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喻心)-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兵了再说吧。
    至于德州的朝廷兵马,由于周边的士绅犒军,让将士们喝点酒、吃点肉,还是办得到的,将士们大快朵颐一番,复又用惊恐地眼神盯着百里之外的鞑子大军,祈祷鞑子不要来攻。
    多尔衮大军庆祝新年的方式最为简单,这几天谁抢的东西多,谁的年就过得丰盛。于是,冀州附近百里范围内,鞑子小股部队不断,如同飞蝗一般,将左近抢得一干二净,就连看家护院的狗,都变成了锅里的美味。
    庆祝新年的方式,要数荆州军的方式最为特别。在周望的建议下,荆州军举办了武技擂台挑战赛,不限制百姓参加,凡是入围决赛者,均能得到十个大圆的赏金,能入围前三者,赏一百,获得第一者,赏金五百。
    聊城一下子火爆起来,附近的老百姓早已见识了荆州军的军威,对几百里之外的鞑子倒不是特别担心,放心大胆地前往聊城观看比赛,一些自持武技出众者,无不奔着几百大圆的赏金而来,云集在聊城。一时之间,聊城的治安极度恶化,打架斗殴者如过江之鲫,随处可见。
    待到比赛正式开始,不出林纯鸿和周望所料的是,荆州军参与比赛者压根不占优,往往被民间的一些武者揍得很惨。如此一来,老百姓的热情更为火爆,他们无不津津乐道于军士打不过民间武者,甚至还有赌场开出了盘口。
    荆州军将士被揍后,羞愧难当,无不心里憋着一股气,发誓要报仇雪恨,掀起了一股练武狂潮,把急于与鞑子决一死战忘在了一边,让林纯鸿和周望拍手称快。
    待到比赛结束,田楚云从中挑选两百名愿意从军的武者,组建了背嵬营,直辖于东南战区,专事后方骚扰、袭击和破坏。
    同时,林纯鸿发放的赏金全是金票。山东的百姓大多未见过金票,初一接到赏银,还以为被林纯鸿给涮了,当他们疑疑惑惑地跑到聊城钱庄,发现真能兑换出大圆,无不大喜,逢人便说此等奇异之事。这也算给金票做了个免费的广告。
    这些都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且说多尔衮抵达冀州后,稍一清点收获,不由得大喜过望,心中萌发了退兵之意。他将岳托、阿巴泰、杜度、豪格、阿济格、多铎、博洛唤来,说起收获已足,见好就收,返回辽东之意。
    一众兄弟子侄尽皆面面相觑,问道:“一路南下,还未遇到什么抵抗,如卢象升辈者,早已被打败,何故现在就退兵?”
    多尔衮道:“当初出兵时,皇上曾言,此次南下目的有三,一则劫掠财货、人口,二则调动洪承畴和孙传庭兵至京师,三则挑拨林纯鸿与明廷之间的矛盾。前两条,已经圆满达到目的,至于第三条,只要我们回到辽东,也算达到了目的。所以,免得夜长梦多,我们也该返回了。”
    岳托问道:“为何我们回到辽东,就达到了挑拨林纯鸿与明廷关系的目的?”
    多尔衮耐心地回道:“此次南下,明廷损失惨重,大丢了脸面,而林纯鸿却按兵不动,借此要挟朝廷,我们回到辽东后,朱由检还不得把林纯鸿恨到骨子里?沿途的百姓,见林纯鸿见死不救,岂不是把林纯鸿也恨到骨子里?”
