,对着守在门外的家丁喝道:“快去备车,本相要进宫!”
井,井,井,井,井,白墨在周冠夫和五十锐士的护卫下出现在了邯郸东城的一条小巷深处。
在小巷深处有一座小院,小院的家主表面上只是邯郸城内的一个商人,其实却是潜伏在赵国的汉国间谍,十几年前,汉军在吃了情报不畅的大亏之后,便效仿楚国建立了飞鸽传书系统,并且开始在各国国都安插间谍。
经过白墨十几年的苦心经营,间谍组织早已经成了气候。
不过现在,这些间谍机构已经全部并入了陈平的黑冰台。
白墨跟黑冰台的邯郸统领见了面,并且大加褒奖了一番,然后又检阅了铁剑死士,直到快中午时才离开。
见回到驿馆,便有宫中侍者来报,赵王张敖请他进宫觐见。
白墨闻言微微一笑,回头对周冠夫说道:“胜之看来白宣已经说服赵王赵国已经同意跟汉、赵、齐国连横抗楚了。”
冉冠夫嗯了一声,沉声道:“再去蓟县说服燕国,连横之势就成形了!”
“不,下一站不去燕国了,我们得赶紧去临淄。”白墨摆了摆手,眉宇间也忽然间涌上了一抹忧色,低声说道;“我很担心齐国会毁约背盟。”
井,井,井,井,井,时隔一天,韩阖再次将娄敬、赵炎召进王宫议事。
“国相军师?”韩阖清冷的目光从娄敬、赵炎脸上掠过,语气冷淡地说道;“这都已经过了一个晚上了,关于毕书的事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娄敬心中早有计较,表面上却故意做出一副蹙眉深思的模样。
赵炎见娄敬不发话,只得开口说道:“大王,臣还是原来意见,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毕书身为使节,断然不可杀。”
韩阖又问娄敬道:“国相你说呢?”
娄敬点点头,道:“大王,臣昨天回去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还是军师考虑周全,擅杀使节的确于国不利。”
韩阖哂然道:“既然这样,那便见见罢。
当下便有遏者飞奔出殿,派人传召毕书去了。
趁着这空档,韩阖又道:“国相,军师你们说毕书此来是为了什么?”
赵炎不假思索地道:“大王,汉相白墨正试图打造六国连横抗楚之盟,现在也已经到了邯郸,不也意外的话,赵国肯定会摒弃跟楚国的盟约,转而与我大齐以及汉国结盟,毕书此来肯定就是为了此事。”
韩阖一下没听明白,不解地道:“背盟的赵国,毕书不去邯郸,跑临淄来干吗?”
赵炎道:“因为毕书想以合纵之盟破解白墨的连横之盟我大齐与燕国隔海相望,又与楚国相接壤,正好处于连接燕楚的关键节点!”
“什么意思?”韩阖愕然道;“难不成,项庄老儿想与寡人结盟?”
赵炎道:“如果臣没有料错的话,毕书此来应该就是为了与我大齐结盟。”
“哈哈,这可新鲜了。,、韩阖仰天大笑两声,怪声怪气地说道;“项庄老儿还真是敢想敢干哪?他竟然想跟寡人结盟?哈哈,寡人真佩服他的想象力,太有想象力了。”
赵炎垂着眼睑不发话了,看韩阖这语气神态,就知道他绝不会跟楚国结盟,所以他也就不必再废什么口舌了。
韩阖又向娄敬道:“国相,你说项庄老儿是不是很有想象力?”
