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喻心)-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永斗立即将其余七家召集起来,一起商议对策。有人提议,也收购羊毛发展毛纺,但算了算账,发现根本就是有亏无赚;又有人提议走高层路线,阻止林纯鸿在大同和宣府购毛,但一想到卢象升对他们这帮人恨之入骨,就自觉取消了这个计划。
    众人议来议去,也未商议出什么结果。范永斗只好吩咐散会,每日心惊胆颤地寻思反击之策。
    直到有一天,陈奇瑜路过介休,范永斗将陈奇瑜伺候得舒舒服服,陈奇瑜方才提醒了一句:“天下皆是一盘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永斗大悟,原来陈奇瑜提醒他不要局限于山西一角,要用看天下的眼光去寻找办法。并且,陈奇瑜还非常隐晦地提出,让范永斗与安庐巡抚史可法接触。
    范永斗虽不知与史可法接触会有什么好处,但出于对陈奇瑜的信任,立即派范成义身携重礼,前去拜会史可法。
    范永斗万万没想到的是,范成义还未出发,史可法就如受到高人指点一般,派心腹前来与他接洽,大谈安庆炮台对限制林纯鸿的意义,希望范永斗倾力相助。
    范永斗狂喜,提出在安庆开设钱庄的要求,史可法心腹满口答应。于是范永斗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三十万大圆的军费,供史可法挥霍。

第四百零五章 龙武军
    四月,已是暮春时节,方城、南召、泌阳等地的养马场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实质上,今年自开春以来,整个河南就未下过一滴雨,赤地千里,动荡骚乱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好在养马场处于伏牛山附近,能够从山上引水,才使得草场里的草青绿鲜嫩。
    这次新安赴援,林纯鸿并未亲至,只是以林纯义为帅、以骠骑军为先锋,以宣武、虎啸、天策为中坚。不仅神卫军留下来休整,就连骠骑军也抽调了三分之一的精干老兵。
    抽调老于阵仗的骑兵,无非就是为了组建新的骑兵军:龙武军。龙武军指挥使以吴天柱为指挥使,以郑国栋为副使,其余诸如葛文飞、丁奎安均留在了骠骑军。
    事实上,经过五六年的积累,精于骑兵作战的士兵和军官都不缺,在骠骑军之外,再组建两个军,也不是不可能。唯一的困难在于战马。
    崇祯八年前,曹老二、葛文陆在百里洲岛上小打小闹,根本就无法满足战场的需要。后来搬迁至南阳府后,马场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不仅满足了各军的探哨用马,还为林纯鸿的近卫营培养了清一色的阿拉伯马,高达雄壮,为曹老二视为最值得炫耀之事。
    同时,两年时间内,马场终于积累了一万四千多匹战马,龙武军的组建,条件业已成熟。
    陆世明、曹老二、葛文陆伴随左右,近卫营紧随其后,林纯鸿在一帮亲随的簇拥下,纵马狂奔,耳边的风呼呼冒过,豪情壮志犹然而生。
    林纯鸿拉了拉缰绳,让坐骑速度降下来,大声道:“南人擅舟楫,北人善骑射,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当初岳少保,收复襄阳之后,组建精锐骑兵,取得了朱仙镇大捷,后来我太祖时,南人北击蒙古,也组建了精锐骑兵。”
    葛文陆耿直,闻言后大声回道:“只是南人养马,成本远远高于胡虏。我们在南阳的马场,一年出产合格战马不过六千多匹,年投入却超过三十万大圆,哪里像胡虏,养马根本费不了多少事。我们的草场,看起来广阔,实质并非用来养马,而是为了让马匹有奔跑的场地。每匹马,所吃之物,无不是价格昂贵的粮食和黑豆。如果按照胡虏的办法放养,狭窄的马场哪里能养几万匹战马?”
    似乎在印证葛文陆的话,林纯鸿的眼前已经是一马平川的农田,农田里种植了庄稼。
    林纯鸿大声笑道:“马场是有点小,还未尽兴,就跑到了尽头。不过,你也别担心,我们的长处就在种粮,只要粮食够吃,拿来养马又有何妨?马场小点就小点吧。你说的也有道理,往后真正对阵胡虏时,马匹在战场上的损失率非常高,得考虑迅速补充一事,咱们的马场至少还要扩充好几倍。”
    葛文陆和曹老二对望一眼,满脸喜色。马场扩大,当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
    林纯鸿似乎没有看到葛文陆和曹老二之间的小动作,转头对陆世明大声道:“陆幕使,咱们以前是不是过于重海轻陆了?”