    多尔衮的话说得有理,得到了阿济格和多铎的赞同:“十四哥说得有理,正所谓月满则亏,过犹不及,不如退兵。”
    豪格冷笑道:“我曾听皇阿玛言道,辽东粮草筹集艰难,此次南下若能获得更多的财货,将考虑围困锦州,打破什么狗屁的关宁锦防线。我们南下多次,不敢轻易攻打北京,还不就是因为关宁锦防线在后?所以,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多地劫掠财货,为攻打锦州做好十足的准备。”
    阿济格和多铎本乃贪婪之辈,并不想退兵,只是因为退兵是多尔衮提出的,出于兄弟三人互相支援的考虑,方才赞同多尔衮的意见。现在豪格公然反对多尔衮的意见,两人低下头,也不说话。
    其他诸如阿巴泰、杜度、博洛辈,也不甘心就这么回辽东,皆把瞅向岳托,希望岳托也能站出来反对多尔衮的意见。
    岳托果然不负众望,说道:“十四叔,我们从通州南下,均在运河以西活动,大批的百姓和财货皆被转移至运河以东,放着这些财货、人口不管,着实有点可惜。大贝勒说得有道理,我们应该尽可能为皇上解忧,为攻打锦州准备更多的军辎。”
    岳托这么一说,就连多铎和阿济格也觉得不能就这么退兵,劝道:“十四哥,不如过运河回辽东,不枉辛辛苦苦地来这么一趟。”
    本来,多尔衮退兵的意愿就不怎么强烈,否则也不会召集八路军统帅前来商议。他见众人都反对退兵,不免也生出了贪婪之心。
    多尔衮思索片刻,道:“从运河以东返回辽东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多尔衮手指着舆图上的盐山县,继续说道:“盐山县一带,运河距离海岸线不过百里,万一林纯鸿突然沿着运河前插至这里,那我们要通过盐山,可就麻烦了。”
    “这……”
    众亲戚们早就听闻萨穆什喀兵败于荆州军下,并失去右臂,成了废人的消息,多尔衮提出这个可能性,让他们觉得心里一寒。
    林纯鸿虽然现在没有动兵,但不代表他永远不会动兵,从辽东一系列战斗来看,他的战斗愿望可不是一般的强。
    阿巴泰见大伙皆不说话,大怒,骂道:“我们手握五万骑兵,还怕了林纯鸿五六万步兵?说出去不怕丢人?”
    多尔衮皱了皱眉,道:“七哥,这个倒不是怕了林纯鸿的五万步兵,我们女真人壮丁本来就不多,还不到十万,万一林纯鸿发了疯,拼掉我们数千乃至上万巴鲁图,这是我们难以承受之重。”
    多尔衮直接点出了满清最大的弱点,阿巴泰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岳托虽说政治眼光不咋地,但军事才能非同一般,当即笑道:“我看,不如分为两部,一部沿运河驻扎于运河以西,一部渡过运河,先把山东一带劫掠一遍,然后北上。两部互相呼应,以保万全。”
    包括多尔衮在内,众亲戚们一听,眼睛一亮,尽皆大喜。

第五百一十二章 接仗
    东南军统帅部,田楚云青筋爆出,正对着背嵬营营指挥使陆浩睿愤怒地咆哮:“区区两百五十名兵丁,居然管不住,擅自跑出大营与百姓斗殴,说出去真丢人,照本帅来看,你这个营指挥使也甭干了!”
    陆浩睿被田楚云骂得不敢抬头,低声辩解道:“大帅要撤属下的职,属下自无怨言,只是属下想提醒大帅,背嵬营营指挥使需择一武技足以压服这帮兵丁的人,否则,威信难立。”
    田楚云一听,更是恼怒,走上前去,狠狠地踢了陆浩睿一脚,吼道:“难道东南军中,每个军官就必须打得过兵丁才行?糊涂!狡辩!从现在开始,背嵬营你不用回去了,到第一军团那里报到,降为营副指挥使!”
    陆浩睿满脸羞愧之色,神色黯然地退了出去。
    田楚云的情绪非常低落。当初,他见这帮武者个个以一当十,灵机一动,起了组建特战队的心思,并贯于背嵬营的名号,希望这帮武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哪想到,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这帮武者压根就没有当兵丁的自觉,难以管理。
    虽然田楚云也认为将领武技出众,管理属下更为得心应手。不过,这并不代表将领必须比兵丁武技优秀才行,管理属下的方法多得很,并不限于这一条。所以,田楚云才把陆浩睿降职。
    但是,到底让谁去背嵬营当统帅呢?田楚云拿捏不定,陷入苦恼之中。
    正烦着呢,忽然接到报告,林纯鸿对背嵬营大感兴趣,要来看看背嵬营的训练。田楚云一听,满脸通红,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立柱上。
    万般无奈之下,田楚云鼓足了勇气,前去迎接林纯鸿。田楚云见过礼,骤然发现,林纯鸿身边除了侍卫外,居然还带着一人,此人相貌普通,毫不起眼,丢到人堆里,几乎一点印象都没有。
    见田楚云盯着此人发愣,林纯鸿笑着介绍道:“军情司山东部副总管申艺,不知怎地突然厌烦了军情司,多次申请调离,没办法,我只好把他交给你了。”
    对于申艺,田楚云早有耳闻,此人武艺出众,残忍好杀,奸诈狡猾,人称“秃鹫”,多次立下大功,被高龙视为军情司的未来中坚。田楚云万万想不到,如此杰出的一个人物,居然被林纯鸿送至东南军中,田楚云喜出望外,道:“原来都督早就知晓了属下的难题。”
    林纯鸿笑道:“既然背负了背嵬之名,好歹得有背嵬的样子,否则对得起岳爷爷?”
