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朕是天庭贤祖认可的天赐之子,真正的大唐皇帝。朕翻手之间就能让你李健成。成为阶下囚。

带着强大的自信,李二每一步都象在那台阶上踏出一个脚印似的走上高台。

双手高高的举起。

原本还在狂热欢呼的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整个广场大喧闹到安静,只用了不到三秒。

李渊却在这时说道:“五郎上台,怕是身影出现的瞬间百姓们就会安静下来。”李元兴听到这话,作出一副擦汗的动作:“父皇你想吓死我呀,这话传出去,轻则给我一个大不敬,重则一个什么古怪的罪名。”

李渊不怎么相信李元兴会害怕,只是说道:“不要当大唐的百姓是傻子。”

李元兴尴尬的一笑不再说话了。

祭天的仪式开始。当真是那又臭又长的祭文。李元兴听着都感觉累,真不知道念文的王及善累不累,不知道他是不是需要喝水呢。

在苦苦坚持了一个时辰之后,祭祀的仪式终于结束了。

“朕准许长安百姓。依次在皇宫门前一观。”李二很大度的让百姓们去看巨兽骨架。还有华夏第一神器。华夏九鼎。

百姓们却没有往广场去,而是象水流一样的一分为二,空出一条通道来。

两个老者。一个颜家族老,有着儒家当世第一人之称。另一个则是柳家的族老,论文,论字,整个大唐能和他比的不超过三个人,虞世南就是可以与他一争高下其中一人。

“圣上与秦王殿下爱民如子,大唐百姓也有一片心意献上。虽然不如圣上与秦王殿下对百姓之万一,却是百姓之心。”

百姓献礼!

别说是李二,就是李渊与李元兴都动容了。

李二回头看了一眼观礼的李渊与李元兴,他从李元兴眼中看到也是惊讶。李二心中更加的激动了。

这是多大的功德呀,要让一个皇帝受到百姓爱戴,这不是作戏,这是真正的百姓之礼。

一百零八个精壮的汉子抬着一个巨大的木箱一步步的走来。

“圣上是万民之主,天赐大唐之主。夏收之后,长安百姓自发的捐款,每人一文钱。无数商队行万里路,集天下九州之石。或大,或小。比之我华夏神器九鼎只是萤火之光,却是我大唐百姓之心!”

颜公说完,与柳公一起向秦琼重重一礼。

我等要感谢秦将军,如不是秦将军愿意为我等保密,却无今rì之惊喜。老朽斗胆请圣上宽恕秦将军失查、瞒报之过,如果惩罚,我们两个就要入土的残老之身,愿一力扛下,万死无悔!

好巨大的木箱呀,李二不责怪秦琼,他只是感慨此时的惊喜。

用上百种颜色,数十万块石头拼成的雕像,那是策马征战的李二。

看到这个雕像李二什么都明白,这是武曌送给李渊的那图,看过这图,又能将图偷偷拍下来带出去的,就只有秦琼了。

想来就是百姓们想献礼,秦琼在暗中帮了不少。

否则长安百姓集资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人帮着隐瞒,就算能瞒过自己这个大唐皇帝,也瞒不过大唐秦王李元兴呀。

“朕,甚悦!”李二还能说什么,只有长身一礼:“朕谢天下!”

李二谢的是天下,说的大点就是整个大唐,说的小些就是长安的百姓了。

这巨大的雕像李二心中已经上升到了国宝的地位,那怕只是一些不起眼的石头,无数的杂石拼成的一个石雕。百姓之心,却是无价。

“我等献礼秦王殿下!”

给李元兴的是一件衣服,一件黑色绣有金色暗纹的汉式礼服。

看似不起眼,当李元兴真正摸到这件衣服的时候,才知道这衣服有多贵重,黑色用的是彩虹锦,上面用丝线又盖了一层,数不清的秦字组成汉式亲王礼服盘龙花纹。

“殿下,长安城有百万人,共有七千九百五十一个姓氏,每一个姓氏都挑出一人绣上一个秦字,殿下无愧大唐秦王之名。殿下之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颜公与柳公齐齐一礼,数十万百姓齐声高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元兴心中没有多少激动,反倒是对颜老头眨了下眼睛。

颜公脸上微微一笑后点了点头。

李元兴什么都懂了,李二也懂了,给李二献礼是一回事,给李元兴献礼又是一回事。李二的可能当真是百姓的爱戴,而李元兴却加上世家,勋贵们的小心思。

骑虎难下,李元兴这个时候却是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作。

李二却是明白人,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

大步走到台上,李二朗声说道:“父皇加封五郎元兴为秦王,世袭秦王。朕以为,五郎之才已经不足以用任何词语来形容。所以朕今天取消了五郎世袭秦王之封号,加封天授秦王。秦王之封号,大唐万世不可再封,没有例外。五郎之子,一门八亲王!”