    陆世明愣了愣,问道:“请恕属下驽钝,属下不知都督何意。”
    林纯鸿笑道:“八艘三层甲板战舰,投入几乎上千万大圆,还有规模庞大的商船队、数量达十万的海军将士,每年的投入几乎有两千多万大圆。要是这两千多万都投入至马场中,每年岂不是产出合格战马三十多万匹?胡虏得知后,吓也会吓死。”
    陆世明情知林纯鸿在开玩笑,也郑重其事地说道:“除了先期的九百万大圆的投入,这些年海上可没有投入一文钱,海军都是靠定点贸易处和商船队养着呢。再说,三十多万匹战马,吃都要把荆州吃穷。”
    林纯鸿哈哈大笑,用马鞭指着不远处干涸的河床说道:“自从我们入主南阳之后,再往北拓展,就困难重重,与北方河流不通航大大有关啊。荆州军作战虽犀利,但所需的辎重非一般官兵所能比,前段时间,仅仅三万大军在外作战,就需要万余预备队运送粮草和辎重,哪里像在南阳和襄阳等地,一支千人规模的船队就足够了。”
    陆世明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参军司一直组织得力人手研究这事,进展并不大。”
    林纯鸿道:“你们琢磨出的大型太平车,载重三十多石,不就挺好嘛!”
    葛文陆一听说重载太平车,立即来了兴趣,插话道:“两年前,参军司下达任务,令我们着力引进西洋的重挽马,现在马场培育的重挽马超过两千余匹,全部用来拉太平车,一辆三十多石的太平车,四匹重挽马就可以轻易拖拽前行。”
    陆世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太平车、重挽马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北方的官道根本无法承受太平车的碾压。所以,目前太平车只在铺了三合土的道路上行驶。”
    林纯鸿叹了口气,道:“看来以后还得一边铺路,一边前行,这还真费事。”
    说完,林纯鸿调转了马头,猛地抽了一鞭子,高大的阿拉伯马如同闪电一般,往东北方向飞奔。一众亲随也手忙脚乱地调转马头,紧随林纯鸿的马匹。
    林纯鸿一骑独前,在马上呼道:“走,去龙武军看看……”
    不多时,众人如一阵风一般,抵达龙武军训练场。吴天柱见林纯鸿亲至,紧张得说话都不利索。
    林纯鸿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本督也就是来看看,你尽管忙你的,不用管本督。”
    观看良久,林纯鸿对陆世明说道:“以后与胡虏争锋,缺了骑兵,可要吃大亏。龙武军训练不错,到底从骠骑军抽调了三分之一的老兵,还真不一般。”
    陆世明道:“真要步骑协同,两个骑兵军还是太少,不足以发挥步骑协同的威力……”
    两人正聊着,忽然宁典通报:“张府令和周都督业已抵达方城,正四处寻找都督……大夫人也到了方城。”
    林纯鸿吃了一惊,暗道:小凤儿刚坐完月子,就跑到方城,到底是何故?
    虽然不解,但林纯鸿将近两月未近女人,忍不住心里大喜,大声令道:“立即回方城……”

第四百零六章 突变
    待林纯鸿回到方城,张道涵和周望稍稍汇报了一些关键之事,便借口舟楫劳顿,告辞而去。
    林纯鸿见到周凤后,见周凤巧笑嫣然,一双眸子里几乎渗出水来,他心头大痒,一把将周凤搂在怀里,笑道:“还是小凤儿体谅老爷,刚坐完月子,就巴巴地跑到南阳来见老爷。玉儿和两个孩子都还好吧?”
    周凤伸出食指,用力在林纯鸿的鼻子上按了按,嗔道:“总算想起孩子了,也不忘记崔姐姐!崔姐姐是头胎,倒是吃了点苦头,一直拖了三个多时辰,才生了个大胖小子。”
    林纯鸿抚摸着周凤丰腴、光滑的肌肤,心里暗道,小凤儿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这身材依然如水蛇一般,该凹的凹,该翘的翘,还真是一个迷死人的狐狸精。
    林纯鸿回了声“母子平安就好”,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将周凤抱了起来,放在了大腿上。
    周凤嗯哪一声,双臂环住了林纯鸿的脖子,腰如水蛇,不停地扭来扭去。林纯鸿只觉得自己的小腹如同着了火一般,巨蟒迅速抬头,顶在了周凤软软的股间。
    周凤的眼睛眨了眨,软软道:“一见面就不正经,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到方城来?”