    说完,林纯鸿转头对申艺说道:“都说你阴狠毒辣,追求一击必中,曾亲手手刃三个鞑子的暗桩,往后,就听从田大帅的安排,在背嵬营中效力。背嵬营作战时,时时刻刻面临绝境,需要在鞑子的围追堵截中求生,你可曾愿意?”
    申艺道:“都督安排,属下敢有不从之理?属下正觉得军情司气闷呢,这下可遂了属下的意了。刺激!”
    林纯鸿大喜,对着田楚云说道:“怎么安排,你说了算。”
    田楚云毫不犹豫地说道:“还能怎么安排?背嵬营营头!”
    林纯鸿和田楚云大笑,倒把申艺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
    自此,申艺开始掌管二百五十名背嵬兵丁。申艺武艺非同一般,初到军营,兵丁们不服气,与申艺放对,结果被申艺揍得哇哇乱叫。申艺阴狠,将兵丁里特别刺儿头的人杀鸡骇猴,三下五去二就把这帮人治得服服帖帖,要东不敢往西,要南不敢往北。
    紧接着,申艺又开始训练这帮兵丁穿插、潜伏、伪装、侦察、突袭之技,训练强度之高,让林纯鸿、周望都咂舌不已。申艺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兵丁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除了主动申请退出军营的兵丁外,另淘汰一百多名,最终只留下了五十二人。
    山东东昌府冠县以东约二十里处,一哨骑兵正顶着寒风,往西北方向逶迤而行。二百多名骑士,五百多匹马,散得非常开,在空无一人的大平原上,格外显眼。
    “哨头,离聊城足足有五十多里了,咱们可以返回了。”
    哨副赵山川左右四顾良久,对着哨将孙晋说道。
    孙晋拉住了缰绳,跳下马,下令道:“休息一刻钟。”
    见麾下纷纷下马,孙晋搓着手,放在嘴边哈了口气,道:“是该返回了,丁指挥的要求就是五十里……”
    赵山川也跳下马来,望着荒芜的田地,叹了口气:“我的老家就在任丘,那边的乡亲,也该逃到山里了吧?”
    孙晋不说话,默默地从口袋里捧出黑豆,放在马嘴旁边,任战马进食。
    赵山川有样学样,掏出黑豆,喂战马,眼睛盯着战马的嘴唇,嘴里却在不停地唠叨:“咱们从方城北上,还没过黄河呢,就奉命调头向东,驻扎在聊城,至今已有月余,每日除了例行的侦察外,几乎无事可做。侦察、侦察,鞑子远着呢,怎么可能见到影子?咱们在聊城,到底要呆到什么时候?”
    孙晋头也不回地说道:“呆着呗。该上的时候,自有命令下来,那时就该拼命了!”
    赵山川见战马舔食完最后一颗豆,拍了拍手,抬起头来,向着任丘的方向望去,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鞑子蹂躏百姓,咱们却视而不见……”
    正说着,赵山川的瞳孔陡然放大,分明看见西北方向天空的颜色有点泛黄,与往常不同。
    生于斯长于斯的赵山川心里打了个突,马上醒悟过来:大队骑兵在奔驰!
    “头儿,立即准备战斗,西北有骑兵!”
    赵山川的异状,早就被孙晋看在了眼里,顺着赵山川的目光一看,大惊,几乎与赵山川同时下令道:“全体上马,准备战斗!”
    骑士们从地上一跃而起,跳上马背,摆成了战斗队形。同时,钢弩上弦,有的骑士甚至还摸了摸腰间的马刀,惟恐准备不充分。
    隆隆的马蹄声已经清晰可闻,孙晋从马蹄声判断,估计剧烈奔驰的骑兵距离此地不到十里。
    不过,也正是这马蹄声,让孙晋脸色变得铁青,剧烈奔驰的战马至少有两千多匹,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股骑兵?
    也就在这一愣神的功夫,对方的骑兵已经出现在眼前,金钱鼠尾非常显眼,那是鞑子骑兵!鞑子骑兵显然已经发现了眼前的一哨骑兵,在三里之外拉住了马缰,恢复马力。
    孙晋厉声下令道:“李飞云,立即率领第五队,回聊城汇报,鞑子骑兵出现在烟庄,兵力大约一千五百余人,一个甲喇,皆批重铠!”
    “接令!”
    李飞云立即率领四五十个骑兵,掉头往东狂奔而去。
    赵山川看着眼前蜂拥而至的鞑子骑兵,非但没有任何惧意,眼睛里还露出狂热的光芒,似乎有与鞑子一较真章之意。见孙晋并未下令全军撤退,心里更喜,问道:“哨头,莫非想引鞑子来追?”
