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圣者)-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也有些话要说与父皇、娘娘听。”李亨见李璘望过来,他放下酒杯,缓缓说道。

  空气似乎凝固起来,众人的目光,都情不自禁转到了李亨面上。

  此时钟鼓声突然响起,那是新年到来的声音,黑夜中这声音分外响亮,震得众人一时间都听不到别的事情,而李亨也闭嘴不言。

  大殿之隅,陈玄礼悄而无声地退了出去,当他退出宫殿,来到院门口时,看到安元光便立在那里。

  见陈玄礼出来,安元光拱手行礼:“大将军,新年安好。”

  “新年安好。”陈玄礼点了点头,就要再向外行去,但安元光却跨了一步,将他阻住。

  “你这是?”陈玄礼有些狐疑。

  “卑职还有件事情,要向大将军请教,请大将军随卑职来。”安元光甚是恭敬地道。

  陈玄礼跟在安元光身后,走了几步,他渐觉不对,忽然停住:“元光,这是去哪?”

  “请大将军随我来就是。”安元光笑眯眯地道,神色间带着一股神秘。

  陈玄礼原本有些怀疑,但见他神态自若,又想到这里终究是皇宫之中,于是放下心来,随着他一道走到了僻静之处。

  “究竟是何事?”见安元光停下脚步,陈玄礼问道。

  “今夜宫中恐有事变。”安元光抬起脸,目光炯炯盯着陈玄礼:“某只想问陈公,你是否知道此事!”

  陈玄礼浑身一震,双眸瞪得老大。

  几乎同时,宫外,那群原本散布在大街小巷之中的身影迅速聚集起来。他们纷纷向着各处要地冲去,随着他们的动作,叮当的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

  大殿之内,李亨抬起头,可能是他这一生中第一次平视自己的父皇:“儿臣有一个问题,想要问父皇,儿臣为太子,依礼当居父皇、娘娘之侧,永王不过是一亲王,为何坐在了那个位置,而儿臣却坐在此处!”

  李隆基原本勉强还挤出笑容的脸上,已经完全麻木,再无半点温情。他昏黄的老眼,闪烁着森冷的光,阴郁地看着李亨。

  “太子是对现在的位置不满么,是不是想坐一坐朕的位置?”李隆基缓缓道。

  他心里觉得很奇怪,一直以来,李亨就是一个虽然有些野心,却极为懦弱的人,至少在李隆基眼中是如此。正是因此,所以面对李林甫时,太子几乎是溃不成军,在心腹皇甫惟明、韦坚等被处置之际,他也毫无还手之力。

  可是今天,太子的神情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儿臣不敢,儿臣想坐的……只是应当属于儿臣的位置。”李亨有些怆然:“父皇,这些年来,儿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谨慎自持,可是父皇身边,却总有小人奸臣屡进谗言,离间天家父子之情……”

  听到李亨这样说,杨国忠心里顿时有些急,他坐正身躯,怒斥道:“殿下此何言也,莫非得了失心疯,方有此目无君父之语?”

  太子目光一转,到了杨国忠身上,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与仇恨:“杨国忠,便是奸佞之辈,父皇用此佞臣,致使国家上有天灾下有兵祸,父皇当斩之以安天下!”

  杨国忠脸腾的一下就被血色充满了。

  他原本不是个城府深的,虽然有些小聪明,却并无大智慧。李亨的异样反应,在他看来,就是临死前的最后疯狂!

  李隆基让永王坐在原本该是李亨的位置上,这表露出的意图很明显了,李亨也明白这一点,他已经退无可退。自古以来,不曾听说过被废斥的太子能有好下场的,这等情形之下,李亨自然要发作。

  但他的发作,却只能让李隆基更为愤怒。或许原本李隆基只是有换太子的意向,因为他的发作,反而变成了决定。

  “臣自为官以来,对陛下忠心耿耿,为大唐社稷呕心沥血,不意竟致太子殿下视为奸佞。臣有罪,当受罚,愿请罢臣宰相之职,以安殿下之心。”杨国忠离开自己的位置,拜倒在中间。

  这是以退为进,现在这种情形之下,李隆基根本不会准他辞职。

  果然,李隆基安慰道:“卿何出此言,卿于大唐之功绩,朕都看在眼中,太子一时糊涂之语,卿勿放在心上。”

  “太子乃国本,大唐储君,干系社稷,岂可有糊涂之语!”杨国忠听得此语,进言道:“今日原是元旦之时,君臣同乐之际,太子却口出狂悖之语,臣细细想之,以往太子谨慎,今日却这般,当是得了疯癔之症。臣请召御医,为太子诊断!”