    林纯鸿的手向下,抚摸在周凤的翘臀上,口里回道:“还不是想老爷我了。”
    周凤斜了林纯鸿一眼,道:“美得你!都怪你,偏在我和崔姐姐坐月子时占据武昌,扰得我和崔姐姐都没法安安静静坐月子。”
    “哦?”
    “崔姐姐倒是聪明,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把一些应酬之事全抛给了我。我实在受不了了,待月子坐完,就躲到方城来了。”
    林纯鸿笑道:“你是受不了?你是别有所图吧?”
    “我这个笨丫头,能有什么图谋?当初不就是多说了几句话,就被你和爹骂得狗血淋头,我哪里还敢啊?”
    “你是笨丫头?你比十个男人还厉害。说说,你来就行了,为何把莱尔也带到方城来?”
    说到莱尔,周凤的眼睛里露出狡黠的神色,道:“那莱尔长得倒与大明女子不同,奶大臀圆的,我见了都差点动心,要不,你就辛苦点,把莱尔迎进房?”
    林纯鸿骂了句“胡说八道”,转移话题道:“要说,莱尔直接去沁水,对黄渤的帮助更大。你是怎么说动莱尔的?”
    周凤故意将脸色沉了沉,道:“天瑶那个死丫头,给我写封信还得跟你报备,对你倒是死心塌地,你得意吧!至于莱尔,她可不是花瓶,这才几个月啊,一口的荆州腔就特别地道,现在就差被宋应星请到行知书堂当先生了。她这段时间倒是雄心壮志,试图编一本大明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志,说要让西洋人更好地了解大明。我跟她说,山西沁水大异于荆州,就把她心痒得跟什么似的,说什么也要跟着我去沁水。”
    “说你厉害,你还不承认,黄渤请了多少次,都请不动,你一句话就请动了。她还想编一本志?疯了啊?她以为大明和英吉利一样啊,只是屁股般大的小岛?”
    周凤笑道:“可不是!到南阳后,我告诉她才走了一半,就见她神色大变,估计编志的宏大理想遭遇了重大挫折。”
    林纯鸿也哈哈大笑,右手不由自主地伸到了周凤的胯间。
    周凤本就被巨蟒顶得眼热心跳,更哪堪一双巨手的蹂躏,不多时,她双眼翻白,牙关紧咬,双腿紧夹,让林纯鸿的右手丝毫动弹不得。
    待周凤缓过了那股劲,林纯鸿横抱起周凤,将她放在了床上,如同剥春天的竹笋一般,剥出了乳白嫩滑的躯体……
    周凤想去沁水协助黄渤,林纯鸿自然不会反对。
    山西那边,黄渤不仅时常与卢象升打擂台,还要筹划运送粮草一事,偶尔还要应付贪婪愚蠢的官府,更要躲避晋商的明枪暗箭,忙得脚不沾地。
    他只好将沁水筹建毛纺工坊的事都扔给了陈天瑶,陈天瑶到底年轻,又对大明内地不太了解,若有周凤主导,毛纺工坊的事情算得上万无一失。
    一夜疯狂,林纯鸿第二日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被周凤掐醒,周凤埋怨道:“刚生完小孩,你倒舍得,弄得我浑身跟散了架般。你快起来吧,免得张府令和我爹说你沉迷于女色!”
    林纯鸿翻了个身,依然赖在床上,“管他们的……要说也只会说你,岂不闻商因妲己灭国、幽王因褒姒丢命……啊……”
    林纯鸿又被周凤掐了一把,这下更狠,忍不住大叫了一声,求饶道:“好好,我马上起来就是……”
    ……
    待林纯鸿将张道涵、周望和陆世明召集起来,几乎已近巳时。三个重臣倒是非常理解林纯鸿,一点心焦气燥的意思都没有。
    林纯鸿首先问周望:“新近送至武备学堂的几个贼首,苗子都还不错吧?怎么样,他们在武备学堂闹事了没?”