娄敬同样垂着眼睑,顾左右而言他道:“大王,还是见了毕书再说吧。”
井,井,井,井,井,白墨觐见赵王的过程很顺利,张敖当殿签下了攻守同盟。
所谓攻守同盟,就是无论连横之盟中的哪个国家遭到楚国攻击,别国都必须出动全部的常备军以及一半的更卒施以援手,而且不得以任由理由推诿、拖延。
张敖并没有交出兵符,却效仿韩王韩信也委任白墨为赵国国相,并且希望白墨能够留在邯郸一段时间,帮助赵国力行变法,白墨欣然应允。
井,井井井井井井井井邯郸那边是和风经雨,临淄这边却是唇枪舌剑。
毕书刚刚道出自己的来意,韩阖便连连冷笑道:嘿嘿,好,好啊,还真让军师给说中了,你还真是游说寡人来了。”
毕书淡淡一笑,洒然道:“在下身为楚国臣子,负王命效王事乃是理所当然。”
“好一个理所当然。”韩阖闷哼一声,狞声道;“哼,你就不怕寡人杀了你么?”
毕书摆了摆手,淡然道:“在下自信还有几分阅人的眼力,齐王虽然年少,却素有大志向,又怎么会做出杀使这等冒天下之大韪的事情?”
“哼,算你还有点眼力。”毕书这记马屁拍得韩阖相当受用,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能让毕书这样的绝世兵家拍自己马屁,恐怕也就他韩阖了吧?当下韩阖又说道;“不过你就不要再痴心妄想了,寡人是绝不会跟楚国结盟的。”
“齐王,先别把话说这么绝对。”毕书道;“且先听在下一言,如何?”
韩阖一挥手,一句有屁快话险些脱口而出,好在最后生生咽了回去,改口道:“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寡人洗耳恭听。”
“喏。”毕书浅浅一揖,说道;“汉相白墨欲连结韩、赵、燕、齐、南越,连横抗楚之事齐王想必已经听说过了,却不知齐王对此做何感想?”
“那还用说?”韩阖道;“这是好事,寡人举双手赞成。”
“非也。”毕书摇了摇头,肃容说道;“此举对汉、韩、赵、燕乃至南越国来说,的确是好事,可对齐国来说却是祸事,而且是天大的祸事!”
说罢,毕书便径直走到了大殿一侧的屏风前,手指上面悬挂的列国地形图说道:“齐王请看,汉国与楚国之间有汉中、三川两郡相阻隔,新近又有了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南越国与楚国之间有五岭毒瘴相阻隔:韩国、赵国与楚国之间也有河水相阻隔:唯独齐国,与楚国之间几乎毫无阻隔,可谓坦途!”
赵炎、娄敬闻言顿时面露深思之色,毕书说这番话肯定是别有用心,但得承认,他说的都是事实,齐国跟楚国之间的确没有天险可守。
韩阖也颇有几分急智,当下说道:“所以呀,齐国更加得参与连横之盟,寡人虽然很不愿意承认,却也知道凭齐国一国之力,断然无法与楚国相抗衡。
“齐王恐怕搞错了一件事情。”毕书摆了摆手,说道;“楚国与汉国有旧怨是事实,但是对齐国却并没有什么敌意,如果齐国不参与连横之盟,就算不跟楚国结盟,楚国也断然不会刀兵相向,齐王应该清楚,楚王并无吞并天下之意愿。”
娄敬恰到好处地问道:“先生是指楚王分封魏王之事么?”“诚然,我王分封魏王还不足以说明事实么?”毕书说此一顿,又道;“但是,如果连横之盟最终成形,那就对我大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王虽然不愿意与整个天下为敌,却也绝对不会束手待毙,彼时,我王很可能谴一路精兵扼五岭堵南越,两路精兵守武关、虎牢以拒汉军,再谴水军巡河水阻韩、赵、燕军,然后倾举国之兵伐齐,在下想请问齐王,齐军有可能挡住楚国大军吗?”
这话一出,韩阖、娄敬还有赵炎顿时脸色大变,这事还真有可能。
不得不说,齐国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太过恶劣了,楚国大军无论是沿着滨海北上,还是顺着济水而行军,都可以轻松进入齐国境内,如果项庄下定决心倾举国之兵北上伐齐,绝对能够抢在各国联军攻入楚国之前先灭掉齐国!
韩阖阴沉着脸,冷然道:“你这是在威胁寡人么?”