    孙晋冷声道:“见到了鞑子,不见点血,不甘!”
    说完,孙晋厉声令道:“全体掉头向东,伺机消灭追袭之敌!”
    孙晋踢了踢马肚子,左手轻轻地扯了扯缰绳,颇具灵性的战马嘶鸣着转了个圈,开始缓缓地加速。有孙晋带头,四个队梯次上前,紧随着孙晋的脚步,往东而去。
    在孙晋的压制下,马速并不快,而且还散成了宽达两百丈的纵面,尽力扩大后射的打击面。
    玩骑兵,鞑子显然可以当荆州军的老师。鞑子统帅见对面之敌掉头向东,却又不紧不慢,立即判断出孙晋的意图,稍一思索,下令一佐领率领三百余骑兵,在大队骑兵的掩护下,往西边狂奔而去。
    待佐领的三百骑兵见不到踪影,鞑子统帅方才下令摄在敌骑身后,并严禁骑兵距离过近,以免落入孙晋的算计中。
    孙晋的骑士们跑得并不快,盏茶功夫,就被鞑子追上。鞑子们显然对钢弩的射程认识不足,以为保持在百步之外,就足够安全。
    他们万万没想到,离孙晋骑士的马屁股足足有一百二十步,就遭到了钢弩的迎头痛击。足足有二十多匹战马中弩,翻滚在地,十多个鞑子措手不及,滚落在地,转瞬又被践踏成肉泥。
    战马嘶鸣,兵丁惨呼,鞑子的队形中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与此同时,荆州军的骑士们完成了换人,第二波钢弩又迎头而至,将还未及时拉开距离的鞑子又射翻了一批,场面愈加混乱。
    不过,孙晋的好运也到此为止,鞑子骑兵终于认识到,一百步绝不是安全距离,一百二十步甚至也不是。摄于钢弩之威,鞑子骑兵将距离拉至一百五十步以外,不紧不慢地摄在孙晋身后。
    孙晋使出浑身解数,放慢马速、甚至停止前进,然而鞑子就是不肯上前一步,孙晋慢,他们也慢下来,孙晋停下,他们也停下,就如迷途的羔羊见到了陌生人,既想跟着陌生人回家,又保持足够的警惕。
    如此这般,足足奔出二十余里,孙晋骤然发现,鞑子突然变阵,分为了中军、左右两翼,而且左右两翼从两侧疯狂地包抄而来。
    就在此时,队列之前,似乎也听到了战马奔驰时敲击地面的哒哒声!
    孙晋的脸色骤然变得阴沉,急忙下令道:“放响箭,求援!全体换马,从东南角落的缝隙冲出去!”

第五百一十三章 隐忍(一)
    孙晋意识到危险,显然有点迟,当四个队纵马狂奔,向着东南急速前进时,却被早已奔驰到位的佐领迎头兜住,弓箭与弩箭咻咻地往来飞驰,马刀互砍,一个对冲之下,高下立判,佐领仅仅损失了三十多名骑士,而孙晋足足有有七十多名骑士掉下了战马!
    趁着孙晋与佐领纠缠之机,左右两翼迅速完成了合围,将孙晋人马彻底包围。
    鞑子骑兵往来奔驰,待横驰至六七十步的距离,放出一箭后,迅速跑远,让孙晋人马的钢弩射击效果大打折扣。
    而孙晋人马却在鞑子骑兵的射击之下,又有二十多名骑士失去了性命!
    孙晋睚眦尽裂,喘着粗气对赵山川说道:“等不及援兵了!这样下去,咱们迟早会被消灭一空!不如死中求活,冲出包围圈!”
    赵山川的右臂不停的汩汩冒血,脸色苍白,苦着脸道:“如此甚好,能砍死一个是一个!”
    孙晋瞪圆着双眼,眼珠随着鞑子骑兵的奔驰而转动,堪堪快要横驰至六七十步的距离,孙晋大喝一声,一马当先,举着马刀率先冲了出去。
    骑士们早已接到了军令,一步也不肯落后,紧跟着孙晋的马屁股,望着鞑子猛冲。
    正在横驰的鞑子几乎被吓傻了,骑兵奔驰时,侧击的骑兵占得便宜可不是一丁点!
    这些鞑子几乎忘了射箭,纷纷狂拉缰绳,力图让马匹兜一个圈,避过荆州军的兵锋。不过,这显然无法办到,孙晋的骑士们,一个个眼睛通红,见人就杀,见马就砍,即便以命换命,也在所不惜!