    周望回道:“属下观之,几人之中,以李定国和马守应最为出色,尤其是李定国,一到武备学堂,就像进了金山银山一般,不到十天,就把咱们积累了好几年的战例通览一遍,近期更是迷上了舆图,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家伙,稍加琢磨,必成大器。”
    林纯鸿听得高兴,笑道:“先把他收心再说吧。”
    说完,林纯鸿令张杰夫将整理出的议题发给三人,指着第一条道:“有人提议,迁三府至武昌,这个就不要再提了。武昌新纳之地,一无基础,又树大招风,还是荆州更为合适。要是以后有人提议迁三府至南京,我倒不会反对。”
    三人大笑,张道涵道:“还是等占了南京再说。”
    第一个议题就此揭过,四人又开始争论如何划分武昌、汉阳功能区一事。
    林纯鸿力主在汉口建立商业区,却遭到了张道涵的激烈反对,说汉口人口不过三万多,基础太薄弱,投入太大。
    四人正争论着,忽然接到了张彝宪的一封密信,四人阅后,齐齐变了脸色。
    张彝宪通报:南京兵部拟令隆平侯张拱薇率兵万二,至安庆驻扎。

第四百零七章 惊闻
    东林党在朝廷中已经式微,但在南京的六部中,影响力无人能及。
    自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的六部被完整保留下来,受北京的节制,除了兵部尚书外,几乎没什么权力,一般为政治失意者或者养老者而准备。
    南京兵部尚书挂参赞机务衔,与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勋臣共同负责南直隶周边防务,握有实权。现任南京兵部尚书为吕维祺,镇守太监为韩赞周,张拱薇为隆平侯张信之后,忝任南京守备。
    张彝宪无法接触军机,自然无法知晓张拱薇为何率兵前往安庆,只是出于本能,觉得张拱薇至安庆应与林纯鸿有关,便立即通告林纯鸿。
    林纯鸿、陆世明四人大为震怒,立即令军情司克期查明张拱薇目的,并且将江南当前一切可疑动向立即上报。
    林纯鸿与三人商议良久,觉得安庆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北依大别山,南控皖南山脉,扼长江咽喉,是江汉与江南之间最为便捷的通道,也是南京西部的屏障。
    目前,荆州与广州联系,除了湘江、灵渠和珠江一线外,几乎有九成的货物通过长江。一旦朝廷借安庆兴风作浪,等于掐断了荆州与江南、广州之间的联系,荆州方面最为关键的广州和荆州,几乎被隔离为两段,战略上处于极端不利的态势。
    对荆州方面不利,对朝廷就是大大有利。如果朝廷牢牢将安庆控在手中,什么时候想敲打荆州,只需要隔绝安庆的水道,就足以让荆州方面痛不欲生。
    是谁筹划了这次行动?
    林纯鸿皱眉思索良久,阴沉着脸,说道:“如果从受益方来分析,朝廷自然在其列,估计东林党也会凑热闹,隔绝了江南和江汉,东林党也是受益者……”
    “东林党?”
    “不错。如果我所料不差,郑芝龙也很有可能参与其中,很可能在后续的计划中占据重要一环,没准下一步就是封锁海峡!”
    陆世明、周望和张道涵面面相觑:后果会有这么严重?
    林纯鸿断然道:“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张拱薇驻扎在安庆,有了这股兵力,会让我们寝食难安。”
    “此事牵涉甚众,非一天两天所能谋划。我们已经失了先机,绝不能坐视不理……”
    说完,林纯鸿唤来张杰夫,高声下令道:“立即拟令,令田楚云安排神机军坐镇武昌,亲率另外两军靠近安庆,保持对安庆的压力;另外,令李蒙申率水师至安庆周边,查检过往船只。”
    张道涵惊疑不定,道:“田楚云逼近安庆,倒也无妨,让李蒙申检查过往船只,恐怕会惊动往来商旅,造成恐慌,对货物流通不利。”
    林纯鸿道:“无妨!现在水师就要造声势,要让朝廷认识到,在长江上,水师可以肆意妄为,不是靠几万旱鸭子就可以掌控长江!”
    ……
    林纯鸿的军令刚出方城,结果就收到高龙亲至方城的消息。
    原来,军情司获悉张拱薇异动的消息仅比张彝宪晚了一日,但军情传送速度非张彝宪的密信所能比,抵达方城的时间仅仅比密信晚了两个时辰。
    高龙深感事关重大,亲至方城向林纯鸿汇报。
    “都督,南京兵部令张拱薇率兵至安庆,仅仅只是障眼之法,属下探知,在张拱薇接令的三日前,三十二门十八磅炮业已偷偷运抵安庆,现在史可法正昼夜不停地建造炮台!”