  须得“被精神病”绝非后人首创之借口,杨国忠就打算让李亨“被精神病”。大唐不可能用一个疯子为太子,这也可以给李隆基一个换太子的借口。

  杨国忠一边说,一边向着在场诸人暗使眼色,在场诸人中,与杨国忠关系亲近者并不只有一个,这个时候,大伙一齐使力,很有可能就推动李隆基行此事了。

  众人当中,最有力者,当属安禄山。

  杨国忠正在使劲向安禄山使眼色,然后看到安禄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两人联手对付叶畅,同时杨国忠也与安禄山在更换太子上达成了默契,这个时候安禄山出来,自然就是依约助他一臂之力。

  然而就在这时,听得外边突然响声起来,紧接着,是惨叫声。

  李隆基眉头一拧,死死盯着李亨,李亨面上露出的也是惊讶之色,但还带着一丝欢喜。安禄山此时走到杨国忠身边,一脚将杨国忠踹翻,然后厉声道:“来人!”

  殿中自有武士,他们都愕然相望,然后就听得外边急促脚步之声,十余名禁军闯了进来。

  “都休要乱动!”安禄山喝道,同时抬起眼,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见那些禁军进来,原本是心中一松,可这时与安禄山目光相对,他的心又悬了起来。

  安禄山的眼神……不对劲。

  “安……安大夫,你这是何意?”杨国忠被安禄山踹翻了一个跟头,此时爬起来,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愕然相问。

  然后殿中又是惨叫声传来,却是冲入内的那十余名禁军挥刃,将位于殿中的武士砍翻在地。殿中武士此时也反应过来,挥兵刃前去抵挡,可是越来越多的禁军从外进来。

  转眼之间,殿内的武士都被砍翻在地。

  “陈玄礼!陈玄礼何在!”李隆基见此情形大惊,怒喝道。

  “父皇不必叫唤了,陈玄礼这个时候,十之八九已经死了。”李亨脸色恢复了平静:“安大夫,你这是何意?”

  “臣看不下去了,这天下社稷,是李家的天下社稷,是天子与太子的天下社稷,几时轮到他杨家人在这里作威作福,甚至欺凌太子?”安禄山又是一脚踹在杨国忠胸前:“此等奸佞,当诛之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杨国忠魂飞魄散,猛然意识到,今日之事,分明是别人早就准备好的!

  他还在算计着如何更替太子之时,太子就已经与安禄山勾搭好了!

  他原以为安禄山是他的盟友,却不知道,安禄山真正的盟友是太子!

  他连滚带爬,逃到李隆基身边,躲在李隆基背后:“陛下救命,陛下救命,太子谋逆,太子与安禄山勾结谋逆了!”

  李隆基目光在太子和安禄山身上转来转去,轻轻叹了口气。

  “太子谋反乎?”他缓缓问道,倒还有几分镇定。

  “儿臣不敢,儿臣乃父皇之子,大唐太子,如何敢谋反?”李亨深吸了口气,出来跪倒在地:“儿臣庸碌之人,蒙圣人不弃,立为太子,君恩父恩,加诸一身,儿臣如何会反?”

  李隆基听得李亨这样说,绷得紧紧的面皮稍微松了下来:“既是如此……你欲何为?”

  “儿臣不欲何为……安大夫有何事要奏禀天子,儿臣并不知情。”

  安禄山上前几步,他肥硕的身躯站在那里,倒是威风凛凛:“请陛下下诏,杨国忠误国,杨氏全家都惑乱朝纲,当入狱待罚!”

  李隆基眯着眼,旁边的杨玉环紧紧抓着他的手,可以感觉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准。”好一会儿之后,李隆基勉强道。

  “叶畅大奸大伪,恶贯满盈,当诛之以安四方!”安禄山又道。

  听得这话,玉真长公主忍不住瞄了寿安一眼,发觉寿安的神情有些异样。

  不是惊恐,不是愤怒,而是……轻蔑。

  仿佛是在说,就凭你们,也想杀叶畅?