“非也。”毕书再次摆手,洒然道;“在下只是向齐王陈述事实而已,齐王完全没必要为了帮助汉国而给自己招来灾祸。”
韩阖默然不语,脸色也是阴晴不定。
顿了顿,毕书又道:“在下也不违言,我王的确有意效法先王,为天下诸侯之首,行那霸王之权柄,但是绝无吞并天下之意愿,暴秦历十载而忽亡,足见天下一统并非正道,而唯有分封诸侯、分享天下才是无上之大道。”
毕书连消带打,又是威胁,又是引诱,一下就把齐国君臣给唬住了。
白墨连横韩、赵、燕、齐、南越是阴谋,因为他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毕书合纵齐国却是阳谋,因为他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你若~~书书网…~~答应那便是皆大欢喜,我大楚也愿意与你齐国分享天下,你若不答应,那我大楚便拿你齐国第一个开刀!
什么是阳谋?这便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我明摆着将意图告诉你了,可你就是没有办法,除了低头,别无选择。(未完待续)
正文 第481章 合纵连横(九)
毕书巧舌如簧,韩阖听得是心烦意料,一方面对毕书赤*裸裸的威胁大为恼火,可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毕书并非危言耸听,如果项庄真的没有吞并天下的念头,那么齐国还真不能加入白墨提倡的连横同盟。泡…书_吧
正文 第482章 合纵连横(十)
毕书将两张请柬交给呼延,叮嘱道:“派人把这两张请柬送出去,一张送娄府,一张送赵府,记住,给娄府的请柬要比赵府晚半个时辰!”
呼延接过请柬,不解地问:“上将军赶吗请赵炎?”
毕书轻叹一声,低声说道:“要想说服齐国与我大楚结盟,光靠娄敬这只老狐狸恐怕不行,还得搬开赵炎这块绊脚石呀。”
“上将军是说除掉赵炎?”呼延愕然,“就凭这两张请柬?”
毕书摇了摇头,沉声道:“呼延将军,可不要小看这两张请柬,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它们就是两把杀人的刀呀!”
“是么?”呼延悚然。
日暮时分,一张请柬悄然送到了军师赵炎的府邸。
门下小吏捧着请柬匆匆走进书房时,赵炎正对着先王韩信的画像长吁短叹,新君韩阖与他之间的裂痕正变得越来越大,他虽有满腹学问,对此却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这人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要想改变看法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赵炎也不想效法小人一味媚上,该说还得说呀。
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赵炎头也不回地问:“何事?”
门下小吏小步疾走来到赵炎身后,恭声答道:“楚使毕书使人送来请柬,请军师前往城外营中赴晚筵。”
“毕书请我赴筵?”赵炎愕然回头。又从小吏手中接过了请柬。
小吏缩回双手。忽又说道:“军师,小人以为宴无好宴,还是不去的好。”
“宴无好宴?”赵炎放下手中请柬,哂然说道,“难不成还能是鸿门宴?”
说实话,赵炎还真希望毕书会下手,若能以他的死换来齐国加入连横同盟,他绝对不会贪身惜命,不过赵炎更清楚,既便他存了死志。只怕毕书也不会这么做,这里毕竟是齐国而不是楚国,毕书断然不会不智于此。
当然,如果换个场合。只怕毕书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下手。
当下赵炎说道:“正好,当着大王的面,本军师有些话不便直说,这次去赴宴,本军师正好趁机将话挑明,让毕书早日知难而退。”
小吏还欲再劝,赵炎却不由分说道:“你不必多说了,快去备车吧。”
“喏。”见赵炎决心已定,小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当下唯唯喏喏去了。(_
不稍时。马车备好,赵炎出了府、上了车,一路往临淄城外而来,到了楚营中,却被很意外地告知,毕书竟然不在。
在大帐中等了将近半个时辰,赵炎逐渐不耐,正欲起身离开时,帐外却忽然传来了毕书的声音,毕书好像正跟另外一个人寒喧见礼。那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仔细一听,可不就是国相娄敬,娄敬在这里干什么?