    高龙获悉的情报,太具有震撼性了,就连林纯鸿也被震得目瞪口呆,更别谈周望、陆世明和张道涵了。
    张拱薇的万余兵力,四人虽然重视,但无非将这股兵力看做了朝廷的态度。仅凭这些兵力,对李蒙申并无太多威胁,长江依然掌握在荆州手中。
    不过,三十二门十八磅炮,一旦炮台落成,对李蒙申的长江水师而言,坚如磐石,非蜈蚣船上的小炮所能撼动。除非令海军舰队进入长江对轰,否则安庆一带,铁定呈现锁江之势。
    更让林纯鸿心惊的是,对手先谋而后动,仅仅为重炮运抵安庆一事,就不惜动用遮护南京的万余兵力。
    这样的对手,最是难缠!
    高龙似乎还嫌不够震撼,继续说道:“田大帅率军撤离舒县后,安庐巡抚史可法曾至舒县查探,具体目的不明。此事之后,军情司又得知,史可法曾令堵胤锡与郑鸿逵接触。当时,荷兰人纳兹也与郑鸿逵在一起。”
    林纯鸿怒道:“这事荷兰人也有份,没有荷兰人,郑芝龙绝无可能拿出这么多重炮!想不到郑芝龙这么快就和荷兰人勾结在一起,可恨!”
    高龙继续说道:“军情司还得知,史可法心腹曾离开安庆,与范永斗有过接触。”
    张道涵惊问道:“连山西人也参与其中?这明显不可能嘛,山西人能从安庆谋到什么好处?”
    高龙回道:“目前只知道有过接触,并不能肯定范永斗参合其中。”
    林纯鸿将所知消息前后串起来想了想,冷声道:“此事十有**是杨嗣昌所谋,非杨嗣昌无法调动这么多人。看来前段时间荆州军在方城休整后,杨嗣昌认为在河南并无多少筹码可用,将焦点挪到了安庆。”
    “而且,杨嗣昌高居庙堂,东南的一举一动不可能谋划这么细,在东南,一定还有高人指点。难道这人是堵胤锡?”
    张道涵四人吃了一惊,问道:“为何不是瞿式耜或者史可法?”
    林纯鸿冷笑道:“瞿式耜格局太小,谋划不可能这么深远;史可法勉强算得上治世之能臣,但非救时之人,十有**想不出在安庆置炮台这一招。”
    “至于堵胤锡,曾伴随马世奇左右,执弟子礼。马世奇倒向本督隆重推荐过他,说他自小好谋略、好兵法,文韬武略无不出众。”
    “是马世奇的学生?”众人更加吃惊,问道:“马世奇为何不尽力招揽此人?”
    林纯鸿叹了口气,道:“马世奇何曾不这样想?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堵胤锡认定我们图谋不轨,说什么‘苟利国家,我则专之’,拒绝了马世奇。”
    众人叹息一回,将堵胤锡放在一边,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第四百零八章 对策
    已是暮春,方城的夜晚已然还带有丝丝寒气。尤其到了夜半时分,这里大雾弥漫,将整个方城遮蔽得严严实实,丈余之内,难以见人。
    然而,浓密的大雾依然遮不住议事大厅透出的灯光,林纯鸿与一众阁幕使正在连夜商议对策。
    大厅内,灯火通明,飘散着淡淡的苏合香香气。近年荆州大规模开海,香料价格大幅度下降,富贵人家连夜议事时,都习惯点上带有苏合香的蜡烛,有开窍醒神的作用。
    “目前看来,杨嗣昌对我们颇下了一番功夫,东林党、江南地方势力、郑芝龙、晋商、荷兰人,他倒是一个不落地拉上了前台。”
    “杨嗣昌把整个大明,还有南洋,都当成了棋盘,我们也得放开视野,陪杨嗣昌好好博弈一番。这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可局限于一隅,因小失大。”
    张道涵突然恍然若梦,以天下为棋局,这是何等的气魄!十年之前,打死他,他也不会想到会堂堂正正地坐在棋局边,与大明中枢下一盘天下之大棋。
    他兴奋莫名,抽丝剥茧地说道:“布局已定,现在就看如何下子。从大局看,可对弈之处,无非河南、山西、四川、江南和南洋等地。山西商路初开、工坊初建,实力远远不及晋商,可采取守势,令周世亮、黄渤严密监视范永斗即可,不必采取什么动作。至于四川,我们刚得到切入点,也可以按兵不动,静观时局变化。难就难在河南、江南和南洋三地,实力展现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这个度?”
    张道涵的话,无异于将大家混乱的思路梳理了一遍,让所有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林纯鸿大喜,抚掌笑道:“张府令所言甚是,四川和山西想动,也无力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