百姓们只是知道欢呼,他们只当这是加封了。

而且秦王封号已经是极致了,再加上天授秦王,这天下第一王再无半点瑕疵。

一门八亲王,这就代表着李元兴将会有八个儿子,直接拿到亲王封号,不存在只有一个儿子继续爵位,其余的降爵受封之类。

八个?

百姓们只当是大唐皇帝对秦王的爱护,可世家与勋贵们却在想,七王妃之后,还有一个亲王位是留给谁的。

武曌却轻声低语:“其实七个就够了。”

李元兴也知道,自己就算有儿子,那怕这个儿子再厉害,也不可能受封秦王了。原因太简单了,秦王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大到可以左右大唐的国策。李元兴作为秦王还好说,换个人,大唐百官不服,下一任皇帝也不会安心。

“谢皇兄!”

李元兴抬头与李二相视一笑,这样的结果早就在预料之中了。

世袭只是一种说法,李渊也没有想到会有现在的结果,所以秦王当真不能被继承了。天策上将怕也不再有了,李元兴是最后一任。

接下来,就是大阅兵,与去年一样,只是百姓们对阅兵是百看不烦。

这一年的大阅兵之后,又增加了一个环节,百姓的花车游行,取普天同庆之意。

游行的时候李元兴就找地方睡觉去了。

而七位秦王妃,却是各自去找了各自的家长,这么大的事情她们需要经验上的支援。

很复杂吗?

七家的长辈几乎是同一个态度,你们没有任何人怀上孩子,连孩子都没有情况下,一门八亲王有意义吗?就算家族在背后支持,没有儿子就什么意义也没有。

老辣一些还多给了一个意见。

那就是:秦王府的一切七位秦王妃无论是谁的儿子都继承不了,这是他们想继承就能够继承的。别说有一个现在才四岁的明月公主,就是大唐皇帝李二也不会让任何人把秦王府现在的力量抓在手上。

所以继承秦王府力量的,只可能是明月公主的儿子以及未来的大唐皇帝。

那么,生儿子的意义何在?

就是在李元兴这个秦王还在位的时候,借助秦王府的力量让一个实权的亲王成长起来,而且李元兴还年轻,身份高贵,又是天上的星君,所以意外与生病都不会出现在李元兴身上,七位王妃最重要的,就是生下儿子。

聪明的女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何在。能嫁进秦王府的没有笨女人,只有更聪明。就是郑秀嫣也没有人敢说她不聪明。

李元兴知道这一切吗?七世家的老家伙们自然从来没有敢小看过李元兴,以及他的智慧。(未完待续……)

PS:加更,还有一更。

第620节最有趣的礼物【第三更求月票】

李元兴收到了一份礼物,来自百姓的重礼。

不过这件衣服他却穿不成,必须要放在宗庙供奉,这是李氏皇族的荣誉。

大约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李元兴醒来。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距离下午七点还有三个小时,晚上的电影肯定是全部准备好了,今年的会场只会比去年更好。

秋香拿过衣服:“殿下,明月公主与王妃们已经去了城南竞技场。李尚书、秦将军、尉迟将军、王尚书刚到书房,想来这会已经有热茶与点心奉上了。”秋香说话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

几句话之中不但告诉了李元兴谁来了,而且还隐讳的告诉李元兴。他们也没有影响到李元兴休息,同样李元兴也没有怠慢客人。

李元兴心说,今天是除夕,你们来我天策上将府干什么。

“两位长史何在?”