心中起疑,赵炎便收回了准备撩起帐帘的双手。
隔着帐帘。只听毕书说道:“娄相,昨天晚上你明明已经答应了在下。可今日朝议却始终不置一词?叫在下好生失望哪。”
娄敬似乎有些尴尬,低声道:“上将军,你怎么又提这旧话?本相不是说了么,赵炎他坚决反对,他又是先王托孤重臣,本相在没有实足的把握之前,还是不要轻易表态的好,否则万一当殿起了争执,那就再没了转圜的余地了。”
赵炎心中震怒,他还真没想到娄敬已经暗中倒向楚国了,虽然明知道这是毕书设计好的一个局,可赵炎还是控制不住胸中的怒火,娄敬并非没有眼力,他不可能看不清楚迷雾背后的本质,那么,娄敬仍然选择倒向楚国,就只能说明他已经不再看好齐国了!
对于齐国和赵炎来说,娄敬此等行径是彻头彻尾的背叛!这个叛国贼子!
当下赵炎猛然撩开帐帘大步走了出来,正往这边走的毕书、娄敬便本能地停了下来,看到赵炎从帐中走出,娄敬不禁大为愕然,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毕书嘴角却绽起了一丝狡黠的笑意,冲赵炎拱手作揖道:“呀,赵军师已经到了?”
赵炎却根本就懒得理会毕书,只是冷冷地打了娄敬一眼,遂即拂袖而去。
望着赵炎那迅速远去的背影,娄敬只能摇头苦笑,遂即又回头瞪着毕书,恨声道:“上将军,本相以诚心待汝,汝却背后算计于本相,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呃,娄相这话从何说起?”毕书当然不会承认此事,装傻道,“在下不是说了么,今晚的筵席除了娄相你,还有另外一位重要客人。”
“可你也没说另外一人是军师哪?”娄敬顿足道,“这下你可把本相给坑了,军师回去还不得去大王御前告本相的刁状?”说到这里,娄敬突然打了个激泠,沉声道,“不行,本相得赶紧回城,连夜进宫去见大王。”
话音未落,娄敬转身就扬长去了。
“娄相慢走。”毕书挥手微笑道,“不送。”
娄敬不耐烦地冲毕书甩了甩衣袖,很快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呼延铁塔般的身影忽然从暗影中走出,凑到毕书跟前说道:“上将军,齐国怕是要将相失和了,这下有热闹看了。”过了一会儿,呼延又问道,“上将军,你说这场生死较量最后会是谁赢?赵炎还是娄敬?”
“这还用说么?”毕书幽幽说道,“赵炎处事太过方正,不知变通,齐王韩阖原本就已经对他心生不满了,若是娄敬回去后再反咬一口,诬陷赵炎与我大楚暗中款曲,以赵炎的君子心性,非但不会去辩解什么,只怕还会自刎明志罢?”
顿了顿,毕书又道:“只是可惜了赵炎,又一个蒯彻哪。”
呼延心生不忍,道:“上将军,这么说赵炎真活不成了?”
毕书轻叹了声,道:“此举虽说有些下作,却实属无奈呀。”
呼延大大咧咧地说道:“上将军一心为大楚谋划,又何必自责?”
“话虽如此,可背后暗算人终非君子行径。”毕书摇摇头,又道,“不过事急从权,若是等师兄到了临淄,只怕就再没有机会了。”
邯郸通往临淄的驰道上,三百汉军骠骑正护着白墨连夜往东疾驰。
周冠夫催马疾上前与白墨并绺而行,有些担心地劝道:“丞相,毕书赶到临淄已经有好些天了,说不定齐王韩阖的态度已经变了,咱们就这样贸然地前去,是不是太危险了?不如先派个小吏去打前站,或者末将先走一步?”