  李隆基这一次明显犹豫了一下:“下狱论罪如何?”

  “当诛其满门。”安禄山杀气腾腾:“杨国忠、叶畅,此二贼为奸佞,臣此次清君侧,不诛此二贼必有后患!”

  李隆基深吸了口气,然后道:“准。”

  “还有第三……陛下老矣,太子年富力强,英明神武,请陛下禅位于太子!”

  安禄山这话,让李隆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看着李亨,李亨仍然跪在那儿,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

  “朕……朕……未失德,为何要禅位?”李隆基喃喃地说了一声。

  “诸位与我一起,请陛下禅位于太子!”安禄山环顾四周,嘴角浮起狞笑:“你!”

  他随手一指,那边一亲王两股战战,然后鼓足勇气出来:“安禄山,天子待你不薄,你安敢谋叛……啊!”

  话还没有说完,一柄刀从他后胸透出,他身后一个禁军抽刃而退,将他的尸体推倒在安禄山脚下。

  安禄山缓缓走过去,一脚踩在尸体的头上,然后再次环视四周:“诸位请一起与我,请天子退位,禅位于太子!”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血腥味弥漫开来。然后有人出面,咳了一声:“请陛下退位,禅位于太子!”

  说话的声音很尖,是个太监,有第一个带头的,便有第二个第三个。李隆基身侧,高力士目光一转,发现那带头说话的乃是程元振。

  他是随李亨来的,原本站在李亨身后。

  看到他,高力士猛然想起,这段时间里程元振以各种借口往兴庆宫这边跑。高力士初时以为他是来打探消息的,现在想来,他根本不是打探消息,而是来联络禁军的!

  再仔细看那些杀进来的禁军,高力士猛然吸了口冷气:他们哪里是禁军,分明都是安禄山手下的胡兵!

  因为禁军侍卫当中,有许多都是诸胡酋长子弟,所以这些人冲入之初,高力士并没有觉得异常,但现在他可以确认,大殿周围,再没有一个忠于李隆基的禁军武士,全都是安禄山的部下!

  高力士侧过脸去看了看李隆基,不知道自己所忠于的天子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李隆基的脸上,已经没有一丝血色,有的只是满脸的愤怒与伤心。加入到安禄山行列的皇亲贵戚越来越多,而还默不作声的,则越来越少!

  “请天子早早下诏!”安禄山又叫道。

  “请天子早早下诏!”那些迎合于他的皇亲贵戚亲近大臣也跟着叫道,李隆基分明看到,这其中就有自己非常看中的女婿张垍,还有其兄长张均。这让李隆基心灰意冷,只觉得伤心欲绝。

  “奸贼!”就在这时,有人叫道。

  第466章 又见李氏生平阳

  “奸贼,安敢侵犯陛下!”

  大叫之人,原本坐在杨国忠下手,乃是武部尚书(兵部)韦见素。

  他一向结好杨国忠,而且对杨国忠与安禄山勾搭是持反对态度,此时见情形不妙,跳了出来,戟指安禄山大骂。

  他虽然自身还算正直,可是头脑此际不免有些不清楚,一边大骂,一边叫“来人、来人”,但是却只见安禄山冷笑,安禄山身边的武士按刀一步步逼近他,让他步步后退。

  “罢了……”李隆基长吸了口气,突然想起自己少年之时。

  那时他提剑入宫,发动政变,诛杀一干奸邪,他的父亲李旦传位于他,想必心情也与他此时相同吧。

  “韦卿,勿说了,朕……传位于太子。”李隆基喃喃地说道:“朕早就想悠游于林泉之间,今日传位于太子……也算是遂了朕之意。”

  他颓然坐下,此时心中,当真是万念俱灰。

  韦见素愕然回望,那边张均忙不迭地拿来纸笔:“陛下口述,臣来书禅位诏书。”

  “且慢!”

  就在这时,有人又出声了,众人望去,却是寿安公主挺身而出,站在了李隆基身前。

  “寿安公主有何话要说?”张垍在前冷笑道:“莫非还指望着叶畅这叛逆?”

  寿安没有理睬他,而是瞪着李亨:“太子殿下登基之后,父皇如何安置?”

  李隆基听得寿安说起此事,不免百感交集。方才寿安替李亨争取权力,如今又替他争取权力,在皇族宗室之中,竟然只有这个小小女孩儿,才将父兄放在心中!