“回殿下的话,两位长史都不在府中。”秋香一边帮李元兴穿衣服,一边回答着。

李元兴穿好衣服,快速的来到书房之中。

“五郎,好计谋!”秦琼先一步迎了上来,当真是满脸的笑意。

“有什么好事,我却是不知呀!”李元兴回礼坐到主位上。

李靖也满脸的笑容:“这个年过得当真不错,高句丽把前隋的军将们全部给绑了,送到了老程那里。老程依计,当着高句丽人的面用了鞭子,可高句丽人走后,却是好酒好肉的招待着,老程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告诉他们大唐必然会对高句丽动武,虽然他们是前隋的将军,但却也是我中原人士,一家人打仗不能伤着了。”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程魔头这话不错,粗人讲大道理有他的一套办法。

“老牛打过三次高句丽,也是前隋的将军。和那些人倒有得谈,这些人家小毕竟还在我大唐,去之前依五郎之言拿了这些家小的书信,老牛交给他们之后,却得到两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秦琼也跟着说道。

“好处?”

听到好处李元兴自然是来了兴致。

“他们给了几份地图,还画下了高句丽七成城池的布防图。以及,可以策反之人的名单,这些人原本就是两头受气,夹在高句丽王室与大权贵渊家的。所以有几处关卡,倒可以不战而胜!最大的收获,却是一处粮仓,位于一个小小的海港处!”

尉迟恭性子急,抢着说道:“得了那海港,路上再行军三百里,就把那卑沙城直接切下,五郎的海军要是凶猛,那卑沙城打与不打,都在我大唐的刀下了。”

“青州、丹东城!”李元兴眯着眼睛,这话他只是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却没让人听到。

王及善也说道:“殿下,天英阁小会的意思是,战前听用!”

小会,就是指小范围,仅限于阁主这个级别,总共就是六个人的一个小讨论。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回家的,就让他们回家。让在军中争一份军功的,就战前听用。不过,这个级别却不好说!”

“依前隋之时的军阶,降三极听用!”李靖给下了定论。

李元兴按着额头,他在思考,是保持原有的作战方案,还是利用这些人的情报呢。

“高句丽有几个都城?”李元兴突然开口问道。

这个历史问题,秦琼回答不了,黑炭哥也只有瞪眼,李靖知道但不详细倒是王及善这位饱读诗书的把高句丽历史背的最清楚,可他与李靖看了看,却都没有说话,李元兴这个问题实在是古怪。

李元兴站了起来:“高句丽第一个都城,是纥升骨城。这个地方正好就在你们所的海港以北,建安城以东。不过五百里,打下来,这里以后就是大唐的地方。”

这个地方可以打,李元兴一说位置,不用地图在座的四个人都知道。

李元兴继续说道:“高句丽国内城必须拿下,这里有京观如果抢不回来,本王怕是没有脸面再见长安百姓了。”

“拿不下来,某也无脸再进长安!”黑炭哥当然明白。

大唐军方如果拆不了那个京观,这场仗无论杀敌多少,占地多少,也等于是败了。

“第三个,丸都城,距离国内城不算远。拿下来!”

“拿下来!”黑炭哥气势十足的应了一句。

李元兴把玩了一下手中的玉扇,笑着说道:“高句丽现在的都城,平壤城。药师以为可以占领吗?”

“不可能,就算殿下有把握拿下,也守不住,高句丽人会疯狂的反扑,将平壤变成杀戮之地,城内城外会堆满了高句丽人还有我大唐军士的尸体,就算守住了,我大唐至少要损失三卫,甚至更多。”

李元兴一副无所谓的神情抓了抓头皮,笑了:“去打个劫如何?”

“一战即退,可行。但……”

李靖要说但却,被李元兴阻止:

“没有但是,他高句丽敢挑战我大唐威严,既然要打,就先打平镶城。本王会安排赵言德先把渊盖苏文以及他的人引出平壤城,然后再动手,平壤城之中贵族死的越多,他渊盖苏文造反的机会就越大。”

李靖听懂了,也点了点头。

“殿下这个计策不错,还可以让高句丽以为我大唐只是教训他们,在平壤城战火烧上几天之后,其余各路人马再动手,可事半功倍。三个难题?”

这一次,李靖没有说‘但’就是不打算让李元兴有机会打断他。

“一,突袭平壤有多少兵力可用。二、城墙怎么攻。三、进不进城,进城之后还要作些什么。”

李元兴也伸出三根手指:“一条船上连同粮草在内,最多三百人,而且没有马。这一次有只能动用十条船,除非工匠可以制作更多的船下水,就算这样,十二条船就是极限。所以这一次,本王准备动用赤血、羽林两卫!”