    鞑子大乱,孙晋趁机将这队鞑子冲了个对穿,率领着八十多名骑士,望着鞑子左右翼的结合处冲去……
    夕阳如血,似乎在为英勇的骑士举办血祭仪式!
    马蹄隆隆,似乎用勇士们最喜欢听的声音为他们送行!
    没有任何意外,除了先期离开的第五队及五个骑士侥幸活命外,包括孙晋、赵山川在内,其余骑士全部壮烈,魂归忠烈祠!
    聊城荆州军统帅部。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探哨往来奔驰,汇报声不绝于耳:
    “都督,冠县以南发现鞑子骑兵踪迹,至少有千余骑,四处烧杀淫掠,逐步向冠县靠拢,现已探明,由岳乐率领!”
    “都督,与骠骑军接战者为尼堪,尼堪率领一个甲喇的骑兵击败孙晋后,迅速回师冠县,打破冠县县城,目前正在冠县烧杀淫掠!”
    “都督,临清潘庄发现鞑子骑兵迹象,兵力千人以上,正望冠县而来!”
    陆世明将一面面黑色的小旗插在舆图上,并用黑色箭头标示了方向。黑色,犹如四处蔓延的瘟疫一般,纷纷指着冠县,显得有点触目惊心。
    周望、田楚云也在此,盯着舆图皱眉思索片刻,田楚云道:“鞑子一路南下,坚城、重兵无不避道而行,如保定、河间、德州……都是如此。为何鞑子要派遣重兵跑到我们眼皮子底下活动?”
    正说着,忽然探哨的急报又呈上一份:三路骑兵,统帅为博洛,现在正在冠县县城中。
    陆世明听闻,将一个黑色的小人儿放在了冠县的位置上,说道:“鞑子愈往南,离辽东越远,按理说,鞑子最好的选择就是渡过运河,然后一路劫掠北上,回到辽东。差一点的,就是原路返回。现在洪承畴、孙传庭正往京师附近急赶,鞑子真这么有恃无恐,还想着继续往南?奇怪!”
    说到这里,陆世明只摇头。突然,他只觉得灵光一闪,大叫道:“鞑子莫非在试探我们,看我们是否真的会按兵不动,再定行止?”
    顺着陆世明的话头一想,周望和田楚云只觉得豁然开朗,均点头道:“十有**是试探。”
    林纯鸿也点了点头,道:“多尔衮果然谨慎。本督觉得,如果多尔衮判明我们无意动兵,最大的可能就是渡过运河,一路北上,我们也希望他走这条路。反之,多尔衮很可能会沿路返回,在洪承畴和孙传庭抵达京师前出蓟辽,返回辽东。”
    周望只觉得心里苦涩万分,迟疑道:“为了让多尔衮判断失误,难道我们还要忍下去?按兵不动?”
    陆世明和田楚云心里也泛苦。田楚云道:“杀我荆州军将士,在荆州军眼皮底下作恶,如果按兵不动,对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林纯鸿慨然道:“当然要竭力反击!哪有欺上门来不抵抗的道理,那是大明官兵,不是荆州军!”
    林纯鸿的语气决绝,让周望、陆世明和田楚云觉得畅快万分。不过,一想到因为这次反击,很可能会错过一次痛歼鞑子的大好机会,陆世明心里又有点不甘心,他问道:“都督,有没有既坚决反击,又让鞑子认为我们不会动兵的办法?”
    陆世明的话说得莫名其妙,前后矛盾,不过林纯鸿、周望和田楚云皆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一点也不在意。
    林纯鸿冷笑道:“事有反常即为妖!如果我们强自忍耐,按兵不动,倒反而会让鞑子起疑心!”
    林纯鸿指了指冠县,道:“这条线,就是荆州军的画的红线,越过这条线的,必然遭到打击,至于红线之外的,荆州军一概不理!让多尔衮认识到这点,已经足够了!至于如何让多尔衮坚信这点……就用痛歼胆敢越过冠县的骑兵来告诉他!”
    ……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铁蹄隆隆,惊天动地;刀枪闪亮,气冲斗牛……
    在一哨人马几乎被鞑子全歼后,骠骑军火上浇了油一般,火星四冒。全军万余多人马,整日嗷嗷直叫,发誓要为兄弟们复仇。
    待接到林纯鸿军令后,六千多战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快速射往梁堂,六十多里路程,仅仅一个时辰内赶到,将岳乐的一路骑兵与冠县县城隔绝开来。
    岳乐措手不及,一下子被骠骑军咬住,直觉得末日来临,拼命往西逃窜,试图甩脱骠骑军,绕道大名、魏县与多尔衮的主力汇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