  “朕……吾只求安居于这兴庆宫中,与玉环、玉真长公主还有寿安等每日歌舞自娱。”李隆基缓缓道。

  李亨眉眼一动,就想允许,那边李静忠却跳将出来:“不可!上皇体弱,岂可纵情酒色?当居于西内,专心休养,以求长寿!”

  李静忠口中的西内,乃是太极宫,此地曾是大唐政治之中枢,但高宗之后,政治中心就转到了大明宫,因此年久失休。而且高宗之所以改居大明宫,就是嫌弃太极宫阴冷潮湿,不利于养生,李静忠说要将李隆基迁至西内,哪里是盼着他长寿,分明是盼他早死!

  “大胆,李静忠,你这狗奴,安敢对圣人如此!”高力士闻得此言,再也忍耐不住,他眼一闭,跨步出来,戟指李静忠怒喝。

  他在宫素有积威,李静忠对他确实有些忌惮,闻言不禁连退了几步,到了安禄山身边,这才定了定神:“高将军对圣人如此忠心,自当去西内服侍圣人!”

  李隆基没有理他,只是盯着李亨:“太子以为如何?”

  “兴庆宫偏僻,父皇还是居于西内比较好。”李亨轻声说道。

  随着他这一声话语,突然间“隆隆”之声响起,远处仿佛传来了惊雷,震得众人都是心头发颤!

  “怎么回事,怎么……冬雷震震!”

  雷声止歇,李隆基面上的苍凉消失了,他指着李亨:“你既想要帝位,就杀了朕拿去,你看史家如何记载你弑父诛君之逆举!”

  说完之后,他一甩袖,背手别过头去,竟然再也不理李亨。

  李亨之举,已经破了李隆基心中能接受的底线,他几乎想象得到,自己到了太极宫会是个什么模样。

  放弃帝位,已经是他最大的底线,可是放弃帝位之后还要象个囚徒一般被圈禁于破旧简陋的西内,这让他彻底对李亨失望了。

  方才那声雷响,让安禄山与李亨心中也是极为不安,他们所做的事情,毕竟算得上是亏心事。安禄山心中琢磨了会儿,觉得殿中大局已定,现在唯一还需要担忧的,只是叶畅那边罢了。

  想到这里,他低声对太子李亨道:“叶畅那边,我去安排一下。”

  “安大夫只管去。”李亨道:“这边的事情,孤自有主张。”

  “此时当召百官入朝。”看到安禄山离开,李静忠在李亨身边低声道:“至于太上皇等人,便留在这花萼相辉楼内!”

  “没有圣旨……”

  “禅位圣旨已经有了。”李静忠道:“陛下,方才太上皇亲口说了,要禅位于你!”

  李亨深深盯着他,见李静忠堆着笑,便点了点头:“好,此事便交与你来办!”

  说完之后,李亨转身欲走,但走之前,他又侧过脸来,看了一眼永王。

  此时的永王,已经面色如土,近乎软瘫在地,被李亨一瞪,吓得手足并用,慌忙躲到了李隆基身后。

  李隆基看着李亨就这样出了门,看着周围的武士们将四处出口都关得紧紧的,微微闭上了眼。

  他心中这个时候,当真是百感交集。

  他宴乐的这处宫殿,名为花萼相辉楼,位于兴庆宫之西,原本是为了与诸兄弟,特别是将太子之位让与他的兄长而建。此处隔着一街,便是诸王府,登楼眺望可见,甚至能听到王府的管弦声乐。他在此备有长枕大被,诸兄弟宴乐未曾尽兴,便在此同眠共枕。

  当初将太子之位让与他的兄长早就去世了,现在他的儿子却要来夺他的帝位。

  眼水不禁从他的眼角流了下来,他紧紧抿着嘴,防止自己哭出声。

  寿安一直在注意他,见此情形,退了几步,来到他身边:“父皇休惊,叶畅必来救我们!”

  “叶畅……”

  李隆基心猛然一动,是的,他今日未召叶畅来!

  若是此前,有人跟他说太子与安禄山勾结,他定然不相信,安禄山分明是杨国忠召入的,怎么会与太子有关系。但这样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虽然这场政变显得仓促,不算很缜密,却因为挑到了一个好机会,所以还是成功了。

  唯一的变数,大约就是叶畅……寿安这样说,是因为对叶畅绝对信任,还是因为叶畅曾经给她透露过什么消息?