“羽林军不行,他们无马,战力对半。”

也就是李靖了,换个人绝对不敢反对李元兴的意见。而羽林卫只要听到让他们出战,才不会考虑有没有马呢。上次只是出去闲转了一圈,那根本就不是作战任务。羽林军非常想一战证明自己的强大。

李靖又说道:“羽林用,用在辽城!”

“你赢了。”李元兴认同了李靖的说法:“那些前隋降将必须和赤血一同行动。再雇佣豪侠三百人,加上般中配备的神威巨炮,攻入城内不是问题。高句丽王宫有许多东西值得一抢,这不仅仅是银子的问题,那里应该有高句丽全国的布防图!”

“战!”黑炭哥跳了起来:“这一军,某领!”

“这个炭哥还是打国内城吧,让你领羽林。这一支,让苏定方领。或者招李绩回来,攻国内城如果没有炭哥领军,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人手了。”

“谢过五郎!”

尉迟恭被忽悠了,至少李靖与王及善都能看出来。

尉迟恭性子太急,这种精细的活他干不了,而且李元兴肯定还有什么附加的任务。

李靖这时又问了一句:“殿下的空中堡垒在什么位置,平壤城吗?”

“一个时辰五百里,想去那里都可以!”李元兴给了一个不算答案的回答。

除夕夜,尉迟恭连家都没有回,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家人说一声。

天策上将府赤血、羽林紧急集合,在大竞技场庆典开始之前的礼炮声中,一千赤血、三百羽林,以及紧急征招的三百身手极佳的游侠儿已经到了泾河军管码头。

李元兴很少见的穿着非常正式秦王袍服。

“本王也不打算搞什么烈酒壮行的仪式了,今天是除夕。却是需要紧急出征,实在是战机不可失。吃喝之物已经备在船上,从这里上船就依半个月的行程到杭州,再杭州作最后的准备,然后出海。再有五rì到莱州,就留在莱州,有一些人也会从建安城来到莱州,每rì训练,等等本王进一步的命令!”

李元兴说完,周围依然是一片安静。

既然没有人提问,李元兴只好自己说了。

“作战任务可能还要等,让你们在除夕夜出发就是为了不引人注意,当出战之时,必会给天下人一个震惊,总之,各位辛苦了!”李元兴行了一个大唐的军礼。

没有人回答,只是默默的回礼。

天策四卫成军已经足足一年零三个月了,除雷骑参加过对高句丽的征战之外,其余三军是寸功未立。

秦王府的规矩是以战功论收入,雷骑算是过的最好的。

没什么不服气,只是都憋着一口气,准备一战。

给军士们说完,李元兴这才转身对尉迟恭说道:“炭哥呀,这次不同以往。只给老程带一句话,不动则已,一动一rì百里。这可是我头一次打硬仗,也是头一次没有把军士的性命放在首位,这一次输不起呀!”

“五郎放心,如有闪失也是我与老程先死掉之后了。”

“你的兵,分批调动,最多两个月肯定送炭哥手下,军械物资只会更多不会少,拜托!”

尉迟恭的心中不是沉重,也不是紧张,而是狂喜与兴奋。这一路杀过去,何等的痛快,已经多少年没有这种感觉了。

看着缓缓远去的船队,李元兴的心却是沉重的。

“殿下,李孝恭将军回长安了。”陆毛锋在李元兴身旁轻声说道。

第621节除夕盛典

大竞技场中,电影已经开始了,先演的是《霸王别姬》今年不同于去年。

去年的时候,许多百姓家中的女眷都是留在这中的,而今年女眷比男人们更积极,早早就来到了大竞技场占位置。

依然同去年一样,秦王府有礼物给百姓们。

李元兴赶到大竞技场的时候,已经演到了四面楚歌。大唐贵族的心都被揪着,一种莫名的伤感,英雄末路之悲占据着每个人的心内。

而李二,却是无心看这部惊世之作。

李元兴没有来,他去干什么了。李靖等人也没有到场,他们干什么去了。

“圣上,秦王殿下到了。请了河间郡王去给兵部李尚书预留的小包厢!”高公公在李二身旁轻声说着。

李元兴能占用的,也只有李靖的包厢了。因为李靖家没什么人,他儿子不争气被派到州府当官,两个孙子这会应该在蜀中练兵修路。也就是红拂女张初尘,可这位女侠当真是不安份的主,非要去倭岛亲自看看。