白墨摇了摇头,忧心冲冲地道:“胜之你勇猛过人,谋略却不足,这次去临淄比的却不是武力而是智计,此事涉及纵横之道,胜之你断然不是毕书师弟对手,随便派个小吏前去就更不成了,国事不是儿戏呀。”
周冠夫道:“可丞相你乃是大汉的擎天巨木,不能涉险哪。”
白墨道:“直到现在齐国都还是大汉的盟国,我那师弟身处敌国国都却能安如磐石,本相身为盟国丞相,难道还会有生命危险不成?”说罢,白墨又伸手拍了拍周冠夫的肩膀,说道,“胜之,本相料那韩阖不会不智于此。”
“也罢。”周冠夫紧了紧握剑左手,狞声道,“若那韩阖小儿真有坏心,末将就是拼着这条性命不要,也定要护着丞相杀出重围。”
白墨摆了摆手,又道:“本相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却有些担心娄敬会被毕书说服,如果娄敬跟毕书联手,赵炎只怕招架不住,再加上赵炎又是方正不知变通的君子心性,只怕要吃大亏哪,我担心,等我们赶到时,齐国之局已经被毕书下成死棋了呀。”
韩阖呵欠连天地走进偏殿,有些不满地冲候在阶下的娄敬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国相你有事不能明天再说,就非要这个时候?真是的。”
看到韩阖这副模样,娄敬便松了口气,又忍不住有些羞愧,看来赵炎还真是个君子,他并没有跑到韩阖跟前搬弄是非。
不过,娄敬就只能对赵炎说声对不住了。
娄敬恭声道:“大王,臣有要事面奏,不得不寅夜觐见哪”
“行了行了。”韩阖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所奏何事?”
娄敬再揖起身,压低声音说道:“大王,入夜之后,臣随便寻了个借口前往城外楚营,本想探探楚人的底,却万万没想到,竟然在楚营中遇见了军师!”
“嗳,这有啥?”韩阖不以为然道,“军师多半也跟你一样,想去探楚人的底。”
“事情若如此简单,臣又岂敢寅夜进宫打扰大王清梦?”娄敬道,“当时夜黑,臣隐于楚营外的夜幕之中,分明瞧见毕书一直将军师送出了辕门外,而且,两人有说有笑,临分别时更把臂细语良久,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竟然有这事?”韩阖的脸色顷刻间便沉了下来。
不过很快,韩阖又道:“不对,还是不对,军师可是极力反对与楚国结盟的,他又怎么可能跟毕书搅到一起去?”
“这个臣也不知道了。”娄敬一摊双手,道,“大王,不如召来军师问问吧。”
“也好。”韩阖点点头,当即唤来宫中侍者传召赵炎去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483章 合纵连横(十一)
赵炎的府邸在临淄大城的城东,前来王宫要横穿整个大城,然后再进小城,所以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赵炎才气喘吁吁地进了偏殿,看他额头微微冒汗的样子,敢情是一路小跑着进的王宫,多半是以为韩阖有什么急事找他。)
“臣,参见大王。”赵炎喘着气向韩阖见礼。
“免了。”韩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心下忽然有些腻味。
半个多时辰的干等让韩阖这位年轻的国君很是不耐,再联想到刚继位时韩阖曾表示要在小城替赵炎兴建一座底邸以示恩宠,却让赵炎给拒绝了,韩阖虽然年轻,却是个很爱动脑子的人,他不免要想,你赵炎是不是太清高了?
心里不爽,韩阖便也懒得废话了,问道:“戌时左右,军师可在府中?”
“戌时?”赵炎不假思索地答道,“戌时,臣应毕书之邀去了城外楚营。”
“是么?”韩阖霎时间目光一冷,再问道,“却不知道毕书为何邀约军师?”
赵炎不禁蹙紧了眉头,再扭头望向娄敬时,却发现娄敬目光闪烁不敢与他直视,当下赵炎就什么都明白了,看来,多半是娄敬恶人先告状在大王面前奏了他一本,而大王之所以将他连夜召进宫,就是想问他有没有跟毕书暗通款曲罢?
赵炎心中忽然间生出一股恚怒,士可杀,却不可辱!
韩阖见赵炎默然不语,还道是他心虚了,当下又道:“军师倒是说呀?”
“臣无话可说。”赵炎挺直了胸膛,哂然道,“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