  “叶畅知道今日之事?”李隆基问道。

  “叶畅不知,他原是怀疑杨国忠与安禄山欲挟持永王为帝。”寿安低声道:“故此……”

  “住口,不许说话!”就在这时,听得李静忠厉声喝斥。

  李亨是离开了,但李静忠却带着武士在此看守,此时大殿之中尚有皇亲高官三十余人,加上宫女、太监,足有六十多。李静忠命武士将他们都驱赶到一边,然后来到李亨面前。

  “上皇,今日事已至此,上皇何不亲发诏令,以全父子之情?”李静忠笑嘻嘻地道:“若是如此,上皇与天子亲情和美,则……”

  “李静忠!”

  高力士再度站在了李隆基之前,挡住了李静忠那张阴森邪笑的脸。

  “高将军今日还有何话要指点我啊?”李静忠此时已经将自己对高力士的恐惧完全抛下了,他傲然睨视高力士:“这些年,高将军骑在我们头作威作福惯了,到了今日,是不是有些不适?”

  他一边说一边逼近,还从一个武士腰间拔出柄刀,指向了高力士。高力士步步后退,犹自张臂护住李隆基:“李静忠,陛下待你不薄,你安敢背叛陛下!”

  “待我不薄?是,上皇待我是不薄,可是对你高力士更厚!只要你高力士在,我们哪个有出头之机?看了你高力士威风凛凛,我们又怎么不想学学?”李静忠举起刀:“今日我就成全你一片忠心,在上皇面前……”

  话还没有说完,猛然听得大殿侧门“砰”的一声响,被人一脚踹开,紧接着,一名甲士当先冲入,挥刀便将一个守着门的胡人武士劈翻在地!

  “安元光奉叶公之命前来救驾!”那冲出来的甲士又是一刀,再砍翻一人后怒声喝道:“陛下在哪里?”

  “朕在此!”李隆基颤声道,然后看得那甲士之后,数十名禁军冲了进来,其首领,却是陈玄礼!

  “陛下,随臣过来,快!”陈玄礼大叫。

  “抓住他们,杀了他们!”李静忠此时反应过来,一边向那些安禄山的亲信武士下令,一边挥刀就向高力士砍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计划中要被控制的陈玄礼如今却杀出来,但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能擒住李隆基!

  高力士年轻时也曾孔武有力,但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反应已经慢了。见他冲过来,大叫道:“陛下快走!”

  他一边叫,一边张开双臂,想要拖住李静忠,然而就在这时,他身侧一人动作飞快,突然窜出,撞入李静忠怀中。李静忠惨叫了一声,身体猛然颤动,那人又推一把,李静忠就倒了下去。

  寿安!

  寿安的手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柄长不过尺许的短剑,她一扯衣裳,将外边的罩袍扯掉,露出里面的甲胄来。

  “父皇,快走!”持短剑护住李隆基,寿安催促道。

  李隆基见她这一身打扮,心突的一跳:果然,叶畅早有准备!

  只不过这一次,他心中跳得却是欢喜:叶畅既然早有准备,那么李亨与安禄山联手发动的这次政变,就有可能被挫败!

  不过现在却不是问的时候,他在陈玄礼、寿安的护卫之下,自那侧门迅速脱离,出了花萼相辉楼。

  他身后,杀声一片,那是尚忠于他的禁军军士,与叛贼在激战。

  “自夹城走!”李隆基叫道。

  “贼人必然封锁夹城,陛下,出西门,去甘露寺!”安元光道。

  花萼相辉楼的位置,在兴庆宫西侧,距离西门甚近,过了街道,就是胜业坊。甘露寺,在胜业坊之北,亦是长安城中名寺之一。但是去甘露寺,便要经过外边的街道,李隆基略有些犹豫。

  安元光又挥刀砍杀一个追上来的武士,回头叫道:“贼人数量有限,又分兵各处,必不能扼住所有地方。夹城乃危机之时天子逃生之路,太子熟知,焉能不防?”

  “卿说的是!”李隆基悚然一惊,若是普通民变,他自夹墙逃生自可,如今却是李亨发动政变,这条路自然就不通了。

  “臣已派人去召忠于陛下的禁军,他们会来接应。”陈玄礼也叫道:“陛下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