王霸那敢说半个不字,给他的那船上还专门给张初尘收拾了一间房间。

李二来到包厢,这厢已经比去年档次高多了,还多了一道墙,以及半墙的玻璃窗。可以阻挡冬天的寒冷,只是更多的人为了可以把大幕布看的更清楚,宁可冷点也要打开窗户,甚至是将窗户完全取掉。

李元兴这里,不但把窗户关的严实,还把厚窗帘也给拉上了。

“五郎、药师何在?”

李二一进门就开口问道,李孝恭也是刚到,李元兴还没有说半句话呢,李二就进来了。

先请李二坐下,李元兴这才说道:“调兵,我天策四卫赤血一半、羽林一半已经上了船,其余的走陆路,赤血去莱州,羽林去建安。炭哥也跟船出发了,我还特别雇佣了三百豪侠,也随船出发。”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是天策上将府的内务。

只是……,这大过年的却让军士出发,似乎是不尽人情。

“王尚书去礼部加班,拟定文书。针对那些前隋逃到高句丽的降将,这是赦免文书,估计不是今晚就是明早,王尚书肯定会来找皇兄用印的。然后这些人,要给臣弟引路,攻打平壤城!”

平壤城!

李二听到平壤城之后,前面的话全部忘记了,这个地名他听着开心。不过,李二到底是征战多年,打下大唐江山盖世奇才,心思一动就分析了明白:“五郎是想施声东击西之计,这平壤城打完就走!”

“皇兄英明!”

“英明个屁,为兄最近很闲。许多事情都有人处理好了,表章数量虽然多了。但却不似以前总是需要思来想去的拿主意,只是看个结果就好了。”

这是好事,李元兴也不用多说,他相信李二明白。

“皇兄,伊吾之事?”

“撤,征战天下不为一城一池之得失,纵观全局先撤退是中策。”李二先说撤退,然后又说是中策,却是让李孝恭有些不理解。

而李元兴却是笑了。

李二也笑了:“五郎果真非凡,你怕是比为兄想的更细。既然如此,五郎说说!”

“上策就是死战,孝恭兄战死或者重伤被抬回来。你高昌与吐谷浑敢让我大唐损失这么惨重,下次我大唐动手的时候,你们也别求和。再说伊吾人,我大唐军士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而死战,也可得人心。再打回去的时候,民必所向。”

李二拍了拍手:“五郎这才象是个秦王!”

李孝恭脸一阵白一阵黑,末了苦笑着:“某能选择重伤吗?比老程还重的伤都行。”

哈哈哈!

李二与李元兴同时大笑着,李孝恭比他们大,是他们的堂兄。而且相处的极好。李孝恭也不会相信自己会被扔在那里让人砍死,成为大唐出兵高昌的一个借口。

李二冲着李元兴点了点头:“既然分析了高昌人的计谋,那么就打一场有趣的战斗。正好孝恭兄回来了,明月那里有些十分有趣的东西,进攻用不上,但守城却是极有用的。原本那些东西当真是以为没用的。”

李元兴直接就拿出投影仪了。

武曌那里有几样非常简单的东西。第一种是拉线式石雷,第二种是地雷燃烧弹,第三种就是只能在近距离使用的燃烧筒了。

这些东西本身就是防御用的,李元兴原本以为近三五年内,大唐没有什么防御战可打。却谁想立即就用了。

“我的意思是守,不用多。守上两三个月就可以了,这个时候,需要一位非常可靠的主将了。这一点我是拿不定主意了,攻打多玛城。因为打到什么程度,是攻下,还是只攻打。这一切都需要根据战况去考量的。”

李二也有些为难了。

这种情况下,他有以往倒是许多选择,可现在大唐只要是有些名词的将军都被李元兴调到了各地,每一处都关系到大唐的军方的钱袋子,还有边疆的安全。随便让那一处不稳,别说朝廷,就是兵部的军士都不愿意看到。

“候君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